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IDSA念珠菌病指南中文翻译
2016年IDSA念珠菌治疗指南

念珠菌尿路感染
有症状上行感染念珠菌肾盂肾炎
氟康唑:敏感,口服200mg (3mg/kg)qd,2周(强/低)
光滑念珠菌:两性B0.3-0.6mg/kg/天, 1-7天,可加用口服氟胞嘧啶(强/低) 或可单用qid x 2周(弱/低)
克柔念珠菌:两性B0.3-0.6mg/kg/天, 1-7天(强/低)
光滑念珠菌:两性B0.3-0.6mg/kg/天, 1-7天或口服氟胞嘧啶25mg/kg qid 7-10天(强/低)
克柔念珠菌:两性B0.3-0.6mg/kg/天, 1-7天(强/低)
其他治疗措施
念珠菌尿路感染
01 强烈建议拔除导尿管(强/低)
局部治疗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如光滑和克柔,
02 脱氧胆酸两性B 50mg+灭菌注射用水 共1L,连续膀胱冲洗5天(弱/低)
光滑念珠菌感染的治疗
对氟康唑或伏立康唑敏感时, 用更高剂量氟康唑或伏立康 唑(强/低)
氟康唑:800mg(12mg/kg) 伏立康唑:200-300mg(3-4mg/kg)
非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
药敏检测(强/低)
唑类敏感性检测 推荐所有血源性感染及临床 分离菌株
唑类敏感性检测 前期使用过一种棘白菌素,感 染光滑或近平滑念珠菌患者
2016IDSA念珠菌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
非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的治疗建议
初始治疗
棘白菌素类(强/高)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负荷剂量 70mg,后50mg qd 米卡芬净:100mg qd 阿尼芬净:负荷剂量 200mg,后100mg qd
(强/高):推荐级别/证据质量
替代治疗
非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
02 一直未找到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证据 高阴性预测值的非培养方法
IDSA 念珠菌指南-中文

本资料版权所有,经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授权北京华夏新力医药信息咨询有 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北京华夏新力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EMD”)翻译、编 辑、印刷或安排印刷、分发或安排分发此篇文章。未经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及EMD书面同意,严禁以任何语言、任何形式或途径复制本刊内容,包括利用电子、机械、 影印等方式对此出版物文字或插图作全部或部分之抄袭、复制或传播;或将此出版物储存于 任何检索库存系统内。
每日00 mg( mg/kg)]或棘白菌素类药物(卡 泊芬净:首日负荷剂量0 mg,此后每日0 mg; 米卡芬净:每日00 mg;阿尼芬净:首日负荷剂 量200 mg,此后每日00 mg)被推荐作为大部分 成人患者的首选治疗(A-I)。专家组主张对中 重度感染患者或者近期使用过三唑类药物的患 者予以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A-III)。建议将氟 康唑用于感染不太严重且近期未使用三唑类药 物的患者(A-III)。上述治疗方案同样适用于儿
美国感染病学会2016年更新版念珠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美国感染病学会2016年更新版念珠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袁莉莉;李光辉【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16(016)004【总页数】8页(P521-528)【关键词】念珠菌病;美国感染病学会;指南;更新【作者】袁莉莉;李光辉【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8.7编者按:为了帮助临床医师在治疗念珠菌病时正确选用抗真菌药,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对2009年版念珠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了更新。
该指南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2016,62(4):e1-e50。
尽管该指南的更新乃是基于大量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念珠菌病处理进行了更为详尽的介绍,对指导临床正确合理诊断处理念珠菌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国情的差异,在临床应用中应该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念珠菌属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很大程度上与医疗相关操作有关,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真菌之一,病死率高。
至少有15种念珠菌能引起人类疾病,但超过90 %侵袭性感染通常由5种常见的病原真菌所致,分别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
2004年1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黏膜念珠菌病的诊疗指南,2009年在2004年版的基础上予以修订,2016年IDSA发布新的念珠菌临床实践指南,内容包括念珠菌血症、重症监护病房(ICU)念珠菌病、新生儿念珠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黏膜感染等,推荐意见共140条。
指南中涉及的儿科相关内容均得到美国儿科学会(APP)和儿科感染病学会(PID)的审阅和认可,同时指南也得到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的支持。
指南的循证证据分级依据的是2008年IDSA采用的GRADE方法,GRADE方法将证据质量分为四级:高、中、低和极低,将推荐等级分为强或弱。
2016IDSA念珠菌病指南解读

Pappas P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6 Feb 15;62(4):e1-e50.
Pappas P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6 Feb 15;62(4):409-17.
念珠菌病、念珠菌血症在院内具有重要地位
• 念珠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从皮肤感染、黏膜感染到侵袭性感染,是一系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念珠菌血症流行
US医院中最常见的护理相关血流感染 念珠菌也是最常见的血流感染致病菌。
念珠菌血症危害
临床归因死亡率高达47%,在脓毒 性休克患者中比例更高。 死亡率与治疗起始时间和病因控制 密切相关。
Pappas P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6 Feb 15;62(4):e1-e50.
侵袭性念珠菌病
通常指的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与念珠菌基 本特点,侵犯部位,侵袭力、抗菌敏感性有关。
真菌感染的诊断
血培养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并不敏感。 非培养技术的应用,同样值得临床关注。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常用方法举隅
• 培养技术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主要是三种类型:不伴随深部念珠菌感染的念珠菌血症、伴深部念珠菌感染的 念珠菌血症、不伴有念珠菌血症的深部念珠菌病
血培养
血培养是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的金标准 血培养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总体敏感性约为50%
念珠菌感染治疗指南介绍

➢ 治疗持续至所有症状消失、体征正常、脑脊液正常、 影像学正常。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精选ppt
26
14 尿路念珠菌感染的治疗
14.1 无症状性念珠菌尿的治疗
建议尽可能消除诱因,如留置的膀胱导管。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精选ppt
5
1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病人念珠菌血症的治疗
➢对于分离出念珠菌的病例,推荐进行唑类抗真菌药物敏 感性检测;对于既往接受过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和分离出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的患者,需要考虑 进行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对氟康唑敏感的念珠菌感染病例,经棘白菌素类初始治疗 5~7天,临床病情稳定,血培养连续2次阴性,改为 氟康唑继续治疗。
➢ 呼吸分泌物中假丝酵母的生长通常提示定植,
很少需要用抗真菌治疗!!
(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精选ppt
19
1炎的治疗
➢ 自然瓣膜心内膜炎,推荐两性霉素B脂质联合或者
不联合氟胞嘧啶,或者高剂量棘白菌素初始治疗。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 对氟康唑敏感的念珠菌感染,经初始治疗,临床病情 稳定,血流念珠菌被清除,改为氟康唑降阶梯治疗。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 对氟康唑不敏感的念珠菌感染,根据药敏使用
血症病人,可以氟康唑800mg(12mg/kg)负荷剂量, 然后每天400mg(6mg/kg)作为初始治疗替代方案。 (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 对于氟康唑敏感念珠菌感染、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但是 临床病情稳定的病人,血念珠菌清除以后,可以使用 氟康唑每天400mg(6mg/kg)降阶梯治疗。 (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

在感染危险度和耐药评估后应当立即经验性 使用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旨在降 低细菌感染所致的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其原则 是覆盖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或威胁生命的最常见和 毒力较强的病原菌,直至获得准确的病原学培养结 果。因此,有效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需要综合评 估患者(危险度分层、感染部位、脏器功能、耐药危 险因素)、细菌(当地以及本单位/科室的流行病学和 耐药监测数据)以及抗菌药物本身(广谱、药物代谢 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不良反应等)等多方面因 素,选择具有杀菌活性、抗假单胞菌活性且安全性 良好的广谱抗菌药物,并需注意与治疗原发病药物 (如造血系统肿瘤的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之间 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的叠加。 对于低危患者,其初始治疗可以在门诊或住院 接受口服或静脉注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推荐 联合口服环丙沙星、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左氧氟沙 星或莫西沙星”2I。在门诊接受治疗的低危患者,应 得到密切的临床观察和恰当的医疗处理,如病情加 重最好能在1 h内到达医院。不能耐受口服抗菌药 物治疗或不能保证在病情变化时及时到达医院的 患者应住院治疗。反复发热或出现新的感染征象 而必须再次住院的患者,按静脉广谱抗菌药物经验
性用药常规进行治疗。
在医院内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所占比例 波动于26.7%~37.7%b。81。中国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血液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发酵菌在革兰 阴性菌中的检出比例为37.2%[4 3。非发酵菌对常用 抗菌药物的耐药发生率明显增高。近10年来鲍曼 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发生率从2005年的
万方数据
主堡血澶堂苤盍2Q!§生5月箜32鲞筮』翅£biD』H!婴!!!!:丛!I 2Q!§,yQ!:32,丛!.5 表3复杂临床感染的危险因素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最全版)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最全版)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一直致力于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指南撰写、推广。
今年IDSA对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曲霉菌病指南、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南同时进行了更新。
念珠菌病是临床常见感染。
IDSA在2000年制定了第1版念珠菌病指南[1]、2004年制定了第2版[2]、2009年制定了第3版[3]、2016年制定出第4版。
新指南2015年12月中旬发布,2016年1月中旬正式刊出,有正式印刷版本[4]和全文电子版本[5],在IDSA官网均可获得()。
该指南题目是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16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即《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IDSA 2016升级版》。
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南中的念珠菌病,指深部念珠菌病,比如菌血症或侵袭性感染,不包括浅部皮肤软组织感染。
Management不翻译为"管理",在医学领域里翻译为"处置"更为贴切准确。
新指南正文50页,引文560条。
从17个角度,给出推荐共计140条,是公认的大型指南。
与第3版15个角度、72条推荐相比,两版之间的变化体现出人类对念珠菌病的认识在逐渐深化。
新指南的发布,除包括IDSA撰写与批准Standards and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 (SPGC)的内容外,还有其他一些机构的参与和批准。
首先是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两大学会——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 of Pediatrics,AAP,该机构的红皮书非常有名,是儿科感染性疾病领域排名第一的临床手册)、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PIDS)的参与,这说明新指南适用于儿科。
IDSA念珠菌病指南中文翻译

2016年由美国沾染病学会更新的念珠菌病治理临床实践指南【1 】布景念珠菌属造成的侵袭性沾染很大程度上与医疗进展相干,并被普遍以为是造成院内沾染发病及逝世亡的重要原因.至少有15种不合的念珠菌属引起人类疾病,但超出90%的侵入性沾染是由5种罕有的病原造成,它们是白色念珠菌.滑腻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腻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这些生物有同一的的潜在毒性.抗真菌药物迟钝性和风行病学,但分解来说,由这些有机体造成的有意义的沾染统称为侵袭性念珠菌病.不属于典范的侵袭性疾病的粘膜念珠菌沾染,特殊是那些涉及口咽.食道和阴道的沾染,这项指南也将他们涵盖在内.自比来2009年对指南的修订至今,根据对于确诊或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新数据,我们对治疗建议进行了重要修正.以下是2016年对念珠菌病治理的修订建议.因为与儿科的联系关系,指南得到了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科沾染疾病协会的核阅和承认.指南同样得到了真菌病研讨组的支撑.研讨组在制订指南的进程中一向遵守IDSA采取的指南制订流程,包含证据的质量分级(平常低,低,中,高)和推举强度(弱或强)的体系办法.指南其实不是打算替代个别病人治理的临床断定.对办法,布景和证据总结的具体描写均能在指南中找到全文.I.非中性粒细胞削减患者念珠菌血症的治疗建议1.棘白菌素类药物被推举作为初始治疗(卡泊芬净:负荷剂量70 mg,然后天天50毫克;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阿尼芬净:负荷剂量200毫克,然后100毫克天天)(强烈推举;高等别证据).2.静脉打针或口服氟康唑,800毫克(12毫克/公斤)负荷剂量,然后400毫克(6毫克/公斤)天天,是可以接收的.棘白菌素作为初始治疗的替代计划,限于那些病情不轻微和那些被以为不成能有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属沾染的患者(强烈推举;高等别证据).3.推举对所有血源性和其他临床相干的念珠菌分别菌株进行唑类迟钝性检测.对于前期运用一种棘白霉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沾染滑腻念珠菌或近腻滑念珠菌的患者,应当进行棘白菌素类药敏检测(强推举;低级别证据).5. 滑腻念珠菌沾染的患者,只有当分别株对于氟康唑或伏立康唑迟钝时,应斟酌将药物改换为更高剂量的氟康唑800mg/d(12mg/kg)或伏立康唑200-300mg(3-4mg/kg) 每日两次(强推举;低级别证据).6. 假如不克不及耐受.无法获得其他抗真菌药物或耐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AmB)(3-5mg/kg/d)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强推举;高等别证据).7.运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5-7天后,对氟康唑迟钝的念珠菌沾染患者,临床症状稳固,且在抗真菌治疗后反复血造就均为阴性时,推举改换为氟康唑中断治疗(强推举;高等别证据).8. 对于可疑唑类和棘白霉素类药物耐药的念珠菌沾染患者,推举运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d)(强推举;低级别证据).9. 赐与伏立康唑400mg(6mg/kg)q12h两次,然后200mg(3mg/kg)q12h保持可有用治疗念珠菌血症,但作为初始治疗较氟康唑没有显著优势(强推举;中级别证据).伏立康唑口服制剂被推举为因为克柔念珠菌沾染的菌血症降阶梯治疗计划(强推举;低级别证据).11. 血造就应当天天进行或隔日进行,以肯定念珠菌血症被终止的时光点(强推举;低级别证据).12. 推举无显著的转移性并发症念珠菌血症治疗时光为2周,应从记载念珠菌从血液中被消除和因为念珠菌所致症状经治疗缓解后开端盘算(强推举;中级别证据).II.非中性粒细胞削减念珠菌血症患者是否该铲除中间静脉导管?13. 念珠菌菌血症患者斟酌沾染为中间静脉导管起源及导管可以被安然铲除时,中间静脉导管应当尽早铲除;但这一做法需根据患者个别差别而定(强推举;中级别证据).III.中性粒细胞削减念珠菌血症患者的治疗建议14.随意率性一种棘白菌素类药物被推举用于初始治疗(卡泊芬净:首剂70mg,保持剂量50mg/d;米卡芬净:100mg/d;阿尼芬净:首剂负荷200mg,保持量100mg /d)(强推举;中级别证据).15. 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d)是一个有用的计划,但因为其潜在毒性其实不被青睐(强推举;中级别证据).16. 氟康唑,负荷剂量800mg(12mg/kg),保持剂量400mg/d(6mg/kg),可用作非危重症患者和未运用唑类药物治疗患者的替代治疗计划(弱推举;低级别证据).17. 氟康唑400mg/d(6mg/kg),可以或许作为中断中性粒细胞削减且病情稳固患者降阶梯治疗的选择,这些患者均为迟钝菌株沾染且血流的病原菌已被消除(弱推举;低级别证据).18. 伏立康唑第一个24h赐与400mg(6mg/kg)两次,然后200mg(3mg/kg)q12h保持可用于须要笼罩曲霉的情形(弱推举;低级别证据).中性粒细胞削减的念珠菌血症患者,病情稳固.念珠菌已经在血液中被消除,并且分别的念珠菌对伏立康唑迟钝,伏立康唑被推举作为降阶梯治疗计划(弱推举;低级别证据).19. 对于克柔念珠菌沾染的念珠菌血症患者,棘白霉素类药物,两性霉素B脂质体,或伏立康唑均被推举(强推举;低级别证据).20. 推举无显著的转移性并发症的念珠菌血症治疗最短时光为2周,应从记载念珠菌从血液中被消除.念珠菌所致中性粒细胞削减的症状经治疗缓解后开端盘算(强推举;低级别证据).21. 当中性粒细胞削减恢复,眼科检讨能发明的脉络膜和玻璃体沾染是渺小的;是以,在中性粒细胞削减恢复今后的一周内应散瞳行眼底镜检讨(强推举;低级别证据).22. 中性粒细胞削减患者,念珠菌血症患者的沾染源并不是重要来自中间静脉导管(如:胃肠道起源).中间静脉导管是否铲除需根据患者个别差别而定(强推举;低级别证据).23. 对于中断性念珠菌血症患者,当估量会产发展期中性粒细胞削减可斟酌输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弱推举;低级别证据).IV.慢性播散性(肝脾)念珠菌病的治疗建议24.两性霉素B初始治疗,3-5mg/Kg天天或棘白菌素类药物(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然后天天50毫克;阿尼芬净:200 mg负荷剂量,然后天天100毫克),推举运用几个礼拜,然后序贯口服氟康唑,400毫克(6毫克/公斤)天天,重要用于那些不成能有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病沾染患者(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25.治疗应中断到影像学病变接收,这平日须要几个月.抗真菌治疗过早中止可导致复发(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26.假如患者须要接收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应当实时治疗,抗真菌治疗应当在高风险期中断运用以预防复发(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27.那些虚弱的中断发烧患者,可斟酌短期(1-2周)运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弱推举;低级别证据).V.经验性治疗在ICU非中性粒细胞削减患者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中扮演的脚色?28.对于有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危身分以及不明原因发烧的危重患者,应当根据临床安全身分和侵袭性念珠菌沾染的标记物和/或无菌部位的造就成果等进行评估,实时赐与经验性治疗(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对于有上述安全身分和有沾染性休克的临床症状患者应尽可能早的开端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29.在ICU非中性粒细胞削减患者疑似念珠菌病的首选经验性治疗是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负荷剂量70 mg,然后天天50毫克;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阿尼芬净:负荷剂量200毫克,100毫克天天)(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30.氟康唑800毫克(12毫克/公斤)的负荷剂量,然后400毫克(6毫克/公斤)天天,对那些比来没有三唑类药物吐露史和那些没有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菌株定植的患者是可以接收的替代计划(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31.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每日3-5mg/Kg,是不克不及耐受其他抗真菌药物患者的一种选择(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32.对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经验性治疗有改良的患者推举治疗时光为2周,与念珠菌血症的治疗雷同(弱推举;低级别证据).33.对那些经验性抗真菌治疗4-5天无临床应答的患者,以及那些开端抗真菌治疗后始终没有侵袭性念珠菌沾染的证据,或者有非依附造就的高度阴性猜测价值的诊断检测阴性,应斟酌停滞抗真菌治疗(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VI.在ICU预防侵袭性念珠菌沾染的措施34.氟康唑800毫克(12毫克/公斤)的负荷剂量,然后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日,可用于具有侵袭性念珠菌病高产生率的成人ICU中具有高危身分的患者(弱推举;中等级别证据).35.棘白菌素类药物可作为替代治疗计划(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然后天天50毫克;净:200 mg负荷剂量,然后天天100毫克;或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弱推举;低级别证据).36.推举ICU患者用洗必泰每日洗澡,这已被证实是可以削减包含念珠菌血症的血流沾染产生率(弱推举;中等级别证据).VII.新生儿念珠菌病包含中枢神经体系沾染若何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念珠菌血症的治疗办法是什么?37.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1mg/Kg天天,建议用于新生儿播散性念珠菌病(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38.静脉打针或口服氟康唑,12mg/Kg天天,对没有接收过氟康唑预防的患者是一个合理的替代治疗计划(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39.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每日5mg/Kg,是一种替代计划,但应谨严运用,尤其是在泌尿体系受累患者(弱推举;低级别证据).40.棘白菌素应谨严运用,一般仅限于挽救治疗或因为耐药或者毒性无法运用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或氟康唑的情形(弱推举;低级别证据).41.对于血或尿液念珠菌造就阳性的患者,推举腰椎穿刺和视网膜检讨(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42.对于中断血造就念珠菌阳性的患者推举CT或超声检讨泌尿生殖道.肝脏和脾脏(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43.强烈推举去除深静脉置管(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44.对于没有显著转移病灶的念珠菌血症患者推举治疗时光为念珠菌从血流中消除并且消除了造成念珠菌血症的病灶后2周(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新生儿中枢神经体系念珠菌沾染的治疗办法45.初始治疗,推举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钠静脉点滴,1mg/Kg每日(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46.另一种替代计划是两性霉素B脂质体,5mg/Kg天天(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47.此外,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可作为挽救治疗用于对初始AMB治疗无临床反响的患者,但副感化产生很频仍(弱推举;低级别证据).48.对初始治疗有应答的患者的降阶梯治疗,推举氟康唑,每日12mg/Kg,推举用于对氟康唑迟钝菌株的治疗(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49.治疗应中断到所有的症状.体征.脑脊液和影像学平常均得到好转(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50.沾染中枢神经体系(CNS)的装备,包含脑室切开引流和分流装配,应当尽可能的移除(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新生儿ICU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建议?51.在侵袭性真菌病产生率高(> 10%)的护理机构,对于体重低于1公斤的新生儿,推举静脉打针或口服氟康唑预防,3–6mg/kg,1周2次,中断 6周(强烈推举,高等别证据).52.口服制霉菌素,10万单位,每日3次,中断6周,对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新生儿,假如可以运用制霉素或因为耐药而无法运用氟康唑,可作为替代治疗计划,(弱推举;中等级别证据).53.口服乳铁蛋白(100mg/d)可能是对体重<1500 g的新生儿有用,但在美国的病院今朝不成用(弱推举;中等级别证据).VIII.对于腹腔内念珠菌沾染的治疗建议54.对有腹腔内沾染临床证据以及有念珠菌沾染高危身分的患者,包含比来的腹部手术,吻合口漏或坏逝世性胰腺炎的患者,应斟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55.腹腔内念珠菌沾染的治疗应包含泉源掌握.恰当的引流和/或清创(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56.抗真菌治疗的选择同于念珠菌血症或ICU非中性粒细胞削减患者的经验性治疗(见第I和V节)(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57.治疗时光应以泉源掌握的充分性和临床治疗应答情形来决议(强烈建议;低级别证据).IX.从呼吸道分别的念珠菌须要治疗吗?58.分别于呼吸道排泄物的念珠菌平日为定植菌,很少须要抗真菌治疗(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若何治疗念珠菌心内膜炎?59.对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初始治疗推举两性霉素B脂质体 3-5mg/kg 每日1次,可加用氟胞嘧啶 25mg/kg 每日4次,或者大剂量的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 150mg 每日1次,米卡芬净150mg 每日1次,或者阿尼芬净 200mg 每日1次)(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60.对于氟康唑迟钝的念珠菌沾染的病人,若已临床稳固,且已消除血流中的念珠菌,推举运用氟康唑 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计划(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61. 对于分别出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迟钝而对于氟康唑不迟钝的念珠菌,也可口服伏立康唑200-300mg(3-4mg/kg)每日2次,或者泊沙康唑片 300mg 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弱推举,平常低级别证据).62. 推举行瓣膜置换术;术后抗真菌治疗至少中断6周以上,对于有瓣周脓肿或者其它并发症的病人抗真菌治疗时光应当更长(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63. 对于不克不及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若菌群对氟康唑迟钝,推举长期运用氟康唑 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以克制沾染(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64. 对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推举按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计划进行治疗(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为预防沾染复发,推举运用氟康唑(400-800mg/kg 每日1次)长期抗真菌治疗(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若何治疗心内植入物相干的沾染?65. 对于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相干沾染,应移除植入装配(强烈推举;中级别证据).66. 抗真菌治疗计划和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治疗计划雷同(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67. 对于局限于产生器囊袋的沾染,建议移除植入装配后中断赐与4周的抗真菌治疗(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68. 对于侵及导线的沾染,建议移除导线后至少中断抗真菌治疗6周以上(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69. 若心室帮助装配不克不及被移除,推举按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计划进行治疗(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假如菌群对于氟康唑迟钝,只要植入装配未被移除,建议运用氟康唑长期抗真菌治疗(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若何治疗念珠菌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70. 假如可以的话,建议铲除导管,切开引流,或者行静脉切除术(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71. 假如有念珠菌血症,血流中念珠菌消除后,中断赐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 每日1次),或者氟康唑[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或者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 150mg 每日1次;米卡芬净 150mg 每日1次;或者阿尼芬净 200mg 每日1次)至少治疗2周以上(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72. 对于初始治疗运用两性霉素B或者棘白菌素类药物的病人,待临床状态稳固之后,若念珠菌对于氟康唑迟钝,应斟酌降阶梯治疗,改用氟康唑 400-800mg (6-12mg/kg)每日1次(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73. 假如临床症状和造就成果皆转为阴性,血栓的完整治愈可以作为停用抗真菌治疗的根据(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念珠菌骨髓炎的治疗建议74.氟康唑400毫克(6毫克/公斤)天天中断6-12个月,或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50-70mg天天中断12个月或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或阿尼芬净每日100毫克)运用至少2周,序贯氟康唑400毫克(6mg/Kg)天天,中断6-12个月(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75.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每日3-5mg/Kg,运用至少2周,序贯氟康唑,400mg (6mg/Kg),中断6-12个月是一个较有吸引力的替代计划(弱建议;低级别证据).76.在部分病例推举进行手术清创术(强推举,低级别证据)脓毒性关节炎的治疗建议77.氟康唑400mg(6mg/Kg)天天,中断6周或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50-70mg天天,米卡芬净100mg天天,或阿尼芬净100mg天天)运用2周,后序贯氟康唑,400mg(6mg/Kg)天天,至少运用4周(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78.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5mg/Kg天天,中断2周,序贯氟康唑,400mg(6mg/kg)天天,至少4周是较有吸引力的替代计划(弱推举;低级别证据).79.所有化脓性关节炎病例推举外科引流(强推举.中等级别证据).80.对假肢装配相干的化脓性关节炎,推举移除装配(强烈推举;中级证据).81.假如假体装配无法移除,分别菌是迟钝的,推举氟康唑,400mg(6mg/Kg)天天(强烈推举;低级证据).XII.念珠菌眼内炎的治疗建议念珠菌眼内炎的平日处理建议性粒细胞削减患者须要在治疗的第一周内是否消失眼内炎(强烈建议;低级别证据);对于中性粒细胞削减的患者,建议推迟到中性粒细胞恢复后在进行眼底检讨(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83.眼部沾染程度(脉络膜视网膜炎,伴或不伴黄斑受累,伴或不伴玻璃体炎)应当由眼科大夫来剖断(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84.抗真菌治疗和外科干涉的决议应当由眼科大夫和传染病医师配合制订(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不伴玻璃体炎的念珠菌脉络膜视网膜炎的治疗建议85.氟康唑/伏立康唑迟钝株,氟康唑,负荷剂量800毫克(12mg/Kg),然后400–800mg(6–12mg/Kg)天天或伏立康唑,负荷剂量第一天400mg(6mg/kg)静脉运用2次,然后300mg(4mg/Kg)静脉或口服,每日2次(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86.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株,两性霉素B脂质体,3-5 mg/kg天天静脉运用,结合或不结合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87.有黄斑受累的,抗真菌药物如上所述,同时须要进行玻璃体腔打针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5-10µg/ 0.1ml无菌打针用水,或伏立康唑,100µg/ 0.1ml无菌水或心理盐水,以确保实时高程度的抗真菌活性(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88.治疗时光至少应为4-6周时光,最终须要经由过程反复的眼科检讨肯定毁伤得到治愈(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伴玻璃体炎的念珠菌脉络膜视网膜炎的治疗建议89.伴随玻璃体炎的脉络膜视网膜炎抗真菌治疗如上所述计划加上玻璃体腔打针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5-10µg/ 0.1ml无菌打针用水或伏立康唑,100µg/ 0.1毫升无菌水或心理盐水(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90.应斟酌行玻璃体切除术以削减病原体负载,不合适体系抗真菌制剂治疗的真菌性脓肿应实时移除(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91.治疗时光至少应为4-6周时光,最终疗程取决于反复的眼科检讨肯定毁伤得到治愈(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XIII.中枢神经体系念珠菌沾染的治疗建议5mg/kg 每日1次,可加用氟胞嘧啶 25mg/kg 每日4次(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94.治疗应中断到症状.体征.脑脊液和影像学检讨皆恢复正常为止(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95.假如可能,建议移除被沾染了的中枢神经体系内置入物,包含脑室引流管.分流管.脑深部电刺激器.神经假体重建装配和释放化疗药物的高分子聚合晶片(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96.若脑室内置入物不克不及被移除,可将0.01mg-0.5mg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消融在2mL的5%葡萄糖溶液中,经由过程脑室置入物通路直接脑室内给药(弱推举;低级别证据).XIV.念珠菌导致的尿路沾染治疗建议无症状的念珠菌尿治疗建议97. 只要前提许可,建议去除诱因,如铲除膀胱留置导尿管(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98. 不推举抗真菌治疗,除非病人归并有以下导致沾染播散的高危身分,如粒细胞削减,极低体从新生儿(小于1500g)或需行泌尿系手术(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99. 粒细胞削减病人和极低体从新生儿的治疗可参照念珠菌血症的治疗(见III和VII节)(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00. 需行泌尿系手术的病人建议手术前后数天赐与口服氟康唑 400mg(6mg/kg)每日1次,或者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每日1次(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有症状的念珠菌膀胱炎治疗建议101. 对于氟康唑迟钝的菌群,建议口服氟康唑 200mg(3mg/kg)每日1次疗程2周(强烈推举;中级别证据).102.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滑腻念珠菌,建议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 每日1次疗程1-7天,或者口服氟胞嘧啶 25mg/kg 每日4次疗程7-10天(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03. 针对克柔念珠菌,建议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 每日1次疗程1-7天(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04. 假如可能,强烈建议铲除膀胱留置导尿管(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05. 针对氟康唑耐药菌属导致的膀胱炎,如滑腻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每日赐与50mg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用灭菌打针用水配成1L,中断膀胱冲洗5天可能有用(弱推举;低级别证据).有症状的上行沾染念珠菌肾盂肾炎治疗建议106.对于氟康唑迟钝的菌群,推举口服氟康唑 200-400mg(3-6mg/kg)每日1次疗程2周(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07.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滑腻念珠菌,推举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 每日1次疗程1-7天,可加用氟胞嘧啶 25mg/kg 每日4次(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08.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滑腻念珠菌,可以斟酌单用氟胞嘧啶口服25mg/kg 每日4次疗程2周(弱推举;低级别证据).109. 针对克柔念珠菌,推举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 每日1次疗程1-7天(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10. 强烈建议解除尿路梗阻(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11.对于留置肾盂造瘘管或输尿管支架的病人,假如可行,应斟酌移除或者改换(弱推举;低级别证据).伴真菌球形成的念珠菌尿路沾染治疗建议112.对于成人患者,强烈建议手术治疗(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13. 抗真菌治疗建议按照上文提到的膀胱炎或者肾盂肾炎的治疗计划(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14. 假如有肾盂造瘘管,建议25-50mg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参加200-500mL灭菌打针用水中进行冲洗(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XV.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治疗建议115.对于无并发症的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治疗,外用抗真菌药物,没有一剂优于另一个的建议(强烈推举,高等别证据).116.别的,对于无并发症的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治疗,推举单次口服150mg剂量的氟康唑(强烈推举;高等别证据).117.对于轻微的外阴阴道炎,推举氟康唑150mg,每72小时赐与2-3次(强烈推举;高等别证据).118.对滑腻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平日对口服唑类药物无效,推举阴道局部外用硼酸,将药品置入凝胶胶囊给药,天天600mg,中断14天是一种替代治疗计划(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19.针对滑腻念珠菌沾染的另一个替代计划是制霉素阴道栓剂,天天10万单位中断14天(强烈推举;低级别证据).120.针对滑腻念珠菌沾染的第三个选择计划是天天单独外用17%氟胞嘧啶霜或与3%两性霉素B霜剂合用,中断14天(弱推举;低级别证据).121.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推举外用或口服氟康唑10–14天引诱治疗,然后序贯氟康唑,每周150 mg中断6个月(强烈推举;高等别证据).XVI.口咽部念珠菌病的治疗建议122.对于稍微的疾病,推举克霉唑片剂,10mg,每日5次,或咪康唑口腔粘膜粘着片剂50mg粘附犬齿窝黏膜概况,每日1次,中断7-14天(强烈推举;高等别证据).123.对于病情较轻的替代治疗计划包含制霉菌素混悬液(10万U/ml)4–6毫升,每日4次,或1–2片制霉素锭剂(每次20万U )天天4 次,中断7–14 天(强烈推举;中等级别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由美国感染病学会更新的念珠菌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背景念珠菌属造成的侵袭性感染很大程度上与医疗进展相关,并被广泛认为是造成院内感染发病与死亡的重要原因.至少有15种不同的念珠菌属引起人类疾病,但超过90%的侵入性感染是由5种常见的病原造成,它们是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这些生物有统一的的潜在毒性、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和流行病学,但综合来说,由这些有机体造成的有意义的感染统称为侵袭性念珠菌病.不属于典型的侵袭性疾病的粘膜念珠菌感染,特别是那些涉与口咽、食道和阴道的感染,这项指南也将他们涵盖在内.自最近20##对指南的修订至今,依据对于确诊或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新数据,我们对治疗建议进行了重要修改.以下是2016年对念珠菌病管理的修订建议.由于与儿科的关联,指南得到了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科感染疾病协会的审阅和认可.指南同样得到了真菌病研究组的支持.研究组在制定指南的过程中一直遵循IDSA采用的指南制定流程,包括证据的质量分级〔非常低,低,中,高〕和推荐强度〔弱或强〕的系统方法.指南并不是打算替代个别病人管理的临床判断.对方法,背景和证据总结的详细描述均能在指南中找到全文.I.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念珠菌血症的治疗建议1.棘白菌素类药物被推荐作为初始治疗〔卡泊芬净:负荷剂量70 mg,然后每天50毫克;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阿尼芬净:负荷剂量200毫克,然后100毫克每天〕〔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2.静脉注射或口服氟康唑,800毫克〔12毫克/公斤〕负荷剂量,然后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天,是可以接受的、棘白菌素作为初始治疗的替代方案,限于那些病情不严重和那些被认为不可能有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属感染的患者〔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3.推荐对所有血源性和其他临床相关的念珠菌分离菌株进行唑类敏感性检测.对于前期使用一种棘白霉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感染光滑念珠菌或近平滑念珠菌的患者,应该进行棘白菌素类药敏检测〔强推荐;低级别证据〕.5. 光滑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只有当分离株对于氟康唑或伏立康唑敏感时,应考虑将药物更换为更高剂量的氟康唑800mg/d〔12mg/kg〕或伏立康唑200-300mg<3-4mg/kg>每日两次〔强推荐;低级别证据〕.6. 如果不能耐受、无法获得其他抗真菌药物或耐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AmB〕〔3-5mg/kg/d〕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强推荐;高级别证据〕.7.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5-7天后,对氟康唑敏感的念珠菌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稳定,且在抗真菌治疗后重复血培养均为阴性时,推荐更换为氟康唑继续治疗〔强推荐;高级别证据〕.8. 对于可疑唑类和棘白霉素类药物耐药的念珠菌感染患者,推荐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d〕〔强推荐;低级别证据〕.9. 给予伏立康唑400mg〔6mg/kg〕q12h两次,然后200mg〔3mg/kg〕q12h 维持可有效治疗念珠菌血症,但作为初始治疗较氟康唑没有明显优势〔强推荐;中级别证据〕.伏立康唑口服制剂被推荐为由于克柔念珠菌感染的菌血症降阶梯治疗方案〔强推荐;低级别证据〕.11. 血培养应该每天进行或隔日进行,以确定念珠菌血症被终止的时间点〔强推荐;低级别证据〕.12. 推荐无明显的转移性并发症念珠菌血症治疗时间为2周,应从记录念珠菌从血液中被清除和由于念珠菌所致症状经治疗缓解后开始计算〔强推荐;中级别证据〕.II.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患者是否该拔除中心静脉导管?13.念珠菌菌血症患者考虑感染为中心静脉导管来源与导管可以被安全拔除时,中心静脉导管应该尽早拔除;但这一做法需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而定〔强推荐;中级别证据〕.III.中性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患者的治疗建议14.任意一种棘白菌素类药物被推荐用于初始治疗〔卡泊芬净:首剂70mg,维持剂量50mg/d;米卡芬净:100mg/d;阿尼芬净:首剂负荷200mg,维持量100mg /d〕〔强推荐;中级别证据〕.15. 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d〕是一个有效的方案,但由于其潜在毒性并不被青睐〔强推荐;中级别证据〕.16. 氟康唑,负荷剂量800mg〔12mg/kg〕,维持剂量400mg/d〔6mg/kg〕,可用作非危重症患者和未使用唑类药物治疗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弱推荐;低级别证据〕.17. 氟康唑400mg/d〔6mg/kg〕,能够作为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且病情稳定患者降阶梯治疗的选择,这些患者均为敏感菌株感染且血流的病原菌已被清除〔弱推荐;低级别证据〕.18. 伏立康唑第一个24h给予400mg〔6mg/kg〕两次,然后200mg〔3mg/kg〕q12h维持可用于需要覆盖曲霉的情况〔弱推荐;低级别证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念珠菌血症患者,病情稳定、念珠菌已经在血液中被清除,并且分离的念珠菌对伏立康唑敏感,伏立康唑被推荐作为降阶梯治疗方案〔弱推荐;低级别证据〕.19.对于克柔念珠菌感染的念珠菌血症患者,棘白霉素类药物,两性霉素B脂质体,或伏立康唑均被推荐〔强推荐;低级别证据〕.20. 推荐无明显的转移性并发症的念珠菌血症治疗最短时间为2周,应从记录念珠菌从血液中被清除、念珠菌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症状经治疗缓解后开始计算〔强推荐;低级别证据〕.21. 当中性粒细胞减少恢复,眼科检查能发现的脉络膜和玻璃体感染是微小的;因此,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恢复以后的一周内应散瞳行眼底镜检查〔强推荐;低级别证据〕.22. 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念珠菌血症患者的感染源并非主要来自中心静脉导管〔如:胃肠道来源〕.中心静脉导管是否拔除需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而定〔强推荐;低级别证据〕.23. 对于持续性念珠菌血症患者,当估计会发生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考虑输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弱推荐;低级别证据〕.IV.慢性播散性〔肝脾〕念珠菌病的治疗建议24.两性霉素B初始治疗,3-5mg/Kg每天或棘白菌素类药物〔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50毫克;阿尼芬净:20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100毫克〕,推荐使用几个星期,然后序贯口服氟康唑,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天,主要用于那些不可能有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病感染患者〔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25.治疗应持续到影像学病变吸收,这通常需要几个月.抗真菌治疗过早中断可导致复发〔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26.如果患者需要接受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应当与时治疗,抗真菌治疗应该在高风险期持续应用以预防复发〔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27.那些衰弱的持续发烧患者,可考虑短期〔1-2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弱推荐;低级别证据〕.V.经验性治疗在ICU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中扮演的角色?28.对于有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危因素以与不明原因发热的危重患者,应当根据临床危险因素和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标志物和/或无菌部位的培养结果等进行评估,与时给予经验性治疗〔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对于有上述危险因素和有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症状患者应尽可能早的开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29.在ICU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疑似念珠菌病的首选经验性治疗是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负荷剂量70 mg,然后每天50毫克;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阿尼芬净:负荷剂量200毫克,100毫克每天〕〔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30.氟康唑800毫克〔12毫克/公斤〕的负荷剂量,然后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天,对那些最近没有三唑类药物暴露史和那些没有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菌株定植的患者是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31.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每日3-5mg/Kg,是不能耐受其他抗真菌药物患者的一种选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32.对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经验性治疗有改善的患者推荐治疗时间为2周,与念珠菌血症的治疗相同〔弱推荐;低级别证据〕.33.对那些经验性抗真菌治疗4-5天无临床应答的患者,以与那些开始抗真菌治疗后始终没有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证据,或者有非依赖培养的高度阴性预测价值的诊断检测阴性,应考虑停止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VI.在ICU预防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措施34.氟康唑800毫克〔12毫克/公斤〕的负荷剂量,然后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日,可用于具有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发生率的成人ICU中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弱推荐;中等级别证据〕.35.棘白菌素类药物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案〔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50毫克;净:20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100毫克;或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弱推荐;低级别证据〕.36.推荐ICU患者用洗必泰每日洗澡,这已被证明是可以减少包括念珠菌血症的血流感染发生率〔弱推荐;中等级别证据〕.VII.新生儿念珠菌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何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念珠菌血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37.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1mg/Kg每天,建议用于新生儿播散性念珠菌病〔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38.静脉注射或口服氟康唑,12mg/Kg每天,对没有接受过氟康唑预防的患者是一个合理的替代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39.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每日5mg/Kg,是一种替代方案,但应谨慎使用,尤其是在泌尿系统受累患者〔弱推荐;低级别证据〕.40.棘白菌素应谨慎使用,一般仅限于抢救治疗或因为耐药或者毒性无法使用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或氟康唑的情况〔弱推荐;低级别证据〕.41.对于血或尿液念珠菌培养阳性的患者,推荐腰椎穿刺和视网膜检查〔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42.对于持续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的患者推荐CT或超声检查泌尿生殖道、肝脏和脾脏〔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43.强烈推荐去除深静脉置管〔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44.对于没有明显转移病灶的念珠菌血症患者推荐治疗时间为念珠菌从血流中清除并且清除了造成念珠菌血症的病灶后2周〔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方法45.初始治疗,推荐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钠静脉点滴,1mg/Kg每日〔强烈推荐;46.另一种替代方案是两性霉素B脂质体,5mg/Kg每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47.此外,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可作为抢救治疗用于对初始AMB治疗无临床反应的患者,但副作用发生很频繁〔弱推荐;低级别证据〕.48.对初始治疗有应答的患者的降阶梯治疗,推荐氟康唑,每日12mg/Kg,推荐用于对氟康唑敏感菌株的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49.治疗应持续到所有的症状、体征、脑脊液和影像学异常均得到好转〔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50.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设备,包括脑室切开引流和分流装置,应该尽可能的移除〔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新生儿ICU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建议?51.在侵袭性真菌病发生率高〔> 10%〕的护理机构,对于体重低于1公斤的新生儿,推荐静脉注射或口服氟康唑预防,3–6mg/kg,1周2次,持续6周〔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52.口服制霉菌素,10万单位,每日3次,持续6周,对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新生儿,如果可以使用制霉素或因为耐药而无法使用氟康唑,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案,〔弱推荐;中等级别证据〕.53.口服乳铁蛋白〔100mg/d〕可能是对体重<1500 g的新生儿有效,但在美国的医院目前不可用〔弱推荐;中等级别证据〕.VIII.对于腹腔内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建议54.对有腹腔内感染临床证据以与有念珠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包括最近的腹部手术,吻合口漏或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应考虑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55.腹腔内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应包括源头控制、适当的引流和/或清创〔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56.抗真菌治疗的选择同于念珠菌血症或ICU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经验性治疗〔见第I和V节〕〔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57.治疗时间应以源头控制的充分性和临床治疗应答情况来决定〔强烈建议;IX.从呼吸道分离的念珠菌需要治疗吗?58.分离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念珠菌通常为定植菌,很少需要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X.念珠菌血管内感染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和植入式心脏设备感染的治疗建议如何治疗念珠菌心内膜炎?59.对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初始治疗推荐两性霉素B脂质体 3-5mg/kg 每日1次,可加用氟胞嘧啶 25mg/kg 每日4次,或者大剂量的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强净 150mg 每日1次,米卡芬净150mg 每日1次,或者阿尼芬净 200mg 每日1次〕烈推荐;低级别证据〕.60.对于氟康唑敏感的念珠菌感染的病人,若已临床稳定,且已清除血流中的念珠菌,推荐使用氟康唑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61. 对于分离出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敏感而对于氟康唑不敏感的念珠菌,也可口服伏立康唑200-300mg〔3-4mg/kg〕每日2次,或者泊沙康唑片300mg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弱推荐,非常低级别证据〕.62. 推荐行瓣膜置换术;术后抗真菌治疗至少持续6周以上,对于有瓣周脓肿或者其它并发症的病人抗真菌治疗时间应该更长〔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63. 对于不能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若菌群对氟康唑敏感,推荐长期使用氟康唑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以抑制感染〔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64. 对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推荐按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方案进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为预防感染复发,推荐使用氟康唑〔400-800mg/kg 每日1次〕长期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如何治疗心内植入物相关的感染?65. 对于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相关感染,应移除植入装置〔强烈推荐;中级别证据〕.66. 抗真菌治疗方案和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治疗方案相同〔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67. 对于局限于发生器囊袋的感染,建议移除植入装置后继续给予4周的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68. 对于侵与导线的感染,建议移除导线后至少继续抗真菌治疗6周以上〔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69. 若心室辅助装置不能被移除,推荐按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方案进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如果菌群对于氟康唑敏感,只要植入装置未被移除,建议使用氟康唑长期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如何治疗念珠菌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70. 如果可以的话,建议拔除导管,切开引流,或者行静脉切除术〔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71. 如果有念珠菌血症,血流中念珠菌清除后,继续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每日1次〕,或者氟康唑[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或者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150mg每日1次;米卡芬净150mg每日1次;或者阿尼芬净200mg每日1次〕至少治疗2周以上〔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72. 对于初始治疗使用两性霉素B或者棘白菌素类药物的病人,待临床状况稳定之后,若念珠菌对于氟康唑敏感,应考虑降阶梯治疗,改用氟康唑400-800mg 〔6-12mg/kg〕每日1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73. 如果临床症状和培养结果皆转为阴性,血栓的彻底治愈可以作为停用抗真菌治疗的依据〔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XI.念珠菌骨关节感染的治疗建议念珠菌骨髓炎的治疗建议74.氟康唑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天持续6-12个月,或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50-70mg每天持续12个月或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或阿尼芬净每日100毫克〕应用至少2周,序贯氟康唑400毫克〔6mg/Kg〕每天,持续6-12个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75.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每日3-5mg/Kg,应用至少2周,序贯氟康唑,400mg 〔6mg/Kg〕,持续6-12个月是一个较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弱建议;低级别证据〕.76.在部分病例推荐进行手术清创术〔强推荐,低级别证据〕脓毒性关节炎的治疗建议77.氟康唑400mg〔6mg/Kg〕每天,持续6周或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50-70mg每天,米卡芬净100mg每天,或阿尼芬净100mg每天〕应用2周,后序贯氟康唑,400mg〔6mg/Kg〕每天,至少应用4周〔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78.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5mg/Kg每天,持续2周,序贯氟康唑,400mg〔6mg/kg〕每天,至少4周是较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弱推荐;低级别证据〕.79.所有化脓性关节炎病例推荐外科引流〔强推荐、中等级别证据〕.80.对假肢装置相关的化脓性关节炎,推荐移除装置〔强烈推荐;中级证据〕.81.如果假体装置无法移除,分离菌是敏感的,推荐氟康唑,400mg〔6mg/Kg〕每天〔强烈推荐;低级证据〕.XII.念珠菌眼内炎的治疗建议念珠菌眼内炎的通常处理建议性粒细胞减少患者需要在治疗的第一周内是否存在眼内炎〔强烈建议;低级别证据〕;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建议推迟到中性粒细胞恢复后在进行眼底检查〔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83.眼部感染程度〔脉络膜视网膜炎,伴或不伴黄斑受累,伴或不伴玻璃体炎〕应该由眼科医生来判定〔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84.抗真菌治疗和外科干预的决定应该由眼科医生和传染病医师共同制定〔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不伴玻璃体炎的念珠菌脉络膜视网膜炎的治疗建议85.氟康唑/伏立康唑敏感株,氟康唑,负荷剂量800毫克〔12mg/Kg〕,然后400–800mg〔6–12mg/Kg〕每天或伏立康唑,负荷剂量第一天400mg〔6 mg/kg〕静脉应用2次,然后300mg〔4mg/Kg〕静脉或口服,每日2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86.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株,两性霉素B脂质体,3-5 mg/kg每天静脉应用,联合或不联合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87.有黄斑受累的,抗真菌药物如上所述,同时需要进行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5-10µg/ 0.1ml无菌注射用水,或伏立康唑,100µg/ 0.1ml无菌水或生理盐水,以确保与时高水平的抗真菌活性〔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88.治疗时间至少应为4-6周时间,最终需要通过反复的眼科检查确定损伤得到治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伴玻璃体炎的念珠菌脉络膜视网膜炎的治疗建议89.伴有玻璃体炎的脉络膜视网膜炎抗真菌治疗如上所述方案加上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5-10µg/ 0.1ml无菌注射用水或伏立康唑,100µg/ 0.1毫升无菌水或生理盐水〔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90.应考虑行玻璃体切除术以减少病原体负载,不适合系统抗真菌制剂治疗的真菌性脓肿应与时移除〔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91.治疗时间至少应为4-6周时间,最终疗程取决于反复的眼科检查确定损伤得到治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XIII.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建议92.初始治疗推荐两性霉素B脂质体5mg/kg每日1次,可加用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93.初始治疗起效后建议改为氟康唑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94.治疗应持续到症状、体征、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皆恢复正常为止〔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95.如果可能,建议移除被感染了的中枢神经系统内置入物,包括脑室引流管、分流管、脑深部电刺激器、神经假体重建装置和释放化疗药物的高分子聚合晶片〔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96.若脑室内置入物不能被移除,可将0.01mg-0.5mg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溶解在2mL的5%葡萄糖溶液中,通过脑室置入物通路直接脑室内给药〔弱推荐;低级别证据〕.XIV.念珠菌导致的尿路感染治疗建议无症状的念珠菌尿治疗建议97. 只要条件允许,建议去除诱因,如拔除膀胱留置导尿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98. 不推荐抗真菌治疗,除非病人合并有以下导致感染播散的高危因素,如粒细胞减少,极低体重新生儿〔小于1500g〕或需行泌尿系手术〔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99. 粒细胞减少病人和极低体重新生儿的治疗可参照念珠菌血症的治疗〔见III和VII节〕〔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00. 需行泌尿系手术的病人建议手术前后数天给予口服氟康唑400mg〔6mg/kg〕每日1次,或者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每日1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有症状的念珠菌膀胱炎治疗建议101. 对于氟康唑敏感的菌群,建议口服氟康唑200mg〔3mg/kg〕每日1次疗程2周〔强烈推荐;中级别证据〕.102.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光滑念珠菌,建议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每日1次疗程1-7天,或者口服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疗程7-10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03. 针对克柔念珠菌,建议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每日1次疗程1-7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04. 如果可能,强烈建议拔除膀胱留置导尿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05. 针对氟康唑耐药菌属导致的膀胱炎,如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每日给予50mg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用灭菌注射用水配成1L,连续膀胱冲洗5天可能有效〔弱推荐;低级别证据〕.有症状的上行感染念珠菌肾盂肾炎治疗建议106.对于氟康唑敏感的菌群,推荐口服氟康唑200-400mg〔3-6mg/kg〕每日1次疗程2周〔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07.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光滑念珠菌,推荐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每日1次疗程1-7天,可加用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08.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光滑念珠菌,可以考虑单用氟胞嘧啶口服25mg/kg每日4次疗程2周〔弱推荐;低级别证据〕.109. 针对克柔念珠菌,推荐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每日1次疗程1-7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10. 强烈建议解除尿路梗阻〔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11.对于留置肾盂造瘘管或输尿管支架的病人,如果可行,应考虑移除或者更换〔弱推荐;低级别证据〕.伴真菌球形成的念珠菌尿路感染治疗建议112.对于成人患者,强烈建议手术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13. 抗真菌治疗建议按照上文提到的膀胱炎或者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14. 如果有肾盂造瘘管,建议25-50mg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加入200-500mL灭菌注射用水中进行冲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XV.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治疗建议115.对于无并发症的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治疗,外用抗真菌药物,没有一剂优于另一个的建议〔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116.另外,对于无并发症的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治疗,推荐单次口服150mg剂量的氟康唑〔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117.对于严重的外阴阴道炎,推荐氟康唑150mg,每72小时给予2-3次〔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118.对光滑念珠菌外阴阴道炎,通常对口服唑类药物无效,推荐阴道局部外用硼酸,将药品置入凝胶胶囊给药,每天600mg,持续14天是一种替代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19.针对光滑念珠菌感染的另一个替代方案是制霉素阴道栓剂,每天10万单位持续14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120.针对光滑念珠菌感染的第三个选择方案是每天单独外用17%氟胞嘧啶霜或与3%两性霉素B霜剂合用,持续14天〔弱推荐;低级别证据〕.121.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推荐外用或口服氟康唑10–14天诱导治疗,然后序贯氟康唑,每周150 mg持续6个月〔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XVI.口咽部念珠菌病的治疗建议122.对于轻微的疾病,推荐克霉唑片剂,10mg,每日5次,或咪康唑口腔粘膜粘着片剂50mg粘附犬齿窝黏膜表面,每日1次,持续7-14天〔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123.对于病情较轻的替代治疗方案包括制霉菌素混悬液〔10万U/ml〕4–6毫升,每日4次,或1–2片制霉素锭剂<每次20万U >每天4 次,持续7–14 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