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开放空间的肌理设计与引导

合集下载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功能布局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功能布局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功能布局城市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社会活动的舞台。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功能布局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互动。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功能布局和实际案例等方面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功能布局的重要性。

一、设计原则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人性化、开放性、多样化和可持续性。

首先,人性化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原则。

一个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应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和期望,如惬意休闲、社交交流、文化体验等。

设计应注重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为居民提供宜人的环境,促进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其次,开放性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对所有市民开放的,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和经济状况。

开放性的设计能够促进社会平等,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和凝聚力。

第三,多样化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青少年、儿童、残障人士等。

设计师应考虑到人们的不同兴趣、文化和活动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最后,可持续性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必要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注重使用可再生和环保材料,强调节能减排和废物处理等环境友好的设计方法。

二、功能布局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布局应根据城市定位、人口密度和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包括市政府广场、公园、广场、步行街、体育场馆等多种形式。

市政府广场是城市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中心,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标志性地标。

市政府广场应具备开放性和多功能性,既是政府公务处理的场所,也是民众活动和文化表演的场所。

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的场所。

公园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要,提供花坛、儿童游乐场、户外健身器材等设施,创造一个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空间。

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功能区域,可以用于集会、展览、文化表演和商业活动等。

城市肌理

城市肌理

City's texture & Space's modality城市肌理Array与空间形态城市肌理是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特征的描述,随时代、地域、城市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这些变化往往体现在城市建筑的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多方面,可以使城市肌理有粗犷与细腻、均质与不均质之分。

这种城市空间肌理具有明显的时代地域特征,与社会生产生活和技术相适应,其中,居住形态是影响肌理的重要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和肌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经济增长方式及交通方式,它们反映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及社会状态。

东、西方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结构与肌理;现代的不同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也不一样。

传统城市和现代城市在建筑实体和空间的关系上表现出两种不同模式。

一个是传统城市模式,城市空间是从建筑实体中切割出来;现代城市模式概括为“虚空当中立实体”,前者是积极的、围合的城市空间,后者是消极的、无围合边界、向四面开敞。

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应与城市空间结构与肌理有机相融,遵循原有的城市空间组织关系。

南向鸟瞰波特兰中心,波特兰市位于美国西北部的俄勒冈州。

该城市沿着威拉米特河发展而成,市中心位于西岸。

大波特兰市有150万居民,它有着典型的北美网格式街道与广场的格局,但它的城市街区比较小,这就赋予了这个城市不同的建筑尺度。

从北面鸟瞰哥本哈根。

在港口和新建城区之间的中心地区就是中世纪以来的城市核心,右下方为皇宫广场——阿马林堡广场。

尽管18世纪的那场大火几乎抹去了中世纪建筑的所有痕迹,但是,在城市中心仍然保存着大约1平方公里的中世纪街道的格局。

城市内的建筑主要建于那场大火之后的一段时期,多为4、5层楼高,立面相对较窄,给城市的街道增加了不少有趣而且多样的韵律感。

从南边拍摄的弗赖堡的鸟瞰图。

图的中部至右侧是中世纪以来的市中心,具有大教堂和宽敞的主街道。

左侧是火车站和为自行车、步行者和轻轨车而新建的大桥。

空间设计肌理知识点总结

空间设计肌理知识点总结

空间设计肌理知识点总结一、空间设计概述空间设计是以人为本,以空间为载体,通过建筑、室内装饰、景观设计等手段,创造出适宜人们生活、工作和休闲的环境。

在空间设计中,肌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材料的质地、纹理、表面处理等方面,对空间的视觉和触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肌理的概念肌理是指材料的质地、纹理和表面处理的特征,包括光滑、粗糙、光泽、哑光、有机、无机等不同的特性。

通过不同的肌理的运用,可以在空间设计中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触感和视觉效果,为空间增添质感和趣味性。

三、肌理的分类1. 根据材料的特性分- 有机材料的肌理:如木材、纺织品、天然石材等,具有自然的纹理和质感。

- 无机材料的肌理:如金属、玻璃、瓷砖等,具有更加坚硬和冷静的质感。

2. 根据表面处理的方式分- 光滑肌理:表面平整、光亮,具有一定的反射性,能够反射出周围的环境。

- 粗糙肌理:表面粗糙、不规则,具有一定的凹凸感,给人一种朴实和质朴的感觉。

- 光泽肌理:表面处理后具有高光泽度,如玻璃、金属等,能够产生闪耀的反射效果。

- 哑光肌理:表面处理后呈现出哑光的效果,不具有明亮的光泽感,显得更加柔和和厚重。

3. 根据使用的场景和需求分- 视觉肌理:通过视觉感知产生的效果,如不同材料的颜色、纹理等,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观感。

- 触觉肌理:通过触觉感知产生的效果,如不同材料的质地、温度、硬度等,给人一种触觉上的触感。

四、肌理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1. 墙面肌理墙面是空间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通过不同的肌理处理,可以使墙面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在室内装饰中,常见的墙面肌理包括粉刷、涂料、壁纸、石材、玻璃等不同的处理方式,用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氛围。

地面是人们活动的场所,通过不同的地面肌理处理,可以为空间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

常见的地面肌理包括木地板、瓷砖、地毯、石材等,它们的不同质地和纹理可以为空间增添丰富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3. 家具肌理家具是空间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它们的肌理特性直接影响到空间的整体效果。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广场设计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

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

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

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

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

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

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

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

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

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

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

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

节日时,可点缀花卉。

城市肌理的发展及保护

城市肌理的发展及保护

城市肌理的发展及保护建筑学122 杨镜城市的肌理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是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长期浸润和积淀形成的,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相依相存,与人的休养生息有机相伴,是一部活的城市历史,印记着岁月的沧海桑田。

城市是否具有魅力,对居民是否具有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关键取决于城市肌理的细腻与丰富程度。

肌理是涵养城市文化底蕴、保持地区个性、焕发内在活力的重要依据,也是控制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

肌理的形态可以是历史遗留的片断,也可以是建成不久的建筑群落,只要其空间形制与内容能对引领整个地段的风格有着影响,这种布局就可以称之为肌理。

而城市肌理则是对这一特性的理性概括。

“肌”,是物质的表皮;“理”,是物质表皮的纹理。

城市肌理不仅是建筑与景观视觉的关键因素,也是其构造城市组织形态的体现。

城市肌理反映在建筑密度上,可以理解为城市的图底关系;反映在空间尺度上,可以理解为各种要素组成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肌理的形成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结果,其本身可以体现城市的历史、人文以及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感,是特定时期内的社会价值倾向的反映。

在长久的历史冲刷下,很多城市肌理能完整地保留下来,最关键的就是活跃在空间肌理下隐含着的人文情结,院落、里弄、胡同等传统城市肌理可以像年轮一样成为时间的印记。

从空间的街巷和建筑排布的肌理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琢磨,从新与旧空间交织的街区肌理对比中可以感受到.。

历史的纵深与时空的张力。

因此对城市肌理的研究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个城市。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其尚存的文化内涵如何延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在相当程度上需要借助规划者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涵养来识别、整合、复兴城市街区中的微观空间构造。

把空间设计转化为肌理延续,从城市肌理的角度而非从建筑形式本身来塑造空间形象,这是在建设过程中须不遗余力去发掘的,也为在城市空间创造中提供一个新的着眼点。

对一个城市的理解,最直接的就是去亲身感受这个城市的空间形态,而城市肌理则是对这一特性的理性概括,因此对城市肌理的研究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个城市。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点与应用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点与应用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点与应用分析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补充,也是城市人文环境的重要体现。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城市形象与居住品质,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点与应用分析。

一、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宜居、舒适、人性化、多样化、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1、功能性原则。

方便、安全、易用、实用是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公共空间必须满足其功能要求。

2、美学原则。

设计要考虑美学需求,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合使空间感觉更加自然、舒适。

3、适应性原则。

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公共空间要考虑不同人群、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季节等要素,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4、可持续性原则。

公共空间设计要考虑环保,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空间要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空间要素包括:1、交通组织:包括人、车道、公交区域的划分和组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是考虑的关键要素。

2、绿化与景观:公共空间中引入植被、水体等自然景观,提高空间品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3、功能区域的分隔:根据区域功能的不同,必须分隔不同的区域,以充分利用空间。

4、户外活动设施: 提供多样的户外活动设施,丰富公共空间的功能与活力。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实例A、中国大陆1、上海中心广场上海中心广场位于浦东新区的中心位置,是上海中央商务区(CBD)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场特别重视与周边建筑的衔接,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周边建筑的高度及其夜景的美感,空间布局合理,绿化率高。

2、北京三元桥商务区北京三元桥商务区的公共空间建设突出了“互动性”与“参与性”的设计理念,活动广场、绿化园林、儿童游乐场等多重功能区域,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考虑。

B、国外1、巴黎拉丁区骑士花园这是一个坐落于巴黎著名的拉丁区的公园。

公园采用了自然、和谐、和平的设计风格,充分利用资金与空间进行了适宜环境的打造。

城市肌理赏析及延续

城市肌理赏析及延续

城市肌理赏析及延续一、引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承载着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等多种需求。

城市的肌理是指城市内部的布局、地块分布、建筑风格等方面的特征。

对城市肌理的赏析和延续有助于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肌理的赏析城市肌理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赏析,包括地块布局、建筑风格、交通组织等方面。

2.1 地块布局城市的地块布局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地块布局可以保证城市内各功能区块的合理组织,方便居民出行和生活。

例如,商业区、住宅区、公共服务区等的地理分布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便利程度。

2.2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城市肌理中具有明显特色的一部分。

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可能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因素而产生差异。

赏析城市的建筑风格可以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沿革以及文化传承。

2.3 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是城市肌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交通组织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拥堵问题,并且方便市民的出行。

赏析城市的交通组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三、城市肌理的延续城市肌理的延续是指在城市更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保留和弘扬城市原有的文化和特点。

3.1 保护历史建筑历史建筑是城市肌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城市更新和建设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护历史建筑,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

3.2 弘扬传统文化城市肌理的延续也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修复文化遗址等方式,可以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3 发展可持续城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肌理延续的重要方向。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造血功能和生态环境,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的肌理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四、结论城市肌理的赏析和延续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赏析城市肌理可以从多个方面深入了解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而城市肌理的延续则需要我们在城市更新和建设中保留和弘扬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谈城市开放空间的肌理设计与引导

谈城市开放空间的肌理设计与引导

市肌理 , 有助于形成有 活力 的 、 完整 的城市开放空 间。
其 中。
1 设 计原 则
1 3 可持 续原 则 .
在功能控制方面 , 需要 控制 肌理 中心 的建设 密度 、 在肌理 单 我们在对城市开放空 间的肌理形态 进行设计 时 , 要创造 的 需 在 增加 肌理 的弹 不是一个从城市生活 中割裂 出来 的空间 , 而是 一个功 能与高效率 元周 围设置缓冲用 地 、 区域 外 围保 留备用空 地 , 以保证 城市后期的密集发 展以及必 然出现 的用地 形态相混合 的 , 富有 活力 的城市 片 区。为达 到这 一 目的 , 我们 需 性和可变尺度 ,
整体性有助 于提高城市开放空 间的“ 可读性 ” 使得 城市的空 间和 机遇 , , 能够为人 提供各 种活 动 内容 的空 间容量 , 让参 与某种 活 能 形体秩序被人们直接感受和体验 。设计 出适宜 的、 控制 良好 的城 动 的人各得其所 ; 再次 , 还需要营造 出安 全感 , 能让人 安心 的滞 留
市规 划 ,0 5 2 :— . 2 0 ( ) 24
4] o nC f l 严 宁. nid 旧酒厂 区的改造 和利 用[ ] 国外城 J. 地, 道路 两侧 布置行道 树 , 整个厂 区绿化 形成完整 的绿地 系统 , 做 [ Jh a le ,
[] 郑旭华. 5 浅谈 工 业 厂 区 流 线 设 计 及 建 筑 师 负责 制— — 华 为
・2l ・
谈 城 市 开 放 空 间 的 肌 理 设 计 与 引 导



朱 晓 飞
30 0 10 2)
( 州全 景 建 筑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 江 杭 州 杭 浙
要: 对城市开放空 间及其肌理进行 了分析 , 从设 计原则、 肌理设计涉及 的元素方面进行 了研 究 , 出了利 用肌 理设计 元素组织 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理元素的构成在涉及空间的用途和功能时,予以一定的组 合与过渡的顺序: 公共的—半公共的—私密性的、多数集合的— 中数集合的—少数集合的、热闹娱乐的—中间性的—安静休息的 以及运动流通 的—中 间 性 的—静 止 不 变 的,注 意 虚 实 的 变 化,主 从渐进的关系,可 体 现 出 空 间 深 度 和 私 密 性 层 次 的 不 同,对 应 不 同开放程度的界面。针对肌理中的一系列相互渗透贯通的过渡
广州水泥厂厂区改造更新概念规 划 设 计[J]. 工 业 建 筑,
庆云街、大昌路和大运路。厂房四周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及货柜车
2007( 11) : 28-38.
通道并与厂区出入口相连,货物码头区位于厂房一侧并沿货柜车 [2] 龚建奎. 特大型工业厂区道路规划设计探析[J]. 钢铁技术,
通道设置,以满足工艺流程和物流运输的要求。
可以看作城市肌理的表现形式。
肌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以人为主体的空间的基本属性和
城市肌理是判断城市属性和城市性能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城 特征,“人性化”成为肌理评价的重要尺度。肌理的设计首先必须
市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变化。保持城市空间肌理的清晰性和 具有较强的诱发力,能把人吸引到空间中来; 其次得创造参与的 整体性有助于提高城市开放空间的“可读性”,使得城市的空间和 机遇,能够为人提供各种活动内容的空间容量,能让参与某种活
出入口可被定义为辅助出入区域的节点式空间,是开始或结 使得结构松散,缺乏凝聚力。由于具有相同尺度关系的建筑在人
束的场所。它可以是真实的物质构造,也可以只是具备出入的象 们的视线中易形成方向的连续,与不同空间领域或区段的建筑界
征性。出入口是一个过渡性空间,它是从一个区域空间转折到另 面尽量保持一致的尺度,将同样尺度关系的物体组合起来感知。
2009( 6) : 55-57.
6 绿化系统
厂区绿化充 分 利 用 厂 房 和 餐 厅 周 围,厂 房 周 围 布 置 小 块 绿 地,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整个厂区绿化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做 到点、线、面相结合,草坪与灌木、乔木相结合的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1] 朱志军,朱毅艺,郭冠颂. 产业建筑再利用与城市再生———
第 38 卷 第 13 期 2012 年5 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 38 No. 13
May. 2012 ·21·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13-0021-03
谈城市开放空间的肌理设计与引导
倪 绚 朱晓飞
( 杭州全景建筑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2)
组织构造的有序形态。引申到城市的语境,由街道、大量建筑物 考,无论是保留、修缮还是重建肌理模式,都应该延续城市文脉,提
组成的地段、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等城市要素组合在一起的呈现出 升空间肌理的质量,实现人们生活模式的延续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不同密度、不同形式以及不同质地的整体性外貌和城市视觉特征 1. 2 人性化原则
2. 1 中心
造成一体连续经验的同时,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作
中心是城市结构空间及主要要素的交汇与连接点,同时也是 为一种媒介,区域肌理的过渡空间具有缓冲、衔接与流线转换的
城市在不同程度上表现的“焦点”以及城市空间中的战略要点。 作用。它的存在使肌理空间的变化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进深感,
它是空间组织的关键,有助于形成建筑和空间的秩序化、条理化, 为城市的空间序列体验增加了一种类型,起到过渡连接、铺垫、衬
不是一个从城市生活中割裂出来的空间,而是一个功能与高效率 元周围设置缓冲用地、在区域外围保留备用空地,增加肌理的弹 形态相混合的,富有活力的城市片区。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 性和可变尺度,以保证城市后期的密集发展以及必然出现的用地
要把握以下原则。
功能补充、更新或 者 置 换。多 样 性 和 选 择 性 方 面,街 区 的 混 合 使
[3] 杨旭光,曾有财. 工业厂区规划与工业厂房设计体会[J]. 中 国勘察设计,2009( 2) : 88-89.
[4] John Caulfield,严 宁. 旧酒厂区的改造和利用[J]. 国外城 市规划,2005( 2) : 2-4.
[5] 郑旭华. 浅谈工业厂区流线设计及建筑师负责制———华为 南方工厂( 一期生产) 案例[J]. 工业建筑,2008( 4) : 45-46.
Discussion on planning scheme design of Fushikang( Taiyuan) science industry park
MENG Jie ( Taiyuan Academy of Building Design,Taiyuan 030002,China)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planning scheme design case of some science industry park,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overall layout and commercial arrangement layout,analyzes setting ways of road system and greening system,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other science industry park. Key words: industry park,planning scheme,road system,single design
道的元素有两类,即交通联系的道路和视觉联系的视廊。一般情 况下,两者合二为 一 构 成 了 城 市 开 放 空 间 的 空 间 骨 架 ,决 定 了 空 间结构的整体性与秩序性。
2. 4 出入口
有序幕、展开、高潮以及结尾,有抑扬起伏,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 3 保证元素的连续性
连续包括间距的连续、尺度的连续以及轮廓的连续。界面需 要保持接近的间 距 以 增 强 结 构 的 整 体 性,避 免 减 弱 连志。 轮廓的连续是指保证围合商业建筑群体外部空间的界面的轮廓
正因为这个原因,它能成为肌理的焦点空间。
线,高度的一致性和特征形状的统一性。
在肌理设计中,出入口经常与边界或联系通道整合在一起, 3. 4 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往往以联系通道与边界的交叉口作为主要的出入口,以满足人们 穿越空间的运动。对于设置集中出入口的城市开放空间来说,应 当增加入口空间对行人的吸引力,通过视线的吸引进而促使行人 参与建筑内部的活动。如果肌理的边界能集中较多的出入口,就 更有利于汇聚更多的人流和活动。尤其是对于步行化的城市开 放空间边界空间,人们的行走更需要方向的不定性和灵活性。出
从肌理组织上看,突出的中心会加强城市及城市区段的可识 别性,这反映在由方格网或曲折线形所构成的中心区域与周围区 域明显不同的品质上。格网肌理中心感较弱,而不规则肌理常常 是由不同的关系相结合而成,其内部的几何关系及道路走向构成 了一个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的关系,若呈现放射—向心状的几何 网络,那它构成的中心是非常稳定的。
形体秩序被人们直接感受和体验。设计出适宜的、控制良好的城 动的人各得其所; 再次,还需要营造出安全感,能让人安心的滞留
市肌理,有助于形成有活力的、完整的城市开放空间。
其中。
1 设计原则
1. 3 可持续原则
我们在对城市开放空间的肌理形态进行设计时,需要创造的
在功能控制方面,需 要 控 制 肌 理 中 心 的 建 设 密 度、在 肌 理 单
3. 2 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
关注主中心空间和次中心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动线设计以 及连接方式是肌理元素构图设计的要点。有机地结合空间的排 列和时间的先后 这 两 种 因 素,构 成 前 后 连 续、具 有 节 奏 感 的 空 间 序列。从连续行进的过程中考虑肌理空间中的各元素形态及空 间的变化所构成的生动有韵律的均衡形式。利用动线系统将各 组成部分统合成一个整体,建立整体空间的秩序; 保证主要人流 路线的序列安排,同时要兼顾次要流线。空间序列应当完整连续,
2 肌理设计元素
时出现,而这恰恰 是 绝 大 多 数 现 代 城 市 的 特 征。 因 此,在 创 造 新
肌理是一种叠加的结构,它由单个元素的叠加而形成,这些元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的合理安排。一、二期工程出入口共有 10 个,分别设在电子街、
并有利于在多元的城市区域里形成方向感。
托的作用,并成为优化整体的重要因素。
中心在空间上多表现出一种向心性,闭合性,使空间形成稳 3 肌理设计元素的组织构图
定的形态并加以组织。广场和城市地标建筑往往作为中心空间 的实体象征,并给 中 心 空 间 定 性,在 垂 直 维 度 上 使 整 个 肌 理 收 敛 内聚。它们在图底关系的表现上相当于“图”,对周围地区有吸引 力,是人们对城市空间认知的心理图式的主体。
收稿日期:2012-01-06 作者简介:倪 绚(1979- ) ,女
·22·
第 38 卷 第 13 期 2012 年5 月
山西建筑
素包括: 中心、边界、联系通道、出入口、周边过渡区域( 灰空间、亚 态,使肌理与肌理形成连续,它是内外两方肌理所拥有的特性的
空间) 。
共存,是在内外肌 理 相 互 融 合 渗 透,交 叠 过 渡 中 所 产 生 的。 它 在
1. 1 连续性原则
连续性是空间连续性和时间连续性的结合。肌理不是突然 出现的,它是在内 外 力 共 同 作 用 下 长 期 集 聚、碰 撞、变 异、重 构 的 结果。在肌理演变的过程中,引发了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肌理同
用,生态多样化 设 计 均 有 助 于 可 持 续 的 发 展。 在 资 源 效 率 方 面, 大力发展公共交 通,通 过 整 体 城 市 设 计 尽 量 减 少 出 行,以 保 护 土 地资源等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