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专家关于宝宝各种异常大便详解总结
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

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粪便,俗称“大便”、“屎”、“便便”、“臭臭”等,是人或动物的大肠排遗物,排出粪便,术语叫排遗,就是排除食物残渣滓的意思。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1、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粘液,有时呈豆腐渣样,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2、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样,带有明显酸味。
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摄入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如果排除孩子肠道感染的可能性,那么父母就应该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
3、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病。
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4、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粘液状。
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只要给予足量喂养后,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5、大便恶臭如臭鸡蛋味。
这是提示孩子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
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到孩子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辅食。
还可以给孩子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孩子消化。
6、大便变稀,含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
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7、大便为淘米水样,排便无腹痛,婴儿快速出现脱水、抽搐、休克等症状。
孩子患霍乱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必须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8、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且伴有黄疸、瘙痒等症状。
首先考虑是胆道梗阻,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育儿知识-如何学会观其大便辨其健康

如何学会观其大便辨其健康'宝宝几乎每天都会派出大便,那么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大便去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并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调整。
孩子出生后24小时,将会排出粘稠、黑色的物质,称作胎粪。
胎粪为胎儿在子宫中的肠内容物,必须在开始正常的消化之前排除体外。
以后孩子排便渐渐形成了规律,粪便也变得硬了一些。
只要婴儿健康、幸福、增重,就没有必要注意孩子的大便,不必为孩子的大便过份担心。
不同的孩子,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随着孩子的发育,大便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开始时,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数为3—4次,过几周后,大便的次数可能会减少到每两天一次,这都是正常现象。
另外,以下现象也属正常情况:稀薄、不均匀的粪便;绿色的粪便;吃过就有大便;有时每天大便次数达6次。
吃母乳的婴儿的大便孩子出生后,会排出颜色为绿-黑色、光滑、粘稠的胎粪。
以后婴儿将会排出淡黄色的粪便,为正常哺母乳时的粪便。
孩子每人的排便次数并不重要,次数有多有少,多的每天几次,少的每几天一次。
婴儿的粪便一般为糊状或是比冰淇淋粘稠一些,没有气味。
吃母乳的孩子很少便秘,孩子几乎能吸收所有的东西,废物很少,这也说明为什么孩子有时三天才排出一次粪便。
请记住你所吃食物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婴儿,辛辣的食品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
吃牛奶婴儿的粪便在孩子消化功能稳定下来以后,吃配方牛奶的孩子排便的次数比较多,粪便质地较吃母乳孩子的粪便硬、发黄、有异味。
有时你会发现孩子的粪便柔软,像软皮鸡蛋—样,但是正常孩子的粪便应该是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给孩子饮水:即在平常的配方牛奶中多加一些水。
在孩子喂奶中间,也可以给孩子多喝一些凉开水。
在孩子达到几个月后,可以在饮水中加一些干梅汁或滤过的水果汁,预防粪便干燥。
孩子吃的牛奶中不一定非要加糖,如果加糖,或者牛奶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孩子的粪便一定会疏松、变绿或呈凝乳状。
这时你应该停止在奶中加糖,如果长期不见好转,请与医生联系。
大便的变化只要孩子正常,就不必关心孩子的粪便有无变化。
婴儿大便颜色常识及解释

婴儿大便颜色常识及解释
婴儿的大便颜色通常会因为饮食、消化系统发育、以及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婴儿大便颜色的一般常识及其解释:
1.黄色:新生儿的大便通常呈现黄色,这是因为胎儿在子宫内吞食了胎粪(羊水中的胆汁),在出生后这些胎粪会排出体外,导致大便呈现黄色。
2.深绿色:深绿色的大便通常表示婴儿在吃母乳,因为母乳中含有较多的胆汁,使得大便呈现绿色。
3.黄绿色:混合喂养的婴儿的大便可能会呈现黄绿色,因为他们同时摄入母乳和配方奶。
4.浅棕色:当婴儿开始吃辅食时,大便的颜色可能会变成浅棕色,这是因为辅食中的不同成分影响了大便的颜色。
5.橙色:吃了胡萝卜等颜色鲜艳的食物后,大便可能会呈现橙色。
6.白色:白色的大便可能表示肝脏或胆道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7.灰色或粉红色:这些颜色的大便可能表示消化系统出血,需要立即就医。
婴儿大便的颜色会随着饮食的改变和消化系统的发育而变化,通常情况下,颜色的变化是正常的。
但如果出现异常颜色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泻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崔玉涛谈育儿-便便问题

崔玉涛谈育儿-便便问题本章你将读到以下精彩内容:●排除宗教和文化因素,包皮环切是否有必要,目前并没有一个定论。
●虽说包皮环切手术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手术,但不是所有的男孩都可接受的。
●不要过于认真清洗婴幼儿的外阴。
●大便干燥的主要原因是大便在结肠内存留时间过长,大便中的水分被结肠吸收,造成大便干结。
LESSON 35 宝宝为何尿频?身为父母,似乎天天都有操不完的心。
这边还在为宝宝吃什么、怎么吃焦虑不安,那边又为不成形的便便愁眉不展。
因为对表达能力不强的孩子,尤其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来说,其是否健康,尿便就是一个指标。
松田道雄说得好,我们是在养育婴儿,不是在培养大便。
所以,爸爸妈妈们对待尿尿和便便,完全可以放轻松些,当然前提是对它们有详细的了解。
诊室镜头回放宝宝小便次数明显增多近来,5岁的强强小便次数比以前明显增多。
爸爸发现了这个问题,可妈妈没怎么当回事,她认为是强强从幼儿园回家后喝水多的缘故。
昨天,幼儿园的老师又向爸爸反映了强强小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希望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去看医生。
这下,妈妈有些慌张了,怕孩子的肾脏出了问题。
一大早就带强强来到诊室。
经过检查发现,强强的小鸡鸡头轻度红肿,轻轻按压阴茎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强强的小鸡鸡怎么了?婴儿期,男婴的包皮粘于阴茎头上。
大约4~5岁时,包皮的部分内面将逐渐与阴茎头分离,形成一些小囊。
多数孩子的包皮口较为狭窄,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尿液存留于此,渗出的尿碱和包皮内面代谢脱落的组织碎片逐渐形成包皮垢。
在潮湿的环境下,包皮垢可诱发包皮垢杆菌生长,从而刺激包皮内面和阴茎头发炎。
阴茎头和包皮上含有的众多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容易产生排尿感。
这就是强强为什么老想小便的原因。
治疗与处理向妈妈解释这种情况后,我建议最先应做的治疗是控制感染。
于是,我在强强的阴茎头涂了些局部麻醉的药膏。
15分钟后,用手轻轻向上翻开包皮,即见到了乳白色如同豆腐渣样的包皮垢,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继续慢慢上翻包皮,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用浸满生理盐水的纱布轻擦)。
新生儿常见的排便问题解析了解原因及处理方法

新生儿常见的排便问题解析了解原因及处理方法新生儿的排便问题是新手父母常常遇到的挑战之一。
了解常见的排便问题及其原因,并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婴儿的健康。
本文将对新生儿常见的排便问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胎便在出生后的几天内,新生儿通常会排出一种叫做胎便的绿色粘稠物质。
胎便是婴儿在子宫中吞咽的胎儿皮脂、毛发、羊水等物质的混合物。
正常情况下,胎便会在出生后的两到三天内排空。
处理方法:只需用温水和纱布轻轻擦拭婴儿的臀部即可。
避免使用湿巾或含化学物质的清洁剂,以免对婴儿的皮肤造成刺激。
二、乳糜状便乳糜状便是指婴儿在喂养后出现的黄色、稀薄、湿润质地的排便物。
这是正常喂养的结果,表明婴儿的肠道消化良好。
处理方法:只需及时更换干净的尿布即可。
检查婴儿的臀部是否有红肿或发炎等异常情况,如有需要可使用婴儿专用的红屁股膏进行保护和舒缓。
三、黏稠便在新生儿的排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黏稠的便便,通常是黄色或棕色。
这种便便的质地较硬,排便困难。
黏稠便可能是由于婴儿的肠道吸收过多水分,尤其是在母乳喂养期间。
处理方法:通过调整婴儿的喂养方式可以缓解黏稠便的问题。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给予更多的喂食机会,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取。
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配方奶的浓度。
四、稀水样便稀水样便是指婴儿排便物呈现稀薄水状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导致食物无法被充分吸收。
处理方法:若没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高声哭闹等,稀水样便通常是暂时性的。
在喂养方面,要确保给予足够的母乳或配方奶,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
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五、便秘便秘是婴儿常见的排便问题之一。
婴儿便秘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配方奶与母乳的不充分摄入,消化系统未完全发育以及脱水等。
处理方法:如果婴儿出现便秘,可以尝试以下措施进行缓解。
增加婴儿的液体摄取量,特别是在纯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增加喂养次数。
育儿知识:婴儿大便的异常症状

育儿知识:婴儿大便的异常症状
1、大便带血
如果宝宝在拉大便的时候还带着血,那就很有可能是母乳喂养期间,妈妈的乳头破溃,宝宝吞咽了破溃处的血导致的。
2、蛋花汤样大便
如果宝宝在拉大便的时候是蛋花汤样的,那就是很有可能因为婴儿肠道功能发育不全,含有太多未消化的奶块。
3、绿色稀便
如果宝宝在拉大便的时候是绿色稀便的,那就是很有可能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会出现此症状。
4、水样大便
如果宝宝在拉大便的时候是水样大便的,那就是很有可能受病毒感染导致,常见于秋冬季节。
5、粘液或脓血便
如果宝宝在拉大便的时候是粘液或脓血便的,那就是很有可能是细菌感染,一般出现于夏天以及天气炎热的时候。
育儿知识第 1 页共1 页。
育儿知识-BB便便有来头:看颜色就能知健康

BB便便有来头:看颜色就能知健康
'宝宝的健康是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
细心的家长常常会发现宝宝的便便颜色总会出现奇怪的变化,这可就急坏了家长,这样的情况是否正常呢?接下来,小编为你解惑。
处于哺乳期间的宝宝较少摄入其他的食物,这便使得消化系统更为顺畅,极少出现硬便的情况。
而母乳喂养的次数较多且利于宝宝肠胃蠕动消化,所以其便便较稀且颜色一般为金黄色。
这个时候,判断宝宝肠胃是否健康,家长就要从宝宝排便的次数着手。
而随着宝宝的逐渐成长,便便的次数也会随之减少。
当较小的宝宝出现墨绿色的便便时,家长不必过于惊慌,事实上这便是宝宝的胎便。
刚出生的宝宝头几次大便实为胎便,它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吞入的羊水,胆汁等物质组成。
只要正常排出后,宝宝大便会开始恢复正常了。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帮宝宝裹上纸尿裤,及时为其清洁干净,以免宝宝不舒服让细菌有机可乘。
很多家长一见到血滴便惊得不知所措。
事实上,宝宝的便便有时候也会带点血滴的,家长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一方面,如若宝宝上火了,他们排出的便便会更加硬,而排便用力会使得肝门出血,这便是便便带血滴的原因。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只须为宝宝降火便是。
而这样的情况如若加重且带血范围较广,家长便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事实上,对于长期摄入奶粉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便便有时候会呈现带奶色的稀状。
这个时候,家长便可从宝宝的饮食方面入手,适当地减少其喝奶次数。
而对于6个月的宝宝来说,家长可适当地为其添加辅食。
这样的做法不仅仅能够补充宝宝的营养,而且有利于训练宝宝牙齿的咀嚼能力。
'。
超全、超详细宝宝各种大便解析,含高清大图

超全、超详细宝宝各种⼤便解析,含⾼清⼤图⼀、颜⾊1、墨绿⾊(⿊绿⾊)我们最开始见到的宝宝⼤便是墨绿⾊的,称之为胎便,它类似于柏油,或者说有点像那个⿊芝⿇汤圆⼉的那个馅⼉。
胎便⼤概2~4天排完,之后就应该是⾦黄⾊或者是棕黄⾊的。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呢,宝宝的⼤便就是⾦黄⾊。
2、棕褐⾊如果宝宝吃的是配⽅奶的话⼤便就是棕褐⾊的,就有点类似于花⽣酱的颜⾊,但是呢,这些都只是基础设,在受到了⾷物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经常会出现各种其它的颜⾊的⼤⽚,这样说,孩⼦吃了红⼼⽕龙果,那么它排出的⼤便就有可能是红褐⾊或者是紫红⾊的,那青菜多的话,⼤便呢,就会出现绿⾊。
那如果喝⼀些特殊的配⽅奶,⽐⽅说深度⽔解呀,部分⽔解配⽅奶粉的时候呢,⼤便的就会变成了⿊绿⾊,还有的时候呢,搭配当中还会有⼀些不均匀的颜⾊,⽐⽅说我们宝宝吃了⾹蕉之后,⼤便中会有⿊丝吃的和胡萝⼘呢,就会有橘红⾊的⼩框⼉,这些颜⾊呢,都是正常的。
所以,⼤便的颜⾊跟孩⼦的饮⾷是有着很⼤的关系的,那,当家长发现⼤便的颜⾊发⽣变化的时候,先不要紧张,⽽是要结合孩⼦之前吃过的⾷物来进⾏⼀个分析。
3、绿⾊宝宝拉出绿⾊的⼤便就是出了问题了吗?如果除了颜⾊以外,其他的都正常的话,那么就不⽤太担⼼。
a、⼤便的颜⾊跟胆汁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的⼤便含有胆汁,所以会呈现黄⾊或绿⾊,这是正常现象,随着宝宝成长呢,就会有所改善。
b、铁元素摄⼊过多。
如果宝宝喝了加⼊含铁量⽐较⾼的配⽅奶粉或者额外补充铁剂,这些含铁物质没有被宝宝完全吸收,那么排出的⼤便也会发绿。
c、部分⽔解配⽅奶粉。
有的吃部分⽔解配⽅奶粉的宝宝也会拉绿⾊的便便。
这是因为部分⽔解配⽅奶粉对其中的⼀些营养物质,尤其是蛋⽩质进⾏了提前分解,这样是为了能够帮助宝宝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但是如果宝宝没有将这些营养物质完全吸收,那么过剩的营养就会在肠道⾥⾯堆积,进⽽造成⼤便发绿。
⼀般就是刚刚开始吃部分⽔解配⽅奶粉会有这种情况。
还有⼀些吃氨基酸配⽅的奶粉的宝宝,⼤便的颜⾊可能还会更深⼀些,甚⾄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儿专家关于宝宝各种异常大便详解!对妈妈超有用!我们知道,养育小宝宝过程中确实不易,尤其是处理宝宝大便的环节,最让家长头痛。
下面普及一些关于宝宝大便的小常识,希望大家能从容应对宝宝排便问题。
宝宝大便的形态与喂养的方式有关。
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有没有添加辅食,这些都会让宝宝的便便呈现不同的形态。
在看婴儿异常便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婴儿正常的便便是什么样的。
新生儿胎便孕妈们在生宝宝前应与医生沟通在宝宝出生后实现“三早一晚”,这里说的三早即“应当在新生儿出生后一个小时内开始喂奶,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按需哺乳。
”早吸吮会让新生儿尽快吃到宝贵的初乳,同时也让妈妈能尽快开奶。
初乳有轻泻作用,会帮助宝宝尽快排出胎便。
一般在出生后12个小时内会排出墨绿色(或者黑色)的大便,俗称“胎便”,粘稠、无臭。
一般需要2-3天排尽,每天约3-5次。
若24小时内未排胎便,要向医生反映,以尽快排除消化道疾病。
母乳喂养的宝宝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是黄色或金黄色的,稠度均匀如药膏状,或有颗粒,偶尔稀薄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日排便2-4次。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况,大便也不会有明显臭味。
孩子刚出生时可能大便次数多些,每天4-5次,甚至每次哺乳后都要排便,这是生理性腹泻,因为母乳中含有乳糖多,乳糖进入肠道后,多被乳糖酶分解利用,小部分未被分解的,要么留在肠道,要么被细菌分解变成乳酸,这些都可以导致肠道内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向肠道内移动,刺激肠道蠕动,导致大便稍稀,次数较多。
只要精神和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没有必要担忧。
8周以内宝宝每天2-10次大便都是正常的,8周以上母乳宝宝可能会有攒肚现象(由于母乳好消化,易吸收,残渣少,所以要积攒好久才能形成一次大便),5个月后,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明显减少,1-2天一次,3天内一次也是正常的。
如果排便量突然增加则应考虑宝宝是否患病。
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但宝宝状况良好,体重不减轻且照常增加,则不能认为有病。
人工喂养的宝宝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会是土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
宝宝排便较少,每天约1—2次,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只要宝宝排便顺畅,大便不似羊便,问题不大。
喝配方奶的宝宝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婴儿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
吃辅食的宝宝宝宝从6个月开始可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
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因纤维素色素较多,大便会较蓬松,呈绿色。
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宝宝,因为消化了较多蛋白质,大便会比较臭。
通过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当前宝宝的身体健康状态,宝宝大便如果出现异常,往往是身体不舒服的体现,宝妈要注意了,宝宝的异常大便常见有如下几种:01奶瓣大便奶瓣就是宝宝大便中白色的颗粒状、小块或瓣状物,是奶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没有被完全消化,随着大便排出产生的结果。
由于宝宝肠道发育不完善,或者宝宝吃得太多消化吸收不了,都会出现奶瓣,是正常的现象。
有奶瓣的便便在宝宝胎便排完,到3个月前比较常见。
由于配方粉或者牛奶中的酪蛋白比母乳多,所以吃配方粉的宝宝便便中的奶瓣更多。
大便中出现奶瓣说明存在消化不良的问题。
有可能是冲调奶粉的方法不正确,造成奶液过稠,导致消化不良。
不要以为奶粉调得稠,宝宝就能得到更多的营养。
应该严格按照奶粉说明所提示的比例冲调,太稀或太稠都不好。
还有一种可能是钙和维生素D添加过量,也会引起肠胃反应。
有儿科医生认为,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没必要在食物之外再给宝宝补充钙剂。
宝宝应该补充的是维生素D,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应每天补充100~400国际单位。
02稀水样大便如果宝宝的大便呈稀水样,同时伴有口腔异味,可能是消化不良;也可能提示有病毒感染,其中以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多见。
家长应将宝宝的大便装入小塑料瓶内,于2小时内送到医院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大便常规、大便潜血和轮状病毒抗原等。
如果医生确诊是轮状病毒感染,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特别是不要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不能杀灭病毒。
只要注意别让宝宝脱水,5~7天内可自愈。
如果宝宝较长时间内都是稀水便,而且大便中有血或黏液,针对其他胃肠疾病的治疗都不见效,有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的。
如果宝宝尚处在全母乳喂养阶段,妈妈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的饮食中有什么是新近加入的,宝宝是不是在那之后开始排稀水便;如果宝宝喝配方奶,要考虑是不是牛奶蛋白过敏;如果宝宝已经添加了辅食,要好好排查一下宝宝都吃了些什么。
根据过敏原因考虑更换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或停食某种食物。
03蛋花水样便如果宝宝便便里水的含量增多,呈蛋花水样或者水样便,提示宝宝可能是腹泻了。
腹泻指的是大便性状的改变以及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可伴有或者不伴有腹痛,呕吐,腹胀等这些症状。
大便性状的改变,比次数更为重要。
如果多次排出成型样的大便,不是腹泻。
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比较稀,不成型,也不是腹泻。
宝宝偶尔或几次拉蛋花水样便,妈妈可以先观察宝宝精神状态,真的拉稀,宝宝的精神状态肯定就不好了,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第二天便便性状也正常了,当然最好。
如果宝宝持续腹泻,母乳喂养的宝宝考虑是不是乳糖不耐受。
某些宝宝由于肠粘膜发育不够成熟,乳糖酶活性暂时低下,表现出对乳糖暂时性的不耐受,这类宝宝可以在每次喂奶前添加乳糖酶。
极少部分的孩子出生后,肠道就无法产生乳糖酶或者乳糖酶活性严重不足,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的乳糖不耐受。
这类孩子不能吃母乳或普通的配方奶,必须吃不含乳糖的专用配方奶。
如果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出现腹泻,可能是对奶粉过敏,需要换成深度水解奶粉。
04灰白色大便如果宝宝从出生大便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一直没有黄色大便,但小便呈黄色,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胆道梗阻是比较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早治疗,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05豆腐渣样大便如果宝宝的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可能是霉菌性肠炎。
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
如果宝宝有上述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06绿色大便如果宝宝的大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可能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
也就是说宝宝没吃饱,只要让宝宝吃饱,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绿色便便多与胆汁有关,胆汁是绿色,并且会排入肠道。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有时绿色,有以下几个原因:为什么会拉绿便?1、因为大便排的快(比如肠胀气,肚子着凉、饥饿等情况造成肠蠕动加快),大便里的胆汁还没有被肠道细菌处理完就排出来了。
2、小月龄宝宝由于肠道短,肠道内细菌少,也会导致胆汁没等转化好就排出体外。
因此,2个月以内的宝宝绿色或者黄绿色大便都是生理现象。
3、母乳喂养时,大便多呈现酸性,在此环境下,肠道菌群能氧化胆红素变成胆绿素,胆绿素是绿色的;4、宝宝摄入过多的前奶。
前奶富含大量的乳糖,摄入乳糖量超过了宝宝肠道消化能力,太多糖分走到直肠发酵,也会形成绿便稀便。
想5、如果是添加了辅食的宝宝,吃了绿叶菜,可能导致大便的颜色偏绿,这是正常的,这就是食物被消化后,色素超过了吸收的能力,被排出的结果。
6、奶粉中的铁未被完全吸收,从大便中排出来,也会造成绿色大便。
另外,未添加辅食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出现绿色时,有的妈妈问是不是自己吃绿叶菜吃得太多?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绿叶菜的叶绿素不会进入乳汁,更不会把宝宝的便便染绿!如果宝宝有绿色便便,伴随大便特别稀(水样稀便),吃喝睡都不理想,宝宝精神状态也不好,或者伴随有发烧等疾病表现,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07粘液便便粘液是肠道粘膜分泌的,具有防止异物入侵、润滑肠道、便于大便排泄的功能。
正常时,大便中也有黏液,只不过太少,肉眼看不到,当黏液大量分泌,进入大便中时,大家就能看到明显的粘液便。
如果宝宝出现黏液便仅有数次,饮食、精神都是正常的,没有腹痛,可能就是肠道受到过性轻度刺激后的反应,属于身体的自行调节,无需担心。
宝宝便秘时排出的便便,开始的时候是硬便,后面有软便,最后可能会排出黏液;或是在硬便中间能看到黏液,这是肠道为了让硬便容易排出而分泌的,或者是便太硬了,把黏液刮下来了!什么样的黏液便需要注意呢?如果大便中有血,或者脓液(腥臭味);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需要注意了。
这是严重肠道疾病的表现。
1、当肠道被大量细菌侵袭的时候,肠粘膜被破坏,为了把这些坏东西冲走,会产生大量的黏液并且和细菌一起脱落到大便中;2、粘膜受损,产生的炎症反应也会导致大量黏液产生,并且随着炎症进程,黏液层脱落到大便中,所以,当细菌感染时,会在腹泻的同时,产生黏液便。
3、当肠道有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时,因为肠道粘膜已经产生溃疡了,会刺激性的产生大量的黏液,并且溃疡处可能流血、排脓,导致黏液便、脓血便。
08泡沫样大便泡沫便便是因为大便中有气体,气体怎么来的呢?是没被吸收的糖在大肠中发酵形成的,发酵时除了有气体产生,还有酸味产生。
泡沫便便产生可能有以下三种原因:1、妈妈摄入过多含糖量高的食物,导致乳汁含糖量过高;2、妈妈喂奶换边太勤,或者妈妈乳汁过多,导致宝宝摄入含糖量高的前奶太多,未摄入足够后奶,妈妈需要调整喂奶节奏,让宝宝尽量吃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或挤出一部分前奶再喂;3、有些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大便会出现这种样子。
母乳里含有乳糖,如果宝宝乳糖酶缺乏,就无法对乳糖进行消化,然后这些未经消化的乳糖进入大肠后,被大肠内的微生物利用发酵,就会产生大量气体。
如果宝宝仅有几次这种情况,一般自己就能调整好,如果便便不仅有泡沫而且呈水样,提示宝宝腹泻严重,则需要服用乳糖酶。
需要就医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感染性疾病也会出现大量泡泡便,所以如果宝宝大便出现大量泡泡,伴有发热、血样便,稀水状便,孩子精神状态差,烦躁不安等,应及时就医。
09油性大便宝宝的大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宝宝身上,说明食物中脂肪过多,需要适当调整食物成分。
10大便中有血妈妈若在大便中发现血丝,只是很少量,可以观察一下,也许是消化道粘膜脱落带下来的。
如果纯母乳的宝宝大便持续存在血丝,那么可以去做一个过敏原测试,明确孩子过敏的食物,妈妈在宝宝六个月内避免摄入。
如果看到大便带血,新鲜血在大便里面混着,提示下消化道出血。
如果鲜血在大便表面附着,有可能是因为大便时用力,造成肛门附近淋巴滤泡渗血。
也可能是大便干硬导致肛裂,或是家人把大便导致的肛裂。
当然,不是所有大便中红色的物质就是有血,添加辅食后的宝宝吃了红肉火龙果后,大便中有红色残渣,甚至看起来像鲜血往外流,但其实不是哦!如果家长实在对便便不放心,可以带去医院做一下便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