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合集下载

道路专项规划

道路专项规划

道路专项规划标题:道路专项规划引言概述:道路专项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交通需求,对道路建设进行系统性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它涉及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化进程中,道路专项规划对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道路专项规划的内容1.1 道路网络规划道路专项规划首先要确定城市道路网络的布局和结构,包括主干道、支路、环城道路等,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组织、交通安全等因素。

1.2 道路设计标准道路专项规划还要确定不同类型道路的设计标准,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量、路面材料等,以确保道路建设符合交通规范和安全要求。

设计标准的确定需要考虑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

1.3 道路绿化规划道路专项规划还要考虑道路绿化的规划和设计,包括绿化带、绿化树种、景观设计等,以提升城市道路的美观性和环保性。

绿化规划也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二、道路专项规划的实施步骤2.1 调研分析道路专项规划的第一步是进行调研分析,包括城市交通现状调查、交通需求预测、交通问题分析等,以便确定规划的基础数据和问题症结。

2.2 制定规划方案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道路专项规划要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包括道路布局、设计标准、绿化规划等内容,确保规划方案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和交通规划要求。

2.3 实施监督道路专项规划的实施阶段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监督包括工程建设过程监督、交通运行监测等。

三、道路专项规划的意义3.1 促进城市交通发展道路专项规划可以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3.2 保障交通安全通过道路专项规划,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的交通安全水平。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2001-2020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2001-202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镇发展总体战略 (5)第三章城镇体系结构及空间组织 (8)第四章主要城市空间扩展及控制 (15)第五章小城镇发展引导 (20)第六章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规划 (22)第一节交通体系建设 (22)第二节水资源开发利用 (26)第三节供电与通讯网络建设 (27)第四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28)第七章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 (30)第一节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0)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 (31)第三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32)第四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33)第八章区域发展协调与管制 (36)第一节城镇发展分区 (36)第二节乡村地区 (44)第三节生态敏感区 (47)第四节省际边界地区 (48)第九章规划实施的政策与措施 (50)第十章附则 (53)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2001-2020)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二年十二月《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单位名单项目主持单位:河南省建设厅项目主编单位: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合作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城乡规划技术服务中心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人员名单项目总顾问:范钦臣张洪华查敏技术总负责:刘洪涛项目顾问:刘征远虞绍涛王发曾项目负责人:郭凤春王华昌夏保林技术负责人:乔建平袁中金项目组成员:胡新宇王旭升尚学军薛广静陈卫东吕连琴张传慧康美寅平玉峰王丰虞湘蓉钱新强高建华朱柏钢宋金叶吴国伟黄金川王喜其它参加人员:杨友林陈永信许海燕郭东良王宾波管华陶立新王勇王长征刘道方闫卫阳刘志钢郑海霞李立阳王紫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宏观调控和引导全省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和政策。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开封市:形成东西带状组团空间结构形态,即中区组团、西区组团、东区组团。西区组团(汴西新区)是郑汴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乡市:城市主要向东南方向发展,形成“一城三区(中心城区和凤泉、小店、小冀)”的结构。
焦作市:城市形成中心城和博爱、修武两个卫星组团的都市区结构,中心城依托老城向东、向南发展。
围绕“祖根文化”,以新郑黄帝故里为中心,以淮阳太昊陵拜祖、灵宝荆山黄帝铸鼎塬等朝拜寻根为主打产品,打造“民族根、姓氏根和文化源”旅游品牌。形成“中原商都”(郑州)、“华夏圣城”(洛阳)、“大宋皇城”(开封)、“殷商古都”(安阳)、“曹魏故都”(许昌)等形象组合。
打造我省四大名山品牌,包括中岳嵩山、伏牛山、南太行山、桐柏山—大别山
规划将巩义、固始、永城、邓州、项城、潢川等32个县市建成20万~50万人的中等城市,将新安等73个县、镇建成10万~20万人的小城市(县城),建1000个1.5万~8万人的小城镇。
按“一五二二”布局
我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为“一群、五区、两带、两轴”。
“一群”即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等9市为地区中心城市。
鹤壁市:积极发展大河涧、姬家山、石林、巨桥和高村等卫星小城镇建设。
南阳市:市区采用组团式布局,近期发展以白河两岸为主。
三门峡市:市区由湖滨区和陕县县城共同组成,陕县县城工业区集中在西部发展。
商丘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近期以东南为主。
信阳市:市区由河区和平桥区两大组团构成,城区主要向东北方向发展。
全省的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将由重要通道和联络线组合。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100公里,95%的县市平均30分钟内可抵达高速公路网。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超过6280公里。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河南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7.20•【字号】•【施行日期】2016.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精神,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和改进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科学发展、改革创新,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河南实际的城市发展新道路,促进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依法治理与文明共建相结合。

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法治保障,坚持依法治理城市,注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培育城市精神,形成政府、社会和市民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和发展模式。

——坚持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

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领调控作用,坚持高水平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高标准管理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确保城市科学规划、有序建设、高效管理。

——坚持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

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传承历史文脉,保护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为城市提供动力、激发活力、增添魅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豫政〔2021〕55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豫政〔2021〕55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主要成就第二节发展态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第二节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能级第三节推动郑州都市圈扩容提质第四节培育壮大副中心城市第五节强化区域发展多极支撑第六节完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第四章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引导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第二节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第三节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第四节深化县域放权赋能改革第五章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第一节打通市民化制度性通道第二节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第三节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第四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第六章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第一节建设便捷舒适的宜居城市第二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第三节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城市第四节建设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第五节建设美丽低碳的绿色城市第六节建设魅力彰显的人文城市第七章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第一节充分发挥试验区带动效应第二节合理配置城乡发展要素第三节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第四节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第八章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节加强城市空间治理第二节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第三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第九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加强政策统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前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是挖掘内需潜力、增添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是优化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

河南省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河南省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河南省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第一部份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概述一、项目编制背景二、规划依据、年限、范围、目标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四、规划主要内容第二章城市概况一、城市现状城市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城市交通等城市基本情况。

二、相关规划概述1.城市性质、规划年限、规模(人口、用地范围)、发展目标和功能布局;2.城市道路交通。

第三章城市道路现状分析通过道路现状交通状况的调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现状道路网。

第四章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交通调查,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进行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第五章对外衔接道路规划一、区位分析分析城市的区位和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的位置及功能。

二、对外衔接道路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布置,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城市对外交通衔接的道路系统。

第六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一、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二、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确定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进行道路等级的划分,确定城市道路发展模式。

三、城市骨干道路系统规划对城市骨干道路系统进行分析,构建一体化路网主骨架。

四、道路网规划指标确定城市路网整体设施水平,提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方向及路网指标控制建议。

五、道路红线与断面规划道路平面定位,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横断面规划等。

道路横断面规划应结合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明确公交专用道、公交停靠站、出租车载客点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布置方案。

注:对已有的支路进行平面控制,未建的支路明确其布置范围、规模,可不做平面控制。

第七章道路交叉口规划一、平面交叉口规划进行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确定交叉口的发展预留用地范围,并对典型交叉口进行交通渠化设计(包含公共交通)。

二、立体交叉口规划确定立体交叉的位置,明确立交的形式,确定交叉口用地范围。

第八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一、步行交通系统规划确定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及行人过街的位置、形式、建设时序等。

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规划规划非机动车路网系统,确定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提出核心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模式等。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国道和省道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国道和省道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国道和省道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2.03.26•【字号】豫交[2012]44号•【施行日期】2012.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国道和省道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豫交〔2012〕44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交通运输局(委),厅直属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对项目申报和计划管理的要求,使我省普通国道和省道计划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做好项目投资计划的编制、下达和落实。

根据交通运输部《国道建设计划管理规定(试行)》(交规划发〔2011〕69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省厅组织制定了《河南省普通国道和省道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河南省普通国道和省道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产业集聚区和城市组团式发展,加强普通国道和省道建设项目申报与计划管理,规范前期工作,提高国、省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规划目标和重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结合交通运输部《国道建设项目计划管理规定(试行)》(交规划发〔2011〕696号)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普通国道和省道建设项目是指使用国、省补助资金的新建、改建、扩建和原级改造等国道和省道(含桥梁、隧道)建设项目,不包含普通国道和省道的大中修和小修保养工程。

第三条国道和省道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应根据规划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在路线方案确定上应充分利用原有路基、桥梁和隧道,注重全线整体改造,集约、节约使用土地。

第二章切块资金管理第四条全省普通国道、省道建设项目国省补助资金实施切块管理,参考各省辖市、直管县区域内普通国道省道里程、区域面积、区域GDP和财政收入等因素确定切块比例,具体切块办法另文下达。

河南汝州市城市道路专项规划

河南汝州市城市道路专项规划

河南汝州市城市道路专项规划目录第一章总则 (6)第一条规划背景 (6)第二条规划目标 (6)第三条规划原则 (6)第四条规划范围 (7)第五条规划期限 (7)第六条规划内容 (7)第七条规划依据 (7)第八条强制性内容 (8)第二章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9)第九条战略目标 (9)第十条总体战略 (9)第十一条发展指标 (10)第十二条战略步骤及重大措施 (10)第十三条近期对策 (10)第三章汝州市交通需求预测 (12)第十四条人口规模 (12)第十五条城区居民出行强度 (12)第十六条城区居民出行总量 (12)第十七条城区居民出行结构 (12)第十八条城区机动车拥有量 (13)第十九条对外客运总量 (13)第二十条停车场规划 (14)第二十一条出行产生量与吸引量 (15)第二十二条城区道路通行能力 (15)第四章对外衔接道路规划 (17)第二十三条发展目标 (17)第二十四条总体思路 (17)第二十五条城际道路交通规划 (17)第五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9)第二十六条发展目标 (19)第二十七条总体思路 (19)第二十八条路网结构与布局 (19)第二十九条道路使用性质、方式与分工 (20)第三十条城市主干路道路交通规划 (21)第三十一条城市次干路道路交通规划 (25)第三十二条城市支路道路交通规划 (27)第三十三条道路红线与横断面控制 (31)第六章道路交叉口规划 (32)第三十四条汝州市城区交叉口类型 (32)第三十五条交叉口规划和改善基本思路 (32)第三十六条交叉口设置标准 (32)第七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33)第三十七条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 (33)第三十八条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33)第三十九条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规划 (35)第八章停车系统规划 (37)第四十条停车发展战略 (37)第四十一条停车现状分析 (38)第四十二条停车类型及设施分工 (40)第四十三条社会停车场规划 (40)第四十四条路边停车场规划 (44)第四十五条配建停车场规划 (46)第四十六条保障措施 (47)第九章规划路网评价 (48)第四十七条总体结构评价 (48)第四十八条路网总体运行评价 (50)第十章道路竖向控制规划 (52)第四十九条竖向控制目标 (52)第五十条竖向控制原则 (52)第五十一条城区规划总用地竖向特征 (52)第五十二条道路竖向控制重点区域 (52)第五十三条道路竖向坐标校准 (53)第五十四条道路坡度控制 (53)第五十五条重点控制路段道路交通组织 (53)第十一章对外客货运系统规划 (54)第五十六条总体思路 (54)第五十七条客货运系统布局要点 (54)第五十八条对外客运系统规划 (54)第五十九条对外货运系统规划 (55)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57)第六十条规划期限 (57)第六十一条近期建设范围 (57)第六十二条近期建设基本思路 (57)第六十三条近期建设核心内容 (57)第六十四条近期道路建设规划 (57)第六十五条近期公共停车场规划 (58)第六十六条近期对外客运道路交通规划 (59)第六十七条近期对外货运道路交通规划 (59)第六十八条近期交通组织与管理 (59)第十三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1)第六十九条城市交通管理模式 (61)第七十条交通需求管理目的 (61)第七十一条汝州市交通需求管理框架 (61)第七十二条道路交通系统管理重点 (63)第七十三条交叉口渠化控制和交通指挥管理 (63)第七十四条公共交通管理 (63)第七十五条道路单向交通组织 (64)第七十六条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64)第七十七条学生过街设施建设 (64)第七十八条停车管理的总体方针和原则 (65)第七十九条停车管理方法建议 (65)第八十条自行车停车场分类设置 (66)第八十一条货运交通组织管理 (66)第八十二条出入境交通组织 (66)第八十三条交通指挥系统建设 (66)第八十四条交通管理设施建设 (67)第八十万条交通管理队伍建设 (67)第八十六条明确战略 (68)第八十七条健全体制 (68)第八十八条完善政策 (68)第八十九条科学规划 (68)第九十条保障投入 (68)第九十一条强调时序 (68)第九十二条重视执法 (69)第九十三条积极应变 (6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素有“百里煤海”之称,是中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是中国中部经济实力20强县(市),2010年被省政府省发改委确立为河南10个省直管试点县市之一,并于201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省直管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第一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编制背景
二、规划依据、年限、范围、目标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四、规划主要内容
第二章城市概况
一、城市现状
城市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城市交通等城市基本情况。

二、相关规划概述
1.城市性质、规划年限、规模(人口、用地范围)、发展目标和功能布局;
2.城市道路交通。

第三章城市道路现状分析
通过道路现状交通状况的调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现状道路网。

第四章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交通调查,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进行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第五章对外衔接道路规划
一、区位分析
分析城市的区位和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的位置及功能。

二、对外衔接道路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布置,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城市对外交通衔接的道路系统。

第六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二、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
确定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进行道路等级的划分,确定城市道路发展模式。

三、城市骨干道路系统规划
对城市骨干道路系统进行分析,构建一体化路网主骨架。

四、道路网规划指标
确定城市路网整体设施水平,提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方向及路网指标控制建议。

五、道路红线与断面规划
道路平面定位,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横断面规划等。

道路横断面规划应结合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明确公交专用道、公交停靠站、出租车载客点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布置方案。

注:对已有的支路进行平面控制,未建的支路明确其布置范围、规模,可不做平面控制。

第七章道路交叉口规划
一、平面交叉口规划
进行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确定交叉口的发展预留用地范围,并对典型交叉口进行交通渠化设计(包含公共交通)。

二、立体交叉口规划
确定立体交叉的位置,明确立交的形式,确定交叉口用地范围。

第八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一、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确定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及行人过街的位置、形式、建设时序等。

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规划
规划非机动车路网系统,确定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提出核心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模式等。

第九章规划路网评价
一、总体结构分析评价
将道路用地面积、快速路网密度、主干路网密度、次干路网密度、支路网密度等指标与规范值进行比较,评价道路总体结构。

二、路网总体运行评价
分析路网机动车周转量、单向交通量、通行能力(单向)、饱和度(单向)、车速、道路服务水平(V/C)等指标,评价路网运行情况。

第十章道路竖向控制规划
一、现状城市用地及道路网竖向分析
分析城市用地的竖向特征及现状城市竖向布置的特点。

二、干道网竖向控制
依据城市地形地貌进行城市干道网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管理、教育、组织等分析,确定适合当地的道路交通发展措施。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明确近期建设的项目,确定项目建设时序、规模及投资。

第二部分规划图则
一、城市区位图
二、城市用地现状图
三、城市道路现状图
四、城市总体规划图
五、城市道路网系统规划图
六、城市道路网平面规划图
七、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图
八、城市交叉口规划图
九、城市道路网竖向规划图
十、城市步行系统规划图
十一、城市非机动车系统规划图
十二、近期建设规划图
十三、其他有关图纸
备注:道路横断面规划图比例采用1:200~1:1000;平面交叉口规划图比例采用1:500~1:2000;区位关系图宜缩小(1:10000~1:50000);其他图纸与城市总体规划图基本一致,一般采用1:5000~1:25000;并标明风玫瑰。

第三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规划目的、规划依据、规划范围、规划原则、指导思想、规划年限。

第二章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交通调查,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进行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第三章对外衔接道路规划
分析城市的区位和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的位置及功能,规划与城市对外交通衔接的道路系统。

第四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道路等级的划分,道路平面定位,道路红线控制,道路的横断面规划等。

第五章道路交叉口规划
规划道路平面交叉口,预留交叉口的发展用地范围,并对典型交叉口进行交通渠化设计(包含公共交通)。

确定立体交叉的位置,明确立交的形式,确定交叉口用地范围。

第六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确定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及行人过街的位置、形式、建设时序等。

规划非机动车路网系统,确定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提出核心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模式等。

第七章规划路网评价
路网总体结构分析评价和路网总体运行评价。

第八章道路竖向控制规划
分析城市用地的竖向特征及现状城市竖向布置的特点,依据城市地形地貌进行城市干道网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九章城市道路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交通环境改善及保护措施、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措施、道路交通意识教育措施、道路交通发展措施。

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明确近期建设的项目,确定项目建设时序、规模及投资。

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章城市概况
一、城市现状
城市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城市交通等城市基本情况。

二、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1.城市性质、规划年限、功能布局、规模(人口、用地范围)、发展目标;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二章城市道路现状
1.道路现状资料;
2.道路交通调查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