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晋城市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

晋城市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

晋城市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1.1 规划目的为深化城市总体规划、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特编制本规划。

1.2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施行)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6、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1.3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为2006年~2020年。

1.4 规划范围本次对《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三区” ,即:主城区、北石店区、南村区的路网进行了规划,同时考虑了与城市外围公路的衔接。

1.5 规划原则尊重现状地形地貌。

满足交通发展需求。

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兼顾局部与整体,统筹考虑地上与地下、静态与动态设施。

2. 道路路网控制规划2.1道路网结构(1)规划路网形式在本次道路工程专项规划中,主城区整个路网在现状路网基础上采取环形方格网式布局,铁路以东建设区结合铁路走向和地形采用斜向方格路网。

(2)规划道路网结构构建以“环形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和“三纵三横主干路”为主骨架的城市交通体系。

1)环形城市快速交通系统由北环路、西环路、凤阳街和东环路在市区范围外构成的城市外环快速环路,主要承担城市过境交通和快捷联系城市出入境交通的功能。

2)三纵三横主干路主要由南北向的景西路、泽州路、文博路组成的三纵和由东西向的东西大街、凤台街、中原街组成的三横构成,重点疏解城市各功能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2.2道路等级划分在本次规划中,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

(1)快速路在建设区外围由北环路、西环路、凤阳街和东环路构成一个快速环路。

道路红线宽50m,设计时速60~80km/h,道路总长37km。

(2)主干路规划确定主城区有15条主干路,其中南北向6条,即凤城路、景西路、黄华街、泽州路、 文博路、三晋路;东西向9条,即书院街、东西大街、太岳路、新市街、凤台街、文昌街、迎宾街、中原街、白水街。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晋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晋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晋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24•【字号】晋政函〔2023〕122号•【施行日期】2023.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规划发展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晋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晋政函〔2023〕122号晋城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报请审批〈晋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晋自然资呈〔2023〕243号)收悉。

一、原则同意《晋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晋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两区”叠加的优势,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山西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先进制造业基地、链接中原城市群的门户城市、黄河流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康养中心城市。

二、强化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晋城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2.3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61.7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2402.1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55.19平方千米以内。

三、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构建“两环两带三区、一核四极三廊”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促进形成“一带三区,多园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重点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推动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北石店区(矿区棚户区)城市化改造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北石店区(矿区棚户区)城市化改造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北石店区(矿区棚户区)城市化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晋市政发[2009]16号【发布部门】晋城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07.20【实施日期】2009.07.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北石店区(矿区棚户区)城市化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市政发〔2009〕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有关单位:现将《晋城市北石店区(矿区棚户区)城市化改造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晋城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日晋城市北石店区(矿区棚户区)城市化改造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改善北石店区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市人民政府第54次常务会研究决定,实施北石店区(矿区棚户区)城市化改造。

现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的指导意见(试行)》(晋政发〔2008〕3号)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以创优环境、健全设施、完善功能、改善民生、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改造范围:北起朝天宫,南至陵沁路,规划畅安路(50米)及其两侧各75米范围内建设用地(现状)和批准改造的“城中村”。

改造内容:1.新建4.6公里长、50米宽的城市道路;2.对畅安路两侧各75米范围内的街道、棚户区、工矿企业等进行拆迁改造;3.对畅安路两侧批准的“城中村”实施改造。

改造总投资:约28亿元,其中畅安路建设2.2亿元,两侧棚户区改造7.8亿元,“城中村”改造18亿元。

三、目标任务: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北石店区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区,与主城区整体协调、联动发展。

改造时序:1.2009年完成规划畅安路及两侧各75米范围内的居民、企业拆迁,启动“城中村”改造。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中心城市规划区土地征收储备供应管理的实施意见-晋市政发〔2021〕3号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中心城市规划区土地征收储备供应管理的实施意见-晋市政发〔2021〕3号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中心城市规划区土地征收储备供应管理的实施意见正文:---------------------------------------------------------------------------------------------------------------------------------------------------- 晋城市人民政府文件晋市政发〔2021〕3号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中心城市规划区土地征收储备供应管理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规划区土地征收、储备、供应和管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强化土地一级市场管理,推动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严格中心城市规划区的规划管控(一)明确范围。

本《意见》所指中心城市规划区,是根据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的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G342(北部新线)以南、G55城市高速外环线(规划新线)以内区域,涉及城区行政区划范围、泽州县的金村镇、南村镇以及大箕镇、高都镇、巴公镇部分生态空间,面积约366平方公里。

本《意见》所指中心城区包括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区、开发区、泽州县部分区域(长晋高速以西),具体见附件。

(二)加强规划管控。

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片区规划、重点项目规划、城中村改造规划等,须市规委会研究同意、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重要建设项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出具规划条件时予以明确)的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技术论证审查,由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核沟通后提出意见,提交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根据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议定结果进行规划许可审批。

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土地征收,必须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严格执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不符合规划和计划不得实施土地征收。

晋城金村大道南段道路工程

晋城金村大道南段道路工程

晋城市金村大道南段道路工程(规划龙门街-规划学苑街)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建设单位:泽州县金村新区建设指挥部评价单位: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7年10月修改说明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10月目录前言.......................................................................................................... - 1 -0.1项目背景 ................................................................................................. - 1 -0.2环评工作过程 ......................................................................................... - 2 -0.3环评主要结论 ......................................................................................... - 2 -第1章总论........................................................................................ - 3 -1.1编制依据 ................................................................................................. - 3 -1.2评价目的与原则 ..................................................................................... - 5 -1.3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 - 6 -1.4评价标准 ................................................................................................. - 9 -1.5评价等级及评价重点 ........................................................................... - 11 -1.6评价范围 ............................................................................................... - 12 -1.7环境保护目标 ....................................................................................... - 12 -1.8评价预测时段 ....................................................................................... - 14 -1.9评价方法 ............................................................................................... - 14 -1.10评价工作程序 ....................................................................................... - 14 -第2章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 16 -2.1项目概况 ............................................................................................... - 16 -2.2建设内容和规模 ................................................................................... - 19 -2.3建设方案 ............................................................................................... - 22 -2.4附属工程 ............................................................................................... - 28 -2.5征地拆迁 ............................................................................................... - 30 -2.6土石方工程 ........................................................................................... - 31 -2.7筑路材料 ............................................................................................... - 31 -2.8施工方案 ............................................................................................... - 32 -2.9投资估算与实施计划 ........................................................................... - 33 -2.10污染源分析与源强估算 ....................................................................... - 33 -第3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41 -3.1自然环境概况 ....................................................................................... - 41 -3.2生态环境概况 ....................................................................................... - 46 -3.3项目区社会环境概况 ........................................................................... - 47 -3.4城市总体规划及路网专项规划 ........................................................... - 50 -3.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 51 -3.6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 51 -3.7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 52 -3.8声环境只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 56 -第4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58 -4.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 58 -4.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 61 -4.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 - 62 -4.4声环境影响预测 ................................................................................... - 69 -4.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 - 79 -第5章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 ......................................... - 82 -5.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 82 -5.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 - 86 -5.3环保措施汇总 ....................................................................................... - 89 -第6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91 -6.1分析方法 ............................................................................................... - 91 -6.2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分析 ....................................................................... - 91 -第7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94 -7.1环境管理计划 ....................................................................................... - 94 -7.2环境监测计划 ....................................................................................... - 96 -7.3环保措施竣工验收 ............................................................................... - 97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99 -8.1项目概况 ....................................................................................................... - 99 -8.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 99 -8.3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 99 -8.3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 - 100 -8.3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 100 -8.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 101 -8.5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 - 101 -8.6环境管理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 - 101 -8.7 工程环境可行性 ........................................................................................ - 102 -前言0.1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量迅猛增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现存水平已不能满足今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晋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8.07•【字号】晋市政办[2009]105号•【施行日期】2009.08.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晋市政办〔2009〕10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住市有关单位:《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八月七日《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修编,是晋城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确保《规划》修编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规划》修编工作背景21世纪以来,晋城市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但是,随着晋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出现新格局,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愈来愈显著,尤其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切实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用地需求量猛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作用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加之,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已提前实现,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即将用完。

在建设用地的审批中经常涉及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问题,上一轮规划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加之2010年现行规划就到期,因此,《规划》修编势在必行。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5]32号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关于印发《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国土资源厅等有关文件要求,应即时启动《规划》修编工作。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的通知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的通知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晋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26•【字号】晋市政发〔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晋城市人民政府文件晋市政发〔2021〕10号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晋城市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晋城市人民政府2021年4月26日晋城市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文件精神,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的通知》(晋政发〔2020〕2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规划引领、项目为王”的原则,紧盯我市交通运输短板,力争用两年时间,在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运输服务一体化、智慧平安绿色交通建设、交通行业治理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为我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立体交通网取得突破性进展。

构建横贯东西、沟通南北的综合运输通道。

积极推进“十字型”高速铁路网建设,推动“两横三纵一环”的高速公路网建设,稳步提升普通国省道技术等级,全面建成太行一号旅游公路。

——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高铁客运枢纽功能得到提升,各运输方式衔接更加紧密。

“城市、城际、城乡、镇村、旅游”五级公交体系进一步完善。

交通物流集疏运体系初步建成,货物换装转运效率明显提高。

公交、旅游、快递高度融合,形成完善的物流网络。

——智慧、平安、绿色交通体系加快构建。

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有效推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道路运输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晋市政发〔2019〕15号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晋市政发〔2019〕15号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晋市政发〔2019〕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晋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晋城市人民政府2019年8月12日晋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保障重点工程项目按计划推进,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纳入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名单的建设和前期项目。

各县(市、区)、开发区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是指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确定的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建设和前期项目。

各县(市、区)、开发区可根据实际确定本级重点工程项目。

第四条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实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联动推进的原则。

市重点工程领导组负责组织和协调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推进的重大事项;市重点工程领导组办公室负责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协调、服务、督查等日常工作;市政府有关项目主管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是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推进的责任主体,负责本部门、本辖区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协调、服务等综合管理工作;市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配合服务工作;项目建设单位是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主体,负责承担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等具体推进工作。

第二章确定程序第五条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符合我市中长期投资发展方向,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以及相关的专项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城市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
1.1 规划目的
为深化城市总体规划、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特编制本规划。

1.2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施行)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6、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1.3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为2006年~2020年。

1.4 规划范围
本次对《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三区” ,即:主城区、北石店区、南村区的路网进行了规划,同时考虑了与城市外围公路的衔接。

1.5 规划原则
尊重现状地形地貌。

满足交通发展需求。

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兼顾局部与整体,统筹考虑地上与地下、静态与动态设施。

2. 道路路网控制规划
2.1道路网结构
(1)规划路网形式
在本次道路工程专项规划中,主城区整个路网在现状路网基础
上采取环形方格网式布局,铁路以东建设区结合铁路走向和地形采用斜向方格路网。

(2)规划道路网结构
构建以“环形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和“三纵三横主干路”为主骨架的城市交通体系。

1)环形城市快速交通系统
由北环路、西环路、凤阳街和东环路在市区范围外构成的城市外环快速环路,主要承担城市过境交通和快捷联系城市出入境交通的功能。

2)三纵三横主干路
主要由南北向的景西路、泽州路、文博路组成的三纵和由东西向的东西大街、凤台街、中原街组成的三横构成,重点疏解城市各功能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2.2道路等级划分
在本次规划中,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

(1)快速路
在建设区外围由北环路、西环路、凤阳街和东环路构成一个快速环路。

道路红线宽50m,设计时速60~80km/h,道路总长37km。

(2)主干路
规划确定主城区有15条主干路,其中南北向6条,即凤城路、景西路、黄华街、泽州路、 文博路、三晋路;东西向9条,即书院街、东西大街、太岳路、新市街、凤台街、文昌街、迎宾街、中原街、白水街。

北石店区有4条主干路,即南北向的畅安街,东西向的迎旭街、文博路和尚安街;南村区有4条主干路,即南北向的通达路和207国道,东西向的鑫达街和西里南街。

主干路规划路网密度为0.93,道路红线宽30~70m ,设计时速40~60km/h,道路总长123km ,间距在800m左右。

(3)次干路
规划确定次干路共49条,规划路网密度为1.2,道路红线宽30~50m ,设计时速30~40km/h,道路总长165km ,间距在350~500m 之间。

(4)支路
为居住区区内交通联系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道路红线宽30m 以下,设计时速20~30km/h。

(5)步行街
规划将主城区南大街设置为步行商业街,同时对新市街(广场~建设北路)进行商业街改造。

规划到2020年,城市道路总长度为311km,道路面积为999万m2,综合道路密度2.39km/km2。

3. 道路竖向规划
3.1竖向控制规划
晋城市路网竖向分为中心、西北、西南、东北、东南5个片区进行控制。

3.2交叉口竖向规划
平面交叉口竖向规划应综合考虑行车舒适、排水通畅、工程量大小和美观等因素,合理确定。

在交叉口范围内尽量使坡度平缓,其相交道路纵坡宜小于或等于2%,立体交叉最大纵坡一般不超过4%。

3.3道路纵坡
本次规划对所有道路的纵坡都进行了控制。

在道路纵坡控制中,道路纵坡一般控制在5.5%以内,且不小于0.3%。

4.道路横断面规划
道路横断面快速路采用四幅路形式,主干路采用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次干路采用单幅路或三幅路,支路一般采用单幅路。

5.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公路
规划至2020年,城市周围将建成“双环”的公路网主骨架体系,其中一环为市区快速通道,二环为环城高速。

市区的交通流通过“三纵三横”主干路疏散到城市快速外环通道中,进而快捷的疏散到环城高速路网及一、二级公路中去,使市区的对外联系更加便捷。

(2)铁路
规划新建晋城热电厂铁路专用线一条。

6.道路交叉口规划
6.1 平面交叉路口
规划中,快速路与主干路、快速路与次干路、主干路之间、主干路与次干路、次干路之间的交叉口间距在0.3~2.0km之间。

城市干道的道路网交叉口间距分布在0.5~1.5km之间。

主干路、次干路要求按国家规范进行渠化组织并设置路口展宽。

6.2道路立体交叉口
在快速路与快速路之间采用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快速路与主干路之间部分采用部分互通立体交叉,其余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

市区的出入口采用完全互通式立交;城市道路与铁路之间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

7.公共停车场及其他交通设施规划
7.1 停车场分布规划
市区规划社会公共停车场共26个,其中:
城市中心、次中心、片区中心附近,共规划市内公共停车场21个。

其中地上停车场11个,地下停车场10个。

对外交通枢纽及城市出入口附近设立5个机动车停车场。

7.2 广场分布规划
规划新建8个广场,其中市区6座,北石店1座,南村1座,分别为大十字广场、凤台东街广场、北站广场、苑北广场、白水广场、树理文化广场、北石店广场、南村广场。

规划保留现有5处广场,分别为凤西广场、人民广场、物贸广场、火车站广场、七星广场。

7.3 长途客运站规划
规划新建4座汽车站,其中在红星东街与规划三晋路交叉口附近新建一座交通枢纽中心,提高城市客运能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7.4 公共加油(气)站规划
公共加油(气)站按服务半径0.9~1.2km设置,根据昼夜加油(气)的车次数量,每处占地1200~1300m2。

加油站进出口宜设在次干路上。

7.5公交总站规划
规划新建公交总站三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