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资源优势和特色营造
积极发展小城镇范文

积极发展小城镇范文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大城市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
为了减轻大城市的压力,促进城市发展的平衡和协调,积极发展小城镇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是我对积极发展小城镇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有所帮助。
首先,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地区优势。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各地资源条件和特点各异。
小城镇正是为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发挥地方特色而存在的。
政府需要积极推广当地的特色产业,比如农产品加工、旅游、手工艺品等,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人才和资金流入小城镇。
这样一来,小城镇就能够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条,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要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小城镇规模相对较小,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其生活和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
特别是交通建设,要加强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连接,方便居民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
同时,也要加强小城镇内部的交通建设,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以减轻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再次,要注重小城镇的生态环保。
目前,很多大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小城镇却有很好的机会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避免重复犯错误。
此外,要鼓励小城镇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小城镇,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注重小城镇的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支柱,小城镇也不例外。
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城镇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广和传承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提供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要加强教育和科研力量的投入,提高小城镇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浅谈新疆小城镇特色形象的营造

浅谈新疆小城镇特色形象的营造[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开,新JJ~镇化正处于起飞阶段,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
笔者认为,小城镇建设必须加强理论指导和科学规划,避免急功近利、千镇一面的问题出现。
应营造出高品位、富有特色形象的小城镇。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科学规划;特色形象0前言随着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开,新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小城镇的发展也是其中的一注强心针。
城镇风貌设计与建设是城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疆的小城镇有着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特点,应表现出它鲜明、独特、优良的城镇形象,闪现出它区别于其他城镇的特有的魅力和光彩。
1对于小城镇特色形象的理解1.1小城镇的风貌小城镇的风貌是由城镇的“风”和“貌”组成。
所谓“风”,是指小城镇的文化传统和民俗民风,所谓“貌”,则是指小城镇的外在形象。
小城镇风貌是一座城镇的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镇总体的特征和风格。
它是在城镇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将城镇的历史传统、城镇标志、经济支柱、文化底蕴、市民风范、生态环境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的形象。
1.2小城镇特色形象的分类1.2.1自然特色形象具体的自然环境是展现小城镇特色的基础。
每个小城镇都是处于特定的空间位置,它是区别于其他小城镇的天然条件。
充分利用不同的地理环境,有山用山,有水用水,营造建筑群体与不同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城市面貌的环境特色。
1.2.2人文特色形象每个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特定的历史过程决定的。
认真研究小城镇历史的沿革、地址变迁、文化古迹,分析历史文化遗产,有选择地对一定范围、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采取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保护,既保存小城镇的历史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又能激发市民对家园的热爱,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
1.2.3特色产业形象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往往以某种特色产业或区位优势为依托,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人口的积聚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日趋繁荣兴旺。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3篇)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中心乡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加快与aa市区的互融对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中心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和原则以省市构建ss都市经济圈和建设ss新区为契机,以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落实城乡发展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产业和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一体化五大任务,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本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建成产业集群、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物流主导型小城镇。
1、因地制宜,科学指导。
立足实际,突出乡情特色,提高规划的实际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2、注重实效,循序渐进。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发展公共事业,完善公用设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依靠群众,项目带动。
动员引导村民积极投身小城镇建设,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打造示范带动平台。
二、建设目标根据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产业结构布局,以九合化工建材新型物流园区建设为助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全力打造城市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三产结合的新型工业物流主导型小城镇,形成“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高、三产抓突破、三产并进”的良好格局,推动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共同发展。
三、建设内容按照“整体规划、尽快纳入、分步实施、产业升级”的总体思路,全力实施以“道路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土地开发蓄积发展后劲、产业发展助力镇域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三路一道一园一区二中心”建设,通过园区建设和商贸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将中心建成规划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新型城镇。
(一)主要任务1、撤乡建镇工作。
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联系,完成撤乡建镇的批复工作和小城镇建设规划。
浅析小城镇特色塑造与规划——以从化市温泉镇荔浦温泉规划实践为例

第 9卷 第 3 期
李西等 :浅析小城镇 特色塑造与规划—— 以从化市 温泉镇荔 浦温泉规划实践为例
・1 5・ 2
建筑 零 星散 乱布 置 ,破 落不 堪 ;山下 的 岛和 山上 为军 区用 地 ,岛上建 筑形 态 和构 造保存 良好 ;山上 地势
高低 不 平 ,几家 宾 馆依 山而 建 ,几栋 将 军楼 建筑 形态 保存 完 好 ,但 已荒废 。许 世 友故 居年 久未 修 ,周边
②小 镇地 块功 能划分 不完 善 ,缺乏 文化功 能 ,公共设 施参 差 不齐 ,缺 乏统一 规划 ;③ 道路 原有 肌理 保存 完好 ,但 沿街 建筑 红线控 制不 规范 ,导致 建筑 跨越 红线 建设 的现 象屡 见不 鲜 ;④ 荔浦 温 泉的公 共设 施极 不完 善 ,整个 温泉 镇 的设 施 配套也 是极 度缺 乏 的。温 泉镇 的文化 氛 围是浓 厚 的 ,可 是其文 化功 能极 度缺 乏 ,文化 配套 设施 急需补 充 与完善 。
查和 正确 的解读 ,再 通过 对这 些资源 的 系统研 究 、整体策 划 和 区域 整合 ,突出小 城镇 的个性 与特 色 才能
形成 独具 风格 的小城 镇风 貌 ,才能使 城镇 在文 化 、资源 、经 济等各 方 面更具 竞争 力 。基 于此 ,笔者 以从
化市 温 泉镇荔浦 的规划设 计 为例 ,从构 建有特 色 的小城镇 形 象人 手 ,以空 间布 局为基 础 ,以规 划设 计 为
手段 ,对 小城 镇特 色塑造 与规 划进 行 了浅析 。
1 区 位 概 况
从 化市位 于广 东省 中部 ,广 州 市 东北 面 ;温 泉镇 在 从 化 市东 北 郊 ,东 邻 增 城 ,南 接 广 州 ,西 望 清 远 、韶 关 ,北 通 江西 ,距 广 州仅 7 k 。区 内交 通 发达 ,1 5国道 、省 道 3 5线 贯穿 全 镇 ,距 京 珠 高 速 5i n 0 5 公路从 化 出 口仅 1 O多 公里 ,离广 州新 国 际机场 也只 有 3 0多公 里 。荔 浦 温 泉 在温 泉 镇 流溪 河 畔 的 西边 , 温泉西 路从 中穿 越 ,这 里 环境优 美 ,地热 资源非 常 丰富 ,是世 界上 除瑞 士 以外 仅有 的氡 温 泉 ;文化氛 嗣 浓厚 ,不 少 中央 、省 、市领 导 亲临 观察 ,文 人 墨 客游 览留 下佳 作 ;许 世 友故 居 和 猎 道保 存 完 好 ,2 o世 纪8 O年代 以前 由于独 特 的资源优 势 温 泉镇 一 度 成 为 旅 游 胜 地 。近 几年 随着 周 边 旅 游 业 的兴 起 与 发 展 , 竞争 过于 激烈 ,温泉 镇旅 游业 渐渐萧 条 。
特色小镇发展中“特色”的打造途径

特色小镇发展中“特色”的打造途径【摘要】特色小镇的发展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定位特色、挖掘本地文化、打造特色产业、建设特色景观、提升品质服务等方面探讨了特色小镇发展的途径。
通过明确特色定位,挖掘和传承本地文化,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独特的景观,提供优质的服务,特色小镇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还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
特色小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推动特色小镇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 发展意义, 发展现状, 定位特色, 本地文化, 特色产业, 特色景观, 品质服务, 发展重要性, 发展前景1. 引言1.1 特色小镇发展意义特色小镇是指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通过特有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等因素,打造具有独特特色与魅力的小镇。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还能够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特色小镇的发展意义不仅在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在于通过塑造独特的文化和产业特色,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可以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与优化,从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特色小镇还可以通过挖掘和保护本地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技艺,打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特色小镇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增强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1.2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就是各地区纷纷借助地方特色及资源进行小镇化建设,以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下面小编带来了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欢迎大家阅读。
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一、镇基本情况镇位于石阡县城南面,距县城8公里,国土面积75.33平方公里。
全镇辖15个行政村,153个村民小组,有5856户,2万余人,主要聚居侗族、苗族、仡佬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虽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基础差、底子薄。
原集镇由中魁村和玉虹居委会组成,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仅为3750人,城镇发展缺乏特色、人气不足、规模不大、功能不全。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进入全省100个重点示范小城镇建设之列,镇党委、政府倍加珍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传达全省、全市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会精神,同时立即对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并付诸实施。
如今,集镇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发展形势更加明朗。
二、工作开展情况(一)规划编制情况作为全省100个重点示范小城镇之一的同时,也纳入了县城城区规划范围,根据《石阡县小城镇建设实施意见》和县城第四轮总规修编相关规定,的定位是以发展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绿色产业型、商贸集散型小城镇。
在此基础上,围绕城区发展,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镇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对集镇的目标定位、规划布局、实施措施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目前正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通过大力争取,整合各类资金,相继完成了集镇垃圾收集箱、电力、通讯网络线路和自来水改造;完成了集镇路灯安装和美化、绿化;完成了集镇后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计生服务楼改扩建项目;完成了河东村寨道路三横三纵、四周环绕、户户通车的路网建设和180户农户民居改造,配套建设了风雨亭、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活动家园;启动实施了河西蒙古民族村寨打造;同时,投入资金大力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充实了环保队伍,对镇区的污水排泄暗渠进行了疏通治理,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彻底取缔了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行为,使镇区环境卫生得到了根本改善。
小城镇街道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

小城镇街道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作者:王静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4期王静(正安县林业局园林绿化管理站,贵州正安563400)摘要: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道路,街道在城市功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充分满足人的社会属性需求,成为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空间,同时城镇中人际交往、交通运输及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街道的作用。
小城镇街道经过历史的沉淀慢慢形成,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逐渐形成了目前的空间形态,为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本文从不同角度,针对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地域特色营造展开了一系列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街道景观;地域特色;营造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当前俨然一派繁荣景象。
城镇街道作为城镇形象的一种外在体现,主要承担着交通运输及文化展示等多方面功能,成为最能体现小城镇特色的地方。
然而面对当前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无处不在,很多小城镇街道景观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原来的小城镇街道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小城镇的发展需求。
1 小城镇街道景观的特点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街道景观开始产生,在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下,传统街道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建筑争相拔高,街道也逐渐演变为狭长的空间形态,在平面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大城市中开始出现轻轨、地铁及立交桥等交通设施,形成了新的城市街道环境。
然而人们在享受便利交通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出行方式均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运动速度开始加快,这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尺度。
小城镇街道发展模式和大城市截然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需要不断探索和调整。
街道作为小城镇形态模式的一种重要体现,成为其物质基本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城镇和大城市人口基数存在明显差别,直接确定了街道尺度,同时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与大城市的不同。
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必须与小城镇的实际需要相符合,结合一定建设标准,为小城镇功能需求而服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因此,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设小康和振兴镇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在当前镇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整体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为中心,走有特色的镇域经济发展路子。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一)推进小城镇是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实践表明,发展小城镇是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是一条成功之路。
第一,小城镇地处农村,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
第二,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起到了保证作用。
第三,使分布过于零散、数量过于庞大的农户适当集中,减少了分散建房及乡村企业占用耕地,资源集约使用,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第四,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二)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投资小城镇建设,可以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等许多行业的发展,这对于扩大国内需求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还要看到农民集中居住到小城镇后,一些原先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也会逐步转向购买,从而增加了农产品、商品粮的需求。
(三)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小城镇所占有的区域位置、交通条件、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资源等多种优势,比较适合乡镇企业的发展。
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发展小城镇是绵阳加快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通过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小城镇化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它对于一个地区的生产力的均衡地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的作用,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将城市中的生活方式的优越性与农村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为小城镇的人们提供一种自然而又城市化的生活氛围。
由于我国的中心小城镇大多集中在城市周围,小城镇也成为城市与效区的有机结合点。
在这个结合点上,大城市的经济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小城镇的资源、人力和环境优势成为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
所以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近郊小城镇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笔者自已的工作经验,对现阶段绵阳市中心小城镇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特殊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产业布局及工业用地规划建设、住宅区建设对中心小城镇建设的影响,研究了小城镇资源优势和特色营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对今后绵阳市小城镇规划建设及相关政策的调整提出了建议。
为增强绵阳市小城镇的发展后劲、促进本市小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订绵阳市小城镇规划标准和领导者的科学决策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绵阳市;小城镇规划;城镇化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Mianyang's urbanization road,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superiority of small towns is as everyone knows. It is conducive to the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of productivity in economic area,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can make the advantages of city life style with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mall town living environment perfect combination. Suburban towns because of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perfect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base, become the city and suburb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oints. At this juncture, big city economic advantage has been further expanded, the small town of resources,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and become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o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small towns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author their own work experience,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present stage Mianyang center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in urban plann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discussed the industrial layout and industrial l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 center, research of small town resource advantage and characteristic building, public servic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ssues and to make a prediction ofits development tendenc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of Mianyang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nd related policy adjust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enhancement of small town in Mianyang cit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small town of the city to develop a small town planning standards and the leader of Mianyang city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d provide basic data and technical support.Keywords: Mianyang city; small town planning; Urbanization第一章绪论近几十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小城镇的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绵阳市郊区的小城镇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小城镇有着充分的优势,包括小城镇的聚集功能以及其经济方面的辐射能力,能够让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同时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等方面的功能,另外小城镇的发展对于整个绵阳市的整体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还可以为绵阳市城镇化建设积累经验。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方针。
小城镇的聚集功能、经济辐射功能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这三大功能得到了一定的发挥,小城镇对绵阳市的城市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方针,通过小城镇的合理规划才能让小城镇的发展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才能保证小城镇的持续性的发展。
同时这些也这进行小城镇的合理规划和实施提供了原则和控制框架,由此可见,小城镇的规划需要建立在城镇的长远发展的概念性规划以及现有的建筑情况的有机结合,这样的规划标准,才能让小城镇的一系列的功能得到逐步的完善与补充,让小城镇的发展可持续化。
但是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也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由于小城镇的整体规模小、人口的聚集程度低、小城镇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增速放缓、而且土地的利用率十分的低下、整体的城镇布局不够合理、同时没有充分的体现出地方特色等等问题。
这些都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促进城镇化的同时,做好城镇建设的规划对于的实现绵阳市的城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绵阳市作为四川省内第二大工业城市,特别是近几十年工业化的发展,让其受到受前几年"以工兴镇"、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影响,其发展问题已逐渐凸显,马上着手总结其发展问题及提出相对应的规划对策显得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
第二章小城镇及小城镇规划概述一、小城镇的概述(一)小城镇范畴的界定科学地讲,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
归纳起来,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未设市的大城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镇和乡是同级行政单位,区别在于规模的不同,包括总人口、非农业人口、街区规模、其他经济社会指标等。
镇的规模大,人口多,非农业人口比率高、工商业发达。
所以说建制镇是乡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
(二)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小城镇一般都是农村的集贸中心,发挥着对农牧副产品的收购、集中和转移分散的作用;同时又对农业生产资料组织供应、工业消费品批发、零售和农牧副产品交易起到了中心作用。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土地资源和社会资金等各种社会资源的聚集和合理有序流动;有利于推动和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扭转城乡间生产力布局不平衡、不合理的状况,对改善投资环境,拓展投资渠道,有效吸纳和利用社会资金,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同时由于城乡经济、市场的繁荣,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将刺激和带动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推动城乡生产和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
二、小城镇规划的概述(一)小城镇规划的有关概念所谓的小城镇规划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即应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
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二)小城镇规划的特性小城镇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强调以人为本,农村居民的市民化。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明确的提出了推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统筹城乡现状,逐步的推进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公共的基础服务的平等化要求,同时针对小城镇中的差别的落户政策以及通过逐步发展的方式,将一部分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