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吴中区太湖新城综合管廊二期工程
苏州太湖新城跨区地名名称规划方案表

旺山路
主干道
东太湖堤—绕城高速公路
3460/60
旺山路
已命名(苏地名字〔2007〕75号)。保留道路名称并向南延伸至东太湖大堤。
5
尧新路
(经一路)
主干道
湖滨路—绕城高速公路
4570/48
尧新路
已命名为尧新路(苏地名字〔2005〕15号),符合取词地名规划原则,建议保留道路名称并向南作延伸。
6
木东公路
七
湖东路
次干道
东三路—苏震桃一级公路
680/36
东太湖路
东太湖路向东延伸命名。
八
天鹅南路
次干道
天鹅东路—旺山路
1680/36
开甫路
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明苏州府昆山县人。他对太湖地区的水利情况进行了研究,搜集当时相关的水利文献,著《水利论前》、《水利论后》等,撰成《三吴水利录》四卷,是古代太湖水利研究的重要资料。
5
隧道
太湖新城北线隧道
东起吴江区高新路,向西北弧形下穿苏州湾接吴中区旺山路。
长5330
苏州湾隧道
以穿越苏州湾区域命名。但存在与苏州湾大道、苏州湾隧道指位不一致的问题。
6
隧道
太湖新城南线隧道
东起吴江区东西快速路,向西北弧形下穿苏州湾接吴中区东山大道南北段。
长8400
东太湖隧道
以穿越东太湖区域命名。但存在与东太湖路、东太湖大道指位不一致的问题。
主干道
东三路—苏震桃一级公路—浦阳路
11700/72
东太湖路
此路南邻吴中区东太湖水域。已命名(苏地名字〔2010〕59号)。保留道路名称并向东作延伸。
三
天鹅荡路
主干道
东三路—苏震桃一级公路—木东公路
苏州吴中区

公共卫生
吴中区重视公共卫生工作,建立健 全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
卫生监督
该区域设有卫生监督机构,对食品 、药品等领域进行严格监管。
文化事业
文化设施
文化遗产
吴中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 物馆、剧院等。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石 刻等。
群众文化
文化产业
吴中区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 精神生活。
吴中区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所有学 生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
该区域内有若干所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各 种专业和课程。
教育改革
近年来,吴中区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 教育质量和效益。
卫生事业
医疗卫生服务
吴中区拥有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和卫生站等。
医疗技术
该区域的医疗机构配备了先进的医 疗设备和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 医疗服务。
环境意识提高
通过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提高了市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 ,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氛围。
06
未来展望
城市规划与发展方向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 载能力。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促进交通与城市发 展的良性互动。
推动绿色生态建设
生态保护
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建设了多个生态公园和自 然保护区,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3
环境影响评价
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 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环境治理成效
污染物减排
通过实施环保措施,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 空气和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吴中太湖新城规划

吴中太湖新城规划吴中太湖新城规划吴中太湖新城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地处太湖畔,是一个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地区。
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个地区,太湖新城规划应运而生。
以下是对这个规划的简要介绍。
一、地理环境太湖新城地理环境优越,水质好,风景宜人。
规划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打造一个绿色生态新城。
二、城市功能太湖新城将以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究等。
同时,规划中还将设立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区,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
三、交通规划太湖新城交通规划以公路、铁路、水路等多元化交通方式为基础,便于居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同时,规划中还将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四、建筑布局太湖新城建筑布局注重景观和生态,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建筑物设计以低碳环保为原则,同时考虑实用性和美观性。
五、生态保护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生态保护,致力于保护太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规划中将设立保护区和植被区,保护稀有物种和珍稀植物的生存环境。
六、人口规模太湖新城的人口规模暂定为30万人,以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七、公共设施太湖新城规划中将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
同时,还将建设公园和休闲娱乐设施,提供居民生活的便利和娱乐场所。
八、环境治理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环境治理,加强废水、废气、噪音等的控制和治理,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良好。
九、文化传承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文化传承。
规划中将保留原有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同时还将建设文化广场和博物馆等设施,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
综上所述,吴中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生态和人文,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太湖新城将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现代化新城。
护航城市的“生命线”——苏州地下管廊建设试点观察

护航城市的“生命线”——苏州地下管廊建设试点观察包咏菲;朱瑾【摘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冷门”工程,2015年突然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各地提出重磅规划,住建部部长发布全国总动员,拟用三年时间铺设8000公里管廊。
将原本一条条单独铺设的线缆管线集中起来,统一置于新建的地下管廊之中,可使城市告别“蜘蛛网”“马路拉链”,再不需要频繁地“开膛破肚”,还能节约用地,堪称“收纳神器”。
【期刊名称】《群众》【年(卷),期】2018(000)024【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生命线”;城市;试点;苏州;护航;节约用地;蜘蛛网;铺设【作者】包咏菲;朱瑾【作者单位】[1]不详;[1]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4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冷门”工程,2015年突然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各地提出重磅规划,住建部部长发布全国总动员,拟用三年时间铺设8000公里管廊。
将原本一条条单独铺设的线缆管线集中起来,统一置于新建的地下管廊之中,可使城市告别“蜘蛛网”“马路拉链”,再不需要频繁地“开膛破肚”,还能节约用地,堪称“收纳神器”。
苏州自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来,历时三年,完成了桑田岛、城北路、澄阳路、太湖新城启动区和太湖新城二期等5个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截至2018年7月底,已累计完成管廊试点项目建设36.38公里,完成率达107%,顺利通过住建部组织的专家考核。
记者沿着苏州市城北路地下综合管廊专用通道现场观察,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整个地下空间被建成了一个隧道,隧道被分成了若干个舱室,电力、通信、给水、污水、有线电视、天然气、热力、预留中水等8类管线都被收容在预先分配好的舱室内。
管廊内设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顶层设计,确保建设顺利苏州市于2008年启动了江苏省第一条综合管廊——月亮湾综合管廊的建设。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引言:苏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美丽城市,于古代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苏州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精致的园林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
在苏州的市区,有一个新兴的地区,即吴中太湖新城。
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吴中太湖新城的历史、地理位置、发展现状以及吸引人的景点和活动。
一、历史吴中太湖新城的建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政府决定在苏州市郊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区域,以缓解苏州市中心的拥堵问题。
吴中太湖新城的规划和建设始于1993年,目的是打造一个现代化、宜居的新城。
二、地理位置吴中太湖新城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毗邻太湖,是苏州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
新城的总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了一些自然村庄的融入式开发和整治,以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商业项目。
新城的便捷交通、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三、发展现状吴中太湖新城作为苏州市的重要发展区域,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新城区域内不仅拥有世界级的大型商业中心和住宅区,还有一些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
新城的规划和建设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理念,建立起了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四、景点和活动1. 太湖风景区:吴中太湖新城位于太湖之畔,拥有美丽的湖泊和壮观的自然景观。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湖上,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太湖文化广场:新城区域内的太湖文化广场是一个集文化展示、艺术表演、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这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表演,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的音乐会、舞蹈演出等。
3. 生态公园:吴中太湖新城注重绿色环保,拥有一些生态公园和绿地。
游客可以在这些公园中散步、野餐或进行户外运动,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
4. 购物中心:新城区域内有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和商场,供游客尽情购物。
这些商场集结了各种国际奢侈品牌和本土特色产品,游客可以找到他们心仪的商品。
结论:吴中太湖新城作为苏州的一个新兴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成就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管廊土方施工方案

吴江区秋枫街北至顾家荡河北综合管廊工程一标段综合管廊土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拟建综合管廊工程I标段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拟建场地目前为闲置空地。
场地地貌类型属长江三角洲冲、湖积平原,地貌类型单一,水系发育。
管廊建设范围为K0+000-K0+913,地表有较高回填土堆,土堆顶部标高3.70~8.7m;地表主要为原状地貌,多为干涸鱼塘、农田等(已完成拆迁)。
拟建综合管廊东侧,距离地铁四号线一般为 300~350m(最近处为 130m),西侧临近建夏蓉街道路。
本工程拟建区域建设时周边环境空旷,基坑普遍趋于挖深 4.0m~6.0m,原地面到基坑底土质为素填土、淤泥、淤泥粉质黏土和黏土,综合基坑挖深及周边环境情况,本工程管廊基坑的普遍环境保护等级可定为二级。
本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基坑平面布置呈长条形。
管廊位于夏蓉街道路东侧,人行道下方3m。
2、土方工程总体情况2.1总体顺序根据本项目的现场情况和施工部署,土方工程共分为五个阶段:原地面到整平高程开挖、冠梁土方开挖、管廊基坑土方开挖、管廊两侧砂砾石回填、管廊顶素土回填。
2.2土方施工原则土方工程施工前应综合考虑土方量、土方运距、土方施工顺序、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土方平衡,合理调配,减少重复挖运。
合理确定土方机械的作业线路、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弃土地点等基坑土方工程平面上采取分区、分段开挖,竖向采取分层开挖,土方开挖应严格按照“分层分段、限时开挖、严禁超挖”原则,并尽可能对称、均衡地进行土方开挖。
合理安排土方施工流程,确保基坑安全;精心组织施工,保证机械、设备投入,确保土方施工工期原则;制定有效保护措施、加强监测,确保周边环境设施安全;加强开挖、运输管理,制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达标;2.3土方施工内容第一阶段原地面到整平高程开挖本阶段工作内容:从原地面到整平高程开挖(冠梁顶),清单工程量为13239.74m3。
本阶段土方开挖不受支撑的限制,开挖相对较为简单。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公布2021年度(1期)苏州市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平安工地)的通知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公布2021年度(1期)苏州市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平安工地)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公布日期】2022.01.28
•【字号】苏住建质〔2022〕4号
•【施行日期】2022.01.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
正文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关于公布2021年度(1期)
苏州市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平安工地)的通知各市、区住建局(委),苏州工业园区规建委:
根据省、市关于创建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的有关规定,经各地住建部门自查推荐、市住建局审核、网上公示等程序,评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二期项目”等312个项目为“2021年度(1期)苏州市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平安工地)”,现予公布。
附件:2021年度(1期)苏州市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平安工地)名单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1月28日。
苏州今年有什么大工程施工

苏州市在近年来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今年,苏州市又有许多大工程正在施工中,这些工程将进一步推动苏州市的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以下是一些正在施工中的大工程:首先,苏州集成电路高端材料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
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占地约192亩,预计每月生产50万片12英寸硅材料。
项目旨在突破大尺寸硅材料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
苏州集成电路高端材料基地作为江苏省重大项目,被列入2024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
其次,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也在紧张建设中。
该线路全长约29.6km,设站25座,预计2024年开通运营。
7号线将连接相城区、工业园区、吴中区等多个城市中心,强化了湖西核心区(CBD)与高铁新城、太湖新城之间的联系,也是高铁苏州北站客流的重要集散线路。
此外,苏州苏台高速等5个项目荣获省级平安工地”示范工程荣誉称号。
其中,苏台高速七都至桃源段工程起于七都镇已建的 S230 省道,由北向南依次跨越 G50沪渝高速、G318 沪聂线等重要交通干线,止于苏浙省界,主线全长 18.221km。
该项目桥梁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正在全力推进路面及附属工程施工,预计将于2024年12月建成通车。
除此之外,苏州市还有许多其他重大工程施工,如苏州至上海的高速公路、苏州湾隧道项目、吴江外环路改扩建工程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苏州市的交通便利性,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
总之,苏州市在今年有许多大工程施工,这些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苏州市的城市功能和形象,推动苏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
这些工程的建成将为苏州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也将进一步提升苏州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中区“吴中区太湖新城综合管廊二期工程
(天鹅荡路西延)”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意见
受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由部分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对苏州吴中滨湖新城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吴中区太湖新城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天鹅荡路西延)”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审查,审查意见如下:
1.管廊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计算分析应按E2地震作用进行弹性分析,结构耐久性设计按100年考虑。
2.对长宽比、高宽比均小于3的管廊分支口,宜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进行土层-结构位移法分析;
3.进一步明确变形缝的设置。
结论:经上述修改和调整后,基本通过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
审查意见在施工图阶段落实,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复核。
专家组:赵宏康、刘晶、王莹
审图机构:周士祥
2018年6月26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