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作教学大纲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I E402300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学分:4学时:64课程目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以设计并制作一电子产品——函数信号发生器为主线,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电路仿真、PCB设计与制作、电路板的安装与调试及简单故障的排除等知识。
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的硬件线路设计、焊接、调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用仪器仪表的能力,数据与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等。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1)理论,2)√理论+实践,3)实践(打√选择)主要授课方式:1)√讲授型;2)师生交互型;3)讨论型;4)√技能培养型;5)其他型(打√选择)拟安排授课学期:1,2,3,√4,5,6(打√选择适宜开课学期,允许选择一项以上)预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protel99》后续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简介及主要教学方式和方法简述:该课程与相关岗位能力要求相联系,以“工作任务为线索,实际电子产品为载体,任务实施为导向”,以函数信号发生器为主线,通过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电子线路设计、仿真、原理图绘制与PCB设计、PCB制作、元器件识别与测量、安装与调试、设计资料撰写7个工作任务,阐述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
该课程要求学生学会protel和proteus两个软件的应用,掌握相关仪器仪表的正确操作和使用,具备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焊接、调试等能力。
在教授过程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由任务入手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内容贴近电子行业职业岗位要求。
每个任务按照:任务目标→任务要求→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总结的思路安排教学,体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思路。
鼓励学生敢于动手、积极思考、不怕困难、勇于完成任务。
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劳动课教案:《电子制作》教学设计

劳动课教案:《电子制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电子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电子元件识别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电路图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子作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通过项目制作,培养实践能力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3. 学生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教学内容教学模块一:电子制作基本概念与原理1. 电子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电路图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
教学模块二:基本电子元件的使用与识别1.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使用方法。
2. 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的识别与使用。
3.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教学模块三:电子电路设计方法与实践1. 电路图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电路搭建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电子作品的制作与调试。
教学模块四:项目实践与创新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选择或设计电子制作项目。
2. 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完成电子作品的制作。
3. 学生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提出改进和创新的想法。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制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演示法:展示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设计和电子作品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电子作品的制作和调试。
4. 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2. 实验室实践:提供电子制作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教学评价评价方法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电子制作教案

电子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使用方法;3.学会使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制作;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制作基础知识1.电子制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基本特性;3.电路基础知识: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
2. 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1.电阻的测量和使用;2.电容的测量和使用;3.二极管的测量和使用;4.晶体管的测量和使用;5.电源的使用方法。
3. 电路设计和制作1.电路图的绘制方法;2.电路的组装方法;3.电路的调试方法。
4. 电子制作实践1.制作简单的LED闪烁电路;2.制作简单的音乐发生器电路;3.制作简单的温度控制电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子制作的基础知识和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电子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子制作的过程,掌握电路设计和制作的方法。
3.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基本特性;2.电路图的绘制方法;3.电路的组装方法。
2. 教学难点1.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2.电路的调试方法。
五、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电子制作基础知识和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2.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检测学生对电路设计和制作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3.课堂表现:通过课堂表现,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资源1.电子元器件;2.电路板;3.电路图绘制软件;4.实验仪器设备。
七、教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第一课时电子制作基础知识讲授法第二课时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讲授法、实验法第三课时电路设计和制作讲授法、实验法第四课时电子制作实践实验法、课堂讨论法八、教学反思电子制作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技能,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路设计和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电子制作教学大纲

《电子制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36 学时)(实践课程)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概况课程中文名称:《电子制作》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nic design课程编码:3910252203开课学院:理学院适用专业/开课学期:物理学/3学分/周学时:2本课程是物理学的一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继相关理论和知识支撑课程之前开设。
电子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一线技术人才。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手工焊接技能;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掌握常用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掌握电子电路安装调试,能对电子产品进行参数、技术指标的测试,能运用开发工具进行电路软硬件设计与制作。
通过电子实训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初步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应用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等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能正确识别与检测常用元器件;(2)熟悉常用的单元电路及其功能;(3)掌握multisim 和protel 软件的使用;(4)能对电子电路进行安装调试,对电子产品进行参数、技术指标的测试。
2.能力目标:(1)能分析典型、常用电子电路;(2)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和电子仪器;(3)能熟练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电路软硬件设计与制作;(4)能按照给定项目功能和参数设计要求,熟练进行电路整体设计,单元电路设计;(5)能熟练编制装配、调试、测试方案,并能按方案实施电子电路制装配、调试和测3.素质目标:(1)规范操作习惯正确使用工具、仪器;(2)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3)团队协作精神一一学会与不同的人群相处,建立良好的人群关系,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成目标;(4)沟通能力一一正确表述,相互理解;(5)工作责任感一一加深专业的认识,热爱专业、热爱职业岗位、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电子制作实训教学大纲.doc

电子制作实训教学人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制作的基础知识、模拟电子电路的制作、数字电子电路的制作、综合应用实训。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牛综合运川相关理论知识完成电路女装•调试的操作技能, 以及简单印制电路板测绘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实训课程提供必要的电路知识与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儿个方而的要求:(1)了解相关电子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电路女装、调试及故障处理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电路的女装与调试,以及能够排除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3)了解单片机的某本知识,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4)了解卬制电路板的基木知识,掌握印制电路板测绘的方法。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的教学应以电路安装与调试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电路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2)在教学屮要注意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关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木着够用原则讲授,切忌而而俱到。
(3)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电路分析和操作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來,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示范和讲评等教学环节,达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的目的。
(4)在进行简单故障排除训练时,教师设置的故障必须符合生产实际。
(5)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要对学生加强安全规范教冇,培养学生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工作习惯。
二、学时分配表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92.三、课程内容及要求模块一电子制作的基础知识教学要求熟悉电子制作实训的基本要求,了解常用集成电路的相关知识,掌握电路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的方法。
教学内容课题一电子制作实训基本要求课题二电路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的方法课题三常用集成电路应用知识教学建议本模块教学时应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对在具体课题中穿插讲授本模块中相关内容。
实践操作课《电子制作》课程设计

实践操作课《电子制作》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电子制作》实践操作课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基本的电子制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使用、简单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以及小型电子项目的开发。
2. 课程目标1. 熟悉常见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结构和应用。
2. 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的制作方法,包括焊接、布线、调试等。
3. 学会使用电子测试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4. 具备一定的电子项目开发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小型电子项目的制作。
3. 课程内容3.1 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使用1. 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与识别。
2. 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等)的性能与使用。
3. 集成电路(如IC芯片)的分类、性能与应用。
3.2 基本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1. 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
2. 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3. 数字电路(如计数器、译码器等)的制作与调试。
3.3 小型电子项目的开发1. 声光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2. 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
3. 简易机器人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4. 实践操作流程1. 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2. 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掌握制作技巧。
3. 学生独立完成电子电路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对制作完成的电路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5. 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总结收获和不足。
5. 课程评价1. 学生完成电路制作的质量和效率。
2. 学生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3. 学生撰写实践报告的质量。
6. 教学资源1. 电子制作工具和设备,如焊接机、示波器、万用表等。
2. 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3. 教学资料,如教材、课件、实践报告模板等。
7. 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注重安全教育,防止学生在操作中发生意外。
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教学大纲

1.本课程学习目标:使学生具备电子整机装配知识和直接从事电子整机装配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手段。
2.教学内容和要求: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常用技术文件及整机装配工艺过程、常用电子器材、印制电路板制作、表面元件安装技术、静电防护、电子整机总装与调试工艺、检验与包装工艺等。
章后有小结和习题。
3.本课程总学时为100,学时分配见下表。
4.本课程应教学的几点说明(1)本课程的教学应打破原来的学科知识体系,按生产的流程体系来组织教学,即:元件和电路板准备——>元件插装——>电路板焊接和装配——>整机装配——>整机调试——>产品检验——>包装。
该课程应重点增加静电防护这部分对电子企业非常重要的内容,使之更加贴近现代企业的生产实际,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本课程的教学应贴近电子企业的实际,力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3)教学内容注意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结合。
(4)理论和实践结合,通过配套的技能的训练项目来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
第1章电子产品生产流程及技术文件一、本章内容介绍电子产品生产流程,其次介绍工艺文件和图纸。
二、本章目的使读者对电子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读识电子整机生产的工艺文件和图纸,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主要知识点(4学时)1.电子产品生产流程(1)手工整机装配工序(2)生产线整机装配流程2.工艺文件(1)工艺文件的种类和作用(2)工艺文件的格式3.识图方法(1)方框图(2)电原理图(3)零件图(4)印制电路板图(5)接线图(6)装配图第2章电子整机装配常用器材一、本章内容首先,介绍了电子整机装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命名方法、选用常识、万用表检测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其次,介绍常用线材、绝缘材料、磁性材料的类别、型号、规格及主要用途。
最后还介绍常用装配工具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二、本章目的使读者对电子元器件、常用材料和装配工具有所了解,使之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
《电子制作》教学大纲

《电子制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9个课题的制作实习,阐明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制作工艺和调试方法;学习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后,应熟悉:(1)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及其检测方法;(2)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3)数字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4)电子电路的安装工艺及其调试、测量方法;(5)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6)电子电路常见故障的基本分析方法;(7)自制印刷电路板的常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课题一直流稳压电源教学要求:(1)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性能参数及其检测方法;(2)熟悉印制电路板的自制方法和元器件的安装工艺;(3)懂得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和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测量方法;(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常用元器件的性质、参数及其检测;(2)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3)串联型稳压电路及其工作原理;(4)集成稳压电路;(5)稳压电路的技术指标及其测试方法;(6)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工艺和元器件的安装工艺;(7)电源电路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课题二音频功率放大器教学要求:(1)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及其检测方法;(2)了解放大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元器件的安装方法;(3)懂得电压放大器、OTL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5)了解电子电路的故障检修方法。
教学内容:(1)常用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检测;(2)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制作和元器件的安装工艺;(3)低频电压放大器的工作原理;(4)OTL电路的工作原理;(5)功率放大器的调试和测量;(6)放大器的故障分析和检修方法。
课题三模拟钟摆电路教学要求:(1)熟悉数字集成电路74LS04、74LS139、74LS138的使用与检测;(2)熟悉万能电路板和元器件的安装工艺;(3)懂得RC非对称式多谐振荡器和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4)懂得二-十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的工作原理;(5)懂得3-8线译码器74LS138的工作原理;(6)熟悉双踪示波器、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制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36学时)(实践课程)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概况课程中文名称:《电子制作》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nic design课程编码:3910252203开课学院:理学院适用专业/开课学期:物理学/3学分/周学时:2本课程是物理学的一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继相关理论和知识支撑课程之前开设。
电子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一线技术人才。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手工焊接技能;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掌握常用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掌握电子电路安装调试,能对电子产品进行参数、技术指标的测试,能运用开发工具进行电路软硬件设计与制作。
通过电子实训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初步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应用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等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能正确识别与检测常用元器件;(2)熟悉常用的单元电路及其功能;(3)掌握multisim和protel软件的使用;(4)能对电子电路进行安装调试,对电子产品进行参数、技术指标的测试。
2.能力目标:(1)能分析典型、常用电子电路;(2)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和电子仪器;(3)能熟练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电路软硬件设计与制作;(4)能按照给定项目功能和参数设计要求,熟练进行电路整体设计,单元电路设计;(5)能熟练编制装配、调试、测试方案,并能按方案实施电子电路制装配、调试和测试。
3.素质目标:(1)规范操作习惯——正确使用工具、仪器;(2)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3)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不同的人群相处,建立良好的人群关系,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成目标;(4)沟通能力——正确表述,相互理解;(5)工作责任感——加深专业的认识,热爱专业、热爱职业岗位、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指导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鼓励小组合作学习,给出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空间,避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2.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创造多种形式的交互式实训教学。
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互动、边讲边练,教师可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消除学生因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不及时而影响学习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在实训投入充足的情况下,鼓励实行项目式教学,以作为项目的实践教学产品为中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三、教学内容项目一、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使用(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电阻的色环读出阻值及误差;识读电容器的电容量及电解电容的正负极。
教学难点:测量二极管的正负极和三极管的三个电极。
三、主要内容1.电阻器识别与检测;2.电容器识别与检测;3.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4.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5.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6.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7.常用集成电路。
四、实践要求取若干杂散电阻,由学生读出每个电阻的阻值,并说出电阻的表示方法。
项目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3学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步骤;2.了解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电子测量中误差的产生和处理方法;2.测量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电子测量中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三、主要内容1.稳压电源和万用表使用;2.通用信号发生器使用;3.示波器使用。
四、实践要求用万用表对三极管三个电极进行判别。
项目三、电子基本操作技能训练(3学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成型加工、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安装;2.了解表面组装技术;3.掌握手工焊接技术、拆焊,能熟练的进行焊接;4.了解焊接基础知识;5.理解无锡焊接。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用电烙铁按照工艺要求焊接元器件和拆焊。
教学难点:在焊接过程中保证无漏焊、虚焊、错焊。
三、主要内容1.电子产品装配;2.焊接技术。
四、实践要求简单电子产品整机组装。
项目四、Multisim软件使用(6学时)一、教学目标1.熟悉Multisim软件的基本功能;2.掌握Multisim软件的使用步骤及基本方法;3.掌握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4.学会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Multisim软件的正确操作和使用。
教学难点:应用Multisim软件设计译码显示电路原理图并进行功能仿真验证。
三、主要内容1.Multisim软件概述;2.电路原理图绘制;3.电路原理图仿真;4.设计实例。
四、实践要求编码器电路设计与仿真。
项目五、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6学时)一、教学目标1.熟悉Protel 99SE软件的基本功能;2.掌握Protel 99SE软件的使用步骤及基本方法;3.掌握利用Protel 99SE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4.学会利用Protel 99SE软件进行PCB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Protel 99SE软件的正确操作和使用。
教学难点:应用Protel 99SE软件进行译码显示电路的PCB印刷电路板设计。
三、主要内容1.Protel 99SE软件概述;2.电路原理图绘制;3.PCB印刷电路板设计;4.设计实例。
四、实践要求编码器电路PCB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项目六、台式调幅收音机制作(6学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组装和调试“台式调幅收音机”套件,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量与识别,掌握简单电子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2.了解台式调幅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离元器件的手工焊接技能;2.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识别;3.台式调幅收音机原理;4.台式调幅收音机套件的安装步骤。
教学难点:台式调幅收音机调试。
三、教学内容完成台式调幅收音机组装和调试。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等印制电路板、电子实训台、烙铁、松香、焊锡、斜口钳、剥线钳、烙铁架、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台式调幅收音机套件。
项目七、电话机制作(6学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组装和调试“电话机”套件,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量与识别,掌握简单电子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2.了解电话机的电路原理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离元器件的手工焊接技能;2.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识别;3.电话机原理;4.电话机套件的安装步骤。
教学难点:电话机调试。
三、教学内容完成面包型电话机套件的组装和调试。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等印制电路板、电子实训台、烙铁、松香、焊锡、斜口钳、剥线钳、烙铁架、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面包型电话机套件。
项目八、抢答器制作(课外完成)一、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组装和调试抢答器,进一步掌握multisim软件和protel 99se 软件使用,掌握简单电子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2.了解抢答器的电路原理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multisim软件使用;2.protel 99se软件使用;3.抢答器电路图原理。
教学难点:抢答器PCB板制作、组装和调试。
三、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参赛用的数字竞赛抢答器,要求通过数显、灯光、音响等多种手段判断抢答优先权。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等计算机及multisim、protel 99se软件、印制电路板、电子实训台、烙铁、松香、焊锡、斜口钳、剥线钳、烙铁架、裁板机、雕刻机、抛光机、金属过孔机、万用表以及制作抢答器相关元器件。
四、考核办法(一)考核方式实际操作考核(二)评分办法该课程为考查课程,平时成绩占40%,主要包括考勤5%、回答问题5%、实验操作熟练程度15%、软件操作熟练程度15%;期末考核占60%,期末考核主要通过设计、组装和调试“抢答器”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实际操作水平(占40%,如未能实现产品的预定功能则酌情给分,完成组装并调试成功,按照工艺水平给分)和设计报告(占20%)。
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成绩60分以上取得该实验课程的学分。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教材:自编《电子制作试验讲义》。
(二)参考书目:[1] 陈强.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 肖永刚等. 电子技能实训[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钟洪声,崔红玲等. 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M].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4] 杨欣,王玉凤等. 电路设计与仿真——基于Multisim8与Protel 2004[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代万辉,陈松方等.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宝典[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