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教程课本电子版2021
军事理论课课件.ppt

第二阶段:1951、6-----1953、7、23(边打边谈,边谈边打)
此阶段时间较长,两军交战的形式也多样。 1951、9、18----10、22,粉碎敌人的“秋季攻势”。
1951、8、15----1952、8我军进行“反绞杀”斗争。
1952、1开始,我军进行了反细菌战的斗争。 1953、7、13----7、27,进行了金城战役,歼敌5.3万人。这是 朝鲜战争中,规模较大的最后一次战役。 (四)国家成立统一的军事领导机构。
第三阶段(1965.5-1976.10)“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尽管林彪、“四人邦”的干扰破坏,毛泽东、周恩来等主要 领导人仍然警觉地注意我国的安全。毛泽东针对林彪“四人邦” 破坏军队的阴谋严肃指出“还我长城”!保持了军队的稳定,顶 住了霸权主义的压力。同时对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始终没有放松, 因而保证了我国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66、10、16,成功发射中程地地导弹 1967、6、1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4、2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第四阶段(1978.12至今)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时期 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根据国际 形势的不断缓和特别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提出了“和平与发 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从而确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1985、5、23,召开的中央 军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 大决策。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彭德怀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作 的《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的报告中,提 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1977年叶剑英代表中央军委所作《抓纲治军,准备打仗》的 报告中,又提出“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军委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针对国内 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指出:“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 好办”,并强调“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究竟采取什么方针? 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 三、新时期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㈠军队建设有突破性进展 ⒈军队体制向精兵、合成、高效迈进。 ⒉军事训练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多样化。 ⒊武器装备日益改善。 ⒋军队干部队伍趋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㈡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成就斐然
大学生军事理论PPT参考课件

7
2021/3/10
授课:XXX
8
一、发展概况 二、孙子兵法
2021/3/10
授课:XXX
9
一、发展概况
(一)初步形成阶段 (二)趋于成熟阶段 (三)丰富发展阶段
2021/3/10
授课:XXX
10
公元前21--前8世纪 奴隶社会 特点:
1、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
2、以“刑”和“礼”为治军的基础 墨1000 劓1000 非500 宫300 大辟300
2021/3/10
授课:XXX
21
海湾战争与孙子兵法
因为每一个美国海军陆战军 官的背囊里,都装有《孙子 兵法》的英译本和一盘解释 性的录音带。
艾弗瑞·格雷
2021/3/10
授课:XXX
22
《孙子兵法》在日本
“兵学经典” “世界第一兵书” “百世兵家之师” “东方兵学的鼻祖”
2021/3/10
授课:XXX
2021/3/10
授课:XXX
25
詹姆斯·克拉维尔 我真诚地相信,如果我们近代的领导人 研究过这部天才的著作,越南战争就不会 是那种打法,伊朗人质的惨剧就不会出现, 我们就不会有朝鲜战争的失败,大英帝国 也不会解体;而且完全有可能,两次世界 大战会予以避免
2021/3/10
授课:XXX
26
詹姆斯·克拉维尔 ……我希望把孙子兵法列为自由世界所 有现役官兵、政府官员、大中学生的必 读之作。如果我是统帅,或者当上总统,
间谍的重要性及应用
2021/3/10
授课:XXX
64
胜
孙子十胜论
2021/3/10
授课:XXX
65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强胜论 2、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知胜论 3、运筹帷幄,庙算制胜――先胜论 4、致人而不致人――致胜论 5、谋形造势,以镒称铢――势胜论 6、上兵伐谋,诡道取胜――谋胜论 7、全争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论 8、因敌致胜,灵活用兵――因胜论 9、文武兼施,恩威并用――治胜论 10、选才任能,五德兼备---将胜论
《军事理论教程》考试总复习参考资料(1)

《军事理论教程》考试总复习参考资料(1)第一章中国国防1、什么是国防?其基本要素是什么?(P13-14)国防,又称国家防务,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国防的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三、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回顾我国的国防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P22-23)(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3、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P25)1955年7月3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兵役法》。
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4、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入伍有几种形式?(P29)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第二种,按军官待遇入伍;第三种,作为士官入伍。
5、“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的哪一天?(P31)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6、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是什么?(P28-33)公民的国防义务有五个方面:(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公民享有三个方面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7、我国的国防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P43-45)国防建设的目标:到建国100周年时,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相适应,国防现代化是我国国防建设的总目标。
军事理论教程(南大出版社)重点与页码全对照

国防教育的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1)国防的含义(《国防法》包含的四要素)和基本类型(国防的性质);【p8】2)中国奉行的防御性国防。
【p8】二.现代国防的特征(基本特征五个)【p9-10】三.1)中国国防的历史(古代国防的政策、理论;兵制建设;工程建设;兴衰)【p11-12】(近代国防)【p12-13】(民国时期的国防)【p14】2)中国国防的启示【p13-14】第二节国防法规(含义【p14】)一.国防法规的特性【p14-16】二.国防法规体系1)含义【p15-16】2)纵向4个层次【p16】3)横向16个门类【p1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含义【p16】、基本特征【p17】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含义【p17】、主要内容【p18】、修改【p18-1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含义【p19】、主要内容【p19】主要特点【p19-20】、意义【p2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含义【p20】、意义【p20】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含义【p21】、主要内容【p21】意义【p21】9)大学生入伍有关政策规定——三种形式【p21-23】、优惠政策【p21-22】、基本条件【p23】、程序【p23】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国防权利1)国防义务的含义【p23】、五个方面【p23-24】2)国防权利的含义【p23】、三个方面【p24-25】3)国防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25-26】第三节国防建设(含义【p26】)一.国防领导体制1)国防领导体制的含义、基本功能【p26】、特征及组织形式【p26-27】2)国防领导职权(5个方面【p27-28】)二.国防建设成就(5个【p29-32】)三.国防建设目标和国防政策1)国防建设目标含义【p33】、目标和任务【p36-38】、国防现代化【p34】2)国防政策含义【p34】、基本内容【p34-35】四.武装力量建设(含义、构成【p35】)1)中国人民解放军性质和宗旨【p36】、任务和历史使命、军区【p36】、编成及主要武器装备【p36-42】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p43】3)民兵【p44】第四节国防动员(含义、重要意义【p44】)一.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p45】二.国防动员的方针和原则【p46-48】三.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一)武装力量动员(含义【p48】主要措施【p48】)(二)国民经济动员(含义【p49】、具体包括【p49-50】)(三)政治动员(含义【p50】、战争动员的组成部分【p50】、政治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做法【p50】)(四)民防动员(含义【p50】、主要任务【p50-51】、内容【p51】)(五)科技动员(含义【p51】、基本任务、动员对象【p51】)(六)装备动员(含义【p51】、基本任务【p51】)第五节国防教育(含义【p52】)1)国防教育的地位【p52】2)国防教育的作用【p52】3)国防教育的方针【p53】、原则【p53-54】、国防教育对象、方法【p54-55】第二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含义、研究问题、分类方法【p56】)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军事思想(战争、军事思想含义【p57】、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分为的四个时期【p57-58】、外国古代军事思想【p59】)2)近代军事思想(总体特征【p59】、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p60】、无产阶级军事思想【p60】、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p60】)3)现代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p61】、无产阶级军事思想【p61】)二.军事思想体系与内容(两个层次【p62】)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体系与主要内容【p62-63】2)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与主要内容(确立【p63】、西方近代主要军事家【p64-65】、冷战后美国军事思想发展(战争观体现为四种【p65-66】、军事战略【p66-68】、建军理论【p68】、作战理论【p68-69】)3)马恩列斯军事思想体系与主要内容(马、恩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69-70】、列、斯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70-71】、中国共产党军事指导理论主要内容【p71-72】)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含义、地位【p72】)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含义【p73】)1)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实际相结合(【p73】)2)中国革命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体论述【p73-74】)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具体论述【p74】)4)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论述【p74】)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五个方面【p74-78】、五部分关系【p78】)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具体论述【p78-79】)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p79-80】)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四个方面【p80-81】)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意义、三个方面【p81-82】)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p82】)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p82-84】)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p84-85】第五节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主要回答【p85】、主要内容【p85-89】、地位作用【p89-90】)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一.战略环境的基本要素(一)战略的含义(【p91】、概念产生【p91】、军事战略及决定因素【p91-92】)(二)国际战略环境(含义【p91】、核心【p91】、影响因素【p91】、重要性【p91】)二.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国际战略环境变化【p93】、具体论述【p93-95】)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含义【p95】)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和特点1)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p95-96】2)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p96-98】3)国际战略格局的【p109-110】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p98】)三.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安全战略(美国【p99-100】、欧盟【p100-101】、俄罗斯【p101-102】、日本【p102-104】、印度【p104-105】)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演变【p106-107】与现状和特点【p107-109】二.我国周边环境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具体论述【p110-116】)三.我国的安全政策(具体论述【p116-117】)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高技术含义【p119】)一.军事高技术概念与分类【p119】二.军事高技术发展趋势【p119-120】三.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三个方面【p120-121】)第二节高技术的军事应用一.精确制导技术(基本概念【p121-122】、类型【p122】、应用【p122-123】、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23-124】、发展趋势【p124-125】)二.侦察监视技术(基本概念【p146】、现代战争中侦察监视系统【p126-129】、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28】)三.伪装与隐身技术(基本概念【p129】、分类【p129-132】、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32】)四.航天技术(基本概念【p133】、组成【p133-134】、航天器的军事应用【p135-138】)五.电子对抗技术(基本概念【p138】、手段【p139-141】、对现代战争的影响【p141-142】)六.指挥信息系统(基本概念【p143】、组成【p143】、对现代战争中的运用【p143-144】)七.新概念武器(内涵【p145】、主要特征【p145】、发展现状【p145-148】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二.新军事变革的内涵【p149】及主要特征【p149-150】二.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p150-151】三.世界新军事变革在不平衡中发展(四类国家【p151-152】)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三个方面【p152】)第五章——信息化战争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定义与内涵【p154】、与高技术战争、机械化战争的异同点【p155】) 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演变(划分的基本依据【p156-157】、阶段划分即3个不同阶段【p157-158】)三.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及作战理论【p158-159】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六个【p159-168】)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五个方面【p185-191】)第三节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一.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概念(三个主要观念【p169-170】)二.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五大能力【p170-172】)三.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p172-173】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含义【p173】、原因【p173-174】)。
二、新型军事通信技术_军事理论教程_[共3页]
![二、新型军事通信技术_军事理论教程_[共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3a95bfc3169a4517623a3cb.png)
134军事理论教程传递与不定时传递,直接传递和中间转递。
直接传递,即将文书直接送往收件单位,战时多采用此种方法。
中间转递,即在通信对象之间的适当地点开设文件收发室收转文书,或由指定的文件收发室转递文书,也可由双方在约定的时间、地点交换文书。
简易信号通信是使用简易信号通信工具、就便器材和简便方法,按照预先规定的信号或记号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
通信工具通常分为视觉信号通信工具和音响信号通信工具;就便器材指实施通信时易于到手的现成物体;简便方法包括喊话、手势、口技以及采用某些自然物组成的几何图形等。
简易信号通信易于组织,工具多样,在一定范围内信号能为指战员同时接收;缺点是易受气候、地形、战场环境等影响,通信距离较近,一般只适用于营以下分队及空军、海军近距离通信和导航。
简易信号通信主要用于传递简短命令、报告情况、识别敌我、指示目标、协同动作等,是军事通信的手段之一。
二、新型军事通信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光孤子通信、蓝绿光通信、流星余迹通信、混沌通信、中微子通信等新型通信手段将在未来战争中大显神通。
(一)光孤子通信技术所谓光孤子就是在传输和反复碰撞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孤立”的光波,其形态完全不改变,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特有性质,就像“粒子”的行为一样。
光孤子通信无论从传输距离还是信息容量,与现有光纤通信相比都有极大的飞跃。
其工作原理是:先由光孤子激光器产生光孤子,所需传输的信息经光孤子开关调制后耦合到光孤子载波上,在光纤中经过多级中继后传输到接收端,被接收到的光孤子载波经放大、整形和解调再还原为原始信号。
光孤子通信具有极高的信息保真度和传输速率。
目前,普通的光纤通信传输速率可达16亿比特/秒,最长中继间隔为40千米。
美国科学家宣称,光孤子通信将来可实现1 000亿比特/秒的信息传输,中继间隔长达6 000千米。
有关专家预测,光孤子通信可能是未来全光数字通信的最佳方案。
军事理论教程

军事理论教程谈谈你对国防建设发展的想法。
国防建设是国家为了提高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根本的利益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生存即安全问题,另一个是发展问题,而这种安全与发展权益的获得与保障,则是与国防的强大与巩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四千多年的国防历史,有过盛名远播、天下归附的武功;有过引而不发、强虏驻足的宁静;有过遍体鳞伤、不堪回首的屈辱;也有过抗敌卫国的巨大胜利。
从近代来看,自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决策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防建设也迅速发展。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依赖经济的发展。
经济强盛,是国防巩固的基础,是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回顾历史,由于清王朝政府的腐败无能,闭关自守,不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并在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军事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科技和技术创造,用比较先进的枪、炮打败了清军的大刀和长矛,造成了作战双方在科技水平上的差距,“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清王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给我们带来的深刻的教训,我们应当铭记在心。
1964年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之后又爆炸了氢弹;在1964年第一枚近程导弹试验成功之后,1966年、1969年又相继发射了中程和中远程地地导弹;1970年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国防科技获得了新的发展。
1980年我国向南太平洋地区发射远程火箭,准确命中目标。
1981年我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人造卫星。
1982年又成功地进行了潜艇水下发射火箭。
进入90年代,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打人了国际市场。
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具有一定的核反击自卫能力,成为世界上五个独立地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军事理论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复习参考资料

0.jpgVanishingTime2009福建师范大学军事理论复习参考资料资料为本人收集的《军事理论教程》中的相关知识要点,仅作为复习参考使用。
该资料不一定与军事理论考试卷库高度契合,故不用作考试备考资料。
因不当使用(比如将它作为备考资料)而引发的考试不及格等事故概不负责。
一.军事科学概论序篇二.军事思想篇三.军事科技篇四.战略环境篇五.中国国防篇福建师范大学软件学院Faculty of Softwa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VanishingTime 整理This is VanishingTime’s finishing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Thursday, April 16, 2009未命名-2.png福建师范大学副本.png军事理论复习参考资料免责声明资料为本人收集的《军事理论教程》中的相关知识要点,仅作为复习参考使用。
该资料不一定与军事理论考试卷库高度契合,故不用作考试备考资料。
因不当使用(比如将它作为备考资料)而引发的考试不及格等事故概不负责。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序篇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对象是什么?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3.军事科学的性质是什么?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4.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5.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基本方法?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研究战例,借鉴历史;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毛泽东军事思想_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_[共13页]
![毛泽东军事思想_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_[共13页]](https://img.taocdn.com/s3/m/8d0fe3f358fb770bf68a551d.png)
第二章军事思想 63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侵略的斗争中,撰写了大量军事理论著作,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并把辩证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对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军事大百科全书·军事思想卷》)。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为一个科学体系的。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产生和形成1921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中,原则申明用革命手段推翻旧政权的历史任务。
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接受了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军队的学说。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一批工人武装和黄埔军校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军。
1924年11月,周恩来遵照党的决定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负责指导党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的政治工作。
在周恩来积极努力的工作下,国民革命军的第一、二、三、四、六、八军的政治部主任和党代表都由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
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叛变和反革命政变,使大革命遭到彻底失败。
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毛泽东于1927年7月4日在中共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针对党的负责人的右倾主张,提出“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的意见,主张“上山”,“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同月,中共中央制订了在湘、鄂、赣、粤四省区发动武装起义的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教程课本电子版2021 第一章中国国防
第一节中国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
三、国防历史的启示
四、现代国防的特征
第二节国防法规
一、国防法规的体系
二、国防法
三、兵役法
四、国防教育法
五、反分裂国家法
第三节国防建设
一、国防领导管理体制
二、国防建设成就
三、国防建设目标和国防政策
四、武装力量建设
第四节国防动员
一、人民武装力量动员
二、国民经济动员
三、人民防空动员
四、交通战备动员
五、国防教育
第二章军事思想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分类
二、军事思想发展概况
三、军事思想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五节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一、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历史背景
二、胡锦涛关于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精神
三、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
二、战略环境
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二、国际战略格局及其特征
三、当代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四、当代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不安全因素
五、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
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我国周边概况
二、特殊地理环境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三、和平稳定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四、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中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五、21世纪初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轮廓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
一、军事高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二、军事高技术的应用
三、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第二节精确制导技术
一、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二、精确制导武器
三、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伪装与隐身技术
一、伪装技术
二、隐身技术
第四节侦察与监视技术
一、侦察与监视概念的基本依据和工作过程
二、侦察与监视技术的分类
三、侦察与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电子对抗
一、电子对抗的基本概念
二、电子对抗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电子对抗的基本手段
四、现代军事领域中电子电磁技术应用简况
五、电子对抗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航天技术
一、航天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二、航天技术的军事应用
三、空间技术展望
四、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七节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
一、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含义
二、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三、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四、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第八节新概念武器
一、定向能武器
二、动能武器
三、电磁脉冲武器
四、基因武器
第九节高技术和新军事变革
一、世界史上历次军事变革
二、世界新一轮军事变革浪潮的起源
三、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
四、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现状
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未来走向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一、人类战争形态的历史演变
二、信息化战争的概念
三、信息化战争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背景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和作战样式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一、中国倡导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牢固树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意识
三、国防精神
四、信息化条件下的国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