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简明教案

会计学原理简明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解释会计学是研究财务信息的收集、记录、分析和报告的科学。
强调会计学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性。
1.2 会计学的目的和目标讨论会计学的目的,包括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解释会计学的目标,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1.3 会计学的基本原则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会计等式、收入确认原则、费用匹配原则等。
解释这些原则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第二章:财务报表和会计要素2.1 财务报表的组成解释财务报表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强调每个报表在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中的作用。
2.2 会计要素介绍会计学中的六个基本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解释这些要素在财务报告中的定义和分类。
2.3 会计方程式详细解释会计方程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展示如何使用会计方程式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第三章:记账方法和会计分录3.1 记账方法介绍记账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解释每种记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2 会计分录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
展示如何记录日常业务活动,包括交易和事件的会计分录。
3.3 会计账簿介绍会计账簿的种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解释会计账簿在记录和汇总会计分录中的作用。
第四章: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4.1 财务报表的编制解释如何根据会计记录编制财务报表。
展示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步骤。
4.2 财务报表的分析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重要性。
展示如何使用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方法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绩效。
4.3 财务比率介绍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利润比率等。
解释这些比率在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绩效中的作用。
第五章: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5.1 会计政策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讨论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功能解释会计的定义,描述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的功能强调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1.2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介绍会计的基本假设,如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等1.3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阐述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推导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会计科目与账户介绍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原则解释账户的概念和结构2.2 记账方法与记账符号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说明记账符号“借”、“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2.3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演示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强调分录的规范性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解释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阐述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3.2 利润表介绍利润表的定义和作用,讲解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利润表的编制方法3.3 现金流量表阐述现金流量表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第四章:会计信息披露与分析4.1 会计信息披露讲解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和规定,强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介绍主要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4.2 财务分析方法介绍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指标,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强调财务分析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4.3 案例分析提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行实际分析第五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会计差错5.1 会计政策解释会计政策的含义和作用,介绍常见的会计政策选择强调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5.2 会计估计介绍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阐述会计估计的方法和程序强调会计估计的客观性和谨慎性5.3 会计差错解释会计差错的含义和类型,阐述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强调会计差错的识别和纠正的重要性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6.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介绍存货的分类,包括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讲解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6.2 存货的核算与控制阐述存货的核算方法,包括日记账核算、存货明细账核算等介绍存货的控制方法,如存货盘点、存货周转率分析等6.3 成本计算与管理解释成本的概念和分类,如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讲解成本计算的方法,包括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强调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阐述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讲解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等7.2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介绍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包括固定资产明细账核算、折旧核算等阐述固定资产的处置方法,包括出售、报废、捐赠等7.3 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解释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作用,阐述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演示固定资产折旧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的体现第八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8.1 负债的分类与核算介绍负债的分类,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阐述负债的核算方法,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等科目的核算8.2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化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讲解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如利润分配、增资扩股等8.3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解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在财务报表中的表现形式,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强调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第九章:收入、费用与利润9.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解释收入的概念,阐述收入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介绍收入的主要来源,如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9.2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介绍费用的分类,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阐述费用的核算方法,包括费用账务处理和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9.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讲解利润的计算方法,包括营业利润、净利润等介绍利润分配的原则和程序,如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向股东分配利润等第十章:会计软件与应用10.1 会计软件的功能与分类介绍会计软件的功能,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等阐述会计软件的分类,如通用会计软件、专用会计软件等10.2 会计软件的配置与使用讲解会计软件的配置方法,包括硬件配置、软件版本选择等介绍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数据输入、报表输出等10.3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解释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阐述它们在现代会计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对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重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在于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规则、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与作用1.2 会计学的基本要素1.3 会计学的基本假设与原则1.4 会计方法与会计科目第二章:会计记录与会计科目2.1 会计记录的方法与要求2.2 会计科目的分类与作用2.3 常见会计科目的讲解与应用2.4 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第三章:财务报表的编制3.1 财务报表的定义与作用3.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与要求3.3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与要求3.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与要求第四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4.1 会计循环的步骤与意义4.2 会计核算的方法与要求4.3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4.4 会计报表的审计与分析第五章: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5.1 会计政策的定义与作用5.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5.3 会计估计的定义与作用5.4 会计估计的方法与要求第六章:会计信息与会计分析6.1 会计信息的定义与作用6.2 会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6.3 会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6.4 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7.2 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7.3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与计算7.4 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第八章:存货与成本计算8.1 存货的定义与分类8.2 存货的采购与储存8.3 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8.4 存货在财务报表中的处理与分析第九章:应收账款与坏账处理9.1 应收账款的定义与作用9.2 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价9.3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催收9.4 坏账损失的估计与处理第十章:税务会计与财务管理10.1 税务会计的定义与作用10.2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10.3 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10.4 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0.5 财务预测与财务决策的方法与步骤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学的基本要素(重点关注)会计学的五个基本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它们是构建会计方程式的核心,对于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具有重要作用。
二、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重点关注)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它记录了企业的经济业务。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篇一:《会计学原理》教案】《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阐述、了解会计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教学要求:1、明确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史观、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定义);2、明确会计的对象和会计的任务;3、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两个重要的会计理论);4、明确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和相互联系。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的。
现代会计逐渐形成的过程。
二、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和反映职能的四个方面的特点。
会计的监督职能和监督职能的两方面的特点。
会计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会计职能的其他看法。
三、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对象在企业的具体表现会计对象在企业中可表现为企业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以工业企业为例,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包括资金(即资本金与借入其他资金)的投入、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收益的形成与分配的全部过程。
它既是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资产形态的变化过程,也是资金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分配等业务内容的发生过程。
企业经济活动的三个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与此相对应的资金投入、资金周转和资金退出,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企业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与会计对象的各个要素项目,亦即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含义会计是指已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
货币价值管理二会计的基本职能1.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基本特点:1 主要从价值量反映经济活动状况货币量度(主要)、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辅助)2 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 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经济反映事中、事后核算的同时,分析预测未来1.会计监督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的。
基本特点:1 通过价值指标进行2 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辅相承的三会计目标指会计工作的终极目的。
即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核算的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满足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满足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需要、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任何一个单位要进行经济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货币资金、原材料、设备、厂房等。
同样,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质。
这些物资资料总是有一定的来源的,也会有一定的去向。
因此,会计的对象是以价值量反映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
企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债权人——形成企业的债务一是来自于投资者——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二会计要素1 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有企业拥有或者可以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包括实物资产与非实物资产。
特征:(1)能带来经济利益(2)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3)拥有或者可以控制(4)能以货币计量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
会计学原理简明教案

会计学原理简明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1.2 会计学的基本目标1.3 会计学的基本要素1.4 会计学的基本原则1.5 会计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会计科目的分类2.2 会计科目的设置2.3 会计账户的定义与作用2.4 会计账户的设置2.5 会计账户的运用第三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分录3.1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3.2 会计分录的定义与作用3.3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4 会计分录的运用3.5 试算平衡第四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4.1 会计凭证的定义与作用4.2 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填制4.4 会计账簿的种类与设置4.5 会计账簿的登记与运用第五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5.1 财务报表的定义与作用5.2 财务报表的种类与编制5.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5.4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5.5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六章:账户式会计处理程序6.1 账户式会计处理程序的定义与特点6.2 会计循环的步骤6.3 会计凭证的审核与登记6.4 会计账簿的转记与调整6.5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输出第七章:汇总记账式会计处理程序7.1 汇总记账式会计处理程序的定义与特点7.2 汇总记账的步骤与方法7.3 记账凭证的汇总与编制7.4 会计账簿的汇总与编制7.5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八章:电子会计与会计信息化8.2 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8.3 会计软件的种类与功能8.4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与运行8.5 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与维护第九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9.1 会计政策的定义与分类9.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9.3 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与处理9.4 差错更正的定义与分类9.5 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第十章: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10.1 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与重要性10.2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0.3 会计法规的定义与作用10.4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10.5 会计违规行为与法律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学概述难点解析:会计学的基本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会计学的基本目标指导会计实践。
《会计学原理》教(学)案

《会计学原理》课程授课教案第一章总论教学容:会计含义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的含义和对象;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与特点;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熟悉会计的核算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讲授中应注意对会计概念和会计对象的理解、分析。
同时,应注意对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的前提和一般原则中难点问题的把握。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本章共4学时。
案例导入王浩打算在海滨浴场租赁一个摊位,开设一家销售夏季用品的公司,主营太阳镜、泳装、防晒用品以及冷饮。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王浩估计每月的销售额会有8000元,所需商品的购买成本为4000元,摊位租金600元,杂费400元。
王浩决定正式启动自己的首次创业计划,但是怎么管理好自己的财务,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做好管钱、管账等工作,也需要相应的技术和头脑。
他咨询了一名从事财务工作的朋友,朋友建议他了解一些财务基础会计学方面的知识,并且告诉他,会计是一门商业语言,正如大家使用汉语、英语交流一样,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企业部各环节之间也需要交流,通用的语言就是会计。
会计工作能够帮助他系统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引入:同学们印象中的会计是什么?(要求大家畅所欲言,然后引入正题)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一)会计环境的意义(二)会计环境的构成及演变1.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1)政治法律因素对会计的影响(2)文化教育因素对会计的影响(3)科学技术因素对会计的影响3.自然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古代会计阶段一般将会计的产生到复式簿记的应用这一阶段称为古代会计阶段。
如《周礼·天官》篇中有:“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章节一:会计学概述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4. 会计科目和账户5. 复习题章节二:会计记录方法1. 记账方法和记账符号2. 借贷记账法3. 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4. 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程序5. 复习题章节三:财务报表编制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 利润表的编制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5. 复习题章节四:会计循环和会计核算1. 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2. 会计凭证的审核和编制3. 会计账簿的登记和核对4. 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5. 复习题章节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1. 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2. 会计政策的制定和变更3. 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4. 会计估计的制定和变更5. 复习题《会计学原理教案》章节六:账户式记账法1. 账户式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2. 账户的开设和分类3. 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4. 错账查找和更正方法5. 复习题章节七:财务分析1. 财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2.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3. 偿债能力分析4. 运营能力分析5. 盈利能力分析6. 复习题章节八:存货和成本计算1. 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2. 存货的采购和销售3. 存货的盘存和清查4.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5. 制造费用和产品成本计算6. 复习题章节九:固定资产和折旧1.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2. 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处置3.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4.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和会计处理5. 复习题章节十: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1. 无形资产的定义和分类2.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3. 无形资产的摊销和会计处理4. 其他资产的分类和会计处理5. 复习题《会计学原理教案》章节十一:收入、费用和利润1. 收入的定义和分类2.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3. 费用的定义和分类4. 费用的确认和计量5. 利润的计算和分配6. 复习题章节十二:税务会计1. 税务会计的概念和作用2.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3. 增值税的计算和申报4. 其他税种的计算和申报5. 复习题章节十三:审计和内部控制1. 审计的概念和作用2. 审计的程序和方法3.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4.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5. 复习题章节十四:国际会计1. 国际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2. 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3. 外币会计和汇兑损益计算4. 国际贸易结算和外汇风险管理5. 复习题章节十五:会计软件和信息技术1. 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2. 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3.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管理4.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影响5. 复习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会计学原理的教案,包括会计概述、会计记录方法、财务报表编制、会计循环和核算、会计政策和估计、账户式记账法、财务分析、存货和成本计算、固定资产和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收入费用和利润、税务会计、审计和内部控制、国际会计以及会计软件和信息技术等十五个章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原理》教案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会计系基础会计教研室2016.9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实存数第八章财产清查1. 本章主要阐述企业财产的清查,内容包括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财产清查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2. 要求掌握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熟悉财产清查的内容与方法;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与种类。
1•财产清查的内容与方法。
2•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1. 财产清查的会计处理 2. 银行余额调节表。
讲授内容: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准备工作的意义与内容 一、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准备工作的意义、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准备工作的内容1、对财产进行全面清查,保证账实相符 2 、期末账项调整 3 、编制工作底稿问题:1、为什么进行财产清查? 2 、账实可能不符吗?3 、如果账实不符以哪个数字为准?4 、如何得到账存数、实存数?5 、会计上如何处理账实不符的情况? 第二节财产清查一、财产清查的意义与种类财产清查的定义: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 货币资金及债权债务进行盘点和核对,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及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 与账面数进行核对,从而检查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课时财产清查的意义: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保管人员责任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书P222财产清查的种类:P22A全面清查:对所有的财产物资,范围广、时间长。
局部清查:也称重点清查。
对流动性强且较重要物资进行清查。
定期清查:规定时间内,一般在年度、季度、月度终了后进行不定期清查:一般在更换财产物资保管人员、企业撤销或企业合并或发确定清查种类会计部门准备账簿记录 保管部门准备盘点事宜 工作人员准备好度量衡器具P246-247看书、财产清查的内容与方法★(一)实物资产的清查1确定实物资产账面结存数的盘存制度:女口彳x 」^3?.彳富寸2 、永续盘存制概念: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
它是指在日常会计 核算中,在账簿上既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加, 又记录其减少,即连续登记财产物资 的收入和发出,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一种制度。
贝才 产戈青清查局咅卩清查扌安H 寸间分r 左期清查 L 不走期清査生财产损失等情况时进行。
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 AW 科发出存货数量二期初数量4本期増加藪量一期末数屋: 发出存贷成本二发出存負数呈X 确定的存赁单价■(1) 永续盘存制举例:(2) 永续盘存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点:便于随时掌握财产的占用情况及其动态,有利于加强财产管理, 有利于实施会计监督。
缺点:存货的明细分类核算工作量较大,需要较多的人力和费用。
适用范围由于永续盘存制有利于加强财产管理,实施会计监督,因而大多数的单 位在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中采用永续盘存制的盘存制度。
(3)实地盘存制概念:实地盘存制就是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在账簿上 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不登记其减少,期末根据实地盘点数量倒挤本期减少数 量的一种方法。
例:某种材料月初余额4000千克,单价2元。
本月购入两次共计2500 千克,单价2元,月末时经盘点确认结存数量为 1500千克。
解析:发出存货数量=期初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期末数量 =4000 + 2500-1500=5000 (千克)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x 确定的存货单价X 2=10000 (元)期末账面 结存数量_ 期初账面 一 结存数量本期账面 土曾加数量本期账面 减少数量平时发:主时貝 登记入库的堵加数冃初余融0000舌?&入淫叛 5000干亞 冃 全赫 6OO (MF55i月末奈就按坦期末宴地理点数呈确认卑出数8000千航満查实存数平眄不子登记,月耒时根捉盘点的期 末数额进行WJ 擠;岌出存覧数呈=期初数呈一本朋主肚魏 呈一期末较呈=5000封料容称:A 封料原村詞■明细至血壬克发出存货的数量根据期末结存数量倒挤出来的, 因而在其发出数量中可 能存在有不正常因素导致的存货减少。
3、 实地盘存制举例:(1)实地盘存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核算工作简单,工作 量小。
缺点:财产的减少数缺乏严密手续;倒挤出的各项财产的减少数中可能 存在一些非正常因素,不便于实行会计监督。
适用范围:由于实地盘存制不利于会计监督,所以只有那些品种多、价 值低、收发交易比较频繁,数量不稳定、损耗大且难以控制的存货,才采用这种 方法,如鲜活商品的核算。
4、 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比较:永续盘存制:平常既登记增加数,又登记减少数,并逐笔结计余额 通过盘点得到实存数,验证账实是否相符实地盘存制:平常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无法结计余额 通过盘点得到实存数,作为账面结存数,并据以倒挤出本期支出数5、 实物资产清查方法一一实际结存数(1) 实地盘点法(点数、过磅等方法) (2) 技术推算法(技术方法推算) (3) 抽查盘点法(大件清点,抽查细点)6、 实物资产的清查思路:实地盘存齐7、实物资产清查使用的凭证:财产盘存制核余有账面数颔清查方袪实地盘点法核对抽祥盘点法清查结果的处理确定实有数赖一确定账面余麵技术推算法账存实存对比表盘点表、现金清查工作过程思路 、库存现金的清查根据库存现金日记账余额确定账存数 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是实地盘点法盘点时间选在上班前或下班后盘点由专门人员进行,出纳人员必须在现场 不得白条抵库库存现金清查的凭证是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1. 库存现金清查的范围(1) 库存现金的实有数额与账面数额是否相符;(2) 库存现金是否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用途支出; (3) 库存现金余额是否超过银行所规定的库存现金限额; (4) 有无白条抵库的情况;(5) 有无违反单位其他现金管理制度的情况。
库存现金清查的方法:(1)现金日记账余额实存飕在对比表 单检名離: 年—月—曰号 吹别 计>1单位单价 实存对比站卑敕金散盘隔 蛊亏MS全割i作为调整实物資产账冇数的原始凭证堀号M B 胪位 散■:金純盘曲 人很章1 卖物保銜人缺章’确定账面余额现金日记账余额T库存现金清査清査前准备核对账面 余额和实 有数额确定实有数额清査方法实地盘点法冇® jtk 点1证明实物冕厂羊垃名称J財产樊别】 煙讯时冋 核对核对库存现金实有数额现卷(2)填制现金盘点表实存金额账存金願对比结果备注At霸现金使用怙况(1)库存现金限颔(2)白条抵库情况出〕违皮规5F的现金支出情远(4)其他违规庁妁处理决走:意经理:——会计机构负贡人'------------------ 盍点人签章工------------- 出納员签章,---------现金盘点衣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是:至艮彳亍存款曰i己赋如果月末两者余额不一致,宅艮孑亍右款E 1素己腿或开户峯艮孑亍对账单计錨了吗?开户喘艮行对账单三、银行存款清查工作思路图余毓和实S S1•降未込H炮对4JXJ Mt单辐制银----- —余脚脚一、银行存款的清查银行存款日记账是企业开设、由出纳人员逐日逐笔登记银行存款增减变动及其结查找未达账项:班企业2013年夕月银命符款 U 远账与时赂单的孟料咬口下:银行存裁曰记離余情况的特种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单位在银行开立的账户设置, 每个银行账户设置一本银行存款日记账。
银行对账单(Bank Statement )是指由企业开户银行所记录的,反映该银行存款 存入和使用情况的记录单。
银行对账单 ra 2013 结算蔬证 借方 结余 月 曰号敎 9 1 结余 700 OOO 3 存入 00439280 OOO 980 (MXJ 11 支取 00137 500 OCT4eo ooo17 存入 00649120 OOO 600 (MX) 26 支取 00193 20 000580 QOO27 存入 支栗 0018760 0C (\ &40 00030 00198 90 000\550 OOO开户苏;住处司哈寻=13095765 借冇登记银行存款的支取 3 負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存入 查找未达账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对账单余额不符的原因:一是存在未达账 项,另一个是存在错账,因此通过查找未达账项,就能判断出账实不符的真正原 因,以便及时查找原因,挽回企业损失。
未达账项的种类:未达账项:对于同一项业务,企业与银行之间一方已登记入账, 另一方由于 没有接到有关结算凭证而尚未记账的事项。
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 卜企业记增加* 卜企业记减少* A 银行记增加,A 银行记减少,银行未记增加口 I 银行未记减少。
J 企业未记增加口 企业耒记减少° ,企业已入账, 银行未,囂■银行已入账,2013^9 月 账号;145792013^任 证 搞 聽借方ess月 曰91 畤10000320000□52000 q}1110000203000CL-2232000 “3140000201^9 月 账号;14&?9201 月 I 舞 曰 任 证ess0 1畤 畤10000320 CtOO-7-650000^、110000203000025 5000®3135000核对两吉倍方贷方・査找未达账顶:解析:将"银行存款H 记账"借方发生额与铝银行 对账单"的贷方发生额相核对,“银行存款日 记账”贷方发生额与“银行对账单"的借方发生 额相核对,找出下列未达账项口 银行未记增加52000 银行未记减少2000 企业未记增加50000 企业耒记凝少5000。
未达账项的存在必然会导致“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符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对账单余额和未达账项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 为: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项一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提示未达账项对 银行存款和银行对账单影响情况的工具表, 格式一般为:银行存载余额调节表默号:金额第吁存毀日记账余叛魚行对陀虽余颤加:第行己收、益司衾收 緘:银存己时、益司未村力氐在司己收、溟行妄收 减:益司己村、银你村谒节启的存隸僉帧谒节0的存歎炊领201舞证 甚惜方贷方月 曰9 H 一10IMJO320000552口00理茸100003 30009? 232CU0 '3140OUU201 戸 13年 B .还 证 t ■商9 11O0CXJ32G0CQ^6 5O0iCtf111UOQO203000G25 5000 真313SOOO① 企业记增加* ② 企业记减少, ③ 银行记增加, ④ 银行记减少,30均年£月PE 号 t 14fi2软行记 减少 磕少银行记 酒力a根攜上例中査找的耒达戏项,编制银行存款余敵L 调节表如Z银行存款余额诡节衣 14(7920B9 30 HM<£E 枣目金舐项目 舍赫議廿再飘日记難余爲40000 银行席黙单余尊35000 Eh 無厅己扳、公L |未收 5Q000tJEt 合诃己城*誤廿未收52CW Mti 娠行已村、£司未忖减1公司己讨、亦尸未忖2000 调卡.目的年把金氐85000呵节后的存莪金%85000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金额开户银行对账单金额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加:银行己増加 入账,企业未入账款项 减二银行己减少入账.企业未入账款项开户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企业己壊加入账, 银行未入账款项 减;企业己减少入胀, 银行未入账就项调节后余额调节后余额“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作用:1、用来核对银行存款的工具,它不是原始凭证,不可以作为企业银行存 款核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