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合集下载

晨午晚检制度

晨午晚检制度

晨午(晚)检管理制度
学校每日掌握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情况,加强对所有人员的晨午(晚)检工作以及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一、晨午(晚)检管理
学校实行晨午检制度,寄宿制中小学校实行晨午晚检制度。

校医每日上午8:00、下午5:00汇总,并向中心校报告
二、晨检
学生、教职员工每天早晨入校或者进入教学区上第一节课或者进入各自办公地点之前,由部门负责人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等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部门主任对教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1)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额头温度≥36.8℃或腋下温度≥37.3℃,后者更为准确)、乏力、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畏寒、胸闷、气促、腹泻等。

(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发热、皮疹或疱疹(眼结膜、皮肤、口腔粘膜)、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咽喉痛、流涕、呼吸不畅)、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腮腺肿痛、黄疸、头痛、精神状态不佳等。

2.午检
学生、教职员工每天下午入校或者进入教学区上第一节课或者进入各自办公地点之前,由部门负责人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部门主任对教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询问与观察的要点同晨检。

3.晚检
住校学生每天晚上晚自习前,由班主任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

询问与观察的要点同晨检。

4.出现发热病例的应对措施
晨午(晚)检中或者在校园其他地方发现学生、教职员工出现各种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时,应立即将其转至隔离观察室等待,并向总务处和医务报告,通知学生家长或教职员工家属,做好记录。

学校预防传染病晨检午检工作制度

学校预防传染病晨检午检工作制度

学校预防传染病晨检午检工作制度
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范围内爆发,使得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一个集体单位,尤其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传染病措施,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工作制度
为了预防传染病,学校应当实行晨检午检制度。

具体要求如下:
1. 晨检要求
(1)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和学生代表应当到教室比较早进行晨检工作,全面检查每个同学身体的情况。

(2)晨检的内容包括测量体温、口腔检查、咳嗽、打喷嚏、鼻塞和喉咙痛等症状的询问等。

(3)如发现有同学出现相关症状,应当及时送至医务室进行检查或治疗,并及时通知家长。

2. 午检要求
(1)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和学生代表应当到教室进行午检工作,全面了解每个同学的午餐情况。

(2)午检的内容包括了解同学的午餐内容、采取随机尿检来检测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前兆等。

(3)如发现有同学出现相关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学校应当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尤其注意餐饮垃圾的处理。

3. 预防措施
(1)学校应当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并落实好防疫的责任。

(2)在学校启用消毒机,每天进行至少两次消毒,保证人员和环境的卫生情况。

(3)学校应当严禁师生穿拖鞋或者脚上没有穿袜子,减少病菌的
传播。

学校作为一个集体单位,应当预防传染病。

晨检和午检工作制度的
实行,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置相关问题。

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防疫意识,并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
健康。

小学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小学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小学晨检、午检、晚检(寄宿制学校)工作制度面对传染病疫情,学校每日晨、午、晚检制度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为戮力同心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学校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确实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发生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相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学校学生晨检、午检、晚检(寄宿制学校)工作。

二、班主任是学生安全直接责任人,负责每天的晨检、午检、晚检(寄宿制学校)及记录统计工作,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及电话、异常情况以及就诊情况等。

三、班主任要统计本班缺勤学生人数及追踪缺勤原因。

做好未到校或生病学生的病情询问追踪,及时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

四、寄宿制学校实行一日三检,即早上8:OO以前、中午14:00以前及晚上20:00以前定时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非寄宿制师生实行一日两检,即早上入校和下午入校时定时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五、各班主任晨、午、晚检(寄宿制学校)时,对学生进行一问、二看、三测。

一问:学生身体有没有不适感;二看:学生面部、精神状态等表现;三测:检测学生体温是否正常。

晨、午、晚检时若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皮疹、腹泻、呕吐、黄疸、咽痛、结膜炎等)以及疑似传染病学生时立即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经学校核实后采取紧急隔离观察并及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六、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将晨、午、晚检情况记录在《XX镇小学晨、午、晚检记录表》上;非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将晨、午检情况记录在《XX镇小学晨、午检记录表》上。

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无异常情况各完小则每天上午8:30前、中午14:30前、晚上20:30前将本完小师生检测情况上报XX镇小学疫情防控办公室。

晨午晚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整改措施

晨午晚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整改措施

晨午晚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整改措施为增强我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杜绝病毒传染与扩散,特制定我校师生晨午晚检实施方案。

一、建立制度:建立晨午晚检制度,开展全员全日健康监测,并建立学生—教师—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领导的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教师发现学生有新冠肺炎早期症状、疑似病例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二、工作内容:(一)进校前自检:学生返校前应在家长指引下做好健康自查,凡是发热、咳嗽、咽痛、呕吐、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班主任请假,报告病因等真实信息。

教职工返校返岗前也应做好健康自检。

(二)校内晨午晚检:1、检查时间。

学生乘校车前、早晨进校门前、进教室前,中午就餐前,下午放学前需进行体温检测,做到一日三检。

2、检查重点。

有无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咳嗽、咽痛、呕吐、腹泻、结膜充血等,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皮疹、呕吐、腹泻、黄疸等;体温是否正常。

3、处置要点:四个一律。

若体温异常,需带至临时隔离室或留观室,由复查人员班主任或校医复检并登记。

一旦发现师生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应立即更换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安排在临时隔离室暂时隔离。

师生员工一旦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或者多个个体出现乏力、咽疼等症状,在学校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后,坚决实行4个一律。

(1)一律由学校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并按程序组织核酸检测,不得自行就医或由家长接回,学校要负主体责任,要承担第一时间隔离,并按程序组织核酸检测的任务。

(2)一律在就诊医院留观,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保持相对隔离。

(3)家庭成员当中有密接、次密接者和中风险地区“同时空”伴随等情况,通报当地指挥部一律在三天内进行三次核酸检测。

(4)师生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当中在家中出现发热等症状的,一律对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三天内进行三次核酸检测。

4、时间要求。

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遵义市第五十二中学疫情防控晨、午、晚检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学校结合遵义市播州区教育局2021〔9号〕文件精神,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操纵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觉情况并及时处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学校晨、午、晚检制度。

一、学校门卫实行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队长:陈恩国成员:涂洪沈仁萍赵仕莉熊明喜谢仲清吴光财门卫室工作人员用体温枪在校门口对进校师生进行体温检查,假设发觉学生发烧、发热、咳嗽等现象,门卫室工作人员马上通知班主任,要求班主任马上联系家长,此期间由值班人员带该生到学校医务室,根据校医意见进行隔离,同时向应急小组汇报,家长到达后及时送医就诊;假设是住校生,由值班领导带到医务室并根据校医意见带学生及时就诊,同时汇报学校应急小组;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检测,并填写相关记录。

教师三检出现异常,马上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汇报值班领导将其带到隔离室,并通知校医到隔离室对教师进行复诊,根据复诊结果开展工作。

二、班级晨检班主任利用早读课〔7:30〕、下午第一课前〔14:10〕、第一节晚自习前〔18:00〕检查本班到校人数及学生身体情况,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含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责任人:班主任〕每天早晨8:00、下午14:40和晚上18:00,班主任将检查结果统计上报德育处,有特别病症、因病缺课学生的班级由其班主任汇报;假设有重大情况第一时间统计并及时汇报学校领导、并按照“突发卫生事件防控应急预案〞应急处理。

三、“晨、午、晚〞三检要求1.看:认真观察学生的面色〔红润、尚可、一般、差〕、精神状态〔好、较好、一般、差〕,发觉学生面色和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通知校医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2.听:听患病学生、其家长和同学的阐述;3.问:每天了解特别病症、因病缺课学生的家庭情况,家中有无成员发热,是否有疫情接触〔不可隐瞒〕,有疫情接触学生〔有医疗和家长证明〕要在家观察两周才可到学校上课,并上报教育局和南白卫生院;4.联系:对没来校的学生,班主任打了解学生情况并登记,如有发热学生及时汇报学校,并及时上报情况。

疫情期幼儿园晨午检制度

疫情期幼儿园晨午检制度

疫情期幼儿园晨午检制度
一、背景介绍
疫情期间,幼儿园作为一个重要的儿童活动场所,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疫措施来确保儿童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

晨午检制度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对幼儿园内外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测,以确保疫情的及时发现和控制。

二、实施流程
1.晨午检时间:设定固定的晨午检时间,如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2点
进行一次检测。

2.检测内容:包括体温检测、问卷调查、观察症状等内容。

3.负责人员:设定专门的负责人员负责晨午检工作,确保检测工作的顺
利进行。

4.数据记录:对检测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和汇总,建立健康档案。

三、实施意义
1.提高防疫意识:通过晨午检制度的实施,能够增强全体幼儿园师生的
防疫意识,培养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

2.及时发现疫情: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疫情风险,及时采取
措施进行控制,防止疫情扩散。

3.保障师生健康:晨午检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保障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
康,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四、注意事项
1.保护个人隐私:在晨午检过程中,需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泄露个人信
息。

2.气象变化:注意气候变化对体温检测的影响,避免误判。

3.疫情期间:在疫情高发期,应加强晨午检制度的执行力度,做好防护
工作。

五、总结
疫情期幼儿园晨午检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范疫情风险,确保幼儿园的安全稳定运行。

让我们共同携手,共克时艰,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学校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学校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学校晨检、午检、晚检制度为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和蔓延,保障我校学生、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责任明确学校校长是本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晨检、午检、晚检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的直接责任人。

第二条实行“一日三检”(晨检、午检、晚检)每天对学校学生、教职员工(含工勤人员、安保人员)开展体温检测。

其中晨检时间为7:30到8:00,午检时间为13:30到14:00,晚检时间为19:00到19:30。

开学第一天由专人在校门口对学生、教职员工开展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人员进入学校,体温异常或出现咳嗽和乏力等症状人员随即由医务人员采取措施进行隔离观察。

第三条学生体温检测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早中晚由值班人员组织学生(按照班级为单位)到宿舍大门处交由专人进行体温检测(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维护秩序),男女寝室分别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填好本班体温记录表,交由专人负责收集汇总,报送至本校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存档。

第四条实行学生体温检测零报告在体温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中有发烧(体温≥37.3℃)、头痛、咳嗽或身体异常有可疑症状者,随即移交给医务人员密切观察,并立即上报学校校长,校长逐级上报到当地党委政和教育科技局。

如果全班学生无一例可疑症状,本班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也必须填写学生体温检测情况记录表并签字。

在体温检测以外时间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均应及时报告。

开学第一天晚上10点前将检测情况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科技局派驻学校人员。

由派驻人员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科技局,无情况实行零报告。

正常开学后每次检测均由专人负责收集汇总数据报驻校人员,由驻校人员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科技局,无情况实行零报告。

第五条追责问责对于玩忽职守,不严格执行学校制度,造成恶劣影响的人员,按照管理权限,严肃追责问责。

小学 晨午(晚)检制度

小学 晨午(晚)检制度

小学晨午(晚)检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疾病防疫工作,有效遏制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维护全校教职工和学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特制定《学校晨午(晚)检制度》。

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及时发现校园内可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及其它传染病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一、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学生晨午(晚)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每天由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晨午(晚)检,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每天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晨午检。

三、晨检时间为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上报时间为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前;午检时间为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上报时间为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前。

晚检时间为每天晚上19:00前,上报时间为每天晚上20:30前。

四、晨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及教职工中有超过37. 3度症状者要密切观察,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员填写《因病缺勤登记表》并将患者及时送往定点医院就诊并自行在家隔离观察。

五、晨午晚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发热者(额温超过37. 3度),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六、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

各相关责任人对发热症状者,要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并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各部门负责人要将患病师生情况及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

七、实行疫情报告制度。

各部门务必按照要求做好晨午(晚)检工作,相关责任人要将可疑情况1小时内上报学校。

对疫情缓报、瞒报、漏报者,相关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八、对于确诊患传染病的学生,学校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说服工作。

要求学生在家治疗休息,不得边上课边治疗。

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学校,由学校做好登记工作。

对治疗完毕后要求返校上课的学生,必须写携带正规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到学校进行查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新冠肺炎疫情
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依照省、市、区教育主管理部门关于对新冠肺炎工作部署及文件精神,确保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高效防控疫情。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师生晨检、午检、晚检(简称“三检”)制度,提高学校快速反应和社会应急处理疫情的能力。

1、各科室(年级、备课组)负责人为科室(年级、备课组)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2、全体师生每天早上8:00之前、下午2:30之前、晚上6:00以前进行检测,填写《晨午检情况记录表》和《因病缺勤与病因追踪登记表》。

班主任汇总两表后上报年级,年级汇总班级情况后上报政教处,学校政教处汇总全校情况后上报学校办公室;科室负责人直接上报学校办公室。

学校办公室将师生健康情况汇总、登记后存档被查,上报区教体局。

3、“三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发烧(体温超过37.3℃)、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症状时要立即报告学校,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检工作人员应认真、细心,通过“一看、二
听、三问、四联系”方法开展工作:
“一看”。

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红润、尚可、一般、差;精神状态好、较好、一般、差。

发现学生面色和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通知其到医务室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

“二听”。

听患病学生、家长和同学的阐述。

“三问”。

每天了解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家庭情况家中有无成员发热,是否有疫情接触,不可隐瞒。

“四联系”。

对没来校的学生班主任要打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如有发热学生要及时督促到指定医院就医。

4、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

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并将患病学生情况及时报学校。

5、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如有疫情,班主任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再由学校逐级上报。

对故意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