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分析

合集下载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8部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8部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8部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第8部分涉及到水质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这部分通常包括了对大肠杆菌、肠球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首先,对水样进行预处理,通常包括过滤、浓缩等步骤,以提高微生物的检测灵敏度。

接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法、PCR法、蛋白质分析法等。

培养法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将水样接种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观察并计数产生的菌落来确定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PCR法则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特定微生物的DNA序列,从而确定水样中是否存在目标微生物。

蛋白质分析法则是通过检测水样中微生物特定蛋白质的含量来间接判断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除了这些常见的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检测技术,如基因测序技术、质谱分析技术等,也正在逐渐应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中。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总的来说,第8部分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涉及到了对水质中微生物的全面、准确的检测,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分析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分析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分析摘要:生活饮用水对社会上生存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和身心健康就必须要重视起用水安全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卫生检测进行讨论,特别是针对总大肠菌群的两种检验方法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帮助民众在未来更加安全、放心的用水。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和评价伴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也有了质的飞跃。

在当前这个时代,由于时代不断地进步,以及民众自身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生活饮用水的质量问题,就是民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这不仅仅是因为生活饮用水关系到民众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更是因为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民众的身体健康。

对于普通人来说,水是必不可少的。

从生理学上来解释,水不仅仅是人体构成的重要物质之一,同时对于人体体温的调节以及人体的新城代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仅是民众个体,政府自然而然也会重视起生活饮用水的质量问题。

而我国政府,更是根据社会情况的不同,多次修改了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标准,希望能够为民众带来更加便捷、绿色的生活。

一般情况,生活饮用水都需要经过过滤、沉淀、消毒等步骤,让水中有害的微生物有效减少后再进行供水使用,避免造成人体上的不适。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水源污染、用水质量不合格、供水管道损害等情况时有发生,威胁到民众的用水安全。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量,保障民众的用水安全就成了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而除开因为供水管道损害在供水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加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就成了保障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说,对于生活饮用水的质量需要达到在2006年底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修订并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饮用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因此其质量问题也非常重要。

菌落总数测定是饮用水质量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饮用水中微生物污染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原理菌落总数测定是通过将水样分别接种在含营养物质的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菌落形成的数量来表示水样中菌落总数的多少。

菌落总数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二、实验材料1.培养基:通用营养琼脂培养基。

2.试剂:无菌纯水。

3.实验器材:培养皿、无菌玻璃滴管、高压蒸汽灭菌器、无菌工作台、温度控制器、数码计数器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通用营养琼脂培养基溶解,加入适当的营养成分,灭菌后,倒入消毒好的培养皿中,存放于恒温箱内。

2. 取样:在取样前,应将集水设施、自来水输送管道和水龙头清洗干净,进行彻底冲洗,然后使用无菌玻璃滴管从水源处取样,放入无菌瓶内。

3. 接种:将取出的水样用无菌玻璃滴管滴入消毒好的培养皿上,每个培养皿中加入约1ml水样,然后轻轻摇晃培养皿,使水样与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

4. 培养:消毒好的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中,在恒温箱内控制温度为35℃左右,培养时间一般为24小时。

5. 统计菌落:在培养24小时后,取出培养皿,观察菌落的数量和形态,使用数码计数器统计菌落数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取样前,应使用无菌玻璃滴管,避免外界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2. 原水样取到之后应及时送到实验室或者进行现场测定,避免对样品存放时间过长而影响实验结果。

3. 在接种培养皿时,应将培养皿扣开盖盖起来,避免细菌、真菌等污染。

4. 培养皿在放入恒温箱时,要均匀摆放,避免温度分布不均,影响菌落的生长。

5. 统计菌落时,应仔细观察,避免漏掉菌落数,影响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1.道路和公共场所的饮用水菌落总数标准为1000 CFU/ml。

通过菌落总数的测定可以了解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若菌落总数超出标准值,则说明水源存在严重的微生物污染,需要进行处理和消毒。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评价标准的分析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评价标准的分析
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为标准,对比滤膜法、多管发酵法检验饮
用水水质的效果,探究最佳的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案。
二、 资料和方法
( 一)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中心收集各区
域生活饮用水样本 100 份进行分析,样本来源:家庭生活用
水 60 份、餐饮服务行业生活用水 40 份。
析[ J] .心理医生,2018,24(21) :344-345.
作者简介:
何翔宇,江苏省沭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6 ( 96.
00)
93 ( 93.
00)
86(86.00)
滤膜法( n = 100)


75 ( 75.
00)
5.6044
0.0179
84 ( 84.
00)
8.0000
0.0047

80 ( 80.
00)
74(74.00)
0.0071
0.0339
7.2361
4.5000
四、 讨论
研究 表 明, 人 类 正 常 生 理 活 动 每 日 需 消 耗 1500mL ~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与
评价标准的分析
何翔宇
摘 要:目的:通过对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评价标准进行分析,探究最佳的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案。 方法:随
机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中心收集各区域生活饮用水样本 100 份进行分析,本中心对纳入样本均行滤膜法检验、多
2000mL 的水分。 生活饮用水是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水分获取
最为主要的来源,也是我国居民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若水质不合格,不仅会影响居民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大范

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

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

资讯生活·热点Family life guide -1-管英(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相应的污染。

水污染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用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与其他资源相比,水资源的分布范围较广,并且扩散性较强,在产生污染的情况下,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利用微生物检验,对生活用水予以质量检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

生活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过程前期采集对日常生活用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检验,对使用的水质量进行评价,需要对样品采集工作予以重视。

首先,需要对采集的水分样本代表性予以确定,在实际采集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以此对结果检验过程中的准确性予以提高。

针对采集容器的使用,主要是进行相应的杀菌处理,并且在样本的运输以及相应的保存过程中,保证其不会受到污染。

针对自来水的检测,对其样本进行采集时,可以使用酒精灯,在出水口的位置,进行相应的灭菌处理,之后将水龙头打开,以此对积存的水予以排出,之后实施取样,这一过程使用时间基本为5-10分钟。

针对河流等水源地进行取样时,需要对采样深度予以控制,以水面为指标,将深度设置在水面以下的15厘米左右,防止水面漂浮物对样本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之后对水样进行有效运输,在实际采样过程中,最好使用棕色瓶,防止阳光对样本进行直接性的照射。

在进行这一过程中,需要对采样的特点进行确定,对时间以及来源地予以确定,并且主要采集时间需要控制在4小时之内。

检验过程存活于水中的微生物,其种类具有多样性,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检验目标,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

针对水样中的细菌总数进行检验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平皿计数法,对水样中的总大肠菌数进行检验时,使用多管发酵法。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水样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

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

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

中国卫生产业[作者简介]韦清玲(1967-),女,壮族,广西河池人,大专,主管技师。

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存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而最近几年,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的存在对于生活饮用水的处理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与其他资源相比,水资源的分布广泛,而且扩散性较强,一旦受到污染,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将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做好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检验,对水质进行评价,就显得非常必要。

1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标准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以及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的问题,使得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对此,原卫生部以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原有卫生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修订,颁布了强制性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作为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新标准的修订涉及到了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多个部门,相比较原有的标准,存在3个比价显著的特点,①强化了对于有机物、微生物以及水质消毒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将原本的35项饮用水水质指标增加到了106项,要求更加全面细致;②对城镇及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统一;③实现了标准的国际化,其在水质项目的划定以及指标值的选择方面,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同时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1]。

新的标准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及水质检验方法进行了明确,同时适用于城乡等各类集中式供水以及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2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2.1样品采集想要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检验,对水质进行评价,需要首先做好样品的采集工作。

需要确保采集水样的代表性,而在整个采样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做到无菌操作,以减少对于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首先,对于采样容器,需要做好相应的杀菌处理,并保证在水样采集、运输以及保存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污染。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是确保我们所饮用的水源具有良好质量的重要手段。

其中微生物指标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微生物指标直接关系到我们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水平。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微生物指标,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1. 微生物污染对生活饮用水的危害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微生物污染对生活饮用水的危害。

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它们可能存在于水中,而且不同的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水源污染微生物,如果饮用水中含有大肠杆菌,就很容易导致肠道疾病或感染。

微生物污染是造成水源不卫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概述在了解微生物污染的危害后,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概述。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是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验证的一系列检验手段,旨在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其中,微生物指标是标准检验方法的关键内容之一,通过对水样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检测,来评估水源的卫生状况和安全性。

3. 常见的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但不限于:菌落总数法、大肠杆菌检测法、培养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样和环境。

菌落总数法适用于对水中微生物总数的检测,而大肠杆菌检测法则是针对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数量进行检测。

通过采用合适的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出水源的卫生状况。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微生物指标检测是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严格的微生物指标检测,我们才能确保所饮用的水源不受微生物污染的影响,从而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对微生物指标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对水源卫生安全进行保障的关键之一。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微生物指标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微生物污染对生活饮用水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科学准确地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是保障水源安全的必要手段。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微生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微生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其质量和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国家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检测。

其中微生物指标是评价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将围绕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微生物指标的含义微生物指标是指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在水中存在的微生物主要来自污染源,如粪便、废水等。

通过检测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评估水质的污染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卫生风险。

二、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根据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主要包括大肠杆菌、菌落总数、大肠埃希氏菌等。

这些微生物指标的含量和标准均是对水质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肠道微生物,在水中存在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反映水质的卫生安全情况。

国家标准规定,每升生活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应当为0个。

这意味着生活饮用水中不应当存在大肠杆菌,如果水中发现大肠杆菌,就表明水质存在严重的卫生风险,不适宜饮用。

2. 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水样中可增殖繁殖的微生物的总数目,通常用于评估水质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国家标准对于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要求是每毫升不超过100个。

这表示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污染应当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以保障水质的卫生安全。

3.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类肠道病原菌,其存在可以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国家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数量应当为0个。

这也是对水质卫生安全的严格要求,意味着生活饮用水中不应当存在大肠埃希氏菌。

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方法针对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的检测,通常采用的是微生物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两种方式。

1. 微生物培养法微生物培养法是通过将水样放置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代谢特性,培养出各类微生物菌落,然后通过计数和鉴定来确定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分析
作者:牟驰谢明岐胡腊生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目的:研究居民生活用水中微生物情况,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进行检测。

方法:从2017年6月到2017年12月,对市民生活饮用水检测点进行采集124份水样,水质管
控半年后于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对相同市民生活饮水检测点进行采集124份水样,根据水质检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对市民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情况进行检验,对比同一检测点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情况。

结果:研究表明,检测治理前采集的124份水样,其中118份水样合格,合格率为(95.16%),检测水质管控采集的124份水样,其中123份水样合格,合格率为(99.19%),水质管控水样合格率显著高于治理前。

对比两份采集水样中耐热大肠杆菌、总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水质管控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结果明显高于治理前。

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221-02
水在人类生活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组织中含70~80%水分,由于自然水资源中存在杂质、细菌、微生物等,如果直接饮用会引发人类机体一些疾病,所以,需要对大自然中水资源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理之后才能成为居民生活用水。

生活饮用水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对居民日常生活意义重大[1]。

近年来,由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
水平日益发展,各类工厂不断增加,加之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2]。

因此为了解居民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情况,对市民生活饮用水检测点进行治理前后饮用水中微生物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6月到2017年12月,对市民生活饮用水检测点进行采集124份水样,为治理
前水样;经过半年水质管控后于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对相同市民生活饮水检测点进行采集124份水样,为水质管控后水样,根据水质检验标准结合實际情况对治理前后市民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情况进行检验。

1.2方法
为保障居民安全饮用水,有效治理应用水资源,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以及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定期检测生活用水中微生物情况。

①水样采集,对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情况进行检测分析,评价水质情况。

首先需要对水样进行采集,确保水样具有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