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操作标准
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皮内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给药,常见的应用包括疫苗接种和皮试。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保证注射的效果和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皮内注射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洗手: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消毒双手。
2.准备注射器:选择合适容量的皮内注射器,并确保注射器处于无菌状态。
3.准备药物:根据医嘱准备好需要注射的药物,并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透明度。
步骤二:选择注射点选择适当的注射点是皮内注射的关键,一般采用上臂三角区作为注射点。
具体操作如下:1.在上臂的三角区上搜索适当的注射点。
适当的注射点应距离肩部突起和肘部关节约4-5厘米。
2.检查皮肤状况。
确保注射点的皮肤平整、无损伤、炎症或血管等。
步骤三:准备注射器在准备好注射点后,需要正确装配注射器以进行皮内注射。
具体步骤如下:1.抓住注射器的外套管,轻轻拔出,确保注射器的尖端没有接触任何东西。
2.拧下注射器帽,注意尽量避免碰触尖端。
步骤四:进入皮肤注射器准备好后,需要正确地将针头插入皮肤,以确保皮内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具体步骤如下:1.将针头平行于注射点插入皮肤,角度约为15度。
2.注射器插入后,稍微抬起针尖,使其位于皮肤的角质层和表皮之间。
步骤五:注射药物确保针头正确插入皮肤后,即可进行药物的注射。
具体步骤如下:1.缓慢注射药物。
注射速度应缓慢一致,以充分渗透至角质层。
2.保持注射器稳定,避免晃动。
3.等待数秒,以确保药物充分被皮肤吸收。
步骤六:处理注射废弃物使用完注射器后,需要正确地处理注射废弃物。
具体步骤如下:1.丢弃注射器和针头。
将注射器和针头放入专用的切废容器中。
2.将废弃容器密封以防止针头的再次暴露。
注意事项除了正确的操作步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皮内注射的效果和安全:1.注射前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清晰度。
皮内注射操作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注射盘内盛放75%酒精、棉签、污物小杯、砂轮、1毫升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按医嘱准备药物,抢救药物。
选择正确注射部位(皮试选择在前臂内侧中下 段皮肤),用75%酒精棉签消毒皮肤(直径>5cm )待 干。
再次核对,排尽空气,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
0.1ml ,呈圆形勿按揉及压迫。
用干棉签吸干漏液。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
科室姓名工号得分
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静脉留置针操作
科室姓名工号得分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
科室姓名工号得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
操作流程:
1. 洗手并戴好清洁手套。
2. 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注射器、注射针头、消毒棉球等。
3. 将药物倒入干净的注射器中。
4. 筛选合适的注射点,通常在手臂的前臂外侧,选择一个没有血管、皮肤无损伤和皱纹的部位。
5. 用消毒棉球擦拭皮肤注射点,保持局部清洁。
6. 用拇指和食指将注射点上皮肤拉开,形成一个皮肤襞或轻微凸起。
7. 另一只手拿住注射器,将注射针头的发射部分插入皮肤襞中,尽量平行于皮肤表面。
8. 缓慢地将药物注射进皮内,注射速度约为每分钟1毫米。
9. 继续按住皮肤不松手,将注射器缓慢地取出皮肤,同时用棉球或干净纱布轻压注射点处。
10. 遵循医嘱将注射器及针头弃置于刺激性垃圾桶中。
11. 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1. 注射前检查药物的名称、规格、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物正确。
2. 使用严密包装的药物,不可使用已开封、过期或有悬浮物、变色、异味等异常情况的药物。
3. 皮肤注射点应注意选择清洁无伤口的部位,避免注射到有破损、发炎、溃疡的皮肤上。
4. 在注射前,要检查注射器和针头的完整性,确保无损坏,且针尖无曲折。
5. 注意注射时的角度和深度,不要穿透皮肤,避免扎伤深部组织和器官。
6. 注射时要保持注射点周围的皮肤拉紧,以确保注射进皮内而不是皮下或肌肉。
7. 在注射前要确认注射器所示的剂量、速度和方法与医嘱一致。
8. 注射后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9. 注射后要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交叉感染和伤人。
皮内注射法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注射毕拔出针头,切勿按压
向病人解释考前须知,清理用物
10
记录时间,按规定时间观察结果
5
质量 评定
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询问过敏史
4
三查七对,药液现配现用,剂量准确,观察及时
6
用物齐备,处理标准,一人一具一用一处理
4
理论 提问
5
总分
100
签名
皮内注射法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皮内注射法
目的:1、用于药物过敏试验
2、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超分
扣分
实得分
姓名
准备
人员:着装标准、洗手、戴口罩
3
用物:根底消毒盘,11m一次性注射器及4〜5号针头, 按医嘱备好药液放置在无菌盘内
5
病人:评估病人年龄、病情、过敏史、用药史、注射 部位、心理反响
5
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及医嘱,解释取得合作
6
选择注射部位:预防接种在上臂三角肌下缘,过敏试 验在前臂掌侧下1/3处
8
以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
4
再次核对药物,排尽注射器内气体
6
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 上与皮肤成5°角刺入皮内
12
待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后,以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右手推注药液0.1ml,可见圆形隆起皮丘,并显露毛 孔
皮内注射操作标准流程

皮内注射操作标准流程【自我介绍】按医院要求着装【目的】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部位】1、皮肤试验:取前臂内侧下段。
因该处皮肤较薄,皮色较淡,易于注射和辨认(前臂屈侧中、下或腕横纹上6cm±均可)。
2、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3、局部麻醉:需要麻醉的局部皮下注一皮丘,然后进行局麻。
【核对】二人与电脑核对医嘱,核对无误后在治疗单左侧画蓝勾。
【评估】一、评估患者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病因、病情(诊断、主诉、近期病情变化);近期生命体征情况;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
有无药物过敏史、既往史。
二、到病房评估患者1、评估病房环境:光线充足,病房安静、舒适、整洁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3、自我介绍,反核对患者。
4、如果做药物过敏试验,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如对需要注射的药液有过敏史,则不能作皮试,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更换其他药物后再作试验.如没有该药物过敏史,向患者告知操作的目的、擦作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同意。
5、询问患者有无酒精过敏。
6、检查被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准备】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治疗车、快速手消、棉签、酒精(患者对酒精过敏应准备盐水)、治疗巾、无菌1ml注射器、2ml注射器、垃圾桶、锐器盒;皮试药液、肾上腺素(核对药品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瓶身有无破损、裂痕;药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铺无菌盘。
3、药液准备:皮试药液应现用现配药液;抽取0.2ml药液,取药应准确(抽药时标签应面向自己,自查核对);第一次排气至乳头,放入无菌巾内。
4、输液贴敷盖皮试药物瓶口;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有效期,放入冰箱保存,24小时过期,及时丢弃。
【操作】一、再次核对患者,告知患者操作的方法、注射药物及作用;拉围帘,保护患者隐私;协助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皮内注射操作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
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理由
目的
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局部麻醉。
1
不完整-1
护士准备
1、衣帽整洁,洗手
2、核对医嘱
3
未洗手-1
未核对-1
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状况。
2.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做皮试。
3.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上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4.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
4
少一点-1
10
缺一项-2
操作准备
治疗车上层:皮试治疗盘内置80万U青霉素原液瓶,装有皮试液的无菌治疗盘,弯盘,笔,治疗单。
下层:利器盒,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5
少一件-1
操
作
步
骤
1、携用物至病室,核对床头卡、核对病人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露出内臂注射部位,用75%酒精消毒前臂掌侧下1/3处(直径大于5厘米)待干。
3、再次核对药名、浓度、剂量
15
未查对-5
未消毒-5
4、取下针帽排尽空气,再次核对姓名、床号
5、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5°完全刺入皮内后放平,固定针栓,推皮试液0.1ml,使局部形成圆形隆起皮丘
6、迅速拔出针头,嘱病人皮丘处切勿按揉,针头放入利器盒,注射器放入医疗垃圾桶
10
缺一项-1
用物准备
洗手、戴口罩
治疗盘内放75%酒精、碘伏、棉签、1ml注射器2个、,皮试治疗盘(75%酒精、碘伏、棉签、砂轮、纱布、肾上腺素1支、5ml注射器2个),按医嘱准备80万U青霉素1支,0.9%生理盐水。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一、引言皮内注射技术是一种将药物注射到皮肤表层的方法,常用于皮肤测试、疫苗接种以及某些特定药物的给药。
本文将介绍皮内注射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皮内注射。
二、准备工作1. 根据医嘱,准备所需的药物、注射器、注射针、消毒纱布、医用酒精和生理盐水。
2. 洗手并戴上消毒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三、选择注射部位1. 皮内注射通常选择上臂三角区、前臂外侧或腹部,根据患者情况和注射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部位。
2. 选取无明显伤口、瘢痕、炎症或皮肤损伤的部位。
四、准备注射部位1. 用医用酒精擦拭注射部位,由内向外进行,保持擦拭面积大于注射针头的周围。
2. 擦拭干燥后,再用消毒纱布轻轻按压擦拭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
五、准备注射器和药物1.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注射针,根据药物剂量确定注射器容量。
2. 把药物抽入注射器中,注意避免气泡进入。
六、进行注射1. 使用非主手握住注射器,用主手将注射针的刺口平行于皮肤表面插入皮肤,角度约为15°。
2. 插入皮肤后,稍微上提注射器,并慢慢注射药物,注射速度要适当,避免过快或过慢。
3. 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局部红斑、隆起或水疱等异常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注射。
4. 将药物完全注射后,迅速拔出注射针,用消毒纱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几秒钟,以促进药物的扩散和吸收。
七、处理废弃物1. 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和注射针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将消毒纱布和其他废弃物一并处理。
八、观察与护理1. 每次注射后,应观察患者注射部位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如红肿、疼痛等。
2. 注射后的护理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感染。
九、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尽量避免损伤皮肤。
2. 注射器和注射针使用后应立即处理,避免重复使用,以免交叉感染。
3. 注意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操作环境的洁净。
皮内注射操作规程

皮内注射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其操作规程如下:
1. 预备工作:
- 准备所需药物、注射器、棉球、酒精消毒液等。
- 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 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有效期。
2. 准备注射部位:
- 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常见的皮内注射部位有前臂、上臂、大腿等。
- 用酒精消毒液擦拭注射部位,从中心向外轻轻擦拭。
3. 技术操作:
- 拿起注射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注射器筒身,中指扣动活塞杆。
- 用一只手将注射器垂直握住,将针头从注射器保护套中拔出。
- 用另一只手将皮肤稍微拉紧,用针头轻轻刺入皮肤的浅层,约30度角度。
- 注射时要保持注射器的垂直,缓慢推动活塞杆,使药液慢慢注入皮内组织。
- 注射完成后,等待片刻,将针头缓慢拔出。
- 用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
4. 注射后处理:
- 将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
- 洗手并消毒注射部位。
- 记录注射的药物名称、剂量、注射部位和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皮内注射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操作,操作者需要具备相关的医疗知识和培训。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注射器和针头的无菌性,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对操作不熟悉或有任何疑问,应及时请教医护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核对床尾卡,询问过敏史。
5
未核对扣3分;
核对不全扣1分,未询问过敏史扣2分
4.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5.选择注射部位,口述常用注射部位为前臂掌侧下段。
4
选择注射部位不对扣2分;
皮内注射法操作标准
评委:
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姓名
操
作
前
准
备
20
分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8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查对:核对医嘱、注射卡
3
未核对扣2分;漏核对一项扣1分
3.评估:床前核对患者床号,反问姓名及年龄,核对床尾卡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2)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3)询问患者三史
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扣1分
操
作
流
程
75
分
1.配制药液前核对注射卡(床号、姓名、年龄、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检查药物质量(药名、剂量、有效期、对光检查药液是否浑浊、沉淀或有絮状物,瓶身有无裂痕)
4
不核对扣4分;
未检查一项各扣1分;
检查不全扣1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D:用1ml注射器取上液0.1ml~0.25 ml,加生理盐水至1ml,摇匀,使每毫升含青霉素200~500U
E:抽取配好的青霉素皮试液,排气,置无菌治疗巾内。
19
注射器选择不当,吸药及排气方法不对,浪费药液各扣1分;
吸取或稀释药液不准确一次各扣3分;
药液污染扣2分;
药液剂量配错扣8分;
药液不摇匀每次扣2分;
2.皮试液配制:
(1)开启青霉素安瓿的中心部分,消毒
(2)生理盐水注射液安瓿锯痕,消毒后折断
(3)配置青霉素皮试液:
A:将生理盐水注入青霉素瓶内,摇匀,使每毫升含青霉素20万U
B:用1ml注射器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摇匀,使每毫升含青霉素2-5万U
C:用1ml注射器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摇匀,使每毫升含青霉素2-5千U
8
不指导扣2分;
不绷紧皮肤、进针角度、手法不对、过深各扣1分;
不固定针栓,针尖斜面未全部进入各扣2分
9.注药:右手推注药液0.1ml至圆形隆起的皮丘
5
药液量不准确扣3分;
皮试局部未形成皮丘扣2分
10.拔针:注射完毕拔出针头,切勿按压
3
按压进针处扣2分;
拔针方法不正确扣1分
11.注射后再次核对,记录注射时间及看皮试时间
4
未核对扣3分;
未记录及记录不全各扣1分
1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3.交代注意事项,20分钟后(由两名护士)观察结果并记录
2
未交代扣2分;
交代不全一项扣1分
14.整理用物,洗手
7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口述提问
5分
15.口述:青霉素阴阳性结果判断方法。
2
根据情况酌情扣分
在硬结、炎症或皮肤病变处进针扣2分
6.酒精消毒皮肤2遍,待干。
3
消毒不规范扣1分;未干注射扣1分
7.在第一遍消毒后再次核对(根据注射卡上内容核对病人信息及药物名称、用法);第二遍消毒后排气。
4
未核对扣3分;少核对一项扣1分
排气方法不正确或空气未排尽各扣1分;污染和浪费药液各扣1分
8.指导患者放松,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5°角刺入皮内,针尖斜面全部刺入皮内后固定针栓
(4)评估注射部位皮肤状况
(5)评估环境(安静整洁、光线适宜)
7
核对一项不合格扣1分
未评估扣3分;
评估不全一项扣1分;
未解释扣1分
4.根据要求准备用物。用物准备:治疗盘1个、碘伏、75%酒精、无菌治疗巾、弯盘、棉签、1ml及5ml注射器各2支、砂轮、启瓶器、80万单位青霉素1支、生理盐水注射液1支、0.1%肾上腺素、注射卡。
16.提问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
3
根据情况酌情扣分
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