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口腔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口腔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x x x x人民医院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操作时间8分钟)

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

50项护理基础操作评分标准[1]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目录 第一项一般洗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 第二项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第三项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 第四项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 第五项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 第六项女病人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 第七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7) 第八项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8) 第九项鼻塞(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 第十项换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 第十一项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1) 第十二项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 第十三项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3) 第十四项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4) 第十五项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 第十六项静脉留置针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16) 第十七项静脉采集血标本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7) 第十八项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8) 第十九项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9 第二十项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 第二十一项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1) 第二十二项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2) 第二十三项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3) 第二十四项酒精拭浴降温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4) 第二十五项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5) 第二十六项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6) 第二十七项气管切开(呼吸机)病人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7) 第二十八项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8) 第二十九项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9) 第三十项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30) 第三十一项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1)

口腔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口腔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分)选手序号评分监考老师签名 项 目内容要求分 值评分细则 扣分 记录 扣 分 评估10分1、患者:①全身情况:目前病情、自理能力、治疗、用药情况 ②局部情况:口唇颜色,口腔黏膜是否有炎症、溃疡、出血;有无龋 齿、假牙、缺牙;牙龈的颜色,有无红肿、溢脓;口腔有无特殊气味; 出凝血情况等(3分)③心理状况:对接受口腔护理的反应、顾虑和 合作程度(2分)④健康知识:卫生习惯、保健常识,对疾病的认识 (2分)。2、环境:清洁、安静,光线充足便于操作。3自身评估; 4..用物评估:漱口溶液和用物是否符合患者具体情况;用物是否齐全。 2 7 1 1、未评估不给分,评估 不完全酌情扣0.5-1分 准备20分1、操作者准备:①着装整齐(衣、帽、鞋)清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口腔护理包(内盛治疗碗2个、棉球、弯血 管钳2把、弯盘2个、压舌板、吸水管、液体石蜡);方盘(内盛开 口器、纱布);治疗巾和一次性手套、手电筒、洗手液;根据患者情 况选择合适的漱口溶液; 3、患者准备:了解目的,取舒适卧位,主动配合。 4、环境准备:整洁,床旁桌上无多余用物,床旁无杂物,方便操作 5、预期目标:①患者口唇湿润、口腔清洁,口气清新、舒适,无异 味。(2分)②口腔原有病灶痊愈或减轻。(2分)③会正确地漱口、 刷牙,学会一定的口腔保健知识。(2分) 2 4 6 1 1 】 6 1、预期目标根据考核要 求扣分,要求回答,漏一 项扣1分,未要求者可不 扣分。准备不符合要求者 酌情扣0.5-1分。患者、 环境准备可和评估一起。 2、漱口液选择回答错误 一项扣1分 3、缺步骤扣相应项分值 实施60分入场:报告操作项目举手计时 1、将用物带至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2、向病人问好,自我介绍,解释目的 3、帮助患者侧卧(或头偏向一侧),面向护士 4、颌下围毛巾、将弯盘置于口角边,戴手套 5、再次检查口腔有无溃疡出血,有活动假牙者,取下,用冷水冲干 净,暂时不用浸于清水中; 6、打开口腔护理包,倒漱口溶液于治疗碗,擦净口唇;用压舌板依 次轻轻撑开颊部 7、用弯血钳夹棉球蘸漱口水擦净牙齿颊面和唇面(沿牙冠纵向擦洗) 8、嘱患者张口(昏迷患者用开口器从臼齿放入,口述) 9、擦净牙齿的舌面、咬合面及舌、舌下、硬腭部 10、擦洗完毕,助患者用吸管吸漱口液漱口,昏迷患者禁忌漱口 11、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注意:棉球不可过湿,夹紧,用开口器协助张 口时,应从磨牙处放入,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口述 12、根据患者口腔情况涂药,口唇干燥者可涂液体石蜡油 13、取下治疗巾、擦干面部 14、脱手套、洗手、取口罩,再次检查口腔,清理用物 15、整理床单位、健康宣教 16、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处理用物,清洁消毒后备用 2 3 2 2 4 3 4 3 16 3 5 3 2 2 4 2 记录开始时间: 分钟 1、违背下列原则酌情扣 分:①以患者为中心,与 患者进行有效沟通②查 对制度③节力原则④动 作熟练、轻巧、准确⑤隔 离观念 2、动作过重,损伤患者 口腔粘膜扣5分 3、昏迷患者开口器放入 不正确者扣3分,造成牙 齿损伤者扣5分。 4、缺步骤扣相应项分值 记录结束时间: 分钟 记录操作时间: 分钟 评价10分1、患者口唇润泽,感到清洁、舒适无刺激;口腔卫生得到改善; 2、护士操作方法正确、动作轻巧、细致、患者满意 3、患者及家属获得了口腔卫生方面的知识和护理技能 4、时间≤10分钟 4 4 2 ①操作不熟练或动作粗 鲁扣2-3分②患者不知道 口腔保健知识扣除该项 分④超过时间≤1分钟扣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总结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总结 考核项目:口腔护理、雾化吸入 评分标准:技术操作考核组本着公平、公正、标准统一原则,团结协作,认真对待每一位考生。 参考情况:整个考场严肃认真,次序井然。护理部按照科室人数每个科室抽取1-2名护理人员,共计50人次。技术操作组考前按照名单通知科室人员前来抽签应考,实际参考人员48人,病假2人。其中最高分97.5分,最低分85分。操作总结如下: 一、优点: (1)感谢康复科周护士长的大力协助,积极布置考场,准备用物,热情接待监考人员,为这次考试提供了及大帮助。 (2)在护理部指导下,操作组认真组织护理骨干演示,各科带教组长认真学习,在技能操作练习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各科室护理人员积极参加考核,考试态度端正。 (4)大部分护士操作流程及相关知识掌握熟练,查对意识增强。 二、存在问题: 1、口腔护理 (1)准备用物不齐全。 (2)评估患者口腔情况时,未做到全面评估。 (3)操作中沟通不到位(未询问患者力度以及未告知患者如何配合)。 (4)止血钳使用方法不规范。

(5)擦拭手法不正确(主要表现在内侧面、咬合面及颊部)。 2、雾化吸入 (1)检查口腔方法不规范(未打开手电,未遮挡患者眼睛)。 (2)摇高床头的角度不够。 (3)个别护士操作流程不熟练,顺序颠倒。 整改措施: 1.每位护士考核后均给予现场点评、指导,进一步提升了考核质量。 2. 要求各科护士长加强指导、督查,奖罚分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科室主动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护理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 3.充分发挥科室操作小组长作用,加强培训指导与练习。 护理部技术操作组 2017.6.2

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九病区护理操作流程图与评分标准 一、备用床 (一)备用床流程图 ↓ 移开床旁桌20cm,椅放于床尾 ↓ 湿扫床褥→头尾掉换翻转床褥,卷放于床尾椅上→翻转床垫→铺好床褥↓ 对齐中线→展开大单→先床头后床尾再中间铺好近侧大单→转至对侧同 法铺好 ↓ 被套放于床头展开铺于床上→打开开口→“S”形放入棉被→角线吻合铺 平套好→系带 ↓ 棉被两侧与床沿平齐向内折,床尾塞入床垫下 ↓ 套好枕套→角、线吻合→开口背门→放置床头棉被上。 ↓

(二)备用床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所用时间7min 成绩 评分标准: ①本操作以100分计算,80分达标。 ②一般情况下,扣分以2分为单位,即凡有错误或出现漏掉某程序并影响下一程序时、动作没有达到轻稳、操作未节力、清洁物品落地、操作过程中用手触摸头面部、辅助动作等,每次扣2分。但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没有翻转褥垫、棉被

二、暂空床 (一)暂空床流程图 ↓ 移开床旁桌20cm,椅放于床尾 ↓ 湿扫床褥→头尾掉换翻转床褥,卷放于床尾椅上→翻转床垫→铺好床褥↓ 对齐中线→展开大单→先床头后床尾再中间铺好近侧大单→必要时铺橡胶单及中单,橡胶单上缘距床头45~50cm,中单完全覆盖橡胶单→ 转至对侧同法铺好 ↓ 被套放于床头展开反铺 ..于床上→棉被对齐被套封口处放好并展开→从床头卷向床尾翻出铺平→系带 ↓ 棉被两侧与床沿平齐向内折,床尾塞入床垫下,再四折于床尾↓ 套好枕套→角、线吻合→开口背门→放置床头大单上。 ↓

(二)暂空床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操作所用时间8min 成绩 ①本操作以100分计算,80分达标。 ②一般情况下,扣分以2分为单位,即凡有错误或出现漏掉某程序并影响下一程序时、动作没有达到轻稳、操作未节力、清洁物品落地、操作过程中用手触摸头面部、辅助动作等,每次扣2分。但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没有翻转褥垫、棉被里外不平等,则按不达标处理。 ③超时者每超过1分钟扣2分。

口腔护理技能考核标准

模块一基本护理操作模块 项目1-4 口腔护理 (一)技能要求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口腔观察,选择合适口腔护理液, 为患者进行特殊口腔护理,妥善处理活动义齿,做好患者及家属口腔卫生健康指导。 (二)操作规范 (1)核对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有效。 (2)评估及准备①患者:核对患者个人信息,评估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体位,评估有无口唇、口腔黏膜、牙龈、舌苔异常,有无口腔异味,有无松动性牙齿和活动性义齿等情况。②环境:明亮、清洁、安静,符合操作要求。③操作者:着装整洁,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好帽子、口罩。④用物:口腔护理包(治疗碗2个、无菌棉球若干、止血钳2把)、一次性压舌板、手电筒、治疗巾、弯盘、口腔护理液、一次性手套、无菌棉签、纱布(或餐巾纸) 、病历本、笔、漱口杯、吸管、开口器(必要时)、外用药物。【口腔护理液选择】清洁口腔、预防感染选生理盐水、2%~3%硼酸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轻度口腔感染选朵贝尔溶液;口腔感染口臭选1%~3%过氧化氢溶液;真菌感染选1%~4%碳酸氢钠溶液;绿脓杆菌感染选0.1%醋酸溶液。 (3)口腔护理①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姓名并解释。②体位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半坐卧位、仰卧位头偏向一侧)。③铺巾置盘铺治疗巾于患者颌下,置弯盘于患者口角旁。④湿润口唇。⑤漱口协助患者用吸水管吸水漱口,昏迷者禁忌漱口。⑥口腔评估嘱患者张口,护士持手电筒,观察口腔。昏迷患者或牙关紧闭者可用开口器协助张口。⑦按顺序擦拭用弯血管钳夹取含有无菌溶液的棉球,拧干,嘱患者咬合上、下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左侧颊部,擦洗左侧牙齿的外面→同法擦洗右侧→嘱患者张开上、下齿,擦洗牙齿左上内侧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面、左下咬合面、弧形擦洗左侧颊部→同法擦洗右侧→擦洗舌面、舌下及硬腭部(棉球不能过湿,操作中注意夹紧棉球,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防止遗留在口腔内;操作时避免弯钳触及牙龈或口腔黏膜,动作轻柔;有活动性义齿的患者协助清洗义齿;昏迷患者使用开口器时从磨牙处放入)⑧再次漱口协助患者用吸水管吸水漱口,将漱口水吐入弯盘,纱布擦净口唇。⑨遵医嘱给口腔黏膜异常者用药。⑩再次评估口腔情况。⑾操作后处理清点棉球个数,撤去弯盘及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湖北省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目录 1、无菌技术(铺无菌盘) 2、皮内注射术 3、肌内注射术 4、静脉留置针技术 5、吸痰 6、氧气吸入技术(氧气筒鼻导管给氧法) 7、口腔护理 8、生命体征测量技术(体温脉搏呼吸测量) 9、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无创血压测量) 10、徒手心肺复苏术 11、电除颤技术 12、鼻饲(肠内营养) 13、更换引流袋/瓶技术 14、导尿术 15、灌肠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术) 16、胃肠减压技术 17、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8、痰标本采集法 19、轴线翻身法 20、血糖检测技术

无菌技术(铺无菌盘) 【护理目标】 正确使用无菌巾布置无菌盘(区域),形成无菌区,短期内放置无菌物品或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区域与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操作区宽敞、清亮、明亮。治疗盘清洁、干燥。 3.按无菌操作技术,取出无菌巾铺于治疗盘构成无菌盘。铺好的无菌盘上下层无菌巾的开口边缘应对齐并向上折叠盖严。 4.往无菌盘里摆放无菌物品放置有序,方便取出。摆放时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并保持无菌盘于腰平面至视野之内。 5.铺好的无菌盘在4h内使用。无菌盘使用后即需更换。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敷料按医疗废物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治疗巾由洗衣房集中清洗。 【结果标准】 1.铺盘方法正确,无菌面没有被污染。 2.污染的无菌盘得到及时更换。 3.操作过程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相关链接】 无菌治疗巾包内治疗巾的折叠方法: 1.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 2.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 【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目录 一、手卫生 (3) 二、无菌技术 (5)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6) 四、口腔护理技术 (11) 五、鼻饲技术 (12) 六、导尿技术及护理 (13) 七、胃肠减压技术 (15) 八、灌肠技术……………………………………………………………………….. 九、氧气吸入技术…………………………………………………………………... 十、换药技术 十一、雾化吸入疗法 十二、血糖监测 十三、口服给药法 十四、密闭式输液技术 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十六、静脉留置针技术 十七、静脉采血技术 十八、静脉注射法 十九、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 二十、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

二十二、皮内注射技术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 二十四、物理降温法 二十五、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法 二十六、经鼻/口腔吸痰法 二十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二十八、心电监测技术 二十九、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 三十、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三十一、除颤技术 三十二、轴线翻身法 三十三、患者搬运法 三十四、患者约束法 三十五、痰标本采集法 三十六、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三十七、洗胃技术 三十八、“T”冠引流护理 三十九、造口护理技术 四十、膀胱冲洗的护理 四十一、脑室引流的护理 四十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四十三、产时会阴消毒技术 四十四、早产儿暖箱的应用

四十五、光照疗法 四十六、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 四十七、听诊胎心音技术 四十八、患者入/出院护理 四十九、患者跌倒的预防 五十、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压疮与预防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得分: 项目操作要点分值扣分仪表仪表端庄,头发整齐(1 分),服装整洁(1 分)。 2 分 评估1、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包括意识状态及自理能力( 1 分),对清醒患者解释操作 目的(0.5 分)、方法(0.5 分)、配合要点(0.5 分)、取得合作(0.5 分)。 3 分2、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是否具有压疮的危险因素 2 分4、检查受压部位皮肤状况( 2.5 分)。调节室温(0.5 分)、拉好隔帘(0.5 分)、酌情 关闭门窗(0.5 分)。 4 分 操作前1、个人准备:用速消洗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2 分);戴口罩(1 分)。 3 分 2、物品准备:按摩油、手消毒液、脸盆、温水、毛巾、大浴巾、水温计、床刷、床 刷套、软枕 2 个及医疗垃圾桶。必要时备大单、被套、建立防压疮翻身卡。(少一项 扣一分) 5分 2 (0.5 ) (0.5 ) (1 )、移开床旁桌分、椅分,松开床尾盖被分,协助患者翻身,用力得当, 侧护栏。将大浴巾一半铺在病人身下分、一半盖在病人身上分。 (1 ) (1 ) 1 将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1 分)、姓名(1 分)及腕带(1 分)等,做好解释(1 分)。 4 分 动作稳,无拖拉病人动作(2 分);取舒适体位,将衣服卷至肩上(1 分),必要时拉好对7 分 3、盆放于小凳上( 1 分),备温水(1 分)、测量水温40-45 (1 分)。 3 分 操 4. 小毛巾浸湿,包裹于手上呈手套状(1 分),依次擦患者颈部(1 分)、肩部(1 分)、腰部 (1 分)、臀部(1 分)。注意保暖(2 分),保护患者隐私(2 分),不弄湿床单(2 分)。至少 擦3 次(3 分),时间 3 分钟(1 分),每次擦完后立即盖好浴巾(3 分),最后将水盆放车下19 分 (1 分)。 5、双手掌沾按摩油于大小鱼际肌做按摩(1 分),从肩部开始沿脊椎两旁向下按摩,肩 作部时用力稍轻,,以环形按摩再向下至骶尾部(2 分),再用拇指沾按摩油从骶尾部沿脊椎按摩至第七颈椎(2 分),肩部、骶尾部等受压局部用手掌大小鱼际肌沾按摩油按摩, 时间稍长(1 分)。(用同法对压疮好发部位进行护理)。 7 分 6、整理好患者衣服(0.5 分),撤去大浴巾(0.5 分) 1 分 7、松开各单(1 分),逐层清扫、整理好床单(3 分),协助患者翻身侧卧,用力得当, 中动作稳,无拖拉病人动作(2 分);同法松开各单(1 分),清扫、整理好对侧床单(3 分), 必要时更换大单、被套、枕套,保持床单位整洁、无渣屑(1 分) 11 分8、整理好床单位(1 分)后,病人取侧卧位在病人背部、两膝之间垫上软枕(2 分),支 撑病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侧卧角度约30 度(2 分)。将呼叫器置于患者伸手可及 处(1 分)。询问患者感受(0.5 分),为患者提供防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注意10 分 事项(1 分)。谢谢配合(0.5 分)。在床旁翻身卡上记录翻身时间(0.5 分)、体位(0.5 分)、 及皮肤受压情况(0.5 分),签名(0.5 分)。 操作后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实际做)。床刷套放于医疗垃圾桶内(1 分);其他未污染物品 放归原处(1 分)。 2 分2、洗净双手(2 分):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操作日期、时间(0.5 分)、局部皮肤受压(0.5 分)及处理情况(0.5 分),签名(0.5 分)。 4 分11 文明礼貌。操作开始前说:“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XX ,操作的是xxx 技术,请

最新护理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1

目录 1.患者入院护理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0.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2.患者出院护理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1.心肺复苏(单人)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3.铺备用床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2.无菌技术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4.铺麻醉床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3.一般洗手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5.卧有病人更换床单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4.肌肉注射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6.铺暂空床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5.皮下注射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7.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6.皮内注射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8.轴线翻身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7.静脉注射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9.病人移至平车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8.密闭式输液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0.全身约束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9.密闭式静脉输血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1.背部按摩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30.静脉留置针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2.酒精擦浴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31.真空采血要求及评分标准 13.冰袋和冰枕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32.会阴擦洗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4,口服给药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33.女病人导尿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5.鼻饲喂养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34.男病人导尿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6.生命体征测量法要求及评分标准35.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7.口腔护理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36.保留灌肠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8.氧气吸入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37.胸腔闭式引流法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9.经口/鼻吸痰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目录 1.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2.呼吸机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3.心电监护操作规程要求及评分标准 4.电除颤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5.医用震动排痰机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6.超声雾化器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7.注射泵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8.末梢血糖监测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口腔护理操作技术及评分标准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目的】 1、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使病人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牙垢、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黏膜和舌苔的变化、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评估及观察要点】 1、评估病人的病情、自理能力、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2、重点观察口唇有无干裂;口腔黏膜有无溃疡、出血;牙龈有无红肿、出血;舌苔有无厚腻;有无口臭;牙齿有无松动,有无活动性义齿等 【操作前准备】 1、护士: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着装整齐,仪表大方,态度和蔼。 2、物品:治疗盘、治疗弯盘一套(内有弯血管钳、镊子各1把)、无菌棉球缸、棉签、压舌板、水杯、(内盛吸水管和漱口水)、手电筒、治疗巾、纱布/面巾、口腔护理液(根据病情选择,一般选择0.9%的生理盐水)、20ml注射器,污物缸、快速手消毒液、必要时备开口器,PH试纸 3、环境安静、舒适、整洁 【方法】 处理医嘱→告知、评估患者→手消→回治疗室→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查对→手消→向患者解释→协助患者侧卧/仰卧,头偏向一侧,面向护士→治疗巾铺于患者颌下→置弯盘于口角旁→根据病情,用弯止血钳夹取湿棉球并清点数量→用2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浸湿棉球→湿润口唇→协助患者漱口(清醒病人)→擦净口角→嘱患者咬合上下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对侧颊部)纵

向擦试对侧牙齿的外面(由内洗向门齿)→纵向擦试近侧牙齿的外面(由内洗向门齿)→嘱患者张开上、下齿,纵向擦试对侧上内侧面、上咬合面(由内洗向门齿)→擦试近侧上内侧面、上咬合面(由内洗向门齿)→嘱患者张开上下齿,擦试对侧下内侧面、下咬合面(由内洗向门齿)→擦试近侧下内侧面、下咬合面(由内洗向门齿)→擦试硬腭→擦试舌面→擦试舌下→以弧形擦试左右侧颊部→擦洗嘴唇→清点棉球数量→再漱口擦净口周→再次观察口腔情况→润唇→撤去碗盘及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消毒双手→记录→回治疗室,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用物→洗手。 {评价} 1、操作方法正确,动作熟练、轻柔。 2、棉球湿度适宜,昏迷患者防止误吸。 3、棉球将止血钳前段包裹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4、操作完毕口腔清洁无异味、异物,患者感觉舒适。 [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避免弯钳触及牙龈和口腔黏膜,以免受损伤 2、昏迷或意识模糊的患者棉球不能过湿,注意夹紧棉球,防止遗留在口腔内,禁止漱口。 3、擦洗每个部位只能用一个棉球 4、有活动性义齿的患者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 5、使用开口器时从臼齿处放入 6、血小板减少患者,有牙龈出血者禁止操作,应嘱病人含漱口腔护理液或止血药液。

50项护理基础操作评分标准

广东省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目录 第一项一般洗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 第二项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第三项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 第四项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 第五项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 第六项女病人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

第七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7) 第八项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8) 第九项鼻塞(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 第十项换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 第十一项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1) 第十二项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 第十三项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3) 第十四项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4) 第十五项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 第十六项静脉留置针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16) 第十七项静脉采集血标本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7) 第十八项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8) 第十九项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9 第二十项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 第二十一项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1) 第二十二项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2) 第二十三项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3) 第二十四项酒精拭浴降温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4) 第二十五项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5) 第二十六项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6) 第二十七项气管切开(呼吸机)病人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7) 第二十八项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8) 第二十九项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9) 第三十项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30) 第三十一项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1) 第三十二项轴线翻身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2) 第三十三项(一)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3) 第三十三项(二)协助患者由床上移至平车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4) 第三十四项病人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5) 第三十五项痰标本采集法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36) 第三十六项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7) 第三十七项洗胃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8) 第三十八项 "T"管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9) 第三十九项造口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0) 第四十项膀胱冲洗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1) 第四十一项脑室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2) 第四十二项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3) 第四十三项产时会阴消毒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4) 第四十四项早产儿暖箱的应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