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课件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课件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导教案
目前人类探寻地球内部奥秘, 你能说出有哪些方法吗?
识记本节基础知识
• 1、地震波的特点 • 2、内部圈层的名称,分界面,各层特点 • 3、内部圈层的特点 • 4、外部圈层的名称
同桌互查
• 高效提问策略:
3min

可以甲同学提问乙同学1、3
乙同学提问甲同学2、4
★优秀名单:
要求:
1、主动展示交流,讨 论疑难点,完善答案; 2、时间:5分钟)。
优秀小组颁奖 • 最高得分组:
• 最高人气组:3.推测地幔和 Nhomakorabea核的物质状态。
自主学习 3分钟
内容: 探究点二
要求: 1、自主学习图文资料, 完成探究点一 2、不懂的用红笔做好 标记,以便讨论时重 点突破。
探究点二:
1软.读流图层1。.26,区分地壳、岩石圈、要 1论、疑求主难:动点展,示完交善流答,案讨;
2.有人用“半熟的鸡蛋”形象地 2、时间:3分钟)。 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你 认为呢?
自主学习 3分钟
内容: 探究点一
要求: 1、自主学习图文资料, 完成探究点一 2、不懂的用红笔做好 标记,以便讨论时重 点突破。
探究点一: 根据地震波的特点,探讨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 要求:
和海洋上的船员的感觉是否相 1、主动展示交流,讨
同?
论疑难点,完善答案;
2、时间:3分钟)。
2.如果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 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优点:1、字迹工整、书写认真、准确率高 。 2、绘图认真、标注范围准确。 3、红蓝色笔书写体现出思考过程。
★不足:1、部分学生卷面不整洁,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少部分学生填图训练标注不准确或标注不全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1张PPT)
生产者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分解者
Copyright KB
消费者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
大气圈 AB
C
2. 读地球四个圈 层构成的示意图 分析A、B、C分别 代表什么圈层?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课堂小结】
【反馈达标】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
分类
传播速度
特点 传播介质状态
纵波
较快
横波
较慢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
共同点: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固体>液体>气体
思考: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传播速度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振动方向为上下运动 横波较慢,振动方向为左右运动
(2)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II. 据此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可能是什么状态?
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地幔:横、纵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地核:横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3、地壳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 硅镁层
莫霍界面 地幔
(1)海拔高低与地壳厚薄的关系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2)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区别
传播介质 纵波——固体、液体和气体
横波——固体
2、圈层划分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核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地下深度 33千米处(大陆部分 )
古登堡界面 2900千米处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8张PPT)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 水、生物水等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 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其他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 要组成部分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 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 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对点演练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_波,B是__________波,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不会变化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6.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 ) 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 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 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14·江苏常州高一检测)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称,北京 时间2013年2月6日9:22,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东南端的圣克 鲁斯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8千米,震中位于所 罗门群岛东部347千米处。 美国国家海洋和气象局已发布海啸 预警。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2月7日22时57分,在云南 省昭通市盐津县(28.0°N,104.1°E)发生里氏4.2级地震,震源 深度为10千米。结合上述材料,完成(1)~(3)题。
11.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 (2)地球外部圈层,厚度最大的是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是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7张PPT)

图中字母代表的 圈层是?
12
四、知识梳理
13
随堂演练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22日22时21分,在南海海域 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公里,读图回答1-2题。
1. 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 )
A. 软流层 B. 地壳 C. 地核 D. 地幔
2. 岩石圈位于( )
A. A顶部 B. A的全部和B的顶部
C. B的全部 D. B的全部和C的顶部
14
随堂演练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3-4题。 3.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 A.17千米 B.5千米 C.33千米 D.2900千米 4.该地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南极点 D.太平洋
15
随堂演练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 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 重大损失。据此完成5-6题。 5.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传播介质
固、液、气 固
物体运动方向
上下颠簸 左右晃动5
一、认识原理:地震波
小组讨论: ➢ 地震时,横波和纵波在地面和湖中的传播状态是怎样的? ➢ 地面上的人是先感受到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摇晃?
6
二、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横波、纵波速度明显加快
33

2900
横波消失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液 固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波速发生了
外核
地核
内核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的坚硬岩石)
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
6371
9
2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

(2)“掌握数据”:读图时要结合一些相应的数
据去判断,如33千米为莫霍界面,2900千米为古
登堡界面,12千米为对流层的平均厚度,50~55
千米为平流层的上界。
15
2.结合位置,联系作用 (1)外部三大圈层,可用与岩石圈的相对位置图示 法来帮助识记,如下:
(2)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
互制约,如化石形成于生物圈和
• 33、.昼昼夜夜长长短短的的计计算算方法
• 公式一:昼长+夜长=24
• 公式二:昼长=昼弧/15°
• 公式三:1、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
• 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
3、日出时间=12-昼长/2

4、日落时间=12+昼长/2
2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对称递减。
90° 90°
岩石圈之间,风蚀地貌形成于大
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喀斯特地貌
形成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
间。火山灰形成于岩石圈和大气
圈之间。
16
地球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过渡圈层: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 的顶部(软流层之上)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7
• 1—5 B A D D C 6—10 CB CD B • 11—15 DBBDC 16—20 B BCDA • 21—25 DBABA 26—30 CDDAB • 31—35 CBCDC 36—40 DDBBB • 41—45 DCCCC 46—50 DACAA • 51—56 DACBBC
2、厚度不均,大洋部 分薄,大陆部分厚
33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岩浆的主要源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共25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共25张PPT)

人不知道的知识,当你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的时候……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这些都是通过你的努力所取得的。15、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学习都征服不了,那你还能做什么?16、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8、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

21、“学习”二字出自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学”就是效仿,即从别人或书本、环境、媒体等处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等;“习”的原义是小鸟频频起飞,
这里指从自身实践经验中获得知识技能等,如幼儿在挨烫后才知道热火炉不能摸,这是他习得的知识,而如果他从大人口中得知热火炉不能摸,这是学得的知识。上面是孔子所认为的学习,
不是随意的摘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钥匙。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4、有智慧的人未必先天就很聪明,反而更多的是通过后天毕生的努力。现在,我们这
些正在求学的学生,当中,有很多人是认为自己先天不足,没办法学好,因此悲观泄气,无心向学。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勤奋努希望就在面前。5、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
思考1: 地震发生时,在陆地上的人们. 首先感到房子上下跳动,是_纵__ 波造成; 其次感到房子左右摇摆,是_横__ 波造成。
思考2: 地震时,在水中潜泳的人感觉是怎样的?
只感觉到上下颠簸
1、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7km 深度/km
2900km
地核
软流层 岩石圈
地壳
地幔 地核
玩蹴鞠?而我要告诉你,我的快乐就是:学习。32、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日光倾城而下,时光摆上的印记在身后层层腐朽。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 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 ppt课件

部 分薄,硅铝层不延续分布
莫霍面
1、上部存在软流层〔能够为岩浆 的主要源地〕
2、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为岩石
古登堡面
圈组成 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形状。
温度、压力很大
2、内核能够呈固态
;
思考
人类的生存,与地球外 部的哪些物质息息相关呢 ?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讨论:看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讨论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
大气圈 包围着地球,由 气体 和 悬浮物 组成的复杂系统。
;
水圈
地球
表层水体
构成的延
续但不规
那么的圈
层,处于
不延续的
;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
生命活动浸透到大气 圈、水圈和岩石圈中。 因此,生物圈成为地球;
思索:他们觉得这三个地球外部圈层有什么关系吗?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 相互联络、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
;
80千米
图 地 球 的 内 部 圈 层 构 造
1.27
33千米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之外,由岩石组成
的巩固外壳。厚薄不一,大洋部分薄,大陆 部分厚,平均17千米。
地幔,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 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能 够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核,分内核和外核, 温度、 压力和密度很大。
;
地壳
第一章 · 行星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
疑惑
神奇的地球内部,终 究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 家是靠什么探测到地球内 部的构造的?
;
一、地球内部圈层构造
划分根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遭到剧烈的冲击会发
生的弹性震动,并以波的方式向周围传播,这种 弹性波就叫地震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 构PPT课 件
Earth’s sphere structure
(地球的圈层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 构PPT课 件
The Earth environment is composed of the interacting subsystems of air ,water, living things,earth’s crust, mantle and core.
大 生
气 物







水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 构PPT课 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 构PPT课 件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构成地球上最 具活力的外部圈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 构PPT课 件
1.1 Atmosphere(大气圈)
The Earth's atmosphere is a thin layer of gases that surrounds the Earth.
Basically bottom of the atmosphere is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
地球环境由大气、水、生物以及
地壳、地幔、地核等六大圈层组成。
Interior
sphere 内部圈层
Outer
sphere 外部圈层
1.Earth’s Outer sphere (地球的外部圈层)
Earth’s outer sphere is composed of atmosphere(大气圈), hydrosphere(水圈) and biosphere (生物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波:
地震波 {
横波:
传播速度较快, 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
传播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介质
纵波和横波对地震波 而言,都是在地球内 部传播的弹性波,统 称体波。纵波最快, 横波次之,而面波最 慢。比如在地壳,纵 波波速为6km/s,横 波波速为4km/s。
读图思考: 21页的活动 题
地核
莫霍面、古登堡面比较
名称
深度
纵波
横波
莫霍面 地面以下平 传播速度明 均33km处 显增加
传播速度 明显增加
地面以下平 传播速度 古登堡面 均2900km处 突然下降
完பைடு நூலகம்消失
地壳地壳




以莫霍面与古 登堡面来划分
地地幔幔
地球内部圈层,
自地地面向下
依次可分为:
下 地 幔
外 核
• 地壳
• 地幔 • 地核
地核地核
内 核
• 三个圈层。
岩石圈 软流层
内部圈层 2.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环境由以及地壳、地幔、地核 外部圈层 大气、水、生物等六大圈层组成。
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 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 生


气 物

石 地 地





圈 圈
做填图练习的相应题目 阅读《考试报》第五期做相关练习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地壳
地幔
地核


水圈



地核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地震波的特征及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中的作用
2、掌握各圈层划分界限、厚度、及物理特性 3、运用图表了解地球表层的含义 4、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 到强烈的冲
击会发生 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 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