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B细胞:表型、功能、疾病
调节性B细胞的研究进展

C dC 5 1 D1 D B 0细胞 , 发 现 小 鼠症 状 好 转 , 疾 病 发 生 前 会 在
消除 B细胞或者移 除 C l D B 0细胞会导 致 T细胞 无 DdC5 1
法发挥 T2保 护性 反应 , h 致使 T l h 细胞 的在 中枢 神经系 统的
一
MO G特异性 自身性抗 体情 况下仍 然加 重 E E症 状 , 明 B A 说 细胞及其 产生 的 自身抗体并不是诱发 E E的原 因。 A
三 、rg 关 节 炎 Be 与
胶原诱 导 鼠关节 炎模 型 ( o ae — d cda his CA) C lgni ue r ri, I l n t t 已经被广泛用 于模仿人 风湿性关节炎 。虽然 CA被认为是 T I 细胞依赖性 自身免疫 性疾 病 , 在小 鼠 C A模 型 中发现 , 除 I 消 成熟 B细胞会减轻关节炎症状 , 但是不 能消除 已经发生 的疾 病。同样 , 不同表型 和来源 的产生 I一 L1 0的 B细胞都 能调 节
、
Be rg的起 源
对于 Be rg的认识 已经有 3 0年 了, 最早关 于 B细胞 有免 疫抑制功能报道于 17 94年 , 有学者提出假说认 为 B细胞具有 免疫抑制功能 , 并且这种 免疫抑制功 能是通过 产生抑制 性抗 体来完成的。后来 , 又有学 者通过一 系列 的初 步试验介绍 了 B细胞抑制 与 T细胞耐受 之间 的关 系。体 内试验表 明 , 过继 性 转移抗原 活化 B细胞或 B细胞簇 可诱 导幼稚 小 鼠耐 受和 抑制 T细胞分化 , 这更 支持 了 B细胞 抑制 机制理 论 。其后 , K ney和 T o a 通过过 继性转 移 二硝基 苯一 人免 疫球 蛋 e nd hm s 白( i t p ey h m ngm l ui, N . G 致 敏脾 脏 dn r h nl u a a mago l D PH G) io — b n 细胞发现 , 专职抗 原呈递细 胞 (ni npeet gcl , P s at e rsni es A C ) g n l
调节性B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变化及意义

DOI:10.12037/YXQY.2021.03-20调节性B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变化及意义郝立君,许腾,李智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临床检验中心,乌鲁木齐 830001)【摘要】 目的 探讨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中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初次明确诊断为ITP的3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纳入对照组。
ITP患者均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
采集ITP患者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体检当日外周血2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19+CD24hi CD38hi B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CD19+CD23+B细胞和CD4+CD25+T细胞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组中缓解患者和无效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reg细胞表达率、Treg细胞水平、CD19+CD23+B细胞和CD4+CD25+T 细胞表达率、血清IL-10和TNF-α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reg细胞表达率、CD4+CD25+T细胞表达率、Treg细胞水平和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CD19+CD23+B细胞表达率和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reg细胞表达率、CD4+CD25+T细胞表达率、Treg 细胞水平和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01),CD19+CD23+B细胞表达率和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01)。
调节性B细胞调控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

调节性B细胞调控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冯安妮;李其龙;张义伟;桑晓宇;陈冉;冯颖;姜宁【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24(51)2【摘要】寄生虫病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和家畜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寄生虫入侵宿主后,会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宿主通过先天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来对抗寄生虫感染,并通过多种调节机制来保护自身,以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
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 Bregs)是一类在寄生虫感染过程中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B细胞亚群。
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和过敏反应中研究较为广泛。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寄生虫感染可诱导Bregs的产生,并且Bregs可以通过分泌抑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寄生虫感染对宿主的伤害。
然而,关于Bregs增殖的信号通路以及激活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作者简要介绍了不同类型的Bregs及其表型,并对Bregs在疟原虫(Plasmodium)、血吸虫(Schistosoma)、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弓形虫(Toxoplasma)和锥虫(Trypanosoma)感染过程中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寄生虫的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总页数】9页(P790-798)【作者】冯安妮;李其龙;张义伟;桑晓宇;陈冉;冯颖;姜宁【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5.99【相关文献】1.变应性鼻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27对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调控细胞侵袭性的研究进展3.中药调控调节性T细胞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4.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结直肠癌调节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5.中医药调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淋巴细胞各项免疫表型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各项免疫表型的临床意义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对于了解淋巴细胞的分化、功能,鉴别新的淋巴细胞亚群有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大多数疾病的特异性淋巴细胞亚群或某些细胞表面标志的存在、缺乏、过度表达等,对一些疾病,如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诊断、治疗、免疫功能重建和器官移植监测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T细胞1. 总淋巴细胞数(1) 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2) 减少: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和细胞免疫缺陷等。
2. 总T细胞(CD3+细胞)(1) 增高:提示体内的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见于临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重症肌无力、慢性活动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T细胞性白血病等。
降低:提示体内的T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见于某些白血病、应用免疫抑(2) 制药、放疗过程中、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艾滋病、多发性骨髓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过劳等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处于相对较低的其他一些情况。
3. T4细胞(CD3+CD4+细胞)(1) 增高:提示体内存在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主要见于临床各种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2) 降低:提示体内存在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主要见于临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以HIV感染时减少最为明显。
T4细胞减少也见于γ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胸腺发育不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严重创伤、大手术等。
4. T8细胞(CD3+CD8+细胞)(1) 增高:提示体内存在病毒或胞内寄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主要见于HBV、CMV、EB等病毒及结核杆菌感染等。
(2) 降低:T8细胞减少见于γ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胸腺发育不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糖尿病等。
5. T4/ T8细胞比值(1) 增高:可以是T4淋巴细胞增高或T8淋巴细胞减少所致,见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多发性硬化、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调节性B细胞与肿瘤免疫

调节性B细胞与肿瘤免疫杨绍臻;杜国盛【摘要】调节性B细胞(Breg)是继调节性T细胞后免疫领域研究的新热点,Breg是通过白细胞介素(IL)-10、IL-35,转化生长因子(TGF)-β产生免疫抑制作用的一类细胞。
Breg通过阻止致病性T细胞和其他促炎性淋巴细胞扩增,从而发挥抑制免疫病理损伤作用。
研究已证实,Breg在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症进展、转归和预后中发挥一定作用。
本文就Breg与癌症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6(014)004【总页数】4页(P296-299)【关键词】癌症;B细胞;调节性B细胞;肿瘤免疫【作者】杨绍臻;杜国盛【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肝胆外科,北京1000910;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肝胆外科,北京10009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3B细胞作为产生免疫球蛋白浆细胞的祖细胞,可以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iNKT细胞,并且产生Th1和Th2细胞因子以促进其他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分化。
研究表明,在某些环境中,有一类特殊的具有调节功能的B细胞亚群对控制炎症进展发挥一定作用,这一类B细胞被称作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Breg)[1-2]。
Breg可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IL)-10和(或)IL-35,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细胞因子,进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3-4]。
将产生IL-10的Breg称为Br1细胞,产生TGF-1的Breg称为Br3细胞[5-6]。
早在1970年Katz等[7]提出假说,认为B细胞可以通过产生抗体来阻止超敏反应发生。
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研究报道B细胞与抗原特异性抑制性T细胞产生有关。
1996年,Wolf等[8]在B细胞缺陷小鼠(μMT)和野生型小鼠(WT)中分别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以建立其小鼠模型时发现,前者会产生疾病进展倾向,而后者有部分自愈倾向。
B10细胞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耐受中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B10细胞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耐受中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吕少诚;白纯;李先亮【摘要】器官移植术后的理想目标是达到移植物的免疫耐受状态,相关研究显示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在诱导器官移植术后免疫耐受中有积极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细胞表型和具体机制尚无共识.近年来B10细胞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调节性B细胞诱导器官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相关机制,并有望最终诱导免疫耐受状态.本文就B10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器官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前景进行综述.【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11【总页数】3页(P1183-1185)【关键词】B10细胞;器官移植;免疫耐受【作者】吕少诚;白纯;李先亮【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北京1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7B淋巴细胞起源于机体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并产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同时还可以表达共刺激分子、产生细胞因子或作为抗原提呈细胞而调节T细胞对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
过去的研究认为,B淋巴细胞是机体体液免疫的起源,主要起促进机体炎症反应的作用[1]。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众多不同表型的B淋巴细胞中同时存在一类对免疫应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的B淋巴细胞,被称为调节性B细胞[2]。
B10细胞就是众多调节性B细胞中的一种,其在机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肿瘤疾病和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等方面是潜在的治疗靶点[3-4]。
本文就B10细胞在器官移植免疫耐受中可能作用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出现和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术后手术死亡率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都已大大降低,目前慢性排斥反应导致的移植物失活成为影响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效果的首要原因[5]。
调节性B细胞对肿瘤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

调节性B细胞对肿瘤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欧洁;吴红艳【摘要】调节性B细胞(Bregs)是新近发现的B细胞子集,其在抑制肿瘤免疫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Bregs可通过分泌IL-10、IL-35和TGF-β等细胞因子抑制多种细胞亚型,从而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9(039)001【总页数】5页(P110-114)【关键词】调节性B细胞;肿瘤;细胞因子【作者】欧洁;吴红艳【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免疫系,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大学医学院免疫系,湖北宜昌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3以往B细胞被认为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呈递抗原而促进免疫效应的成分,近年的研究发现部分B细胞子集可以起到免疫负调节作用,该类细胞被称为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
关于该类细胞的研究涉及寄生虫感染、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方面[1-2]。
近年来,Bregs在促进肿瘤逃逸和生长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它能通过分泌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35(interleukin 35,IL-35)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以及调节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和中性粒细胞等的功能,抑制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本文简要综述Bregs促进肿瘤发展的机制。
1 与肿瘤相关的Bregs的基本特征与肿瘤相关的Bregs主要来源于肿瘤微环境诱导B细胞转化。
肿瘤微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引起B细胞获得负调节功能和扩增。
其部分机制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肿瘤诱生的单核细胞作用于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以CD95L依赖的途径诱导B细胞FcγRII(也称为CD32)表达降低(不同于正常肝脏的FcγRII相对高表达),而获得、激活和维持IL-10-Bregs的生存;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激动剂Pam3 CysSK4、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透明质酸(hyaluronan)片段和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 CpG ODN)等激活PI3K/AKT、MAPK和NFκB通路,阻碍STAT6(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STAT6)的激活,进一步增加B细胞中的BCL6(B-cell lymphoma 6, BCL6)的表达而增加PD-1(program-med death 1,PD-1)的表达;另外,聚集于肿瘤的巨噬细胞或者单核细胞通过激活CD40通路并以细胞接触的方式呈递IL-15于B细胞和黑色素瘤分泌IL-35对B细胞作用等[3-7]途径促进Bregs的增殖分化。
《调节性B细胞》课件

调节性B细胞还能促进T细胞分化为Treg细胞,进一步增强免疫抑制作用。
调节性B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
01
调节性B细胞与Treg细胞之间 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在功能 上相互协同,共同维持免疫稳 态。
02
调节性B细胞能够与巨噬细胞 和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通过 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来抑制它 们的活化。
详细描述
调节性B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受到哪些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是否存在关键的转录因子或表观遗传修饰 在调节性B细胞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调节性B细胞的分化机制。
调节性B细胞功能与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探索
总结词
深入探究调节性B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助于发现其在免疫系统中的新作用和潜在 的治疗靶点。
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调节性B细胞具有特定的 表型特征,如
CD19+CD24hiCD38hi 等,这些特征有助于区 分调节性B细胞与其他免
疫细胞。
调节性B细胞具有低免疫 球蛋白受体的表达水平 ,这使得它们在免疫应 答中具有较低的抗原特
异性。
调节性B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调节性B细胞通过分泌抗炎因子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和TGF-β等,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表观遗传调控
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等在调节性B 细胞的分化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它们能够调控基因的 表达模式,影响分化方向。
03
调节性B细胞的功能与 作用机制
调节性B细胞对T细胞的作用
抑制T细胞活化
调节性B细胞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 表面的共刺激信号,如CD28,来 抑制T细胞的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性B细胞:表型、功能、疾病
调节性B细胞(Breg)通过分泌IL-10,其他抗炎因子,或者细胞间接触等方式,抑制机体免疫,是机体免疫的负调控因子。
调节性B细胞根据疾病背景,可以是致病性的或者有益的。
对于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Breg抑制炎症,抑制Th17,Th1效应细胞等,是有益的;对于感染性疾病和肿瘤,Breg显示又助长了疾病的发生发展。
诱导Bregs所需的信号包括:TLRs配体、CD40-L、激活BCR的抗原、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炎症细胞因子。
Breg亚群:表型和功能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实验动物模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了多个表现出不同免疫抑制机制的Breg亚群,如下表:
Breg的抑制功能
Breg抑制Th1、Th17、CD8 T细胞毒性活性,它们还能诱导CD4 T细胞分化为FoxP3 Tregs和IL-10T调节性-1(Tr1)细胞。
除了调节T
细胞反应外,它们还抑制单核细胞产生TNFα,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s)和IL-12-DCs产生IFN-α。
Breg介导的对免疫抑制,主要是通过产生IL-10,此外一定程度上也会通过产生TGF-β和产生IL-35来实现的。
Bregs的免疫抑制可以通过与T细胞、iNKT细胞和DC细胞的共刺激相互作用来介导。
Bregs通过CD1d向不变的T细胞受体(iTCR)递呈脂质抗原来支持iNKT细胞稳态。
疾病举例
肺癌
肺癌目前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复杂的病理生理学尚不完全清楚。
Bregs在抑制CD8 T细胞和NK细胞的抗肿瘤反应,同时促进滋养细胞、髓系抑制细胞(MDSCs)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Treg的抑制功能。
在肿瘤环境中发现了几个表型不同的Breg,包括
CD24hiCD27 记忆型、CD24hiCD38hi过渡型和CD138 IgA 或CD147 IgM 浆细胞表型。
肿瘤浸润的B细胞本质上并没有抑制作用,而且在暴露于肺癌微环境炎症环境下(由肿瘤细胞及肿瘤浸润细胞产生),诱导产生IL-10 肿瘤诱发Breg。
这群Breg促进Treg的扩增,诱导MDSC的抑制活性,以TGF-β依赖的方式抑制NK和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他们高表达PD-L1,CD40, CD80,和CD86,通过细胞间接触抑制T细胞活性。
感染性疾病除了效应作用外,B细胞还产生IL-10,限制过度炎症,抑制潜在的促炎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防止因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过度,而造成的组织损伤。
通过细胞间接触,和/或细胞因子(IL10、TGFβ、IL35)或颗粒酶B的作用,Bregs可以抑制促炎症淋巴细胞(包括巨噬细胞、Th细胞、CD8T细胞和DCs的细胞因子的激活和扩增)。
呼吸病毒(如H1N1流感和SARS-CoV-2冠状病毒)感染,在发现CD24hiCD38hi transitional B(Breg前体细胞)细胞严重降低的患者,出现严重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可能与Breg下降,导致了不受控制的1型IFN介导的炎症相关。
过敏性哮喘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其特征是气道对各种吸入刺激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增强。
Bregs对高反应性气道炎症发挥保护作用,其产生IL-
10招募免疫抑制Tregs来逆转过敏性气道炎症。
CD9Breg也可以诱导效应T细胞凋亡(文献3)。
自身免疫病
Breg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免疫抑制作用,通过IL-10依赖机制和/或IL-10非依赖的机制。
如前文所述,Breg通过IL-35等细胞因子抑制Th1/17等的增殖,以及分泌IFN-γ,IL-17等,而Th1/17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致病T细胞亚型。
此外,Breg可以促进Treg 等抑制性T细胞的扩增,对于抑制炎症的进一步进展也是至关重要。
喵评:调节性B细胞是一大类抑制性B细胞的统称,他们通过分泌IL-10,IL-35,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来执行功能。
对于肿瘤,
Breg的作用显然是负面的,需要去除。
在感染性疾病,Breg可以控制炎症,避免过强免疫应答引起组织损伤。
在过敏和自免,Breg的作用则是正面的,需要激活和维持。
主要参考文献
1.Dai Y-C, Zhong J, Xu J-F. Regulatory B cells in infectious disease (Review). Mol Med Rep. 2017;16(1):3-10.
2.Madhvi Menon et al,Regulatory B cells in respiratory health and diseases,Immunological Reviews. 2021;299:61–73
3.Brosseau C, Durand M, Colas L, et al. CD9 regulatory B cells induce T cell apoptosis via IL-10 and are reduced in severe asthmatic patients. Front Immunol. 2018;9:3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