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毕业设计(中学教学楼)
中学教学楼开题报告

中学教学楼开题报告中学教学楼开题报告一、引言中学教学楼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学楼的设计和建设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开题报告旨在探讨中学教学楼的设计与建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教学楼的建设和改造成为了教育部门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教学楼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空间利用率低、教室布局不合理等。
因此,有必要对中学教学楼的设计进行重新思考和优化。
三、设计原则1. 空间利用率高:中学教学楼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的利用率,合理规划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功能区域,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2. 灵活性和可变性:教学楼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以适应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例如,可以设计可移动的隔断,根据需要合并或分割教室空间。
3. 舒适性和环保性:教学楼的设计应注重舒适性和环保性,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和声学环境,同时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
4. 安全性和便捷性:教学楼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和便捷性,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确保学生和教师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四、设计要点1. 教室设计:教室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场所,应注重教室的布局和设施。
教室的座位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教师讲台和学生桌椅的布置应合理,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教室应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以支持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2. 办公室设计:教师办公室是教师备课和教学准备的重要场所,应注重办公室的布局和设施。
办公室应提供足够的工作空间和储物空间,同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软件,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3. 图书馆设计:图书馆是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应注重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和书籍管理。
图书馆应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多样化的图书资源,同时配备电子检索系统和自助借还设备,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公共区域设计:教学楼的公共区域如走廊、楼梯间等也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
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 引言本文将对教学楼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进行详细阐述。
教学楼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其设计应兼顾教学功能和舒适性,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逐步思考教学楼毕业设计的各个步骤,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研究目标教学楼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座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现代化教学楼。
该教学楼应具备以下特点:•合理的空间布局,包括教室、实验室、自习室等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舒适的学习环境,包括良好的照明、通风和温度控制;•先进的科技设施,如多媒体教室、智能化设备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包括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
3. 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步骤:3.1. 调研与需求分析首先,我们将对现有教学楼进行调研,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同时,我们将与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教学楼设计的需求和期望。
3.2. 概念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将进行概念设计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将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最合适的方案。
3.3. 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确定后,我们将进行详细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将包括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室内布局设计、设备选择等。
我们将充分考虑空间利用率、功能划分、舒适性等因素。
3.4. 施工与监督完成详细设计后,我们将开始施工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对施工进展进行监督,并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实施。
3.5. 验收与改进当教学楼建设完成后,我们将进行验收工作。
同时,我们还将收集用户的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4. 预期成果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我们预期能够获得如下成果:•一份教学楼设计方案,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应用先进科技设施的教学楼,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采用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教学楼,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 时间计划为了按时完成教学楼毕业设计,我们将制定以下时间计划:•第一周:调研和需求分析;•第二周:概念设计;•第三周:详细设计;•第四至第八周:施工与监督;•第九周:验收与改进。
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毕业设计是我们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综合锻炼环节,此次设计的意义重大。
毕业设计的实质目的就是让我们独立系统地深入了解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的过程,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屋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自己的设计出发,学会应用知识于现代建筑的具体实践之中,在设计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集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培养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通过自己对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使我的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的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
并培养我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绘制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
对于建筑,它不但要为人们提供一个空间,而且要为人们创造一个有组织的空间环境。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
另外,建筑在为人们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内部空间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有组织的外部空间环境。
房屋的建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物质生产过程,影响房屋设计和建筑的因素很多。
因此在施工前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编制出一整套设计施工图纸和文件。
实践证明,遵循必要的设计程序,充分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划分必要的设计阶段,对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多快好省地设计和建造房屋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土木工程类的大学生,我们通过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独立从事土木设计和施工打下扎实基础。
我的毕业设计选题为“遂宁中学教学楼2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教学楼是学校师生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它主要由各种不同要求的教室、辅助用房以及交通面积组成, 普通教室和合班教室是数量最大、使用率最高的主要房间, 教室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5]国家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七院校合编.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②.截面初估:对于受弯构件,可取梁高,梁宽;
③.荷载计算:按照“结构设计条件”给出的各项进行计算;
④.内力计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分别采用分层法和D值法计算,并绘制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图(包括弯距图、剪力图与轴力图);
⑤.内力组合:考虑各种不利、有利因素对各个控制截面进行内力组合;
⑥.截面设计:进行框架梁、柱截面配筋计算,并绘制下列结构施工图;柱平面配筋图及其大样,梁平面配筋图及其大样;板平面配筋图;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2003
[7]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8]龚思礼主编.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二)工作流程
1.收集资料2.建筑设计3.结构计算4.绘制图纸5.总结答辩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总设计时间为十五周。各部分设计进度如下:
第1周:布置设计任务、查阅外文资料、了解设计内容;
第2周:编写开题报告,初步确定建筑设计方案;
第3周:手绘建筑设计方案草图;
第4周:绘制建筑设计图纸;
港西中学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土木工程港西中学教学楼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学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中之重,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现代中国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追求目标,为了更好的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我们必须立志于将中学教学楼建的特色化,人文化,科学化。
而且教学楼需要更加立足以人为本的角度服务于学生和教师,以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为基本目的。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港西中学为保驾护航,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拟建一栋综合性的教学大楼,教学楼位于校园主干道丁字楼口处。
二、市场调研与资料收集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像其它社会产品一样,它不可能不经过历史更新与换代过程。
教育建筑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
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
教育建筑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外,还要求具备“以人为本”优化教育建筑形式,因此,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的时候,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生活方式,结合社会流行的时尚和审美倾向,并且仔细研究校园所能体现的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具体来说:1 教育建筑的功能体1)满足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各种活动 ;2)满足师生间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的活动需要 ;3)满足师生生活的空间需要 ;4)提供具有人文性 ,艺术性 ,并使其具有高品味的文化氛围的环境 ,给师生们以精神营养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2 “以人为本”优化教育建筑形式教育建筑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
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典雅、庄重、自然才是其本质特征。
现在有些设计,过分强调造型,体型过分夸张,装饰过分豪华,违背了教育建筑的本质。
因此,在校园建筑形象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以功能的实际需要来分割立面和开窗,强调韵律与节奏感,巧妙运用材质进行搭配,摒弃无谓的装饰和多余的构件,利用建筑自身的真实结构解决建筑舒适性问题,使其更符合可持续发展之道。
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一):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深圳市福田区某中学第六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题目来源:□导师实际科研项目√导师自拟题目□其他题目属性:√工程设计型□理论研究型□软件开发型□其他研究方向: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一、设计目的: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后,必须进行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从学习转向工作岗位必要的过渡阶段。
通过这个阶段的工程设计、施工或专题研究,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解决一般建筑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同时通过使用和熟悉结构辅助设计软件,了解软件编制原理,掌握计算软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及现行规范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体现。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良好习惯。
二、设计原始资料1、气象条件:室外气温:基本气温最低为8℃,最高为35℃;冻土深度:——;基本雪压:——;基本风压:0.75kN/m2。
2、地质资料:18m以上为粉质黏土,fak=180kPa,地下水位深15m。
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土类型为III类。
4、地面粗糙度类别D类。
5、建筑场地:60m×40m。
6、提供的建筑材料:(1)钢筋:HRB400级,HRB500级,HRBF400级,HRBF500级,HPB300 级。
(2)混凝土:C20- C45。
(3)砌体(填充墙):加气砌块、空心砌块,强度等级 MU7.5(加气砌块、空心砌块容重不大于8kN/m3),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三、建筑物组成及功能要求深圳市福田区某中学第六教学楼,拟建6层,总建筑面积5000~6000平方米左右,室内外高差0.6m。
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其中普通教室40个左右,每个70平方米左右;多功能大教室3-5个,每个200平方米左右;设电梯两部。
中学教学楼开题报告

中学教学楼开题报告1. 项目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中学教学楼设计与建设的开题报告。
中学教学楼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学习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将基于市场需求和教育理念,从教学楼设计、功能规划和施工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提供中学教学楼设计与建设的指导建议。
2. 目标及背景2.1 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符合教育需求、满足教学需求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学教学楼。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楼设计和设施规划,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体验。
2.2 背景当前,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和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中学教学楼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一方面,教学楼需要提供足够的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等空间,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和科学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学楼需要考虑课堂环境、功能分区和交通流线等因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3. 研究方法本项目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和调研数据分析,以及专家咨询等方式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实地考察:参观多个中学教学楼,了解其设计、布局和功能规划等情况。
•数据分析:收集并分析学生人数、课程设置、教师需求等相关数据,以确定教学楼规模和功能布局。
•调研问卷: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等不同群体进行问卷调研,收集对中学教学楼设计的需求和意见。
•专家咨询:请教育专家、建筑设计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等专家进行咨询,获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4. 研究内容4.1 教学楼设计本项目将对中学教学楼的设计进行研究,包括教室布局、教室大小和设施配置等方面。
根据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合理的教室数量和大小,以及不同教室的功能分区和设施要求。
4.2 功能规划本项目将对中学教学楼的功能规划进行研究,包括教室与实验室的布局、学生活动室的设置、教师办公室的规划等方面。
通过调研问卷和专家咨询的方式,确定各功能区域的设置和规划。
4.3 施工过程本项目将对中学教学楼的施工过程进行研究,包括选址、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中学教学楼-毕设开题报告指导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设计题目:洪山中学教学楼(6.6+3.3+6.6) x3.9此课题为设计一栋多层教学楼,建筑总占地面积在1200平方米以内,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左右,房屋总层数为6层,主体结构高度约为25米,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设地点:武汉市场地面积:长X宽=_60x20 m建筑面积:6000左右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7主导风向:南北基本风压:0. 42_KN/m2基本雪压:0.5场地地震效应:建筑物所在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时考虑近震影响,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II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按所在地区考虑。
地质水文情况:场地平坦,周围无相邻建筑物,自上而下土层分布情况为:①新近杂填层(第一层),耕土及建筑垃圾,厚度0.5—0.8米,欠压密。
②粘土层(第二层),地质主要岩性为粉质粘土,硬塑状态,含少量的铁镒氧化物,厚度约4. 1 米,fk= 195kPa, Esl=9. 95MPa<>③淤泥质粘土层(第三层),地质岩性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稍湿,厚度约3 米,f k=90kPa, Es2=3. 2MPa o④粘土层(第四层),地质岩性为棕色粘土,稍湿,含铁锦结核,坚硬,厚度未揭露,f k=350kPao地下水位较低,无侵蚀性。
施工技术条件:各种机具能满足现浇结构要求。
结构设计要求如下:上部结构形式:框架基础结构形式:独立基础通过此次设计,检验所学过的知识,锻炼自己动手的能力,加深对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理解,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熟练地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好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1.此次的设计,完成的基本内容包括:1.1文字成果(1)外文资料翻译成果及开题报告(2)毕业论文学生工作日志(3)计算说明书1.2图纸成果(1)建筑图纸,包括主体结构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局部结构详图,包括卫生间、楼梯等构造详图、建筑总说明(2)结构施工图主要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及大样、结构平面布置及现浇板的配筋图,框架配筋图,楼梯、、阳台、雨棚等附属结构布置及配筋图,等2. 关键理论、技术和完成课题方案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用分层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用D值法或反弯点法,求水平地震作用时用底部剪力法, 楼板内力采用塑性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理工类)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页脚内容3
页脚内容4
页脚内容5
页脚内容6
三、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期目标:
可行性分析:
1.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建筑设计能力,制图能力,建筑的结构选型,加强建筑的功能分析、空间组合、内外环境、造型处理等方面的能力,熟练掌握了建筑设计、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等程序阶段,能够独立完成整套的完整的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
2.这次设计参考了三岔乡的资源条件和环境背景,是在尽量符合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对三岔乡基本概况(区位条件、地形地貌、人口与用地、道路交通、资源条件、建设条件等)、现状条件、发展背景等的了解分析,以及中小学教学楼的建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力求满足社会需求以及业主方的期望。
3.具体程序:
页脚内容7
页脚内容8
页脚内容9
页脚内容10
页脚内容11
页脚内容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