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第一张 中国国防
军事理论(第二版)答案

第一章中国国防中国国防(一)1根据国防的涵义,()不属于国防的作用或目的。
A、防备和抵抗侵略B、制止颠覆C、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D、为公民正常生活提供公共服务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不属于国防的类型。
A、扩张型B、自卫性C、独立型D、联盟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不属于国防的基本特征。
A、多种斗争形势的角逐B、军事实力的抗衡C、战争潜力的转化D、质量建设的方向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不属于先秦时期中国的国防政策。
A、以和为贵B、变法图强C、改革军制D、奖赏军功,百家论兵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不是西汉时期的国防政策。
A、汉匈和亲,文武并用B、固边以防,出击匈奴C、南征百越,设立郡县D、屯田耕守,赏功罚过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不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国防状况。
A、尚武修兵,北朝强盛B、国防废弛,南朝衰败C、西晋罢兵,东晋偏安D、器械为宝,和战攻心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学习军事理论的目的在于培养中国人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扩张型国防代表国家是中国。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国防活动涵盖了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中国国防(二)1()不是唐朝时期中国的国防形势。
A、万国归附,居安思危B、改良兵器,发明火药C、穷兵黩武,北伐突厥D、水路畅通,驿站遍布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不是元朝的国防形势。
A、以兵立国,横扫欧亚B、兼收并蓄,兵器无敌C、以战养战,征伐不已D、积贫积弱,执意求和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不是开元盛世的标准。
A、周边无强国B、周边无弱国C、周边无敌国D、周边无有敌意的强国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不是宋朝时期的国防形势。
A、闭关锁国B、强干弱枝C、火箭、火枪首开先河D、积贫积弱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隋朝时期,中国的国防形势是:集中军权,拓宽兵源;修成路河,以御赴急;征战西域,三伐高丽。
军事理论 重点

军事理论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填空、名词解释)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
国防的类型:按照性质可分为扩张型和自卫型;按照形式可分为联盟型和中立型。
(扩张型:霸权主义;自卫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与支持,维护本国安全及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联盟型:分为一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系联盟;中立型:奉行和平中立政策的中小发达国家。
我国属于自卫型国防。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1.履行兵役的义务。
2.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
3.保守国家军事秘密的义务。
4.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5.支持国防活动的义务。
(简答)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2.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中国武装力量: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民兵。
国防动员的概念: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时,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名词解释)自卫保卫战:抗美援朝——1950年对印度——1962对苏联——1969对越南——1979第二章.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概念:它揭示的是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名词解释)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时期:1.产生时期。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十六字诀”的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原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形成完整科学体系的时期。
军事理论课第一章中国国防

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近代国防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100多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国力日趋衰落,国防每况 愈下,在外国列强弱肉强食的政策下,中华民族屡遭外敌的 侵略、欺辱,先后有近20个国家的侵略者践踏过我国的国土, 抢掠过我国的财物,屠杀过我们的同胞,有170多万平方千米 的领土被割占。国不成其为国,国防无从防起;家不成其为 家,国破家亡,凄惨哀鸣。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目前世界公认的中立型国家:
奥地利 芬兰 爱尔兰 列支敦士登 瑞士 瑞典 梵蒂冈 新加坡等
瑞士风光和武装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中立国的义务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中立国不得对交战国提供与进行战争有关的直接或 间接援助; 第二,中立国必须防止交战国为进行战争而利用其领土, 这类义务称防止义务; 第三,中立国在本国国民做出对某一交战国进行有利的行 为而遭受损害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默许(受损害的内容 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哪一种,中立国均不能行使外交保 护权。
第一章 中国国防
4.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家要正常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的内外环境。一 个国家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难以建设和发展,而 且生存也会受到威胁。维护国家的安全也是国防的主要目的之 一。
一旦国家遭到外来侵略和颠覆,安全受到威胁,国防就必须 履行自己的职能,抵御和挫败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确保国家的 和平、稳定状态;当国内敌对分子勾结外国敌对势力进行武装 暴乱,危及国家安全时,国防力量就要采取措施,平息暴乱, 保卫国家安全。
第一章 中国国防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是指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 其底土和上空。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是构 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国家主权与国家领土具有密切关系, 领土既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 没有领土,主权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和行使的对象。 国家的领土被侵占,主权必然要遭到侵犯。国防捍卫国家 主权的独立,必然要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基本要素(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三)捍卫国家主权(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四)国防的手段军事(主要手段),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互助联盟型,中立型,防御自卫型(我国)。
二、我国国防历史(一)古代国防历史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薪对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时期的卫所兵役制。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二)近代的国防中国近代五次对外战争及战后条约1840 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1856 至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暖挥条约》1884 年至1885 年中法交战(中法战争中国战役胜利)一《中法新约》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一《马关条约》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辛丑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
1971年6月美国公然违背《开罗宣言》将我国钓鱼岛划给日本中国古代国防建设:城池、长城、京杭运河、海防要塞。
(最有代表性的是长城和京杭运河)(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3)国防科技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体系;(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现可喜局面。
三、主要启示(一)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做后盾(二)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三)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军队(四)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强弱的重要因素(五)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六)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第二节国防法规一、我国国防法规体系国防法规的特点:①阶级性②权威性③强制性④适用性⑤稳定性二、国防法规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一)国防法规对国防建设的调整作用(二)国防法规对武装力量的调节作用(三)国防法规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强化作用(四)国防法规是取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是宪法和国防法规规定的基本任务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一)公民的国防义务履行兵役,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护国防设备,保守国家军事机密,接受国防教育,支持和协助国防运动。
军事理论重点

第一章中国国防1、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和民兵。
P122、我国的国防法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哪四个层次? 答:第一层次是法律;第二层次是法规;第三层次是规章;第四层次是地方性法规。
P113、国防的含义是什么?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P14、国防四个基本类型及其代表性国家。
答:(1)扩张型,如美国。
(2)自卫型,如中国。
(3)联盟型,如美日、美韩、俄罗斯和北约。
(4)中立型,如瑞士和圣马力诺。
P15、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国防内涵的丰富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经济建设的关联性;(4)斗争手段的多样性;(5)国际行为的增强性。
P26、我国公民服兵役的三种形式是什么? 答: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学生军事训练。
P147、武汉市人民防空警报设立的时间及其历史原因。
答:时间:每年10 月25 日鸣响防空警报,既检验防空警报装备情况,也警醒市民记住这个月20日清晨5 时,武汉首次鸣响防空警报,次日日本战机开始轰炸武汉。
至1938 年10 月25 日侵华日军占领汉口岱家山,武汉沦陷。
在此期间,武汉共遭日机空袭72 次,炸死1651 人、伤3147 人,炸毁房屋3437 栋。
2003 年,武汉将10 月25 定为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日,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予以确立,以警示世人勿忘历史。
8、大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的政策是什么? 答:从2009 年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
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费补偿款首先用于偿还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
国家对服义务兵役的毕业生每学年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金额,最高不超过6000 元;毕业生在校期间每学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高于6000 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额实行补偿或者代偿;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低于6000 元的,按照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本息两者就高的原则,实行补偿或代偿。
军事理论之第一课中国国防[整理版]
![军事理论之第一课中国国防[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54f67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1.png)
第一课中国国防国防概述一、国防要素二、国防历史三、主要启示一、国防要素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一)国防的主体(二)国防的目的(三)国防的手段(四)国防的对象(五)国防的基本类型(一)国防的主体(二)国防的目的(三)国防的手段1、军事:国防的主要手段。
它最具有威慑性、有效性、最后手段。
2、政治: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
3、经济:经济是基础,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
4、外交:军事外交。
(四)国防的对象1、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
2、国防应把"武装侵略"作为制止的对象。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其最大的特点是把本国的所谓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屈服与痛苦之上,经常高叫本国的国防安全受到了"威胁",而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赤裸裸的对他国进行侵略、颠覆。
如美国、俄罗斯、英国、以色列等。
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2、自卫防御型依靠本国国防力量防御别国的侵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其宗旨是绝不要别国的一寸土地,不向别国派一兵一卒,但也绝不容许别国侵犯其一寸土地。
如中国、朝鲜、东南亚等国。
3、互助联盟型以联盟形式借助他国的力量进行防卫,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这种类型的国防也有侵略扩张型和防御自卫型两种。
有的联盟形式是以一个大国为主导地位,其余国家为从属地位;有的联盟形式是各国处于平等地位的伙伴关系,共同协商国防防卫大计。
如美国、英国、冰岛、俄罗斯等国家。
4、自主中立型这些国家基本奉行和平、中立和自主的国防政策。
有的是采取完全不设防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实行中立态度;有的采取全民保卫的武装中立,使侵略者感到得不偿失,从而放弃对该国的侵略。
如瑞士、瑞典等国家。
二、国防简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培育和锤炼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勇于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习文尚武、文治武攻的优良传统。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的对象:侵略,武器颠覆。
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主要手段),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联盟型(韩日美一元化体系,北约多元化体系),自卫型(中国),中立型(瑞士瑞典),扩张型(美国)4. 国防的功能:威慑,实战,增值5. 我国国防历史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6.国防教育日: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7.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义务8“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①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周恩来命名1966)2)预备役部队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民兵9.国防动员的形式: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4)交通战备动员 5)国防教育10.中国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成都,兰州,广州第二章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哪些阶段: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成熟时期2.《武经七书》主要指:(三六两法两子一对)三略,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1)重战、慎战、备战。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知其知彼,百战不殆。
4)先胜而后求战。
5)不战而屈人之兵。
4.《孙子兵法》有十三篇,约6000余字。
军事理论第1章_中国国防

• “所谓固国家不 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戈之 利者,其道所在, 精神为也!”
——孙中山
• 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精神和利剑。 从长远说,精神总能战胜利剑。
——拿破仑
八、国防教育
(五)国防教育的对象
• 国家武装力量 •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 • 大、中、小学校的学生 • 广大工人、农民、城乡居民和其他社会成
员
(六)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客 • 国防理论教育 • 国防知识教育 • 国防精神教育 • 国防法制教育 • 国防体育教育 • 国防道德教育 • 国防形势教育
(七)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水城”和“波照间”。他们在现场反复发出停船命令并进行追踪。 下午1点前,6名日本海上保安官在日本领海之外的海域登上中国渔船, 使其停止航行。日本海上保安厅7日夜间决定,计划以涉嫌妨碍执行公 务为由,逮捕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同时还以涉嫌违反《渔业法》 (逃避登船检查)为由展开调查。 9月10日
冲绳县石垣简易法院批准拘留船长10天。 9月13日
• 因此,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是未来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 的重点。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1.北部邻邦(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北面,有着曾经的超级大国俄罗斯与我们接 壤,其在地理上必将会形成对我们的打压优势。
(1)中俄关系现状: A. 合作的共同价值观基础——战略利益相近、 外交中奉行原则相近、在地区合作方面有共同需 要 B. 面对大国逼迫的必然选择——双方都把同 美国的关系作为自己外交关系重中之重 C. 全面合作的可能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第一张中国国防
第一节国防概述P1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一、国防的基本要素P2
(二)国防的目的
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家的统一是指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对领土内一切居民和事物行使完整的管辖权,不允许另立政府或分割国家的管辖权。
(三)国防的手段
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四)国防的对象
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
1.侵略扩张型——美国
2.防御自卫型——中国
3.互助联盟型——北约
4.自主中立型——瑞士
二、中国国防简史P7
三、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P22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二)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国防法规P24
一、国防法规的性质与作用
二、制定国防法规的等级权限与实施P28
三、主要国防法规简介P31
(一)我国国防法规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1997年3月14日,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简称《国防法》
基本特点体现:P32
2.体现了我国国防的正义性
我国武装力量的对外职能属于防御自卫型性质。
(二)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P35 (三)我国兵役法律制度P37
1955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984年5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即第二部《兵役法》,简称《兵役法》)
1.我国兵役制度的特点P38
2.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
(1)服现役
(2)服预备役
(3)学生军训
(4)为服兵役的公民承担一定的优抚义务
(四)我国的军事权益保护制度P40
1.军事设施保护制度
军事设施分为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和没有划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军事设施。
3.军人婚姻保护制度
任何人都有保护军婚关系的义务。
对于破坏军婚者,视其情节及破坏程度与后果,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并依法从重从快处置。
第三节国防建设P41
国防的基本内容是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
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学术1卷第149页)。
国防建设包括精神建设和物质建设两个方面。
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准备,国防动员和国防工业建设,国防科技研究,对国民进行国防教育,开展国防体育,国防法规建设,后备力量建设,军事科学和军事理论研究,国家战略战术研究以及与国防相关的其他行业等方面的建设。
国防斗争是指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反抗外来侵略,支持正义事业斗争而采取的以军事为主,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行动。
一、国防体制P4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二、国防建设成就P44
(一)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了军事理论
1.制定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P44-47
2.军事科学理论研究不断加强P47
三、国防建设的目标P53
我国国防建设的目标是,到建国100周年时,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相适应。
国防建设的重点是:抓好常备军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国防科技的研究,发展高技术和信息技术武器装备;完善国防潜力转换为国防实力的机制。
国防现代化是我国国防建设的总目标。
(三)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军事思想的现代化
2.军队的现代化
3.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体系的现代化
4.国防法规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的现代化
5.国防基础设施和战场建设的现代化
四、国防政策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中国的国防,是把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二)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准的军队质量建设
(四)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五)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六)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五、武装力量建设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执行对内对外政策的暴力工具。
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构成。
1985年后,形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