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名著导读
高级英语教案:文学名著导读与讲解

高级英语教案:文学名著导读与讲解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经典的文学名著,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读和讲解活动,学生将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以及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案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英语词汇、短语和表达方式;•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中主题、情节和人物发展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批评能力;•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热情。
教案内容单元1:《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导读部分:1.介绍作者简历及该作品背景;2.解释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复杂而引人注目的关系;3.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和道德观念。
讲解部分:1.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发展;2.解读关键场景和对话,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3.讨论小说中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对其写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
单元2:《1984》导读部分:1.介绍乔治·奥威尔并探讨他的观点和价值观;2.梳理小说中的重要角色,描述他们的性格特点及情节发展。
3.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所反映的政治恐怖主义和权力滥用等问题。
讲解部分:1.分析小说呈现出来的社会、政治和心理面貌;2.解读作者运用技巧(如语言运用、象征手法等)达到表达意图的目的;3.探究小说中所传达出来的警示和批判精神,并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
单元3:《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导读部分:1.简要介绍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以及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2.描述主要人物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3.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所折射出的社会阶层和道德问题。
讲解部分:1.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2.解读作者所刻画的角色形象、情节发展,并分析其含义;3.探讨小说中对于追求美国梦和现实世界之间冲突的思考。
教案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课堂互动讨论,检验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 - 学生书面作业,包括结构化问题、评论性文章等形式; - 小组或个人项目,鼓励学生通过演讲或展示方式分享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独特观点。
名著导读雨果《巴黎圣母院》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反对崇尚 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 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 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 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2、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特征 (1)着重表达人的心灵,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 激情和理想; (2)艺术的对照原则; (3)追求奇特,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安排非凡 的情节,塑造非凡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概况
1、诗歌创作
第一块纪念碑:《颂歌和杂诗》 (处女作,1828年定名为《歌吟 集》)。 名垂史册的三部杰作:《惩罚集》 (1853)、《静观集》(1856) 、 《历代传奇》(1859-1883) 。 其他主要诗集:《东方集》 (1829)、 《秋叶集》(1831)、 《暮歌集》(1835)、《心声集》 (1837) 、 《光影集》(1840)等。
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 特点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 七月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 年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 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 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 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 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 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 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 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3.雨果与巴黎圣母院 作者雨果与巴黎圣母院渊源极深。少年时代的他 就对哥特建筑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到青年时期,他 更是屡次进入圣母院,广泛阅读有关资料,并假托 曾在巍峨高耸的钟楼的黑暗角落,发现墙上有一个 中世纪人物手刻的希腊词:命运!这个词无所不在 的宿命寓意深深打动了作者,处于激动中的雨果便 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展开大胆想象,为世人塑造 出了善良纯真的吉普赛女郎,外表丑陋而内心善良 的敲钟人,道貌岸然却满腹淫欲的弗雷洛等经典人 物形象。而《巴黎圣母院》确是为了叙说“命运” 而写的。雨果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寻求的是命 运的真实内涵。
统编部编版英语七年级下册英语名著导读知识点

统编部编版英语七年级下册英语名著导读知识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统编部编版英语七年级下册中所包含的英语名著导读知识点。
下面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Tom Sawyer's Adventure》(《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Mark Twain(马克·吐温)- 内容简介:这本小说以汤姆·索亚为主角,描写了他在密西西比河畔小镇上的冒险经历和成长故事。
- 主要人物:汤姆·索亚(Tom Sawyer)、海克贝里·芬(Huckleberry Finn)、贝克·撒奇、乔·哈珀(Joe Harper)等。
2. 《Little Women》(《小妇人》)- 作者:Louisa May Alcott(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描写四个姐妹的家庭故事,讲述了她们的成长、情感与人生追求。
- 主要人物:梅格(Meg)、乔(Jo)、贝丝(Beth)、艾米(Amy)等。
3. 《Oliver Twist》(《雾都孤儿》)- 作者:Charles Dickens(查尔斯·狄更斯)- 内容简介:这本小说以孤儿奥利弗为主角,揭示了当时伦敦社会的贫困和不公,并以温情的笔调讲述了奥利弗的冒险经历。
- 主要人物:奥利弗·特威斯特(Oliver Twist)、费金斯(Fagin)、南希(Nancy)、毛骨悚然先生(Mr. Sowerberry)等。
4. 《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 作者:Jonathan Swift (乔纳森·斯威夫特)-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讽刺小说,通过主人公格列佛的奇幻冒险,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和人性的种种问题。
- 主要人物:格列佛(Gulliver)、利拉(Lilliputians)、洪尼亚姆诺夫(Houyhnhnms)等。
以上是统编部编版英语七年级下册英语名著导读的知识点简介。
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3. 多元视角培养高阶思维 融语言、思维、文化为一体,从主题意义、语篇
结构、语义内容和语言特点等多元视角深入解读语 篇,进而促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阅读教学的根 本任务叫参照语篇解读的多元视角,名著导读可以 从主题意义、文化内涵、语言特色等角度指导学生
引读应含而不露,引而不发。弓谟不同于阅读, 它是对原著的推介,而不是照搬,因此,对原著可以 做技术性处理,在情节的叙述、悬念的铺设上可以 大展身手,以激发读者阅读的激情耳名著导读时, 在讨论书本封面的过程中,教师对部分关键的问题 保持沉默,或提出从封面上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供 学生讨论,故意制造信息差,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阅读目录时,打乱目录的顺序,请学生排序,或者
王笃勤在《初中英语教学策略》一书中谈到:缺 乏动机,阅读可能视而不见叫 要取得预期的阅读教 学效果,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学习的内 驱力。导读意在引发学生面对一本新的名著时能积 极思考,提出疑问,产生主动阅读的学习动机。
1.图式驱动,激活原有认知
根据图式驱动理论,缺乏必要的图式往往是影
响阅读的主要因素。阅读不是解码的过程,而是利 用自己已有图式进行预测、验证、修正的过程叫 可 见,图式驱动能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能为阅读做 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盛春花: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解的可视化传播形式叫思维导图能把一本名著中 的人物关系、情节起伏、时空变换等关键信息清晰 地呈现出来,能有效地进行整本书的信息梳理。
在《黑骏马》导读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绘制关 于整本书的思维导图,把书名作为导图的中心,通 过阅读第一章的部分内容,把和黑骏马有关的信息 作为一级分支呈现整体框架,如黑骏马的工作、形 象、朋友和主人,更多的细节在二级分支体现,其余 留给学生阅读时完成,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书本信 息,明确人物关系,理清主旨脉络。在学生对思维导 图的基本画法和作用熟悉之后,教师只需布置任 务,让学生独立创作。
初中英语走进文学《名著导读》听课评课记录

初中英语走进文学《名著导读》听课评课
记录
课程简介
本节课是初中英语走进文学的一次《名著导读》课程,旨在通过研究经典名著中的文学元素,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和文学欣赏能力。
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名著导读》,选择了几本经典的名著进行阅读和讨论。
课堂上,老师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人物塑造、情节展开、语言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素养。
学生反馈
学生A:
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小说分析和理解的技巧,为今后阅读
更多的名著打下了基础。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我更深入地了解
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发展,我觉得这对我的英语研究非常
有帮助。
学生B:
我很喜欢这节课,老师讲解得很生动有趣。
通过分析名著,我
对文学的欣赏提升了很多。
我以前觉得名著很难读懂,但现在我有
了更多的方法和技巧来理解和阅读这些作品。
教师总结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对于《名著导读》这门
课程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了自己
的见解。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名著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我会继续努力探索更多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
————初中英语走进文学《名著导读》听课评课记录完毕————。
[班级下册英语复习资料]班级名著导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一)
![[班级下册英语复习资料]班级名著导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一)](https://img.taocdn.com/s3/m/71dfcee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1.png)
[班级下册英语复习资料]班级名著导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一)关于“班级下册英语复习资料”中的班级名著导读,我选择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这部小说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从作品概述、主题讨论、人物刻画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
首先是作品概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以儿童成长为主题的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汤姆·索亚的男孩和他的好友哈克·芬恩。
他们身处于一个小镇上,充满了惊险刺激的冒险和奇幻的探险。
他们经历了木筏漂流、荒岛求生、宝藏探险等一系列冒险事件。
作品以幽默、夸张和风趣的口吻讲述了汤姆和哈克在冒险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和取得的成功。
其次是主题讨论。
我认为,《汤姆索亚历险记》最重要的主题是“成长”。
故事中的主人公汤姆和哈克是两个顽皮、好奇、勇敢的小男孩,他们在冒险和困难中学习,成长和进步。
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不断提高,最终取得了成功。
另外一些主题包括友情、自由、真相和正义。
通过这些主题,作家传达的价值观是促进人类成长和进步,追求自由和正义,坚持真实和诚实。
最后是人物刻画。
在小说中,汤姆和哈克是两个富有个性魅力的主人公。
汤姆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灵活机智的男孩,他有伟大的创造力,能做出令人惊讶的决策。
哈克是一个自由闲逸、独立思考的男孩,他引领汤姆走向冒险的道路。
此外,汤姆还有一个爱显摆,富有幽默感的女孩贝琪·撕女士,以及一个粗俗和凶暴的恶棍乔·哈珀。
这些角色展现了社会多元化和人性的多面性。
总之,《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本充满惊险、幽默、感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成长、勇气、自由等正能量,从中理解和认知人性的复杂性。
不仅如此,这个故事所传递出的正能量也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心灵深处,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读此作品,更好地领会故事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论文参考书目

论文参考书目1. 英美文学类论文参考书目:《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牛庸懋蒋连杰著)/《美国文学简介》(梁亚平著)/《美国文学研究》(梁亚平著)/《西方文学概观》(喻天舒著)/《欧洲文学史》(周作人著)/《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任晓晋著)/《英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孙建著)/《美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虞建华著)/《英国文学简史》(王守仁方杰著)/《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英汉对照的系列名著)/《英语散文名篇赏析》(李绍明著)/《莎士比亚名篇赏析》(黄必康著)/《英国诗歌赏析》(苏煜主编)/《美国诗歌赏析》(姜涛主编)2. 语言(学)类论文参考书目:语言学课本/ 《英语语音简明教程》(葆青著) /《英语语法手册》(薄冰赵德鑫著) /《实用英语语法》(张道真著) /《朗文英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英语语法》(章振邦著)/《新编简明英语语法教程》(霍金根主编)/《英语史》(李赋宁著)/《英语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著) /《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张韵斐著)/《语言学教程》(王振昆谢文庆著) /《认知语言学概论》(熊学亮著) /《美语英语对照手册》(B.k.斯旺编著) / 《英语同义词大全》(段平田惠雨顾维萍编译)/《英语常用同义词词典》(沈一鸣编)/《大学英语同义词辨析辞典》(邓子钦主编)/《英语同义名词辨析》(熊性淑编著)3.翻译类论文参考书目:已学过的翻译课课本、所发的翻译资料、自己的笔记本和练习本以及下列书籍---《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柯平著)/《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城著)/《语篇分析概要》(黄国文著)/《英汉翻译基础》(古金明著)/《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方梦之毛忠明著)/《实用翻译教程》(范仲英著)/《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等著)/《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著)/《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王治奎著)/《翻译入门(汉译英)》(丁菲菲著)/《汉英翻译技巧》(单其昌著)/《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王松美等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著)/《当代高级英汉互译》(傅敬民吕鸿雁著)/《口笔译理论研究》(刘宓庆著)/《实用口译手册》(钟述孔著)/《英汉口笔译技艺》(何刚强著)4. 文化类论文参考书目:《跨文化交际课程》(刘风霞编著)/《英语人文知识手册》(主编张吉吉)/《英美文化辞典》(胡文仲主编)/《经典美语名篇赏析》(钟啸尘卢丽英编)/《圣经故事》(吴国瑞选注)/《圣经典故(上)》(王渤编注)/《英语名言集锦》(编译闫秋燕等)/《英语的故事》(秦秀白等译)/《综合英语成语词典》(厦门大学《综合英语成语词典》编写组)/《汉英成语和常用词》(甘肃师范大学李学禧编)/《英语谚语集锦》(金学镛编译)/《英语通俗成语》(弗雷得里克·T·伍德著鲍志一杨志达译)/《英语格言谚语小辞典》(王寿来译)/《简明英汉谚语词典》(高维正吴克明康明强编译)/ 《英汉教育词典》(主编魏道治赵守富)/《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汪福祥伏力著)/《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金惠康著)/《英语学习背景知识(Book On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学习背景知识(Book Two)》(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导游翻译手册》(朱歧新张秀桂著)5. 英语教学法类论文参考书目:《英语教师的艺术》(马俊明等译) /《实用英语教学法》( [英] P. 格里编著马涤尘译) /《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派别》(章兼中编) /《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张德禄等著) /《语言学教程》(王振昆谢文庆著)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主编穆诗雄) /《外语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高奋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以及其它各种英语教学方面的杂志。
[班级下册英语复习资料]班级名著导读:汤姆索亚历险记-V1
![[班级下册英语复习资料]班级名著导读:汤姆索亚历险记-V1](https://img.taocdn.com/s3/m/797b63b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1.png)
[班级下册英语复习资料]班级名著导读:汤
姆索亚历险记-V1
班级下册英语复习资料-班级名著导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朋友哈克·费恩的冒险经历,探讨了人性、勇气、诚实等话题,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以下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重点内容和复习要点:
1. 介绍汤姆和哈克的背景:汤姆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男孩,他经常梦想着成为一名强盗或英雄。
哈克则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孩子,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密西西比河旁边的丛林中。
2. 描述汤姆和哈克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漂流、躲避强盗、追捕罪犯等。
3. 分析汤姆和哈克的性格与行为:汤姆非常独立,勇敢和聪明,他总是能想出创新的解决方法。
哈克则更加深思熟虑,尽管他来自一个貌似不文明的家庭,但他仍然坚持不懈与正确。
4. 探讨其主题:汤姆索亚历险记探索了人性、勇气和诚实等主题。
小说通过汤姆和哈克的冒险经历,表达出对于勇敢行为的赞扬和对友谊的珍视。
5. 总结:《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经典的美国文学作品,通过汤姆
和哈克的历险来探讨人性、勇气和诚实等话题。
这部小说已经成为世界各地读者的最爱,并对现代文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重点内容和复习要点,希望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历史名著选读》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1070139012.课程中文名称:英语历史名著选读3.课程英文名称:The Arts English Reader4.课程总学时数:325.课程学分数:26.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英语历史名著选读》为英语本科高年级的一门英语语言文化系列的专业限选课。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西方政治传统和文化精髓,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英语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阅读西方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经典英文译著和英文原著,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西欧和近现代欧美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和宗教;通过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接触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文史哲作品,包括演说、对话、传记、论文、剧本、文件和通史,而且对西方政治传统和文化的演变有一定的了解。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按教学大纲和进度授课,一般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
三、学时分配章节(序号)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作业总学时第一单元Thucydides 修昔底德 2 2第二单元Sophocles 索福克勒斯 2 2 第三单元Plato 柏拉图 2 2 第四单元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 2 2 第五单元Cicero 西塞罗 2 2 第六单元Pico della Mirandola 米兰多拉 2 2 第七单元Niccolo Machiavelli 马基雅弗利 2 2 第八单元Francis Bacon 弗兰西斯·培根 2 2 第九单元Hobbes 霍布斯 2 2 第十单元V oltaire 伏尔泰 2 2 第十一单元Goethe 歌德 2 2 第十二单元John Stuart Mill 约翰·米勒 2 2 第十三单元Karl ·Marx 马克思 2 2 第十四单元Darwin 达尔文 2 2 第十五单元Sigmund Freud 弗洛伊德 2 2考查 2 2 合计30 2 32四、课程内容第一单元 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by Thucydides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节选【本章教学目的、要求】:学习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节选。
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分析演讲文体。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罗马时期的共和政体;《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主要内容;和演讲文体的主要特点。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 介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考试方法。
2.背景导读:罗马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课文讲解:英语语言难点、演讲文体的特点。
4.课堂讨论:Questions :1. According to Pericles, what does it mean to say that Athens is a democracy?2. How does Pericles describe the role of the law in Athenian society?3. Does poverty prohibit citizens from political participation?4. Can you cite at least one passage in which Pericles describes the Athenian attitudetowar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5. Although he does not mention the Spartans by name, Pericles is anxious tocontrast the spiritual and political atmosphere of Athens with the harsher and more militaristic experience in Sparta. Can you find passages in which he appears to be doing this?Seminar: Athenian Democracy【本章节自主阅读和作业】:精读课文课文,第5页倒数第3行开始:“Our constitution does not copy ………. as those who are never free from them.写作作业Write a short essay with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in order to it becomes one's duty to obeybe worthy of admiration extravaganceeither ... or .... generosity admirationto find it difficult not merely to do第二单元Antigone by Sophocles 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节选【本章教学目的、要求】:学习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节选;了解古希腊戏剧;分析戏剧的文体。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索福克勒斯其人,法律与神律的冲突【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 背景导读:索福克勒斯和《安提戈涅》2. 课文讲解:语言难点、戏剧的写法及特点3. 课堂讨论:Questions :1. What are Creon’s most noticeable deficiencies? Is he willing to listen to advice?Is he flexible? As a king, does he show tendencies toward tyrannical behavior?2. Is Antigone wholly in the right? Is she impatient? Does she refuse to compromiseor appeal her case to Creon?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women in Athenian society, how might Athenian males in the audience have reacted to Antigone’s actions ?3. Do you think that the issues of dividing Antigone and Creon could have beensettled through discussion, compromise, and moderation by both parties If not, does this imply that some human confrontations can be overcome only through suffering?Seminar: State VS. Individual【本章节自主阅读和作业】:写作作业Write a short play with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to take hot iron in one's hands not strong enough to do in one's way feel like I’d like nothing better than do sth. pay for As long asmourn for sb. to have the honor to inform you that...第三单元The Republic by Plato 柏拉图:《理想国》节选【本章教学目的、要求】:学习柏拉图:《理想国》节选,批判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和“哲学王”观点。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论: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 背景导读:柏拉图及其《理想国》节选:“洞穴的寓言”2. 课文讲解:语言难点,“洞穴的寓言”隐含的哲学思想3. 课堂讨论:Questions :1. Why is democracy not a viable of government for Plato? Could the execution ofSocrates have influenced his view on this question?2. Plato and the Pre-Socrates agreed that absolute knowledge was possible only ofthings that were eternal and unchanging. Do we agree today with this point of view? Are there anything in the universe which we hold to be eternal and unchanging? Can you suggest some?3. What, if anything, is wrong with Plato’s ideal of rule by philosopher-kings?Seminar: Good Government【本章节自主阅读和作业】:写作作业Write a short dialogue with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so that …suppose that …grow accustomed to append toshow any gratitude for impose upon profitable contrive forlooks down upon political ambition第四单元The Nicomachean Ehtics by Aristotle亚里士多德《尼科马卡的伦理学》节选【本章教学目的、要求】:学习亚里士多德:《尼科马卡的伦理学》节选:人生的目的。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人生的目的,幸福的定义;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伦理观”。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 背景导读:亚里士多德其人,唯物主义的理念,“城邦体制”2. 课文讲解:《尼科马卡的伦理学》节选:人生的目的3. 课堂讨论:Questions :1. At the outset of his Ethics, what description does Aristotle offer for “theGood”(the supreme good)?2. Does Aristotle see any general agreement about what the Good is ?3. How does Aristotle make use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function,”to explainwhat is the good for humans?4. What must be true of any act, according to Aristotle, for it to be correctly calledvirtuous?5. Does Aristotle’s definition of happiness seem realistic? What part would youfind unacceptable? Or just plain ludicrous?【本章节自主阅读和作业】:写作作业Write a short play with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to take hot iron in one's hands not strong enough to do in one's way feel like I’d like nothing better than do sth. pay for As long asmourn for sb. I have the honor to inform you that...第五单元The Laws by Cicero 西塞罗《论法律》节选【本章教学目的、要求】:学习西塞罗:《论法律》节选,了解罗马历史;分析自然法则【本章教学重点、难点】:罗马历史;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则学说【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 背景导读:罗马历史;西塞罗其人及其自然法则学说2. 课文讲解:语言难点:名词;国家法律与自然法律的关系3. 课堂讨论:Questions :1. What does Cicero have to sa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 Law and Natural Law?2. In your opinion,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Natural Law in the World? If so, wheredo you think it comes from?3. Natural-Law precepts continue to influence legal theory down to the present,especially in the claim that natural-law precepts take precedence over the “positive”or “civil”law of state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examples occurred at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when the allied powers tried and convicted a number of Nazis for “crimes against humanity”and other offenses. The Nazis offered as their defense that their actions had been entirely legal under the civil law of war-time Germany; Allied prosecutors argued that these actions were nevertheless illegal under a higher natural Law that took precedence over the German civil law. Which of these arguments do you think was correct?Seminar: Natural Law vs. Civil Law写作作业Write a short essay with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grand apparent generosity extravagance tyrannical customspatriotism inconsistency henceforth adultery rather…than…第六单元On the Dignity of Man byPico della Mirandola米兰多拉:《论人的尊严》节选【本章教学目的、要求】:学习米兰多拉:《论人的尊严》节选;了解西欧中世纪历史;文艺复兴;理解人性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