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贵州磷矿及磷化工产业发展分析

2. 贵州磷矿及磷化工产业发展分析
2. 贵州磷矿及磷化工产业发展分析

贵州磷矿资源情况

贵州省独特的地址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其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矿种较多,成矿地质条件好,其中特色矿产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现已发现122种矿产资源,矿床、矿点3000余处。已探明有储量的有76种,有41种矿产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其中28种矿产居1至5位,21种矿产居前3位。有色金属与贵金属已发现和探明有储量的有汞、铝、锑、铅、锌、铜、钨、钼、钒、镁、金、银等,为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区之一。汞、铝、磷、煤、锰、锑、金矿产资源,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突出,被誉为贵州矿产的“七仙女”。

贵州省磷矿资源丰富,是优势矿种之一,它主要产于震旦系和寒武系,矿床类型为沉积型矿床;矿石类型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分为条带状磷块岩、致密状磷块岩、碎屑状磷块岩;根据矿石工业类型划分为:硅质磷块岩矿石、硅钙(镁)质磷块岩石、钙(镁)质磷块岩矿石、未分类型磷块岩矿石和磷灰质岩矿石五种类型。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单矿种省级汇总要求》,结合贵州磷矿资源分布特征大概划分了四个矿集区:开阳——息烽矿集区、瓮安——福泉矿集区、织金——清镇矿集区、铜仁——松桃矿集区。

(一)开阳——息烽矿集区

开阳——息烽矿集区由15个核查矿区组成,大型矿区5个,中型矿区6个,小型矿区4个,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4亿吨,约占全省总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2.26%,保有资源储量4.3亿吨,已占用保有资源储量3.7亿吨,未占用保有资源储量0.6亿吨,累计消耗资源储量1.0亿吨。矿集区矿石质量好,品位高,勘查程度高,大中型规模优势突出。

(二)瓮安——福泉矿集区

由8个核查矿区组成,大型矿区4个,中型矿区2个,小型矿区2个,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1亿吨,约占全省总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8%,保有资源储量8.2亿吨,已占用保有资源储量2.7亿吨,未占用保有资源储量5.5亿吨,累计消耗资源储量0.8亿吨。矿集区矿石质量好,品位高,大中型规模优势突出。

(三)织金——清镇矿集区

由6个核查矿区组成,大型矿区1个,中型矿区2个,小型矿区3个,累计

查明资源储量9.2亿吨,约占全省总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8%,已占用保有资源储量3425千吨,未占用保有资源储量9.2亿吨,累计消耗资源储量1253千吨。矿集区资源储量大,质量较好,品位较高,勘察程度较低,伴生矿产有稀土和乙矿,目前半生矿产选冶技术尚未解决。

(四)铜仁——松桃矿集区

由8个核查矿区组成,其中中型矿区1个,小型矿区7个,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013千吨,约占全省总累计查明资源储量0.38%,保有资源储量9006千吨,已占用保有资源储量105千吨,未占用保有资源储量8901千吨,累计消耗资源储量7千吨。矿集区资源储量少,矿石质量及品位较差,勘察程度低。

贵州是磷矿大省,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矿产优势,充分开发和综合利用磷矿资源对贵州工业强省意见重大。四大矿集区累计查明矿石量占全省磷矿资源的99%,其中开阳——息烽、瓮安——福泉地区地质勘查程度较高,矿石质量好,品味高,资源储量大,可以做为重点开发利用去,建议加大投入资金对伴生矿产碘进行综合利用研究,减少伴生矿产的流失;织金——清镇地区地质勘查程度较高,矿石质量比开阳——息烽、瓮安——福泉稍差,品味在20%-25%左右,资源储量大,伴有大量稀土和乙元素,建议研究解决稀土选冶问题,提高综合利用程度;铜仁——松桃地区地质勘查程度低,矿石质量较差,品味低,矿体厚度小,不利于目前开发利用,可做远景开发区,做进一步的地址勘查工作。

贵州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起步于1958 年,历经50 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磷肥、磷复肥、黄磷及其下游产品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据统计,2010 年全省磷化工主营行业销售收入已达300 亿元以上,比“九五”末期的9.6亿元增长约32 倍;磷化工产量(不含磷矿)折纯量250 万吨,比“九五”期末12.6 万吨增长20 倍;生产能力(折纯量)358 万吨,比“九五”末期27万吨增长13.25 倍。全省现有磷化工生产企业100多家,生产磷及磷化工产品30 余种。“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奠定了进一步做精做强的产业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磷化工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具有一定规模

截至2011年底,贵州省磷化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00 亿元,磷化工产品销售收入已占全省化学工业的66%。贵州省高浓度磷复肥和黄磷的生产技术、装置水平、生产能力等方面在国内已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同行业中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10年,磷肥产量P2O5 216.3 万吨,其中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191.7 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三;黄磷产能44万吨,产量17.5 万吨,居全国第二。瓮福(集团)公司、贵州开磷(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初步形成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产业链相连接的磷化工产业带

“十一五”以来,贵州省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磷化工产业在资源富集区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三大高浓度磷复肥企业均分布在这个产业带内,并发挥着产业聚集的作用,推动了产业创新,不断延长产业链,使磷化工产业向精深方向发展。磷化工产品开始由初级产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磷化工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

20 世纪80 年代,贵州省磷化工产品只有磷矿石、磷矿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黄磷等少数几个磷的初级加工产品。如今磷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10 万吨/a级净化磷酸、2 万吨/a级无水氟化氢(废气回收)已建成投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深加工产品得到了发展,品种增加到30 余个;高浓度磷肥从无到有,现占全省磷肥比例已超过88%,磷铵生产能力及产量在全国排位第二,并且获得本行业仅有的两块中国名牌。开磷(集团)井下采矿技术及数字化水平,瓮福总公司露天采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浮选剂选矿、磷矿浆管道化输送、大型湿法磷酸生产装置国产化、磷酸二铵联产料浆法磷酸一铵等创新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产品市场占有率、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加强

贵州省磷化工年生产能力已达358 万吨(以P2O5 计)。瓮福总公司、开磷(集团)已建设成为集矿、肥、化工于一体,生产工艺先进,装置上规模,技术创新上水平,成本、营销具有强势竞争能力的磷化工企业。

已走出原来部门化工的小范畴,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发展磷化工的好势头近10 年来,通过体制与机制方面的改革,贵州省磷化工的发展已经打破了

行业界限。社会资金积极涉足磷化工产业,投资渠道多元化,经济成分多样化,既有国有独资,又有多方参股的股份制,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省外的一些大公司、大集团都积极参与贵州省磷化工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给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初步成果

磷矿中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瓮福已建成2 万吨/a无水氟化氢、100 t/a提碘装置及磷石膏生产建材产品等。开磷集团利用磷石膏回填矿井和多功能磷石膏砌块、10 亿块/a耐水磷石膏砖等项目均已投产;回收磷矿中氟生产无水氟化氢新工艺1 000 t/a的中试装置完成试验。

黄磷尾气利用。开阳磷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黄磷尾气净化,提纯CO,再羰基合成甲酸甲酯,甲酸甲酯水解精馏制得高品质甲酸,其装置是世界上首套2 万吨/a黄磷尾气制甲酸的工业化装置。贵州青利和开阳县磷化工公司7 万吨/a 和3 万吨/a甲酸钠已建成投产,国华天鑫黄磷尾气羰基合成草酸酯、惠水磷酸盐厂利用黄磷尾气生产1 万吨/a甲酸联产2.5 万吨/a六偏磷酸钠、开阳新强磷化公司5 000 t/a甲酰胺及黔能天和集团黄磷尾气发电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为黄磷尾气高效利用开创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8.2.6.3黄磷炉渣利用。贵州安达磷化工公司1 亿块/a磷渣砖、国华天成10 万吨/a磷渣微粉、国华天鑫加汽混凝土、开阳紫江公司120 万吨/a磷渣水泥、瓮福磷业公司微晶玻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或在建设中。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虽有瓮福、开磷、西洋等大型企业,但低浓度磷肥仍呈现小而散、集中度低的特征。

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仍过大,生产工艺落后,资源消耗大,能耗高,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发展相对迟缓。

三是磷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开采及合理利用任重道远,磷资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勘探力度亟待加强。

四是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投入不足,大量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五是“三废”治理率还较低,污染仍然严重,实现环境和谐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六是湿法磷化工过分依赖进口硫黄,限制了磷化工的发展。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磷化工产业总体发展思路是:有序开发磷矿资源,做强做精磷复肥,着力发展精细磷化工,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磷化工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现有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在做强以磷铵为代表的高浓度磷复肥的同时,积极发展智能型、功能性控/缓释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新肥种,把贵州省建成国内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特大型高浓度磷复肥基地;黄磷应探索多种形式的磷电联营方案,加强加快行业整合;以具规模上水平的净化湿法磷酸、黄磷为平台,发展精细磷制品及精细磷酸盐产品,有效提高磷资源产出效益;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造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开展黄磷尾气、炉渣和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把贵州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实现磷化工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发展重点

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配置磷矿资源,鼓励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

加大磷矿资源的地质勘探力度,寻找新矿点,扩大后备储量,提高勘查深度,增加基础储量。认真贯彻落实《矿产资源法》,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矿的监管力度,坚决制止无证开采和越权开采,坚持大矿大开,科学开采,保护与合理利用优质磷矿资源,实现地方经济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政府推动、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贵州磷化工产业带为轴心,鼓励联合、重组、兼并、收购等,整合资源,实现磷矿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开采。

加快矿肥结合、矿化结合步伐。以加快建设大型磷复肥基地为重点,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磷的深加工和系列下游产品。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在政策上支持发展高附加值磷化工产品。

力争到“十二五”末,使贵州省大部分低品位的磷矿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磷化工产品。

做强做精以磷铵为代表的高浓度磷复肥产业

依托现有大型骨干企业,建设以磷、煤化工产业共生耦合为特征的瓮福、开阳大水-永温高浓度磷复肥生态工业园区,充实、完善中化开磷、西洋肥业两个高浓度磷复肥基地。在进一步壮大以DAP、MAP 为代表的大宗肥料品种实力的同时,适度发展硝酸磷肥,开发、发展适应平衡施肥、科学施肥、迫切需求的多元复合肥、缓/控释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新品种,做强做精贵州高浓度磷复肥产业。

发挥湿法磷酸优势,大力发展磷酸盐产品

随着贵州省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规模进入国内前列,2010 年全省湿法磷酸生产规模达250 万吨(以P2O5 计),用10 万~20 万吨净化湿法磷酸替代或部分替代热法磷酸扩大五钠、六偏磷酸钠、饲料级磷酸氢钙、脱氟磷酸三钙等优势磷酸盐产品生产能力,以获取更好的磷资源产出效益。

发展精细磷制品及精细磷酸盐产品

以具规模上水平的黄磷、净化湿法磷酸为平台,重点发展高纯黄磷,食品级、医药级、牙膏级、电子级精细磷化工高端产品,发展阻燃剂、增塑剂、表面处理剂、油品添加剂、水处理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阻燃灭火剂、水质稳定剂、功能材料等精细磷制品和精细磷酸盐产品。

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及三废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或群落,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通过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和园区、企业群落中的中循环,实现产业循环组合。利用黄磷炉尾气合成甲酸、醋酸、甲酰胺、草酸、碳酸二甲酯等高附加值的“C 一”化学品,利用其作为热源生产五钠、六偏磷酸钠;利用磷渣生产磷渣微粉、磷渣水泥、磷渣砖、微晶玻璃饰板、凝石、硅钙肥;利用磷石膏生产水泥缓凝剂、全息石膏砌块、石膏板、石膏砖等建材;利用磷石膏转化制硫酸钾、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等磷化工废气、废渣的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强化碘、氟、镁等磷矿伴生资源回收,将是“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

做好织金磷矿大规模开发的前期准备,尤其是磷矿中伴生稀土矿回收的技术

突破,在该大型矿区建设大型现代化磷化工基地。

总体布局

根据贵州省以优势磷资源为依托已经形成的产业发展强势格局和今后发展的合理走向,“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发展拟按“完善、充实、强化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织金煤、磷、电、化多联产一体化生态工业新区”的总体思路来布局。

完善、充实、强化瓮福磷煤化工大型生态工业基地

以瓮福集团总公司瓮福磷矿、瓮福磷肥厂、天福化工公司为核心,地域涵盖瓮安县、福泉市、都匀市,并辐射到贵定、龙里。该生态工业基地以磷、煤、电三大产业耦合共生,发展以磷铵为代表的大规模、多品种、功能型高浓度磷复肥;湿法磷酸同集约化黄磷生产相结合,以发展磷酸盐和精细磷酸盐产品为特色。

“十二五”期间,该基地在完成磷铵所需原料合成氨配套的基础上,实施多品种新肥料、湿法磷酸净化、氟回收制无水氟化氢、从稀磷酸中回收碘项目;启动利用湿法磷酸发展三聚磷酸钠、饲料级磷酸氢钙等项目;大力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制建筑砌块、磷渣综合利用制磷渣水泥;开工建设瓮福新增400 万吨/a磷矿采选能力的二期矿山建设项目。

该产业基地的生产力布局突出以湿法磷酸为主线,磷煤化工共生耦合为特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友好、和谐。其循环的基本脉络是:煤资源经高效、清洁气化,产出优质合成气,并实施热电联产,使合成氨生产与磷铵生产链相耦合,进而生产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功能性磷复肥及工业级磷酸一铵,产出的甲醇进而生产二甲醚产品;磷、硫资源组合加工形成的湿法磷酸主产业链,既包括高浓度磷复肥的生产,也包含磷矿资源中碘和氟的回收;磷、煤资源组合加工生产窑法磷酸,既可与湿法浓缩磷酸组合生产磷酸二铵,又可生产磷酸一铵,还可与净化湿法磷酸组合生产系列磷酸盐产品;磷资源与电力组合形成的黄磷及热法磷化工产业链,既包括黄磷及其精细磷制品、精细磷酸盐系列产品的生产,更包含磷渣、磷炉尾气的大宗资源化利用;突破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的技术经济瓶颈,实现硫钙元素得到大宗资源化利用;合成气脱硫净化回收得到的硫用于生产硫酸;热电联产产出的蒸汽先发电,再用于合成氨、甲醇生产,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锅炉烟气回收的SO2 并入硫酸生产系统生产硫

酸;煤气化炉渣、除尘灰、热电联产锅炉炉渣同湿法磷酸排放的磷石膏、黄磷炉磷渣组合用于生产建材。各产业链共生耦合,实现综合利用。

强化贵阳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

①建设开阳永温-大水磷煤化工产业新园区。园区以开磷(集团)大水120 万吨/aDAP项目为核心,以同兖矿贵州能化50 万吨/a大型煤头合成氨耦合共生为特征,并辐射到开阳金中、城关磷化工企业群落。

重点实施并完成开磷矿业公司新增150 万吨/a磷矿扩产改造,县级以下小磷矿的技术改造与整合,开磷(集团)大水新区120 万吨/aDAP及其配套的硫酸和磷酸,兖矿贵州能化50 万吨/a合成氨;三聚磷酸钠改造扩产,发展工业级磷铵、赤磷、三氯化磷等黄磷深加工,实现磷渣资源化利用。

②充实开阳双流-白马热法磷化工产业走廊。

开阳双流-白马热法磷化工产业走廊聚集了黔能天和、国华天鑫、青利工贸、双流开发、开阳磷化、核工业新源、西洋磷铵等重点磷化工企业,是贵州省黄磷的集中产地,截至2008 年末形成15 万吨/a黄磷生产能力,是黄磷板块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有条件、最具前景的地区。

利用黄磷尾气发展“碳一”化工,利用磷渣为原料发展建材,利用自有知识产权发展脱氟磷酸三钙等优势产品;以规模化、集约化的黄磷产能为平台,发展食品添加剂,阻燃剂,水质稳定剂,低砷、高纯黄磷等精细磷酸盐和磷制品;力争实现电磷结合,大型黄磷炉用电直供。

③完善息烽磷化工企业群落。以中化开磷和开磷集团磷业公司为主体的小寨坝磷化工区现已形成黄磷5 万吨/a、DAP 90 万吨/a、MAP 36 万吨/a、TSP10 万吨/a 的生产规模。该群落还涵盖西洋肥业公司的息烽S-NPK 100 万吨/a生产基地,息烽磷矿的磷矿采掘及黄磷生产。该群落是贵州国家级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十二五”期间,完善中化开磷90 万吨/aDAP、36 万吨/aMAP、10 万吨/aTSP及70 万吨/a磷酸,配套60 万吨/a合成氨;实施息烽磷矿露天转井下采矿改造;发展湿、热并举的磷酸盐产品;开展磷石膏、黄磷炉磷渣资源化利用;在适当时机建立大型氯碱装置,为有机膦化工和氟化工打下基础。

贵阳地区磷、煤化工产业带的特色是磷资源的热、湿法加工并举,其中磷、

电结合的黄磷生产规模及布局相对集中,磷矿井下开采遗留的地质灾害亟待整治,产业带内黄磷炉尾气、磷渣的大宗资源化利用和进一步深加工将变得更为有利,同时也为利用后剩余的磷石膏、黄磷炉的磷渣、煤气化炉渣、热电联产锅炉煤渣用于充填废矿井,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条件。该产业带发展循环经济的特色就在于突出了磷-煤-氯碱化工的共生耦合,黄磷炉尾气、磷渣和磷铁的多元、系列化、深加工利用。

建设织金煤、磷、电、化联产一体化生态工业新区

织金是贵州省最大的无烟煤田———织纳煤田的中心地区,煤炭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7.6 亿t。织金磷资源储量14.9 亿t,占全省磷资源总储量一半以上,织金磷矿富含重稀土元素,是贵州省磷资源富集区中一块待开发利用的矿区。随着隆百铁路织黄段的开工建设,该地区煤、磷两大资源的组合优势凸现,创新整合煤、磷、电、冶四大产业,建设以煤、电、合成氨、高浓度磷复肥、重稀土回收综合利用等多产品耦合共生、多联产为基本组合模式的新型工业园区的条件基本具备。

“十二五”期间,在抓紧勘探查明磷矿储量、质量及其开采条件,突破磷矿选矿、伴生元素的回收、加工等新技术研究的同时,扎实做好煤、磷化工,能源,稀土回收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基地建设各项目的前期工作。

磷资源的需求平衡

按照贵州省规划确定的各种磷及磷化工产品年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年需耗磷矿石1500 万吨,2010 年产量为1400 万吨,预计2015年磷矿产能将达到2000 万吨/a,供需基本平衡。

贵州省磷化工优劣势和机遇分析

在国家阻燃剂立法后,磷化工企业大有可为,城市的大楼、地毯、服装等的阻燃,是磷化工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潜在方向。

我国高品位的磷在贵州,只有把磷矿原材料和最后的终端产品无缝链接,做一系列的产品,才能获得最高的价值。

“十二五”期间磷精细化工是发展方向,要走自我发展道路,改变过度依靠国外技术现状,谋求世界话语权和领军地位,才能赢得中国磷业的未来。

(一)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贵州省有很好的资源条件,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是经验也是必然路径。有关专家表示,贵州的磷矿特点因为地势结构的关系,品位高也比较集中,这是发展磷化工很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我国的资源不能随便出口,而是要通过科技力量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减少和节约资源支出,实现效能最大化。在国家阻燃剂立法后,磷化工企业可以大有可为,城市的大楼、地毯、服装等的阻燃,是磷化工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潜在方向。

(二)变原材料为磷化工终端系列产品

比如世界第一磷储量国摩洛哥,已经把废能回收利用到发电上,磷肥厂自己完全可以解决用电。

我国高品位的磷在贵州,我们把磷从原材料一直到最后的终端产品无缝链接,做一系列的产品,这样就可以获得最高的利润。要完成这么一个无缝链接的过程,要有配套政策支撑,要有磷化工的领头大企业,要有新技术新产品,要科研院所、大学的团结协作,才能实现无缝对接。

(三)变依赖国外技术为自主发展道路

2011-2012年贵州重点磷化工拟在建项目

资料来源:拟在建项目网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① 邢启顺刘勇② 内容摘要: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势战略主要包括:发掘民族地域文化产业、开拓环境生态资源、多样化发展战略、拓展创意产业空间;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文化产业化改革步伐、产业主体培育、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经济社会环境建设;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防御战略主要包括:本土文化产业的全球战略、政府企业个人风险共担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消费主体培育战略;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规避战略主要包括:“引狼入室,与狼共舞”、制度改革,组织保障、人才培养坚持“走出,引入”、自我保护发展能力建设。 关键词:SWOT分析文化产业民族文化 SWOT分析是我们应用最多的工具,它代表着一种思考和分析的方法,是一种用于公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SWOT指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要素,SWOT分析也称态势分析。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在综合了著名的竞争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该方法分析直观、使用简单,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能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包括:“地方性”文化资源独特性与丰富性、文化生态环境良好、多元多样文化并存、后发展性有利于新的开拓空间;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包括:总体发展水平低、后发展性导致缺乏综合竞争力、 ①本文为杨晓航主持的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2009年度课题:《贵州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成果之一。 ②作者简介:邢启顺(1976-),汉族,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刘勇(1978-),男,贵 州民族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硕士。

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引言 磷矿是一种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非金属资源,主要用于生产磷肥、磷酸及磷化工产品。磷矿资源是磷化工发展的立业之本。磷矿资源在全世界已成为紧缺资源,我国磷肥和磷化工行业面临磷矿石原料危机,高品位的磷矿储量有限,我国已将磷矿资源列入2010年后不可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战略矿产之一。磷矿资源稀缺程度加大,掌控磷矿资源是磷化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贵州具有磷矿资源优势。目前贵州省已经查明的磷矿资源储量26.80亿吨,保有资源量19.74亿吨,其中经济的基础储量保有量7.06亿吨,位居全国第二。主要分布在开阳县,瓮安县,福泉市和织金县,开阳、瓮福两矿区富矿储量占全国富矿储量的三分之一。 贵州省P 2O 5 品位25%以上的磷矿资源储量合计为9.11~11.5亿吨,占全国该品级资源储 量的1/4。只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就能支撑贵州省磷化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深人分析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现状与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磷肥和磷化工行业面临磷矿石原料危机。2005年全球磷矿产量达到1.69亿吨,增加了8%,但总体磷矿产能的增长速度减缓,并且优质矿日渐减少,磷矿质量明显下降。中国已经居41个磷矿生产国之首,其次是美国、摩洛哥和前苏联地区。我国05年生产磷矿石3044万吨(折纯),较04年增长15.1%。美国一直是世界磷矿生产大国,但近年来一直减产,到2004年产量已经低于中国,成为第二磷矿生产大国。摩洛哥是世界第三磷矿生产国和最大的磷矿出口国,2004年磷矿出口量在1200万吨左右,而最大的进口国是美国,为250万吨。 随着摩洛哥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其磷矿出口将逐渐缩减。中国、俄罗斯大力发展下游产品以及中国限制磷矿石的出口,磷矿出口也将有所减少。因此,世界磷矿出口减少和磷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将导致磷矿石供需平衡吃紧。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未来国际磷矿石的价格将持续上升。 未来我国磷肥和磷化工行业,将面临严峻的磷矿石原料危机。磷矿是生产磷肥和磷化工的主要原料,而生产高浓度磷复肥需要的都是品位在30%以上的优质磷矿。目前,我国可以生产这些肥料的30%品位的富矿工业储量只有11.08亿吨,主要集中在云、贵、川、鄂等四省的八大磷矿区。国土资源部已将其列入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矿种之一。由于目前国家对磷矿石管理混乱,磷矿的乱采滥挖和高品位磷矿的低价出口问题十分突出,这将使未来的磷矿供应形势更趋严峻。据估计。到2010年我国磷肥产量1200万吨(折纯),约需磷矿石4650万吨,根据中国化学矿山协会测算,届时不包括其他磷产品用矿,仅磷肥用矿预计缺口在800万吨以上。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00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正式 版)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能源矿产资源中国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 富,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 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的特点是:蕴藏量大,但 勘探程度低;煤种齐全,但肥瘦不均,优质炼焦用煤 和无烟煤储量不多;分布广泛,但储量风度悬殊,东 少西多,北丰南贫;资源赋存东深西浅,露采煤炭不 多,且主要为褐煤;煤层中共伴生矿产多。油气资源 的特点是:石油资源量大,是世界可采资源量大于 150亿吨的10个国家之一;资源的探明程度低,陆 上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仅占全部资源的1/5,近海海 域的探明程度更低;分布比较集中,大于10万平方

千米的14个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的73%,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其他能源矿产,如地热,油页岩等在中国也比较丰富。 (二)金属矿产资源中国属于世界上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中国基本上都有探明储量。其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钒、钼、铌、铍、锂,居世界第四位的有锌,居世界第五位的有铁、铅、金、银等。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于几个地区,如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冀北和山西等3大地区,铝土矿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等省区,钨矿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锡矿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南;部分矿产储量大,质量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如钨、锡、铝、锑、稀土

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分析

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分析 磷矿是指在经济上可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磷系肥料,也可以用来制造黄磷、磷酸、磷化物及其他磷酸盐类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医药、食品、轻工、化工、国防等工业部门。我国磷肥生产所消耗的磷矿石约占总消费量的80%左右。 磷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很高,但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磷资源在全世界非常有限且分布极其不均。具有工业开采和商业开发价值、经济意义较高的优质磷矿床80%以上集中在4个国家:中国、摩洛哥(西撒哈拉)、南非、美国。因此,从全世界磷资源的地理分布、人口集中度、经济发展的程度及对磷资源的需求情况看,全世界磷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磷矿石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磷矿资源成因年代久远,成矿条件极其复杂,因而磷矿的再生性几乎不可能。磷矿资源一经开发利用,磷素随着各下游加工产品的消费领域分散到自然界中,不可再循环利用,因而磷资源又具有不可循环性。 由于磷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许多国家已经将磷矿资源列为战略资源。我国国土资源部在2001年对我国45个矿种供应国民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进行了论证,其结果表明,磷矿是2010年以后不能保证需求的矿种之一,属保护性开发的矿产资源。 因此,如何根据国内磷资源的特点进行合理加工利用,对于科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维持国内磷化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所在。 1 我国磷矿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分布情况 我国磷矿主要是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成矿年代主要为震旦纪和寒武纪,其次是泥盆纪。贵

州开阳磷矿区和瓮福磷矿区为中震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湖北胡集、宜昌和保康磷矿区为上震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云南滇池地区磷矿和四川马边磷矿区为下寒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四川金河和清平磷矿区为上泥盆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以上各矿区构成我国磷矿矿区的主 体部分。 震旦纪和寒武纪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矿体呈层状,其顶板和夹层以含磷白云岩居多,且含磷层与含磷白云岩层以不等、厚度相间、形成条带状或层纹状构造;磷矿物多为微—低碳氟磷灰石,多呈鲕状、假鲕状或凝胶状结构,其中夹裹有不等量的细散脉石矿物,主要也是碳酸盐矿物,不仅脉石矿物的物化性质与磷矿物相近,而且常需细磨方能单体解离。因此,氧化镁含量高,分选困难是此类矿床的两大特征。采出的原矿氧化镁含量一般在3%~6%,最高可达10%。 上泥盆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磷矿物主要是隐晶—细晶的碳氟磷灰石,因此富含硫磷铝锶矿(矿层顶板也为硫磷铝锶矿)而R2O3,含量高达9%~10%。此外,陕西金家河磷矿为中泥盆统浅 海相沉积磷块岩矿,茶店磷矿也属泥盆纪。 除磷块岩矿床外,我国东部和北部还分布有少量的岩浆岩磷灰石矿和海相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如河北涿鹿、矾山磷矿和承德马营磷矿均为岩浆岩矿床;江苏锦屏磷矿、新浦磷矿和湖北黄麦岭磷矿为磷灰岩矿床。这两类磷矿的磷矿物均为氟磷灰石,结晶颗粒较粗,虽P2O5品位为8%~ 14%,但分选容易。 我国磷矿资源广泛分布在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查明资源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在1亿t以上的有14个省、自治区。列前5位的依次是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和四川,分别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24%、16%、13%、12%和9%,前5位共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74%。我国磷富矿(P2O5品位高于30%)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具体地说,我国磷矿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湖北的宜昌地区、胡集地区、保康地区。从总体上看,我国磷矿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探明储量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大型磷矿及富矿高度集中在西南部地区。

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胡桂浦 版面:第 B3 版 制作:高小明 时间:2015-03-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一 系列关于文化产业的全新定位和发展思路,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等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 贵州省委、 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 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措施,六盘水市委、政府提出 了建设经济强市和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 遇,我们这一代人,真正走进了文化产业的春天。但是,要做强做大文化产 业,必须客观、理智地分析、应对外部形势和自身实际。
发展滞后 潜力巨大
由于历史、区位等因素的制约,六盘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体 现在起步晚、基础弱、规模小、结构单一、产业链短、效益低下等各个方面。 2012 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占比为 3.77%,贵州省为 2.22%,六 盘水市为 2.12%。这一组数据表明,贵州低于全国平均占比,而六盘水又低 于贵州的平均占比。六盘水的经济指标及综合测评已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而文化产业指标尚未及格。但是,如果纵向比较,2012 年六盘水市文化产 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占比为 2.12%,2013 年为 2.69%,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为全省第一,可见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支持乏力 认识不足

当前,六盘水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认识不足。主要体 现在市有关职能部门对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支持、奖励政策不了解、 不落实。 比如, 根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局联合下发的财税[2009]31 号文件中关于文化产业你税收减免的规定,一些部门没有落实到位。 第二个问题是支持乏力。主要体现在六盘水本土支持、奖励文化产 业发展的政策不够、资金不足。比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省 9 各市 州都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项目的的补助、贴息 和奖励。2012 年、2013 年,六盘水市级文产专项资金不足 200 万元,在 9 个市州中最低,仅为贵阳、遵义、铜仁等市州的十分之一,与六盘水在市州 中的经济地位很不匹配。 另外各市州根据国家、 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产业的 支持、奖励政策,制定了相应甚至更高的奖励标准,六盘水的奖励标准远低 于其他市州。 高端定位,全力赶超
第一个建议是高端定位。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国际标准旅 游休闲度假城市”的战略目标,这是一个很高的城市定位。文化产业的定位 必须与之适应, 甚至可以适当超前。 六盘水的文化资源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归纳为“神秘的夜郎文化、厚重的三线文化、独特的凉都文化”。我们 要突出比较优势,以“凉都文化”为核心,把这三大文化品牌做实、做足, 做出大文章,以此带动文化产业的全面跨越发展。 第二个建议是全力赶超。首先要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关于 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 科学制订本土文化发展政策, 严格督促各职能部门执

磷系阻燃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磷系阻燃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 2.1项目提出背景 (1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 2.3.1促进我国磷系阻燃剂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 2.4.1政策可行性 (23) 2.4.2市场可行性 (23) 2.4.3技术可行性 (23) 2.4.4管理可行性 (24) 2.4.5财务可行性 (24) 2.5磷系阻燃剂项目发展概况 (24)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

贵州矿产资源分

贵州矿产资源分

————————————————————————————————作者:————————————————————————————————日期:

贵州省矿产资源分布贵阳市 清镇市:铝土矿、赤铁、硫铁、磷、重晶石、石灰石、煤、大理石 修文县:铝矾矿、铁矿石、煤、重晶石、 息烽县:磷矿、硫铁矿、煤、重晶石、铝矾矿、石灰石、硅石 开阳县:磷 白云区:铝、铁、煤、石灰石、重晶石、大理石、高岭土、耐火粘土 乌当区:铁矿、重晶石、铝土矿 花溪区:煤、硅石、大理石、重晶石、水晶石、石灰石、铸型沙 遵义市 仁怀市:煤、硫铁矿 赤水市:煤、盐卤、硅砂 红花岗区汇川区:煤炭、硅石 遵义县:天然气、煤、硅砂 绥阳县:煤、铅锌、硫铁、铁、石膏、芒硝、钾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铁、煤、石膏、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汞、煤、铁 习水县:煤、黄铁矿、重晶石、高岭土、石灰土、大理石、铁、铜

正安县:煤、铁、萤石、重晶石、石膏、铅锌 凤岗县:煤、水泥灰岩、萤石、重晶石、铁矿 湄潭县:石墨矿、沸石矿、汞、重晶石、高岭土、 桐梓县:煤炭、石灰石、钾矿、黄铁矿、菱铁矿、滑石、高岭土、白云岩、石英 岩矿、商品大理石、方解石、石膏、赤铁矿、铅锌矿、铝土矿 余庆县:煤、陶土、磷、高钙石灰岩、重晶石 六盘水市 六枝特区:煤、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硫铁 水城县:煤、铁、铅、溶剂石灰石、白云石、硫铁、水泥、石灰岩 盘县:石灰石、白云石、煤 安顺市 西秀区:煤、粘土、耐火粘土、水晶石、铁、铜、重晶石、大理石、高钙石灰石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重晶石、大理石、煤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煤、氧化镁、铁、铜、汞、硝、硅、石硅砂、水晶石、萤石、冰洲石、方解石、大理石、花岗石、粘土、陶土、石灰石 普定县:煤、铁、铜、石膏、铅、锌、硅石、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 平坝县:煤炭、铁矿、铝土矿及石灰岩、白云岩、硅石、高岭石、绿泥石、重晶石、云母 紫云县:砂石矿、煤、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重晶石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问卷调查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问卷调查 各位同学,你们好!我们是贵州民族学院传媒学院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生。由于课程的需要,我们现在要进行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是有关贵州高校的大学生对贵州文化产业的了解情况,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有关问题。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书报刊营销、广播电视、文艺表演、音像制品、旅游文化、以及文化演出场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本调查是半封闭式的,可畅所欲言,无对错之分,同时可多选。请您根据您所了解的情况填写以下问卷,在符合的选项上画“√”。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请您放心填写,您的回答对我们至关重要,谢谢您的参与! 一、基本信息 1.您就读的学校: 2.您的专业: 3.您来自:(只需填省份) 二、主体内容 1.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贵州的 A.媒体宣传 B.朋友介绍 C.自己亲身体验

D.其他: 2.贵州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A.气候 B.地形 C.民族 D.饮食 E.其他: 3.您喜欢贵州的什么文化 A.民族风俗文化 B.住房饮食文化 C.旅游服务文化 D.其他: 4.您认为贵州有哪些文化特色 A.民族多样 B.小吃遍布 C.喀斯特地貌 D.风景独特 E.其他: 5.您认为以下的哪些选项包含在贵州的特色文化里

A.茅台酒 B.牛肉干 C.都匀毛尖 D.臭豆腐 E.其他: 6.您认为贵州的什么文化对全国的影响最大 A.酒文化:茅台 B.香烟:黄果树 C.民族工艺:蜡染 D.饮食文化:辣椒 E.其他: 7.您认为最能代表贵州形象的特色文化是: A.茅台酒 B.黄果树香烟 C.民族风情 D.喀斯特地貌 E.其他: 8.您对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 B.一般 C.不太了解

关于编制磷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磷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265093496.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磷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 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 2.3.1促进我国磷矿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 2.4.1政策可行性 (10) 2.4.2市场可行性 (10) 2.4.3技术可行性 (11) 2.4.4管理可行性 (11) 2.4.5财务可行性 (11) 2.5磷矿项目发展概况 (12)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介绍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介绍 铁矿:全国已探明的铁矿区有1834处。大型和超大型铁矿区主要有:辽宁鞍山一本溪铁矿区、冀东一北京铁矿区、河北邯郸一刑台铁矿区、山西灵丘平型关铁矿、山西五台一岚县铁矿区、内蒙古包头一白云鄂博铁锈稀土矿、山东鲁中铁矿区、宁芜一庐纵铁矿区、安徽霍丘铁矿、湖北鄂东铁矿区、江西新余一吉安铁矿区、福建闽南铁矿区、海南石碌铁矿、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钒钛磁铁矿、云南滇中铁矿区、云南大勐龙铁矿、陕西略阳鱼洞子铁矿、甘肃红山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新疆哈密天湖铁矿,等等。 锰矿:全国已探明的锰矿区共有213处,主要有:辽宁瓦房子锰矿;福建连城锰矿;湖南湘潭、民乐、玛瑙山、响涛园等锰矿;广东有小带、新椿等锰矿;广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锰矿;四川高燕和轿顶山锰矿;贵州遵义锰矿。 铬铁矿:有56处产地,主要是新疆萨尔托海、西藏罗布莎、内蒙古贺根山、甘肃大道尔吉等铬矿。 铜矿:已探明矿区910处,主要为:黑龙江省多宝山;内蒙古自治区乌奴格吐山、霍各气;辽宁省红透山;安徽省铜陵铜矿集中区;江西省德兴、城门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阳新铜矿集中区;广东省石菉;山西省中条山地区;云南省东川、易门、大红山;西藏自治区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舍勒等铜矿。 铝土矿:有310处产地,主要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苏、宽草坪;河南省的曹窑、马行沟、贾沟、石寺、竹林沟、夹沟、支建;山东省的淄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果那豆;贵州省的遵义(团溪)、林歹、小山坝等铝土矿区。 铅锌矿:有产地700多处,主要为:黑龙江省的西林;辽宁省的红透山、青城子;河北省的蔡家营子;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诺、东升庙、甲生盘、炭窑口;甘肃省的西成(厂坝);陕西省铅硐山;青海省的锡铁山;湖南省的水口山、黄沙坪;广东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苏省的栖霞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厂;云南省的兰坪、会泽、都龙;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铅锌矿。 镍矿:有产地近百处。主要是吉林省的红旗岭、赤柏松;甘肃省的金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拉通克、黄山;四川省的冷水菁、杨坪;云南省的白马寨、墨江等镍矿。 钼矿:有产地222处,主要是吉林大黑山;辽宁省杨家杖子、兰家沟;陕西省金堆城;河南省栾川等钼矿。 钨矿:探明产地252处,主要是江西省西华山、漂塘、大吉山、盘古山、画眉坳、浒坑、下桐岭、岿美山;福建省行洛坑;湖南省柿竹园、新田岭、瑶岗仙;

中国磷矿资源研究[1]

华中矿业 深度研究 中南大学 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 中国磷矿资源研究

探查资源创造价值中国磷矿 资源研究 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摘要6 1 我们的观点 (8) 磷矿资源事关粮食安全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循环再利用 (8) 政策收紧,磷矿石资源将更为稀缺 (8) 我国磷矿资源仅够开采20年 (9) 我国已经开始磷矿资源的整合步伐 (9) 磷矿供应偏紧,国际价格上升 (10) 国内磷矿石价格已至历史高位,仍有上涨空间 (10) 黄磷产能仍然过剩,价格短期震荡,后期成本上升推动价涨 (11) 热法磷酸和湿法磷酸之争 (12) 磷矿资源整合相关上市公司受益 (12) 2 磷矿及其用途 (12) 磷矿及磷矿石 (12) 磷矿简介 (13) 磷矿石种类 (14) 磷矿的需求和用途 (14) 3 磷矿资源:中国磷矿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居全球第二位 (17) 摩洛哥拥有500亿吨以上储量,占全球的77% (17) 我国磷矿资源 (21) 磷矿资源概况 (21) 我国磷矿资源分布 (22) 中国磷矿资源的特点 (24) 我国磷矿床类型 (25) 4 磷矿的采选技术不断提高,国内低品位磷矿石开始得到利用 (26) 磷矿开采:地下开采约占60%,露天开采约占40% (26) 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采矿方法比较简单,安全系数较高 (27) 磷矿的选矿 (27)

磷矿的选矿方法 (27) 工艺流程 (30) 5 世界和我国的磷矿需求现状 (31) 世界磷矿资源供需偏紧 (31) 美国于80年代限制磷矿出口 (32) 摩洛哥积极地发展磷复肥产业,逐渐减少磷矿石的出口 (33) 我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限制磷矿石出口 (34) 6 磷矿石价格持续走高,磷化工产业链加速运转,看好未来磷矿石价格走势 (36) 国内市场行情走高 (36) 中长期磷矿石仍看涨 (40) 从长远看,磷比钾更缺 (40) 国外磷矿石价格较国内高出80% (41) 国内磷肥大量出口价格上涨为磷矿石价格上涨提供了空间 (42) 生产费用增加、运费上涨 (43) 资源整合有助于磷矿石价格健康发展 (44) 7 中国磷化工行业和相关上市公司 (45) 澄星股份(600078) (46) 六国化工(600470) (48) 天原集团(002386) (50) 湖北宜化(000422) (50) 兴发集团(600141) (51) 云天化(600096) (52) ST马龙(600792) (53) 金正大(002470) (54) 泸天化(000912) (54) 鲁西化工(000830) (55) 赤天化(600227) (55) 芭田股份(002170) (55) ST鲁北(600727) (55)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极有可能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 4.十六届三中全会带来的融资机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决议,使民营资本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无疑会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对于进入成本较低、地方经济实力较弱的贵州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机遇。 (三)贵州旅游市场的劣势 1.交通很不方便。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贵州XX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贵州XX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当代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西部地区,尤其是我区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可以说还刚刚起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显得非常弱小。为了促进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委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化产业界定和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和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力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分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9大门类。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的制约和影响,我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目前,在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已有娱乐、音像、影视、演出、报刊图书、网络文化、艺术培训等国有、集体、个体文化产业,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营格局。从文化部门统计的资料看,2005年底全区在文化部门登记的文化经营户近900家,其中网吧132家,音像制品经营282家,歌舞厅53家,电子游戏72家,台球36家,音乐茶室46家,棋牌室27家,游乐场8家,营业性演出团休7家,图书业101家,印刷业50家,复印打字121家,电脑软件经营户8家,文化传媒(含广电)18家。2005年从业人员约3000人,年总产值约1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0.03%,按平均赢利15%计算利润达1500万元。年人均赢利5000元。这些文化产业的逐步兴起和形成,拓展了就业门路,开辟了新的经济文化发展领域,增加了地方财政税收,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但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我区的文化产业还显得很薄弱,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全区文化产业经营户的总量不到贵阳市的五分之一,不到遵义市的三分之一。全区有100台以上电脑的网吧经营户仅有3家,且集中在毕节市,其余各县上50台电脑的经营户较少,大都在30台左右,并且经营情况较差。在农村,除个别县(市)的乡镇有一两家网吧外,其余均未开设。艺术品市场、书画市场、文物市场尚未形成,电影市场严重滑坡,基本倒闭,文化旅游市场尚未完全启动。文化产业中不少项目经营惨淡、效益不佳。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发展文化产业认识不到位 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在于自身陈旧观念的束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滞后,产业意识不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发展的模式中,等、靠、要思想突出,存在畏难情绪,怕担风险。只拘泥于投资风险小或是传统经营项目,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美好前景及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因而不重视,不主动抓文化产业,在今年5月18日至21日,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毕节地区是全省唯一没有参加的地区。而经济实力不如我区的铜仁地区却能在交易会上签约42个项目,金额达30亿元。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体制上、机制上还存在着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现象,权责不明晰,致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2、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缺乏 由于我区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和各县(市)财政属吃饭财政,只保职工工资,投入文化产业

磷化工产业浅析

对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浅析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磷化工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来,部分骨干企业逐渐形成了自已的经营特色与品牌,如云、贵、川、江、浙的企业占领了大部分的国内磷化工市场,并大量向国外出口产品。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磷酸盐生产国,磷酸盐生产企业正逐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我国磷化工行业虽然发展迅速,生产和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资源和环保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威胁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正是目前我国磷化工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磷矿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资源总量仅次于摩洛哥,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磷矿具有分布相对集中、外运困难、贫矿多、富矿少、采选难度大的特点。截止2002年底,全国共有矿产地447处,其中大型72处,中型137处,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保有资源储量167.86亿t,其中储量21.11亿t,基础储量40.54亿t,资源量127.32亿t。探明的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四川5省,而北方和东部地区可供利用的资源储量较少,大部分地区所需磷矿均依赖云、贵、鄂3省供应。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云贵地区,又相对受到外部铁路运输条件的制约。近年来我国磷肥、磷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磷矿的供应形势日趋紧张,磷矿价格持续上涨。 我国磷矿平均品位16.95%,P2O5大于30%的富矿储量只有10.69亿t,仅占总储量的8.12%,绝大部分磷矿属中低品位矿石,而且80%左右是沉积型胶磷矿,需经选矿富集才能作为高浓度磷酸盐的原料。P2O5大于30%的富矿工业储量集中分布在5个省份,所占比例分别为:云南35.86%;贵州45.52%;湖北9.87%;四川6.82%;湖南1.91%。湖北富矿储量的96%集中在宜昌磷矿,其一级品夹在上贫矿和下贫矿之间,厚度约1.7m,虽可采取选择性开采,但

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立项投资融资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项目概论 (1) 一、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6) 十一、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0)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2)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3)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3) 二、工艺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4)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 二、污染物的来源 (29) (一)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二)年产30万吨磷精粉建设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关于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问卷调查(doc 10页)

关于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问卷调查(doc 10页)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问卷调查 各位同学,你们好!我们是贵州民族学院传媒学院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生。由于课程的需要,我们现在要进行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是有关贵州高校的大学生对贵州文化产业的了解情况,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有关问题。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书报刊营销、广播电视、文艺表演、音像制品、旅游文化、以及文化演出场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本调查是半封闭式的,可畅所欲言,无对错之分,同时可多选。请您根据您所了解的情况填写以下问卷,在符合的选项上画“√”。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请您放心填写,您的回答对我们至关重要,谢谢您的参与! 一、基本信息 1. 您就读的学校: 2. 您的专业: 3. 您来自:(只需填省份) 二、主体内容 1. 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贵州的? A.媒体宣传 B.朋友介绍 C.自己亲身体验 D.其他: 2. 贵州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A.气候 B.地形 C.民族 D.饮食

E.其他: 3. 您喜欢贵州的什么文化? A.民族风俗文化 B.住房饮食文化 C.旅游服务文化 D.其他: 4. 您认为贵州有哪些文化特色? A.民族多样 B.小吃遍布 C.喀斯特地貌 D.风景独特 E.其他: 5. 您认为以下的哪些选项包含在贵州的特色文化里? A.茅台酒 B.牛肉干 C.都匀毛尖 D.臭豆腐 E.其他: 6. 您认为贵州的什么文化对全国的影响最大? A.酒文化:茅台 B.香烟:黄果树 C.民族工艺:蜡染 D.饮食文化:辣椒 E.其他: 7. 您认为最能代表贵州形象的特色文化是: A.茅台酒 B.黄果树香烟 C.民族风情 D.喀斯特地貌 E.其他: 8. 您对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 B.一般 C.不太了解 D.一点也不了解

5. 全球磷矿石及磷化工行业分析

全球磷矿石供给状况 全球磷矿石资源分布 图全球磷矿石资源分布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世界磷矿石基础储量500 亿吨,经济储量为180 亿吨,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中东、北美、南美等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包括西撒哈拉)、因该国磷矿储量达500多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4,出口量占世界的总输出量的40%,都居世界第一位,称为“磷矿王国”。中国和美国的磷矿石资源分布较为集中。 全球磷矿石产量 从产量上看,2009年、2010年、2011年全球磷矿石产量分别为亿吨、亿吨和亿吨。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磷矿石生产国,2009年、2010年、2011年总产量分别为6020万吨、6800万吨和812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和%。 每年磷矿石的贸易量约为300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7%左右。非洲和中东是主要的出口地,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口。 由于美国、中国等传统的生产大国开始限制磷矿石出口,美国磷矿石产量持续下降并已沦为进口国,出口高浓度磷复肥;中国亦对磷矿石实行配额出口,改为出口黄磷及高浓度磷肥等下游产品,矿石出口量近年来稳定在150万吨左右。

全球磷矿石贸易越来越倚重于非洲(主要是摩洛哥)、中东等储量丰富区域。 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2009年中国磷矿石基础储量为37亿吨,次于摩洛哥居全球第二,资源储量170亿吨。但中国磷矿质量较差,全国磷矿平均品位P2O5在17%左右,矿石品位大于30%的富矿只有亿吨,富矿占磷矿总量约%。因此,大部分的磷矿必须经过选矿富集后才能满足湿法磷酸生产的需要。 目前除中国以外的磷矿石生产大国均已经实现了高集中度。摩洛哥的磷资源开采基本由其国有企业OCP一家控制,OCP计划建设400万吨磷铵产能,减少矿石出口;约旦国内磷矿石的生产主要由其国企Jordan Phosphate Mines控制;美国国内经营磷矿石生产的公司已减少到6家,其中Mosaic控制了50%的生产能力;中国在2001年将磷矿石列入2010后不能满足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20种矿种之一后,2008年开始对磷矿出口实行配额制。 全球磷矿石消费与需求 未来五年内磷矿石产能将扩大26% 预计世界磷矿石产能将会扩大26%,从2010 年的亿吨增长至2015 年的亿吨。这一产量增长将来自于现有装置扩能、当前生产商新矿启动计划以及新兴生产商的新产能投产。从地区层面来看,实际上所有地区的潜在供应均将增长,但大部分将出现在非洲,占2010 至2015阶段供应增长的一半。 在2010~2015 年间,将会出现大约1500 至2000 万吨的新增矿石出口产能。以2010 年3000 万吨的贸易量为基数,这一吨位意味着出口供应能力将增长56%。如果所有这些项目均能按计划进行,那么中期内磷精矿将不会出现供应短缺问题。 近期内商品磷酸产能增长有限 在2010~2015 年间,全球磷酸产能预计净增长920 万吨,达到5760 万吨P2O5。中国的扩产将占到这一增长的三分之一。在2010~2015 年间,有近34 个新建酸单元计划投产,其中中国15 座,摩洛哥6 座,沙特3 座。就全球层面来看,商品酸产能增长估计为100 万吨P2O5,其中86 万吨来自于突尼斯和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