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附答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答案【一、第一单元】(一)问题一:什么是自然现象?答案:自然现象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原因形成的各种物质的变化或状态的变化,如温度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天气的变化等。

例如,太阳升起是一种自然现象,雨季有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问题二:简单凝结是什么?答案:简单凝结是指当空气冷却到达它的凝结温度(绝对温度)时,湿气就会变成液态,从而形成小水滴。

当水簇粒凝结成水滴之后,这种过程叫做简单凝结。

(三)问题三:什么是水的三态?答案:水的三态指的是水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形态,它们在不同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冰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融化为水,水加热可以汽化。

(四)问题四:怎样检查水中是否有污染?答案: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检查水中是否有污染,比如水中有污染的话就会降低pH的值,可以使用pH试纸检查;此外,水中的污染物也会引起水质的变化,可以通过使用水质分析仪器来测量检测不同的污染物。

【二、第二单元】(一)问题一:什么是蒸发?答案:蒸发是指物质进入空气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将液体物质转化为气态或潜热物质,并从容器中脱离出来。

蒸发反应通常会带走液体的热量,使容器内的温度变低,蒸发后液体的体积会变小。

(二)问题二:什么是冷凝?答案:冷凝是指物质从气态向液态变化的物理现象,它通常结果水,是通过降低物质的温度实现的。

当空气被冷却到它的凝结温度(比对应湿度和绝对温度)以下时,气态物质就会析出液态细小水簇粒,从而形成凝结或露水。

(三)问题三:如何处理冷凝水?答案:使用一个合适的健全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收集和处理冷凝水,以防止建筑物内潮湿、滋生微生物、污染环境、损坏建筑物及对居民的健康有害等问题。

(四)问题四:什么是水运行的特性?答案:水运行的特性指的是水的流动方式,包括快速流动、低粘性、高温容量、低比热等特性,它们是水能够流动的关键因素。

此外,水的流动也受到水中的物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10,11,12课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10,11,12课

第10课水和水蒸气1,妈妈做饭的时候,小民发现锅里的水少了,水哪里去了?答:水蒸发了,变成了水蒸气。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答:(1),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的酒精。

(2),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

(3),用灯帽盖住酒精灯,火焰熄灭后拿起灯帽再盖上。

3,使用酒精灯需要注意什么?答:(1),酒精易燃,避免将酒精洒到外面。

(2),使用完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4,水在加热时温度(上升)当温度上升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烧杯里的水在减少。

5,实验名称:水哪里去了实验材料: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玻璃片,陶土网,实验过程: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时,用一块玻璃片盖在烧杯上面,(注意,不要盖的太严)10秒后,拿开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玻璃片上出现了很多小水珠实验结果:烧杯中的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汽遇到冷又变成了小水珠。

6,液态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变成水,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

7,醋沸腾时有哪些现象?答:醋沸腾时,会不停的翻滚,同时会冒出大量的蒸气,醋会减少。

第11课冰和水1,水在(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冰和水)共存时,水的温度是0摄氏度。

3,试管中水温在逐渐降低,在(0摄氏度)时水会结成冰,在结冰的过程中,水的体积会(增大)4,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保持(0摄氏度)直到完全结冰,温度才开始下降。

5,水在水在(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冰在(0摄氏度)时可以融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摄氏度)不变,直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才会开始升高。

(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6用哪些方法可以加快冰的融化?答:1,可以把冰敲碎,能加快冰融化。

2,不断的搅拌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2,往冰中撒盐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4,加大火可以让冰快速融化。

6,冰是(固体,透明的)水是(液体,透明的),冰会浮在水面上,冰的密度小于水。

第十二课热胀冷缩1,瘪的乒乓球怎么能恢复?答,把乒乓球放进热水里,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把乒乓球复原。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
- 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

- 物体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

- 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

2. 空气和水
- 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无法看见但可以感受到。

- 空气可以通过吹风筒、风车等实验来观察其存在。

- 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3. 物体的运动
-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物体可以做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 物体在运动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4.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等不同类别。

- 动物可以通过形态特征、生活性、食性等进行分类。

- 动物具有生长、繁殖、呼吸、运动等基本特征。

5. 植物的特征
-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不同类型。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植物通过花、果实等结构进行繁殖和传播。

6. 食物的营养
- 食物可以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 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 不同种类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1水到哪儿去了(1)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水就干了,这是蒸发现象。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水蒸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水蒸气在受冷的情况下会凝结成小水滴。

(4)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进行,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1.2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的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3)当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时由小变大。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大大增加。

(4)当温度计受热时,液柱会上升,当温度计受冷时,液柱会下降。

读温度计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保持平视。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外焰、內焰、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1.3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时候,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4)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加食盐的方法。

1.4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冰融化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2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变小了。

(3)冰、水蒸气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

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2)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比较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所做的实验是对比实验。

1.6加快溶解(1)加热和搅拌都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2)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和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3)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和水是否被搅拌有关,搅拌越快溶解速度就越快。

1.7混合与分离(1)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能溶解在水中。

(2)我们可以用过滤法分离水和沙子。

我们可以用蒸发法分离水和食盐。

(3)用小勺装少量食盐水放在蜡烛上加热,最后勺子底部会出现白色颗粒,这是食盐。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一、空气占据空间吗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

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气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会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二、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3.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三、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2.取暖器、热气球、孔明灯等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制冷空调或冷藏柜应放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下降,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或暖气片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6.制造风的方法: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7.空气的性质: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质量、可以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一、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含义: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出根和茎、长出叶子、开花结果。

绿色植物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和氧气。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命周期:出生、成长、繁殖、衰老、死亡。

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昆虫(如蝴蝶)、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如人类)。

动物繁殖的方式:卵生和胎生。

三、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如木材、石头)和人造材料(如塑料、金属)。

材料的性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导电性等。

材料的用途: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用途,如木材用于制作家具,塑料用于制作包装材料等。

四、天气与气候天气的变化: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天气预报的作用:了解未来天气情况,做好出行和生活安排。

五、水与空气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具有流动性,能溶解多种物质。

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空气的作用: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支持燃烧等。

六、科学探究与方法科学探究的意义: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使用感觉器官或工具进行观察,用图表或文字记录观察结果。

七、健康生活与科技应用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电子产品、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科技对环境的影响:科技发展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总结:三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天气与气候、水与空气、科学探究与方法以及健康生活与科技应用等多个方面。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1.空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可以助燃、可以传播声音、可以改善环境等。

日常生活中的空气锤、气垫船、热气球、风车等。

2.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3.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4.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

5.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6.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7.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充气床垫、轮胎、喷水壶、商场门口充气门柱、大型充气玩具、风镐、气枪、喷雾器、公共汽车门、水火箭等。

8.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

水会漏下去吗?不会,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内的空间,所以水不会漏下去。

9.将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

纸团会不会湿?不会,因为空气占据了水杯内的空间,水无法进入倒扣的杯子,所以纸团不会湿。

10.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

气球吹得大吗?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了塑料瓶内的空间,所以气球吹不大。

11.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说说你的发现。

我的发现: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我的结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12.学生活动手册答案:问题我的猜想看到的现象我的结论水会漏下去吗?水不会漏下去。

水漏不下去空气占据一定的空纸团会不会湿?纸团不会湿。

纸团不湿间。

气球吹得大吗?气球吹不大。

气球吹不大2.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①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②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o③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蒸气是气态,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肉眼看不到,摸不到,重量比较轻,并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体积。

3.水雾是液态,是由无数的小液滴组成的,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可以触摸到,重量比水蒸气重,且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

4.水和水蒸气它们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并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物质,都占据了空间,有一定的重量。

5.水每时每刻都在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水的蒸发。

水蒸发时会吸热。

不同的液体蒸发的速度不一样。

6.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7.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8.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9.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100℃开始沸腾逐渐汽化,水沸腾后的变化是从液态变成气态,变化属于汽化现象。

10.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11.水在0℃时会结冰,从液态变为了固态。

水在变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会下降,速胀大。

12.酒精灯使用时,要注意加热时要用外焰,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13.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14.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15.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16.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17.测量水温的要注意:(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8.水和冰都是由同一种物质h2o组成,都是无色无味的物体。

19.水和冰的存在的形态不同,水是液态,而冰是固态,密度不同,水是1g/cm3,冰是0.9g/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附答案)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3、(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X”)
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V )
2、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V )
3、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X )
4、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V )
5、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

(X )
6、让小物品站在手指上不倒的关键,是要想办法保持平衡。

(V)
7、我们探究事物的经历与科学家工作的过程有相同的地方。

(V )
三、写出你已知的科学探究步骤(按顺序写)
(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实验证明)-(实验成功获得结论)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里)
1、( 4 )发明了用接种牛痘的方法预防天花;电影是根据( 1 )解释
制作而成的。

(1)罗杰特(2)居里夫人(3)李时珍(4)琴纳
2、科学家工作的一般顺序是(3142)
(1)作出假设(2)得出结论(3)提出问题(4)寻找证据
第二单元
填空题:
1、校园里 _________________ 是有生命的。

2、有牛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会死亡需要营养能长大会繁殖后代_。

3、在下面圆圈里的恰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有生命物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X”)
1、动植物的主要不同点是动物能靠自己的力量移动,而植物不能。

(“)
2、分析是发现事物共同特征的最好方法。

(X )
3、树叶虽然存在形态上的差异,但它们的生长方式完全相同。

(X )
4、植物的花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V )
5、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
样。

(V)
三、请你分类:
家鸽、鸟、螳螂、斑马、乌龟、非洲象、大熊猫、娃娃鱼、蜻蜓、
蛇、马、海鸥、蛙
1、地上跑的:女口非洲象大熊猫马
2、地上爬的:如_____________
3、天上飞的:如家鸽鸟蜻蜓海鸥螳螂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里游的:女口乌龟娃娃鱼蛇蛙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水是没有(1236 )的(8 )体。

(1)气味(2)味道(3)颜色(4)重量(5)体积(6)
透明(7)气(8)液
2、水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或扩散的现象叫做( 1 ),(3 )使水表面尽量缩小。

(1)毛细现象(2)水的压力(3)水的表面张力
3、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低,受到的水的压力( 1 )。

(1)越大(2)越小(3)不变
4、水污染主要是由( 3 )造成的。

(1)自然灾害(2)宇宙射线(3)人类的活动
5、易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2 )
(1)木屑(2)洗衣粉(3)沙子(4)面粉
6、在水中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物体是(3 )
(1)塑料(2)铁丝(3)纸巾(4)卵石
7、在装满水的杯中加入回形针,水不溢出来的原因是水有(4 )(1)浮力(2)溶解性(3)压力(4)表面张力&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体重的
(1) 65% (2) 85% (3)95%(4)100%
、判断题:(对的打“ V ”,错的打“ X ”)
1、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

(X )
2、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X )
3、固体、液体、气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里。

(V )
4、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用不完。

(X )
5、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闻或尝。

(V )
6、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

(V )
7、从物体中挤出的水就是物体的含水量。

(X )
&水的表面是平的。

(X )
9、“曹冲称象”的方法利用了水的浮力。

(V )
10、物体在水中溶解了,就是物体不存在了。

(X )二、问答题:
1、为什么砖铺的地面容易反潮?
答:砖块中有许多空隙,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把土壤里的水吸上来
2、自然界里的水污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为了避免污染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1)可以从对动物植物人类三方面的影响回答。

如:水污染会使鱼死亡,树木死亡,庄稼在污染后,人类食用后会出现各种疾病。

(2 )①做好宣传,让大家知道污染会造出的严重后果。

②从自己做起,不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工业污水、废气经处
理后排出,少向庄家喷农药,用物理方法防虫害
第四单元
一、填空题:
1、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我们称为天然材料:加工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材料的性质特点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为人造材料。

2、大多数纸的主要原料来自木材,废纸、稻草、旧棉布也可以用来造纸。

3、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4、我们采用砂纸磨、加热、敲打等方法,发现了金属的性质
有表面有光泽、传热好、易变形等。

5、塑料最大的缺点是不易降解。

二、排序题:
把木料机械化造纸的流程编号按造纸的生产过程排列起来。

(1)漂白纸浆(2)剥去树皮(3)沥干水分(4)将木头切成小片(5)将木头煮烂成浆(6)烘干水分压成纸张(7)搅拌纸浆
顺序是:2457136 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写出5种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

木材、石料、棉花、蚕丝、麻、陶土
2、写出5种生活中常见的人造材料。

塑料、尼龙、合金、油漆、玻
3、 各种同颜色同大小的纸有哪些不同?
牢固程度、毛边、吸水性、透明度
4、 尽可能写出纸的用途。

包装、印刷、装饰、书写、擦拭、盛装等。

四、连线题:
把材料的名称与它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第五单元
结实
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然烧灰烬分散,颜色发白
较为结实
棉线 吸水性强
吸水性弱
然烧时散发焦肉气味
燃烧时散发刺鼻气味
人工合成纤维
一、填空题:
1、课文要求我们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是因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2、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量决定下降速度”的观点。

3、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有查资料,观察和实验。

4、科学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它们是:
(1)在仔细观察的活动中提出问题;
(2)对一些流行说法提出怀疑;
(3)在进行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二、判断题:(对的打“ V ”,错的打“ x ”)
1、爱提问时人类的天性。

(V )
2、信息卡是记录或呈现信息的方式。

(V )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小不一样。

(V)
4、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我们现在可以研究的问题。

(x )
三、问答题:
1、在我们选择研究的问题时,应多提什么样的问题?
答:(1)可以诵过观察、实验、调杳找到答案的问题
(2)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3)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