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课时的学习成果回顾
深入了解了北大荒秋 天的气候、生态、农 业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 了北大荒秋天在文学、 艺术等领域中的表现 和影响。
掌握了描述北大荒秋 天景色的技巧和方法, 如运用色彩、光影、 构图等。
对北大荒秋天的再认识与思考
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是一个季节,更是 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皮影戏
皮影戏是北大荒地区的一种古老戏剧形式,秋天是演出皮 影戏的好时节。人们会在夜晚点燃油灯或蜡烛,观看皮影 艺人在幕后操纵皮影表演故事。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也是北大荒地区秋天常 见的表演活动。人们通过舞龙舞狮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 丰登。
05 北大荒秋天的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
动物繁殖
部分动物选择在秋季进行 繁殖,因为此时食物丰富, 气候适宜。
03 北大荒秋天的农业生产
秋季作物的种植与收获
01
02
03
04
秋季作物种类
北大荒地区主要种植的秋季作 物包括玉米、大豆、高粱等。
种植技术
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进行播 种,确保种子的均匀分布和深
度一致。
田间管理
定期除草、施肥和灌溉,保证 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加强跨学科合作,从多个角度和层面研究和展现北大荒秋天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收获与储存
在作物成熟后,使用收割机械 进行快速、高效的收获,并妥 善储存以备后续加工和销售。
农业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精准农业
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精准施
肥、精准用药和精准灌溉。
智能农机
研发和推广智能农机装备,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 每一棵大树都很美, 每一片叶子都很美。 为了我们的大树, 做一片美的找出第二自然段中表示天空特点的 词,用“~~~~”划出描写傍晚天空流云的句子。 (2)找出第二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仿写几个类似 的词语。 (3)用“——”找出第三自然段中表示小河特点的词, 用“~~~~”划出描写小河美的句子。 (4)第三自然段中用了几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 么?
A.人们的心像榛树叶一样红。 B.人们看到粮食成熟了,丰收了,心里十分高兴。 C.原野景色秀美,人们特别高兴。
大豆摇铃千里金
北大仓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想 一 想 :
跟随作者,我们欣赏 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
河、原野,此时此刻你最
想说什么?
(景色优美 物产丰富 人民勤劳)
豆 抖
课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以下三个话题 后 自选一个写一段话。 作 业
①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 ②春天到了,公园里百花盛开。 ③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
(3)这段话中描写大豆和高粱用了 拟人 修辞手法。
(4)能仿造“哗啦啦”写几个模拟声音的词语吗?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 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 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 烧起来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是( B )。
小河清澈见底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 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 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原野热闹非凡
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找出中心句,用“——”画下来。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
周颖
协备教师
赵乐勇
审核人
佘丽
教学内容
5北大荒的秋天
课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大荒的情感,知道现在的北大荒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2、学习通过分析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方法。学习第四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要了解北大荒是个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北大荒的情感,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个性思考
一、回忆复习,理清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学习时对哪方面内容更感兴趣,再把这个地方的段落读一读。
2、同桌之间交流意见。
二、自主学习
三、总结全文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一个感叹句,抒发了作者对北大荒秋天景色的喜爱。
从本文我们也能够悟出一个道理:劳动创造美,没有劳动就没有丰收的喜悦。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北大荒的秋天
景色优美天空、流云、小河
物产丰富大豆、高粱、榛树
见导学单“自主学习”部分
三、合作探究
见导学单“合作探究”部分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个性思考
四、展示交流
1、如果你是北大荒的人,你将怎样向前来观光的人介绍北大荒的秋天?
2、组织语言介绍北大荒秋天的美景。学习时应抓住重点词句。
3、①介绍北大荒秋季的天空
②介绍北大荒秋季的小河
③介绍北大荒秋天的原野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秋天的雨》教案、教学设计――北白象五小王珊珊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的教学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

指导阅读中凸显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领学生在读中理解美,感受美,从而学会表达美,努力营造一个“美的、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

会写“爽、扇、邮”等10个字。

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1.“爽”“柿”的字形,“扇”“梨”“粮”的读音。

2.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被艺术化了的语言。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季节的雨?说说原因。

2、春天的雨润物无声,夏天的雨给人们带来清凉,而秋天的雨则像一把钥匙,悄悄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今天让我们一起伴随这绵绵秋雨走进课堂,一起学习《秋天的雨》。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全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感受下秋天的雨,注意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或者句子多读几次,开始读吧!2、检查下同学们这些词语都读对了吗?钥匙衣裳喇叭(第二个字都是轻声)衔着频频点头(都是表示动作的词)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这句话中藏着一个多音字,扇:shan分别第一声和第四声,表示名词时读第四声,表示动作时读第一声)3、自由读词语和句子,请生一组组地读,并说说发现。

北大荒的秋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情感目标: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感受语言美,培养欣赏及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北大荒的的秋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课件:_______的北大荒)2.大家用了一些优美的词语来赞美北大荒,说的真好。

老师明白大家的意思,你们都是在赞美:啊!(师稍停顿)生(心领神会)齐答: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课件出示)3.北大荒的秋天多美呀。

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北大荒。

先让我们再来熟悉一下昨天刚认识的新朋友。

(出示生词,指名读)4.同学们的交际能力真强,这么快就把新朋友变成了老朋友。

昨天,我们来到北大荒都看到过哪些地方?天空、小河、原野(老师板书)二、品读感悟1.这三个地方,景色各异,老师相信大家肯定有自己最喜爱的地方。

好好地把描写这三个地方的文字认真读一读,再比较一下,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景色?还要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令你喜欢?2.学生自读课文,老师来回地巡视倾听交流。

老师了解学生的选择:喜爱天空、小河、原野的分别举手大家各有所爱,一定都有自己的理由。

就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说说你最喜欢的地方。

(一)美在天空。

1.出示句子:美在哪里呢?体会“一碧如洗”2.碧蓝的天空的确好看,但(引导学生说)傍晚的流云更美。

(出示晚霞组照)是啊,落日映照下的流云,有银灰色的,有绛紫色的,有橘黄色的,有血红色的,谁能读好这句话,把流云的美表现出来。

(指名读)3.这些颜色的词,把流云写得缤纷美丽,你也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师: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词语就是——生齐答:五彩斑斓。

5、北大荒的秋天 第二课时

5、北大荒的秋天 第二课时
(3)生找出:银灰、血红、橘黄、绛紫
学生讨论、交流。
7、学生找出类似词语,如: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指名读、男女生分开读、全班读。
1、生自由朗读第3小节。
2、指名答:清澈见底。
3、生答:比喻,把小河比作蓝绸子。
4、生答:鱼。
生接读:顶着水游过来。
生回答:明镜一样的水面。
5、指名读、齐读。
1、生自由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思考。
3、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反馈方式
常规
积累
古诗积累
古诗积累
齐背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2)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俗话说,一叶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通过昨天的学习,北大荒真的荒吗?相反,它是------。美在哪呢?(学生回顾,教师板书:美↗自然景色美:天空、流云、小河
(3)这一段中有不少表示颜色的词语,请找出来。(生答,ppt出示词语)。为什么要在颜色前面加“银”“血”“橘”“绛”?
学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并提问:颜色前加物,可以使表达的颜色更具体,举例来说,红色有很多种,为了表达具体准确,在红前面可以加个物品,如“枣”,表示像大枣一样的红颜色。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词语吗?(学生经老师点拨,对该类词语兴许感兴趣,可一一列举并加以解释)
ppt出示问题:作者笔下的高粱会唱、大豆会笑,为什么?(回顾拟人的修辞手法)引读:“原野热闹非凡... ...”
6、而此时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ppt出示句段和图片)
7、过渡:看到成熟的大豆、高粱和火红的榛树,想到了从前的荒原变成了良田,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燃烧是一种热烈的感觉,用它来形容人们激动的心情再适合不过了。(ppt出示完整段落)那就让我们满怀激情地读一读这一段吧。(教师引读)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doc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doc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北大荒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常州市新北区孝都小学言爱菊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思想感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词语:映照燃烧顿时一碧如洗赞美脸庞挺拔热闹非凡2、听写句子:啊,北大荒秋天真美呀!二、学习课文1、围绕听写句子提问:北大荒秋天美在哪儿?2、听录音朗读2—5自然段,在你认为美地方作上记号。

3、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美。

天空:(1)理解词语“一碧如洗”、“流云”等。

(2)读“银灰”、“橘黄”、“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

(3)读长句,进行换词换句练习。

这些流云在落日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1)理解“清澈见底”,找出与“清澈”相关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句中作用。

(3)把握语气,自读“小河”部分。

原野:(1)理解“热闹非凡”,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2)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

(3)找一找:生活在这里人是用哪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九月?认识“大豆摇铃千里金”。

(4)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4、小结:跟着作者文字,我们看到了北大荒秋天天空、小河、原野,这时候你最想说什么?三、拓展阅读1、小黑板出示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上《“北大仓”可能变成“北大荒”》资料。

2、读一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四、课后作业选一选,写一写:1、课间操场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节日大街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大荒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大荒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东方之珠”(苏教版语文六年制第五册第15课)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南大门,那里有迷人沙滩、著名公园和繁华街市。

(三年级语文教案)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北大荒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去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

●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九月开始的。

北大荒的树林里第一片树叶落地,就告诉人们秋天来到了。

)师引出“一叶知秋”这个成语:看见一片树叶凋谢落地,就知道秋天将要到来。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整体感受:1、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

2、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边读还可以边和同桌进行交流。

3、有人说秋天是一首诗,有人说秋天是一幅画,还有人说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哪里最美呢?(板书:天空美小河美原野美)①品味天空的美(1)书中一个词概括了天空的美,什么词:一碧如洗。

什么叫一碧如洗?想看看这样的天空吗?(看屏幕上的图片)(2)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

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3)我们一起来欣赏流云的美丽(看图片)(4)这么美丽的景色,谁能读好这句话。

(生练读,生配乐读)②品味小河的美1、出示图: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是呀!小河是多么的清澈,多么的平静啊!谁能把这句话读好?3、看,小河的清澈和安静,把谁给吸引来了?(出示课件)如果说,那静静的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谧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北大荒的秋天
主备教师:刘应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来认识、理解、感悟,再通过朗读把自己认识到的、理解到的、感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者投影片、小黑板上准备重点段落语句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板书:美丽、丰收)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

9月,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

(板书:天空)
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幻灯片:指导看图说说,课文哪些词语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板书)。

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

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1)西边的天上会有些什么?读——
(2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
(3)(看图)这样美的景色,课文中怎样用文字来描写的?指名读——
听了他(她)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打比方)把()比作了()。

(4)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词句,小声跟音乐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达出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什么样的呢?(板书:小河)
1、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
(1)第一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板书:清澈见底)查字典理解“澈”。

(一)出示幻灯片,指导看图后问:为什么把它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完整。

2、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指名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1、轻声读课文,动笔画出有哪些景物,有几句话。

2、第1句:什么地方热闹非凡?(板书:原野)这句话具体吗?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
3、学习2、3两句。

(1)投影片出示豆荚图片: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豆荚的?指名读——
大豆真的会笑吗?齐读该句。

(2)出示高粱图片:“黑红”的高粱说明它们怎么样了?高粱会演唱吗?为什么这样写?指名读,齐读。

(3)火红的榛树叶子出现在哪儿?红得怎样?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那儿的人们把过去荒芜的草地开辟成了丰收的良田。

北大荒人有更大的决心,把祖国建设得美好富强。

4、读本自然段。

你们读了以后,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样?(板书:热闹非凡)作者怎样把它写具体的?(指名读)像这样的句子关系就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

师读中心句,生读分述句。

齐读概括句,男女生分读具体描写的句子(交换读)
5、今天我们学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请你课后用你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秋天。

(五)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1、读课文,并背诵。

2、片段练习:家乡的秋天真美呀!
板书:
5、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景色美丽小河清澈见底
原野热闹非凡
物产丰富“大豆摇铃千里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