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试题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试题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试题曾经延续一千多年的古代科举,其最后一次考试试题是什么呢?1904年7月4日,清朝光绪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殿试,试题如下:第一场史论: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

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

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

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

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

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

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

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

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

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

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五》《五经》。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状元刘春霖的其中几篇满分作文: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

夫立国之初、每鉴前代得失、以定一朝之制、时势所迫、出於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孙世守以维万世之安也。

嗣世之主、昧于时变、因循荒怠、不思所以持之、欲无中于祸败、岂可得哉。

清朝状元答卷

清朝状元答卷

清朝状元答卷: 字迹堪比印刷如今状元看
了会脸红
2017-05-29 14:28:09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中国的科举制起于隋朝终于清朝,科举制的历史有1300多年,对我国文化影响深远,第一届科举是在605年(隋朝大业元年),最后一届科举是在1904年(光绪三十年),当时的状元是刘春霖。

图为刘春霖的照片。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图为刘春霖的殿试答卷,他在中了状元以后,没有当官就直接到日本留学,3年后回国。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刘春霖尤为擅长小楷,在书法上有非常高的造诣。

图为刘春霖用小楷书写的两幅字,现在的状元看到这个有什么感想?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图为刘春霖书写的纸张,字迹堪比印刷版。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图为刘春霖的字。

很难想象人能把字写成这样。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图为刘春霖的塑像。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图为刘春霖的小楷经书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在1944年的时候,刘春霖因为心脏病突发离世了,享年73岁。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对联作品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对联作品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

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绪
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

小楷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

时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

出版有《大唐三藏圣教序》、《兰亭序》等小楷字帖多部;大字法帖亦有出版。

刘春霖的名字已载入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辞书
《中国书法大辞典》。

刘春霖患有心脏病,经受日伪打击后,病情逐渐加重,经多方医治无效,于1944年1月18日逝世于北京(又一说逝世于1942年),其墓地在保定市。

刘春霖行书八言联
释文:大云五色遂作霖雨,名山九曲如游蓬壶。

刘春霖行书八言联
释文:江东词人视同鸥鸟,济南名士多于鲫鱼。

刘春霖行书七言联
释文:槛前春色长堤柳,阁外秋声蜀岭松。

刘春霖行书七言联
释文:水流花落春常在,山青云白心悠然。

刘春霖行书七言联
释文:急揲灵蓍得噬嗑,勉收凡卉续离骚。

刘春霖楷书八言联
释文:学道爱人春来有脚,虚怀应物云出无心。

刘春霖楷书七言联
释文:曾从北海交宾石,贪慕东坡住顾塘。

刘春霖楷书七言联
释文:伞盖低垂金翡翠,秋房初结白芙蓉。

刘春霖楷书七言联
释文:石建每闻宗孝谨,留矦非独爱烟霞。

刘春霖楷书七言联
释文:急揲灵蓍得噬嗑,勉收凡卉续离骚。

刘春霖楷书七言联
释文:谁与至尊分旰食,偶无公事负朝暄。

西北师大图书馆藏《状元策》版本价值简论

西北师大图书馆藏《状元策》版本价值简论

2020年第4期丝绸之路_总第381期THE SILK ROAD文化论坛O 西北师大图书馆藏《状元策》版本价值简论马庆洲(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00084)[摘要]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考试内容是针对皇帝的策问作一篇策对°状元的殿试答卷习惯上称为状元策9殿试答卷是朝廷秘档,外人无从得见,每科的《进士登科录》也极罕见9清代状元策的传播和流传,主要依靠各种版本的《状元策》。

这些《状元策》刻本,往往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增订、续刻,版本众多,较难识别。

西一种《状元策》,为刻本,收乾隆四十三年至嘉庆七年共13科三殿试。

该书保存完好,品相较佳,在制举类书籍已成稀有之物的今天,颇显珍贵,版本价值日渐凸显j[关键词]清代;乾隆;嘉庆;状元策;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2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20)04-0068-04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一种清代《状元策》刻本(行文方便起见,文中简称“西师藏本”),较为稀见。

笔者曾有幸在该馆翻阅此书,在对比其他图书馆所藏同类书籍后,深感此本得来不易,颇为珍贵。

今对该本的刊刻年代、所收内容、入藏时间等作简要考证,并结合清代的殿试制度、状元策的流传,对其版本价值作简要评价。

一、清代状元策及其流传对科举选拔人才的作用,满洲统治者很早就有认识。

皇太极在建号清国之前,就采纳范文程等人建议,实行科举制度,定期考试文士。

入主中原后,对前朝旧规,多所吸纳。

清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照搬明代,《清史稿》云:“有清一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岀身者相比。

康、乾两朝,特开制科。

博学鸿词,号称得人。

然所试者亦仅诗、赋、策论而已。

”①在等>清代的考>代二致,采用的也是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取士的做法。

《清史稿》云:“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

书》易》书》》》》题,谓之制义。

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清朝最后一位殿室状元作文

清朝最后一位殿室状元作文

清朝最后一位殿室状元作文
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贤用能的一种择才方式,沿袭了很多年,它为天下人提供了一种公平竞争的机会,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一定能够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壮举。

科举制从开创到清朝末年的结束,为中国提供了很多有能力有才学的能人。

那么,在历史上的这最后一位科举制的状元是谁呢?他就是一个名叫刘春霖的人。

作为慈禧太后钦点的一位甲辰科状元,他的字体堪比印刷体,反观现在留存下来的当时科举考试时刘春霖的试卷,我们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惊讶和不可思议。

如同印刷体的试卷给人的第一眼就是赏心悦目,甚至很多人会拿他的字迹来和很多书法大家来对比。

而他能够成为状元也并不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的,因为他家境贫寒,是当时劳苦大众的典范,他世代皆为农民,而能够完成如此美妙的试卷完全得益于刘春霖后天的不懈努力。

但是可惜的是,变法失败的光绪帝加上当时混乱的格局,留学归来的刘春霖已经没有清政府了。

而这位学识渊博的科举制度最后一位状元在经过近代先进知识的洗礼后,他毅然地拒绝了日本的高官邀请,历尽艰辛才回到了家乡。

“末代状元”刘春霖

“末代状元”刘春霖

“末代状元”刘春霖文丨张玮1OA/I年7月°日’对于中国历史而1VU t-w,这应该是可以留下-笔的一天。

这一天清晨,273名表情肃穆且略显紧张的男子,由专人带领,从紫禁城的中左门进入保和殿,然后经过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一系列仪式礼节后,屏息凝神、蓄势待发地准备参加殿试。

彼时,这273名贡士谁都不知道,究竟“状元”的桂冠会花落谁家。

他们更不可能知道,这次殿试是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次科举考试,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一年后的1905年9月,清廷正式下诏,废除科举、推广学堂。

所以,这一届科举就成了“末代科举”;这一届状元便成了“末代状元”,或许有个更意味深长的称呼——“第一人中的最后一人”。

回到这一天的殿试考场。

考生在保和殿内从上午写到傍晚,终于交卷,答卷收到了读卷官的手里。

读卷官一共8人:大学士王文韶、鹿传霖,尚书陆润庠、张英麟、葛宝华、陈壁,侍郎李殿林、绵文。

他们第二天会在文华殿里将所有考生的考卷阅毕,分出高下。

转眼到了两天后的7月7日。

这天黎明,所有参加考试的贡士在乾清门外的台阶上集结,恭听最终名次的宣读,即所谓的“小传胪”。

读卷大臣立于台阶之上,捧着一张写满名字的黄纸,开始高声宣读。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第一个被报出的名字——那就是这一科的状元郎,读卷大臣的声音刺破了黎明的寂静——“刘春霖”。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刘春霖得的这个状元,背后一直有一些传闻。

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那个“状元”原来并不是刘春霖的。

按照殿试的规则,在宣布名次之前,还有一个必经步骤——面呈钦定。

但考虑到光绪当时的处境,在面呈他之前,是要先给慈禧太后看的。

传闻由此而来:按照排列顺序,第一名的卷子放在最上面,那是一个叫“朱汝珍”的考生的。

但慈禧一看这个名字,不禁眉头一皱。

首先,“朱汝珍”犯了一个“珍”字的忌讳——慈禧对光绪当年的宠妃珍妃可谓心怀怨恨,以至于在庚子年逃难前,要让人将她投入井中溺毙。

其次,朱汝珍来自广东。

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

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

新农村2022.7刘春霖,字润琴,号石云,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正月初三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

刘春霖博学多才,在古文字、史学和金石学等方面有较深造诣。

他工于书法,尤擅小楷,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岁次甲辰,适逢慈禧太后70寿辰,特地加了一科殿试,称之为“甲辰恩科”。

此年,刘春霖32岁,参加殿试,考中进土,经殿选点为状元。

次年,慈禧根据张之洞等的建议,废除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刘春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即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其实当年殿试第一名并非刘春霖,为何最后点选刘春霖?这其中有故事。

当时,甲辰科主考官阅卷后,将考中的273名中的前10名试卷呈送慈禧太后。

第一份试卷是朱汝珍的,朱擅长楷书,用粗笔,而慈禧对书法喜疏淡、恶乌方,她看后连连摇头;再看姓名,心头一震,因她害死珍妃,心中有鬼,看到朱汝珍的“珍”字更是厌恶;又见藉贯广东,她想到太平天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春华48国洪秀全、维新变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革命党领袖孙中山等人都是广东人,搅得大清江山不稳,她决心不点广东状元。

于是看第二份试卷,这份试卷是细笔,慈禧见其字疏淡清秀,先有几分喜欢,便仔细端详并自言自语道:“这字眼熟哇!”身后女官说:“这不是为老佛爷抄写经文的举子刘春霖的字吗?”刘春霖之前是大清驻法国钦差大臣陶世筠的家庭教师,经陶推荐为西太后抄经文。

慈禧听后连连点头,嘴里念叨着:“刘春霖,春霖,春霖”。

由于当年正逢大旱,举国焦急,“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加之其籍在肃宁,“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

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

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一甲第二名一跃成为一甲头名状元。

后来经过主考官的保奏,为照顾社会舆论,朱汝珍的名字虽然没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刘春霖之后了。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以下是清朝状元的列表:顺治三年(1646年):傅以渐(1609年-1665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顺治四年(1647年):吕宫(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顺治六年(1649年):刘子壮(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顺治九年(1652年)满榜状元:麻勒吉(?-1689年,满洲正黄旗人)顺治九年(1652年)汉榜状元:邹忠倚(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满榜状元:图尔宸(?-?,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孙承恩(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徐元文(1634年-1691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康熙三年(1664年):严我斯(1629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康熙六年(1667年):缪彤(1627年-169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康熙九年(1670年):蔡启僔(1619年-1683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韩菼(1637年-170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彭定求(1645年-171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归允肃(1642年-168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蔡升元(1652年-1722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陆肯堂(1650年-1696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沈廷文(?-?,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戴有祺(?-1711年,江苏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胡任与(?-1704年,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李蟠(?-?,江苏徐州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