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茅台酒的酿造工艺
茅台酒酿造工艺

茅台酒酿造工艺
茅台酒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分制曲、制酒、贮存、勾兑、检验、包装六个环节。
整个生产周期为一年,端午踩曲,重阳投料,酿造期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分型贮放,勾兑贮放,五年后包装出厂。
茅台酒的酿制有两次投料、固态发酵、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摘酒等特点,由此形成独特的酿造风格。
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的代表和鼻祖,历史悠久。
产地内出土的文物中,有相当部分是商周时代的酒具,说明当时已经有酒。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茅台当地就能酿酒,史称枸酱酒、酒。
明末清初,以大曲参与糖化、发酵、蒸馏取酒的工艺日趋成熟。
数百年来,茅台酒酿造工艺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完善,至今仍完整延用。
白酒界专家称“贵州茅台酒技术是最独特的大曲酱香型酿酒工艺,是人类将微生物应用于酿造领域的典范”。
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茅台酒酿制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继承发扬,在中国酒文化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茅台制曲生产的工艺流程

茅台制曲生产的工艺流程
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四个大的工序(制曲、制酒、贮存与勾兑、检验与包装)六个环节:
第一步制曲:小麦经破碎,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用稻草间隔入仓发酵40天后拆曲,贮存6个月后投入制酒生产。
第二步制酒:
(1)投料阶段:重阳开始分2次投料,即下沙和造沙(沙指高粱)。
下沙高粱经破碎后加热水润粮,次日加母糟蒸粮,下甑摊晾,之后加曲和尾酒拌匀堆积,达到工艺要求,入窖发酵30天后开窖取醅,再与造沙经破碎、润粮后的高粱拌匀,从蒸粮开始重复上述工序。
(2)馏酒阶段:馏酒阶段共有7个轮次,每个轮次均经摊晾、加曲、堆积、入窖和馏酒操作。
制酒过程共经历9次蒸煮(馏),8次摊晾、加曲、堆积、入窖,7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第三步贮存与勾兑:基酒(轮次酒)分酱香、醇甜香、窖底香3种典型体贮存于陶坛中,将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基酒进行勾兑,勾兑后贮存于陶坛。
贮存勾兑工序至少历经3年。
第四步检验与包装:勾兑后的酒经检验合格后,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装出厂。
茅台酒的工艺流程

茅台酒的工艺流程
《茅台酒的工艺流程》
茅台酒是中国的一种名优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
其制作工艺源于汉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是选用上好的黄酒高粱作为原料。
茅台酒采用当地特有的高粱作为主要原料,通过精选、清洗和蒸煮等过程,将高粱粮食原料磨制成高粱糁。
接下来是发酵和混合工艺。
将糁料与地方特有的酒曲进行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使其成熟为原酒,这是茅台酒获得独特风味的重要环节。
然后是蒸馏工艺。
通过传统的混合式蒸馏设备,将发酵后的原酒进行蒸馏,得到初馏酒和回收酒,再进行复蒸馏,以此得到茅台酒的酒液。
随后是陈酿和勾兑工艺。
茅台酒酒液经过陈酿和勾兑,使之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形成独特的风味。
最后是包装和储存环节。
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后,茅台酒将进行密封包装和适当的储存,以保持其优质的品质和口感。
总的来说,茅台酒的工艺流程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和传承,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质,成为了中国名优白酒中的佼佼者。
茅台工艺流程

茅台工艺流程茅台酒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其工艺流程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融汇了传统的酿酒技艺和现代科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茅台酒的工艺流程。
茅台酒的工艺流程可以概括为清水配方、固态发酵、高温蒸馏、陈酿贮存和勾兑调香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清水配方。
茅台酒的原料主要是高粱和小麦,这两种粮食都是选用优质的当地特色品种。
清洁并磨碎的粮食被送入盛有适量清水的发酵池中,用以制作酒曲。
接下来是固态发酵。
新鲜制作好的酒曲被混合到发酵池中的粮食和水中,通过搅拌、培养和发酵工艺,进行酵母发酵。
这个过程持续时间长达数月,期间需要不断搅拌和通风,以促进发酵的均匀和顺利进行。
第三步是高温蒸馏。
发酵完成后的浆液被转运至蒸馏室。
茅台酒采用四次蒸馏的工艺,每次蒸馏时间约为10小时。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通过蒸馏将酒液中的杂质去除,提取出酒液中的酒精成分。
然后是陈酿贮存。
蒸馏得到的原酒经过自然沉淀和过滤,倒入茅台酒的陈酿罐中。
陈酿罐是以高温灶火和人工掌握的温度控制,使酒液得以充分陈化。
陈酿时间会根据不同类别和等级的茅台酒而有所不同,一般茅台酒的储存时间在3-5年。
最后是勾兑调香。
陈酿完成后的茅台酒被倒入大缸中,通过多次勾兑和调配,使不同陈酿年份的茅台酒相互融合,达到理想的香气和口感。
勾兑的目的是确保每一瓶茅台酒的风味和质量的稳定性。
茅台酒的工艺流程虽然简单描述,但是实际操作中每一步都需要严格的品控和技术支持。
在酿酒过程中,茅台酒厂会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证酒质的稳定性和卫生安全。
茅台酒作为中国的国酒,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
其工艺流程的传承和创新,使得茅台酒保持了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茅台酒工艺流程中所融入的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为茅台酒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
总之,茅台酒的工艺流程从清水配方到固态发酵、高温蒸馏、陈酿贮存和勾兑调香,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研制和操作,保证了茅台酒的独特风味和卓越品质。
茅台酒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值得我们对中国传统白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倍加关注和珍视。
茅台酒粮造工艺

茅台酒粮造工艺
茅台酒是一种以其酿造和口感特点闻名于世界的中国酒,被称为“中国宝藏”。
茅台酒源于中国清朝时期,是经过精心制作的“绿色宝藏”,用其特有的酿造工艺和精心选择的粮食原料真正实现了茅台酒的醇厚、浓郁的口感和独特的美味。
这里介绍茅台酒粮造工艺的具体步骤。
首先是选料,茅台酒的原料主要是高品质的米粉和淀粉,米粉和淀粉是中国细酿品制作的重要原料。
其次,和面是揉面粉、分别聚类面粉,得到更加细腻的面糊。
第三步,煮汁,茅台酒中用到的淀粉粥,采用煮汁技术,将淀粉和水一起煮制,得到一种淡白色的浆糊。
接下来,将浆糊与米粉粗次面混合,经过搅拌搅拌,得到的面糊应该是一种大小均匀的浆糊,接下来这种浆糊就是茅台酒的面糊了。
继煮汁和搅拌之后,将面糊放在蒸锅中,用盖子盖住,接着加热,并用搅拌器搅拌,然后放入压力锅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压力煮熟,得到的面团非常细腻,整体质地变得更加紧实,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接下来这种熟面团就是茅台酒的基本面糊了。
最后,进行酿造,将面糊倒入塑料桶,添加适量的米酒,并放入酒酵母,加入一定量的固体和液体食品添加剂,它们能够发挥多重作用,促进发酵,抑制细菌的活性,改变酒体,保持酒的香气,整个酿造过程要持续两个月左右,酿造完成后,茅台酒的有效成分特性就确定了,就形成了茅台酒的专属风味。
以上就是茅台酒粮造工艺的全部内容,充分体现了茅台酒独特的
香气和口感。
茅台酒是一种通过精良工艺酿造而成的精品,证明了它获得世界著名的原因。
它的口感极具魅力,牢牢地抓住了消费者的胃口,比其他类似产品更受欢迎,为饮酒者带来无与伦比的享受。
茅台酒12987酿酒工艺

茅台酒12987酿酒工艺茅台镇酿酒工艺12987酿酒工艺是茅台镇的一种酿酒工艺。
12987工艺中的“1“,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走完一个周期,要一年的时间。
中文名12987酿酒工艺所属地区茅台镇工艺介绍茅台镇引以为傲的12987工艺~一个周期12987工艺中的“1“,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走完一个周期,要一年的时间。
需经过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所以称为12987工艺。
经过千年的沉淀与总结,12987工艺以工序复杂,耗费时间,成本高昂,出酒率低,酒品上乘著称,成为现如今酱酒酿造的最好工艺。
两次投粮12987工艺中的“2“。
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需要两次投粮。
重阳下沙“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粮即高粱。
第一次投料生产的过程,就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中所谓“下沙”。
“下沙”包括润沙、蒸煮、摊凉、加曲、堆积、入窖发酵等六个工序。
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
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
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
九次蒸煮12987工艺中的“9“。
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共需九次蒸煮。
其所用容器,名为”甑“ [zèng],也叫甑子。
是贵州人常用的做饭的厨房工具。
茅台镇的甑子能装高粱1500斤,蒸煮环节很关键,每次蒸煮大约需要两个小时。
头两次投粮经过两次蒸煮,但不取酒。
第三次蒸煮开始,时间为腊月到次年正月,剩下的7次蒸煮都会取酒,一直到次年农历九月份蒸煮过程才完成。
八次发酵12987工艺中的“8“。
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共需八次发酵。
每一次蒸煮后,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进入“窖期”。
发酵的窖坑是用石块砌成墙壁,用本地黄泥封住,不能透气,有3~4米深,能装15~ 20甑的酒糟。
在窖期中要经常检查,时常洒水,防止干裂进气。
其实,茅台镇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窖池:赤水河谷两山对崎,一日之中此热彼凉。
七次取酒12987工艺中的“7“。
茅台酿酒工艺流程

茅台酿酒工艺流程
《茅台酿酒工艺流程》
茅台酒,作为中国名酒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酿酒工艺流程。
其酿酒工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茅台酿酒工艺流程。
首先,茅台酒的原料是选用高粱、大米和水为主要原料。
高粱是茅台酒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和种类对茅台酒的口感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茅台酒的酿造水源自贵州省茅台镇地下60至80米深,取自伏牛山脚下优质的明亮泉水。
其次,茅台酿酒工艺主要分为面曲发酵、泥窖贮存和二次发酵。
首先是将高粱、大米和水混合成糁,随后用地方特有的面曲作为发酵剂,将糁发酵成为酒曲。
然后,用这种酒曲再加入大米和水进行二次发酵,再进行蒸馏,并酿造一段时间后,茅台酒就产生了。
最后,茅台酒的存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为青砖垛窖,采用泥砌筑成,窖内通风条件好,温度适宜,通风条件良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茅台酒会逐渐陈酿出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总的来说,茅台酒的酿造工艺主要分为酒曲发酵、泥窖贮存和二次发酵。
这一独特的工艺流程,使得茅台酒成为了中国名酒,并且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茅台生产的五大流程

茅台生产的五大流程
茅台酒,是中国传统酿酒文化的一绝,也是全球最负盛名的白酒之一。
茅台的历史悠久,其生产的工艺也十分复杂,要完成一瓶茅台,从原料到瓶装,总共要经历五大流程。
第一步是制备原料。
茅台的原料主要由糯米,小麦,玉米和淡水组成,这些原料在经过精心加工,干燥,碾磨等技术处理后,再根据酿造配方进行混合制备,形成茅台酒的原料。
第二步是发酵。
在原料经过发酵后,能够产生醇厚的酒香,而味美的酒汁。
第三步是提。
茅台提步骤是用蒸汽的方式,将原料的芳香油萃取出来,并加以分离,形成提液。
第四步是精。
这一步是将提出来的液体进行榨出,并用橡木桶进行熟成。
最后一步便是瓶装。
这一步要仔细筛查质量,确保瓶装的质量,才能把茅台酒瓶装完成,标志茅台酒正式登场。
茅台酒的酿造过程复杂,从制备原料到操作酿造,从陈酿到瓶装,都需要精益求精,才能保证茅台酒的品质和口感。
茅台酒诞生的过程,让人们分享了每一步的快乐和艰辛,也让世界饮用最好的中国酒。
茅台酒的传承因其完整的酿造流程而受到广泛赞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五大流程,即原料的制备,发酵,提,精和瓶装。
每一步都要求精雕细琢,以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原料要按照酿造配
方,精准混合;发酵要仔细控制,以保证最佳芳香;提要事先考虑每种流程,使提液体含有完全的口感;精要考虑桶的大小,以保持酒的原味;最后的瓶装,还要在酒液之前进行香味检查,确保瓶装质量。
茅台酒是中国传统酿酒文化的象征,其酿造和流程非常复杂,一瓶最终能够面世,全因五大流程的完美配合,让每一瓶茅台都伴随着一段历史,传递着一种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台镇白酒发酵工艺及成本价位茅台酒原始、古老、传统的酿造技术是世界上蒸馏酒中绝无尽有的独特工艺,其精华主要体现于季节性生产、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蒸馏接酒、长期陈酿、精心勾兑这六个极其重要的生产环节。
——季节性生产。
国内一般白酒酿造,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产,只需经过一两次,至多四、五次发酵蒸馏取酒,便完成一个生产周期。
而茅台酒酿造,则是顺应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来进行,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端午踩曲,重阳下沙投料”。
同一批原料,要历经八次摊凉及加曲堆积发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复杂生产过程。
——长期陈酿。
新酒烤出后,按照七个轮次、三种典型体、不同年份分类装坛入库,长期陈酿。
从新酒入库到勾兑,至少要陈酿3年以上,比其他白酒陈酿时间要长,还要用贮存时间更长的老酒勾调。
茅台酒一律使用传统的陶瓷坛装酒入库,长期陈酿,经过物理和化学变化,在有效保存许多有益香味物质的同时,进一步排除酒体中有害健康的低沸点物质,祛除新酒不愉快气味,减少辛辣味,酒体变得更加柔和、绵软,芳香更加突出。
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蒸馏接酒是“高温酿造”工艺的精髓,是一个最富有科技创新内涵的典型范例。
——高温制曲。
茅台酒制曲温度高达62℃,需经二次翻曲,40天成熟,再存放半年以上,这是顺应自然的古老科学方法。
为茅台酒带来了大量的微生物、香味物质和香味前躯物质,这在世界蒸馏酒中是独一无二的。
——高温堆积。
这是茅台人针对高温制曲而设计的堆积工艺,且堆积温度要达到50℃左右。
高温堆积为入池发酵网罗、筛选、繁殖了大量微生物,并带来了大量的香味香气物质及其前躯物质,这在世界蒸馏酒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创举。
——高温蒸馏接酒。
茅台酒的接酒温度在40℃左右,比一般白酒高出15℃。
高温蒸馏接酒,能有效排除挥发性强的硫化物和其他剌激性的低沸点物质,更多地保留不易挥发的高沸点香味物质。
——精心勾兑。
新酒陈酿三年后,先小型勾兑,再大型勾兑。
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统一投料水分、蒸粮时间和各轮次入窖水分,确保水分合理,确保了茅台酒质量;统一细化工艺操作,控制拌曲用量、上堆温度,确保了堆积发酵的质量;统一堆积发酵,控制下窖温度,确保了偏老不偏嫩的工艺要求;统一辅料用量,控制谷壳用量,确保了降低半成品酒的邪杂味;统一入窖尾酒质量,控制入窖尾酒浓度和用量,确保了“以酒养酒”工艺的内在要求;统一上甑气压,控制上甑和吊水时间,确保了糊化时间合理。
一、茅台酒的工艺流程第一轮投料发酵第二轮投料发酵(称下沙操作)(称糙沙)80%整粒高梁70%整粒高梁↓30%粉碎高梁20%高梁→粉碎→↓↓↓加热水润料加热水润料————————→↓↓∣蒸酒、蒸料→→酒5%~7%第八轮出窖酒醅→拌和∣↓∣↓∣出甑酒醅加水∣蒸粮∣↓∣↓∣冷却←←∣出甑加水∣∣↓∣↓←←高温大曲高温大曲→冷却←加尾酒∣堆积↓∣↓堆积∣入窖发酵↓∣↓入窖发酵→出窖酒醅——出窖蒸酒↓酒第三至八轮上一轮蒸酒后酒醅↓出甑加水↓冷却↓尾酒→↓←高温大曲堆积↓入窖发酵↓出窖酒醅分层蒸酒↙↓↘上层酒中层酒下层酒二、茅台酒的工艺操作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较为特殊,原料高梁称之为“沙”。
用曲量大,曲料比为1:0.9。
一个生产酒班1个条石或碎石发酵窖,窖底及封窖用泥土。
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占总量的50%,称为下沙。
发酵一个月后出窖,再第二次投入其余50%的粮,称为糙沙。
原料仅少部分粉碎。
发酵一个月后出窖蒸酒,以后每发酵一个月蒸酒一次,只加大曲不再投料,共发酵7次,历时8个月完成一个酿酒发酵周期。
(1)下沙操作取占总投粮量50%的高梁。
其中80%为整粒,20%经粉碎,加90℃以上的热水(发粮水)润粮4~5h,加水量为粮食的42%~48%。
继而加入去年最后1轮发酵出窖而未蒸酒的母糟5%~7%拌匀,装甑蒸粮1h至七成熟,带有三成硬心或白心即可出甑。
在晾场上再加入为原粮10%~12%量的90℃热水,拌匀后摊开冷散至30~35℃。
洒入尾酒及加对投粮量10%~12%的大曲粉,拌匀收拢成堆,温度约30℃,堆积4~5天。
待堆顶温度达到45~50℃,堆中酒醅有香甜味和酒香味时,即可入窖发酵。
下窖前先用尾酒喷洒窖壁四周及底部,并在窖底撒些大曲粉。
酒醅入窖时同时浇洒尾酒,其总用量约30%,入窖温度为35℃左右,水分42%~43%,酸度0.9,淀粉浓度为32%~33%,酒精含量1.6%~1.7%,用泥封窖发酵30天。
(2)糙沙操作取总投粮量的其余50%高梁,其中70%高梁整粒,30%经粉碎。
润料同上述下沙一样。
然后加入等量的下沙出窖发酵酒醅混合装甑蒸酒蒸料。
首次蒸得的生沙酒,不作为原酒入库,全部泼回出甑冷却后的酒醅中,再加入大曲粉拌匀收拢成堆,堆积、入窖操作同下沙,封窖发酵1个月。
出窖蒸馏,量质接酒即得第一次原酒,入库贮存,此为糙沙酒。
此酒甜味好,但味冲,生涩味和酸味重。
(3)第3轮至第8轮次操作蒸完糙沙酒的出甑酒醅摊晾、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积,再入窖发酵1个月,出窖蒸得的酒也称回沙酒。
以后每轮次的操作方法同上,分别蒸得第3、4、5次原酒,统称为大回酒。
此酒香浓、味醇、酒体丰满。
第6次原酒称为小回酒,醇和、糊香好、味长。
第7次原酒称为追糟酒,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大。
经8次发酵,接取7次原酒后,完成一个生产酿酒周期,酒醅才能作为仍糟出售做饲料。
茅台酒传统工艺综述茅台酒是独特的大曲酱香型工艺白酒,生产工艺分制曲、制酒、贮存、勾兑、检验、包装六部分。
其传统工艺总结为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其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分型贮放,勾兑贮放,五年后包装出厂。
其工艺特点为:两次投料,固态发酵,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摘酒,以此形成茅台酒独特的酿造风格。
三、茅台酒不可复制的秘密第一个秘密:独特的地域环境茅台酒因产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
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为此茅台酒2001年成为我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第二个秘密:特有的红缨子高粱茅台酒生产所用高粱为糯性高粱,当地俗称红缨子高粱。
此高粱与东北及其他地区高粱不同的是,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质地状,十分有利于茅台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使茅台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合理范围。
茅台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单宁,通过茅台工艺发酵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体物质,最后形成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
这些有机物的形成与茅台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关,也是茅台酒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类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第三个秘密:复杂的酿造工艺如果说茅台酒具有独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么茅台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就是能工巧匠之妙。
概括茅台工艺的特点为三高三长。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高是指茅台酒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
茅台酒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发酵温度都高10-15℃;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
高温堆积发酵是中国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最为经典和独创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
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但茅台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与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长主要指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茅台酒基酒酒龄长。
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须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
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
茅台酒大曲贮存时间长达6个月才能流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个月,这对提高茅台酒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
茅台酒一般需要长达三年以上贮存才能勾兑,通过贮存可趋利避害,使酒体更醇香味美,加上茅台酒高沸点物质丰富,更能体现茅台酒的价值,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点。
茅台酒工艺的季节性生产指茅台酒生产工艺季节性很强。
茅台酒生产投料要求按照农历九月重阳节期进行,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随时投料随时生产的特点。
采用九月重阳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节;二是顺应茅台当地气候特点;三是避开高营养高温生产时节,便于人工控制发酵过程,培养有利微生物体系,选择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阳是中国的老人节,象征天长地久,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每斤酒需要的成本价格:两斤小红粱(3.30元/斤)及两斤曲药(1.70元/斤); 人工工资(1.20元)及管理人员的工资(0.20元); 大煤(0.30元); 水电(0.20元) 工具磨损(0.10元) 例:按一斤酒成本算如下例:按一甑成本计算(一甑子装1500斤红粱酿七次取酒可产750斤白酒)(1)2×3.30=6.60 (小红粱)(2)2×1.70=3.40 (曲药) (1) 1500×3.30=4950 (小红粱)(3)1×1.20=1.20 (人工工资) (2)1500×1.70=2550 (曲药)(4)1×0.20=0.20 (管理工资) (3) 750×1.20=900 (人工工资)(5)1×0.30=0.30 (大煤) (4) 750×0.20=150 (管理工资)(6)1×0.20=0.20 (水电) (5) 750×0.30=225 (大煤)(7)1×0.10=0.10 (工具磨损) (6) 750×0.20=150 (水电)(7) 750×0.10=75 (工具磨损)注:不包括其它辅助器具的费用。
注:(1)一个甑子需要经8次发酵,取七次酒,才算完成一个生产周期。
(2)此750斤白酒是按一个生产周期的标准值来计算。
刚酿出来的的白酒(简称:基酒)市场价最低以18元/斤来出售,每年按5~7元的价格上浮。
如: (18元的初价+5年份×6元的上浮价=48元) 既就是五年后白酒价格. 这只是按标准的低值来计算。
但在实际中是根据基酒的年份及品质来定的价位。
像三年的可以卖到40~50元/斤;五年的可以卖80~100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