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教案
小学英语教学论教案

小学英语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英语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师观。
二、教学内容1. 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2.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3.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4.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5.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引发学生对教学论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教学设计,选取一个教学内容,设计一堂小学英语课程。
4. 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其他学生和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改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程度。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教学设计的质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和互相学习的能力。
4.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教材,如《新概念英语》、《牛津英语》等。
2. 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3.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教学视频、文章、案例等,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小学英语课堂,观察和了解实际教学情况。
2. 邀请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英语教学论》教案

《英语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技巧和策略。
3. 培养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2. 英语教学方法3. 英语教学技巧4. 英语教学策略5.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英语教学案例,讨论教学策略的运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英语教学论》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教学资源:相关英语教学案例、视频、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英语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教学策略的运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解决方案。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英语教学模拟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过程。
2. 邀请英语教学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3. 组织学生参观英语教学机构,了解实际教学环境和需求。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3. 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需求。
九、教学改进:1. 根据教学评估结果,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
3.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增加教学案例和实际教学经验分享。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成果。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小学英语教学论教案

重点
What is and how to be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教学
难点
Views on language and onlanguagelearning
主要内容
1. What methodology is
2.How do we learn language
3.Views on language
(3) People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4) People have different capabilities in language lea
In the past century,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s have beeninfluenced by three different views of language, namely, the structural view, the functional view and the interactional view. Different views on language generat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ologies.
2.How do we learn foreign language(CB:P3)
we may have found that:
(1)People learn language for differentreasons.
(2) People learn language in different ways.
(1)How do we learn our own language(CB:P1)
英语教学论

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英语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指导书《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指导书吴曼蕾编写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二0一二年九月课程介绍《英语教学论》是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特点。
该课程传授英语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训练英语教学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英语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能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和新一轮教学改革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初步形成对语言及语言学习本质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的外语教学观,认识本课程中英语教学的性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了解二十一世纪的英语课程改革,把握英语课程的理念,理解英语课程的性质及目标,掌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对语音、词汇、语法教学,听说读写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教学等问题有所把握。
本课程还注重英语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并帮助学生把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对外语教学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科学的正确态度,为其今后成为具备一定教学实践能力的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做好准备。
《英语教学论》是研究英语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学论”的含意是指一种理论“法则”(law) 或“体系”(system),而不是狭义的单纯指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
英语教学论研究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及其规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教学理论;2、基本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和技巧;3、英语课外活动、教学手段和测试手段。
本自学指导书主要是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王蔷主编的《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而写的,并在此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增减。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便于学生们自学及教师们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和面授内容。
该门课程的学时分配如下:总学时72,讲授20学时,自学52学时。
面授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
这门课程是考试课程。
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应独立完成并按时交给教师批改。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有不当之处,望使用该书的教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完整版)英语教学论

2.认知心理学 (Cognitivism)
二、哲学 (Philosophical)
• 1.经典人文主义(Classical Humanism)
• 2.重建主义(Restructionism)
• 3、Progressivism(渐进主义)
思考题:
• 思考题: • 交际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第三部分:《新课标》解读
教学目的: 1、了解《新课标》的研制
情况。 2、了解《新课标》的理念
第四部分:任务型教学的理论 与实践(TBLT)
教学目的: 1、了解任务型教学的理论
依据。 2、掌握任务型教学课堂操 作模式。
第四部分:任务型教学的理论 与实践(TBLT)
•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 2、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 版社,1998年。
• 3、高兰生、陈辉岳:《英语测试论》。广西教育出 版社,1996年。
• 4、聂希庸、曹宝健:《中学英语教学》。光明日报 出版社,1998年。
• 5、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 6、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1年。
•
第一部分:外语学习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人学习语言的机制和 原理。 2、了解心理学、哲学、语言 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第一讲 外语学习论
20 世 纪 80 年 代 之 前 , 人 们 研 究 “ Teaching”, 之 后 转 向 了 “ Learning”。 影 响 最 大 的学科有以下四个:心理学、 哲学、语言学、环境学。
(五)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又 称交际途径
英语学科教学论教案

Some comments on the textbook:1.There is only one open discussion in the whole unit 1, which is farfrom the expect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oral English and their imagination.2.The example sentences used in the part “Grammar and usage” showlittle relations to the contents in the context, which may confuse the students with the question “Why should I learn the reading materials on the textbook and what can I learn from the passage?”What materials did I choose to rich my class?1.pictures about the English school life and the Chinese school2.listening materials of the text on unit 13.three-minute video concerning about the passage on the unit4.papers of grammar task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The reasons that I chose them:First of all, the pictures on the textbook are not only short of interests but also out of date. And then, listening practice are indispensible to improving students’listening skills. What’s more, students are easy to wander during the class and the video can catch their attention, which can guarantee the quantity of the class. Last but not least,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to get high grades in Gaokao, so grammar practice is quite necessary. These are the reasons why I chose them to help my teaching.How will I use them in my class?For video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I will invite my students to enjoy the videos that I prepared in advance to catch their attention and interests.For listening material, I will use it before and also after inviting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nd make sure the students can pronounce the new words well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andard intonation and pronunciation.For pictures, I will use them during the process of my explanation of the text to give the students a more vivid image of UK high school life. And then make a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high school life and Chinese school life, and let them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it.For grammar practice, I will give the paper to students after I explain the grammar knowledge as a quiz, seeing what degree they have already mastered.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iz, I may make an adjustment to my pace of teaching.。
《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45学时(25/20)、周学时3(2/1)、学分:2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
1.课程性质《英语教学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一门必修课程,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英语师范生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新理念, 树立交际语言教学观;学习语言学、心理学、二语习得等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学习不同的英语教学法思想,掌握英语课堂交际语言教学技能;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教学和反思教学能力,逐步提高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能力,为师范生将来从事英语教育事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英语教育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I.教学目的:通过《英语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帮助英语师范生具有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职业规范与师德,掌握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了解交互性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培养英语教学实践经历和反思教学的的能力,促进师范生在学术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II.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多媒体讲授英语教学理论、教学流派、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等知识后,组织师范生进行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内容演示等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师范生对英语教学本质的认识,使他们一定的理论高度,具备反思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逐步完善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是在第6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学生已经学习了英语专业的一些基础课程以及一些相关的通识课之后才开设,本门课程的开设对巩固和提高英语教师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会起到积极作用。
它既能够优化教育理论课程,如心理学、教育学等,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对所学英语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及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Davies, Eric Pearse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英语教学论》教案

《英语教学论》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教学法及其发展历程,为后续教学实践打下理论基础。
2. 教学内容: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教学法及其发展历程。
3.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4. 教学重点: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教学法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5. 教学难点:教学法的内涵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二、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
2. 教学内容:a. 教学目标的制定b.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c.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d.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原则3.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4.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5.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三、英语教学法及其发展历程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英语教学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历程,掌握各类教学法的特点与应用。
a. 直接法b. 间接法c. 交际法d. 任务型教学法e.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f. 教学法的发展历程3.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4. 教学重点:各类教学法的特点与应用。
5. 教学难点:各类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
四、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编制方法,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编写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2. 教学内容:a. 教学计划的编制b. 教学大纲的编制c. 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实施与调整3.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4. 教学重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编制方法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5. 教学难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与调整。
五、教学评价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a.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b. 教学评价的方法c. 教学评价的原则d. 教学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论》教案SYLLABUSCONTENTS一、外语学习论 6课时二、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 6课时三、《新课标》解读 4课时四、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 16课时五、班主任工作管理 2课时六、“三课”活动 2课时Course Requirments:1.attendancy (10%)2.classperformance(10%)3.essays and small writings(20%)4.final exam(60%)主要备课资料: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
科学出版社,1999年。
2、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学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
科学出版社,1998年。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5、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6、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7、高兰生、陈辉岳:《英语测试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8、聂希庸、曹宝健:《中学英语教学》。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
9、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13、梁祝、卢福波:《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4、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张玲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于勇:《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17、顾曰国:《英语教学法》(上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1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9、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21、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年。
22、Carol MORGAN and Peter NEIL:Teaching Modern ForeignLanguages.Kogan Page,2001年。
23、Adrian Doff: Teach English A training course for teachers TRAINER’SHANDBOOK24、Alan Pritchard: Ways of Learning. David Fulton,2005年。
25、自编材料。
第一部分:外语学习论教学目的:1、了解人学习语言的机制和原理。
2、了解心理学、哲学、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第一讲外语学习论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研究“Teaching”,之后转向了“Learning”。
影响最大的学科有以下四个: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环境学。
一、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阶段:1.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ourism)“S-R”理论:“S”是指“Stimulus(刺激)”,“R”指“Response(反应)”,这种理论即“刺激反应论”。
行为主义理论的三大著名实验:Thondike(桑代克)饿猫取食Skinner(斯金纳)白鼠实验Povolov(巴甫洛夫)狗的实验——条件反射三大著名实验对语言学习的启示:①反复模仿;②大胆尝试;③习惯成自然2.认知心理学(Cognitivism)在刺激与反应中存在很多变量(Parameters/Variants),这些变量归纳起来叫做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ual factors)J.Piaget: schema theoryChoamsky: UG ;LAD启示:学生体验、发觉、教师组织情景。
二、哲学(Philosophical)1.经典人文主义(Classical Humanism)经典人文主义以阅读为主,以主题为中心,用的是语法翻译法。
不足:注重语言知识,偏书面,轻口语,轻运用能力。
2.重建主义(Restructionism)①语言是交际工具要听说领先,避免聋哑英语。
②是以句型、情景、功能、意念为中心。
(形式主义,即Formalism,功能主义,即(Functionism)③前期(Pre-sage)注重模仿(Imitation),重复(repeatation)和记忆(Memorization)④后期强调意义教学(Meaningful teaching),情景教学(Situation teaching)和角色表演(Role play)。
Presentation (呈现)“3P”模式Practice (练习)Production (产出)课堂操作:RevisionPresentation五步法drill Michanical PracticePractice Meaningful Practiceconsolidation Communicative PracticeSubstitution (替换练习)Michanical Practice Controlled ExerciseTransformation(转换练习)Meaningful Practice Semi-controlled Exercise(半控制性学习)Communicative Practice Free- Controlled Exercise(自由练习)3、Progressivism(渐进主义)渐进主义①主张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自主探索②培养真实的交际能力③教师设计Task,学生自主归纳完成即Task-based Approach 不足:需要目的与环境,语言基础不牢。
学到一定阶段会停止不前。
思考题:心理学和哲学对我国外语教学法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采取什么方法来弥补欠发达地区英语教学的不足。
第二讲:三、语言学(Linguistical)的影响Acqusition: Mother language/L1,L21Learning (Couscious learning)Foreign Languages (一)三种母语习得理论①强化论(又称刺激反应论)(Reinfocement T)外部活动:模仿奖赏强化内部活动:概括类推—创造Induction 归纳Deduction 演绎(概括)②内在论(Innate T)(又称先天论)输入(Input)假设(Hypothesis)验证(testification)比较(contrast)内化(Internalization)输出(Output)③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 Theory)A: 发现信息交流的形式(如一般过去时)B:制定规则(如加-d or -ed)C:过度概括(如come的过去时comed,do doed)D:发现了错误(do的过去时不是doed,而是did)E:制定并运用新的规则。
(do did,come came)第三讲(二)四种二语习得理论1、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by SelinkerML TLchiglishmother language target language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语言Positive transfer(正迁移)母语的干扰:Transfer(迁移)Negative transfer(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母语帮助目标语2、文化移入说(Acculturation . Model)--by Schunman(舒曼)3、渐进体系说(Approximative System)循序渐进(Graduality)Palmer ( 帕默) "Snowball"四先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死后活,先集体后个人。
4、输入说(Input Theory)S.D.Krashen(克拉申)对于二语的习得,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i+1"即"input+1","1"相当于不定量"n"“中国外语立体教学理论”by “张正东”所用甚少四、环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Critical period 关键期假说“13”is the critical age1、印度狼孩2、非洲黑猩猩孩3、辽宁猪孩思考题:语言学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第二部分:外语教学流派(Schools of FILM )教学目的:1、了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2、借签第四讲:一、FLI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一).GTM(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s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中,源于欧洲(西欧),(18世纪前的拉丁语)中国从1872年开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班级教学的开始。
GTM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主要特点如下(弊端)1、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
2、重视语法教学。
①按语法的体系来编教材②用演绎法教语法③充分利用本族语,翻译为课堂主要活动。
④句子是教学的基本单位。
不足:课堂80%在讨论语言,20%操练;消极活动占85%,积极活动占15%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s)始于19世纪末,源于欧洲。
它的背景是移民、商业发达等。
其特点如下:1、帕默的"snowball" 循序渐进2、AA制"Ask -Answer"制直接法作为科学外语教学的开端(三)、听说法(Auduiolingual Methods)源于二战20世纪40-60年代源于美国,20世纪70-90年代在中国盛行。
其产生背景是珍珠港事件(Bloomfield布龙菲尔德)。
其特点如下:1、听读领先2、句型操练(听说法的核心)过程:①耳听会意②模仿(跟读,齐读,抽读,纠错,改正记忆)③重复(检查)④变换操练(机械练习有意义练习交际练习)3、缺点:①脱离了内容和环境,学生无话可说。
②无法交际。
③忽视了读写。
思考题: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第五讲(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例如"Family Albumn"1、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又称情景法(Situational Method)例如Follow Me2、特点:①整体感知(Global Senses).它包括音、形、义、词、句、话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