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金子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金子》一文。

文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小明的家乡有一种独特的“金子”,这种“金子”并非真正的黄金,而是一种寓意着诚实、善良、勇敢等品质的石子。

文章通过讲述小明与“金子”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品质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子”的寓意。

2. 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 培养诚实、善良、勇敢等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金子”的寓意,培养品质。

重点: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黄金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黄金的认识,然后引入本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讲解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拥有一种独特的“金子”,引导他们思考这种“金子”的寓意。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描述“金子”寓意的句子,讲解品质的重要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词语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金子2. 生字词:诚实、善良、勇敢、黄金、寓意等。

3. 文章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金子”寓意的短文。

2. 拓展作业:收集有关品质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小明与“金子”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品质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品质的理解和感悟,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践行诚实、善良、勇敢等品质。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品质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品质的认识。

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故事,促进同学们共同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理解“金子”寓意的目标。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关于理解“金子”的寓意和培养品质的部分。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原文】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他们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绝大多数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不甘心落空,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

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

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

六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

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来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雨终于停了。

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和以前不一样了: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

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联系上下文理解“若有所悟”和“全部精力”的丰富内涵;读懂“我是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3、领悟“任何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不仅要付出辛勤劳动,还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懂得彼得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文中的主人公——彼得。

弗雷特,他的梦想是什么?3、请大家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与彼得一起走上寻金之旅。

二、引思1、彼得的梦想最终实现了吗?你从哪知道的?(出示)指读。

2、理解“不无骄傲”(非常自豪)3、你能读出骄傲的语气吗?4、画出“”,与前文哪个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理解“蜂拥而至”。

三年级语文《金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金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悉和理解《金子》这篇课文的内容,掌握文章的基本词语和句式,并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述“勤俭节约”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习并记忆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流畅并准确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案、投影仪、课件、课文录音、图片等。

2.学生:课本、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用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有关勤俭节约的图片,请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导入新课的主题:“我们应该勤俭节约”。

引出课文《金子》。

2.自主学习(用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金子》,尝试理解文章的内容,并标出不懂的生字词。

3.合作探究(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并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走进课文(用10分钟)教师问学生“金子最后在哪里找到了?”并借助图片和课文回答问题。

5.合作探究(用15分钟)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关键情节,通过表演的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6.归纳总结(用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文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句子,归纳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7.拓展延伸(用1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图片,请学生选取一幅图片,描述图片所表达的“勤俭节约”的意义。

8.课堂小结(用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策略。

通过剧情表演和图片描述等活动,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金子苏教版(共56张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金子苏教版(共56张PPT)

埋头苦干 若有所悟
教师点拨:这道题考查的是正确朗读本课生词的知识。朗读时需要
注意:“拥”的声母是y,不是r;“获”是三拼音节;“倾”是后 鼻音;“雨”是整体认读音节。
参考答案:蜂拥而至(fēnɡ yōnɡ ér zhì) 一无所获(yì wú suǒ huò)
埋头苦干(mái tóu kǔ ɡàn) 坑坑洼洼(kēnɡ kēnɡ wā wā) 倾盆大雨(qīnɡ pén dà yǔ) 若有所思(ruò yǒu suǒ sī)
河畔
彼得
绿茸茸
多音字

xīng(兴奋)
xìng(扫兴)

zhōng(中间)
zhòng(投中)
理解词语
蜂拥而至: 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走)过来。 造句:听说这里有演唱会,歌迷们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什么东西都没有得到。 造句:他们忙碌了这么多天,结果却一无所获。 挖 掘: 挖;发掘。 造句:老爷爷正在挖掘、整理地方戏曲剧目。 倾盆大雨: 形容雨极大。 造句:倾盆大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
féi wò
买 卖
金 钱
dǎ bɑn dà
盆 子
tīng jué tǔ
肥 沃 掘 土
打 扮
大 厅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做题。
甘 心
挖 掘
zhuāng bàn
肥 沃
装 扮
3.比一比再组词。
坑( 抗( 钱( 线( 挖坑 ) 抵抗 ) 买( 买书 卖( 卖掉 盆( 脸盆 盘( 盘子 ) ) ) )
金钱 )
毛线 )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装扮
打扮
(1)过年了,人们都把自己( 打扮 )得漂漂 亮亮的。 (2)节日的天安门广场被鲜花( 装扮 )得格 外漂亮。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金子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金子课件

彼得花圃可真是( ),( )。 花圃里有( )的( )花, ( )的( )花,( )的( )花,还 有( )的( )花…… 这些花一丛丛,一簇簇,引来许多蜜蜂、 蝴蝶来做客。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 金子
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 来培育花苗,他先平整土地,然后_____ _,再______。平时,不管是___ __,还是_____,他都认真照顾花苗, 他经常_______________, 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什么是机会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传来发现金矿的消息。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 逢的发财机会,纷纷奔赴加州。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加入了这支庞大的淘金 队伍。他同大家一样,历尽千辛万苦,赶到加州。
淘金梦是美丽的,做这种梦的人很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多人的蜂拥而至, 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金子自然越来越难淘。
说一说 要想( 只有(
),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 金子
说一说 要想( 拥有财富), 只有( 辛勤劳动)。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 金子
勤劳可以致富,汗水能换真金。 不劳而获只能是个幻想, 辛勤劳动才会梦想成真。 智慧+勤劳=真金。 劳动创造一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 金子
一无所获
倾盆大雨
美丽娇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用以上三个词说一说。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 金子
彼得·弗雷特 不甘心落空,他 在河床附近买了 一块没人要的土 地,一个人默默 地挖掘着。他埋 头苦干了几个月, 几乎翻遍了整块 土地,也没有发 现一丁点儿金子。 面对着坑坑洼洼 的土地,他失望 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 金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 金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金子》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第三单元,详细讲述主人公小男孩在沙滩上玩耍时意外发现金子故事,通过故事教育孩子们诚实、勤奋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流畅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课文信息,理解课文内容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明白诚实、勤奋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蕴含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流畅朗读课文,提取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同学分享他在生活中遇到好事,让学生感受意外喜悦。

2. 课文学习:a.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找出新学生字词,并互相交流。

b. 我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讲解词义,让学生进行认读。

c.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提高语感。

3. 例题讲解:a. 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b. 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人物品质。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用新学生字词造句。

b.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话,描述小男孩发现金子情景。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小男孩发现金子后心情变化,以及他选择。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金子》2. 生字词:诚实、勤奋、意外、喜悦等。

3. 课文情节:小男孩发现金子,诚实归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新学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话,描述小男孩发现金子后心情变化。

c. 家长参与,一起讨论小男孩选择,写下自己感想。

2. 答案:a. 生字词: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需要多鼓励他们参与。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册,课文为《金子》。

该文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小松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沙子里淘金的故事。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学会运用新学的词汇造句。

3.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勤劳和智慧是获取成功的法宝,培养自己的勤劳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新学的词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卡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勤劳有关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课文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主题思想探讨: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勤劳和智慧是获取成功的法宝。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新学的词汇造句,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金子》2. 生字词:沙子、勤劳、智慧、淘金、成功3. 重点句子:“小松想,这里一定有金子,我要用勤劳和智慧去寻找。

”4. 主题思想:勤劳和智慧是获取成功的法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小松是如何在沙子里淘金的。

2. 答案:小松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沙子里淘金。

他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最终找到了金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搜集关于勤劳和智慧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金子》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金子》一课。

课文讲述了主人公小兔子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田地里挖到一块金子的故事。

课文详细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小兔子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场景;第二部分描述了小兔子意外发现金子的经过;第三部分描述了小兔子将金子交给妈妈,并得到妈妈的赞扬。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勤劳、智慧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的勤劳、智慧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勤劳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停顿、重音。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示范。

4.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 实践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劳动的喜悦。

6.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句子仿写。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子》2. 生字词:勤劳、智慧、挖、金子、赞扬3. 课文结构:辛勤劳作→发现金子→交给妈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用彩色笔标注出生字词;(2)仿写句子:我学会了课文中的词语“勤劳”,用它写一句话;(3)思考:小兔子为什么能得到妈妈的赞扬?2. 答案:(1)生字词:勤劳、智慧、挖、金子、赞扬;(2)示例:我学会了“勤劳”这个词语,我要用它来鼓励自己更加努力;(3)小兔子因为勤劳、智慧,得到了妈妈的赞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海上自仪公司 本文是一个简单而非正式的指南,其中的插图旨在帮助初学者了解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差压变送器的原理。1.什么是压力?在区域上施加力时会产生压力。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力或减小面积来增加压力。我们也倾向于考虑重量方面的力(如果重力是恒定的,这只是真的)。例如,由重力作用 1英寸(1平方英寸)上的1磅重量产生的力将产生1磅/平方英寸的压力,这通常写为1Psi(1磅/平方英寸)。如果相同的1lb仅向一半区域施加力,我们实际上会说压力等于2Psi。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将汽车轮胎泵送至26Psi。我们还会遇到天气(或大气压力)的压力。这可以被认为是我 气层的力量。随着大气压力的变化,天气也会变化。高压通常表示晴天,而低压则产生阴天。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我们的汽车轮胎,就会有两个压力作用在轮胎壁上。轮胎外侧的气压压力和轮胎上升时我们在压力表上读取的压力。2.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压力测量?使用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说明3种 力测量。a)表压-(轮胎中的压力)或(绝对压力与大气压之间的差值)b)绝对压力-(组合的大气压和轮胎压力)c)压差-(任意两个测量压力之间的差值)但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a)压力表参考大气压力测量(见Fg.3)。测量大气压力与轮胎之间差异的压力测量称为表压。为避免混淆,我们通 加到测量单位,例如。每平方英寸磅(Psig)。测量表压的所有压力表,传感器,传感器和变送器实际上测量了大气压力与待测压力之间的差异,如图3所示。b)参考真空测量绝对压力。在一些应用中,大气压的变化可能是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测量真空和轮胎之间的差异。这被称为 测量并且具有将大气压力加到轮胎压力上的效果。如图2所示c)参考特定的参考压力不测量差压(见图4)。与仪表或绝对压力变送器不同,差压变送器不会尝试固定参考。重要的是,差异的增加可能是增加一个压力或减少另一个压力的结果。如果P1变小或者如果P2变大,则会出现压差的增加。 方式,如果P1变大或者如果P2变小,则会发生压差的降低。差压测量不关心两个压力中的较低者是否处于真空,大气压或一些其他压力。它只关心两者之间的差异。如图4所示并非所有测量压差的差压变送器,仪表,传感器和传感器实际上都测量了两个压力之间的差异,如图4所示。一些设备试图 表压,然后在数学上计算差异。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因为它包含四种压力测量的不确定性。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此主题的信息,请联系我们的技术团队。3.在哪里使用差压(DP)测量?差压测量主要用于家庭和工业应用。它通常是其他测量的基础,如流量,液位,密度,粘度甚至温度 的是水平和流量。DP流量测量(图5)是差压变送器最常见的应用之一。通过在流体流过管道时测量流体压力的差异,可以计算流速。差压流量计具有主要和次要元件。一般而言,主要元件设计成随着流量增加而产生压力差。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主要元素,最常见的是孔板,文丘里管,流动喷嘴和皮 量计的次要元件是差压变送器。它旨在尽可能准确地测量主要元件产生的压差。特别重要的是,差压测量不受流体压力,温度或诸如环境温度的其他性质的变化的影响。一个好的dp变送器将确保精确测量压差,与其他变化参数无关,并可靠地传输信号以表示压差。在dp流发射器的情况下,输出信 包括平方根提取。虽然这些日子通常在Dcs系统的流量计算机中进行此功能。来自和工业DP变送器的输出信号可能是4-20mA,但它也可能包括数字通信,如HART,Profibusm现场总线,Modbus485RTU或许多其他通信协议之一。目的是提供用于传输到远程过程控制仪器的电信号。见图-5。现在 发现了差压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我们现在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差压变送器本身上4.什么是差压变送器?最常见和最有用的工业压力测量仪表是差压变送器。该设备将检测两个端口之间的压力差,并参考校准的压力范围产生输出信号。工业差压变送器由两个外壳组成(见图6)。压力传感元件安装在 分,电子元件安装在上半部分。它将有两个标记为"高"和"低"的压力端口。高端口始终处于高压状态,低端口始终处于低压状态,这不是强制性的。该标记与端口对输出信号的影响有关。这一点在图7中阐明(请参见图7)。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尝试解释变送器的内部结构。5.差压变送器结构:差压 三个功能部件。1)直接压力传感元件(位于下壳体内)。大多数工业DP变送器都配有隔膜作为压力传感元件。该隔膜是一种机械装置。它位于两个压力入口之间。隔膜将通过施加的压力偏转。这在图7中阐明。该偏转被转换成电信号。这通常由传感器完成。常用的传感器是(a)应变计(b)差动 (c)振弦。传感器输出与施加的压力成比例。2)电子单元:传感器在下腔室产生的电信号仅在毫伏范围内。该信号将被放大到0-5V或0-10V范围,或者被转换为4-20mA,以便向前传输到远程仪器。该上壳体是DP发射器的发射器部分,其容纳电子单元。有关进一步说明,请参见图7。3)2线4-20 送器:产生直流输出电流,该电流与差压变送器的压力范围成正比。较低范围为4mA,上限为20mA。该受控电流输出不受负载阻抗变化和电源电压波动的影响。该4-20mA输出与BRAIN或HARTFSK协议的数字通信叠加。6.差压变送器的工业应用:差压变送器有无限的工业应用。陆上,海上和海底 石油和天然气流量计量。水和污水处理厂。它主要用于监控这些工厂的过滤器。它用于监控喷水灭火系统。用于蒸汽或热水的加热系统的遥感。可以监控阀门上的压降。泵控制监控。如需了解更多产品详细信息,可咨询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分厂导航里的自动化仪表四厂栏目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