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域的水质改善与维护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域的水质改善与维护1概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林公园)南起辛店村路、北至清河、东至安立路、西至白庙村路。
园区内有广阔的水域和绿地。
其中水域面积主要由以奥海为首的“龙形水系”、仰山大沟和清河导流渠等市政排水河道构成,面积67.7hm2,约占全园面积的20%。
园区水体以清河再生水厂的再生水作为主要的补给水源。
园区水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造人工湿地、跌水、沟渠净化补水水质;修建闸坝控制水体水位、调蓄水量;修建泵站实现水体流动与水量交换,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采用曝气装置,增加水中溶解氧浓度;栽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降低水体的BOD和COD水平,减少水中的TN和TP含量。
由于采取了如上的涉水工程等综合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水体中、特别是作为补给水源的再生水中的污染物质含量,使水质得到净化与维护,致使园区水体主要指标常年具有地表水Ⅲ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良好水质。
2涉水工程及其在水体水质净化中的作用2.1涉水工程布置园区内主要的涉水工程包括:洼里湖泵站(1#泵站)及其输水管道、清河导流渠泵站(2#泵站)及其输水管道、洼里湖与清河导流渠间的连通闸(橡胶坝)、奥海与洼里湖间的连通闸、再生水供水管道、氧化塘及供水管道、相关湖、沟(渠)间的连通管道和备用补水管(涵)等。
2.2涉水工程在水体水质保证中的作用涉水工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水体水量、实现水体流动与水量交换,促使水体在动态过程中得到水质净化。
各项涉水工程承担的任务是:通过再生水供水管道和奥海西南方向的补水管涵向湖区水体提供所需补充水量;由闸(坝)配合相应的连通管道,控制水体水位、调蓄雨水,必要时排泄地区洪水;由泵站及其配套管道实现水体流动与水量交换。
涉水工程将园区水系分别构成大小2个水流循环系统。
小循环水流:奥海→洼里湖→1#泵站→人工湿地→氧化塘→上游生态沟渠→奥海。
大循环水流:奥海→洼里湖→下游生态沟渠→仰山大沟和清河导流渠→2#泵站→人工湿地→氧化塘→上游生态沟渠→奥海。
国内规模最大的大水域微污染水处理项目——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京顺水地标

35
采用大 水域微 污染 水处理 系统 , 实现 场馆污 水零排 放 。 奥林 匹克水上公 园由北 京顺鸿金 建水上公 园综合 开发
园水 质保持 系统 ”专项课 题组 . 深入 研究赛 道水体 处理 和水 质保持 问题 。 究 研 项 目通过 了 由北 京市 “ 0 8 2 0 工程指 挥部 组织 的专家评 审 , 与会 专家 一致认 为
奥 运 “ 大 理 念 ” 的重 要 体 现 。 三
堤 隔开 。该项 目是 目前国 内规模 最大 的微司联合北 京天 鸿圆方 建筑设 计有 限责任 公司 、 北 上海
市环境 科学 研究 院 、 上海 金 州旭 弗环 境工程 技术 有限公 司成立 了 ” 奥运 水上公
.
奥林 匹克水 上公 园拥有 近 7 0万平 方米的水 面 。这个 水域 比较特 别 .既不 属于 观赏水 也不 属于 与人体 直接接 触 的水 .由于 水域太 大 , 加之 赛场水 体不具 备 自然循环 保洁 条件 , 用水 处理设 备不 能满足 需要 , 补水及 换水来 保持 水 仅 靠 质 的代 价不 可估量 。因此 . 如何保 护和 利用好 珍贵 的水资源 成 为水上公 园落实
资组 建 。
工程 水环境 综合 研究项 目” 的子课 题 ” 奥运封 闭水体 水质 保持技 术与示 范” 被 ,
: 技 支撑计划项 目 科
[
,
。
到地 下 污水 中 个 异
“
一
.
水 循 环 处 理 系 统 3 5 天 至 4 0 天 就 能 把 赛 区 内全 部 的水 循 环 净 化
。
. ,
设 计人 员给 出 了
e peci Fo S al cus
别
关
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研究

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的研究情况。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分析了奥运公园水资源现状、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新进展,以及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潜力分析,并提出了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设计和再生水利用效益评估。
在论述了再生水利用在奥运公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旨在为奥运公园的水资源再生利用提供参考和倡导,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水资源、研究、技术、潜力、实施方案、效益评估、可行性、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奥林匹克公园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区域,作为奥运遗产的一部分,奥林匹克公园扮演着重要的城市休闲和体育功能。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奥林匹克公园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再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也是当前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对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再生水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奥林匹克公园的水资源主要依赖于外部供水,且大量的污水和雨水未得到有效利用,直接排放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对奥林匹克公园再生水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轻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降低水处理成本,同时达到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开展奥林匹克公园再生水利用研究对于解决水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探索奥林匹克公园再生水利用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奥林匹克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力,通过分析奥运公园水资源现状和再生水利用技术的新进展,提出具体的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设计,最终评估再生水利用对奥运公园的效益。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奥运公园当前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隐患;2.研究最新的再生水利用技术,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奥运公园;3.评估奥运公园的再生水利用潜力,以确定实施再生水利用的可行性;4.设计适合奥运公园的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包括技术选择、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5.对实施再生水利用后的效益进行评估,包括节水效果、环境保护效果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形水系”变清了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形水系”变清了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5年第3期朱艳率先采用再生水(中水)作为景观用水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如今水清草绿,鸟语花香,是北京市民和游客赏玩的绝佳场所。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10年的夏天,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亚洲最大城区人工水系——“龙形水系”,曾出现了大片黑绿色漂浮物,并不断从水底往上翻涌,这就是污染水体的蓝绿藻。
当时,公园管理方无计可施,专家也称使用中水的景观维护是个国际难题。
那么,这一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呢?让劣五类水升为三类水龙形水系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心区,地处中国科技馆的西侧,总长2.7公里,水面宽20 ~ 125米,水域总面积18.3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也是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景观之一。
从地图上看,其形状宛若一条巨龙,“龙尾”盘着鸟巢,“龙头”昂首于奥海,龙形水系因此得名。
为了节约水资源,龙形水系用中水作为景观用水,而使用中水的景观维护向来是个国际难题。
那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最终是怎样解决了蓝绿藻污染难题的呢?2007年成立的北京爱尔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公司。
总经理武学军告诉《环境与生活》,2010年底,该公司开始治理“龙形水系”,不到两年就解决了那里的蓝绿藻问题,让原本只有劣五类标准的再生水,升级为三类水。
武学军说,爱尔斯水域生态构建技术系统是一个综合的技术,通过对水体生态链的调控,实现水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的有机统一,让水域的自净能力充分发挥作用。
武学军形象地将他们的治水方式比喻为中医看病,水体像人的机体一样,是一个封闭的液相生态系统,水下有很多生物,形成生态链,并有自净功能。
治水就好比中医讲求“望、闻、问、切”,要先看水的颜色、水草的状态等整体性指标去判断生态是否平衡,“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上来就直接检测底泥”。
此外,“通过沉水植被、挺水植被和浮叶植被的合理分布及水生动物的放养,不仅保持水下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营造出从水岸到水底多层次的秀美景观。
奥运森林公园的水

点击左键翻页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北京古老中轴线的北端,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磅礴大气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使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中轴线完美地消融在山林之中, 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自然终结这条城市轴线。
风景园林新亮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方案,首次获得了在意大利托萨罗伦佐举办的国际风景园林奖城市绿色空间类奖项一等奖。
该公园是具有文化与历史代表性的人文、生态和自然景观。
其多功能生态区域的长期目标,符合中国文化气质的景观格局。
在刚性的城市格局中引入自然的柔性水系统,缓解都市生态压力的同时,营造出优美的景观。
龙形之湖北起森林公园,向南面的国家奥林匹克主会场延伸。
在南端,水面如盘旋的龙尾环绕着国家体育馆鸟巢。
国家游泳中心边的圆形喷水池是水系的终点,好似龙尾激起的浪花。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龙形水系龙头为森林公园南区的奥海龙尾环绕鸟巢龙身沿奥林匹克公园延伸北区补水暗涵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森林公园水系的主要水源为清河与北小河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再生水。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区水面主要由湖面、河流和湿地组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部的水系统将采取全园循环方案,以降低整个水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耗。
南区利用本身水系统通过泵站实现自身水系统内部循环。
利用市政提供中水以及北区通过暗涵补充过来的水量补充蒸发水量。
在此循环中,湿地区域可以净化循环水和市政提供的中水。
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叠水花台湿地这里主要展示森林公园对中水处理的三个环节:生态温室、叠水花台和潜流湿地。
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温室占地2200m2,包括人工湿地强化脱氧强化除磷、水生植物水质净化、紫外线消毒、植物化感抑藻等关键技术单元,并具备太阳能高效收集利用、温室智能调控、水质自动监控等功能,实现了全天候条件下再生水的高效净化。
生态水处理温室工艺流程图由于温室不对游人开放,仅抓拍到这三张照片。
奥林匹克中心区如何更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奥林匹克中心区如何更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奥林匹克中心区园林景观利用智能灌溉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气象和自然降雨实现水资源更合理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门旗0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奥林匹克中心区园林景观灌溉如何在实现硬质地雨水采集基础上,利用灌溉计算机中央智能控制系统更加合理利用采集雨水和植物景观土壤有效储存水,从而达到硬质地集雨灌溉,景观植物土壤储水有效利用。
通过不同智能灌溉管理,做到精准灌溉,实现合理利用水资源目的。
灌溉系统保证景观植物更加健康,增加景观植物碳转化,增加城市需氧量同时,大大降低灌溉的用水量,节约运行电力,也实现了奥运中心区低碳环保运行管理目标关键词:雨洪利用智能灌溉。
1、概述2008北京奥运会中心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体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主题。
后奥运在“绿色奥运”中科学利用中水灌溉基础上,有效利用收集雨水和景观区植物土壤根系储存降雨,就是如何协调和采用智能灌溉中央控制系统智能管理来体现“科技奥运”的内容之一。
也就是如何充分利用雨水养护好景观区园林植被,确保园林植被的成活率及游人的观赏性,减少因植被死亡而重复投资和丧失美丽景观。
奥林匹克中心区位于城市中轴线北端,中心区总占地291公顷,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奥运村、会议中心、配套建筑以及市政、道路、绿化、水系、地下设施等建设项目。
其中绿化面积47公顷,植物配置种类繁多,有大量的乔木、灌木、及草(地被)地等。
很多植物水敏感性极强,供水不当,植物生长及外观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若供水不足,如遇干旱或高温天气,植物会迅速枯萎,甚至死亡。
过去灌溉水的有效利用效率低,40%-60%灌溉水由于深层渗漏及无效蒸发损失掉。
传统人工灌溉不仅浪费水资源,工作效率很低,灌溉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几乎完全依赖系统使用管理者的经验、责任心等人为因素,而且也不能根据植物种类本身的需要和气象条件以及水文数据精确灌溉,实际使用时,往往出现过量灌溉或灌溉不足的情况,对园林景观植物的生长是十分不利的。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资源介绍和综合利用

渗滤井
渗滤排水沟
无动力弃流井
雨水收集
奥运公园的雨水系统 的功效可谓巨大。信息化 雨洪调度,充分利用奥运 湖水系蓄洪。20年一遇的 暴雨可全部蓄集园内,全 年可收集雨水150万立方 米以上,雨水综合利用率 将超过80%。
奥运湖设计洪水成果表
重现期
1年
2年
5年
10年
20年
50年
24小时雨量(mm)
亮点四 循环、流动、净化
奥运公园的水系是流动的、循环的 ——流动:流水不腐 ——循环:节约,高效利用 水,再生水,在这里将保持健康生命
水体的水质将维持 ——中心区三类 ——奥运湖四类(赛期为三类)。
园内有两个循环体系:
“龙身”是循环的, “龙身”建有水净化处理系 统,水经过管网流入处理站, 净化后再流入“龙身”,循 环流动不断。
节约用 水、再生水利用、雨洪利用、水循环净化、水生态环境
湿地 绿化灌溉
生态水系
洗车 冲厕 场馆用水
再生水
奥运公园 地表水
自来水
雨洪水 景观用水
涵养地下水
生活用水
直饮水
再
生
污
水
水
厂
亮点一 全面节水
奥运公园生活日 用水2.8万立方米, 环路供水,水源有可 靠保证。
臭氧消毒装置
北京城市水厂已全面达到国家新颁布的饮用水标 准。奥运公园全新的供水管网,保证水质优良。
高效过滤机房
高品质再生水 自来水
循 环 通 道
自来水 高品质再生水
自来水 高品质再生水
“龙头”是循环 的,“龙头”之 水自清河污水处 理厂出,先流入 湿地净化,再流 入湖区,再流入 循环净化湿地, 再进入湖区,如 此循环往复。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雨洪利用设计讲解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雨洪利用设计、尸■、亠前言为全面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理念,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重要景观及龙形水系设计考虑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把雨洪控制与利用纳入到实际的建设中,以展示城市雨水排放新概念,实现雨水资源化。
通过雨洪利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一方面将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北京水资源缺乏与奥林匹克公园需水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减轻奥林匹克公园及周边防洪和排水压力,对北京整体发展和绿色奥运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奥林匹克公园坐落于北京市中轴线北端,它包括北区的森林公园,中区的奥运场馆和南区的民族大道,共三大部分。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35ha,其中北区的森林公园680ha,中区291ha, 南区164ha。
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除奥运场馆和建筑用地之外的公用区域,包含了地面景观(中轴路+树阵区)38.3h a 、下沉花园 5.0ha、休闲绿地23.7ha、水系18.0ha和市政道路两侧的人行道部分10.1ha,雨洪利用设计总面积约95ha,约占中区规划用地面积的1/3 。
雨洪利用设计针对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地形、地质和规划用地特点,在三大奥运理念和节俭办奥运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不同的雨洪利用方式,满足绿地灌溉用水需求和减少地面积水与外排径流,达到缓解本区域内防洪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促进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本区域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雨洪利用原则提出了“ 下渗为主,适当回收;先下渗净化,再回收利用” 的设计新理念。
充分利用树阵、广场、非机动车道的雨水,补充绿地、水系的部分水量消耗。
设计中首先考虑树阵、绿地、市政交通道路、铺装地面的自然下渗,再考虑超标准的雨水就地回收,就近利用,在满足雨洪利用设计的要求下,节省工程投资。
充分利用水系,对雨水实施有效管理,蓄泄结合,以蓄为主,合理拦蓄雨水资源。
减少区域内因开发建设造成的降雨径流系数的增大,严格控制外排水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运水务亮点推介
节约用水 再生水利用 雨洪利用 水循环、 水循环、净化 水生态环境 智能化控制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林匹克公园位置
奥林匹克公园位 于北京城区北部。 于北京城区北部。
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
清河污水处理厂
泵技术,原设计抽取地下水, 泵技术,原设计抽取地下水, 后优化为采用清河污水处理厂 的再生水,仅此一项就节水近 的再生水, 300万立方米。 300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换热站房
清河污水处理厂热泵系统 中心机房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亮 点 一 全面节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运公园生活日 用水2.8万立方米, 用水2.8万立方米, 2.8万立方米 环路供水,水源有可 环路供水, 靠保证。 靠保证。
臭氧消毒装置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过滤膜组件 清河再生水厂膜处理出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2007年 2007年3月27日,清河再生水进入龙头,13公顷的水面 27日 清河再生水进入龙头,13公顷的水面 碧波荡漾,清澈见底。 碧波荡漾,清澈见底。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北京城市水厂已全面达到国家新颁布的饮用水标 准。奥运公园全新的供水管网,保证水质优良。 奥运公园全新的供水管网,保证水质优良。 场馆及公共 区,安装了直饮 水设施,每日可 水设施, 供65000人安心 65000人安心 使用。 使用。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中心区的景观水 系为“龙身” 系为“龙身”,全 年用水60万立方米, 年用水60万立方米, 60万立方米 全部利用北小河再 生水厂的再生水, 生水厂的再生水, 水质Ⅲ类,人体可 水质Ⅲ 以接触,安全无害。 以接触,安全无害。
中心区面积330公 中心区面积330公 顷,矗立着“鸟 矗立着“ 巢”、“水立 方”。 北部是森林公园, 北部是森林公园, 面积680公顷 面积680公顷。 公顷。
北部森林公园
奥运公园中心区
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体育场
奥运公园南区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湿地
仰 山 大 沟 清河导流渠 湿地
奥运湖
京密引水水源 水源九厂备用水 源
最大处理 能 力6万m3/d, 采用MBR膜 生物反应器处 理工艺,其出 水水质除总氮 外,均可达到 Ⅳ类水体标准 要求 自北小河再生 水厂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我们将主要利用再生水, 我们将主要利用再生水,清河再生水厂的膜处理技 术,使再生水主要指标达到VI类。 使再生水主要指标达到VI类 VI
国家 游泳中心 国家 体育场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运公园水系组成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运公园水系组成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透水砼路面铺装
雨洪收集检查井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风积沙透水砖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中心区建造了一套全覆盖、规模化、智能 中心区建造了一套全覆盖、规模化、
下沉花园
化的雨洪利用示范工程,面积95公顷。 化的雨洪利用示范工程,面积95公顷。 95公顷
地面景观
北鼎娘娘庙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在设计排水标准为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 在设计排水标准为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 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 设置了7000立方米的蓄洪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了7000立方米的蓄洪沟,用于雨水的调 7000立方米的蓄洪沟 蓄回用。 蓄回用。
体现奥运三大理念的循环水务
在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在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用循环水务 解决这个问题。在公园建设了节约用水、 解决这个问题。在公园建设了节约用水、再生水 节约用水 利用、雨洪利用、水循环净化、水生态环境五个 利用、雨洪利用、水循环净化、水生态环境五个 水的系统,实现全面节水、高效用水、循环流动, 水的系统,实现全面节水、高效用水、循环流动, 保护水的健康生命,充分体现了“绿色、科技、 保护水的健康生命,充分体现了“绿色、科技、 人文”的奥运三大理念。 人文”的奥运三大理念。
亮 点二 再生水利用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大循环:奥运公园每日排放污水2.56万立方米, 大循环:奥运公园每日排放污水2.56万立方米, 2.56万立方米 全部收集进入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利用反渗透膜处理 全部收集进入北小河污水处理厂。 技术,再生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全部返回 技术,再生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用于公园的冲厕、绿化、环境用水。 用于公园的冲厕、绿化、环境用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园内广场、道路采用透水铺装,面积总计52万平方米, 园内广场、道路采用透水铺装,面积总计52万平方米, 52万平方米 占硬化面积的50%。透水铺装之下是雨水收集管网,总长 占硬化面积的50%。透水铺装之下是雨水收集管网, 50% 100多公里。将雨水收集入净化蓄水池,加以回用。 100多公里。将雨水收集入净化蓄水池,加以回用。 多公里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游泳场馆用水循环利用,高效节水。 游泳场馆用水循环利用,高效节水。
场馆循环用水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场馆的供暖、制冷采用热 场馆的供暖、
公园内场馆及各种建筑,全部安装先进的节水器 公园内场馆及各种建筑, 具,计有数十万件。 计有数十万件。
场馆卫生间安装节水器具
节水龙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亮点一: 亮点一:全面节水
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 网球中心、奥林匹克森林 网球中心、 公园、奥运村、 公园、奥运村、清洋河河 道管理闸站等项目,污水 道管理闸站等项目, 实现零排放, 实现零排放,污水处理及 循环利用量每年达100万立 循环利用量每年达100万立 方米,高效节水。 方米,高效节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绿地灌溉
下沉花园
透水铺装地面 填土层 填土层 填土层
水平疏水层 收水沟
蓄洪沟 收水沟
水平疏水层
结构底板
雨水收集池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研发了有净水功能的铺装材料、渗滤井、渗滤排水沟、 研发了有净水功能的铺装材料、渗滤井、渗滤排水沟、 无动力弃流井、雨水收集和净化装置、雨洪利用监控系统等, 无动力弃流井、雨水收集和净化装置、雨洪利用监控系统等, 其工艺简单、无能耗,使用简便,便于推广。 其工艺简单、无能耗,使用简便,便于推广。
重现期( 重现期(年) 1 2 5 10 20 降雨( 降雨(mm) 47 81 151 210 270
雨水管 蓄水池 渗滤沟 透水地面 灌溉 透水地面
景观区域雨洪利用系统框图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园内草坪绿地全部建成下凹式地形,可收集雨水,回渗、 园内草坪绿地全部建成下凹式地形,可收集雨水,回渗、 涵养地下水。 涵养地下水。
下沉花园铺装下有滞洪系统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亮点三: 亮点三:雨洪利用
雨水利用标准:5年一遇 超过5年一遇降雨
下沉花园
透水铺装地面 填土层 填土层 填土层
蓄洪沟 收水沟 结构底板 收水沟
水平疏水层
雨水收集池
在设计排水标准为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 在设计排水标准为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设置 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 7000立方米的蓄洪沟 用于雨水的调蓄回用。 立方米的蓄洪沟, 了7000立方米的蓄洪沟,用于雨水的调蓄回用。
奥运公园水系组成
奥林匹克公园水系由 四部分组成: 四部分组成:
中心区水系(面积16.5 中心区水系(面积16.5 公顷,体积18万方) 万方) 公顷,体积18万方 奥运湖区(面积32公 奥运湖区(面积32公 顷,体积62万方) 体积62万方 万方) 北部水系(面积11公 北部水系(面积11公 顷,体积10万) 体积10万 清洋河(面积25公顷, 公顷, 清洋河(面积25公顷 体积25万方 体积25万方)。 万方)。
奥运公园每年利用再生水800万立方米, 奥运公园每年利用再生水800万立方米,其中河湖 800万立方米 景观用水400万立方米。 景观用水400万立方米。 400万立方米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