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的评价:后印象派画家被视为现代艺术 的先驱,他们的作品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表达, 为后来的现代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06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现代意义
对当代艺术的启示与影响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对色彩运用的创新,启发了当代艺术对色彩表达的探索。
后印象派强调个性表达和主观感受,对当代艺术中个体意识的表达有重要影响。
后印象派的艺术风格与影响
简介:后印象派是印象派之后的一个重 要艺术流派,其艺术家们在绘画技法、 色彩运用和构图设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艺术风格:后印象派的艺术家们强调个 人主观感受和情感的表达,注重对物象 的变形和夸张,以及对色彩的运用。
代表人物:梵高、高更、塞尚等。
影响:后印象派对后来的现代艺术流派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表现手法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基石之一。
后印象派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拓展了绘画语言:后印象派强调色彩和笔触的表现力,为现代艺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重视个体感受:后印象派画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对现代艺术中个体意识的崛起 有重要影响。 推动抽象艺术发展:后印象派对形状、色彩的独特运用,为抽象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启发现代艺术思潮:后印象派对形式和内容的探索,对后来的现代艺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添加标题
印象派的作品多以自然风景和日常生活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而后 印象派的作品则更注重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主题较为深沉和抽象。
创作理念与追求的比较
印象派追求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印象派注重自然和客观的再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后印象派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表 达
后印象派注重表现内在精神和个 性
05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比较
美术史上的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运动

美术史上的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运动美术史上的印象派运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法国艺术界,这一运动公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奠基石之一。
印象派运动对当时的艺术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拒绝了历史上传统的艺术观念,重新定义了艺术的面貌。
一、印象派运动的起源与特征印象派运动起源于法国19世纪末的巴黎。
当时,一些艺术家开始拒绝受到历史上的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并开辟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些艺术家受到荷兰风俗画家的启发,开始用色彩和光影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印象。
印象派最大的特点是追求色彩最大限度的表现,而不是逼真地再现物体。
印象派画家所创作的画作通常采用小细节的颗粒状笔触,构成整体的画面。
这种技法使画面显得模糊,但却更加贴近观察者的感受体验。
印象派画家通常喜欢画风景、人物、街景等生活中的日常场景,同时也常常强调天气、时间和季节等因素。
二、印象派运动的影响与发展印象派运动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当时的艺术现代化。
它对后续的艺术风格和派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从印象派画家开始尝试这种新的创作方式之后,许多年轻的艺术家也相继加入到这个运动中。
他们设法不断推动着艺术画面的变革。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象派运动渐渐开始走向千篇一律,一些艺术家和思想家开始提出批评意见。
他们认为印象派运动并没有达到艺术的极致,另一种更为深刻、更富感受性的表现方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后印象派运动。
三、后印象派运动的特征与艺术家代表后印象派运动主要是对印象派运动的反思和改进。
它试图从印象派的叙述性、线条、色彩以及构图中向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和对精神世界和情感的表达。
艺术家将主题转向更多元、更抽象的情感和感觉体验,创造出了一系列更加复杂、深刻的艺术形式。
后印象派的画家更加注重图像的装饰性和形式感,并尝试将故事情节和个人经验与符号和象征体系相结合。
比如,高更的《泰姬陵》,面对这一清真寺,他不是想到了墓地和死亡,而是想到了寂静、孤独、蒸汽、梦幻等的形象。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风格方面:印象派:印象派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景物,根据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色彩的微妙变化。
他们有意放松严谨的造型,笔法多样,注重光与色本身,题材成为光色的载体和附属品。
代表画家有:马奈,德加,莫奈,毕沙罗,雷诺阿。
新印象派:在印象派发展的时候,法国又出现的新的用色方法,以修拉为代表的“点彩派”。
新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应用光线的分析和视觉的生理特征,以达到最高纯度和新鲜的色调,造成明亮辉映的画面。
而且,在画面上更进一步表现明朗的秩序观念。
后印象派:美术史家把印象派之后出现的几位风格迥异的天才画家统称为“后印象派”,他们更集中突出的表现颜色与光影的变化。
代表画家有:梵高,高更,塞尚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
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塞尚修拉劳特累克高更特点:印象派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旅程,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演变。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艺术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其中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
印象派以其大胆的创新和对自然光影的独特表现技法,挑战了传统绘画的规范。
而后印象派则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色彩、形状和个人情感,形成了不同于印象派的独特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特色,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印象派的起源与发展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它是一种旨在捕捉瞬间光影效果和色彩变化的绘画风格。
传统的绘画方法强调细节与线条的精确表现,而印象派则更关注对光影的变化、商街生活、自然风景等现实生活场景进行即时描绘。
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发生着重大变化。
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许多艺术家面临传统艺术体制的挑战。
此时,巴黎成为文化与艺术的中心。
众多艺术家聚集于此,他们希望在自由、多样化的创作环境中寻找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印象派应运而生。
主要艺术家克劳德·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于1872年创作的《日出·印象》被认为是这一流派名称的来源。
这幅画描绘了黎明时分港口景色,运用了浓烈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高度概括了光影变化的特质。
此外,毕沙罗、雷诺阿、德加、塞尚等也是重要的印象派画家。
他们各自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美。
例如,雷诺阿以其典雅而生动的人物肖像著称,而德加则专注于舞蹈表演和女性形态,通过不同于常规透视法则描绘空间。
艺术特点光线与色彩:印象派艺术家使用短促快速的笔触来捕捉光线照射下物体表面的瞬时效果。
他们常常选择户外作画,以便直接观察光线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自然题材:许多印象派作品展现了日常生活场景,如公园散步的人、繁忙的咖啡馆,或宁静的大自然景观。
这些题材出现在当时众多市民的新兴生活中,并赋予了作品一种亲切感。
2分钟分清,印象派、后印象派、抽象派、现实主义……

2分钟分清,印象派、后印象派、抽象派、现实主义……我们致⼒于介绍国内外的现代艺术家及其作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上⽅蓝字“⾃在画吧”关注我们并将我们的内容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爱艺术的⼩伙伴看到我们印象派名画代表—莫奈《⽇出·印象》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克劳德·莫奈。
代表作品:《⽇出·印象》《卢昂⼤教堂》《维特尼附近的罂粟花⽥》莫奈⽤近乎速写的⽅式将⾃⼰从⼀个窗⼝⾥看到的景象真实的呈现出来。
这幅作品可称作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作,甚⾄“印象派”这个名称就来源于此。
艺术家们⾛出画室,深⼊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然清新⽣动的感观放到了⾸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然景⾊,寻求并把握⾊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法把变幻不居的光⾊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后印象派名画代表—梵⾼-《星⽉夜》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森特·梵·⾼。
代表作品:《向⽇葵》《星夜》《⾃画像》梵⾼善于使⽤强烈对⽐的⾊调,扭曲变化的造型和线条来表现⾃⼰眼中的世界,《星夜》是⼀幅既亲近⼜茫远的风景画,似现实但⼜仿佛不存在。
之所以被归为印象派,因为梵⾼⾸先是⼀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只不过他看到的是幻象,很多直接的灵感源泉就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其实最⼤的幻象就是画家本⾝。
抽象派名画代表—康定斯基-《构成第四号(战争)》抽象派代表画家康定斯基,被誉为“抽象绘画之⽗” 。
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法,仅将造形和⾊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上。
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纯粹形⾊,有类似于⾳乐之处。
现实派名画代表—⽶勒-《拾穗者》19世纪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伟⼤的⽥园画家,让·弗朗索⽡·⽶勒什么叫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应该是关注⼈⽣、关注⽣活、关注现实。
从具体技法上讲是要求写实的,是写实主义⽽不是抽象主义。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艺术史上的两个重要艺术流派,它们对绘画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现代艺术的面貌。
本文将介绍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历史背景、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并探讨两者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之处。
印象派简介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该派的画家们试图捕捉光线在不同时段和不同视角下的变化,强调对自然光线及其在各种表面上的映射和折射进行表现。
印象派画家以自然风景和日常生活场景为主题,追求在短暂的瞬间中捕捉自然界的氛围和情感。
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包括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他们的作品以明快的色彩、轻快的笔触和模糊的轮廓为特点,通过对色彩和光影的精妙处理,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和真实性的视觉效果。
莫奈的《印象·日出》、雷诺阿的《舞会之妇》、德加的《舞蹈课》等作品都是印象派艺术的典范,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画家独特的艺术视角,也引领了19世纪艺术的新风向。
后印象派的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艺术家开始对印象派的表现手法提出质疑,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
这就诞生了后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们更加注重对形式和结构的探索,追求表达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塞尚、高更、凡高等,他们在色彩、构图和笔触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呈现出更加个性化和抽象化的艺术风格。
塞尚的《胡椒瓶和水果篮》、高更的《恶人之死》、凡高的《星夜》等作品代表了后印象派的艺术成就,这些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张力,展现了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艺术风格比较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在艺术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印象派侧重于表现瞬间的光影变化和自然景观,追求真实性和朴素的审美感受;而后印象派则更加注重形式和结构的重构,强调对内心情感和想象的表达,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和抽象化倾向。
在色彩运用上,印象派的色彩明快、饱满,呈现出一种光与影的效果;而后印象派的色彩更加鲜明、夸张,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
在构图和笔触上,印象派比较注重捕捉瞬间的细节和情景,笔触轻盈飘逸;而后印象派则更加关注形式的简化和变形,笔触更加有力且富有张力。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印象画派与后印象派素材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印象画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画派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这一名称是由1874年该派作者举行画展时,批评家对莫奈所作《日出。
印象》一画处以嘲笑而来.该派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
印象派之后出现了与印象派的艺术主张不同,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的另一种艺术主张,人们称之为“后印象派”.后印象派不满足于印象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转而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和情绪。
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重视形、色、体积的构成关系,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
他们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的绘画对现代诸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1。
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那为什么这两个画派被称为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风格。
1、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绘画多以神话、宗教、历史或贵族生活为题材。
2、虽然画家在创作前可能会到戶外写生取景,但他们都喜欢回到画室才進行绘画创作。
3、当时的画家除了相信自然界的一切景物,各自有不同的固有色外,绘画时还会在物体受光较少的部分加上黑色或褐色,以营造黑暗的调子变化。
在红色上加上黑色或褐色营造红袍下的暗面效果在手部加上黑色或褐色來营造阴影的效果这就是传统绘画的写实风格。
印象派就是改变了传统绘画的现状,走向了革新。
作品大多是在室外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几百年来画家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
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阿布尔度过。
1874年4月,莫奈等一批青年画家,在巴黎了借用一位摄影师的工作室举办了印象派的第一次展览。
这幅画就是其中的一幅。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所以完全要靠印象了。
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他们,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这个画派随之诞生。
莫奈《鲁昂大教堂》1892——1933《鲁昂大教堂》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系列,都是差不多在教堂正面角度的地方画的,但是莫奈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去描绘不同光线下的鲁昂教堂,充分表现了印象派注重瞬间的感受,注重对光线的描绘,不同天气情况下,教堂呈现出这几种不同的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
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 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 爱的最强光,《向日葵》 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
热爱。
凡· 高生平
凡· 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 之家,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 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 莫夫学,但最后 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在1886年以前, 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 的人》、《纺织工》等。1886年凡· 高随他的弟弟来 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 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而 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 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 法作画,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
割掉耳朵的自画像是给后人留下的第一 幅展现凡 · 高当时在阿尔勒的精神状态 的自画像。画家有一个高高的向上斜的 前额、一个强有力的鹰勾鼻子、三角形 不对称的脸孔和那突出的颧骨、下陷的 双颊,他的形象给人以极其深刻印 象。· 高的自画像,往往成为对画家心 理探索的佐证,是画家性格特征的一面 镜子。画家在描绘自己时,敢于剖析, 毫不掩饰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 意外,却又是最为动人的一面。此幅肖 像作于他的“割耳朵事件”发生一个多 月之后。此刻,画家已找到了他内心的 自我平衡。
课堂小结: 学生展示每组所画的印象派 绘画作品,谈自己的创作体会。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玩纸牌的人》塞尚(法国)
《糖罐、梨和蓝色的杯子》塞尚(法国)
高 更
我们从那里来?
往那里去?
我们是什么? 高更 ( 法国 )
学生实践:
1.分析讨论印象派大师作品,写出你 对印象派大师及作品的认识。 2.每组任选自己喜欢的印象派大师的 作品,临摹并体会印象派的画法。
阿
尔
的
吊
桥
夜 晚 的 咖 啡
馆
夜晚的咖啡馆內
星月夜
麦田上的乌鸦
梵高作品的价值
《向日葵》在1989年伦敦的 佳士德拍卖会上卖出美金 3989万(台币12亿7500万)
《阿尔的吊桥》在1987 年6月伦敦的苏富比拍 卖会上卖出美金2024万 (台币6亿4768万)。
《鳶尾花》在 1890年5月所画, 画中有日本浮世 绘版画的风味, 《夜晚的咖啡館內》 但色调笔触有些 1997年5月在紐約 改变。1987年5 的佳士得拍賣會賣 月卖出美金5390 出美金1030萬(台幣 万,引起全球的 3億2960萬)。 震撼。
恋人游乐园酒吧 马奈(法国)
《 吹 笛 的 男 孩 》 马 奈 ( 法 国 )
《红磨坊街的舞会》雷诺阿 (法国 )
芭 蕾 舞 女 德 加 ( 法法国)
后印象派绘画
广义指继承印象画派,并加以变革 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指塞尚、凡· 高、 高更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派 的用色方法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派 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 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 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对后来 的野兽派及表现派有很大影响。
高中外国美术鉴赏
第七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什么是印象派?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 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 因克劳德· 莫奈的油画《日出· 印象》 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日出· 印象》
莫奈(1840~1926)
作品分析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 雾早晨的景象: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 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微红,水的波浪由厚薄、 长短不一的笔触绘就,三只摇曳的小船在薄 涂的色点中显得朦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 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 若现。画家把从一个窗口上看到的这一印象 收入画布上,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 示雾气交融的景象,是史无前例的,这幅作 品震撼了画坛。
印象派绘画的表现方法
印象派画家受光学理论的启发, 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 的实验媒体,探索它们在自然光线 下的存在状态和真实感受。捕捉物 体表面在自然光线照耀下,呈现出 的微妙色彩变化。
猜一猜
这是什么时间的卢昂教堂?
黎 明
正 午
黄 昏
猜一猜
晴 天
阴 天
持 阳 伞 的 女 人 莫 奈 ( 法 国 )
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 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 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 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 河流、农舍和教堂。 凡高一生留下了丰富作品,直到去世之 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些作品中作者突 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 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区别
印象派: 是以光线来客观地再现自然。 后印象派 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美术写 实的传统,转向以表现画家 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的探 索为主要目标,真正实现了 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 根本变革。
后印象派代表画家
向 日 葵 凡 高 ( 荷 兰 )
向日葵
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 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 的花朵,而是太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