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青松

合集下载

二上《18 青松》临山小学

二上《18 青松》临山小学

18 青松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及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意。

教学难点::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三、教学准备电脑APP课件、投影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旧知导入1、小朋友们一起背诵我们学过的识字5。

你们还记得“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青松蜡梅翠竹)谁能说一说,你对青松的了解?(指生说说)2、出示松树简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写青松的诗。

(师相机板书:青松)(学生齐读课题)3、知道是谁写的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陈毅元帅对母亲十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修养特别高的诗人呢?今天,让我们从这首诗中了解他吧!这也是我们学古诗的方法之一:知诗人。

(二)初读课文1、同学们,还记得学习古诗词的其他方法吗?方法二:读准字音。

方法三:读通诗句。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重读,不打结。

如果能读出停顿就更好啦。

(学生读文)2、检查生字读音情况,指名读诗。

(1)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是翘舌音。

(2)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字音,学生互评。

3、刚刚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在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字词吗?例如:压、挺(直)、高洁、待、化。

4、这也是学古诗的方法之一:理解字词。

那谁可以帮助下小伙伴们了?(点生回答,师补充。

)压:重压(指雪大,雪厚)。

挺且直:挺拔直立(在重压下不屈不挠)。

高洁:高尚纯洁。

待:等待,等到。

化:融化。

5、字词我们理解了,现在我们要学学诗意。

根据刚刚的词意,可不可以试着连起来把整个诗的大概意思说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同学互说。

《青松》教案之一 极品家丁之绿林青松

《青松》教案之一 极品家丁之绿林青松

《青松》教案之一极品家丁之绿林青松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青松》教案之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材分析】这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全诗借写大雪重压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惧、苍翠挺拔,赞颂坚强高洁品质。

以青松为题,隐含所抒之情。

【教学要求】德: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教学方法】反复吟读,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化是什么意思?(融化)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

(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不畏严寒情纯洁高尚)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朗读。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青松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青松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青松一、就地作画,激发兴趣师作画:小朋友们,本日老师给大众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画)你看,它是谁啊?板书:青松请小朋友伸出手指,一起跟我来写一写。

2、读题: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谁再来读一读,一起读一下。

师:小朋友,你对青松有什么明白呢?这是一棵怎样的青松?二、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领会诗句含义。

1、过渡:古往今来,许多人写过赞美青松的诗歌,本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出示全文,放录音朗读)这是我们熟悉的陈毅爷爷所写的。

2、请同砚们打开书,仔仔细细地把这首诗读一读。

遇到不明白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这首诗有5个生字,会读了吗?出示生字词:压挺且直待到雪化时①指名读,评议:你不光读得正确,而且每个字都读得很明白,准确,念书就要象他这样读。

还有谁和他比一比?②指名读,评:你读得真好,特殊是“挺”这个字,后鼻音读得特殊准,老师要奖励你,奖励你什么呢?奖励你做小老师领着大众读读。

做小老师领读。

③去掉拼音你明白吗?谁来读读。

④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生词。

要整齐响亮。

齐读。

4、生字的音都读准了,那么这些生字词语的意思你知道吗?①理解“压”师:“压”是个表示行动的词语,你们能把这个字的意思用行动演一演吗?(学生表演)老师不明白,你在表演时好像费了很大的劲往下按,为什么呀?(学生说)师:哦,原来是这样啊,我理解了“压”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了,小朋友,你们理解了吗?(理解)那么应该怎么读这个“压”字呢?(指名读)评议:是的,你把这个字读得很有力,很重。

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我们班小朋友可真聪明,能用这么好的办法来理解生字的意思。

看来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了。

师:那么课文中是什么压在什么上面呢?请大众仔细读读诗歌。

一会来告诉老师,好吗?生:是“大雪压青松”(出示“大雪压青松”的画面)师: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请同砚们看图。

学生说话。

师:虽然这是雪后的情形,但是从地上的雪我们也能猜测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生齐: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生齐:长)。

苏教版二语上册18.青松

苏教版二语上册18.青松

导下 很 快 渡过了难 关。陈 毅 元 帅 通 过
写 青 松 傲 霜 斗 雪的 品格,歌 颂了在 困
de zhōnɡ ɡuï rãn mín
难 面 前 不屈服的 中 国 人 民。

tǐnɡ
qiě
dài
huà





hái rân shi wǒ mɑ
还认识我吗?
yā tǐnɡ

qiě dài
qīnɡ
sōnɡ
18 青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chãn

陈 毅
shí dài bâi jǐnɡ
时代背景:
qīnɡ sōnɡ zhâ shǒu shī shì chãn yì yuán shuài dānɡ shí nián
《青松》这 首 诗是 陈 毅元 帅 1960年
dōnɡ tiān xiě chãnɡ de zhînɡ kùn nán wǒ ɡuï jīnɡ jì fā shēnɡ yán

huà



dà jiā yì qǐ dú yi dú
大家一起读jiã
青松
dài dào
高洁
待到
qīnɡ sōnɡ
青松
dà xuě yā qīnɡ sōnɡ
大 雪 / 压 青 松,
qīnɡ sōnɡ tǐnɡ qiě zhí
青 松 / 挺 且 直。
yào zhī sōnɡ ɡāo jiã 点击播放
要 知 / 松 高 洁,
dài dào xuě huà shí
待 到 / 雪 化 时。
点击停止
qīnɡ sōnɡ
青松
dà xuě yā qīnɡ sōnɡ

赞青松的诗句3篇

赞青松的诗句3篇

赞青松的诗句3篇赞青松的诗句11、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李峤《松》2、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杜甫《四松》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咏松》4、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

——《萧寺偃松》5、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

——白居易《松声》6、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

——顾况《千松岭》7、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白居易《庭松》8、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

——曹松《僧院松》9、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柳宗元《孤松》10、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刘桢《赠从弟》11、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李商隐《高松》12、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李白《南轩松》13、修条拂层汉。

密叶障天浔。

——范云《咏寒松诗》14、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韩溉《松》15、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皇甫松《古松感兴》16、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

——耿湋《观邻老栽松》17、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

——白居易《松斋偶兴》18、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白居易《栽松二首》19、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

——皎然《赤松》20、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

——廖匡图《松》21、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吴芾《咏松》22、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

——甫《松》23、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崔涂《涧松》24、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

——李胄《文宣王庙古松》25、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

——白居易《松下琴赠客》26、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

——陆惠心《咏松》27、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

——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28、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杜荀鹤《小松》29、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

——皎然《戏题松树》30、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

——皎然《咏敡上人座右画松》31、遥远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谢道韫《拟嵇中散咏松诗》32、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18.青松(教案)_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18.青松(教案)_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18.青松(教案)_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苏教版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18.青松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压”、“挺”、“且”、“代”、“化”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意思,深入挖掘诗意。

二、过程与方法:诵读、探究诗意,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深入挖掘诗意,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课件出示松树图片谈话交流: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松树)你对松树有哪些了解?指名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松树。

描写青松的诗句

描写青松的诗句

描写青松的诗句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2、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李白《南轩松》3、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苏轼《送来杭州进士诗叙利亚》4、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5、人生严禁为松树,却突遇秦封作大夫。

——李涉《题五松驿》6、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7、松柏本孤直,容易为桃李颜。

——李白《古风》8、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杜甫《古柏行》9、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天下无人知晓年。

——贾岛《松下偶变成》10、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苏辙《服茯苓赋叙》11、梧桐真不免衰谢,数叶波浪还有声。

——张耒《夜挤》12、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岑参《感遇》13、白金再加得紫松树,君既先柏树我不柏树。

幸存有西风极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去。

——白居易《松树》14、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成彦雄《松》15、不茜文章世已怒,未言抠南征谁能够送来。

——杜甫《古柏行》16、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王安石《孤桐》17、青松寒不落下,碧海宽愈谦。

——杜甫《寄峡州刘伯华魏人四十韵》18、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白居易《赠王山人》19、自小褐毛浅草里,而今渐觉出来蓬蒿。

时人不晓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低。

——杜荀鹤《大吉》20、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韩溉《松》21、皇天后土力,并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意旨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单一制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煞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民俗文化芳馨。

——皇甫吉《参天感兴》22、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2上18《青松》第一课时课案

2上18《青松》第一课时课案
2.加强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在案例设计中,我充分运用图文结合手段,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结合学生课前对那段历史的搜集了解,期望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知识最大化、能力最大化、情感最大化。同时注重教材的横向联系。诗言志,《青松》正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必然。在学生感受到青松本身美好的形象之后,让学生走进陈毅,了解《青松》背后的故事,学生会对青松的形象再次升华。
背诵。指名上台背诵表演。加上动作齐背。
1.生答:陈毅,中国人民。中华民族
再读诗句,读出中国人民的坚强。再配上动作背。
2.跟老师读,齐读《红梅》《秋菊》课后背诵。
1.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口头组词。
描红,临写生字。
谈话导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复习旧知。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本身已掌握了拼音方法,汉字的识字量也有一定积累。所以,在初读这一环节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培养自学能力有一定帮助。
1.出示青松图。引导学生观察。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象?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雪?能不能用上我们学过的成语呢?
青松是什么样子?指名说。
2.总结图意。是啊,小朋友们,你们刚才说得仿佛是一幅画,说得真好啊!在这大雪的重压之下,松树还是那样挺拔、笔直。我们说了这么多,陈毅爷爷只用短短的一句诗就描写出来了。谁来说说是哪一句?
指导写字,应抓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中,“挺、待”相对而言较难。因此,在指导学生写字,提高写字效率上,教者选了以上两字着重指导,其余由学生独立临写。
板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习第一二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看图释疑。
学生可能对“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导:
请你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厚厚的雪聚集在松枝上,这时的松树,是个什么样子?(松树笔直的站立着)
你能做个挺且直的姿势吗?
你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但是你却傲然挺立,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找生读,同桌间读。
(3)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再次引导:冬天到了,许多树木都落光了叶子,松树怎么样呢?(树干笔直,树叶苍翠,这就是~高尚。)
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针的颜色会怎么样呢?(更加苍翠、碧绿,这就叫纯洁)
四、再读体会诗人情感
五、背诵再升华
你能用青松的口气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你想知道我们松树的高尚纯洁吗?冰雪马上就要融化,那时你再来看吧!)
2、你现在就是面对困难威武不屈的中国人民,你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3、请小朋友看一看127页的读读背背,图中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在敌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烈士们,他们就像脚下的宁折不弯的青松,你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陈毅的一首诗,我们反复读竟然有这么多的意思,让我们先来记住它吧!相信这首诗会激励你的一生。
作 业
背诵《红梅》和《秋菊》。
板 书 设 计
18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教 学 反 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小朋友们先听一听老师的朗读。教师范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再看看插图,你猜一猜这首诗写了什么?
2、你们想要读得好,那就从读准字音开始吧!查字音是否准确。
5、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字音,评价是否注意了诗的节奏。
1、上节课,我们能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这首诗怎样写我们熟悉的青松的?请小朋友自己认真读一读,相信你有很多地方自己能读懂,实在不懂的一会儿你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听了你的读书,老师知道你读懂了这两句诗,加上你的想象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3、学习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过渡:上面的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宁折不弯,多么可敬啊!我们接着读后两句,看看陈毅元帅又想到了什么?
(2)按前两句学法,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释疑,
这两诗中的“高洁”一词学生有的可能理解,可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再集体补充。
三、读理解诗意
1、小朋友们一起背诵我们学过的识字5,谁能说一说,你对青松的了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相机板书)《青松》。
3、知道是谁写的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陈毅元帅对母亲十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修养特别高的诗人呢?今天,让我们从这首诗中了解他吧!
找生读,再相互评价,然后男女生赛读。
5、讨论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中的意思。
读一读,在什么地方停顿更能表现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洁”呢?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1、小朋友知道这是陈毅元帅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吗?请你们读读《练习与测试》中“小资料”中的这段话。说说这里大雪指的是什么?(经济困难)青松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
18青松第 1 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教 学 准 备
教学重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环 节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旧知导入
二、初读求正确、流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