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员工可获双倍经济补偿

合集下载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0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0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0在如今的职场环境中,公司辞退员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员工来说,了解辞退补偿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经济权益,也影响着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生活安排。

2020 年,我国对于公司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公司辞退员工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辞退,另一类是违法辞退。

不同的辞退原因,补偿标准也有所不同。

合法辞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这种情况下,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必须能够提供明确的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辞退。

2、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

公司的规章制度应当是合法、明确并且经过公示的。

如果员工的行为严重违反了这些规章制度,公司可以辞退员工,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3、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

这需要公司能够证明员工的行为确实给公司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4、员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公司提出,拒不改正的。

5、员工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公司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以上合法辞退的情况,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但如果公司的辞退理由不充分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就可能构成违法辞退。

违法辞退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公司没有法定理由或者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辞退员工。

2、公司依据的辞退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

如果公司违法辞退员工,那么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一说经济补偿的标准。

经济补偿按照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解雇员工赔偿标准2024最新规定(二)2024

解雇员工赔偿标准2024最新规定(二)2024

解雇员工赔偿标准2024最新规定(二)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化,解雇员工成为企业管理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保护员工的权益,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将解雇员工的赔偿标准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在上一篇文章的基础上继续介绍2024年最新制定的解雇员工赔偿标准。

二、失业金补偿标准根据最新规定,被解雇的员工将享有失业金的补偿。

具体计算方式为:被解雇前连续工作满5年的员工,可享受失业金补偿5个月;连续工作满10年的员工,可享受10个月的失业金补偿。

此外,连续工作满15年、20年以及25年以上的员工,分别享受15个月、20个月和25个月的失业金补偿。

这一新规定的出台,将更好地保障被解雇员工的生活稳定和就业转换。

三、经济补偿标准除了失业金补偿,被解雇员工还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根据新规定,被解雇员工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其在企业工作的年限来计算。

具体计算方式为:连续工作不满1年的员工,经济补偿标准为一个月工资的两倍;连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经济补偿标准为一个月工资的四倍;连续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经济补偿标准为一个月工资的六倍;连续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经济补偿标准为一个月工资的八倍。

四、特殊情况下的解雇赔偿标准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员工因故意违法、泄露商业机密、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等原因被解雇,员工将无权获得经济补偿和失业金。

在此情况下,企业有权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并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这一规定的出台,旨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以及对员工的严重违规行为进行批判,并给予相应的惩罚。

五、解雇程序与争议解决根据最新规定,企业解雇员工需要按照劳动法的相关程序进行。

首先,企业需要提前通知员工解雇决定,并说明解雇的原因。

同时,解雇决定还需要报经劳动局批准。

如果员工对解雇决定有异议,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起申请,通过调解或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

这一程序的规定,有利于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2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2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2那公司辞退员工补偿2023标准是什么?一、那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是什么?根规定,用人单位按照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公司辞退员工工资怎么结?

公司辞退员工工资怎么结?

A successful corporate leader is not only a master of authorization, but also a master of control.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公司辞退员工工资怎么结?公司辞退员工,看属于什么情况,如果是正常辞退,则在办理解除合同手续的时候将工资一并结清,计算到解除的当天。

而公司违法辞退员工的话,工资结清后还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赔偿数额。

一、公司辞退员工工资怎么结?公司提出辞退员工是需要在三天之内结算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以及被拖欠的工资。

无论什么原因,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职时一次性结清工资。

至于经济补偿金,要看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是什么,如果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并遵守第四十二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已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

如果单位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支付上述经济补偿金的两倍的赔偿金。

二、公司合法辞退员工的情况有哪些?1、过失性辞退是指企业在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况下,无须提前30天通知,而即刻辞退职工的行为。

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过失性辞退主要有以下情形:(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预告性辞退是指企业在辞退职工时,按照法律的规定提前30天通知职工或支付代替通知金的方式辞退职工的行为。

主要有以下情形:(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违法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上限

违法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上限

违法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上限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日趋成熟和完善,职场上的劳动合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通常会约定一些条件,比如双方责任、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福利待遇等。

当然,还有一项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指劳动者因雇佣关系的解除而获得的补偿金,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不过,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金也有一个上限,这就是“违法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上限”。

第一步:什么是“违法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上限”?在中国的《劳动法》中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一般包括双方协议、劳动者提出、雇主辞退、违法解除等。

如果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同约定,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合同”,那么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而这笔经济补偿金有一个上限,即24个月工资。

第二步: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国《劳动法》的规定,经济补偿金应当按照劳动者本人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月工资平均值的总和的百分之二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月工资平均值×2需要注意的是,每月工资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如下:每月工资平均值=用人单位在最近12个月的工资总额÷12个月第三步:对于“违法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上限有何作用?对于包括“违法解除合同”在内的各种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经济补偿金都是用来保障劳动者的利益,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而经济补偿金上限的存在则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经济补偿金,损害劳动者的权益,并最终维护社会稳定。

总之,经济补偿金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规定经济补偿金的上限,既能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也能避免用人单位滥用这项福利,对于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年员工辞退补偿标准

10年员工辞退补偿标准

10年员工辞退补偿标准
一、工作满10年辞退怎么赔偿
1、工作满10年辞退赔偿的方式如下:
(1)用人单位无故违法辞退工作满10年的员工的,需要给员工双倍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工作10年无故被辞退可以得到20个月的工资补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被辞退了有没有赔偿金
被辞退是否有赔偿金需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分析: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违规的情形,用人单位行为属于法律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
2、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2020新劳动法辞退员工有哪些补偿规定双倍赔偿如何规定0403

2020新劳动法辞退员工有哪些补偿规定双倍赔偿如何规定0403

2020新劳动法辞退员工有哪些补偿规定?双倍赔偿如何规定?2020新劳动法辞退员工有哪些补偿规定?一、一般情况用人单位解除与你的劳动关系(辞退)分以下三种情况,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而没有支付给你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用人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的,你没有《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八十七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你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个月的本人工资;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与你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个月本人工资;3、你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你。

二、相关法律规定(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1、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全文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全文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全文第一条为了规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第三条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四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五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六条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第七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第八条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九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员工可获双倍经济补偿(附漫画)
日期:2008-08-31 作者:唐付强来源:新民晚报
田红
实践中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

在今年1月1日之前,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通常会选择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直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而现在的《劳动合同法》在制度设计上,则大大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从而在更大程度上遏制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典型案例】
谢某1995年6月进入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从事销售工作。

2003年10月,谢某被调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稍后,开始担任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总经理。

2005年,西门子与他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安徽工作至2007年7月1日,谢某被派到上海分公司,担任世博会项目业务拓展总监。

2008年1月底,公司突然通知取消了谢某的办公桌和办公电话,谢先生只得到会议室办公。

3月25日,公司又书面通知谢先生岗位调动,收入减少近一半。

4月18日,公司又单方无理由解除了与其的劳动合同,并封掉了他出入公司的门禁卡。

谢某不服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于2008年6月12日向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恢复劳动关系,并支付非法解雇期间的工资及赔偿金。

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开庭审理此案,在仲裁过程中,公司方坚持不肯恢复劳动关系,
谢某遂提出300万元的补偿要求。

经过调解,双方最终就补偿135万元达成一致。

【案例评析】
本案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获得赔偿的典型案例。

本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实体条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要件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法律责任。

■实体条件——用人单位只有在法定情形下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在我们国家对于用人单位解除单方劳动合同进行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解除条件均已法定化,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过错性解除
过错性解除,简单地说,是指在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六种过错性解除的情形: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非过错性解除
非过错性解除,简单地说,是指在劳动者无主观过错但基于某些客观原因,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

用人单位行使非过错性解除权时,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了三种非过错性解除的情形: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3、经济性裁员
所谓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况下,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裁减成批人员的制度。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四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情形: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并且在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a.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b.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c.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程序条件——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经过法定程序
《劳动合同法》特别强调了工会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监督权,根据该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

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另外对于经济性裁员,则需要经过更加严格的程序。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承担不利后果
只有在符合法定实体条件的情形下,并且经过了法定程序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才构成合法解除,否则则构成违法解除。

在本案中,在不具备以上实体要件的情况下,西门子公司单方解除了与谢某的劳动合同,因此,构成了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承担严重的不利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八十七条之规定,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有两种维权方式,而且劳动者可以任选其一: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
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其双倍的经济补偿作为赔偿金。

另外,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而经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或人民法院裁决撤消单位原决定的,那么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第二十三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在仲裁、诉讼期间的工资。

其标准为:用人单位作出决定之月时该劳动者所在岗位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乘以停发月份。

双方都有责任的,根据责任大小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