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地震来了怎么办 教学设计
社会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冷静和自主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
三、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地震知识讲解、地震逃生方法等。
2. 安全帽、防尘口罩、安全标志等道具。
3. 模拟地震环境:桌子、椅子、帘子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成因、危害以及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2. 基本知识学习:教师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躲到桌子下、用防尘口罩保护口鼻等。
3.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幼儿亲自体验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地震逃生的要点,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5. 活动拓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地震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地震逃生演练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地震应对能力。
2.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和回答,评价他们的地震知识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能力。
六、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成因、危害以及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2. 基本知识学习:教师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躲到桌子下、用防尘口罩保护口鼻等。
3.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幼儿亲自体验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地震逃生的要点,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5. 活动拓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地震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逃生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3. 问答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地震知识问答。
4.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地震逃生的经验。
八、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的概念和危害。
2.学习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的安全。
3.培养幼儿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或模型展示地震的过程和结构;2.模拟地震的游戏道具;3.安全应急包;4.老师、家长的支持和合作。
教学活动:活动一:激发学习兴趣(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一副地震的图片或者模型,引导幼儿们发表自己对地震的看法和经历,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了解地震的概念(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或模型的示范,向幼儿们说一下地震是一种天然的地球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过程。
给幼儿们讲解地震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与幼儿们进行互动问答,检查他们的理解。
活动三:地震的模拟游戏(15分钟)在活动区域中,设置几个“房屋”,幼儿随机站立在这些房屋中,老师扮演地震的角色,模拟地震的过程,摇晃“房屋”。
幼儿们需要尽快找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下、墙角等,并迅速躲藏起来。
让幼儿们体验地震时的真实感觉,并在游戏中学会正确躲避地震的方法。
活动四:掌握地震逃生技能(20分钟)1.躲避地震:老师让幼儿们站在请求,示范躲避地震时,应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并用手抱住头部,站在安全的地方,如桌子下、墙角等。
2.逃生技能:老师向幼儿们演示用毛衣、背心等防护身体的方法,并让幼儿们亲自尝试。
同时,老师也向幼儿们展示如何使用安全应急包中的物品,如手电筒、急救箱等。
3.避免恐慌:老师告诉幼儿们,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大声喊叫或者乱跑,要听从老师的指导,用身体保护头部,等待救援。
活动五:地震演练(10分钟)设置一个地震警报器或使用纸片等引导幼儿们进行地震演练。
教师可以通过打开音乐,幼儿们听到音乐即表示地震发生,幼儿们要迅速做出反应,找到安全的地方,并保护头部。
演练结束后,教师向幼儿们进行总结。
活动六:情景剧表演(15分钟)幼儿们分角色扮演地震发生时,自己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通过表演的形式,强化幼儿们对地震应急知识的掌握,并培养他们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2024年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5篇

2024年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第三节“地震来了怎么办”。
详细内容涵盖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安全逃生技巧以及如何辨别安全与危险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理解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种,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基本防护措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冷静判断、迅速行动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震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地震后的安全逃生技巧。
重点:地震防护的基本原则,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科普视频、地震防护手册、安全标志图卡、模拟地震的教具箱。
2. 学具:画笔、画纸、安全逃生路线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震科普视频,让幼儿感知地震的场景,引发他们对地震防护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教育幼儿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地震发生时如何躲避、保护头部、避免拥挤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地震中如何保护自己,模拟地震逃生演练。
六、板书设计1. 地震防护要点:躲在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避免拥挤、迅速逃生。
2. 安全逃生路线图:标注幼儿园内各教室、楼梯、出口的安全逃生路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地震发生时,你会在哪里?你会怎么做?答案要点:幼儿需在画中展示躲藏的地方(如桌子下、墙角等),并标注保护头部的动作。
2.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绘制家庭地震逃生路线图,并讨论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幼儿表现,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地震防护讲座,提高家庭安全意识;开展地震防护主题班会,强化幼儿的安全教育。
《地震来袭,如何自救自护》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地震是一种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让幼儿园大班孩子们能够在地震时知道如何自救自护,本次社会活动教案为大家带来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认识地震的发生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危害2.学习和掌握逃生技能,掌握自救自护的基本方法3.提高孩子们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二、教学内容1.介绍地震、讲解地震的原因及对人类的危害,让孩子们能够初步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
2.孩子们手搓纸团练习,在把纸团四散抛出后,让孩子们练习躲避纸团,培养孩子们的应急反应能力。
3.介绍如何逃生、如何在地震时保护自己。
实际演示紧急情况下掩护头部、躲避危险区域、寻找安全隐蔽的场所等自救措施和方法。
4.带领孩子们自己动手模拟地震时,如何紧急撤离和逃生。
教导孩子们正确应对地震,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5.演示地震常见伤害及其应变方法,提高孩子们面对紧急情况时的预防和救治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部分让孩子们先看一段有关地震的视频,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然后就可以进入活动的学习中。
2.讲解原因及影响让孩子们知道地震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判断是否在地震中,地震对于我们的危害是怎样的。
3.练习躲避孩子们先手搓纸团,再把纸团四散抛出后,模拟地震的情况,在老师的安排下,让孩子们躲起来,学习如何躲避。
4.团队合作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活动。
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个逃生方案,然后把这种方案提示给其他的小组,并一起讨论优缺点。
5.实操演示老师假装地震来袭,孩子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撤离到指定的场所,以此来检验孩子们的自救能力。
6.应变方法让孩子们知道地震常见伤害及其应变方法,提高孩子们应急救治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优化1.增加互动环节,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理解及需要。
2.着重讲解应急防护知识,对孩子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储备进行重点培养。
3.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逃生、急救等教具,并着重强调孩子们在实战中的操作技巧。
4.设计有趣的学习练习,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动手能力。
《地震了怎么办》教案

5、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地震来了怎么办?一起去揭开地震的神秘面纱吧!(板贴课题)
6、确实,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关于地震,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学生分小组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地震是怎样回事?地震前兆?预防?避震?自救???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依次来研究这些问题。
五、参与多种活动,学习应对办法。
1.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一场可怕地大地震从感受到大地的剧烈晃动到房屋倒塌平均只有12秒的时间,这短短的12秒,就是我们保存生命的最关键的时刻。这时候,我们或许正在上课,或许集会,或许正在室外活动,或许正在商场影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避震?
2.小组先阅读课文中40-41业的相关内容,根据不同的情况,小组内再交流一下,一会我们来讨论同学交流发言。
可是,就在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多少人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人被埋入了废墟,多少美满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四川瞬间处在一片废墟之中。
2、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想说什么呢?学生谈感受
3、小结:是啊,地震带来的危害太大了,不仅仅是汶川,还有玉树、云南,共死亡和失踪近八万人——
(二)、科学探究:活动一:
1、地震到底是怎么回事?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前兆呢?课前我们已经根据兴趣进行了分组并搜集了不少资料,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仔细阅读相关资料,把你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看哪个组学的最认真,交流的最充分,汇报最精彩。2:小组看材料,交流。3:小组汇报。补充
2、同学间互相评价。
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

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了解并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中的自救技能;
2.提高大班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集体应对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模型或绘本等教具,用于激发幼儿对地震的兴趣和认识;
2.安全寻找游戏;
3.模拟地震避难演练。
【活动过程】
一、热身
1.教师介绍今天活动的主题:“地震了怎么办”;
2.通过逗趣的儿歌、故事、图片等教具引导幼儿们聊聊自己对地震的认识和感受。
二、认识地震
1.教师通过图片、模型或绘本等教具向幼儿们介绍地震的产生原因;
2.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具示范幼儿们如何正确的逃生;
3.教师鼓励幼儿们积极发言,询问幼儿们对地震有哪些疑惑和不解。
三、地震避难
1.教师引导幼儿们通过绕桌子、起立、躲桌子等方式,学习地震发生时的避难技巧;
2.安排幼儿们到安全地带进行模拟地震避难演练,同时观察幼儿们的避难动作是否准确。
四、团队合作
1. 小组分组或者同桌组合,分别演示避难方法;
2. 进行安全寻找游戏,看哪个小组最快。
五、总结
1.教师引导幼儿们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
2.再次重申地震应急措施的相关知识点,提醒幼儿们注意生命安全。
【教育提示】
1.在幼儿园中,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2.定期举行模拟地震演练将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应急反应能力。
《遇到地震怎么办》幼儿园教案(精选13篇)

《遇到地震怎么办》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常识。
2、培养安全和自救的意识。
活动准备:地震录像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 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挂图,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日本的震惊全世界的9级大地震!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 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 了孤儿! 四、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 1、教师:地震是分等级的,当大地震时地面、房屋明显的摇晃,不要多久就会山崩地裂!如果是小地震的话,我们就会感觉有一点点的震感,一般不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我们这里发生地震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当发生大地震时,能跑就跑,“跑”是在地震发生初时,而且一定要跑到空旷的地方,四周不要有广告牌、电线杆等东西,以免倒下来时被砸到,跑的时候一定要抱着头,保护好头部。
2024年幼儿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5篇

2024年幼儿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范》第三节《地震来了怎么办》,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3. 提高幼儿在地震后的应变能力,学会与家人保持联系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后的应对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演示模型、地震科普图片、安全演练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地震演示模型,让幼儿观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地震的危害。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地震是什么?(2)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3)地震后如何与家人保持联系?3. 随堂练习(10分钟)4. 知识讲解(20分钟)(1)详细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
(2)演示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桌子下面、保护头部等。
(3)介绍地震后的应对措施,如保持冷静、寻找安全出口、与家人联系等。
5. 操作实践(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地震安全演练,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应对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地震自救漫画。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地震发生时自己如何保护自己的场景。
2. 作业题目:与家人共同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答案:幼儿与家人共同讨论,制定出一份地震应急预案,包括如何保持联系、寻找安全出口等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地震科普馆,进一步了解地震知识。
(2)开展家庭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幼儿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地震来了怎么办
1、让幼儿懂得灾难面前人人都要奉献自己的爱心。
2、通过课件,让幼儿了解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3、学习关于地震自救的知识。
活动准备:
地震课件、爱心卡若干、心愿树、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一件什么重大的事情?(地震)
二、观看课件。
提问:你知道地震的时候,会发生哪些事情?
请幼儿说一说地震的时候会发生的事情。
如:地震时,地面会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
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山体滑坡,人的生命会受到威胁等等。
三、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小朋友们,假如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
2、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恐,要镇静。
(2)赶紧跑到空旷的地方。
(3)假如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紧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
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
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5)假如在车上,要赶紧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4、游戏:地震来了。
四、观看四川地震课件。
师: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的大地震,房
屋都倒塌了,那里的人死的死,伤的伤,许多人都无家可归,许多小朋友没有爸爸、没有
妈妈、没有衣服穿、没有粮食吃,更没有学上。
他们什么也没有,成了孤儿,下面我们一
起来看一看汶川地震的片段吧。
请幼儿说一说内心的感受?你想怎样帮助他们?
五、制作“爱心卡”。
师:为了灾区的小朋友,小朋友都献上了自己最真诚的心愿,这里有心愿卡每人一份,请小朋友把刚才说的都表达在心愿卡上。
幼儿自制爱心卡。
幼儿挂在心愿树上。
六、为灾区的小朋友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