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操(功夫青春)教案
武术操功夫青春教案

1、语言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2、要求学生能自我摸索,靠动脑筋。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练习中能培养乐趣。
4、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5、要求学生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6、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1、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能主动发言和表演。
3、学生分组做。自己练习相结合。
武 术 操
授课班级:高一(6) 教师:王钢锋 时间:2017.11.24
教师个人修改意见
教学内容
1、武术操(功夫青春)1、2、3节。
2、素质练习:下肢力量,柔韧、平衡练习。
重点:动作路径清晰有节奏感。
难点:能做到形气神的结合。
准备部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武术动作的练习,激发武术动作的兴趣。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掌握武术动作,培养灵敏性和协调性。发展肢体力量。
3、情感目标:通过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逐步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顺序
教学内容
达成领域目标
学生活动
时间
教法指导
组织要求及预感
情景导入
1、课堂常规
2、明确学习目标
3、游戏(抱团游戏)
4、热身操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3、按时间练习。
6分
1、教师讲解练习的重要性和锻炼价值。
2、教师讲解示范立卧撑动作。
要求:身体绷直和收腿到位。动作敏捷。十个一组,然后30秒,一分钟一做。
3、教师讲解提膝平控腿的练习方法和要求: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完成动作,一人辅助。
队形如下:
功夫青春单操(第一节:起势、第二节:抻拉运动)

5、同学之间相互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第二节
1、看老师做一遍完整示范,建立动作表象。
2、看老师的示范动作,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并模仿老师动作练习。
第二节:第一、二个8拍
要求:5-6拍时向下经腹前,向右,再向上经胸前向左侧劈出。
第三、四个8拍
20-25分钟
2-3次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第五节:膝关节运动
动作要领:两脚并拢,身体微前屈,双手护于膝关节上,1、2八拍顺时针旋转,3、4八拍逆时针旋转。5、6相外绕环7、8向内。后面拍动作与前面相同但三、四方向与前两拍相反。
第六节:踝腕关节运动
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1、2八拍将左脚跟提起,以脚尖为轴旋转,同时两手相握,以腕关节为轴转动。3、4拍与1、2拍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
第二个八拍
要求:1、双臂侧起的时手臂要与身体成一条直线。
2、体前合臂手臂不要过高或者过低。
第三、四个8拍
要求:1、转腰平举时注意只转上体脚不要动。
要求:注意7-8拍的动作。7拍时腹前按掌,8拍抱拳收于腰间。
20-25分钟
2-3次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学练法
时间
次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
第二节:抻拉运动4×8拍
①模仿拳进行练习。
②模仿掌进行练习。
3、抱拳礼完整练习2-3遍。
4、错误动作的改正练习。
第一节
1、看老师做一遍完整示范。建立动作表象。
2、看老师的示范动作,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并模仿老师动作练习。
第一节的第一个八拍
20-25分钟
2-3次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学练法
功夫青春(教案)人教版体育六年级上册

功夫青春课的构思与设计一、本课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学习气氛,设计学习情境,引导学习方向。
在个别学生迷茫时适时给予指导纠正,在学生表现精彩时及时给予掌声和赞美,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老师的主导作用始终贯穿其中,充分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迸发了创造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意识,增进了友谊;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体育的能力。
二、本课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上课对象为六(4)班学生,以学习小学生武术健身操《功夫青春》6——9节,复习《功夫青春》1——5节为主要内容,同时探讨《功夫青春》的攻防练习。
‘’三、教材分析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体育瑰宝,武术健身操以富含民族文化底蕴的武术为动作素材,具有在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从而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民族凝聚力。
学生对本套武术操具有浓厚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武术操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结构清晰,章节分明,节奏感强,并伴有明快的音乐,更有利于情境教学。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注意强化学生的认知意识和动作概念,就会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四、教法分析体育新课程关注的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本节课的教材具有难度系数小、易集中练习、没有危险性的特点,我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1、利用挂图、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小学教研活动武术操教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武术素养,我校特开展小学教研活动,以武术操教学为主题,旨在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武术,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和身体素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武术操的基本动作。
2. 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武术文化。
三、活动内容1. 武术操教学(1)教师讲解武术操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动作名称、动作顺序、动作幅度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武术操,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学习、交流。
(4)学生进行武术操比赛,评选出优秀个人和优秀团队。
2. 武术知识讲座(1)教师介绍武术的历史、起源、发展等基本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武术故事和名人名言。
(3)教师讲解武术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
3. 武术文化体验(1)参观武术馆,了解武术器材和武术表演。
(2)学生体验武术基本功,如踢腿、摔跤等。
(3)学生观看武术表演,感受武术的魅力。
四、活动实施1. 活动时间:为期一周,每天下午第三节课。
2.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武术馆。
3. 活动组织:由体育教研组负责组织,各年级教师协助开展。
4. 活动参与:全校学生参加,各年级成立武术操比赛团队。
五、活动评价1. 学生武术技能评价:通过比赛、观摩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武术技能水平。
2. 学生身体素质评价:通过体育测试,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评价:通过团队比赛,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学生对武术的认知评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武术的认识程度。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小学教研活动,学生掌握了武术操的基本动作,提高了武术技能和身体素质。
武术操教案

武术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掌握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武术操的基本姿势和动作;3.武术操的基本节奏和节拍;4.武术操的基本组合和编排。
三、教学重点1.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武术操的基本姿势和动作;3.武术操的基本节奏和节拍。
四、教学难点1.武术操的基本组合和编排;2.武术操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武术操的基本姿势和动作;2.示范法:通过示范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让学生掌握武术操的基本姿势和动作;3.练习法:通过练习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4.合作法:通过合作练习武术操的基本组合和编排,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1. 热身1.轻松的慢跑,热身身体;2.手臂、腰部、腿部的拉伸,放松身体。
2. 正式教学1.讲解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示范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练习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4.合作练习武术操的基本组合和编排。
3. 结束1.放松身体,做一些伸展运动;2.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2.观察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是否提高;3.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否培养。
八、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是否得当;2.教学内容是否充实;3.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功夫青春1 (1)

武术操功夫青春教案授课教师:张普军授课班级:325人数:63 授课时间:2014年11 月12日教学内容功夫青春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课次1场地器材10×10米操场空地教学目标技能目标:掌握功夫青春预备节、第一节、第二节的动作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武术动作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学会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意识,增加社会适应性教学重点动作路径要清晰并且节拍正确教学难点注意动作与眼神的配合课的结构内容组织与要求次数时间强度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上课内容;4、检查学生着装、安排见习生组织:○○○○○○○○○○○○△要求:1、集合快,静,齐2、学生精神饱满、精力集中1 1分钟小准备部分二、热身准备活动1、按规定场地慢跑两圈学生向左转成两路队左后转弯绕场地慢跑两圈2、关节操组织:○○○○○○○○○○○○△要求:1、集合快,静,齐2、学生精神饱满、精力集中3、充分热身、活动各个关节1 5-8分钟中等基本部分三、学习内容学习功夫青春1-3节以排头为基准成体操队形散开(如图3)第一节:起势(4*8)1*8:1-2:并步平托3-4:双臂上举5-6:胸前按掌7-8:腹前对掌2*8:1-2:双臂侧起3-4:体前合臂5-6:胸前回抱7-8:腹前对掌3-4*8:1-2:转腰平举3-4:回身立举5-6:胸前按掌7-8:腹前对掌第二节:抻拉运动1—2*8:1-2:开步冲拳3-4:原地右冲5-6:轮劈左掌7-8:并步抱拳3—4*8:1-2:开步左格3-4:原地右格5-6:左转架掌7-8:并步抱拳第三节:开合运动1—2*8:1-2:弓步击掌3-4:横顶双肘5-6:转身虎爪7-8:并步抱拳3—4*8:1-2:弓步双格3-4:弓步推掌5-6:转身里格7-8:并步抱拳组织:广播体操队形○○○○○○○○○○○○○○○○○○○○△教法:(1)教师镜面做完整示范一遍;(2)分解教学,先慢节奏演示第一到第二八拍的动作,强调手臂伸直,然后整体正常节奏带领一遍。
功夫青春

本课结构
分解教学 将第二步伸拉运动分解出四个武术动作 1、开步冲拳 重点 力达拳面,拳锋中点对 鼻尖 2、抡劈左右掌 力达掌沿 3、开步外格 力达外延,小臂垂直地面 4、转体架掌 力达掌跟,掌背在头顶中上
本课结构
采用一动一固定讲解示范,语言简明,扼 要,突出重点。并适当演示含义调动学练 兴趣 巡视个体知道纠错,优秀学生展示 领做四个武术动作2—3遍 广播操节拍4个8拍2—3遍
本课结构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不在加以熬述,将调动学 生积极性和安全运动作为开始部分述说 的重点 二、本课要求:站立时双手背后,右手 握拳,双腿开立
本课结构
准备部分 1、慢跑中进行队形转换
2、集中注意力练习 组织教师喊“1”“鸣哨”1、3排向右转; 2、4 排向左 喊“2”1、3排向左;2、4向右喊“3”全体后转
3、徒手操:教师带领做自编武术操,为课上学习作 铺垫。
本课Hale Waihona Puke 构
基本部分 1、复习行礼 复习《功夫青春》第一节两遍 2、自学部分 不做过多讲解和要求,一句话“更我 来”引领集体模仿是学习对动作建立初 步印象 3、分解教学
本课结构
学习功夫青春1—2节以排头为基准成体操队形散开 第一节:起势(4*8) 1*8:1—2:并步平托 3—4:双臂上举 5—6:胸前按掌 7—8:腹前对掌 2*8:1—2:双臂侧起 5—6:胸前回抱 3—4:体前合臂 7—8:腹前对掌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情景导入,使学生 入境动作,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且兴趣 浓。 运动技能目标:掌握《功夫青春》第一, 二节的基本动作,并能用动作进行多种健 身活动。
初中体育7-8功夫青春教案

1、使9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功夫青春》7---9节基本动作,80%的同学能连贯1-9节动作。
2、通过武术操技能,提高学生灵活性与协调性。
教学内容
1、复习《功夫青春》1--6节
2、学习武术操《功夫青春》7--9节
(第七节俯仰运动、第八节跳跃运动、第九节收势)
结 构
时
间
教学过程(内容、教法、学法、组织、重点、难点、要求、评价等)
误动作。
学法: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回忆动作;
学生听口令练习;认真改正错误。
要求:反应迅速,身心活跃,精神饱满。
2、学习功夫青春7--9节
第7节:俯仰运动(4*8)
1*8:1-2开步推掌;3-4俯身按掌;
5-6开步展拳 ;7-8并步抱拳;
2*8:同第一个八拍,反向相反。
3*8:1-2并步摆掌;3-4弓步撑掌;
开
始
部
分
7
M
I
n
1、一、课堂常规
2、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报 报告老师。(见图一)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与安全。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准备活动
1、按规定场地慢跑两圈。
学生向左转成两路纵队左后转弯
绕场地慢跑两圈(如图二)
组织:
图一
要求:集合迅速,精神饱满。
图二
3、学习内容
教法:(1)教师正面做完整示范一遍;
(2)分解教学,先慢节奏演示第一到第二八拍的动作,然后整体正常节奏演示一遍。提示第八节与前七节不同,是从右腿开始动作。继续第三跟第四八拍。
(3)整体练习1--2遍。
象。
(2)看老师的示范动作,听老师讲解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演。 3、学生 分组做。
5-6:胸前回抱 7-8:腹 前对掌
挥自主 学习的 能力。
自己练 习相结 合。
基本 情 3-4*8:1-2:转腰平举 3-4: 3、在练 4 、 学 生
部分 景 回身立举 展
习 中 能 集中,在 培养乐 老师的
开
5-6:胸前按掌 7-8:腹 趣。
指 导 下 25 分
前对掌 第二节:抻拉运动
学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掌握武术动作,培养灵敏性和协调性。发展肢体力量。
目 3、情感目标:通过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逐步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建立和
标 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顺 教学内容
达 成 领 学 生 活 时间
教法指导
组织要求及预感
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域目标 动
1、课堂常规 2、明确学习目标
1、建立 1、体育 3 分 良好的 委员整 师生关 队 系 和 学 2、师生 5 分
1、指定集合地点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安排
队形如下: ♀♀♀♀♀♀ ♀♀♀♀♀♀ ♀♀♀♀♀♀ ♀♀♀♀♀♀
准备 部分
习氛围, 问好 培 养 学 3、见习 生动作 生随堂 的 协 调 听课
武 术操
授课班级:高一(6) 教师:王钢锋 时间:2017.11.24
教师 教
个人
学 内
修改 容
意见
1、武术操(功夫青春) 重点:动作路径清晰有节奏感。 1、2、3 节。 2、素质练习:下肢力
难点:能做到形气神的结合 。 量,柔韧、平衡练习 。
教 1、认知目标:通过武术动作的练习,激发武术动作的兴趣。
见习生 5、教师讲解游戏的 方法和要求:学生 站在足球场的端线
★ 排队要求快静 齐
3、游戏(抱团游戏) 情 景
性
4、学生
和边线上,调整好
2、学生 认 真 听 3 分
适当的距离,老师
★
能按要 讲
发令,游戏开始,
导
求练习, 5 、 在 教
老师指挥学生向前
入
认真观 师的引
跑、向后跑或前后
察。
导下完
做动作,老师突然
过 程 中 培 令练习。
养 学 生 终 3、按时间
身 锻 炼 的 练习。
好习惯和
意识。
1、教师讲解练习的重 要性和锻炼价值。 2、教师讲解示范立卧 撑动作。 要求:身体绷直和收 腿到位。动作敏捷。 十个一组,然后 30 秒,一分钟一做。 3、教师讲解提膝平控 腿的练习方法和要 求:学生两人一组, 一人完成动作,一人 辅助。
学生成四列横队 ♀♀♀♀♀♀ ♀♀♀♀♀♀ ♀♀♀♀♀♀ ♀♀♀♀♀♀
★
4、热身操
3、培养 成游戏。 小 组 长 6、跟着 的能力。 教 师 做
热身活
报数,则相应人数 学生抱团在一起。 落单的学生完成 5 次深蹲起。
♀♀♀♀♀♀ ♀♀♀♀♀♀ ♀♀♀♀♀♀
♀♀♀♀♀♀
动。
6、教师带学生做徒
手操活动各关
节。要求:动作
到位。
1、导入本课学习内容—功夫
青春 1-3 节,以排头为基准
队形如下: ♀♀♀♀♀♀ ♀♀♀♀♀♀ ♀♀♀♀♀♀
♀♀♀♀♀♀
情 景 放松及课后评价 结结 束束 部 分 课 后 反 思
1、在愉悦 1、学生跟
的气氛中, 着 老 师 放
使 学 生 在 松。
生 理 和 心 2、能自评
理 得 到 放 互评
3分
松
3、师生再
2、能客观 见。
评价。
1、导入情景 2、小组组织自评 3、师生再见。
成体操队形散开(如图 3)
第一节:起势(4*8)
1、语言 1、学生 1*8:1-2:并步平托 3-4:双 激 发 学 认 真 听
臂上举
生 练 习 讲。
5-6:胸前按掌 7-8:腹 前对掌
兴趣 2、要求 学生能
2、学生 能主动 发言和
2*8:1-2:双臂侧起 3-4:体 前合臂
自我摸 索,靠动 脑筋。发
4、培养 学生学 习的能
集中纠 正。 5、学生
1—2*8:1-2:开步冲拳 3-4: 动性。
5、要求
原地右冲
学生能
个别表 演。
5-6:轮劈左掌 7-8: 解 决 学
习中的
并步抱拳
问题
3—4*8:1-2:开步左格 3-4: 6、培养
原地右格
学生的 创新能
5-6:左转架掌 7-8: 力 和 思
并步抱拳
维能力。
1、教师介绍武术的 健身作用。 2、教师示范武术操 的基本动作。 3、指挥学生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 5、集中合练,集体 纠正。 6、分组练习。 要求:能做到动作 内外合一,形神兼 备。 7、学生表演,利用 激励手段评价学 生。
队形如下: ★
第三节:开合运动
1—2*8:1-2:弓步击
掌 3-4:横顶双肘
5-6:转身虎爪 7-8:并
步抱拳
3—4*8:1-2:弓步双格
3-4:弓步推掌 5-6:转身里格 7-8:并
步抱拳
1、发展学 生的身体
1、学生认 真领会练
素质。
习精神。
2、 素质练习: 平衡练习,提膝平衡。 力量练习,立卧撑。
2、培养学 2、学生按 生吃苦耐 照老师的 劳的精神。 要求练习, 6 分 3、在练习 听 教 师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