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链接:正确认识参照物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汇总(沪科版)

中考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汇总(沪科版)

第一部分 运动复习提纲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 、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参照物6句口诀

参照物6句口诀

参照物6句口诀参照物是指在物理、工程、建筑等领域中用来比较不同物体之间位置、大小、形状等特征的物体。

以下是创建与标题相符的正文的6句口诀:1. 确定研究对象,选择参照物。

2. 相对运动定律,两个物体共命运。

3. 几何学公式,形状、大小关系清。

4. 参考系选取,确定运动状态。

5. 相对速度公式,两个物体运动情。

6. 作用反作用力,作用点、大小看情况。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参照物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以及在物理学、工程和建筑等领域中如何应用。

除了正文外,还可以在正文中加入一些拓展内容,例如:1. 确定研究对象:在物理和工程研究中,研究对象通常是某个系统或物体,需要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来比较和研究。

例如,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需要选取一个静止的参照系来研究。

2. 相对运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是遵循牛顿第二定律的。

即F=ma,其中F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m是两个物体的质量,a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加速度。

3. 几何学公式:在几何学中,一些基本的公式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物体之间的形状和大小关系。

例如,对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公式d=s/t来计算。

4. 参考系选取:在物理学和工程研究中,需要选取一个参考系来保持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

常见的参考系包括静止的参考系、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5. 相对速度公式: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用公式v=v0+at 来计算,其中v0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初始速度,a是它们之间的加速度,t是它们之间的时间差。

6. 作用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可以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即F1=ma1,m1是作用在物体1上的力,a1是作用在物体1上的加速度,F2=ma2,m2是作用在物体2上的力,a2是作用在物体2上的加速度。

参照物的巧妙判断方法

参照物的巧妙判断方法

参照物的巧妙判断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判断和决策。

而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就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参照物。

参照物是指用来进行比较和判断的标准或依据。

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对于判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巧妙的参照物判断方法,帮助你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首先,当我们需要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或品德时,可以以他的言行举止作为参照物。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够反映出其内在的品质和性格。

比如,一个人是否诚实守信,可以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来判断。

如果一个人言行一致,言行与承诺相符,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因此,言行举止可以成为判断一个人品德的参照物。

其次,当我们需要判断一个事物的优劣时,可以以其实际效果作为参照物。

事物的实际效果往往是最直接的反映。

比如,一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可以通过它的使用效果来判断。

如果一个产品使用后效果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产品是优质的。

因此,实际效果可以成为判断事物优劣的参照物。

此外,当我们需要判断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可以以其可行性和效果作为参照物。

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判断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比如,面对一个管理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来进行判断。

如果一个解决方案既可行又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解决方案是合适的。

因此,可行性和效果可以成为判断解决方案的参照物。

最后,当我们需要判断一个观点的正确性时,可以以其逻辑性和事实依据作为参照物。

一个观点是否正确,往往取决于其逻辑是否严密,是否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支撑。

比如,面对一个学术观点,我们可以根据其逻辑性和事实依据来进行判断。

如果一个观点逻辑严密,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支撑,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因此,逻辑性和事实依据可以成为判断观点正确性的参照物。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对于判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进行判断。

八年级物理参照物口诀

八年级物理参照物口诀

八年级物理参照物口诀【引言】八年级物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其中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

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掌握好参照物的概念对于理解物理现象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组八年级物理参照物口诀。

【参照物的概念解释】参照物是指在研究物体运动时,用来作为比较标准的其他物体。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参照物来判断。

在物理学中,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八年级物理参照物口诀详解】动与静,相对论,选好参照物,一切明了。

速度快慢知运动,位置变化定静止。

【口诀解释】1.动与静,相对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参照物下可能呈现不同的运动状态。

2.选好参照物,一切明了:研究物体运动时,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3.速度快慢知运动:通过观察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4.位置变化定静止:当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判断物体处于运动状态;若位置未发生变化,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口诀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参照物口诀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例如,当研究一辆汽车在公路上的运动状态时,我们可以选取地面作为参照物。

如果汽车的速度大于地面,那么汽车就是在运动中;如果汽车的速度小于地面,那么汽车就是静止的。

【练习与总结】请同学们尝试运用参照物口诀,分析以下实例:一艘船在河水中行驶,船上的乘客感觉自己静止不动,河岸上的树木却迅速向后移动。

请问,乘客和树木分别选取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通过学习八年级物理参照物口诀,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相对性,提高物理学习效果。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指导:参照物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指导:参照物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指导:参照物
2019学年中考物理备考知识指导:参照物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因此就得不断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物理备考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参照物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一般不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多以地面为参照物。

一个是静止还是运动的,要看是以那个物体为标准。

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referenceobiect).
站在上升电梯里的人,以电梯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将
是不同的,这就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客观性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平时,我们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另一物体(参照物)而言,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无论是否提到参照物,参照物总是存在的,这就是参照物的客观性。

2、假定性参照物只是假定不动而不是真的不动,与其它物体一样,它也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便是参照物的假定性。

八年级物理参照物口诀

八年级物理参照物口诀

八年级物理参照物口诀摘要:一、引言二、口诀内容1.参照物的选择2.相对运动3.静止和运动4.参照物的应用三、口诀的启示与应用1.理解物理概念2.分析实际问题四、结论正文:一、引言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参照物口诀是一个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物理概念的重要工具。

通过简洁明了的口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参照物的选择、相对运动、静止和运动等基本物理概念,从而为深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口诀内容1.参照物的选择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

根据口诀“定参照,观物体,选标准,勿自转”,我们可以得知,选择参照物时要考虑观察的物体、运动的类型以及参照物自身是否发生转动。

2.相对运动口诀“相对运动,速度相等,方向相反”告诉我们,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是因为在相对运动中,两个物体的距离变化是同步的。

3.静止和运动根据口诀“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可以了解到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概念。

一个物体在某个参照物下是静止的,但在另一个参照物下可能是运动的。

4.参照物的应用口诀“分析运动,先选参照,观察物体,判断运动”强调了参照物在分析物体运动中的重要性。

只有正确选择参照物,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口诀的启示与应用1.理解物理概念参照物口诀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帮助我们快速掌握物理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运用口诀,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2.分析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参照物口诀,正确选择参照物,分析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准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结论通过参照物口诀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理解参照物】参照物

【正确理解参照物】参照物
⑤参照物肯定要选择合适,选择好参照物,会把相对运动问题的解答 过程简化,使问题的处理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例 3 在一条行驶得十分平稳的船的甲板上,头尾分别立有两个靶子, 有两名射手,一个在船头,一个在船尾,用同样的枪支同时向对面靶子射 击,问谁的子弹先打中靶子?(设子弹飞行速度相同)
析与解:此题若选河岸为参照物,则在船头射出的子弹除有一速度外, 船尾靶子还有一个迎着子弹的速度(船行速度);在船尾射出的子弹除有一 速度外,船头靶子还有一个远离子弹的速度(船行速度),明显,按上述思 路是很难作出正确解答的,若选行驶的船为参照物,人、靶子都是静止的, 此题就很简单得到答案:用同样的枪支射出的子弹相对于船的速度相等且 不变,因此站在船头、船尾的人同时向对面靶子射击时,两人射出的子弹 将同时击中靶子。
②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你认为不动的物体可以作为参照物,动 置没有改变,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照物,如我们要推断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状况,
例 2 怎样解释法国飞行员在空中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
既可以地面为参照物,又可以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树木为参照物,还可以公
析与解:此题讨论对象是子弹,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时,由于受到
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等。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阻力影响,速度将渐渐减小,当子弹到达飞行员和他驾驶的飞机(驾驶舱 不密闭)旁边时,假如子弹正好与飞机同向,且飞行的速度相同(或差不多), 选飞机为参照物,因子弹与飞机之间没有位置改变,所以子弹相对于飞机 来说就是静止的。飞行员顺手把它抓住自然就不会受到损害。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参照物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参照物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参照物的知识点总结【—参照物的总结】一个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

参照物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取的、假设一动的,做为基准的物体叫作参照物。

(通常不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多以地面为参照物。

一个就是恒定还是运动的,必须看看就是以那个物体为标准。

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referenceobiect).
站在上升电梯里的人,以电梯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
动的。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将
就是相同的,这就是物体运动和恒定的相对性。

1、客观性——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平时,我们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另一物体(参照物)而言,在描述物体
的运动情况时,无论是否提到参照物,参照物总是存在的,这就是参照物的客观性。

2、假定性——参照物只是假设一动而不是真的不颤抖,与其它物体一样,它也处于
永恒的运动之中,这就是参照物的假定性。

3、多重性——由于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选择什么物体作参
照物。

因此,我们研究的运动是相对运动,这便是参照物的多重性,也就是说,对同一物
体的研究。

可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并且,当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时,对物体运动描述的
结果也往往不同。

例如,坐在匀速行驶的客车中的乘客,若以车为参照物,他们则是静止的;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他们则是运动的。

其实必须推论物体时运动还是恒定,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参照物的科学知识认知
出来也就是随心所欲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参照物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客观性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平时,我们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另一物体(参照物)而言,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无论是否提到参照物,参照物总是存在的,这就是参照物的客观性。

2.假定性参照物只是假定不动而不是真的不动,与其它物体一样,它也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便是参照物的假定性,认为参照物就是不动的物体,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3.多重性由于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选择什么物体作参照物。

因此,我们研究的运动是相对运动,这便是参照物的多重性,也就是说,对同一物体的研究。

可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并且,当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时,对物体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往往不同。

例如,坐在匀速行驶的客车中的乘客,若以车为参照物,则他们是静止的;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他们则是运动的。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