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未来的三大新地标

合集下载

重庆以后哪里发展前景

重庆以后哪里发展前景

重庆以后哪里发展前景重庆作为中国内陆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重庆发展前景的主要方面:一、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示范作用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庆构建内外联动、多层次、全领域的开放格局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将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重庆市通用航空产业试验区等多项举措,为重庆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发展现代制造业,打造新的增长极重庆在制造业方面,具备了强大的基础和潜力。

在“中国制造2025”和“重庆两化融合”等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重庆将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现代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庆自主研发的“联创机器人”、“长风机器人”等项目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未来重庆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将发展更加迅猛。

三、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中心重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正加大力度推动内陆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重庆作为中欧班列起点站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在物流运输、跨境贸易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未来,随着重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进一步加深,内陆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具备了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重庆将致力于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在产业升级、城市智慧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重庆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重庆将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加强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的推广等。

通过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重庆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重庆中央公园未来发展方向

重庆中央公园未来发展方向

重庆中央公园未来发展方向1. 背景重庆中央公园,位于重庆市中心地带,是一座城市绿肺和休闲娱乐场所。

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央公园作为城市核心区域的重要景点和文化地标,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央公园在城市生态、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作用,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2. 规划与建设未来,重庆中央公园的发展应该紧密围绕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展开。

首先,需要加强公园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工程,提升公园的绿化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应该注重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3. 产业推动未来重庆中央公园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产业推动。

可以通过引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等产业,打造公园周边的文化商业中心,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展览和演出,提升公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公园产业的蓬勃发展。

4. 智慧管理未来发展中,重庆中央公园需要实施智慧管理,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公园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可以建立智能化的园区监控系统,加强对公园设施和游客流量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此外,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移动应用,提升公园的信息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和体验。

5. 社区参与未来重庆中央公园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区活动,引导居民参与公园的日常管理和建设,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同时,还可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培养和引导社区志愿者,促进公园和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生发展。

6. 结语重庆中央公园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以生态保护、文化旅游和产业推动为主线,实施智慧管理和加强社区参与,助力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不懈努力,相信重庆中央公园将成为重庆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

落细落实“一号工程” 全面提升“六个能级” 努力交出现代化新南岸建设高分报表

落细落实“一号工程”  全面提升“六个能级” 努力交出现代化新南岸建设高分报表

落细落实“一号工程” 全面提升“六个能级” 努力交出现代化新南岸建设高分报表作者:许洪斌来源:《重庆行政》2023年第05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

重庆市南岸区地处“两江四岸”核心区,承载着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建设重庆东站枢纽新城、绿色低碳科创高地、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重要使命。

我们坚持把南岸各项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美好图景中来谋划推进,聚焦“两中心两高地”战略定位,强化“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切实扛起大区担当、展现大区作为,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扎实推动现代化新南岸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中勇做排头兵、争当示范区。

一、着力提升产业能级成渝地区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支撑在产业。

南岸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著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立足现有基础、放大特色优势,坚持向存量谋增量、向改革谋效益、向新赛道谋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围绕全市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战略部署,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5643”工作体系,聚力打造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大健康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和节能环保、汽车电子2个五百亿级特色产业,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建设先进汽车电子产业园、光电产业园、激光雷达产业园等,力争未来五年再造一个“南岸工业”,助力成渝地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推动数字产业化,全面落实“满天星”行动计划,围绕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内容、信息安全“3 + 1”软信产业布局,打造“数字内容·渝”“物联地带·渝”、数字文创产业园、国家密码产业示范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工贸大厦、扬子江酒店等存量载体盘活利用,推动重庆软件园争创中国软件名园。

重庆的未来发展趋势

重庆的未来发展趋势

重庆的未来发展趋势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结构升级重庆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布局,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

同时,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着高端、现代化和创新型方向转变。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方面的投资,加强城市交通网的建设,完善轨道交通线路,提高城市规划和纵横交通能力。

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城乡一体化程度。

三、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重庆将加快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

四、加大对教育和人才的投入重庆将加大对教育和人才的投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为重庆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加强生态环保和资源保护重庆将加强生态环保和资源保护,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加大对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量。

同时,加大对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的投入,推动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率。

总之,重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加大对教育和人才的投入以及加强生态环保和资源保护。

这些方面的发展将为重庆的经济增长、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重庆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城市。

中海国际社区、龙湖时代天街个案

中海国际社区、龙湖时代天街个案
8440 62.1362.43 67 44.08%
2011.1 区·观园(2
号楼) 国际社 2011.3 区·观园(1 号楼) 国际社 区·江御 (1号楼)
1.2826
112
高层
66.71-90.64
优惠权优惠0.5%;优惠权升 级优惠0.5%;预定优惠1%; 中海会优惠0.5%;一次性付 款优惠0.5%;按时签约优惠 1%。 当天认购优惠75000元;一 次性9.7折,按揭无。
龙湖时代天街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开发商 项目地址 占地面积 容积率 规划户数 建筑形态 梯户比 户车比例 物管费用 物业管理 重庆龙湖成恒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渝中大坪大石路(原后勤工程学院马家堡校区) 253346平方米 4.63 约10000户 (住宅1200户) 高层、商用公寓、商业 公寓:五梯二十四户 高层:三梯十二户 1.25:1(约8000个) 商业:3.4元/m² 住宅:2.5元/㎡ 总建面 绿化率 面积范围 建筑风格 楼层 交房标准 电梯品牌 重庆新龙湖物业有限公司 1300000平方米 35% 29-91㎡ 现代风格 商用公寓:20层 高层:31层 清水房、精装修(高层) ——
项目上半年销售组团
官邸组团在4月份推出14号楼,面积区间为 32-59 ㎡,开盘去化43%。
江御组团在4月、6月分别推出1号 楼和5、6号楼,面积区间为68-122 ㎡,开盘去化49%。
项目上半年销售组团
观园组团上半年推出量最大,共推 出8栋分别为1、2、5、6、7、8、9、 10号楼。 推出1616套,共计13.46万方,开 盘去化68%。 户型区间为61-105 ㎡的两房、三 房。 现所有上半年推出楼栋均有在售房 源。
供气:接市政气管网,一户一表计量。 通讯:外线电话入户、宽带数据线入户。 闭路电视:一条有线电视线路入户,在客厅、主卧室设置有线电视插座接口一个。 安防室内配置:设置彩色可视对讲门机1台,设置室内应急按钮1个,每户设置1个红外探测器,仅4号 和10号房配置燃气报警切断装置。 各功能区域装修内容: 客厅、餐厅:地面铺贴大理石,内墙面涂饰立邦或多乐士品牌乳漆胶,局部木线条及明镜装饰,天花 涂立邦或多乐士品牌乳漆胶,局部吊顶,配置风管机空调。 封闭阳台:地面铺贴大理石,内墙面涂饰立邦或多乐士品牌乳漆胶,局部吊顶。 卧室:地面铺装实木复合地板,内墙面涂饰立邦或多乐士品牌乳漆胶,除3、5、9、11号房配置两个 衣柜外,其余户位仅主卧室配置衣柜,配置风管机空调。 玄关:地面为大理石拼花,内墙面涂饰立邦或多乐士品牌乳漆胶,局部吊顶,配置鞋柜。 厨房:地面和内地面铺贴高档防滑瓷砖,天花为防滑石膏板吊顶,涂饰立邦或多乐士品牌乳漆胶,配 橱柜、配不锈钢水槽及摩恩品牌的冷热水龙头,配“方太”或同档次品牌欧式节油烟机,配嵌入式吸 顶灯。

见证30年重庆建筑变迁

见证30年重庆建筑变迁

以人民大礼堂、朝天门广场为代表的老地标和以世贸中心、国际金融开发大厦为代表的新地标,代表了重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情趣。

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间,不断生长的重庆城市,向上拔升高度,向外扩展规模。

这期间日新月异的城市巨变,让很多共同走过这段历史的人们,大有沧海桑田之感。

重庆市泰斗级建筑大师陈荣华,不但是这一变化历程的亲身见证者,也以建筑师身份,切身参与了这一巨变之中。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陈荣华,试图追寻他对重庆建筑的记忆,梳理出这个城市30年来建筑语言的种种变革。

大城重庆30年沧桑巨变1985年《重庆晚报》创刊,同年陈荣华来到重庆。

可以说,他几乎经历了近30年重庆建筑的每一次变迁。

对于这30年的变化,陈荣华觉得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80年代那时,进城就是到解放碑,其他地方都算乡下。

”陈荣华感慨道,“现在规模扩大了好多倍,主城各区都一片繁荣,北部新区、茶园新区、大学城等新区更是潜力无限。

”陈荣华认为80年代的重庆建筑谈不上所谓的风格,“除了人民大礼堂、解放碑,那时几乎没有鲜明风格的建筑。

”因为刚刚从困难时期过来,建筑讲究的是“经济、实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所以只有少量的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才在设计时讲究美观、艺术因素。

同时,当时也没有“灯光工程”这种让建筑流光溢彩的手段。

而现在,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百花齐放,建筑风格呈现多元化,绚丽的色彩也让城市多姿多彩。

变化的还有建筑的高度。

“高层建筑以前很少,80年代后期才慢慢多起来,现在早已突破200米大关。

”纽约·纽约211.3米、世贸中心262米、浪高凯悦酒店204米,重庆的天际线因此被彻底改写。

城市地标还要再看30年30年城市巨变,实质上折射出建筑哲学的不断发展。

陈荣华认为,几千年来,建筑哲学大致经历了实用学、艺术学、功能学、空间学、环境学、生态学六大历程,而重庆这30年,是从功能学过渡到环境学,生态学刚刚开始受到关注,还谈不上真正的实施。

重庆中央公园未来规划

重庆中央公园未来规划

重庆中央公园未来规划简介重庆中央公园作为城市绿肺,承载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功能。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对中央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重庆中央公园的未来规划方向及设想,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历史背景重庆中央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曾经是重庆城的文化中心和休闲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游览。

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中央公园的功能和品质逐渐下降,急需进行规划和改造。

未来规划设想生态环境修复中央公园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

未来规划中,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增加绿化覆盖面积,保护和恢复当地的植被和动植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城市功能提升中央公园应该不仅仅是一个休闲场所,还应该兼具文化、教育、体育等多种功能。

规划中可以考虑建设更多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智慧管理建设未来中央公园的管理应该向智慧化方向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可以打造智能化的公园管理系统,实现公园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实施方案制定规划方案在规划中应该明确中央公园的定位、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等,并结合市民的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加大投入力度未来规划的实施需要大力投入资金和人力,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努力推动中央公园的规划和建设。

加强监督管理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障中央公园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效果。

结语重庆中央公园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其未来规划的实施将对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期待未来中央公园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城市的璀璨明珠,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生活体验。

重庆市三大步行街调研报告终稿

重庆市三大步行街调研报告终稿

重庆市三大步行街调研报告1、解放碑步行街调研区位分析及历史意义:解放碑全称“人民解放纪念碑”,位于市商业区中心部位,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交汇处,是重庆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胜利的。

交通组织关系及内外交通连接关系:交通组织关系:由地图可见,解放碑步行街以解放碑为圆心,呈十字放射状分布,每条道路与市政道路均以铺装衔接,以圆球形路障和花坛相分隔。

步行街内道路平直简单,无车流通过,行人可安全且自由的穿行其中。

解放碑步行街是目前重庆市商业业态最全面、最集中、最繁华的商圈步行街,解放碑以西以青年路为界,左右各连重庆商社大厦和国泰广场正入口,东面以八一路为界,左右各连纽约大厦及大都会广场,步行街以北跨过五四路直达环球购物中心、重庆交易大厦,五四路两端承接国泰艺术中心及大都会东方广场;朝南方向则以中华路、民权路交接处为界,尽头处可直接观察到较场口得意世界大厦,卓茂名车,星豪酒店等地标性建筑。

解放碑作为重庆的一个着名景点,地势集中,交通流线相当发达。

(1)私家车,但是由于解放碑人流密集,交通流量大,周边停车位不足且步行街内不通车,导致私家车经常无处停放且易造成交通拥堵现象,不建议驾车出行。

(2)出租车(3)公交车:市内各区均有公交车可达解放碑。

103、104、105、111、112、122、215、251、301、303、401、402、405、413、418、481等路。

(4)轻轨:2号线——临江门、较场口站点下,步行距离适中。

6号线/1号线——小什字站点下,步行距离相对临江门较远。

内外交通连接关系解放碑步行街与市政道路的分隔主要采用铺装的改变和花坛阻隔的形式,将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区分开,一方面强调了步行街的范围,另一方面又划分了车流流线和人流流线,使人们可以自由、随意的在步行街内安全的散步和游憩。

皱容支路上OMEGA店铺附近设有小什字站5号出口,方便游人的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未来的三大新地标
一.弹子石人人楼
重庆市南岸区政府将在长江南岸的弹子石新建一座外形酷似“人人”两字的大楼[1] ,该建筑为弹子石CBD总部大楼,设计高度为280米,共计70层,高楼主体以重庆的形象标志“人人重庆”为参照建设,是一座集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用楼[2] 。

该项目已于2012年开工,预计在2017年建成。

建成之后将成为重庆实体性的“人人”标志建筑物。

理所当然将成为重庆未来新地标的代表之一。

二.重庆101大厦
重庆101大厦,为重庆渝中区正在兴建的地标级摩天大楼,整体项目由2座摩天大楼组成。

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占地面积456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57米,由原重庆JW万豪酒店改造升级为万豪行政公寓;二期为全新修建的摩天大楼,占地面积881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31米,共101层,规划引入丽思卡尔顿五星级酒店、360度环绕景观的私人会所、铂金超甲级写字楼和国际品牌高端购物中心等形态,建成后680米海拔高度将成为渝中半岛新高度。

此项目于2014年动工,2018年底建成
三.重庆来福士广场
重庆来福士广场地处重庆核心地段朝天门广场与解放碑之间,由世界知名建筑大师摩西.萨夫迪执掌,塔楼设计源于重庆积淀千年的航运文化,分别以350米及250米的高度化形为江面上强劲的风帆。

象征重庆“梯坎”面貌的水晶廊桥长达400米,将4栋塔楼彼此连接,在60层楼、250米的高空中集合了酒店、购物、休闲中心等舒适宽敞的公共空间,在夜晚犹如一条璀璨的琉璃锦带立于朝天水域。

绿植花园从裙楼顶部延伸至塔楼,布满建筑体北向,成为南望渝中半岛一处标志性的立体绿墙。

此项目由新加坡凯德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达240亿元,而项目设计的亮点是连接4座塔楼、位于60层楼高空、长达400米的“水晶廊桥”,其晶莹剔透的玻璃构造,将把公共空间及城市花园带到重庆的上空,身处廊桥内,重庆江景、山景将尽收眼底。

此项目于2013年动工,预计五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整个项目寓意“扬帆远航”的重庆精神,诠释了“古渝雄关”的壮美气势,建成后将成为重庆的标志性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