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课教案(修订稿)
形体课教案(学校学生体育课资料)

形体课教案(学校学生体育课资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形体的兴趣,增强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形体基本功训练:包括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2. 形体组合动作:包括各种步伐、转身、跳跃等动作的组合。
3. 形体舞蹈:选取适合学生的形体舞蹈进行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形体基本功的训练和形体组合动作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美感。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
2. 纠正法: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帮助、相互纠正。
4. 比赛法:举办小型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形体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3. 基本技能训练:教授形体基本功,如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等。
4. 形体组合动作:教授形体组合动作,让学生分组练习。
5. 形体舞蹈:教授适合学生的形体舞蹈,让学生分组练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美感。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美感等方面。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提高整体水平。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形体课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
2. 音乐:选择适合形体舞蹈的背景音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视频:收集一些形体舞蹈的视频资料,供学生参考学习。
4. 镜子:准备一些镜子,让学生在练习时能够观察自己的动作,进行自我纠正。
八、教学环境1. 教室:保证教室空间充足,便于学生进行练习和活动。
形体课教案精选四篇

形体课教案形体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形体的概念,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组合成艺术作品。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形体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形体组合而成的。
2、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形体组合成稳定而又美观的物体。
三、课前准备:1、生寻找身边各种可利用的不同材质的废弃材料(如各种形状的纸盒子、易拉罐)。
2、师收集一些由各种几何形体组合成的实物图片(如建筑物、雕塑等)供课堂教学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a、件展示长方体、球体、圆柱体、树木等实物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物体都有什么特点?认识形体的概念及分类。
b、展示积木图片、让学生认识小时候玩过的积木块都是几何形体,且组合成的物体造型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如汽车、大桥等)。
2、发展阶段:a、课件依次展示建筑、雕塑、环保作品等事物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这些物体都是运用了哪些形体的组合?b、实物展示教师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实践阶段:a、课件展示创作要求和创作提示。
b、分组讨论创作构思。
c、开始创作(15-20分钟)4、成果展评:a、请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创作理念和方法。
b、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各小组的作品,说出你更喜欢哪一件作品?评出几件较优秀的作品并加以鼓励。
5、课后拓展: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利用哪些废弃了的材料来进行再创造来美化环境。
五、收拾整理:为了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前同学们把桌面上创作剩下的材料装进塑料袋中,由各小组组长拿到前面来。
结束语: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出色,学的很开心,也很认真,希望同学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将来描绘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家园。
小学形体课教案

小学形体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体课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对形体课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会基本的形体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通过形体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包括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为接下来的形体课程做好准备。
2. 基本形体动作:如站姿、坐姿、行走、跳跃、转体等。
3. 简单舞蹈动作:如手舞足蹈、扭腰摆臀等。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形体表演。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正确的形体动作。
2. 分解法:将复杂的形体动作分解成简单的部分,逐步引导学生掌握。
3. 循序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形体素质。
4.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形体课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为接下来的形体课程做好准备。
2. 基本形体动作(10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形体动作,如站姿、坐姿、行走、跳跃、转体等,学生观察并模仿。
3. 简单舞蹈动作(10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手舞足蹈、扭腰摆臀等,学生观察并模仿。
4.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简单的形体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5. 总结与放松(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轻松摇摆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形体课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对学生完成的小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3. 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形体课程完整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形体训练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基本形态结构,掌握正确的坐、站、走等基本姿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韵律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的情感,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坐、站、走的姿态训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韵律感。
三、教学准备教具:音乐播放器、镜子、瑜伽垫、舞蹈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教师简要介绍形体训练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姿态训练(30分钟)1. 坐姿训练:- 教师示范正确的坐姿,强调腰背挺直、双膝并拢、双脚平放等要点。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坐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交流改进方法。
2. 站姿训练:- 教师示范正确的站姿,强调头颈挺直、双肩放松、双脚平行等要点。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站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交流改进方法。
3. 走姿训练:- 教师示范正确的走姿,强调步伐轻盈、步幅适中、重心稳定等要点。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走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交流改进方法。
(三)身体协调性训练(20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身体协调性练习,如:- 轻松的转体运动- 跟随音乐节奏的拍手运动- 轻快的跳跃运动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的动作编排。
(四)韵律感训练(15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行韵律感练习,如:- 跟随音乐节奏的手臂摆动- 跟随音乐节奏的腿部摆动- 跟随音乐节奏的全身协调运动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的动作编排。
形体课教案

形体课教案课程名称:形体课授课对象:初中生课时数: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形体课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形体的关注和重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势。
3. 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演示素材2. 椅子、音响设备3. 音乐CD教学内容及步骤:Step 1:引入(5分钟)给学生展示一些形体健美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人的身体为什么看起来健康、美观。
教师解释形体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重视和关注自己的形体。
Step 2:站姿练习(10分钟)让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调整站姿,教师重点强调保持脊柱挺直、肩膀放松、双腿微微分开、重心放在脚掌上等要点。
通过练习站姿,培养学生的正确站立习惯和身体的协调性。
Step 3:坐姿练习(10分钟)让学生坐在椅子上,教师示范正确坐姿,并引导学生练习。
重点强调保持脊柱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等要点。
通过坐姿练习,培养学生正确坐姿的习惯和身体的协调性。
Step 4:音乐舞蹈练习(15分钟)放一段适合舞蹈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舞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按照教师示范一起练习。
通过舞蹈练习,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
Step 5:总结(5分钟)请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强调形体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Step 6: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天检查自己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势,并及时纠正错误。
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一段简单的形体操练习。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动作的正确性和协调性等,给予口头评价。
2. 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进行自我检查和操练,给予书面评价。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加形体俱乐部或其他形体相关的活动,提高形体水平。
2. 组织学生进行形体比赛,并给予奖励和表彰。
3. 邀请专业形体教练来学校为学生进行形体讲座和指导。
形体课教案(学校学生体育课资料)

形体课教案(学校学生体育课资料)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形体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运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动作:包括站立、行走、坐姿等基本动作的规范和训练。
2. 舞蹈组合:学习简单的舞蹈组合,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和美感。
3. 身体协调性训练: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4. 节奏感训练:通过音乐和节奏感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5. 团队合作:通过集体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模仿。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3. 游戏法: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2. 成果评价:通过表演、比赛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4.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资源1. 音乐设备:音响、音乐光盘等。
2. 舞蹈器材:舞蹈垫、镜子等。
3. 游戏器材:呼啦圈、跳绳等。
4. 教学课件:教案、动作图示等。
5. 评价工具:评分表、奖状等。
六、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场地,确保场地平整、宽敞,无障碍物。
2. 教学器材:检查音乐设备、舞蹈器材和游戏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3. 教学资料:准备好教案、动作图示等教学资料,确保清晰易懂。
4.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年龄、身高、体能等情况,合理分组,以便进行团队合作练习。
《形体礼仪》教案完整版

《形体礼仪》教案完整版教案:《形体礼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形体礼仪》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1. 基本姿态训练:包括站立、坐姿、行走等基本姿态的规范与要求。
2. 礼仪基本知识:包括礼仪的定义、分类、原则以及日常交往中的礼仪规范。
3. 交际礼仪:包括见面礼仪、交谈礼仪、宴会礼仪等。
二、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掌握礼仪基本知识,提高礼仪素养。
3. 通过学习交际礼仪,使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能够得体地表现自己,提升个人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基本姿态的训练与礼仪知识的掌握。
难点:交际礼仪的应用与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PPT、音响设备、形体训练器材(如把杆、镜子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姿态训练(10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姿态的规范与要求,包括站立、坐姿、行走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践训练,纠正不良姿态。
3. 礼仪基本知识学习(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礼仪的定义、分类、原则以及日常交往中的礼仪规范。
学生认真听讲,参与互动讨论。
4. 交际礼仪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见面礼仪、交谈礼仪、宴会礼仪等,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交际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礼仪知识进行模拟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基本姿态、礼仪基本知识、交际礼仪。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错误,并说明正确做法。
2. 答案:(1)常见礼仪错误及正确做法:a. 见面时不握手或握手姿势不正确:见面时应主动握手,力度适中,保持眼神交流。
b. 交谈时打断对方:交谈时应尊重对方,等对方说完再发表意见。
形体礼仪课程教案

形体礼仪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站立、坐姿和行走方式;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如握手、鞠躬等;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形体礼仪意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交礼仪能力;通过身体锻炼和舞蹈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形体礼仪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注细节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正确的站立和坐姿介绍正确的站立和坐姿的重要性;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正确的站立和坐姿;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和指导。
2. 第二课时:正确的行走方式介绍正确的行走方式的重要性;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正确的行走方式;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和指导。
3. 第三课时:社交礼仪(一)介绍握手和鞠躬的礼仪要求;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握手和鞠躬;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和指导。
4. 第四课时:社交礼仪(二)介绍其他基本的社交礼仪,如介绍、道别等;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其他基本的社交礼仪;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和指导。
5. 第五课时: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训练介绍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身体协调性训练,如平衡练习;进行简单的节奏感训练,如舞蹈练习;学生展示所学内容,互相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括教学内容、示范图片等;2. 教学视频:包括正确的站立、坐姿、行走方式的示范;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舞蹈伴奏;4. 练习道具:如椅子、镜子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站立、坐姿和行走;2. 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如握手、鞠躬等;4.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自信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六、教学策略1. 实践教学: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的社交场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运用正确的形体礼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体课教案任课老师:邓秋一、总目标通过在小学开设舞蹈形体课,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
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舞蹈美,体验舞蹈美,并能启发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学生发展目标(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形体表现力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二)、本学期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姿态美”为主。
三、教师发展目标1、对于教师来讲,提高合理选择教材,因材施教的能力,准确定位编排教学内容的能力,并且要注意由浅入深,选择正确合理教学方法的能力。
2、给学生教学的同时,纠正自己的不良体态,塑造健美的体型。
3、感受美、培养美、创造美。
四、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的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纠正学生不良的体态,规范身体的基本姿态,培养端正的仪表,塑造健美的体形。
(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1、通过教师示范感受形体美、姿态美、音乐美。
2、通过学生模仿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3、通过生生互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形体课的理解与感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形体表现力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1、培养学生各类综合素质,使学生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能力,优雅的形体气质。
2、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3、营造健康优雅的艺术氛围,推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艺术文化素质。
4、强化心灵美与动作美的统一,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5、培养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五、具体课程内容1、基本姿态练习:人的基本姿态指:坐、立、行、卧。
通过训练,改变诸多不良体态,显示体态端正与高雅,挺拔有气质,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2、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对人体的头、肩、胸、腰、腹、腿等部位的训练,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
3、基本形态控制练习:通过徒手、把杆、形体姿态大量的动作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
六、课程具体实施计划:第一周:队形设计和站姿美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参与形体训练的兴趣。
2、能按规定的队形集合集队训练。
3、能按要求练习正确的站姿。
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反应练习二、新课讲授1、给初次参加形体课的班级编排好队伍,四路纵队为佳,选好小队长。
2、集合集队训练。
3、讲授站的姿态美:正确健美的站姿应该是头、颈、躯干和脚的纵轴在一条线上,挺胸、收腹、梗颈,两臂自然下垂,人在站立时要做到挺、直、高,形成一种优美挺拔的体态。
两脚跟相靠,脚尖展开45°~60°,身体重心主要支撑于脚掌、脚弓之上。
两腿并拢直立,腿部肌肉收紧,大腿内侧夹紧,髋部上提。
腹部、臀大肌微收缩并上提,臀、腹部前后相夹,髋部两侧略向中间用力。
脊柱、后背挺直,胸略向前上方提起。
两肩放松下沉,气沉于胸腹之间,自然呼吸。
两手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
脖颈挺直,头向上顶。
下颌微收,双目平视前方。
动作图示:4、反复练习“集合+正确站立姿势”的动作组训练三、课堂小结:常言道:“站如松,坐如钟”,站姿是衡量一个人外表乃至精神的重要标准。
优美的站姿是保持良好体型的秘诀。
从一个人的站姿,人们可以看出他的精神状态、品质和修养等。
第二周:手位(1-4位手)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的站姿。
2、能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
3、掌握手位(1-4位)的要领。
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反应练习二、新课讲授1、准备伴奏音乐《云》2、准备姿态小八字步站立,身体站直,头正,眼平视,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两侧。
3、动作图示(一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4、动作说明第1~2小节做一位手;第3~4小节做二位手;第5~6 小节做三位手;第7~8小节做四位手;第9~10小节做五位手;第11~12小节做六位手;第13~14小节做七位手;第15~16小节做原一位手。
三、教师小结:1、在手位变化的运动中必须遵照手位的路线进行。
2、训练过程中必须以手指为最远点,进行各种圆周运动,不允许肘关节出现收缩而成棱角。
3、注意手形的正确性,防止手腕紧张。
第三周手位(五到回手位)教学目标:1、复习手位(1——4位)。
2、学习手位(五到回手位)的要领。
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复习1-4手位练习。
二、新课讲授1、伴奏音乐《云》2、准备姿态小八字步站立,身体站直,头正,眼平视,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两侧。
3、动作图示(六位)(七位)(还原)4、动作说明第9~10小节做五位手;第11~12小节做六位手;第13~14小节做七位手;第15~16小节做原一位手。
5、课间活动:反应练习师说某小结哒哒,比比谁做得又快又标准。
三、课堂小结:1、在手位变化的运动中必须遵照手位的路线进行。
2、训练过程中必须以手指为最远点,进行各种圆周运动,不允许肘关节出现收缩而成棱角。
3、注意手形的正确性,防止手腕紧张。
第四周:姿态美教学目标:1、复习手位练习及站姿。
2、学习行、走的正确姿态,体会姿态美。
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热身活动3、复习手位练习二、新课讲授(一)、站的姿态美(复习):1、正确健美的站姿应该是头、颈、躯干和脚的纵轴在一条线上,挺胸、收腹、梗颈,两臂自然下垂,人在站立时要做到挺、直、高,形成一种优美挺拔的体态。
2、正步:两脚靠紧,脚尖向正前1点,身体及头都向1点,重心在两脚上。
3、八字步:两脚跟靠紧,两脚尖分别为2点,8点,重心在两脚上,眼看1点。
4、大八字步:在八字步的基础上,两脚跟相距横的一脚半远,重心在两脚中间。
5、丁字步:左脚在前,脚尖对8点,脚跟紧贴右脚窝处,右脚尖对2点,如一“丁”字。
重心在两脚上,眼看1、8点之间,称左丁字步。
右丁字步与此对称。
在训练中,站丁字步向旁做动作时,前脚尖对正旁的(3或7点)称横丁字步。
(二)、行的姿态美:除保持站立时正确优美的姿态外,还要做到躯干移动正直、平稳,又不僵硬呆板;两臂自然下垂,摆动协调;膝盖正对前方,脚尖微外侧,行走落地时从脚跟过渡到前脚掌,两脚后跟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步伐稳健均匀。
(三)坐的姿态美:优美的坐姿与站、行一样,仍然要保持挺胸、收腹。
四肢的摆放也要规矩端正,不能摆得太开太大,更不能翘起“二郎腿”,东倒西歪。
三、课堂小结:要点强调:保持姿态美的过程中要注意挺拔和舒展,手与脚呈芭蕾一位站好,同时要注意呼吸和眼神。
第五周基础复习课教学目标:复习手位练习及站、行、走的正确姿态。
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热身活动二、开始复习课(一)、复习手位练习1、伴奏音乐《云》2、准备姿态小八字步站立,身体站直,头正,眼平视,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两侧。
3、分小组自由练习,相互学习进步。
4、分小组成果验收,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度最好,比一比哪个小组最整齐。
(二)、复习姿态美1、准备伴奏音乐2、准备姿态小八字步站立,身体站直,头正,眼平视,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两侧。
3、模仿老师进行站、行、坐的姿态练习。
4、选出完成好的同学到前面来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其进行站、行、坐的姿态练习。
5、游戏环节三、阶段小结:第六周:舞步(一)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能自己跟音乐做碎步、跑步、蹦跳步及踏步的练习。
2、体会舞蹈的节奏感和动律美。
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热身活动3、复习手位练习二、新课讲授1、伴奏音乐《快乐舞曲》2、准备姿态正步站立,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头正,眼平视。
3、动作图示(碎步)(跑步)(蹦跳步)(踏步)4、动作说明(第一遍音乐)第1--8小节小碎步:双手叉腰,正步站立,两脚脚跟抬起,用前脚掌着地,两脚交替快速、小步、均匀地向前(或任意方向)移动,膝关节放松。
第9 --16小节小跑步:左脚向前小跑一步,同时右脚离地。
然后由右脚向前小跑一步,同时左脚离地依次交替进行。
(第二遍音乐)第1--8小节蹦跳步:动作时两腿屈膝,经两脚蹬地跳起,经脚掌落地,略屈膝。
蹦跳步可双起跳,双脚落地,也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第9 -- 16小节踏步:右脚正吸腿,绷脚,双手摆动,左手胸前抬起,右手架肘置于身旁。
右脚起一拍一步踏步。
右左脚交替进行。
第七周:舞步(二)教学目标:1、复习碎步、跑步、蹦跳步及踏步的练习。
2、体会舞蹈的节奏感和动律美。
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热身活动3、手位练习和姿态练习二、新课讲授1、复习舞步(一)的练习2、舞步训练时,碎步要求平稳、均匀;小跑步要提气轻快;蹦跳步要起得俏,落得轻;踏步要正吸腿蹦脚,双臂摆动有力。
3、配合伴奏《快乐舞曲》进行练习4、课堂游戏(随机)三、课堂小结:注意耳听手刀,找准节奏。
第八周:勾绷脚组合(一)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能自己跟音乐做勾绷脚的组合(一)练习。
2、体会舞蹈的节奏感和动律美。
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热身活动3、手位练习和姿态练习二、新课讲授1、伴奏音乐《祖国最美丽》2、准备姿态:坐地,双腿伸直,蹦脚背。
两臂在身旁两侧用中指着地,立腰,头正视。
3、动作图示(绷脚)(双勾脚)(单勾脚)4、动作说明第1--2节:双脚勾脚尖;第3--4节:双脚勾脚背;第5--6节:双脚绷脚尖;第7--8节:双脚绷脚背;第9-- 10节:左脚勾脚尖,脚背;第11--12节:左脚绷脚尖,脚背;第13--14节:右脚勾脚尖,脚背;第15--16节:右脚绷脚尖,脚背;第17--20节:双脚经蹦脚做内旋变双勾脚。
第21--24节:双脚经勾脚做外旋变双绷脚。
第九周:勾绷脚组合(二)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能自己跟音乐做勾绷脚的组合(二)练习。
2、体会舞蹈的节奏感和动律美。
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热身活动3、手位练习和姿态练习二、正课讲授1、复习勾绷脚组合(一)的内容2、教学增长点:(1)勾绷脚组合是训练脚趾的灵活和脚背的力量。
(2)上身保持正直,松弛。
(3)两腿一定要伸直,绷时脚趾尖要有着地的感觉。
勾脚时脚跟向外顶,脚腕勾起脚趾伸直。
第十周:正步半蹲与正步小跳(一)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能自己跟音乐做正步半蹲与正步小跳(一)练习。
2、体会舞蹈的节奏感和动律美。
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热身活动3、复习手位练习二、正课讲授1、准备姿态正步站立,双手扶把,头正,眼平视。
2、动作图示(双手扶把半蹲)(双脚推地跳起)3、动作说明:第1--2节:正步半蹲;第3--4节:伸直双腿;第5--6节:重复1--4节动作;第9节:前2拍半蹲,第3拍双腿推地跳起;第10节:第一拍落地半蹲,后两拍慢慢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