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我的牙齿》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我的牙齿》2篇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我的牙齿》 (2)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我的牙齿》 (2)精选2篇(一)课题:我的牙齿课型:大班健康教育年龄段:3-5岁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牙齿的作用,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教学内容:1. 牙齿的作用:咀嚼食物、美化容貌、发音等。
2. 牙齿的种类:门牙、磨牙、尖牙等。
3. 牙齿的结构:牙冠、牙颈、牙根。
4. 刷牙的方法:正确选择牙刷和牙膏,正确的刷牙姿势,刷牙时间,刷牙顺序等。
5. 养护牙齿:控制食糖的摄入,定期看牙医,定期洗牙等。
教学准备:1. 图片、卡片或实物:包括牙齿的种类、结构和不同的刷牙工具等。
2. 实物或图片:包括牙膏、牙刷、泡沫杯等。
3. 儿歌或故事书:《小牙医的故事》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孩子们观察自己的牙齿,询问他们对牙齿有什么了解。
然后,展示牙齿的图片或实物,让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
Step 2:呈现(10分钟)出示不同种类的牙齿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牙齿的结构和不同的刷牙工具。
Step 3:教授(10分钟)通过口头解释和示范,教授孩子们正确的刷牙方法、选用合适的牙膏和牙刷、刷牙的时间和顺序等。
同时,引导孩子们熟悉正确刷牙的动作和姿势。
Step 4:合作活动(15分钟)将孩子分成小组,让每组选出一名“牙医”,其他孩子扮演病人。
每个小组使用泡沫杯代表的嘴巴,涂抹牙膏,然后用刷毛把牙膏刷到泡沫杯上,模拟刷牙过程。
牙医负责指导和检查刷牙的正确性。
Step 5:总结(5分钟)通过回顾讨论,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课后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孩子们每天正确刷牙。
Step 6:结束(5分钟)唱一首关于牙齿健康的儿歌,或讲一个有关牙齿的故事给孩子们听。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覆盖了牙齿的作用、种类和结构以及刷牙的方法和养护的重要性。
通过合作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牙齿健康的认识。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活动《我的牙齿》含反思模板范本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活动《我的牙齿》含反思模板范本一、活动目标1. 了解牙齿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 能够主动关注自己的牙齿健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牙齿模型图2. 牙刷、牙膏3. 牙齿健康宣传册4. 音乐《刷牙歌》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牙齿模型图,引导幼儿说出牙齿的名称和位置。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牙齿的基本结构,包括牙冠、牙颈、牙根等,并告知幼儿牙齿的功能。
3. 演示: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4. 实践:让幼儿分组练习刷牙,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延伸2. 环境创设:布置“我爱刷牙”主题墙,展示幼儿的刷牙照片和绘画作品。
3. 区域活动:设置口腔医院角色区,让幼儿扮演医生和患者,练习刷牙和检查牙齿。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何?3. 幼儿对牙齿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4. 教师在活动中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如何?5. 家长对活动成果的反馈意见如何?六、教学活动流程1. 开场:以一首儿歌《小白牙》引发幼儿对牙齿的兴趣。
2. 主题讲解:介绍牙齿的种类、作用以及保护牙齿的方法。
3. 互动环节:进行“牙齿健康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牙齿知识。
4. 实践操作:带领幼儿模拟刷牙过程,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5. 总结环节:强调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回家后实践所学。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向幼儿讲解牙齿知识。
2. 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
3. 演示法:教师展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4. 实践法:让幼儿亲身体验刷牙过程。
八、教学评价1.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2. 幼儿对牙齿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幼儿在家中实践刷牙的情况。
九、教学资源1. 牙齿模型:用于展示牙齿结构。
2. 牙齿健康宣传册:让幼儿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学习。
3. 视频资料:关于正确刷牙方法的动画或教学视频。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通过参观牙科诊所,知道不健康的牙齿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我的牙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一:参观牙科诊所教育目标1.通过参观牙科诊所,使幼儿知道不健康的牙齿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与牙科诊所联系,获得诊所工作人员的同意和支持。
教学过程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观察牙科诊所的环境,牙科医生的工作。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有些什么器械?那些牙科医生在干什么2.观察牙科诊所的宣传栏。
引导幼儿观看宣传栏里的图片并说说内容。
3.观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诊所看病。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病人怎么了?他们得了什么病?(2)引导幼儿谈论他们为什么要请医生治好牙病?(3)教师小结:这些病人得了牙病后,牙很痛,吃东西会很不舒服,疼痛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要请医生帮助他们,治好牙病。
4.活动结束,就幼儿参观的所见所闻组织谈话,并引导幼儿思考议论:“他们为什么会生牙病?”教师小结:“由于病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活动二:认识牙齿活动目标1.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功用。
2.了解换牙的知识,认识乳牙、恒牙。
3.消除对换牙的恐惧感。
活动准备《成人的牙齿》和《幼儿的牙齿》挂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1.观察牙齿。
两人一对,互相数数对方有多少颗牙齿;仔细观察对方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发现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
2.介绍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功用。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门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时各有什么作用。
小结:门牙比其它牙齿薄,它们可以切开和咬断食物,犬牙比较尖、长,可以撕裂食物;臼牙又宽又厚,可以磨碎食物。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四篇)
目录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一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银杏树叶》二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给弟弟妹妹做礼物》含反思三幼儿园大班教案《我要毕业了》含反思四
- 1 -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
一
大班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认真观察自己和同伴的牙齿,画出自己牙齿的主要特征,乐意讲述自己的画面,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绘画,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我的牙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自己和同伴的牙齿,画出自己牙齿的主要特征。
2、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3、乐意讲述自己的画面,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绘画。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支勾线笔、镜子等。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音乐磁带《生活模仿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牙齿和同伴的牙齿。
1、教师:你知道的牙齿是什么样的?你想看看你们自己的牙齿和小朋友的牙齿吗?
2、教师请幼儿用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再互相看看同伴的牙齿,然后,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牙齿和小伙伴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二、幼儿绘画活动。
3 / 3。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得孩子的乳牙和永久牙的区分。
2. 理解保护牙齿的紧要性。
3. 学会如何正确地刷牙。
二、教学准备:画纸、颜料、刷子、拖布、牛奶、糖、嘴巴模型、牙具模型、PPT。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孩子们亲热互动,赏识孩子们的作品,并询问是否有孩子知道什么是牙齿。
2. 普及学问PPT介绍以儿童为主体,先向孩子讲解乳牙和永久牙的区分及功能。
3. 演示实践老师拿出嘴巴模型、牙具模型等教具,向孩子们演示刷牙的正确方式。
然后请孩子们本身仿照,学会如何正确地刷牙。
4. 共享糖的害处老师领着孩子们发觉糖对牙齿的损害。
老师拿出一些巧克力和其他含糖物品,然后子视听引导下,孩子们共同讨论这些糖对牙齿可能会产生的危害。
5. 手工制作老师配备颜料、画纸、拖布等材料,让孩子们手工制作洁牙画,表示保护牙齿是多么紧要的一件事。
6. 给孩子们叙述保护牙齿的紧要性老师向孩子们解释保护牙齿的紧要性,并呈现一些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如饮食不可太油腻等。
7. 总结老师帮忙孩子们总结今日学到的学问和技能,并激励孩子们多多运用所学学问、参加保护牙齿的各种活动。
四、教学反思:本次上课以幼儿园大班为对象,以”我的牙齿”为主题,通过老师的亲身演示、直观的PPT课件和手工制作等活动进行综合教学。
总体来看,本次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下:1. 在导入环节,老师与孩子们进行亲热互动,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从而开启了课堂的学习气氛;2. 在普及学问环节,PPT的使用加强了教育的效果,使孩子们在互动中欢乐地学习;3. 在演示实践环节,老师通过亲身示范,让孩子们体验到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培育了孩子们的实践本领;4. 在共享糖的害处环节,老师通过引导孩子们讨论,让孩子们了解了糖果对牙齿的危害;5. 在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通过手工制作洁牙画,激发了同学的制造力;6. 在课后整合,可加深印象、引导孩子们回顾课堂内容、巩固所学。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大班健康《我的牙齿》教案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大班健康《我的牙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健康成长》,详细内容为“我的牙齿”。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及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牙齿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关爱自己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牙齿的结构、功能及保护牙齿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牙齿模型、图片、视频、PPT、故事书。
学具:牙刷、牙膏、毛巾。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熊刷牙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牙齿健康问题。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展示牙齿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牙齿的结构。
(2)通过PPT讲解牙齿的功能,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示范正确刷牙方法,并邀请幼儿上台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牙刷、牙膏,让幼儿分组练习刷牙,教师巡回指导。
4. 视频观看(5分钟)播放关于保护牙齿的动画片,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牙齿的结构:牙冠、牙颈、牙根。
2. 牙齿的功能:咀嚼、发音、保持面部形态。
3. 保护牙齿的方法:正确刷牙、定期检查、少吃甜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牙齿的结构、功能及保护方法。
答案:牙齿的结构包括牙冠、牙颈、牙根;牙齿的功能有咀嚼、发音、保持面部形态;保护牙齿的方法有正确刷牙、定期检查、少吃甜食。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园合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家园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牙齿健康问题。
通过开展“爱牙日”等活动,提高幼儿保护牙齿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实践环节。
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牙齿的结构、功能及保护牙齿的方法。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教具:牙齿模型、图片、视频、PPT、故事书。
大班健康教育精品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

大班健康教育精品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牙齿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口腔卫生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重点:认识牙齿的结构,了解牙齿的功能,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牙齿模型、牙刷、牙膏、PPT课件、挂图。
学具:每人一把小牙刷、一张口腔卫生习惯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位小朋友到讲台前,展示他的刷牙过程。
(2)请其他小朋友观察并说出这位小朋友刷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通过PPT课件和挂图,介绍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2)邀请小朋友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示范操作步骤。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牙刷,按照正确的方法刷牙。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牙齿的结构与功能2. 正确的刷牙方法3. 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张口腔卫生习惯记录表,记录每天刷牙的次数、时间和方法。
答案:见附件(口腔卫生习惯记录表)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课后孩子们的刷牙情况,了解他们在家庭中是否能够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我的牙齿最健康”主题活动,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口腔卫生习惯。
(2)邀请牙科医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增强孩子们保护牙齿的意识。
(3)开展“我是小小牙医”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正确的刷牙方法的教授与练习。
2. 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与课后拓展延伸。
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实施。
4.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正确的刷牙方法的教授与练习(1)在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时,应详细分解刷牙的步骤,包括牙刷的选择、牙膏的使用量、刷牙的角度、力度和时长等。
《我的牙齿》大班健康教育教案

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牙齿的重要性,了解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每天按时刷牙的好习惯。
3.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热爱自己的牙齿,增强保护牙齿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牙齿的结构和功能2. 正确的刷牙方法3. 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牙齿的结构和功能,正确刷牙的方法。
2. 示范法:示范正确刷牙的方法,让幼儿跟着学。
3. 游戏法:通过牙齿宝宝和小鸟的游戏,引导幼儿保护牙齿。
四、教学准备:1. 牙齿模型:展示牙齿的结构,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牙齿。
2. 牙齿宝宝和小鸟的手偶:用于游戏环节,增加趣味性。
3. 刷牙工具:牙刷、牙膏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牙齿模型,引导幼儿关注牙齿。
2. 讲解牙齿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正确刷牙的方法。
3. 示范正确刷牙的方法,让幼儿跟着学。
4. 游戏环节:牙齿宝宝和小鸟的手偶游戏,引导幼儿保护牙齿。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刷牙,监督家长刷牙。
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牙齿保护和正确刷牙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刷牙的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我爱我的牙齿”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对自己牙齿的热爱。
2. 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牙齿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幼儿的口腔健康。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家长的反馈,对幼儿次健康教育活动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十、教学改进: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针对幼儿在牙齿保护方面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设定,确保目标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目标应具体、明确,便于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我的牙齿》.
活动一:参观牙科诊所.
(一)教育目标:
1.通过参观牙科诊所,使幼儿知道不健康的牙齿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
与牙科诊所联系,获得诊所工作人员的同意和支持。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观察牙科诊所的环境,牙科医生的工作。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有些什么器械?那些牙科医生在干什么?
2.观察牙科诊所的宣传栏。
引导幼儿观看宣传栏里的图片并说说内容。
3.观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诊所看病.。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病人怎么了?他们得了什么病?
(2)引导幼儿谈论他们为什么要请医生治好牙病?
(3)教师小结:这些病人得了牙病后,牙很痛,吃东西会很不舒服,疼痛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要请医生帮助他们,治好牙病。
4.活动结束,就幼儿参观的所见所闻组织谈话,并引导幼儿思考议论:“他们为什么会生牙病?”教师小结:“由于病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活动二:认识牙齿.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功用。
2.了解换牙的知识,认识乳牙、恒牙。
3.消除对换牙的恐惧感。
(二)活动准备:
《成人的牙齿》和《幼儿的牙齿》挂图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1.观察牙齿。
两人一对,互相数数对方有多少颗牙齿;仔细观察对方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发现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
2.介绍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功用。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门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时各有什么作用。
小结:门牙比其它牙齿薄,它们可以切开和咬断食物,犬牙比较尖、长,可以撕裂食物;臼牙又宽又厚,可以磨碎食物。
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比较成人与幼儿的牙数,找出不同处。
4.引导幼儿讨论:有的幼儿掉了牙,还会长出来吗?
5.介绍乳牙、恒牙。
6.了解换牙的知识。
引导有换牙经验的幼儿说说牙齿是怎样掉落的,掉牙时有些什么现象,教师告诉幼儿乳牙到5、6岁时就会脱落,然后长出新牙——恒牙。
掉牙时会有点疼,流一点点血,小朋友不要害怕,流血时,用凉开水漱口,就会止住。
每个小朋友都要常常注意自己的牙齿有没有松动,如果有,就是要长新牙了。
活动三:怎样才有整齐洁白的牙齿.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怎样才能长出美观、整齐的牙齿。
2.懂得如何保护牙齿。
(二)活动准备;
有关保护牙齿的系列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小朋友互相比较观察,谁的牙齿好,为什么好?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人牙齿不整齐、发黄、发黑和烂牙。
3.介绍怎样才会生长出整齐美观的牙齿。
(1)换牙时注意不用手摇松动的牙齿;不用舌舔松动的乳牙和正在生长的新牙;如果乳牙没掉,新牙就长出来了,要及时请牙医拔掉乳牙。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谈论为什么要这样做。
(2)讨论:“换牙时要吃软食吗?”教师小结:小朋友换牙时
不必吃软食,平时多吃粗食、粗纤维食物,可以锻炼牙齿,坚固牙根,帮助长出端正的牙齿,补充钙片、维生素D,帮助生牙。
(3)平常坚持早晚刷牙,如果牙烂了,牙根发育不好,就会长出奇形怪状的恒牙。
4.看系列图片,说一说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牙齿。
(1)睡前不吃酸甜食物,它们能破坏牙齿的保护层,使牙齿受到细菌的侵害。
(2)坚持早晚刷牙,清除口腔、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杀灭口腔中的细菌。
5.小结:小朋友换好牙后,就不会再换牙了,所以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牙齿。
活动四:儿歌表演“小熊拔牙”。
(一)教育目标;
1.以儿歌表演的形式,教育幼儿爱护牙齿,坚持早晚刷牙,不
偏爱甜食。
2.能清楚、正确地朗诵儿歌,并用动作、声音、表情表现儿歌内容。
3.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陶冶幼儿的艺术情趣。
(二)教学准备;
课前熟悉儿歌内容,准备熊妈妈、熊宝宝、小白兔等动物头饰若干套,各种主题的音乐带。
(三)教学过程:
1.给予情节、音乐,鼓励幼儿自编自演表现儿歌中的小动物。
2.教师汇编补充小朋友的动作,配上不同角色的音乐,带领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儿歌中的重要段落。
3.引入儿歌内容。
引导幼儿根据场地、道具、人数选择表演方式,并分配角色。
提问:“小朋友都来表演儿歌《小熊拔牙》好吗?怎样表演呢?”让幼儿充分发表意见,教师选择好的方法并补充一些
建议。
4.幼儿表演,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角色。
5.自由组合表演。
6.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