中风患者复康治疗之上肢功能训练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一、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
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
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
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
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
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
中风手部康复训练方法

中风手部康复训练方法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是手部功能障碍。
手部康复训练是中风患者恢复手部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风手部康复训练方法。
一、功能锻炼法功能锻炼法是中风手部康复训练的基础,通过练习不同的手部动作来恢复患者的手部功能。
这些动作包括握拳、张开手指、捏取物品等。
患者可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练习,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和强度,以提高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二、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通过物理手段来促进中风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部肌肉的疼痛和紧张感;冷敷则可以减少手部的肿胀和炎症反应;按摩可以刺激手部的神经末梢,促进肌肉的松弛和血液循环。
三、功能电刺激法功能电刺激法是利用电流刺激患者的肌肉和神经,以增强肌肉的收缩力和神经的传导功能。
患者将电极贴在手部肌肉上,通过调节电流的强度和频率来刺激肌肉。
功能电刺激法可以增加患者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手指的活动和握力的恢复。
四、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使患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以增强训练的效果。
中风患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手部康复训练,如使用虚拟手术器械进行操作、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等。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康复训练的乐趣和效果。
五、功能性训练器械功能性训练器械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中风手部康复训练的设备。
这些器械可以提供不同的训练模式和难度,帮助患者恢复手部的功能。
常见的功能性训练器械包括手部腕力球、手指力量训练器等。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训练器械进行训练,以提高手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中风手部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并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同时,康复训练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相信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中风患者的手部功能将会得到有效的恢复。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老人中风偏瘫后,应当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中风后1—3个月为最佳康复期,半年后肌肉渐渐萎缩或形成偏瘫的模式化动作,再想恢复则难度大,所需时间长。
步行是中风偏瘫老人独立生活的关键。
应该在发生中风后一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分五个阶段循序渐进。
1.坐起训练。
坐位平衡是偏瘫老人最基本的训练。
首先在床上帮助老人进行被动训练,扶住老人的肩、肘;踝、足等关节,缓慢有节律地反复做外,展、屈伸、旋转、上举和关节加压等动作,每天1—2遍。
并鼓励老人用健侧腿伸人患侧腿下面,将患侧腿抬高,不断重复。
开始坐起训练,要在床上放好靠垫,让老人缓慢坐起,由半卧位状态逐渐提高角度,延长时间。
还可以在床架系上布带,让老人自己拉布带练习坐起。
之后,让老人背部不依靠东西,自己扶床栏保持平衡坐位,最终达到能自己控制坐位平衡,进一步能移位、转身实现动态平衡。
2.准备站立训练。
老人坐在床沿上,两腿分开,两脚着地。
以手撑床;在亡肢支持下,臀部缓缓离开床面。
家人要做好辅助和保护动作。
3.站立平衡训练。
站不稳,就无法迈开腿。
老人在家人帮助下双脚平行站立,脚掌完全着地,足趾不能钩地,膝关节伸直但不能过度。
站立时间由开始几秒钟,逐渐延长至几分钟。
切忌—串拉老人患侧上肢帮助其站立。
老人能自行站立后,可进行靠墙站立、扶床站立的训练。
家人两手扶持老人患侧腋下或臀部,用双膝控制好老人膝部至伸直状态,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住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独自靠墙站立。
在此基础上,再让老人扶床栏或平衡杆站立,并逐渐做到不扶物而站立。
在站稳的基础上,两手扶床栏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和弯腰运动,左右两足交替提起,慢慢扶床横向移步等平衡训练。
4.步行训练。
主要目的是消除异常偏瘫步态,形成正常的步行姿态。
先练习原地踏步,然后以患侧下肢和健康下肢互为重心,交替向前跨步和退步,左右侧向跨步。
跨步后重心要随之转移,并保持患侧髋关节伸直位。
步行训练时家人应站在老人的患侧进行保护和辅助。
上肢功能训练

脑卒中患者复康治疗之上肢功能训练陈刚先生香港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作业治疗师参考布朗史东法,将疗程分为七级一.患侧上肢未有任何活动能力二.患侧肩膊或手肘开始有少许活动能力三.肩膊或手肘可以大约提起至腹部,手指能开始轻微弯曲四.患侧肩膊或手肘可以提起至胸前,手指能进行基本抓放活动五.肩膊及手肘可举高过头,手指可进行较细微的抓放活动六.肩膊,手肘及手腕都能独立并协调地活动,但手指活动仍欠灵活七.上肢各肌肉都能活动自如,但于复杂或粗重工作时仍有不足上肢功能测试选用了12项目,患者必须同时通过每级的两个项目,方能升级上肢功能训练•理论:运合神经发育原理及运动再学习之理论•目的:增进手部肌肉控制及日常活动能力注意事项一.每级设有其治疗重点及训练活动。
有时病人可能届于中间故须同时进行两级的训练活动。
二.病人应尽量进行指定的日常活动,以加强训练该动作。
三.病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治疗师应弹性地改善教授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去今患者易于学习。
四.如一个动作太强(如屈曲),侧必须加强训练相反动作(如伸直)。
第一级☐患侧上肢尚未有任何活动能力☐测试项目:没有第一级治疗方向–改善姿势及保护弱手以防并发症:如肩膊痛及半脱位;或其他根腱缩短–加强弱手意识•治疗活动:一.教导正确的姿势二.教导正确的扶抱方法三.改正半脱位肩膊的方法四.替患者活动关节五.前臂支撑训练举例:活动手腕1.活动桡骨与手舟骨2.将尺骨边肌肉拉长3.将腕骨和掌骨拉开及旋转4.将腕骨和前臂骨拉开5.在腕骨上翻滚使其整齐6.拉开屈腕肌肉日常活动的训练配合•患侧放桌上作支持,健手侧做功能活动。
•让弱手尽量参与日常活动。
第二级•患侧肩或手肘开始有少许活动能力•测试项目项目一:联系反应项目二:将手放在大腿上第二级•治疗方向–弱手支撑配合平衡训练–双手活动(以健侧手来辅助弱手活动)•治疗活动一.上身带动活动加直手支撑训练二.下身带动活动加直手支撑训练三.双手进行治疗活动日常活动的训练配合•在活动中加入直手支撑训练•双手进行简单活动如推毛巾第三级•肩膊或手肘可以大约提起至腹部,手指能开始轻微弯曲•测试项目项目二:手握小袋项目一:好手将患侧恤衫塞在裤子里时,弱手轻提让开第三级•治疗方向–训练独立肌肉的分离活动,例如:肩膊、手肘的活动,手指抓握和放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 要 】 目的 观 察早 期康 复 护 理 干 预对 中风 患者 上 肢 功 能 的影 响 , 检 测 血浆 血栓 素 B(X 、- 前 列 摘 并 T B )6 酮一
11 病 例 资 料 .
的摆 放 : 患侧 卧位 : ① 头部 在 上 颈 段 屈 曲 , 干 稍 向后 转 , 上 肢 躯 患
前伸 , 臂 旋 后 , 被 动 背 伸 , 关 节 伸 展 , 肢 是 迈 步 位 , 腿 前 腕 肘 下 健
住 院 的初 发部 分前 循 环 梗 死 (A I偏 瘫 患 者 8 PC) 0例 , 用 P M. 采 E S R软 件 按 11 照 产 生 的 随 机 数 字 . 患 者 分 为 干 预组 和 对 照 :对 将 组各 4 O例 , 组 共 脱 落 3例 , 后 干 预 组 3 两 最 9例 , 照 组 3 对 8例 。 干 预组 男 性 2 3例 , 女性 1 6例 ; 龄 最 大 8 岁 , 小 5 年 1 最 0岁 ; 程 病 最 长 13 , 短 4 。对 照 组 男 性 2 例 , 2d最 d 1 女性 l 7例 ; 龄 最 大 8 年 4 岁, 小4 最 9岁 ; 程 最 长 10 , 短 5 。 组在 性 别 、 龄 、 程 病 3d最 d两 年 病 等 ( 表 1 均 无 显 著 差 异 ( >0 5 , 有 可 比性 。另 设 正 常 组 见 ) P . )具 0 2 0例 , 为 我 院 健康 体 检 者 。 均
⑥患者或家属不同意。
1 _ 治疗方法 3 对 照 组进 行 脑 血 管 病 常 规 治疗 及护 理 。干 预 组
中风后的康复(二)

1周 左 右 ) 患 者 意 识 清 楚 或 有 轻 度 意 , 识 障 碍 , 生命 体征 稳 定 , 但 患 肢 肌 力 、
肌张 力均 很低 ,即相 当于 B u n to rnsrm
I l期 。 ~ l
以下 训 练 :① 屈膝 训 练 : 患者 仰 卧 ,
治 疗 师 屈 曲 其 髋 关 节 和 膝 关 节 , 同 时 保 持 其 足 背 外 展 , 但 不 能 使 下 肢 外 旋 外 展 。 开 始 时 可 能 有 一 定 的 阻 力 , 待 阻 力 消 失 后 , 可 以 缓 缓 地 略 伸 直 患 者 的 腿 ,让 他 自己 控 制 使 腿 不 自然 滑 落 和 推 治 疗 师 的 手 。 成 功 后 可 让 患 者 主 动 地 做 小 范 围 的 屈 膝 运 动 , 以 对 抗 伸 肌 痉 挛 。 ② 屈 踝 训 练 : 患 者 屈 膝 仰 卧 , 治 疗 师 一 手 在 踝 关 节 前 方 向 下 向 后 用 力 下 压 ,另 一 手将 足 前 部 提 起 , 这 样 使 足 处 于 背 屈 位 。 开 始 有 一 定 阻 力 ,待 阻 力 消 失 后 , 可 以在 足 背 轻 施 压 力 , 训 练 患 者 坚 持 不 让 足 跖 屈 。③
维普资讯
蠢 康 促 进 与 篡 者 鼓 0 2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医 院 30 1
握 手 , 用 健 手 带 动 患 手 上 举 , 伸 直 前 臂 。 可 反 复 练 习 以 增 加 肩 部 活 动 , 改 善伸肘伸腕能力。 下 肢 的 训 练 : 在 此 阶 段 下 肢 的 训 练 主 要 是 为 患 者 做 无 画 圈 的 步 行 作 准 备 ,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患 者 之 所 以 步 态 异
脑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体会

12 1 作业治疗 : . . 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 特点 , 日常生活 、 从 闲
暇活动 中有针对性 地选 取一些作 业活动进 行训练 , 提高患 者 身体 的综合 协调 能力 和精 细动作 能力 , 使患者 掌握进食 、 穿
・
631 ・ 8
吉林 医 学 2 1 00年 1 第 3 卷 第 3 2月 1 4期
水肿。排柏 油样便 是 消化道 出血 的结果 ; 尿量增 多要及时 补
充 电解 质 , 量 减 少 要 防 止肺 水肿 、 衰 发生 。 尿 肾
者戒 烟, 注意保 暖, 勿着 凉 , 医嘱 服药 , 按 随诊 , 意防寒 。病 注
助力 , 包括人力及机械。主动运 动 : 由患者 主动收缩肌 肉来进 行关节活动 , 一般进行 此种运动 的患 者关节活动范 围不 受限。
1 临 床 资 料
牵拉运动 : 主要用于牵 张短缩 的软组 织 以增强关节 活动范围 , 被运动关节周 围肌 肉应充分放松 , 动应缓慢 、 滑地完成现 运 平 存 的最大关节活动度, 尽可能地保持 牵拉力 , 每种运动次数一
讲座也很重要。总之 , 健康教育和 出院后正确指导 , 都能使患 者正确认识疾病及预防疾病复发 , 很有必要 , 也势在必行。
4 小 结
抢救车 的准备等 , 以便及时抢救 。当肺部感染加重时 , 常合并
右心衰竭 , 肺性脑病患者 出现少尿 、 呼吸频率 加快 , 脉搏加速 ,
甚 至 心 律 失 常 , 症 患 者 可 出现 感 染 性 休 克 、 源 性 休 克 , 重 心 临
3 5 健康教育 : . 肺心 病多数预后 差 , 开展 健康 教育可大大 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并指导患者养成 良好的生活 习惯 , 鼓励 患
反复促通疗法(川平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反复促通疗法(川平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脑卒中在中医学上称为“中风”,在西医学上可称为“脑血管意外”,指的是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分为出血型脑卒中和缺血型脑卒中,进而可导致患者出现以偏瘫为主的运动功能障碍。
从而严重限制病症的正常生活。
众所周知,脑卒中典型特点是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近些年来,脑卒中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
上肢功能障碍作为主要的运动功能障碍之一,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一些系统综述研究表明,在康复治疗中延长干预时间或增加康复训练重复次数对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而反复促通疗法(川平法)是一种基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主张运用高重复率目标导向性训练和神经促通技术相结合的徒手治疗方法[2]。
因此,使用川平法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已被认定为脑卒中病症的最佳治疗方案,并且也是治疗过程的关键环节。
根据神经可塑性的原则,病症的治疗过程包括:将多种信号传递给病症的感官,病症的感觉传导器会接收来自外界的多种刺激,包括模拟、重复、适当的视觉反应等,从而使病症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恢复正常的身心状态的最终结果[1]。
一、国外研究现状近年来,日本的反复促进性治疗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神经康复方式。
日本鹿儿岛大学的川平和美教授,凭借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汇集数千例偏瘫病例的病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方案。
川平法是一种有效的神经系统修补技术,特别是针对那些因脑卒中导致的单侧麻痹或脊髓损伤导致的四肢麻痹的患者[3]。
它不仅能够帮助那些在想6个月内完成康复并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患者,还能够帮助那些想要更好地缓解他们的痛苦实现生活自理的患者。
目前“川平法”在日本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日本国家电视台NHK专门为此拍摄了纪录片,并于于2018年登陆日本全国电视台,川平法与传统的功能性治疗方法相比,拥有更加出色的疗程和更高的安全性[46],因此已成为当前脑卒中患者的首要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活动仍欠灵活 七. 上肢各肌肉都能活动自如,但于复杂或粗重工作
时仍有不足
并发展了
“中风患者上肢功能测试” “中风患者上肢功能治疗”
上肢功能测试
选用了12 项目,患者必须同时通过 每级的两个项目,方能升级
上肢功能训练
目的:增进手部肌肉控制及日常活动 能力
治療活動
一. 進一步的上肢支撐訓練 二. 獨立肌肉訓練 三. 輔助治療活動 (減少強手輔助) 四. 肌肉鬆弛訓練
日常活动的训练配合
穿衣时患侧可自行移动配合 利用患侧上肢支撑对象
第四级:患侧肩膊或手肘可以提起至胸前,手 指能进行基本抓放活动
测试项目:
一. 開瓶時穩握瓶子
二. 扭毛巾 (模擬)
测试项目
項目一: 聯系反應 項目二: 將手 放在大腿上
第二级
治疗方向
弱手支撑配合平衡训练 双手活动 (以健侧手来辅助弱手活动)
治療活動
一. 上身帶動活動加直手支撐訓練 二. 下身帶動活動加直手支撐訓練 三. 雙手進行治療活動
日常活动的训练配合
在活动中加入直手支撑训练 双手进行简单活动
第三级: 肩膊或手肘可以大约提起至腹部, 手指能开始轻微弯曲
测试项目
項目一: 好手將弱側恤衫塞 在褲子裡時,弱手輕提讓開
項目二: 手握小袋
第三级
治疗方向
训练独立肌肉的分离活动,例如 : 肩膊、 手肘的活动,手指抓握和放松。
由此级别起, 在训练患侧上肢肌肉及功能 时,应防止及纠正不正常的肌肉运动,包 括肌肉不对称、任何共同运动、或上肢屈 曲倾向。
理论: 运合神经发展技巧及运动再学 习之理论
注意事项
一. 每级设有其治疗重点及训练活动。有时病 人 可能届于中间故须同时进行两级的训练活动。
二. 病人应尽量进行指定的日常活动,以加强训练 该动作。
三. 病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治疗师应弹性地改善 教授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去今患者易于学习。
四. 如一个动作太强 (如屈曲) ,侧必须加强训练 相反动作 (如伸直) 。
第七级:上肢各肌肉都能活动自如,但于 复杂或粗重工作时仍有不足
测试项目:
一. 用鎖匙
三. 用衣夾 (左) 二. 用筷子 (右)
第七级
治疗方向
针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灵敏性 和力量来进行训练
治疗活动
一. 複雜手部活動 二. 工具訓練 三. 耐力、速度及準
確性訓練
日常活动的训练配合
一. 右手拿筷子進食 二. 穿衣時用弱手單手扣鈕 三. 煮食時使用罐頭力/ 用菜刀切
1. 活动桡骨与手舟骨 2. 将尺骨边肌肉拉长 3. 将腕骨和掌骨拉开及旋转 4. 将腕骨和前臂骨拉开 5. 在腕骨上翻滚使其整齐 6. 拉开屈腕肌肉
日常活动的训练配合
清洗弱手。 患侧放桌上作支持,好 侧做功能活动。 让弱手尽量参与日常活动。
第二级: 患侧肩或手肘开始有少许活动 能力
第四级
治疗方向
利用各式日常对象,加强抓放活动 进行肩膊,手肘及手腕的活动训练,来提
升患侧手能独及的活动范围
治療活動
一. 拇指及手指伸直訓練 二. 進級抓放訓練 三. 上臂活動範圍訓練 四. 手腕訓練 五. 雙手配合之簡單活動
促成方法
用胶布协助伸直拇指或食指 用较大物件训练抓放使手指练习伸直 习惯于提手时手指要伸直
第六级:肩膊,手肘及手腕都能独立并协 调地活动,但手指活动仍欠灵活
测试项目:
一. 放盒子放柜上
二. 提杯飲用
第六级
治疗方向
学习及控制手掌的小肌肉
治療活動
一. 手掌小肌肉訓練 二. 手指分離活動 三. 細微抓握訓練 四. 雙手細微活動 五. 耐力訓練
日常活动的训练配合
一. 利用加上辅助器的筷子进食 二. 梳洗时用弱手扭开牙膏盖子 三. 穿衣时用双手扣钮 四. 用弱手开关灯制 五. 利用硬胶带学习打结动作
食物 四. 餘暇時參與球類活動如打羽毛
球以及玩樂器
日常活动的训练配合
弱手帮助稳定饭碗/ 毛巾 /牙膏 双手互相涂抹润肤膏 弱手自行穿进衣袖 购物时弱手提轻便袋 练习抓放不同大小、重量、质料的物件
第五级:肩膊及手肘可举高过头,手指可 进行较细微的抓放活动
测试项目:
一. 木箱與木塊
二. 用匙進食
第五级
治疗方向
训练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协调
•第一級: 患側上肢尚未有任何 活動能力
•測試項目: 沒有
第一级
治疗方向
改善姿势及保护弱手以防并发症 : 如肩膊 痛及半脱位; 或其他根腱缩短
加强弱手意识
治療活動:
一. 教導正確的姿勢 二. 教導正確的扶抱方法 三. 改正半脫位肩膊的方法 四. 替患者活動關節 五. 前臂支撐訓練
举例: 活动手腕
中风患者复康治疗 之
上肢功能训练
参考布朗史东法,将疗程分为七级
一. 患侧上肢未有任何活动能力 二. 患侧肩膊或手肘开始有少许活动能力 三. 肩膊或手肘可以大约提起至腹部,手指能开始轻
微弯曲 四. 患侧肩膊或手肘可以提起至胸前,手指能进行基
本抓放活动 五. 肩膊及手肘可举高过头,手指可进行较细微的抓
训练肩膊,手肘及手腕的协调并配合 手指细微的抓握活动
治療活動
一. 訓練拇指掃過手指及手指掃過拇指 二. 細微的抓握活動 三. 協調上臂,手腕的抓握活動 四. 雙手活動 (加大幅度或阻力)
日常活动的训练配合
一. 进食时用弱手握杯/ 匙羹 二. 梳洗时握梳/ 杯 三. 穿衣时扣大钮 四. 阅读时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