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公开课)
小学古诗《赠汪伦》公开课教案

小学古诗《赠汪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
(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掌握其含义。
(3)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
(2)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可贵,培养学生的友情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
(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关键词句的理解。
(2)体会友谊的可贵,培养学生的友情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及其诗歌特点。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古诗《赠汪伦》,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自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诗句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古诗,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2)学生讨论诗句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4. 情感体会:(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
5.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
(2)学生集体背诵,巩固记忆。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古诗《赠汪伦》。
2. 家庭作业:向家长介绍古诗《赠汪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古诗《赠汪伦》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3.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抄写古诗的准确性以及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古诗的体会和收获,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满意程度。
《赠汪伦》公开课教案

《赠汪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赠汪伦》。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欣赏和背诵。
详细内容如下:1. 诗歌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赠汪伦》。
2. 诗歌理解:了解诗歌的背景,理解诗歌的字词、句子和内容。
3. 诗歌欣赏: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4. 诗歌背诵: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赠汪伦》,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诗歌的欣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培养珍惜友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赠汪伦》,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学生回答)接着说:“这里就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美景如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描写这里的美景和友谊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赠汪伦》。
”2. 朗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字音和停顿。
3. 理解诗歌(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子。
(2)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欣赏诗歌(1)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
5. 背诵诗歌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赠汪伦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赠汪伦》。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描绘的画面。
(3)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赠汪伦公开课教案(精选2篇)

幼儿园大班赠汪伦公开课教案(精选2篇)幼儿园大班赠汪伦公开课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3、精读一首《赠汪伦》,带动一组送别诗,扩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哪一位诗人?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白。
3、板书:李白了解他吗?(1):出示李白画像4、学生交流资料。
课件(2):出示李白简单介绍5、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赠汪伦》。
二、解题1、看老师写课题。
强调:赠板书:赠汪伦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赠2、一起读读课题,好吗?3、解题:赠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4、同学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来赠给汪伦呢?三、初读古诗,读通读懂1、课件(3):出示古诗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古诗,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座位交流交流,也可以待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指名读古诗。
(你读得很通顺、很流畅。
你的声音非常响亮。
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注意点节奏就更好了。
)4、学生交流。
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吗?欲:将要忽闻:忽然听到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
(表演)不及:比不上深千尺:有千尺那么深。
5、能连起来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一说吗?(李白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
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
)四、再读古诗,感受诗情1、过渡: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2、教师配乐讲故事,课件(4):出示故事3、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4、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情厚谊。
小学古诗《赠汪伦》公开课教案

小学古诗《赠汪伦》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
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古诗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朋友情谊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故事。
古代诗人赠诗的习俗和文化意义。
2.2 课文解析:字词解释和翻译。
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分析。
韵律和节奏的讲解。
2.3 文学鉴赏: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探讨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开场介绍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情感表达。
3.2 朗读与背诵:分组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和节奏。
指导学生正确背诵古诗,加强记忆。
3.3 课文解析:逐句解读诗句,解释字词。
分组讨论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章:教学活动4.1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古诗创作,以赠诗的形式。
学生可以选择一位朋友,创作一首赠诗,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4.2 展示与分享: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展示,朗读自己的赠诗。
学生可以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在课文解析和创作中的表现。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5.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朗读、背诵和创作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第六章:教学延伸6.1 相关诗词鉴赏:推荐给学生李白的其他诗作,如《将进酒》、《庐山谣》等,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古代诗人的赠诗作品,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6.2 文化背景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代友情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友情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培养和维护友谊。
第七章:课堂小结7.1 回顾与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古诗《赠汪伦》的解析、创作和文学鉴赏。
五年级下《赠汪伦》语文公开课教案阅读优秀教案

《赠汪伦》语文公开课教案阅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朗读并背诵《赠汪伦》。
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掌握古诗的基本赏析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培养学生的友谊观。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赠汪伦》。
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2.教学难点:掌握古诗的基本赏析方法。
理解诗人对友情的独特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询问学生对友情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
2.诗歌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赠汪伦》,注意节奏和韵律。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诗歌解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的大意。
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
4.诗歌赏析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意象等方面赏析诗歌。
5.诗歌背诵学生分组背诵《赠汪伦》,互相检查。
教师选取优秀背诵者进行展示。
6.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关于友情的诗歌。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7.课堂小结强调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培养学生的友谊观。
四、课后作业1.正确背诵《赠汪伦》。
2.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进行朗读、解析和赏析。
3.写一篇关于友情的作文,题目自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赏析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赠汪伦》的内容和情感。
在诗歌创作环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亮点。
附:《赠汪伦》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甲:“我和我的朋友经常一起玩游戏,他很聪明,总是能帮我解决问题。
小学古诗《赠汪伦》公开课教案

小学古诗《赠汪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对友人汪伦的感激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美好,学会珍惜朋友。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对友人汪伦的感激之情。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古诗《赠汪伦》。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李白及诗句背景。
(3)准备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赠汪伦》。
(2)查找生字词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友谊的话题,分享自己与朋友的美好时光。
(2)教师讲述李白与汪伦的友谊故事,引出古诗《赠汪伦》。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跟读,体会诗句的韵律美。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齐读。
3. 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句的含义,理解诗人对友人汪伦的感激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体会友谊的美好。
4.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创作关于友谊的小诗。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对友人汪伦的感激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让他们学会珍惜朋友。
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提高课堂参与度,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赠汪伦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及花闻白
汪 伦 送
潭 水 深
岸 上 踏
乘 舟 将
李 白
赠 汪 伦
我千歌欲
情。
尺 ,
声 。
行 ,
第2页
导入古诗 初读古诗 细读古诗 品读古诗
第3页
故事中两位主人公是谁呢?
导入古诗
初读古诗
细读古诗
品读古诗 第4页
“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李白是唐代伟大浪漫主 义诗人。
我们以前学过他诗《静 夜思》。
导入古诗
初读古诗
细读古诗
品读古诗 第5页
“赠”是什么意思呢?
导入古诗
初读古诗
细读古诗
品读古诗 第6页
“舟、音、何、乘、客、汪”
导入古诗
初读古诗
细读古诗
品读古诗 第7页
导入古诗
初读古诗
细读古诗
品读古诗 第14页读古诗
细读古诗
品读古诗 第15页
品读古诗,升华感悟
哪种是你想要情谊呢?
导入古诗
初读古诗
细读古诗
品读古诗 第16页
小学古诗《赠汪伦》公开课教案

小学古诗《赠汪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
(2)理解古诗《赠汪伦》的内容,把握李白和汪伦的友谊。
(3)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诗《赠汪伦》的意境和主题。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懂得感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
2. 理解古诗的内容和主题,把握李白和汪伦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2. 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古诗《赠汪伦》的文本、翻译、图片等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李白和汪伦的故事吗?”引导学生分享了解。
2. 朗读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赠汪伦》。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 解析诗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2)学生合作探讨,分享自己的发现。
4. 翻译诗句(1)教师讲解古诗《赠汪伦》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2)学生自主翻译,巩固所学内容。
5. 欣赏古诗(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赠汪伦》,提高审美情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赠汪伦》的主题和修辞手法。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
(2)写一篇关于李白和汪伦友谊的小作文。
8. 板书设计古诗《赠汪伦》李白汪伦友谊情感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其他诗词,如《将进酒》、《庐山谣》等,感受李白的诗歌风格。
2. 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古代诗人及其友情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
yí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秋浦歌》
yuán
chén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写高兴: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写着急: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写速度快:快得如同离弦的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5《古诗两首》
《静夜思》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
唐代伟大诗人。他留下了近 千首的诗篇,有《静夜思》 《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等。被称为
“诗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zhōu
yù
tà
tán
舟 欲 踏 潭
chéng
乘
舟
〓
欲 踏 潭
〓
〓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将要
赠汪伦 李白
忽然听到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将要
忽然听到 忽闻岸上踏歌声。 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 有千尺那么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 比不上
不及汪伦送我情。
“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李白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诗人,很多人都很仰慕他。 在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有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叫汪伦也非 常仰慕李白的才华,想和他交上朋友。 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 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 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 便要去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说:"桃花是 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但并没有桃花。万家酒店 呢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虽然他是用计 策将诗人骗来,但是李白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他的一片真情 所深深的感动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他对诗人盛情款待,他们一起饮酒、作 诗,游览,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分别时,他踏歌相送,于是诗 人便写下了这首——《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描写友情、送别的诗作
高适的《别董大》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 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有千尺那么深。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比不上。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