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审美试卷

合集下载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期末试题)1. 怎样理解旅游者的感受层次?在实际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在欣赏不同景观或美的形态时,会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

由于审美感受不仅在原则上受制于审美对象,而且还受制于审美个性以及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

旅游者的审美感受层次可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它们是一层一层往上递增,使旅游者从最初的感官欣赏上升到心灵的升华。

悦耳悦目是以耳、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所经验的愉快感受。

这种美感形态,通常以直觉为特征,仿佛主体在与审美对象的直接交融中,不假任何思索便可以瞬间感受到对象的美,同时唤起感官的满足与喜悦。

悦耳悦目是广大旅游者最普通的审美感受形态,这是最初级的审美感受层次。

第二层次上的美感形态----悦心悦意,是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在无目的中直观的领悟到对象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升华,进入一种“对心思一想到某种培育”的欢快喜悦状态。

这种悦心悦意的美感效果是一种意会,在许多情况下很难用语言加以充分而准确地表述,如我们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经验。

悦志悦神是审美感受的最高层次,指主体在观赏秀美或崇高、动态或静态的审美对象时,经由感知、想象、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交互作用,从而唤起的那种精神意志上的昂奋或愉悦状态和伦理道德上的超越。

这种美感形态之所以高级而深刻,是因为它体现了主体大彻大悟、从“小我”进入“大我”的超越感,体现了个人与对象的高度和谐统一。

这些层次有助于我们心灵的充实和精神文明建设。

2. 审美的作用“美”、“审美”这两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接触到的,不可缺少的东西。

我们在穿衣、打扮、日常的言行及欣赏艺术作品都需要有它们的配合。

那么究竟什么是审美?审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通过审美中介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在一切旅游中占有共同目的、共同行为和共同效应的地位。

观一处盛景,听一曲音乐,赏一副国画,人们会情不自禁称奇叫好,发出“真美啊”的赞叹,这是欣赏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对观赏对象的美的一种主动的肯定性判断。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和美的创造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旅游市场分析B. 旅游产品设计C. 旅游景观评价D.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2.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美学研究的范畴?A. 旅游景观的美学价值B.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C.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D. 旅游活动的美学设计3.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A. 经济价值B. 社会价值C. 文化价值D. 政治价值4. 旅游美学中的“审美体验”指的是:A.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B.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官享受C. 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总体评价D.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活动5.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目的地的美学设计应该:A. 以经济效益为主导B.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C. 以环境保护为核心D. 以历史文化为依托6. 旅游美学中的“审美距离”是指:A.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物理距离B.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心理距离C.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时间距离D.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距离7.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美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统计法8.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者的审美体验过程包括:A. 感知、理解、评价B. 感知、想象、创造C. 感知、想象、评价D. 感知、理解、创造9. 旅游美学中的“审美疲劳”是指:A.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厌倦感B. 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抵触情绪C.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过度疲劳D. 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不感兴趣10.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目的地的美学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 创新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多样性原则D. 个性化原则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旅游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2. 阐述旅游美学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作用。

3. 描述旅游美学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旅游美学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中的重要性。

旅游美学试卷

旅游美学试卷

旅游美学试卷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美学主要研究旅游活动中审美对象的 _______ 和 _______ ,以及旅游审美主体的_______ 和 _______ 。

2. 自然景观的观赏方法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

3.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 四个方面。

4. 旅游活动中常见的审美体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

5. 在旅游活动中,导游人员的讲解语言要符合美的特征,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旅游美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客体B.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C.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D.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资源和旅游者的关系2. 下列不属于自然景观美的是:A. 黄山的奇峰怪石B. 九寨沟的瀑布群C. 杭州的西湖十景D. 敦煌的壁画艺术3. 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美B.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意境的营造C.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对称布局D. 中国古典园林善于运用借景手法4. 下列不属于旅游活动中常见的审美体验的是:A. 悦耳动听的音乐之声B. 令人陶醉的山水之美C. 美味可口的地方美食D. 神秘奇特的异域风情5. 下列关于导游讲解语言美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导游讲解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B. 导游讲解语言要逻辑严谨,条理清晰C. 导游讲解语言要使用专业术语,体现权威性D. 导游讲解语言要通俗易懂,适合大众口味。

旅游美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旅游美学的核心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

A. 经济问题B. 社会问题C. 美感体验D. 技术问题答案:C2. 旅游景观的美感主要来源于()。

A. 历史文化B. 自然环境C. 人工创造D. 个人情感答案:B3. 旅游美学研究的目的是()。

A. 提高旅游收入B. 增强旅游体验C. 保护旅游资源D. 促进文化交流答案:B4. 旅游美学中的“和谐”原则主要指的是()。

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与自我的和谐D. 人与他人的和谐答案:A5. 旅游美学中,最能体现“动态美”的是()。

A. 静态景观B. 动态景观C. 旅游活动D. 旅游服务答案:B####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旅游美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A. 综合性B. 实践性C. 应用性D. 理论性答案:ABC2. 旅游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A. 旅游景观美学B. 旅游行为美学C. 旅游服务美学D. 旅游管理美学答案:ABCD3. 旅游美学中的“自然美”包括()。

A. 山水之美B. 动植物之美C. 天象之美D. 人文景观之美答案:ABC4. 旅游美学中的“人文美”主要体现在()。

A. 历史文化B. 风俗习惯C. 艺术创作D. 社会制度答案:ABC5. 旅游美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A. 景观设计B. 旅游线路规划C. 旅游产品开发D. 旅游市场分析答案:AB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旅游美学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旅游美学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旅游美学有助于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通过优化旅游景观设计,增强旅游体验的美感,吸引更多游客。

其次,旅游美学有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旅游美学有助于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通过美学原则指导旅游服务设计,提高游客满意度。

旅游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旅游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旅游经济B. 旅游文化C. 旅游景观D. 旅游体验答案:D2. 旅游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旅游景观的审美要素?A. 色彩B. 形状C. 声音D. 价格答案:D3.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的是什么?A. 物质享受B. 精神愉悦C. 社会地位D. 经济利益答案:B4. 旅游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A. 审美价值B. 教育价值C. 经济价值D. 娱乐价值答案:C5.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景观的审美体验包括哪些方面?A. 视觉体验B. 听觉体验C. 触觉体验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旅游美学中,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包括哪些?A. 独特性B. 多样性C. 动态性D. 可持续性答案:ABC7.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A. 历史价值B. 文化价值C. 艺术价值D. 生态价值答案:ABCD8. 旅游美学中,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包括哪些?A. 求知需求B. 求美需求C. 求新需求D. 求异需求答案:ABCD9.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景观的审美评价标准包括哪些?A. 形式美B. 内容美C. 功能美D. 环境美答案:ABCD10. 旅游美学中,旅游景观的审美体验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感知阶段B. 情感阶段C. 认知阶段D. 行为阶段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旅游美学只关注旅游景观的外在形式美。

(对/错)答案:错12.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者的审美体验是主观的,与旅游景观的客观属性无关。

(对/错)答案:错13. 旅游美学中,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是固定不变的。

(对/错)答案:错14.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的是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的统一。

(对/错)答案:对15. 旅游美学中,旅游景观的审美评价是完全客观的,不受个人偏好的影响。

旅游美学考试

旅游美学考试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著名游记《醉翁亭记》的作者是()陆游王勃欧阳修苏轼2.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屈原3.佛教众多教派中,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是()禅宗律宗法相宗净土宗4.二、填空题1. 旅游是一种交流活动,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

2. 原始人的审美意识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3. 中国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仁学是儒家美学思想的基础。

比德的观点是当时中国自然山水审美的一个显著特点。

4. 道家美学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以自然为美,提倡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基石。

三、简答题1.简述旅游美学的对象。

旅游美学以研究旅游审美对象的美学特征,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观赏对象的审美关系,以及旅游审美的方法与技巧为主要对象。

2.简述旅游美学研究的意义。

净化旅欧愚者的情感,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审美能力,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更好地建设实用美观的旅游设施,提高旅游信息的审美效果,提高旅游服务的技艺水平,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3.简述旅游审美的发展历程。

审美意识的产生时期,自然崇拜时期,古典审美时期,崇尚山水时期,旅游审美发展时期,大众旅游审美时期。

四、论述题1.分析旅游者与旅游观赏对象审美关系的内涵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旅游者与旅游景观和旅游环境的审美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这是旅游审美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

另一个是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审美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这也是旅游审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系。

2.论述提高旅游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加强旅游审美的实际体验,提高旅游业的美学管理水平。

第二章、旅游审美的基本原理一、选择题1.有童话世界之称的九寨沟是以水为奇的,千颜万色,碧蓝澄澈。

这体现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

形态美喻意美色彩美感触美2.位于陕西华阴的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山上建筑大都依山而建。

哲学:旅游美学考试试题(最新版)

哲学:旅游美学考试试题(最新版)

哲学:旅游美学考试试题(最新版)1、问答题什么是旅游美学?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有哪些?正确答案:旅游美学是以美学基础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活动及审美价值,阐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审美对象的属性等,并从中找(江南博哥)到规律,给审美主体以指导,以提高旅游审美效果,促进和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修养和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科。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乃至衣、食、住、行、游、观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其研究的对象有三方面:1.审美对象,即旅游者的观赏对象;2.审美主体,即作为观赏者的旅游者的审美心理;3.旅游中的各种审美关系。

2、名词解释风度美正确答案:风度是一个人优雅气质的外显形式,是个人行为举止的综合,参考解析:试题答案风度是一个人优雅气质的外显形式,是个人行为举止的综合,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修养、情趣等心灵内在美的自然流露。

因此,风度美要求内秀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3、填空题()是与他人共享同一个空间的能力;是让对象钦佩、赞赏、认同的人格魅力。

正确答案:亲和力4、问答题各举三例说明自然景观的“雄”与“秀”之美。

正确答案:雄伟景象举例:泰山:五岳之首,位于齐鲁平原,与开阔的平地相比,亦显得高大雄伟。

钱塘江潮:惊涛巨澜、汹涌澎湃、排山倒海、雷霆万钧、声如金鼓。

此外还有长江第一湾,三江并流,黄果树瀑布,北国风光,大漠驼行等。

秀——柔和、美丽、优美。

其所表现的形象线条为曲线状、质地柔润、过渡色,无强烈对比,比较安静。

从色彩看,它使人们想起了清澈的溪水、中和色、过渡色。

从音响看,它使我们想起《二泉印月》、小夜曲。

从自然风景中,它使我们想起泉水叮咚、想起泸沽湖、江南烟雨、苏堤春晓、柳浪闻莺。

5、填空题风情通常是指独特的人文景观所特有的()价值。

正确答案: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6、填空题人的亲和之美产生的强烈的感染力,在心理学上称()。

正确答案:皮格马利翁效应7、名词解释仪表美正确答案:仪表美即指的人外表美。

旅游美学习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习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试题一、填空1、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份,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

2、风景形象美的特征主要有雄、秀、奇、险、幽、旷几种。

3、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美学的分支学科。

4、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组合要素是山、水、花木、建筑。

5、饮食审美的基本要素有质、香、色、形、味、意。

6、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

7、我国最著名的石窟有敦煌的莫高窟,山西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二、选择题(20分)1、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D)A泰山之雄 B 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A)A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

”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A)A雄B奇C险D秀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A)A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6、黄山“四奇”是指(BC)A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D)形式。

A动态美 B 朦胧美C形象美D色彩美8、园林的“毛发”是指(C)A假山 B 水C花木D建筑9、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B)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C质美D木结构10、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BCD)A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三、判断改错题1、观赏风景的方法包括运动观赏和动态观赏。

(X)2、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美术史画廊。

(V)3、风格美是表体美、服饰美与发型美的有机结合。

(X)4、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陵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寝。

(V)5、四大名绣指苏秀、湘秀、江秀、泸秀。

(X)6、清东陵是保留最完整的宫廷建筑。

(V)7、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城(X)四、名词解释1、静态观赏:指旅游者在一定的位置上,面对风景,缓慢的移动视线,仔细玩味其中奥妙的一种欣赏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审美试卷1、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旅游审美对象 B 、旅游资源程序C、旅游审美心理D、旅游审美关系2、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A 、泰山之雄B、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A 、服饰美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

”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A 、雄B、奇C、险D、秀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A、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6、黄山“四奇”是指()A、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形式。

A 、动态美B、朦胧美C、形象美D、色彩美8、园林的“毛发”是指()A、假山B、水C、花木D、建筑9、中国绘画的主流是()A、文人画B、山水画C、写意画D、动物画10、在中国卷轴画中,经装裱而不装镱框的小幅多件套绘画称为()A 、条山B 、中堂C、册页D、画心11、中国艺术理论中,常把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现称为()A 、情B、意C、象D、境12、中国绘画的姐妹艺术是指()A 、雕塑B 、书法C、建筑D、烹调13、中国画中的色与墨的关系是()A 、以墨为主B 、随类赋彩C、以色为辅D、色不夺墨14、以下哪些属于中国画的取势程式()A 、三远法B 、“以大观小”法C、散点透视法D、以小观大法15、王羲之在书法艺术史上的贡献主要有()A 、《兰亭序》B、发展了钟繇的楷书C、使行书完善、定型化D、使草书定型化16、唐代著名的草书家有()A、张旭 B 、颜真卿C、柳公权D、释怀素17、宋代四大书法家中,苏轼与黄庭坚的书法风格最接近,二者的书法特点是()A 、体势劲媚B、自由奔放C、沉着苍劲 D 、刚健有力18、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A 、线条美B 、结、布局体美C、意境美D、形、神美19、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内的“四绝”是指()A 、雕像、壁画B 、松、柏C、书法、建筑D、经书20、我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C、质美D、木结构21、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A 、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22、旅游审美需求的特点是()A 、具有对象性B 、具有动力性C、保持平衡性D、具有递进性23、旅游审美动机的类型有()A 、自然审美型B、艺术审美型C、社会审美型D、饮食审美型24、艺术化的导游手法是()A、虚实相间 B 、进入角色C、制造悬念D、点面结合25、导游过程的艺术化表现为()A、一张一弛 B 、有缓有急C、快慢相宜D、音调和谐、适时停顿26、从审美情感角度看,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现象。

A、感动;B、移情;C、共鸣;D、通感。

27、穿越广袤沙漠的壮举属于()旅游审美。

A、崇拜型;B、征服型;C、功利型;D、观赏型。

28、上海淀山潮在旅游景观中可归入()。

A、自然景观;B、历史人文景观;C、现代人文景观;D、风情人文景观2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提出的。

A、庄子;B、孟子;C、老子;D、孔子。

30、在游园时,要把握景物的整体美,就要()。

A、与对象保持较远的距离;B、采用俯视的角度;C、采用仰视的角度;D、与对象保持较近的距离31、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以青铜器著称的是()。

A、殷商;B、唐代;C、宋元;D、明清32、“唐三彩”是()。

A、青铜器;B、玉器;C、陶器;D、竹器。

33、自然审美中的“畅神”观念出现于()。

A、先秦;B、明清;C、近代;D、魏晋。

3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景观。

A、天象;B、山水;C、气象;D、宇宙。

35、品尝美食选择良辰美景是为了让后者所唤起的( )与前者所产生的审美体验彼此渗透、彼此强化。

A、审美意念;B、审美情感;C、审美冲动;D、审美直觉。

36、人们把黄山的奇峰怪石称为“喜鹊登梅”、“猴子观海”,是基于:()A、审美直觉;B、类似联想;C、通感;D、审美动机37、苏轼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由人到月的联想是属于:()A、接近联想;B、随意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38、中国古典园林在配植花木时,分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谐调。

例如,牡丹富贵娇艳,宜配()A、峭壁奇峰;B、疏篱修竹;C、雕栏玉砌;D、茅舍清斋。

39、“吉庆有余(鱼)”、“早(枣)生贵子”等菜名运用了()修辞手法。

A、比喻;B、典故;C、夸张;D、谐音40、如果一个旅游者来到上海,他最想去的景点是外滩、人民广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那么他的审美个性可以归为:()A、自然审美型;B、艺术审美型;C、社会审美型;D、饮食审美型41、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人文景观的是()。

A、磁悬浮列车;B、上海大剧院;C、中秋吃月饼;D、雷锋塔的传说;E、浦东金茂大厦42、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建筑形式有()。

A、楼;B、阁;C、囿;D、陵;E、院。

43、以下各项中属于饮食美的构成要素的是()。

A、色、香;B、秀、野;C、旷、幽;D、滋、味;E、形、器。

44、游园可以运用“以画观景”的方法来捕捉景物之美。

例如,园林中的()等都可以构成“框景”效果。

A、门;B、窗;C、桥;D、洞;E、墙。

45、“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出大自然的()。

A、色彩美;B、朦胧美;C、动态美;D、雄壮美;E、声音美。

46、有人说“距离就是美”,那么,你认为观赏者与对象之间的审美距离应包含()。

A、空间距离;B、时间距离;C、视觉距离;D、听觉距离;E、心理距离。

47、人文景观可以分为()。

A、历史人文景观;B、名胜古迹景观;C、现代人文景观;D、风情人文景观;E、建筑景观。

48、在旅游过程中,雕塑作品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你认为好的雕塑作品应具有()等四种美学特征。

A、丰富的立体性;B、永恒的纪念性;C、虚拟的象征性;D、整体的相融性;E、收藏与升值性49、饭店建筑造型及装修,应遵循“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即要力求做到()。

A、真、善、美的统一;B、实用与审美的统一;C、保护环境视觉形象,创造“有意味的形式”;D、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E、时代感与民族化、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50、比较通用的导游手法有以下几种()。

A、虚实相间;B、进入角色;C、制造悬念;D、点面结合;E、利用参照。

51、作为旅游审美行为的协调者,导游在组织游客的游览活动时应注重()A、一张一弛;B、有缓有急;C、快慢相宜;D、音调和谐;E、适时停顿。

52、园林的空间对比包括()。

A、虚实对比;B、疏密对比;C、大小对比;D、开合对比;E、明暗对比。

53.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体现出大自然的()A、色彩美;B、朦胧美;C、雄壮美;D、动态美;E、声音美。

54.在园林景观审美中,除了景观线、观赏点外,还有()A、特写景;B、引景;C、点景;D、借景;E、藏景。

55.审美个性形成的后天因素有()。

A、气质类型;B、家庭影响;C、记忆力;D、学校教育;E、社会文化氛围56.商业景观主要通过()得到展示。

A、货币;B、商店;C、橱窗;D、街道绿化;E、广告。

57、中国画的审美特征主要是()。

A 、意境;B、神韵;C、气韵;D、情调;E、格调。

58、中国画有“四品”之说,用以判断气韵,并作为判别中国画高低的重要尺度。

这“四品”是()。

A 、逸品;B、神品;C、妙品;D、能品;E、精品。

59、中国书法的美,首先是线条的美,此外,还有()。

A 、格调的美;B、结体和布局的美;C、形与神的美;D、意境的美;E、情的美。

60、中国旅游纪念品最基本的审美特征主要有()。

A 、色彩美;B、功能美;C、形式美(造型美);D、质地美;E、自然美。

61、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活动过程中涉及四种心理要素,即()A、感知因素;B、想象因素;C、理解因素;D、情感因素;E、身体健康因素。

62、导游作为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集中表现在()等四个方面。

A、仪表美;B、风度美;C、心灵美;D、语言美;E、个性化。

63、中国菜点的造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A、随意式;B、整齐式;C、图案式;D、点缀装饰式;E、象形式。

64、中国菜点中“意”的美感包括()。

A 、意匠;B、意念;C、意象;D、意趣;E、意境。

65、中国菜点命名方式大致有以下数种()。

A、自然本名、工艺特名;B、乡土集锦、时令风俗;C、比附联想、夸张、比喻;D、谐音转借、依形取意;E、人事典故。

《旅游美学》课程作业二名词解释1、动态观赏2、静态观赏3、景观线4、观赏点5、特写景6、引景7、点景8、借景9、意境10、格调11、审美动机12、审美观念13、审美趣味14、审美理想15、审美知觉16、审美情感17、生态旅游美学18、导游技巧中的虚实结合法旅游美学课程作业三简答题1、简答中国造园艺术特点中的“五要”、“五避”。

2、简答“四品”的含义。

3、简答中国书法的布局形式。

4、简答中国书法的“形”美。

5、简答中国书法的“神”美。

6、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简答雕塑语言的艺术特点。

8、简答审美个性的意义9、简答饭店建筑造型与装修过程中的美学规则。

10、简答饭店室内环境美的具体内容。

11、简答饭店员工审美教育的途径。

12、为什么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可以获得悦情悦志的精神升华?13、园林、旅游饭店室内的水景分别有哪些审美作用?14、请写出“广西八怪”《旅游美学》课程作业四论述题1、试述中国画的艺术规律。

2、试述饭店建筑造型中真、善、美的关系。

3、试述风景美的审美特征。

4、如何理解旅游审美个性的规定性?《旅游美学》课程作业五填空题1、按照创作题材分,中国画可以分为、和花鸟画。

2、“百果糕”、“千层酥”、“佛跳墙”等菜名运用了修辞手法。

3、石窟是佛教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国最为著名的石窟有、、和敦煌石窟(或答麦积山石窟也算对)。

4、美食具有与的双重特性。

5、人类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依生之美、、整生之美三大范式,分别与人类的古代社会、、当代社会相对应。

6、埃及的是世界著名的陵墓建筑景观。

7、对比联想是建立在甲乙两事物性质状貌基础上的联想;类似联想是建立在甲乙两事物性质状貌基础上的联想。

8、中国园林主要是由山、水、、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

9、从制作的工艺水平来看,中国旅游纪念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工艺美术品和工艺美术品。

10、杨万里诗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从 _的角度对植物的描写;而苏轼的佳句:“山色空氵蒙”雨亦奇”则是从的角度描写了烟雨迷氵蒙”中的西湖。

11、“自在妖莺恰恰啼”、“映阶碧草自春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