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概论理论教案

合集下载

《汽车概论教案》

《汽车概论教案》

《汽车概论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使学生掌握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汽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汽车的概念1.2 汽车的分类2. 汽车性能指标2.1 动力性能2.2 经济性能2.3 制动性能2.4 舒适性性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教学难点:汽车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汽车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准备汽车各部分的结构图示。

3. 准备相关汽车行业的新闻或案例。

【导入】引入汽车话题,展示汽车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

讲解汽车的性能指标,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各项性能。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的话题。

【讲解】讲解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

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汽车的整体结构。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汽车车型的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不同车型的差异。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汽车各部分的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汽车的维护与保养【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讲解】讲解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包括定期检查、更换机油等。

讲解不同部位的维护与保养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照顾好汽车。

汽车概论 教案

汽车概论 教案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2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3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4
教学设计
3、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
结合图片和动图讲解
4、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与汽油机作比较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5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6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7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8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9
教学设计
查阅资料,0-3级对应现售的品牌车型、功能三、其他汽车智能技术
、环境感知技术
含义、技术核心、硬件
、决策规划技术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0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1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2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3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4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5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6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教案(有教学后记)

汽车概论教案(有教学后记)
授课教师
许飞飞
授课内容
传动系、转向系
授课时间
第5讲
授课题目
底盘
课型
课堂
教学方法及手段
导入、重点介绍、简介、对比介绍、归纳小结、多媒体
教学目的
了解传动系的组成及其人作用、了解转向系的组成及其作用
理解传动系的工作原理,理解转向系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传动系布置形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工作特性和动力的传递过程,齿轮齿条式式转向器的结构特点、循环球式转向器的结构特点
.教学后记
由于课前准备充分,内容有趣,学生很感兴趣,效果很好。
《 汽车概论 》
班级:12汽修大专班
日期:20XX年9月25日--9月90日
授课教师
许飞飞
授课内容
润滑系、冷却系
授课时间
第4讲
授课题目
发动机
课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实物或模型、挂图或课件、专业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的
理解润滑系在发动机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润滑油循环路线及各阀门的安装部位与作用、理解冷却系的功用、类型,结构,冷却液的要求、类型,掌握水冷系及主要部件的结构原理
《 汽车概论 》
班级:12汽修大专班
日期:20XX年9月2日--9月9日
授课教师
许飞飞
授课内容
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发展与展望,汽车的基本组成,课程性质、目的、要求
授课时间
第1讲
授课题目
绪论
课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实物或模型、挂图或课件、专业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的
了解汽车概念及发展史,理解汽车的总体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然后结合实物观察分析
板书设计

汽车概论理论教案(使用中)

汽车概论理论教案(使用中)

汽车概论理论教案(使用中)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掌握汽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3. 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发展历程2. 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a. 发动机b. 传动系统c. 行驶系统d. 制动系统e. 电气系统f. 车身及附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汽车各部分功能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基本概念和术语的掌握。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的简易结构图,以检验对汽车各部分功能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概论。

2. 课件:汽车各部分的图片及原理图。

3. 视频资料:汽车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演示。

第二章:发动机原理及类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2. 掌握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特点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a. 汽油发动机b. 柴油发动机c. 天然气发动机d. 电动汽车发动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2. 比较法:分析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原理和分类的掌握。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简易工作原理图。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原理及应用。

2. 课件:发动机的图片和工作原理图。

3. 视频资料: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演示。

六章:汽车传动系统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传动系统的不同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3. 了解传动系统在汽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的组成a. 离合器b. 变速器c. 传动轴d. 差速器e. 驱动轮2. 传动系统的类型a. 手动传动系统b. 自动传动系统c. CVT传动系统d.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类型。

学车理论概述教案模板范文

学车理论概述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驾驶操作规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驾驶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驾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基本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2. 汽车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原理、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制动系统工作原理等。

3. 驾驶操作规范:驾驶姿势、起步、转向、制动、停车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汽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汽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强调驾驶技能的重要性。

2. 讲解汽车基本构造(1)讲解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基本构造,让学生了解汽车的整体结构。

(2)结合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汽车各个部件。

3. 讲解汽车工作原理(1)讲解发动机工作原理,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2)讲解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动力传递和制动过程。

4. 讲解驾驶操作规范(1)讲解驾驶姿势,强调正确的驾驶姿势对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2)讲解起步、转向、制动、停车等操作规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驾驶技能。

5. 案例分析(1)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违反操作规范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交通事故,提高安全意识。

6. 课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驾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总结与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提出疑问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技能运用能力:观察学生在模拟驾驶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驾驶技能的掌握情况。

4. 安全意识: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情况。

汽车概论教案

汽车概论教案

汽车概论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1.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2. 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3. 我国的公路运输的发展4.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1.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2. 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授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其中公路运输居于主导地位火车——1825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制造了蒸汽火车1825年汽车——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汽车轮船——1807年8月17日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制造了蒸汽轮船飞机——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管道——186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原油管道二、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马路——法国工程师皮尔?马克丹制造的拱形两边带排水系统的路。

高速公路——1932年德国建成波恩至科隆的高速公路各国的公路发展三、我国的公路运输的发展旧中国的公路运输新中国的公路运输居于基础地位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1988年上海——嘉定“五纵七横”道路运输法规建设2004年5月1日实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思考题:1、广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哪条?2、高速公路的意思何在?3、《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哪里体现出来?第二章汽车发明与发展简史教学目标与要求:1、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简谈汽车3、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4、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1、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授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及过程: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汽车是优化交通结构的重要工具汽车运输的优点:普遍性、灵活性;快速、直达、灵活方便、原始投资少、经济效益高、驾驶技术易掌握;独立承担经济运距内的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

二、汽车工业是创造巨大产业值的产业15000亿美元三、汽车工业是波及范围广和效果大的产业原材料工业、设备制造业、配套产品业、公路建设业、能源工业、销售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1元——→9.92元四、汽车工业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五、汽车工业是高新技术的结晶六、汽车工业是强大的出口产品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韩国、墨西哥和美国七、汽车工业是创造巨额税收的产业八、汽车推进了社会显著进步九、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前景广阔汽车进入百姓家庭1.2004年5月21日国务院颁发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汽车维修人员的素质函待提高,技能型人才奇缺3.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职业面向和岗位能力分析第三章汽车性能参数与基本结构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发明的贡献。

汽车概论理论教案(使用中)

汽车概论理论教案(使用中)

汽车概论理论教案(使用中)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概述介绍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解释汽车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

1.2 汽车分类区分不同类型的汽车,如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等。

讨论各种汽车的特点和用途。

1.3 汽车型号和品牌介绍常见汽车品牌和它们的特点。

讨论汽车型号的命名规则和含义。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2.1 发动机概述解释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介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气缸、活塞、曲轴等。

2.2 发动机类型区分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火花塞发动机、压燃发动机等。

讨论各种发动机的特点和应用。

2.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过程。

通过示例图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传动系统概述解释传动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介绍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

3.2 传动系统类型区分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如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等。

讨论各种传动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3.3 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变速器的换挡过程等。

通过示例图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制动系统概述解释制动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介绍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刹车盘、刹车鼓、刹车片等。

4.2 制动系统类型区分不同类型的制动系统,如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等。

讨论各种制动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4.3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动踏板的传递过程、制动力的产生等。

通过示例图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5.1 电气系统概述解释电气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介绍电气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电池、发电机、点火系统等。

5.2 电气系统类型区分不同类型的电气系统,如传统电气系统、混合动力车电气系统等。

讨论各种电气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5.3 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等。

中职汽车概论教学设计

中职汽车概论教学设计

中职汽车概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职汽车概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汽车的基本知识,包括汽车的构造、原理、性能等。

(2)掌握汽车的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知识:汽车的起源与发展、汽车工程学、汽车构造与原理等。

2. 汽车的性能:汽车的安全性能、经济性能、环保性能等。

3. 汽车的维护保养:汽车的日常保养、安全检查、故障排除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进入教室后向学生介绍汽车概论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汽车概论的兴趣。

2. 知识讲授(1)汽车的基本知识:通过讲解汽车的起源与发展、汽车工程学的内容和发展趋势等,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

(2)汽车的构造与原理:讲解汽车的构造和各个部件的作用原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结合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汽车的构造和原理。

(3)汽车的性能:介绍汽车的安全性能、经济性能和环保性能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指标和评估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汽车的性能。

3. 实践操作(1)汽车维护保养: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汽车维护保养操作,包括检查机油、轮胎、雨刮器等部件的工作情况,更换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等,掌握基本的汽车维护技能。

(2)故障排除:引导学生进行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例如电路故障、起动机故障等。

通过模拟实验和分组合作,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互动(1)鼓励学生提问与讨论,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2)组织小组合作,进行汽车知识问答竞赛或模拟案例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5. 总结与评价通过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汽车维修与运用
课程名称汽车概论
授课教师王华宝
学校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