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SA念珠菌病指南
念珠菌病临床诊疗指南

念珠菌病临床诊疗指南(IDSA,2009年增补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的专家组,曾经编写了系统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也译为侵袭性念珠菌病)、粘膜念珠菌病(mucosal candidiasis)的诊疗指南,发表于2004年的《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指南提供的诊疗建议,被医务工作者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
2004年之后,数种新型抗真菌药物上市,数个念珠菌病相关的临床试验的研究报告相继发表,在既往指南的基础上,新指南在相关方面进行了增补或修改。
缩写AmB-d: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LFAmBs:两性霉素B的含脂复合制剂,包括:L-AmB:两性霉素B脂质体ABLC: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ABCD: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体注释:文中粒细胞缺乏病人英文原文为neutropenic patients,直译为粒细胞减少病人,但译者觉得译为粒细胞缺乏病人更为准确。
摘要2004年版念珠菌病诊疗指南发表之后,念珠菌病的治疗发生了一些变化。
棘白菌素类、广谱吡咯类抗真菌药物治疗念珠菌血症、其他系统性念珠菌病、粘膜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考察,使这些疾病治疗策略发生了变化。
比较少见的系统性念珠菌病,如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骨髓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2004年以来很少有研究结果发表,相关论文主要为治疗经验、病例报道或者小样本的临床研究,其结论多只是为新的治疗策略的效果提供一些证据,这些疾病的治疗策略变化不大。
摘要部分概括了新指南的主要诊疗建议,后文会有更为详细的叙述。
念珠菌菌血症,非粒细胞缺乏病人1.对于绝大多数成年病人,推荐给予以下初始治疗:氟康唑,负荷剂量800mg(12mg/kg),维持剂量400mg/d(6mg/kg/d)。
或者,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负荷剂量,70mg,维持剂量,50mg/d;米卡芬净,100mg/d;阿尼芬净,负荷剂量,200mg,维持剂量,100mg/d)(A—Ⅰ)。
IDSA念珠菌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简介

2009年IDSA念珠菌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简述一、治疗路线1、治疗路线图-1:可疑或确诊念珠菌病的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推荐无转移病灶念珠菌血症的治疗疗程是,初次血培养阴性,相关症状体征消失后继续治疗14天(A-III)非中性粒细胞缺乏念珠菌血症患者强烈推荐拔除静脉导管(A-II)。
2、治疗路线图-2 确诊念珠菌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注:LFAmB:脂质体剂型两性酶素B推荐疗程:除外持续性的真菌血症及转移性病灶,血培养结果转阴,相关症状体征消失,中性粒细胞恢复后继续治疗14天(A-III)。
可考虑拔除静脉内导管(B-III)。
3、治疗路线图-3 可疑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中性粒细胞感染者二、治疗药物选择1、一般人群治疗药物选择2、心血管系统念珠菌感染患者治疗药物选择3、光滑、近平、克柔念珠菌感染治疗药物选择4、新生儿念珠菌病的治疗新生儿播散性念珠菌病推荐使用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1mg/kg每日)治疗(A-II)。
若排除泌尿道感染,可使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3-5mg/kg每日)。
同样也可以选择氟康唑(12mg/kg每日)(B-II)。
推荐治疗疗程三三个星期(B-II)。
对于无菌体液和/或尿培养念珠菌阳性的新生儿,推荐进行腰椎穿刺及散瞳视网膜检查(B-III)。
若无菌体液培养持续阳性,需对泌尿生殖道、肝脏和肾脏进行检查(B-III)。
棘白菌素类的使用应该谨慎,一般仅限于对氟康唑或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出现耐药或毒性反应时考虑(B-III)。
强烈推进拔除静脉导管(A-II)。
在侵袭性真菌病发生率高的托儿所里,氟康唑推荐用于体重低于1000g的新生儿的预防治疗(A-I)。
用药过程中需关注抗真菌药的耐药,药物相关毒性,以及神经发育(A-III)。
三、可疑念珠菌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四、念珠菌病高危患者的预防性真菌治疗人群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推荐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肝(A-I)、胰腺(B-II)、小肠(B-III)移植受者术后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推荐–氟康唑200~400 mg(3~6 mg/kg/d)–L-AmB 1~2 mg/kg/d–疗程7-14 d成人ICU高危患者⏹氟康唑400mg(6 mg/kg/d) (B-I)化疗诱导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 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推荐–氟康唑400 mg(6 mg/kg/d) (A-I)–泊沙康唑200mg, 3次/d(A-I)–卡泊芬净50 mg/d(B-II)干细胞移植受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氟康唑400 mg(6 mg/kg/d) (A-I) ⏹泊沙康唑200mg, 3次/d(A-I)⏹米卡芬净50 mg /d(A-I)。
IDSA 念珠菌指南-中文

本资料版权所有,经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授权北京华夏新力医药信息咨询有 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北京华夏新力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EMD”)翻译、编 辑、印刷或安排印刷、分发或安排分发此篇文章。未经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及EMD书面同意,严禁以任何语言、任何形式或途径复制本刊内容,包括利用电子、机械、 影印等方式对此出版物文字或插图作全部或部分之抄袭、复制或传播;或将此出版物储存于 任何检索库存系统内。
每日00 mg( mg/kg)]或棘白菌素类药物(卡 泊芬净:首日负荷剂量0 mg,此后每日0 mg; 米卡芬净:每日00 mg;阿尼芬净:首日负荷剂 量200 mg,此后每日00 mg)被推荐作为大部分 成人患者的首选治疗(A-I)。专家组主张对中 重度感染患者或者近期使用过三唑类药物的患 者予以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A-III)。建议将氟 康唑用于感染不太严重且近期未使用三唑类药 物的患者(A-III)。上述治疗方案同样适用于儿
2016IDSA念珠菌病指南解读

Pappas P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6 Feb 15;62(4):e1-e50.
Pappas P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6 Feb 15;62(4):409-17.
念珠菌病、念珠菌血症在院内具有重要地位
• 念珠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从皮肤感染、黏膜感染到侵袭性感染,是一系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念珠菌血症流行
US医院中最常见的护理相关血流感染 念珠菌也是最常见的血流感染致病菌。
念珠菌血症危害
临床归因死亡率高达47%,在脓毒 性休克患者中比例更高。 死亡率与治疗起始时间和病因控制 密切相关。
Pappas P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6 Feb 15;62(4):e1-e50.
侵袭性念珠菌病
通常指的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与念珠菌基 本特点,侵犯部位,侵袭力、抗菌敏感性有关。
真菌感染的诊断
血培养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并不敏感。 非培养技术的应用,同样值得临床关注。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常用方法举隅
• 培养技术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主要是三种类型:不伴随深部念珠菌感染的念珠菌血症、伴深部念珠菌感染的 念珠菌血症、不伴有念珠菌血症的深部念珠菌病
血培养
血培养是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的金标准 血培养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总体敏感性约为50%
IDSA-2024-年抗菌药物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治疗指南

IDSA 2024 年抗菌药物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治疗指南2024年8月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刊发了针对6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建议。
6类是: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2.产AmpC 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AmpC-E)3.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4.难治性铜绿假单胞菌(DTR P. aeruginosa)5.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我们从感染部位角度(前四种菌)和细菌本身角度(后两种菌),总结其抗菌药物选用方案,重点内容如下(以下“、”表示任选其一,除非特别说明):一、单纯性膀胱炎1、ESBL-E为致病菌时1)首选: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X)。
2)次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碳青霉烯、氨基糖苷(单次给药)、口服磷霉素(仅针对大肠埃希菌)。
3)如果经验性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吡肟有效,可继续使用,无需更改或延长疗程。
4)不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多西环素,因缺乏临床数据支持。
2、AmpC-E为致病菌时在肠杆菌目中,阴沟肠杆菌复合体、产气克雷伯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可产生AmpC β-内酰胺酶,而能水解多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针对这类细菌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考虑2个因素:抗菌药物诱导AmpC基因表达的能力和抗菌药物对AmpC水解的相对稳定性。
1)首选:呋喃妥因、 TMP-SMX。
2)次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药物(单次给药)、碳青霉烯。
3)如果药敏显示对头孢曲松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必要时可考虑使用,但需要监测耐药性。
3、CRE为致病菌时1)首选:呋喃妥因、TMP-SMX、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若CRE 对其敏感)。
2)次选:氨基糖苷类(单次给药)、口服磷霉素(仅针对大肠埃希菌)、多粘菌素E、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美罗培南-伐硼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瑞来巴坦、头孢地尔。
IDSA念珠菌病菌治疗指南2009版介绍

评论
(1)对于中重度患者和/或近期使用过唑 类药物者推荐选择棘白菌素 (2)患者选择需基于临床高危因素、血清 学试验和培养结果 (3)疗程尚无定论,但当培养和/或血清 学试验结果阴性时应停止治疗 (1)对于多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建议 在持续发热4天且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开 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2)血清学诊断试验和CT有助于诊断 (3)若先前已使用唑类药物进行预防治疗, 则不推荐使用唑类药物进行经验治疗
(1)疗程通常需要6周以上 (2)所有病例均推荐行外科清创术 (3)对于人工关节感染,绝大多数病例需 手术移除人工关节
本资料仅供辉瑞内部使用
2009IDSA指南念珠菌病的推荐治疗
心血管系统念珠菌感染(1)
首选治疗
(1) 两性霉素B脂质体 3-5 mg/kg Qd ± 氟胞嘧啶 25mg Qid (B-III) (2) 两性霉素B 0.6-1 mg/kg Qd ± 氟胞嘧啶 25mg Qid (B-III) (3) 棘白菌素# (B-III)
S
S to R S S S
S:susceptible 敏感;I:intermediately susceptible 中度敏感 R:resistant 耐药; S-DD:susceptible dose-dependent 剂量依赖性敏感;
本资料仅供辉瑞内部使用
氟康唑 在2009年IDSA念珠菌病指南中的地位
(1) 氟康唑 400mg (6mg/kg) Qd 至少治疗6周(B-III) 化脓性关节炎 (2) 两性霉素B脂质体 3-5 mg/kg Qd 治疗数周后 转换为氟康唑继续治疗 至痊愈(B-III)
棘白菌素或两性霉素B 0.5-1 mg/kg Qd 治疗数 周后转换为氟康唑继续 治疗至痊愈(B-III)
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

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周颖杰;李光辉【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06(006)003【摘要】为了帮助医师在治疗念珠菌病时正确选用抗真菌药,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制订了念珠菌病治疗指南。
该指南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04,38:161—189。
现将其主要内容编译供临床参考。
该指南提出的建议适用于大多数念珠菌病患者。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该指南时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均来自国外,而病原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度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均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该指南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国内情况,临床医师可参考当地医院的病原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选用药物。
【总页数】6页(P203-208)【作者】周颖杰;李光辉【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3【相关文献】1.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药师学会、感染病药师学会共同推荐的万古霉素治疗指南[J], 刘小丽;黄勋2.HIV感染者合并慢性肾病的治疗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方案)-儿童的HIV 相关肾病 [J], 唐荣(编译);凌云(编译);卢洪洲(审校)3.2009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要点解读 [J], 蔡绍曦;卢健聪4.美国感染病学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指南要点 [J], 肖永红5.HIV/AIDS合并慢性肾病者的治疗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方案)——HIV相关肾病的筛选 [J], 唐荣(译);凌云(译);卢洪洲(审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最全版)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最全版)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一直致力于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指南撰写、推广。
今年IDSA对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曲霉菌病指南、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南同时进行了更新。
念珠菌病是临床常见感染。
IDSA在2000年制定了第1版念珠菌病指南[1]、2004年制定了第2版[2]、2009年制定了第3版[3]、2016年制定出第4版。
新指南2015年12月中旬发布,2016年1月中旬正式刊出,有正式印刷版本[4]和全文电子版本[5],在IDSA官网均可获得()。
该指南题目是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16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即《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IDSA 2016升级版》。
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南中的念珠菌病,指深部念珠菌病,比如菌血症或侵袭性感染,不包括浅部皮肤软组织感染。
Management不翻译为"管理",在医学领域里翻译为"处置"更为贴切准确。
新指南正文50页,引文560条。
从17个角度,给出推荐共计140条,是公认的大型指南。
与第3版15个角度、72条推荐相比,两版之间的变化体现出人类对念珠菌病的认识在逐渐深化。
新指南的发布,除包括IDSA撰写与批准Standards and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 (SPGC)的内容外,还有其他一些机构的参与和批准。
首先是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两大学会——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 of Pediatrics,AAP,该机构的红皮书非常有名,是儿科感染性疾病领域排名第一的临床手册)、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PIDS)的参与,这说明新指南适用于儿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mg/kg),且只推荐用于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药敏敏
感患者(s++);
两性霉素B脂质体(每日3-5mg/kg)作为备选方案用
IV.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chronic disseminated (hepatosplenic)candidiasis?(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
V. What is the role of empiric treatment for suspected invasive candidiasis in nonneutropenic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经验性治疗非粒缺念珠菌病的地位)
VIII.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intra-abdominal candidiasis? (腹腔)
IX. Does the isolation of Candida species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 require antifungal therapy?(呼吸道分离出是否要治疗)
2016IDSA念珠菌病指南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16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目录
I.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candidemia in nonneutropenic patients?(菌血症-非粒缺)
X.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Candida intravascular infections, including endocarditis and infections of implantable cardiac devices?(血管内感染,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植入式心脏设备)
推荐分级
分级 推荐强度 Strong 强 Weak 弱 依据可靠性 High ++++ Moderate +++ Low ++ Very low +
常见念珠菌属对抗真菌药的折点
白念珠菌 氟康唑
S
≤2
SDD 4
I
R
≥8
光滑 氟康唑
S
SDD 32
I
R
≥64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阿尼芬净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目录
XI.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Candida osteoarticular infections?(骨关节) XII.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Candida endophthalmitis?(眼内炎) XIII.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didiasis?(中
菌
血
症
治疗
首选
可选
棘白菌素作为初始治疗方案(S++++); 氟康唑静脉或口服,首剂800mg(12mg/kg),每
卡泊芬净首剂70mg,每日50mg
日400mg(S++++);
米卡芬净每日100mg
光滑念珠菌患者需要使用高剂量氟康唑800mg,每日
阿尼芬净首剂200mg,每日100mg
(12mg/kg)或伏立康唑200-300mg每日(3-
II. Shoul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be removed in nonneutropenic patients with candidemia?(是否拔除导管-非粒 缺菌血症)
III.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candidemia in neutropenic patients?(菌血症-粒缺)
热带 S
SDD I R
氟康唑 ≤2 4
≥8 氟康唑 ≤2 4
≥8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阿尼芬净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0.12
≤2
≤2
≤2
0.25-0.5
4
4
4
≥1
≥8
≥8
≥8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阿尼芬净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0.12
≤0.25
≤0.25
≤0.25
0.25-0.5 ≥1
0.5
0.5
0.5
≥1
≥1
≥1
常见念珠菌属对抗真菌药的折点
克柔 S
SDD I R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阿尼芬净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0.5
≤0.25
≤0.25
≤05
≥2
≥1
≥1
≥1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的念珠菌血症
病情或治疗分组
非 2016
粒
细
胞
缺
乏
念 珠
2009
≤0.12
≤0.12
≤0.25
≤0.25
≤0.25
0.25-0.5
0.25-0.5
0.5
0.5
0.5
≥1
≥1
≥1
≥1
≥1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阿尼芬净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0.12
≤0.12
≤0.06
0.25
0.25
0.12
≥0.5
≥0.5
≥0.25
常见念珠菌属对抗真菌药的折点
近平滑 S
SDD I R
目录
VI. Should prophylaxis be used to prevent invasive candidiasi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setting?(ICU预防)
VII.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neonatal candidiasis, includ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新生儿,包括中枢神经系统)
枢神经系统) XIV.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due to Candida
species?(泌尿道生殖道) XV.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外阴阴道) XVI.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oropharyngeal candidiasis?(口咽部) XVII. What is the treatment for esophageal candidiasis?(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