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细则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XX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版本号:分发编号:受控状态: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XXX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准《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发布令根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B-2009标准和本公司《质量手册》,结合公司发展和有效增强顾客满意的需要,组织修订了《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本程序文件阐述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涉及的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质量职责,描述了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准则,是公司开展质量管理方面的法规性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经审核现予以发布,从XXXX年XX月XX日起实施。
希望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管理者代表:XXXX年XX月XX日前言为使公司质量管理工作与国际标准接轨,落实规定的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实现公司的方针目标,保证长期稳定地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永保企业信誉,按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B-2009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原《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进行修订,共包括23个程序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明确了做什么、由谁做、何时何地、如何做,是规范员工质量行为的法规性文件和重要的操作性文件。
《质量手册》规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各项质量保证措施是借助于本《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实施和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来实现,因此要求广大员工必须认真执行,努力实施。
由于时间紧迫,编写人员水平有限,本程序文件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诚恳希望公司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执行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适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公司地址:通讯地址:电话:传真:邮政编码:目录Q/WS G15.01-2011 文件控制程序 (1)Q/WS G04.01-2011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0)Q/WS G17.02-2011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5)Q/WS G01.20-2011 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控制程序 (20)Q/WS G06.01-2011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23)Q/WS G02.08-2011 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31)Q/WS G02.09-2011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34)Q/WS G01.28-2011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43)Q/WS G03.11-2011 采购控制程序 (47)Q/WS G04.22-2011 外包过程控制程序 (53)Q/WS G04.01-2011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56)Q/WS G03.10-2011 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61)Q/WS G08.06-2011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66)Q/WS G09.01-2011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69)Q/WS G07.06-2011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73)Q/WS G10.02-2011 顾客服务控制程序 (79)Q/WS G04.06-2011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82)Q/WS G07.07-2011 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85)Q/WS G04.07-2011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94)Q/WS G04.08-2011 质量信息控制程序 (101)Q/WS G04.10-2011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05)Q/WS G04.11-2011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08)Q/WS G02.13-2011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111)1 范围为了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文件编制、使用和管理符合规定的要求。
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1.目的规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地保持符合性和有效性,并为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控制。
3.职责3.1质量部负责编制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
3.2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最高管理者)批准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审核计划。
3.3质量部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组织工作。
3.4各部门接受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并对发现的和潜在的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和要求4.1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前期工作4.1.1质量部负责编制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
4.1.2总经理批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
4.1.3管理者代表提名经过培训、具备审核资格的内审员组成审核组并任命审核组长。
4.1.4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审核组会议,并进行分工。
4.1.5审核员按分工,查阅有关资料,并编制检查表。
4.1.6制订和实施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
审核组长制订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具体实施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b.审核依据、过程要求;c.审核组成员;d.审核的日期;e.审核范围必须覆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所有部门、场所和班次。
4.1.7审核组应将审核计划提前7天通知受审核部门,受审核部门接到审核计划后如有异议,应在3天内向审核组长提出更改建议,最终审核时间安排由审核组长和受审核部门共同商定。
4.2实施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4.2.1审核组长主持召开有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首次会议,介绍审核计划,说明审核要求,落实具体安排。
4.2.2实施现场审核审核员按审核计划和审核检查表实施现场审核,对在现场审核发现的不符合事实进行记录,不符合项分为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
a.严重不符合项:凡所查质量管理体系中有明显不符合ISO/TS16949:2002规范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有明显不完善如缺少某个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或某个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未实施,或多次发现并形成系统的一般不符合。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一、规章制度目的和依据1.1 目的本规章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内部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管理流程,确保质量文件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性,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1.2 依据本规章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质量管理制度等文件。
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定义和分类2.1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文件,用于描述企业的质量政策、目标、职责和组织结构等内容。
2.2 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指包含工作引导书、工作手册、操作规程、标准规范、检验方法、验证报告等实在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
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要求3.1 编制责任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制责任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需确保编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2 编制流程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制需按以下流程进行:1.订立编制计划:明确编制的质量文件类型、编制时间、责任人等信息,并报批相关部门。
2.收集资料和信息:收集和整理与质量文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等资料和信息。
3.内部讨论和修订:由相关部门成员进行内部讨论,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4.报批和发布:将修订后的质量文件报批相关部门,并确认后进行发布。
3.3 文件编制要求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制需符合以下要求:1.内容准确完整:质量文件中的内容应准确、完整地描述相关的质量管理要求和掌控流程。
2.基于法律法规和标准:质量文件应基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编制,确保企业的质量管理符合法律要求。
3.语言简明清楚:质量文件的语言应简明清楚,避开使用模糊的词语和术语,以便员工理解和操作。
四、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标准4.1 质量文件编号和版本掌控质量文件须订立统一的编号规定并进行版本掌控。
每个质量文件应有唯一的编号,且在修订时需要标注版本号、修订时间和修订人员。
4.2 质量文件存档与管理质量文件应进行存档,并订立存储和管理规范。
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之管理评审程序

管理评审流程图1.目的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绩效进行评审.3.职责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并做出决策;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向总经理提出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的建议,协助改进措施的制订与实施;质量部负责管理评审会议的具体组织工作及会议决策的落实;各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有关管理评审输入所需的资料及上次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完成情况的资料、参加会议及决策措施的实施.4.工作程序质量部制定评审计划4.1.1管理评审每年至少一次.若因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产品质量发生重大问题、质量法规和质量标准发生重大改变、顾客严重投诉时,由管理者代表提议、总经理决定,适时增加管理评审.4.1.2评审计划内容包括:评审频次、时间、评审范围、参加部门和人员、地点,明确输入要求和责任单位.管理者代表审核管理评审计划,总经理批准管理评审计划.评审输入4.3.1综合部按计划内容书面通知各部门准备好评审输入资料.4.3.2质量部书面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情况.4.3.3综合部书面提供机构、职责和人力资源状况;人员培训及业务计划执行情况.4.3.4财务部书面提供质量成本分析和评估报告.4.3.5技术部书面提供过程能力提高和技术管理及预防和纠正措施实施情况.4.3.6生产部书面提供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安全环保情况及设备/工装管理情况.4.3.7采购部书面提供采购控制和供方供货情况.4.3.8质量部书面提供产品质量总体评价及产品的质量控制情况.4.3.9销售部书面提供产品销售、顾客订单完成情况、顾客抱怨、顾客满意度以及合同完成情况和对实际的和潜在的市场失效分析.管理者代表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内容包括:4.4.1方针、目标适宜情况;4.4.2内部、外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报告;4.4.3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4.4.4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保持及其效果做全面的汇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组织评审4.5.1 管理者代表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失效、绩效和效率及改进建议.4.5.2 各部门经理对主管的质量管理体系活动和/或本部门质量体系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汇报.4.5.3与会人员提出评审意见.4.5.4总经理对质量管理体系做出评审结论,并对体系、过程、产品改进和资源需求做出决策、包括对方针、目标适宜性做出结论.评审输出4.6.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结论;4.6.2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改进的决定和措施,必要时包括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改进的措施;4.6.3与顾客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决定和措施;4.6.4资源配置的需求改进.管理者代表审核评审报告,总经理批准管理评审报告.整改及跟踪验证4.8.1质量部根据批准的评审报告,下发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明确责任和期限要求.4.8.2责任部门在针对实际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整改措施.4.8.3责任部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整改.4.8.4质量部组织实施效果验证,验证人员应记录验证结果,根据验证记录编写验证报告,对验证有效的措施涉及到文件更改时,由综合部组织相关部门对文件进行更改.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8.5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验证报告.4.8.6质量部按记录控制程序归档.5. 相关文件目录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持续改进工作程序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生产件批准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6. 相关记录及保存期管理评审记录保存期五年管理评审改进情况报告保存期五年会议记录保存期一年管理评审报告保存期五年管理评审计划保存期五年。
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
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障客户利益,公司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质量目标。
公司的质量目标是,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确保客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质量管理责任。
1. 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管理政策,确保全员贯彻执行。
2. 各部门负责人要落实质量管理工作,确保部门内的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3. 全体员工要认真履行质量管理职责,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四、质量管理体系。
1. 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文件。
2. 各部门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五、质量管理流程。
1. 公司制定质量管理流程,包括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售后服务等环节。
2.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流程执行,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六、质量监控。
1. 公司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全程监控。
2. 各部门要加强对质量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七、质量改进。
1. 公司要不断进行质量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2. 各部门要积极开展质量改进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八、质量考核。
1. 公司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对各部门和个人进行质量绩效考核。
2. 各部门要按照质量考核制度的要求,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九、质量奖惩。
1. 公司对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质量管理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
2. 各部门要根据质量奖惩制度,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十、附则。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须经公司领导同意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质量管理制度全文

一、总则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公司竞争力,我公司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规范各项活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二、质量管理政策1. 质量第一,客户至上,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锐意进取,追求技术创新和管理高效。
3. 倡导团队合作、持续改进,达到质量零事故、零缺陷。
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的总体质量政策和目标。
2. 总经理:制定公司具体质量目标和计划,并监督执行情况。
3. 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
四、质量管理责任1. 董事会:对公司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监督。
2. 总经理:负责组织并实施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对质量目标的达成负责。
3. 质量管理部:领导全公司开展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并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估。
五、关键工作流程1. 产品设计阶段:制定产品设计方案,明确产品要求,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2. 采购管理:严格控制供应商质量,保证原材料符合要求。
3. 生产管理:制定标准作业流程,确保产品合格率。
4. 检验检测:严格把关,确保产品合格出厂。
5. 市场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保障客户权益。
六、质量管理评审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质量管理评审会议,对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改进措施和持续改进方向。
公司设立质量管理监督小组,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八、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稳定运行。
九、质量管理培训公司定期组织各类质量管理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确保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十、质量管理改进公司通过质量管理评审和监督,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公司的长期发展。
十一、质量管理绩效考核公司每年对各部门进行质量管理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激励全员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
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一、目的与范围。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健康,制定本规
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环节,所有员工必须遵守。
二、质量管理责任。
1. 公司领导层负有最终的质量管理责任,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
量标准。
2.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质量管理计划,确保生产过程符合
质量标准。
3. 每位员工都有责任保证自己的工作符合质量标准,且有权利
报告任何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三、质量管理流程。
1.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包括产品检验标准、生产过程控制等。
2.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只有符合标准的原材料才能用于生产。
3.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抽检,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4. 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四、质量管理措施。
1.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执行质量管理计划。
2. 建立质量档案,记录每一批产品的质量情况,以便追溯和分析。
3.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4. 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五、质量管理奖惩制度。
1. 对于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
六、附则。
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对本规章制度的修改和解释权归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所有。
以上为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努力,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公司竞争力。
物业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工作程序

物业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工作程序物业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工作程序一、目的根据物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和规范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工作程序,以确保文件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物业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员工。
三、定义1. 质量体系文件:指规定了物业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政策和目标,以及相关管理程序、工作指引和相应记录的文件。
2. 文件控制:指在文件的创建、发布、修订、变更、废止等过程中的管理控制。
四、程序1. 文件的编制(1)质量体系文件应由相关部门或岗位的责任人负责编制。
(2)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前,应进行必要的调研和资料收集,确保文件内容合理和准确。
(3)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质量管理要求,结合行业最佳实践和相关法规进行编写。
2. 文件的审查和批准(1)编制完成的质量体系文件应提交给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查。
(2)审查内容应包括文件的准确性、逻辑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3)审查完成后,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反馈审查意见,并要求文件责任人进行修订。
(4)修订后的质量体系文件应重新提交给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批准。
3. 文件的发布和使用(1)质量体系文件的发布应由文件责任人负责,确保在相关部门和人员中得到充分的传达和理解。
(2)文件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文件内容和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变更或超越文件要求。
(3)如有变更需求,应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申请和批准。
4. 文件的修订和变更(1)质量体系文件的修订应由文件责任人负责,修订前应进行必要的调研和资料收集,确保修订内容合理和准确。
(2)修订后的质量体系文件应重新提交给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和批准。
(3)质量体系文件的变更应按照变更控制程序进行申请和批准,变更内容应明确、具体,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5. 文件的废除和归档(1)质量体系文件的废除应由文件责任人负责,废除时应说明废除理由和废除日期,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质量体系文件的归档应按照归档规定进行,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检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程序文件(依据GB/T19001—2016/ISO9001:2015编制)发布日期:2020年8月1日实施日期:2020年8月1日XXXX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程序文件(依据GB/T19001—2016/ISO9001:2015编制)X 版受控状态:受控号: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20年8月1日实施日期:2020年8月1日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X-7503—2020文件控制程序2 X-7503—2020记录控制程序3 X-7401—2020信息沟通与协商控制程序4 X-4201—2020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5 X-9301—2020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 X-9103—2020数据分析控制程序7 X-7102—2020人力资源管理程序8 X-7103—2020基础设施管理程序9 X-8501—2020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程序10 X-8201—2020合同评审控制程序11 X-8401—2020外部提供的过程、成品和服务控制程序12 X-8501—2020产品防护控制程序13 X-8201—2020顾客满意度分析和评价管理控制程序14 X-8502—2020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5 X-9101—2020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6 X-9201—2020内部审核程序17 X-9101—2020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8 X-1002—202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9 X-1002—2020纠正措施控制程序20 X-1002—2020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 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更改、回收、作废和销毁等进行控制,包括外来文件的管理,确保各单位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防止非预期使用。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简称体系文件)的控制。
3 职责3.1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发放和管理。
3.2综合管理部(纪委工作部)负责电子文件的发放和管理。
3.3各单位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发放和管理。
3.4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存档和管理。
3.5外来文件由各归口单位进行控制。
4 工作程序4.1文件的分类4.1.1质量手册(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1.2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4.1.3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包括企业活动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类文件、技术类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及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工作程序类文件(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工作(作业)类文件(岗位责任制和任职要求、操作规程等)。
4.1.4质量管理体系记录。
4.2文件的编制4.2.1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按《XXXX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导则》编写公司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4.2.2各单位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
4.3文件的审批和发布4.3.1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呈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程序文件由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核,呈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
4.3.2各单位负责编制相关作业文件,由该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呈报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发布,外来文件由各归口单位负责收集、登记、发放管理。
4.3.3电子文件的审批,各单位形成的文件发放前必须按照文件发放控制程序审批,且以适当的载体保存文件审批记录、文件的原件,并做好标识。
4.3.4电子文件经审批后通过公司OA发放,各行文单位需确认接收文件终端或人员。
4.3.5全体人员都有责任检查并确保使用的文件是有效的最新版本。
未经授权不允许拷贝或打印。
4.4文件的标识和发放4.4.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在其首页加盖“受控”章和受控号进行控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受控号为“文件使用单位代码—文件发放顺序号”;作业文件受控号为“文件使用单位代码—文件分类代码—文件发放顺序号”。
凡受控(盖受控章的)文件必须跟踪修改状态,而非受控(不盖受控章的)文件不予跟踪修改。
4.4.2受控文件的发放由文件编制或管理单位确定文件发放范围,填写“受控文件发放(回收)登记本”登记发放,“受控文件发放(回收)登记本”要妥善保管,必要时作电子版备份。
4.4.3文件发放也可在公司内部计算机网络上发布,具体按综合管理部(纪委工作部)的规定执行。
4.4.4外来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不加盖“受控”章,由归口管理单位定期进行审核,并编制《年度有效外来文件清单》。
凡过期的作废文件应隔离存放并做失效标识,以保证在现场使用的外来文件均为有效版本。
4.5文件的管理4.5.1文件管理和使用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文件的建档、保管、发放工作,建立“受控文件清单”,登记文件名称、编号、数量、受控号、文件归口单位等,同时要防止文件受潮、损坏、变质或丢失。
4.5.2需查、借阅受控文件时,经文件管理单位负责人同意后,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方可借阅。
借阅的文件要按期归还。
4.5.3文件的持有者,应妥善保管文件,一旦丢失应及时到该文件发放单位填写“文件补发申请表”,说明丢失原因报文件发放单位领导批准后,重新领用文件。
新补发的文件重新给受控号。
原文件作废,并在“受控文件发放(回收)登记本”上备注。
4.5.4作废文件由文件管理单位按“受控文件发放(回收)登记本”收回作好记录,统一处理。
4.5.5“非受控”文件不跟踪修改,一般不回收。
4.6文件的评审和更改4.6.1现场使用文件由文件归口单位进行定期评审,并做好记录。
4.6.2文件更改时由文件更改单位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说明理由并报文件归口管理单位,经有关人员讨论,原审批者审批,若原审批人不在时,由接替其岗位的人员审批。
4.6.3“文件更改申请单”经审批后,由文件的原编制单位进行更改,如果由其他单位更改时,须经主管副总经理授权,并获取相应背景材料。
4.6.4文件的更改方式、更改量的情况,采用划改、换页和换版。
划改即在原有文字上划两道横线,并在适当位置写出更改后的内容;当划改次数超过6次或文字更改量超过该页的1/4时应换页。
4.6.5文件更改后,由文件管理单位按“受控文件发放(回收)登记本”向文件持有单位(人)分发“文件更改通知单”,并填写“修改记录页”。
“文件更改通知单”由持有单位(人)留存备查。
4.6.6文件经6次修改或重新排版时应换版,换版按本程序4.2、4.3、4.4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
新版文件生效时,原版文件同时作废。
文件管理单位应收回全部受控的旧版本文件,统一发放新版本文件。
4.7文件的保存、作废与销毁4.7.1文件的保存4.7.1.1受控文件上严禁乱涂乱画及更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并易于识别和检索。
4.7.1.2各单位文件由专人保管,并应及时填写“文件接收清单”和“受控文件清单”。
4.7.2文件的作废与销毁4.7.2.1所有失效或作废受控文件由文件管理单位及时从所有发放或使用场所收回,经评审、核准后加盖“作废”印章,杜绝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4.7.2.2需作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需由申请人填写“文件留用申请表”,经文件管理单位批准后,加盖“保留资料”印章方可留用。
4.7.2.3 需销毁的作废文件,由文件管理单位填写“文件销毁记录”,经原审批人批准后,对作废文件进行销毁。
4.8文件的编号4.8.1质量手册X-M-2020X-XXXX-2020Q/X-FS-XX-A01-2020Q/X-FS- XX-JL01-20204.8.5单位代码4.8.7文件要有版号/修订次数a)版号----用 A、B、C ...表示;b)修订次数----用 1、2、3 ...表示。
c)A/0--表示第一版,未修订过;B/1--表示第二版,第1次修订5 支持性文件5.1《XXXX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导则》5.2《记录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受控文件发放(回收)登记本6.2年度有效外来文件清单6.3受控文件清单6.4文件借阅登记本6.5文件补发申请表6.6文件更改申请单6.7文件更改通知单6.8文件留用申请表6.9文件接收清单6.10文件销毁记录附录一:工作流程图文件控制程序流程图附录二:修改记录页1 目的为产品实现策划的要求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实现可追溯性,以及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单位产生的所有记录,包括相关方提供的记录。
3职责3.1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记录的编号、登记及归口管理。
3.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所需质量记录的设计、编制、填写及保管工作。
3.3记录填写人员负责所填写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清晰性。
4 工作程序4.1质量记录的分类质量记录是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所有记录(包括声像记录、照片、U盘、文字资料等),也包括来自供方的记录。
4.1.1各项管理记录。
4.1.2各项操作记录。
4.1.3各种监视和测量记录。
4.1.4各种报告。
4.2质量记录的设计4.2.1记录格式由使用单位负责编制,在保证实现可追溯性的基础上遵循简洁适用的原则编制记录格式。
4.2.2记录编制单位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记录编号,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
4.2.3当记录格式不适应实际工作要求需要更改时,更改单位负责编制新的记录格式。
4.3记录的填写4.3.1填写记录时,一律用蓝(黑)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填写,填写时字迹要清晰、整齐,能准确识别,填写人员签名时必须签全名。
4.3.2记录内容要完整、齐全,提供的数据、资料要准确,语言要简练,并正确使用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
收集和保存的现场记录用原始件(包括记录本身规定的复写件)。
4.3.3记录一经填写完成不允许涂改,如系笔误或经证实原有记录不准确,可在原始记录上采用“划改”形式进行更改,在更改处画两道横线,并由更改人签字或盖章,但应保留原有记录的可识别性。
4.4质量记录的标识各单位负责收集和管理本单位在体系运行中形成的记录,并按记录编号进行分类汇总、保管,编制本单位的“QHSE记录管理册”。
4.5质量记录的传递和搜集各单位在体系运行中形成的记录,由相关人员负责填写,经审核后,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传递。
4.6质量记录的贮存、保管、归档4.6.1各类质量记录应有专人负责保管,贮存环境应清洁、干燥,以防止质量记录损坏、变质和丢失。
4.6.2质量记录的贮存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如书面、U盘和照片等。
4.6.3各单位对本单位质量记录的重要程度予以识别,确定保存期限。
4.6.4如有合同要求,应按合同规定的期限保管和归档质量记录。
4.7质量记录的查、借阅4.7.1需查阅质量记录,应经质量记录管理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查阅。
4.7.2保密级质量记录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查阅。
4.7.3需借阅质量记录时,应经质量记录管理单位负责人同意后,填写“质量记录借阅登记本”方可借阅,并在规定期限内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