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出师表》试卷及答案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诸葛亮(出师表》选文,回答问题。
(12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10.翻译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1.请用“/”符号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12.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请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谨慎”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参考译文】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______年写的,是一篇______文。
答案:227年,辞赋。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他之所以能够被刘备重用,是因为______。
答案:先帝不以臣卑鄙。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他之所以能够被刘备重用,是因为______。
答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二、选择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他忧叹的是什么?A. 国家的未来B. 个人的前途C. 百姓的疾苦D. 以上都不是答案:A2.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的“先帝”是指:A. 曹操B. 孙权C. 刘备D. 董卓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忠臣”形象。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的“忠臣”形象是忠诚、勤勉、谦逊、无私。
他自述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表明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同时,他强调自己“不敢妄自菲薄”,表明他虽然谦虚,但对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有着清晰的认识。
2.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于“先帝”刘备的忠诚。
答案: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对“先帝”刘备的深厚忠诚。
他提到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明他对于刘备的遗命和国家的未来深感忧虑。
同时,他提到“先帝不以臣卑鄙”,说明刘备对他的信任和重用,而诸葛亮则以实际行动回报这份信任,体现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
四、论述题:1. 论述《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展现了极高的忠诚精神。
他不仅忠诚于刘备,更忠诚于国家和人民。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如“夙夜忧叹”和“恐托付不效”,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诸葛亮的这种忠诚精神,不仅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形象成为了忠诚和智慧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五、翻译题:1.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完整word版出师表对比阅读及答案

《出师表》对比阅读(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其谁可而为之((甲)侍中、…………,可计日)(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而待也。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1)亲贤臣,”平公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曰:”平公曰: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善。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3.“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
甲文是诸”平公曰:“午非子“午③可。
曰: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君问可,之子耶?”对曰:非问中肯建议,其核心是:又遂_______ ”平公曰:臣之子也。
”“善。
____ _ ____________;乙用之。
国人称善焉。
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善哉,孔子闻之,曰:祁黄羊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__ 祁黄羊可谓公矣。
(用原文回答)”4.1. 解释加线词的意思。
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是(1) 下陛遗以拔简帝先以)(示。
1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甲、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义和用法相同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的一项是(不甘味。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A.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还于旧都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B. 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以奉先帝之遗愿辍耕之垄上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C.而议者谓为非计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水落而石出者劳,此进趋之时也。
(节选自诸葛D. 亮《后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5.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8..翻译下面句子。
《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背景介绍
《出师表》是一篇历史名篇,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致曹魏皇帝曹叡的一封辞表。
这封辞表表达了诸葛亮对曹魏政权的不满和决心辞职的意愿。
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1. 《出师表》是谁写的?
答:《出师表》是由蜀国丞相诸葛亮撰写的。
2. 《出师表》是写给谁的?
答:《出师表》是写给曹魏皇帝曹叡的。
3. 《出师表》的目的是什么?
答:《出师表》的目的是表达诸葛亮对曹魏政权的不满和辞职的决心。
4. 《出师表》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出师表》的内容主要涉及诸葛亮对自己才能的自谦、对曹魏政权的不满和对蜀国军事问题的建议。
5. 《出师表》是在何时写的?
答:《出师表》是在公元234年写的。
6. 《出师表》的影响力有哪些?
答:《出师表》被广泛传播,成为后世文学的经典之作,也展现了诸葛亮忠诚于国家和职责的精神。
总结
《出师表》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诸葛亮的辞表的研读,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环境以及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忠诚精神。
这篇作品的影响力跨越了时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师表测试题

出师表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出师表的作者是()A. 曹操B. 刘备C. 诸葛亮D. 孙权答案:C。
解析: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2.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指的是()A. 刘备B. 刘表C. 刘协D. 刘焉答案:A。
解析:这里的先帝就是蜀汉的先主刘备。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的原因是()A. 欲报之于陛下也B.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C. 先帝不以臣卑鄙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答案:B。
解析:这些臣子和志士这么做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给陛下。
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 举例论证B. 对比论证C. 道理论证D. 比喻论证答案:B。
解析:将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进行对比,亲贤臣远小人和亲小人远贤臣的不同结果。
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诚宜开张圣听(扩大)B.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和遗憾)D.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留)答案:D。
解析:这里的“遗”是给予的意思。
6.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报”的意思是()A. 报答B. 报复C. 报告D. 报纸答案:A。
解析:结合语境,这里是报答先帝的意思。
7.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说的是()A. 诸葛亮自己的经历B. 赵云的经历C. 张飞的经历D. 关羽的经历答案:A。
解析:诸葛亮在刘备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时刻奉命行事。
8. 下列对出师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 文章言辞恳切,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对后主的忠诚。
C. 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广开言路。
D. 文章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既有对往事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望。
福建省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

福建省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2021·福建)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回望过往,我们从“富贵不能淫,①________,②________”“不以物喜,③________”中感受到古人的气节和胸襟:从“不畏浮云遮望眼,④________”中领悟到古人的雄心抱负;从“⑤________?归雁洛阳边”“⑥________,嬴得生前身后名”中体会到古人的家国情怀。
展望未来,我们要如杜甫《望岳》所言“⑦________,⑧________”,锐意进取,敢攀高峰;如李白《行路难》所言“⑨________,⑩________”充满自信,驶向理想彼岸。
2.(202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bá①涉,经历惊心动魄的“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②陆在火星表面。
这是甲的场景,这是令人自豪的时刻。
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长途星际飞行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航天器首次登陆火星,就毫发未损过关,令世界乙。
这背后,是地外行星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保驾护航;这短短几分钟,凝结着中国航天人卓越创新的智慧。
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
再接再厉,丙,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①________(A.跋 B.拔)②________(A.zhē B.zhuó)(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甲________(A.振聋发聩 B.振奋人心)乙________(A.惊叹 B.惊动)(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②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④加快建设航天强国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二、阅读(70分)3.(2021·福建)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题。
初中出师表试题及解析答案

初中出师表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刘备C. 曹操D. 孙权答案:A2. 《出师表》中“出师”的意思是?A. 出征B. 出家C. 出走D. 出仕答案:A3. 《出师表》中“表”的意思是?A. 表格B. 表达C. 表露D. 表征答案:C4.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描述战争B. 表达忠心C. 叙述历史D. 抒发感情答案:B二、填空题1. 《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意思是先帝的事业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
2. 《出师表》中“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描述了当时国家的形势。
3. 《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 《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表明了作者的忠诚和决心。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出师表》的写作背景。
答案:《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目的是请求出兵北伐,以实现先帝刘备的遗愿。
2.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对先帝刘备的忠诚、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北伐的决心。
四、阅读理解阅读《出师表》全文,回答问题:1. 诸葛亮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答案:诸葛亮在文中提到了先帝刘备、后主刘禅、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许靖、糜竺、简雍、孙乾、刘琰、魏延、杨仪、费祎、郭攸之、董允、向宠、张裔、蒋琬、费诗、姜维等人。
2. 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建议?答案: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加强内政、选拔贤才、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等建议。
五、作文题1. 以《出师表》为背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结合《出师表》的内容,发挥想象,创作一篇以诸葛亮为主角的故事。
最新整理《出师表》原文+全文翻译word版本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èn)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阅读训练题一、文学常识1、作者:是三国国、。
字,号 ,谥号,后世称其为。
2、表:。
二、给加点字注音妄自菲.( )薄崩殂.( ) 陟.()罚臧否.()性行.()淑均长.()史猥.()咨诹.()善道三、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通,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通,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四、古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今:2、由是感激感激古:今: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今: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今: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今:五、一词多义1、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2)深追先帝遗(yí)诏()2、效(1)恐托付不效。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六、重点词语解释1、遂许先帝以驱驰..() 2、当奖帅..三军()3、臣本布衣..:() 4、躬.耕于南阳()5、后值倾覆...值:()倾覆:()6、以光.先帝遗德()7、恢弘..志士之气() 8、引喻失义.()9、宫中府中....宫中:()府中:()10、论其刑.赏()1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开张圣听..()12、陟.()罚.()臧.()否.()13、夙夜..忧叹() 14、庶竭驽钝..()15、攘除..奸凶() 16、以彰.其咎()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 18、以咨诹..善道()19、察纳雅言..() 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1、作奸犯...科.() 22、猥.自枉屈()七、理解性默写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1分)* 。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 。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②。
九、课文内容理解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外”指;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和。
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3、文中“先帝”指,“陛下”指。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
(意思对即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十、开放性试题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
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2、本文的成语及名句:3、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2)七擒:(3)东和:(4)北拒:(5)收二川:(6)排八阵:5、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哪些做人的道理?*6、本文虽为“出师且”,但很少谈出师,而是用大量篇幅规劝后主修明政治,可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请以“报答”、“启发”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表达出诸葛亮情辞恳切,肝胆照人的思想感情。
报答,;启发,。
7、结合本文及《三国演义》的理解,你认为诸葛亮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人们称颂的原因是什么?8、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条,结合《出师表》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出师表>答案二、文学常识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号卧龙、谥号忠武、后世称其为武侯。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三、语音四、通假字1、必得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疏漏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选拔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五、古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2、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振奋。
今意指激动感谢。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
今指十分憎恨。
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
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时期,时刻今指四季中一个季节七、一词多义1、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给予)(2)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2、效(1)恐托付不效。
(成效)。
(2)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八、重点词语解释1、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2、当奖帅三军(激励)3、臣本布衣:平民。
4、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5、后值倾覆值:遇,遇到。
(恰逢,适逢,碰到) 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
8、引喻失义义:适当,恰当。
9、宫中府中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10、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刑:罚。
1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死开张圣听..圣明的听闻13、夙夜忧叹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15、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
18、以咨诹善道咨诹:询问19、察纳雅言雅言:正言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治。
21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22、猥.自枉屈降低身份十一、理解性默写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1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怪大事”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遂许先帝以驱驰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相府;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
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3、文中“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4分)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意思对即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十四、开放性试题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
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写出文中任一名句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
对人物的把握能从文中章中找到依据,可得2分。
如:忠君报国,深谋远虑。
2、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
(2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2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