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乳化设备角度来分析影响乳化效果的因素

从乳化设备角度来分析影响乳化效果的因素

从乳化设备角度来分析影响乳化效果的因素

⑴乳化头的形式(批次式和连续式)(连续式比批次好)

⑵乳化头的剪切速率(越大,效果越好)

⑶乳化头的齿形结构(分为初齿,中齿,细齿,超细齿,约细齿效果越好)

⑷物料在分散墙体的停留时间,乳化分散时间(可以看作同等的电机,流量越小,效果越好)

⑸循环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到设备的期限,就不能再好)

另外线速度是衡量设备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线速度的计算

剪切速率的定义是两表面之间液体层的相对速率。

–剪切速率 (s-1) = v速率 (m/s)

g 定-转子间距 (m)

由上可知,剪切速率取决于以下因素:

–转子的线速率

–在这种请况下两表面间的距离为转子-定子间距。

IKN 定-转子的间距范围为 0.2 ~ 0.4 mm

速率V=3.14 XD(转子直径)X 转速 RPM/60

所以转速和乳化头结构是影响乳化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超高速分散均质乳化机的高的转速和剪切率对于获得超细微悬浮液是最重要的。根据一些行业特殊要求,IKN在ERS2000系列的基础上又开发出ERX2000超高速剪切乳化机机。其剪切速率可以超过20000rpm,转子的速度可以达到66m/s。在该速度范围内,由剪切力所造成的湍流结合专门研制的电机可以使粒径范围小到纳米级。剪切力更强,乳液的粒经分布更窄。由于能量密度极高,无需其他辅助分散设备,可以达到普通的高压均质机的400BAR压力下的颗粒大小。

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1乳化沥青的改性 以各种胶乳为改性剂生产改性乳化沥青的工艺最主要的是胶乳的选择和胶乳的加入方式。把胶乳掺入乳化沥青中的方法有多种: a) 在胶体磨前加人,即把胶乳加入到皂液中。可以加入皂液配制罐中,也可以加入到皂液配制罐出口管道中。如果加入到皂液配制罐出口管道中,应考虑胶乳与皂液按比例计量问题以及胶乳与皂液混合是否均匀的问题。为了使胶乳与皂液混合均匀,需要增加静态混合器。 b) 胶乳直接送入胶体磨,在皂液、沥青乳化的同时,混和分散均匀。这种情况下,胶体磨的入口是三个,三种原料同时按比例进入。 c) 胶乳在胶体磨后加,即在胶体磨出口处加入。这种情况下,必须有混合分散设备,使乳胶与乳化沥青混合分散均匀。混合分散设备可以是胶体磨、乳化机、静态混合器等。 d) 在乳化沥青成品中掺入,再经乳化机混合分散。 e) 在拌制乳化沥青混合料时掺入,例如在稀浆封层机中掺入,与集料、乳化沥青、水及添加剂等同时拌制成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对路面进行稀浆封层。胶乳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易因各种原因引起破乳。破乳后的胶乳脱水凝结,结成胶团,极易堵塞乳化机、泵、管道、阀门。所以使用胶乳

应特别注意,通过胶乳的各种设备以及管道、阀等必须在使用后立即清洗干净,以免问题发生。选择胶乳除应考虑品种、性能、价格等外,还应考虑其微粒离子电荷的电性。这一点对于改性乳化沥青特别重要。胶乳微粒离子电荷应和沥青乳化剂分子所带电荷相一致或相匹配。如:同是阳离子;同是阴离子;可与阳离子或阴离子相匹配的非离子。如果胶乳微粒离子电荷和沥青乳化剂分子所带电荷不相一致或不匹配,则会消耗掉一部分乳化剂,严重时则会引起破乳,造成损失,达不到改性的目的。从理论上讲阳离子乳化剂可以和阴离子乳化剂复配。实际上这种复配是有很严格的条件的,不是随意就能复配的,所以选择胶乳时应特别重视这一间题,与沥青乳化剂分子所带电荷相反的胶乳是不能使用的。 2. 乳化沥青的复合改性 由于一种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改性效果,采用两种胶乳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就可以达到同时从两方面改性的目的。胶乳的加入方式应采取一种在胶体磨前加入,另一种在胶体磨后后加人。一般不采取两种胶乳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的方式。因为两种胶乳混合后的稳定性往往不好,甚至引起破乳。如果先把一种加入皂液中,则由于皂液中沥青乳化剂会与胶乳中的乳化剂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稳定性要好得多。从工艺上讲,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技术要复杂得多,因为除了要考虑一种胶乳与沥青乳化剂微粒离子电荷相一致和相匹配外,还要考虑另一种胶乳与沥青乳化剂微粒离子电荷相一

乳化柴油

乳化柴油 乳化柴油(微乳化柴油)是水(或甲醇)和柴油通过乳化剂、助乳化剂在一定乳化设备经乳化而形成的油包水(W/O)型(透明)乳液。 一、性质 微乳化柴油是视觉透明的,乳化油则是不透明的; 乳化油的粒径约为0.1~10微米; 微乳的乳化剂用量远大于乳化的用量; 微乳化油的稳定性较乳化油的好。 二、应用特点 操作简单(只需机械搅拌); 原料充足(乳化剂为植物油厂下脚料活炼油厂副产物等) 能耗低(油燃烧释放热的减少低于水量的比重,即燃烧率提高); 污染少(乳化后其燃烧排放的颗粒物(PM10)、氮氧化物(NOx)明显减少); 提高燃油效率等优点(二次雾化的结果等); 税收优惠(产品为节能减排项目,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三、研发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开源和节流成为人类应对能源危机的两大主要措施。柴油作为传统能源具有高热值、难挥发等特点,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中国柴油消费量为10 962万t,缺口840万t,国内柴油供不应求。因此,柴油燃烧节能问题日益重要。燃油的乳化是指在乳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机械搅拌、超声等手段形成油包水型乳液的过程。由于乳化柴油具有乳化过程简单、乳化油燃烧效率高、燃烧过程污染物排放少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乳化柴油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燃料节能减排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乳化柴油适用于各种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抽水机、发电机、燃油热风炉、烘干炉、柴油机轮船等。此种新型燃料与柴油性能相当,并且能大大提高燃烧效率,不污染环境,这种清洁柴油经权威机构检测,环保指标还优于柴油,价格比原柴油低1000元/吨以上,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新型燃料。 四、效益分析 环境效益: 有赖于其独特的燃烧特性,乳化柴油发挥的环境效益远超柴油。视乎发动机的类型、机龄和条件、服务历史、维护、占空比、驱动程序行为和水含量,广泛的测试证明了乳化柴油常见的减排幅度为: · 氮氧化物 --- 10% 至 30% · 一氧化碳 --- 10% 至 60% · 二氧化碳 --- 1% 至 3% · 颗粒物 --- 高达 60% · 烟 --- 基本上消除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 关键词: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1 前言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是在一般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温抗变形、低温抗缩裂、耐磨、防水等性能优良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创新。它是在制备乳化沥青时加入聚合物弹性体和添加剂、制备成改性慢裂快凝的乳化沥青,再用专用设备———改性稀浆封层车,在常温状态下、按设计的原材料配合比要求,在现场进行改性稀浆混合料的拌合与摊铺、待乳化沥青完全破乳后即可开放交通。而且这种改性稀浆封层可以满足交通量大、重载负荷交通行车的要求。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100%轧碎集料,矿物填料,水和必要的填加剂组成。施工时,使用专用的摊铺设备进行摊铺。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一般设计厚度为0.6~1.0cm。 2 特点 改性稀浆封层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渗透性、粘附性;有利于填充和治愈路面的裂缝;有利于旧路面的结合;有利于气候的变化(低温不裂高温不软);能提高路面的密实性和防水性;能提高路面的防滑和耐磨。 3 选择依据 为了全面的掌握改性稀浆封层施工技术,必须经济合理选择封层的类型,保证封层的顺利施工,从而使完成的改性稀浆封层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应详细了解和调查一下因素: 3.1 详尽了解原路面的结构、性能及病害; 3.2 了解该路段的交通量、行车类型和数量; 3.3 调查该区域的气候条件及施工季节的气候情况; 3.4 了解该地区的可用骨料质量、规格、价格、数量; 3.5 了解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质量、单价及供应保证; 3.6 可能保证的过程资金及机械设备。 4 稀浆封层的用途 稀浆封层既可以用于新建路面,也可以用于路面养护。 4.1 用于新建路面 稀浆封层用于新建路面的上封层、下封层。由于稀浆流动性好,可以很好的渗入基层材料空隙中去,与基层牢固的结合,用于上封层时使路面更密实,具有良好的防水和耐磨性能。用于下封层时,可以替代洒透层油镶砂工艺,并在使用性能上提高一个档次。铺设于半刚性基层上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乳化设备及乳化工艺

乳化设备及乳化工艺 乳化设备及乳化工艺 一、乳化设备 乳化方法包括物理化学乳化法和机械法。目前常用的机械乳化方法包括多种,诸如管动,射流,搅拌,均质等,不同的乳化方法对应不同的设备,适用不同的需求。下面择要介绍几种: 表一乳化方法 方法作用原理能量密度操作方法 摇动湍流低间歇 管动 层流层流滞应力低-中等连续 湍流湍流低-中等连续 射流低-中等连续 搅拌简单搅拌层流滞应力、湍流低间歇、连续转子—定子混合器层流滞应力、湍流中-高间歇、连续刮刀式搅拌层流滞应力低-中等间歇、连续振荡式低间歇、连续 胶体磨层流滞应力中-高连续 高压均质机层流滞应力、湍流及气穴形成高连续 超声均质器 振动叶片湍流、气穴形成中-高连续 磁致收缩气穴形成中-高间歇、连续1、搅拌 指借助于流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在彼此之间相互散布的一种操作,以实现物料的均匀混合,同时还可以促进气体溶解、强化热交换等。

1.1 搅拌混合机理 搅拌混合机理主要包括对流混合,扩散混合,剪切混合。 (1)对流混合是在搅拌容器中,通过搅拌器的旋转把机械能传给液体物料造成液体的流动,属强制对流。包括主体对流—物料大范围的循环流动;涡流对流—漩涡的对流运动。 (2)扩散混合指互溶组分中存的的混合现象,是液体分子间的均匀分布,对流混合可促进扩散混合。(3)搅拌桨将物料组分拉成愈来愈薄的料层,使某一组分原来占有区域的尺寸越来越小,达到混合的目的。高粘度物料混合过程主要靠剪切作用。 1.2 搅拌器的构造和类型 1.2.1 搅拌器的构造 搅拌器是通过搅拌使物料均匀混合的装置,主要由搅拌装置、搅拌罐和轴与轴封三大部分组成。 1.2.2 搅拌器的类型 搅拌器主要包括小面积叶片高速运转的搅拌器,诸如涡轮式、桨式搅拌器等,多适用于低粘度的物料;另外就是大面积低速运转的搅拌器,诸如框式、螺带式及行星式搅拌器等。 桨式搅拌器 桨式搅拌器是最常用的一种,桨叶由条钢制造,有平桨式和斜桨式两种。平桨式搅拌器由两片叶片平直桨叶构成,主产生径向流和切向流;斜桨式搅拌器的两叶相反折转一定角度,这样不仅可以产生轴向流,还可以减小阻力。桨式搅拌器结构简单,适用于低粘度物料的混合,当容器内液位较高时,可在同一轴上同时安装几个桨叶。 桨叶固定轴上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焊接法:桨叶和轴整体焊接在一起,此结构不可拆卸清洗及更换,强度也不大,且容易打滑,主要适用小容器。 (2)螺钉连接法:通过螺钉将桨叶连接在轴上,中间有垫片。当轴式圆形的时候,主要靠桨叶和轴的摩擦力而使桨叶运动,此结构拆卸方便,但功率大时易产生滑动,故多用小功率设备中。 (3)方轴连接法:这方法主要是客服焊接法容易打滑的缺点,但轴的加工困难。 (4)方轴、螺钉连接法:为了克服焊接法的易打滑及方轴连接法的难于制造等缺点而设计的,被广泛采用。旋桨式搅拌器 旋桨式搅拌器类似于无壳的轴流泵,由2~3片旋转桨组成不同形式(见下图),桨叶是用螺母固定在轴上,螺母的拧紧方向与桨叶旋转方向相反,这样才能借阻力作用使螺母在搅拌器运转时愈来愈紧。旋转直径约为容器直径的0.2~0.3倍,以轴流混合为主,伴有切向流和径向流,但湍流程度不高。搅拌桨转速高,循环量大,适用于大容器低粘度物料的混合,该搅拌不适用粘稠物料。 涡轮式搅拌器 涡轮式搅拌器类似于无壳的离心泵,由圆盘、轴、及多块叶片组成,结构复杂,种类较多,主要有开启涡轮式和圆盘涡轮式两种(见下图) 涡轮式搅拌器转速高,一般转速为100~2000rpm,平直叶片产生强烈的径向和切线流动,通常加挡板以减小中央旋涡,同时增强因折流而引起的轴向流,工作时,搅拌液沿轴线由中心孔而进入轮内,有各小叶片工作因而加热,然后再以高速度偶轮抛出,湍流程度强,剪切力大,可将微团细化。涡轮式搅拌器适合处理中低粘度物料,混合生产能力较高,按一定的设计形式,具有较高的局部剪力效应,且易清洗,但价格

改性乳化沥青分析

陈先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我国十多年来的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研究成果与应用的经验,并对我国改性沥青的研究工作了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较为客观实际的建议。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沥青应用现状分析 Analysis on Current Application of Polymer Modified Asphalt Xianhua Chen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current application of polymer modified asphalt of China and summarized relative research and experiences of application. The paper also discussed what the country’s modified asphalt research work should do next and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 【Key Words】Polymer Modified Asphalt Current Applications Analysis 1、我国改性沥青概述 根据《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所谓的改性沥青是指通过往沥青中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它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到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改性剂则指的是“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的天然或人工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它应“可熔融、分散在沥青中”、能够“改善或提高沥青路面材料性能”、“与沥青发生反应或裹复在集料表面上”。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沥青改性可以分为物理改性与化学改性两大类。本文仅涉及狭义的改性沥青,即化学改性沥青中的聚合物改性沥青。 我国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改性的技术研究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范围基本上涉及到路面使用性能改善的每一方面,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有较大实用价值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1) 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的SBR橡胶改性产品,如重庆交通科研所研制的湿法SBR; (2) SBS等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技术及PE等树脂类复合改性技术,如国创一号、二号; (3) 作为“八五”攻关项目的土工格栅、土工布等改善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的物理改性技术; (4) SMA(Stone Mastic Asphalt)及相应桥面铺装的研究; (5) 成套沥青改性设备开发研制,如北京国创改性沥青有限责任公司的LG-8型炼磨式设备等; 总结我国改性沥青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主要呈现这几个特点:我国关于改性沥青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基本上是与国际同步的;我国的改性沥青研究工作主要停留在实验室与试验路上,而且各研究工作几乎是由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独立完

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及成本 一、乳化沥青的改性工艺 乳化沥青的改性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四类:1.制作出乳化沥青后掺加胶乳改性剂,即先乳化后改性;2.将胶乳改性剂掺配到乳化剂水溶液中,然后与沥青一起进入胶体磨制作出改性乳化沥青;3.将胶乳改性剂、乳化剂水溶液、沥青同时放入胶体磨制作改性乳化沥青(2,3两种方法可以统称为边乳化边改性);4.将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制作出乳化的 改性沥青。 (1)先乳化后改性 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制作改性乳化沥青的方式。生产工序是将热沥青和乳化剂皂液一起通过胶体磨制成普通的乳化沥青,再通过机械搅拌将胶乳状的改性剂加入到乳化沥青中,制成改性的乳化沥青。该方法的优点是,对设备要求不高,缺点是是适合胶乳状的改性 剂。生产工艺见图1-1. 图1-1 先乳化后改性方法制作改性乳化沥青示意图 (2)边乳化边改性 这是国外常用的一种制作改性乳化沥青的方法。典型的生产工序是将改性剂掺

配到乳化剂皂液中,然后将“改性”的皂液与沥青一起进入胶体磨,制成改性乳化沥青;或者不是将改性剂预先惨加到乳化剂皂液中,而是单独放到一个罐中,最终在泵送管道 中与乳化剂、酸、水等混合后再与热沥青一起进入胶体磨。生产工艺见图1-2. 将胶乳改性剂惨加到皂液罐的方法,其优点是与生产普通乳化沥青的工艺完全相同,不需要对生产设备做任何改动;缺点是用该方法生产改性乳化沥青时,改性剂的计量受到 一定限制,且要求改性剂胶乳能够耐受皂液的PH值。而将胶乳改性剂通过管道直接连 接到胶体磨的方法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但要求对普通乳化沥青设备进行必要的改进后方可用于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 图1-1 边乳化改性方法制作改性乳化沥青示意图 先改性后乳化)3(. 该方法是将现成的改性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成为流淌状起进入胶体磨,制成乳化的改性沥青。生产工艺见图1-3.

几种乳化沥青的配方

几种乳化沥青的配方 (一)冷再生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65%-AH-70# 乳化剂含量: 1.6%- PC-55 甲基纤维素: 0.05% PH指数: 1.5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二)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51%- AH-70# 乳化剂含量: 0.6%--- DF42E 甲基纤维素: 0.05%(水→cacl2) PH指数: 1.6—1.8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三)透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45%- AH-70# 煤油含量: 15% 乳化剂含量: 1.0%--- S101 PH指数: 1.6—1.8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四)下封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56%- AH-70# 乳化剂含量: 1.2%--- SBT 甲基纤维素: 0.05%(水→cacl2)PH指数: 1.6—1.8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70---80 (五)改性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沥青含量: 51%- AH-70# 乳化剂含量: 0.6%--- DF42E

甲基纤维素: 0.05%(水→cacl2)1468 : 3.0% SBR (改性剂) PH指数: 1.6—1.8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六)改性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51% SBS改性沥青 乳化剂含量: 0.6%--- DF42E 甲基纤维素: 0.05%(水→cacl2)PH指数: 1.6—1.8 基质沥青温度: 160—165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80---70 (七)改性稀浆封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沥青含量: 60% AH-70# 乳化剂含量: 1.8%--- MQK--1K PH指数: 2.0--2.5

乳化沥青生产流程

一、沥青乳化的生产流程 乳化沥青主要由以下五种主要的材料组成:沥青、水、乳化剂、酸和改性剂,为了储存稳定或者是为了满足其他的特殊用途,还会惨加少量的添加剂。 乳化沥青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沥青准备,皂液准备,沥青乳化,乳液储存。 1.沥青的准备 沥青是乳化沥青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到乳化沥青总质量的50%-65%。当乳化沥青喷洒或者拌和完成后,乳化沥青破乳,其中的水分蒸发后真正留在路面上的是沥青。因此,沥青的准备至关重要。 根据乳化沥青的用途,选择适宜的沥青品牌和标号后,沥青的准备过程主要就是将沥青加热并保持在适宜的温度的过程。 沥青准备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如果沥青温度过低,会造成沥青黏度大,流动困难,从而乳化困难;如果沥青温度过高,一方面会造成沥青老化,同时也会使乳化沥青的出口温度过高,影响乳化剂的稳定性和乳化沥青的质量。 2.皂液的准备 根据所需的乳化沥青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乳化剂种类和剂量以及添加剂种类和剂量,配置乳化剂水溶液(皂液)。 根据乳化沥青设备和乳化剂种类的不同,乳化剂的水溶液(皂液)的制备过程也有差异。对于全自动连续式的乳化沥青生产设备,皂液

的各个组分(水、酸、乳化剂等)都是由生产设备本身设置的程序自动完成的,只要保证各材料的供给即可;对于半连续式或间歇式的生产设备,则需要按照配方要求手工配置皂液。有的乳化剂水溶液需要加酸调节PH值,有的(如季铵盐类)则不需要。有些常温下呈固态的乳化剂还需要在配置皂液前首先将其加热熔化。 皂液在进入乳化设备前的温度一般控制在55-75℃之间。 3.沥青的乳化 将合理配比的沥青和皂液一起放入乳化机,经过增压、剪切、研磨等机械作用,使沥青形成均匀、细小的颗粒,稳定而均匀的分散在皂液中,形成水包油的沥青乳状液。 合适的乳化沥青出口温度应在85℃左右。 4.乳化沥青的储存 乳化沥青从乳化机中出来,经冷却后进入储罐。大型的储罐中应配置搅拌装置,定期进行搅拌。以减缓乳化沥青的离析。 二、乳化沥青生产设备的分类 1. 按照生产流程分类 乳化沥青设备按照工艺流程分类,可以分为间歇作业式、半连续作业式、连续作业式三种。其工艺流程分别如图1-1和图1-2所示。 如图1-1所示间歇式改性乳化沥青生产设备,生产时将乳化剂、酸、水、和胶乳改性剂等在皂液掺配罐中掺配,然后将其于沥青泵送到胶体磨中。一罐皂液用完后再配置皂液,然后再进行下一罐的生产。当用于改性乳化沥青生产时,根据改性工艺的不同,胶乳管道既可以

化妆品乳化操作规程完整

化妆品乳化操作规程 一、目的:本规程通过规范乳化生产和设备操作,从而提高半成品一 次性合格率,减少产品质量事故及返工次数,降低生产周期。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膏霜、乳液、啫喱、化妆水、洗涤类生 产操作。 三、生产操作规程及生产流程图 (一)、膏霜生产操作规程及生产流程图 1.1膏霜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A、油相 将油、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份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 温度控制在 80℃至 85℃,使其完全溶解,要避免过度加热或 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氧化变质。容易氧化的油,防腐剂 和乳化剂等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中搅拌溶好,即可进行乳化。 B、水相 将去离子水及水相其他组份一起投入水相锅,如水相含有水 溶性聚合物,可用丙二醇分散好投入水相中,或用吊式均质 机均质分散均匀投入水相中,搅拌中加热到 85℃至 90℃,保 温 15-20 分钟。 C、两相混合 a、O/W 在快速搅拌的条件下将油相均匀加入水相中,加料速度 为 5-8KG/分钟,搅拌速度为 50 转/分钟,温度控制在 75℃至 85℃。 b、W/O 在快速搅拌下将水相均匀缓慢加入油相中,加料速度为 3-5KG/分钟,搅拌速度为 50 转/分钟,温度控制在 80℃至 85℃。 D、均质乳化 1、均质:两相混合完后,开均质,均质时间一般为 3~5 分 钟,小锅一般均质 3 分钟,如有真空泵,均质时应该抽真空, 让其在真空状态下均质乳化。 2、搅拌乳化:均质后在 80℃至 85℃情况下进行 15 至 20 分 钟中速保温搅拌乳化,搅拌速度为 25 转/分钟。 E、搅拌速度控制

在两相混合及均质乳化期间搅拌速度应该快,速度为 50 转/分 钟。保温搅拌乳化期间,搅拌速度应该控制在中速,25 转/分 钟,降温过程搅拌速度为中速和低速,降到 45℃以前速度为 25 转/分钟,45℃以下添加香精与防腐剂及其他的活性物搅拌 速度为 20 转/分钟。如能抽真空,整个过程应抽真空,乳化时 温度要求控制在 80℃至 90℃,降温之前温度不能低于 75℃。 F、以上操作规程是膏霜生产工艺的通用标准,如遇较为特殊的配 方生产工艺,结合生产实际,需按特殊工艺要求与本标准相 结合进行操作。 1.2膏霜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相 85℃至 90℃ 两相混合 80℃至 90℃油相 80℃至 85℃ 搅拌乳化 80℃至 85℃冷却降温均质 80℃至 90℃ 香精、防腐剂、抗敏原料 45℃至 50℃ 形成膏体 35℃出料待检半成品质量控制点: 1、两相混合:两相混合、水相温度就高于油相温度 3℃至 5℃, 抽料要均匀,搅拌速度要快。 2、搅拌乳化:搅拌乳化时间控制在 25 至 30 分钟,让其充分分散 完全乳化。 (二)、乳液、乳化型洗面奶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及工艺流程 图

铸造工艺及设备

第一部份基础知识 第四章铸造工艺及设备 本章主要叙述铝及铝合金生产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包括不同的生产方式),主要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一节铝及铝合金 第一单元铝及铝合金的性能与结晶组织 ㈠铝及铝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其原子序数为13,原子量为27,纯铝的熔点为660度,铝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且分布极广,地壳中的铝的含量约为8%,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因铝在地壳中丰富的蕴藏量及其独特的优良特性。铝工业迅速发展,铝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密度 纯铝在室温时密度为2.6987g/cm2,约为铜或铁铜或铁的三分之一。由于密度小于使铝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纯度的铝在不同温度下密度略有不同。 2.导热性 铝的导热率高,在金属中仅次于银、金、铜居第四位,是铁的3倍,铜的55%,纯铝在0度时的导热率为。等重量的铝的导热量是铁的12倍,铜的2倍,因此,铝材是制造热交换器,发热动机部件与家庭手暖设施的良好材料。 3.热膨长系数 铝的热膨胀系数大,纯铝的体膨长系数为*10-6m3/,为不锈钢、铜、黄铜的15倍,是其应用的一项缺点。 4.导电性 铝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和金而居第四位,纯铝在20度时的导电率为*10-4Ω,等重量铝导线的导电量超过铜的2倍,因此铝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工业中,铝箔大量用于制造电容器。 5.耐蚀性 铝及其合金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牢固的氧化铝保护膜,只有在卤素离子或碱离子的激烈作用下才会遭到破坏,因此,铝有很好的耐大气腐蚀和水腐蚀的能力,能抗多数酸及有机物腐蚀。 6.反射率 铝表面对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线、激光、电波等有高的反射率,因此铝广泛用于制作光、热反射材料。 7.磁学性能 铝属弱磁材料,几乎不受电磁场影响,亦无磁性,因此在通讯、电子、超导材料及计算机领域是不可缺少的材料。 8.力学性能 铝合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常规力学性能随合金种类与状态不同,变化范围极宽,抗拉强度为50Mpa-800Mpa属服强度为10Mpa,伸长率为2%-50%。铝材的正弹性模量变化范围窄,为(7-8)*104Mpa,刚性大致与密度成比例,与合金成分及状态的关系不大,相同刚性的铝零件比钢件轻50%。铝及铝合金的疲劳强度较低,是其应用上的一个障碍。 根据不同种类合金的力学性能的特点,铝合金可用用来制作机械零件,建筑材料等。 9.超塑性能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塑性,铝—锂系与铝—镁—钪系合金是理想的航天航空材料。

废乳化液处理

精心整理 废乳化液 机械制造工业中,金属切削加工使用大量乳化液作为润滑冷却之用,乳化液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 , 就会变成废水排出。 乳化液中主要含有机油和表面活性剂,是用乳化油根据需要用水稀释再加入乳化剂配制而成的。在机床切削使用的乳化液中为了提高乳化液的防锈性 , 还加入了亚硝酸钠等。

2. 2.1 乳化液废水处理原理 根据乳化液的性质,进行乳化液废水的处理需经过二个步骤: 破乳剂油; (2) 水质净化去除表面活性剂等物质。 破乳方法种类较多,有盐析法、乳酸法、凝聚法、顶替法、高压电法、吸附法等等。一般常用的采用盐析凝聚混合法,现介绍如下 在乳化液中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的离子在乳化液中发生强烈的水化作用即争水作用,使乳化 液中的自由水分子减少了 , 对油珠产生脱水作用,从而破坏了乳化液油珠的水化层,中和了油珠

的电性,破坏了它的双电层结构,因而油珠失去了稳定性,产生凝聚现象 ( 电解质一般分为二、三价的钙、镁、铝等盐类 ) ,其反应式如下: 2C 17 H 33 COONa + 2MgCl 2 -→ (C 17 H 33 COO) 2 Mg+2NaCl 油酸皂镁皂 2C 17 H 33 (OSO 3 Na) COONa+2CaCl 2 -→ (C 17 H 32 ) 2 (OSO 3 ) 2Ca (COO) 2 +4NaCl 磺化蓖麻油

2-2 所示: 2.2 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设备

图 2-1 原乳化液处理机处理工艺流程图

上述处理工艺流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 a. 由于乳化液中油、SS、COD含量较高,一级气浮只能除去大部分油、SS、COD,残留的部分只能靠石英砂滤罐、两级活性炭吸附来保证出水达标,因此石英砂滤罐及两级活性炭滤罐负荷较重,造成经常反冲和活性炭很快饱和失去吸附作用需要更换的情况发生。 b.气浮设备进气未设自控装置,靠人工调整,很难达到良好的气浮效果,工人操作难度大。

乳化柴油工艺配方大全

乳化柴油工艺配方大全 微乳化柴油 微乳化柴油,属于一种乳化油。微乳化柴油,是由柴油、油酸、水和乙醇胺配制成,其配料比按重量百分比计:柴油%、油酸3-15%、水5-30%、乙醇胺%。微乳化柴油与其它乳化油相比,具有透明,保存期长,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作为商品油大量推广应用等优点。 微乳化复合柴油添加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燃料所使用的添加剂,特别是制造微乳化复合柴油燃料。本发明的微乳化复合柴油添加剂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油酸60-80%、浓氨水15-20%、一乙醇胺1-5%、乙酸1-5%、烷基萘%、肼6-10%。本添加剂用于制造微乳化柴油复合燃料,配制时按重量百分比为,柴油∶水∶添加剂=58%∶30%∶12%。该燃料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与柴油接近,具有成本低、外观透明、稳定性好、热值高、对发动机无副作用。同时,本发明的添加剂可起到改善柴油燃烧性能、节省能源、减少排气污染的效果。 含有柴油、醇和水的乳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柴油、醇和水的乳化液新型液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在非塑料容器中,以含有柴油、醇和水的乳化液的总重量百分比计,加入60%-90%的柴油和%-8%的高效复合乳化剂,然后将频率为18KHZ-26KHZ超声波探头放入液面之下,经超声波作用接近1分钟后,逐次加入2%-11%的醇和%-21%的水,再经超声波作用两到三分钟,在整个过程中,保证液体温度不超过80℃,即可形成稳定的含有柴油、醇和水的乳化液。该乳化液稳定性良好,保存一至三个月,作为燃油可以降低NOx、碳黑等的排放,其烟度下降值最大可达50%。 自控优化掺水率的乳化柴油在线合成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控优化掺水率的乳化柴油在线合成器。包括在蓄水箱出水口依次接有浮子室、由控制器控制的自动剂量阀和手控的电磁阀;油箱经柴油清滤器,装有流量传感器的油路与手控的电磁阀出口的水路连通后接输油泵,随车式油水乳化器安置在输油泵和喷油泵之间的油路中。本发明可以不需添加任何乳化剂,也不需附加其他动力驱动就能获得良好效果的乳化油,并能根据柴油机负荷对水在燃油中的比例进行自动优化,提高节油水平。安装于柴油机上,边乳化边使用,降低柴油机油耗、减少排气烟度,具有节能和环保效益。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自动旋转壁孔剪切式柴油乳化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旋转壁孔剪切式柴油乳化器。其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在同一根中心轴的两端中心孔,在轴的中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了能自动产生高速旋转的乳化筒,乳化筒的下端盖底面上径向对称布置了两个喷口相反的喷嘴,乳化筒的外壁上均匀布置多个极微小的通孔。一定比例的油水,通过输油泵以一定压力进入乳化器

乳化沥青乳化工艺和生产流程

乳化沥青乳化工艺和生产流程 摘要:该文详细论述了乳化沥青生产工艺和流程,以宿迁市公路工程建设处乳化沥青设备举例说明乳化沥青的生产过程,介绍乳化沥青的生产情况,乳液的配方 关键词:乳化沥青工艺流程 1乳化沥青 每一套沥青乳化生产设备在投产前,都应根据设备性能和生产不同类型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制定和设计合理的乳化工艺。宿迁市公路工程建设处的乳化沥青设备,是根据生产经验制定的,再经过试验和试生产确定下来的。其乳化工艺包括生产流程、原料配方、温度控制、油水比例控制等内容。 乳化工艺有很多种。图1—1是宿迁市公路工程建设处乳化沥青生产工艺,是一种阳离子中裂乳化剂的乳化工艺。 在确定乳化工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温度要求 沥青及水的温度是乳化工艺中较重要的一个工艺参数。 如果乳化前沥青温度过低,沥青粘度大,流动困难,功率消耗很大,也影响乳化质量;如果沥青及水的温度过高,不仅消耗能源,增加成本,而且还会使水汽化,水的汽化会导致乳液的油水比例发生变化,同时也导致乳液的质量和产量降低。一般要求乳化剂水溶液的温度在60℃+5℃,沥青和水溶液混合后的平均温度以85℃左右为宜。 1.2乳液的工艺配方要求 根据所需的沥青乳液类型选择乳化剂、添加剂的工艺配方,制定适宜的乳化剂水溶液, 宿迁市公路工程建设处的沥青采用的是国产100#沥青。在乳化沥青的生产过程适当加入添加剂,对乳化沥青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氯化钙,

1973KG 27KG 60℃+5℃ 搅拌 出厂 图1—1 起着催化和提高乳化沥青稳定性作用。乳化剂、添加剂的用量应符合参数要求,乳化剂的含量为7‰,用量少了,将影响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用量多了,乳化剂的成本提高,造成浪费。 制配乳化剂水溶液的配方很多,其工艺也有很多差别。在乳化剂的品种选用上应坚持“质量第一、价格第二”的原则,目前市场上生产的乳化剂类型和品种很多,价格也不同,乳化剂的含量高,价格就 高,含量低,价格就低。

乳化沥青透层、粘层、封层施工

一、透层、黏层 一般规定 1、先将下承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吹净浮尘,必要时用水冲洗。 2、气温低于10℃或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与黏层沥青。 3、黏层、封层中所用的预拌碎石油石比为0.3%~0.5%。 材料及设备要求 1、材料 (1)透层和粘层使用之前应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方法进行试验,且满足规范的要求。 (2)透层材料主要为高渗透乳化沥青和煤油稀释沥青,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其它材料时,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透层油的粘度宜通过调节稀释剂的用量或乳化沥青的浓度并经试验确定,水稳层透层油渗透深度应不小于5mm,级配碎石层透层油渗透深度应不小于10mm。 (3)透层油的洒布量应通过试洒确定,不宜超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范围。 (4)黏层沥青材料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所使用的基质沥青的种类、标号应采用与面层相同的道路石油沥青。 (5)黏层油品种和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设备

(1)应配备清刷机、鼓风机等清理设备,确保施工前下承层洁净。(2)透层与黏层沥青洒布应采用配有电脑控制洒布量和导热油保温装置的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车应能准确控制沥青洒布量,保证沥青洒布均匀,并能根据路面宽度调节洒布的宽度。沥青洒布必须呈雾状。 3、施工工序 (1)机具的准备。检查沥青喷洒车的使用状况,标定喷洒量。(2)下承层的清理。先用强力清刷机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并将浮尘吹净,必要时用水冲洗。 (3)喷洒 1)根据透层油类型确定喷洒工艺,当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时,应在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当采用煤油稀释沥青时,应在水稳层用土工布覆盖养生7天后及时喷洒。 2)透层油洒布后的养生时间根据透层油品种和气候条件确定,确保稀释沥青中稀释剂全部挥发,乳化沥青渗透且水分蒸发,然后尽早施作黏层或下封层。 3)透层油用量应按设计的沥青用量采用专用沥青洒布车一次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应用人工补洒。 4)乳化沥青黏层油应提前准备,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黏层不受污染。 5)喷洒的黏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

乳化柴油

乳化柴油 柴油乳化剂是基于多分子吸附膜理论,该理论是由乳化剂与分散相共同形成的强穿透性复合物构成,膜厚、强度大、难破乳、阻止聚结。乳化柴油特点如下: 1乳化柴油的主要结构 在乳化剂的作用下,使水在短时间内发生质的变化,经专业乳化机械的处理,水即形成微小颗粒,周边被油包围形成油包水的大分子结构,得到与柴油原色相近的新型燃料——乳化柴油。 二、乳化柴油的燃烧原理 乳化柴油是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油包水的结构,而水是不可燃烧的,但水又是由H和O组成这两个成分中H可燃烧,O又是助燃的,怎样能使水中的这两个成分各发挥其性能呢?乳化柴油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 1、微爆作用 因为乳化柴油是以油包水的状态存在的,由于水和柴油的沸点不同(水100℃、油200-350℃),当乳化柴油燃烧时,每一个包裹水珠的油珠在高温的燃烧室中,水先于柴油汽化,这一过程使包含水珠外面的油膜炸裂成无数的小片,这样的每一下片由于自身的表面张力,将重新形成小细珠。这种微爆现象的存在,使每一个小油珠进行了两次雾化,柴油与助燃空气的接触面也自然成比例增长,分散更好,混合更加均匀,燃烧更加充分,从而减少或消除了原有的不完全燃烧问题从而达到提高

燃烧效率的功效。 2、加速燃烧反应 油的燃烧过程主要是其中的C—C键和C—H与O2的反应,碳氢元素是否完全燃烧取决于燃烧接触面和O2、OH等活性物质的含量。在乳化柴油的燃烧过程中,水参与了燃烧,会发生一系列的附加化学反应,水是非能源物质,最后还是以水(水蒸气)的形式排出,并没有热量的放出,但是在高温反应中,水产生了H、O 和OH等原子或自由基。这些活性物质极大地活化了整个油料的燃烧过程,使生成的一氧化碳尽可能完全燃烧。此外还可加入水裂解催化剂促使H、O和OH等原子或自由基的生成,水煤气反应还加速了燃油裂解所形成的焦炭的进一步燃烧,从而抑制了烟尘的生成。使燃烧更充分、更完全,从而达到提高燃烧效率和热效率的目的,降低了油耗率。 NO x的生成主要是汽缸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两者在汽缸内混合,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高温下又被氧气氧化,从而生成各种氮氧化合物NO x。油掺水后燃烧改善了柴油与空气的混合比例,使氧气尽可能多的参与了与油的燃烧,达到充分燃烧的效果,减少了过剩空气系数。此外乳化柴油中水滴的汽化需吸收热量,防止燃烧火焰局部高温,从而达到了抑制了NO x 的生成,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大气环境。 三、乳化柴油的优点

乳化沥青设备价格及配置简介

乳化沥青设备价格及配置简介 乳化沥青设备是我公司经过对各种国产、进口的乳化沥青设备综合性能分析对比,集众家所长,结合我公司三十年来在沥青加热、储存及深加工设备研发制造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经不断改进和完善后推出的一款高品质、高性能全自动乳化沥青设备。 乳化沥青设备主要配置系统如下: 1、胶体磨(乳化机)是设备的最关键部位,主要是通过定子、转子之间由于高速运转所产生的剪切力而对物料起到研磨、分散作用。 2、沥青配置系统:应具备升温、控温、保温的功能,并具备一定的容量(能满足生产1-3小时)。沥青配置系统一般由罐体、加热器、温控器、搅拌器、液位控制器等组成。 3、皂液掺配系统:由热水罐与皂液罐及相应管道组成。皂液掺配系统中所有与皂液接触的部位:采用防腐蚀的材料和技术处理,以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 4、胶乳系统:胶乳由泵经流量计注入胶体磨内,其流量需借助于速度调节机构设定乳液泵的转速,以获得要求的乳化液/乳胶比。胶乳罐不需要加热,需增加搅拌装置,罐体需采用防腐材料制作。 5、计量控制系统:是对沥青、水、乳化剂和添加剂按一定的比例供给,在连续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压力、流量、配合比等因素的变化实行检测与控制,以实现稳定生产高质量的乳化沥青。 6、板式换热冷却循环系统:改性乳化沥青经过板式换热器,利用水循环冷却降温后进入成品储存罐,以增强储存稳定性。同时换热后的热水可用于皂液的配置,节约能源。 7、电气系统:主要由各电机的控制系统、电源、各执行元件及电器显示系统组成。可按工艺要求控制各原料配比、流量、各点的温度,可按流程控制各个生产节点,并可打印生产报表等。 以上阐述为本公司常规系统配置,恭请用户选购设备前详细斟酌和咨询,本公司将为客户虔诚技术服务。 乳化沥青设备的操作形式:手动/自动一体。乳化沥青成品中的沥青固含量手动/自动变

化妆品乳化操作规程

广州兰皙化妆品有限公司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之一) 化妆品乳化车间操作规程 1.目的:为保证半成品乳化过程中配方的准确传递,生产工艺的规范化、质量的 稳定性和标准的工艺路径,本规程通过规范乳化生产和设备操作,从而提高半成品一次性合格率,减少产品质量事故及返工次数,降低生产周期。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乳化车间膏霜、乳液、啫喱、化妆水、洗涤类 半成品领料、配料、乳化的生产操作。 3.职责: 技术部发展提供技术的支持和培训。 品管部负责乳化车间原料、半成品的检验。 生产部负责按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和设备维护。 4.内容: 乳化车间卫生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上班前应打开空调通风净化系统,保证生产车间的空气清新和适宜温度(空调温度设定在24-27℃范围内)。 出入乳化车间工作区域的人员必须换鞋、更衣、带帽、戴口罩、洗手消毒,工作服、帽、口罩必须保持清洁,每两天清洗消毒一次。 操作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长头发(女工应将头发全部收入工作帽内),不得佩戴项链、耳环、戒指、手表等首饰。 工作场地、设备必须坚持每天清洗一次,空间必须保证每天上班前、后照射30分钟紫外灯消毒、杀菌。 工作场所所用各种用具、量具、容器在使用前后都必须严格清洗、消毒擦拭干

净。 工作场所应保持通风、洁净、无尘,每次进出随手关门,无事不得随意进出,非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不得无故、随意出入乳化车间。 患有各种传染性疾病人员不得从事乳化、配料工作,乳化、配料工作人员患有感冒、呼吸道感染、皮肤损伤、接触性皮炎时,应主动提出暂时调离原工作岗位,由生产部主管安排其他非直接接触化妆品生产的临时性工作。 乳化车间主管按照卫生操作规范和工艺要求安排指导乳化、配料人员进行相关卫生清洁、消毒的作业,品管巡检人员负责对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检验工作。 首先用用清水热水冲洗设备、器具至干净,油包水型或全油性料体用适合溶剂清洗后再用热水加洗涤剂清洗至干净,再用75%酒精或消毒水对设备、器具消毒备用。 设备器具的清洗、消毒按照以下流程操作:

微乳化柴油技术简介

Biodisel and the microemulsion additives 生物柴油及微乳化剂简介 生物柴油(biodisel)是指以一部分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代替不可再生柴油,通过特殊的工艺和技术生产的一种燃烧高效的环保柴油。本公司推出的生物柴油是利用微乳化剂,将9%-12%的水和80%-84%的柴油这两种完全不相溶的液体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物理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透明、稳定的微乳化生物柴油。本产品不同于现有市场上通过乳化剂和乳化设备加工而成的白色乳浊状柴油,而是通过巧妙的物理化学工艺生成的燃烧值更高,物化性质更为稳定的微乳化生物柴油(以下简称微乳化柴油)。 微乳化柴油的特点: 1、透明、清澈,经过充分乳化后,外观与常规柴油外观相同,完全不同于目前市场上 的白色乳浊状乳化柴油。 2、状态稳定。在-20℃到80℃的恶劣工况下无油水分离现象。 3、燃烧值高。微乳化柴油的燃烧值>9800Cal/kg,完全达到或超过国家0#柴油的标准。 4、环保清洁。有害气体量下降30%以上,PM达到欧Ⅱ标准,能清洁常用设备的油路。 5、使用范围广。该乳化柴油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柴油发动机和其他内、外燃机使用。 6、微乳化范围广。可以针对市场上常用的柴油和重油进行微乳化调配。 微乳化柴油的工作原理: 柴油分子链较长,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20%-30%的柴油都是在没有经过充分燃烧的情况就排放掉,这样理论净燃烧值就大打折扣。微乳化柴油则是通过掺入一定比例的水,通过微乳化剂的作用,在柴油体系中形成稳定的纳米粒径(<50nm)的油包水(w/o)稳定结构。这样,柴油在燃烧的过程燃烧不充分形成的C和CO经过水分子的参与下以微爆的形式得以充分燃烧,最终以CO2的形式排出,从而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其作用化学反应原理如下所示: CO + H2O ==CO2 + H2+E(能量) 2H2 + O2 ==H2O + E(能量) 微乳化柴油的工作示意图: 柴油液滴 微乳化柴油液滴水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