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共21页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知识拓展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课文结构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祥和、安静、愉快之美 旅途中孤寂忧愁之感
长相思 山在旅途 心系故园
课文主题
《山居秋暝》描绘了 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 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 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 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 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 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 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者是__张__继____,《长相思》的作者是_纳__兰__性__德__。
课文讲解
诗歌朗读 山居秋暝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朗读时,要读出诗歌韵律,体 会静态美和动态美。
诗句理解
空旷,空寂的山野。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3.借助注释, 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解析:先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书中的注释理解词语的意 思。
这首词的大意是: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 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 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 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寺 组词:寺院 寺庙
yú
榆
易写错
不要少写横。
组词:榆林 榆树
词语理解 竹喧: 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随意:任凭。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有姑苏山而得名。 那畔:那边,这里指关外。
整体感知
1.这三首诗表现手法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借景抒情的的。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__王__维___,《枫桥夜泊》的作
五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共21张PPT)部编版

《示儿》“续篇”。
书陆放翁诗卷后 宋末 林景熙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渴望—北定中原日
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爱国之情
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却只说“不 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却 只嘱咐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消息告诉 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 有谁不被感动?
试着背诵这首诗。
拓展延伸
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 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 愿望实现了吗?
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
他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
家是由元兵统一的, 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
诉他呢?
同学们,由于南宋当权者的昏庸,使得国破家亡。 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 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来诵读他的压 卷之作——《示儿》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1.默写《示儿》。 2.积累陆游的古诗。
导入新知
图片中的这位老人在临终前给自己的孩子交代了 什么遗言呢?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让人肃然起敬 的老人——陆游,学习他的绝笔诗——《示儿》。
陆游(1125—1210),(北宋宣和 七年十月十七(1125)-南宋嘉定二 年十二月廿九(1210),公元1125年 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 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 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 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 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 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 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 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 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 《老学庵笔记》等。
书陆放翁诗卷后 宋末 林景熙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渴望—北定中原日
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爱国之情
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却只说“不 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却 只嘱咐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消息告诉 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 有谁不被感动?
试着背诵这首诗。
拓展延伸
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 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 愿望实现了吗?
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
他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
家是由元兵统一的, 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
诉他呢?
同学们,由于南宋当权者的昏庸,使得国破家亡。 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 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来诵读他的压 卷之作——《示儿》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1.默写《示儿》。 2.积累陆游的古诗。
导入新知
图片中的这位老人在临终前给自己的孩子交代了 什么遗言呢?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让人肃然起敬 的老人——陆游,学习他的绝笔诗——《示儿》。
陆游(1125—1210),(北宋宣和 七年十月十七(1125)-南宋嘉定二 年十二月廿九(1210),公元1125年 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 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 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 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 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 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 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 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 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 《老学庵笔记》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词三首》优秀课件

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 寺庙。
21 古诗词三首
互动课堂 结合注释,诵读古诗。把古诗读正
确、读流利。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1 古诗词三首
一起解诗题
点明时间。
枫桥夜泊
点出活动。
点明地点。
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 吗?
夜晚在枫桥停泊
21 古诗词三首
顺流而下
你能说说这联 诗的意思么?
诗意:竹林里传来阵阵喧哗,那是洗衣物 的女子归来了。莲花响动,那是捕鱼的小 船在顺流而下。
21 古诗词三首
春天的花草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自然
你能说说这 联诗的意思 么?
诗意: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 的山中王孙自然可以久留。
21 古诗词三首
读了这首诗,你觉得诗中洋溢着怎样的气氛?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呈现出了雨后 山村的晚景图吗?
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21 古诗词三首
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看看哪些词语向我们 透露出张继并没有睡觉的消息?这些词语各是 从那个角度写的呢?哪里是动景,哪里是静景 呢?
21 古诗词三首
从颔联和颈联,我们知道,诗中明明写了浣 女渔舟,为什么还在首联说是“空山”呢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山。而是山中树木茂盛, 遮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空山不见人”,更体现出这 里的寂静,清新,幽雅
21 古诗词三首
这三联诗中,那两联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请 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一起解诗意
江
边 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
枫 树
江枫渔火对愁眠。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2021/7/5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021/7/5
注释:【泊】船靠岸,停船。
【乌啼】乌鸦鸣叫。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对】相对,面对。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 【夜半】半夜。 【到】传到。
2021/7/5
枫桥夜泊
2021/7/5
枫桥:地名; 枫:季节,即秋季; 夜:时间; 泊:停泊,主要事件。
枫桥
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郊, 是一座江南常见的单孔石拱桥。 大运河在此通过,又是官道所在, 南北舟车在此交会,旧时每到夜 里航道就要封锁起来,这里便成 了理想的停息之地,此桥便因此 得名为“封桥”,后因张继的诗 而易名“枫桥”,并沿袭至今。
唐·王维
明月松林图 (静)
浣女晚归图 (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雨后初晴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清泉图(动)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月夜采莲图(动)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21/7/5
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天气——秋日 傍晚雨后的山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分析:“空”是寂静空旷的意思,诗人借“空”抒发归隐情怀。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菁苔上。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2021/7/5
4.简析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用典故。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此
时的诗人,对官场感到厌倦,而山居的美好让他对宁静平和 的闲适生活产生向往,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追求。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021/7/5
注释:【泊】船靠岸,停船。
【乌啼】乌鸦鸣叫。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对】相对,面对。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 【夜半】半夜。 【到】传到。
2021/7/5
枫桥夜泊
2021/7/5
枫桥:地名; 枫:季节,即秋季; 夜:时间; 泊:停泊,主要事件。
枫桥
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郊, 是一座江南常见的单孔石拱桥。 大运河在此通过,又是官道所在, 南北舟车在此交会,旧时每到夜 里航道就要封锁起来,这里便成 了理想的停息之地,此桥便因此 得名为“封桥”,后因张继的诗 而易名“枫桥”,并沿袭至今。
唐·王维
明月松林图 (静)
浣女晚归图 (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雨后初晴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清泉图(动)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月夜采莲图(动)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21/7/5
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天气——秋日 傍晚雨后的山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分析:“空”是寂静空旷的意思,诗人借“空”抒发归隐情怀。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菁苔上。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2021/7/5
4.简析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用典故。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此
时的诗人,对官场感到厌倦,而山居的美好让他对宁静平和 的闲适生活产生向往,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追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注释:【泊】船靠岸,停船。
【乌啼】乌鸦鸣叫。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对】相对,面对。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 【夜半】半夜。 【到】传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看到:月亮、乌鸦、秋霜、枫树、渔火; 听到:乌鸦的叫声。
分析:“空”是寂静空旷的意思,诗人借“空”抒发归隐情怀。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菁苔上。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4.简析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用典故。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此 时的诗人,对官场感到厌倦,而山居的美好让他对宁静平和 的闲适生活产生向往,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追求。
山
山居之景
(动静结合) 明月清泉
居
清幽
留
秋 暝
浣衣之女
(隐居)
山居之人
(以动衬静)
渔舟之人
主旨概括
此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柔和美好的风光和 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__山__水__田__园____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枫桥夜泊
枫桥:地名; 枫:季节,即秋季; 夜:时间; 泊:停泊,主要事件。
思考探究
1.诗中有画,画中有何景物?
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石、竹林、浣女、莲、渔舟。
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2.这些景物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明净、清幽、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 体现了作者追求高洁情操、向往归隐生活的愿望。
3.首联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不是有浣女和渔舟 吗,为什么还说是“空山”呢?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215张PPT)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
在今江苏苏州。
枫桥夜泊 ▲
点明时间。
[唐]张 继
张继 生卒年不详,唐代诗 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 事雕琢。有诗集《张祠部诗集》 流传后世,其中以《枫桥夜泊》 一首最著名。
山中的幽静。
() √
2.《枫桥夜泊》中诗人在寂静的夜里听到山寺钟
声,心中感到十分安慰。
( )×
3.《长相思》中词人巧用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
寂凄凉的思乡之情。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 夜泊》。
朗读指导:《山居秋暝》可采用对比朗 读的方式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静态描 写的诗句要读得轻缓一些,动态描写的诗句 要读得活泼一些。
词意: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 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 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 更,诗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 乡来。因为故乡是那么温暖、宁静、祥和,哪有 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 思念。出征塞外,面对“风一更,雪 一更”的荒寒景象,词人自然会想起 京师故园的温暖、宁静,不由得生发 无限乡愁。
所闻
钟声 (动)
以动衬静,表现出 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出诗人怎样的 情感?
月 乌 霜 江枫 渔火 钟声
秋夜的寂静、 烘托 凄清、朦胧
羁旅者孤孑寂 寥、愁绪满怀
所见: 月落、江枫、渔火 所感: 霜满天 所闻: 乌啼、钟声
《枫桥夜泊》通过对深秋江边景物 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忧 愁的情怀。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 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苏轼称 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
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枫桥夜泊
找一找:
【唐】张继
找出景物,描绘画面,组内交流。 想一想: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 悟一悟: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读出这种情感。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 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苏轼称 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
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枫桥夜泊
找一找:
【唐】张继
找出景物,描绘画面,组内交流。 想一想: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 悟一悟: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读出这种情感。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词三首

枫桥夜泊
作者简介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 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 ,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 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 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 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 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傍晚秋景 图,那么诗人通过哪些景物来描写这幅美景图呢?下 面大家默读诗歌,找出文中所描绘的景物。
山,雨,月,松,泉,浣女,渔人。
诗中作者写的这么多景物给人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哪位同学来谈谈?
1.山,空气,特点是空旷、清新。 2.月、松,特点是明净,清幽。 3.浣女:纯真,活泼。渔夫:勤劳,朴实。
课堂小结: 《山居秋暝》以精确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
幽静清新的美好山村图画。诗文通过写山中的景物 写出山中的自然美、人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人 热爱,希望远离尘俗,继续归隐的愿望。
拓展延伸:
《江雪》也是一首归隐诗,请大家比较一下《山居秋暝》与《江 雪》的异同。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意: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 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 上垂钓。Βιβλιοθήκη 解题夜:夜晚;泊:停泊。
“枫桥夜泊”的意思是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 边。
泊愁 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再读古诗,用一个字来表达你此刻的感受, 你想到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