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的速冻

果蔬的速冻
果蔬的速冻

xxxxxx

组员

xxxxxxxx

降温纯水在冷冻降温过程中,常出现过冷现象,即温度降到冰点(0℃)以下,而后又上升到冰点时才开始结冰(图3-1)。在过程abc中,水以释放显热的方式降温;当过冷到c点时,由于冰晶开始形成,释放的相变潜热使样品的温度迅速回升到0℃,即过程cd,在过程de中,水在平衡的条件下,继续析出冰晶,不断释放大量的固化潜热。在此阶段中,样品温度保持恒定的冻结温度0℃;当全部的水被冻结后,固化的样品才以较快速率降温(ef段)。

过冷现象在食品的冷冻降温过程中,也会出现过冷现象,但这种过冷现象的出现,随着冷冻条件和产品性质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并且果蔬中的水呈一种溶液状态,其冰点比水低,一般果蔬食品的冰点温度通常在-3.8~0℃之间,所以其冻结曲线与纯水的冻结曲线有较大差异(图3-2)。

(2)结晶食品中的水分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冰晶结构,即食品中的水分温度在下降到过冷点之后,又上升到冰点,然后开始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化,此过程为结晶。结晶包括两个过程:

即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的增长。

①晶核的形成。在达到过冷温度之后,极少一部分水分子以一定规律结合成颗粒型的微粒,即晶核,它是晶体增长的基础。

②晶体的增长。指水分子有秩序地结合到晶核上面,使晶体不断增大的过程。

食品的冻结曲线(图3-2)显示了食品在冻结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AS 阶段为降温阶段,食品经过过冷现象,此间温度下降放出显热。BC阶段为结晶阶段,此时食品中大部分水结成冰,整个冰冻过程中大部分热量(潜热)在此阶段放出,降温慢、曲线平坦。CD阶段为成冰到终温,冰继续降温,余下的水继续结冰。

如果水和冰同时存在于0℃下,保持温度不变,它们就会处于平衡状态而共存。如果继续由其排除热量,就会促使水转换成冰而不需要晶核的形成,即在原有的冰晶体上不断增长扩大。如果在开始时只有水而无晶核存在的话,则需要在晶体增长之前先有晶核的形成,温度必须降到冰点以下形成晶核,而后才有结冰和体积增长。晶核是冰晶体形成和增长的基础,结冰必须先有晶核的存在。晶核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外加的,其他的物质也能起到晶核的作用,但是它要具有与晶核表面相同的形态,才能使水分子有序地在其表面排列结合。食品的冻结率与温度、食品的种类有关,温度越低,食品冻结率越高,不同种类的食品即使在相同温度下也有不同的冻结率。如表3-2所示。

通常食品的温度需下降到-55~-65℃左右,全部水分才会凝固,从冻结成本考虑,工艺上一般不采用这样的低温,在-30℃左右,食品中大部分水分能够结晶,结晶水分主要为游离水,在此温度下冻结食品,已经达到冷冻贮藏要求。

在冻结过程中,多数食品在-1~-5℃温度范围内,大部分游离水已形成冰晶,一般把这一温度范围称食品最大冰晶生成区。

按时间划分

之所以选择30分钟是因为在这样的冻速下冰晶对组织影响最小。

速冻:

在速冻条件下,食品降温速度快,食品细胞内外同时达到形成晶核的温度条件,食品降温速度快,食品细胞内外同时达到形成晶核的温度条件,晶核在细胞内外广泛形成,形成的晶核数目多而细小,水分在许多晶核上结合,形成的晶体小而多,冰晶的分布接近于天然食品中液态水的分布情况。由于晶体在细胞内外广泛分布,数量多而小,细胞受到压力均匀,基本不会伤害细胞组织,解冻后产品容易恢复到原来状态,流汁量极少或不流汁,能够较好地保存食品原有的质量。

缓冻:

缓冻是指不符合速冻条件的冷冻。

食品在缓冻条件下,降温速度慢,细胞内外不能同时达到形成晶核的条件,通常在细胞间隙首先出现晶核,晶核数量少,水分在少数晶核上结合,形成的晶体大,但数量少。由于较大的晶体主要分布在细胞间隙中,致使细胞内外受到压力不均匀,易造成细胞机械损伤和破裂,解冻后,食品流汁现象严重,质地软烂,质量严重下降。

通常当温度升高时冷冻食品中细小的冰晶体首先熔化,冷冻时水分会结合到较大的冰晶体上,反复的解冻和再冷冻后,细小的冰晶体会减少乃至消失,较大冰晶体会变得更大,因此对食品细胞组织造成严重伤害,解冻后,流汁现象严重,产品质量严重下降。另一种关于重结晶的解释是当温度上升,食品解冻时,细胞内部的部分水分首先熔化并扩散到细胞间隙中,当温度再次下降时,它们会附着并冻结在细胞间隙的冰晶上,使之体积增大。

可见冷冻食品质量下降的原因,不仅仅是缓冻,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为重结晶,即使采用速冻方法得到的速冻食品,在贮藏过程中如果温度波动大,同样会因为重结晶现象造成产品质量劣变

解冻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速冻果蔬的解冻是食用(使用)前的一个步骤,速冻蔬菜的解冻常与烹调结合在一起,而果品则不然,因为它要求完全解冻方可食用,而且不能加热,不可放置时间过长。

(2)速冻水果一般希望缓慢解冻,这样,细胞内浓度高而最后结冰的溶液先开始解冻,即在渗透压作用下,果实组织吸收水分恢复为原状,使产品质地和松脆度得以维持。但解冻不能过慢,否则会使微生物滋生,有时还会发生氧化反应,造成水果败坏。一般小包装400~500g水果在室温中解冻2~4h,在10℃以下的冰箱中解冻4~8h。

冷冻设备

3.钢带式冻结装置

钢带式冻结装置的主体是钢质传送带(图3-9)。传送带由不锈钢制成,在带下喷盐水,或使钢带滑过固定的冷却面(蒸发器)使食品降温,同时,食品

上部装有风机,用冷风补充冷量,冷风的方向可与食品平行、垂直、顺向或逆向。传送带移动速度可根据冻结时间调节。因为产品只有一面接触金属表面,食品层以较薄为宜。

钢带式冻结装置的特点是:

连续流动运行;干耗较小;能在几种不同的温度区域操作;与平板式和回转式相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改变带长和带速,可大幅度地调节产量。

深低温液态氮冻结装置是一个隔热的冷冻室(图3-10)。这个冷冻室分为预冷区(A)、冻结区(B)和均温区(C)三部分,产品由传送带首先运到A室中,与比较冷的气态氮相遇,产品与冷气态氮以相反的方向运行,使产品在前进途中不断降温,然后由传送带携带运行到D室。D室有液氮由上向下喷淋在产品上,这时会产生极冷的气化氮(在N2的沸点温度)与产品接触,经过一定时间(由传送带的速度控制)后,又由传送带将产品带入C室,使产品的冻结温度均匀一致,再由末端卸出,完成了冷冻。这种冷冻方法冻结速度快。5cm 厚以下的制品经10~30min冻结,表面温度可达-30℃,中心的温度可达-20℃。同时具有下列优点:

产品脱水率在1%以下,失重小;冷冻期间排除了氮;低温损害轻微,更好地保持了产品原有的性质,且设备简单,投资费用低,使用范围广,生产效率高,适用于连续操作。但缺点使液体的消耗和费用较大。

液态CO2喷淋装置常做成箱体形,内装螺旋式传送带输送食品。CO2在常压下不能以液态存在,因而液态CO2喷淋到果蔬表面后,立即变成蒸汽和干冰,蒸汽和干冰的温度均为-78.5℃,使产品迅速冻结。CO2汽化时翻滚速度快,气流强度大,易使脆嫩食品受损;另外,还有一部分CO2易被产品吸收,增大了体积。所以,产品在包装前必须将其排除掉,否则会使包装膨胀造成破裂。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是什么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是什么? 气调贮藏简称CA,是指在特定的气体环境中的冷藏方法。正常大气中氧含量为20.9%,二氧化碳含量为0.03%,而气调贮藏则是在低温贮藏(温度一般控制在1~10℃范围内,湿度一般控制在80~95%范围内)的基础上,调节空气中氧、二氧化碳的含量,即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降低氧的含量至l/~10%,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到1~10%,这样的贮藏环境能保持果蔬在采摘时的新鲜度,减少损失,且保鲜期长,无污染;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更趋完善。新鲜果蔬在采摘后,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分解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由于呼吸要消耗果蔬采摘后自身的营养物质,所以延长果蔬贮藏期的关键是降低呼吸速率。贮藏环境中气体成份的变化对果蔬采摘后生理有着显著的影响:低氧含量能够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作用,微生物生长;适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呼吸作用,对呼吸跃变型果蔬有推迟呼吸跃变启动的效应,从而延缓果蔬的后熟和衰老。乙烯是一种果蔬催熟剂,控制或减少乙烯浓度对推迟果蔬后熟是十分有利的。降低温度可以降低果蔬呼吸速率,并可抑制蒸发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采用气调贮藏法能有效地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成熟和老化)及有关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达到延长果蔬贮藏保鲜的目的。因此,近二十年来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己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果蔬贮藏方法。我国山东、陕西、河南、北京、河北、辽宁、广东、福建等地近年来己先后建立了气调综合冷藏库。 气调保鲜有哪些特点? (1)在气调库内储藏的水果蔬菜,储藏时间较长,一般比普通冷藏库长0.5~1.0倍,用户可灵活掌握出库时间,捕获销售良机,创造最佳经济效果。 (2)出库后的果蔬保持原有的鲜度及脆性,果蔬的水分、VC含量、糖份、酸度、 硬度、色泽、重量等与新采摘状态相差无几,果蔬质量高,具有市场竞争力。有研究说明,经过气调库贮藏的果蔬的失水率可比普通冷藏的果蔬的失水率减少1/5。 (3)气调库内储藏的水果蔬菜,在出库后有一个从“休眠”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的过程,使水果蔬菜出库后的摆架期可延长21~28天,是普通冷藏库的3--4倍。 (4)气调保鲜库创造的是一种低氧环境,这种低氧环境可抑制水果蔬菜霉菌的生长及病虫害的发生,使水果蔬菜的重量损失减少至最小。 (5)对于一般高温冷库难以储藏的水果蔬菜,如猕猴桃、枣等均能达到极佳的储藏效果。 蒜苔贮存中期如何使用液体保鲜剂? 为更好保证蒜苔的贮存质量和苔梢鲜度,除了把握好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外,八月底九月初二次使用液体保鲜剂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次使用液体保鲜剂的方法和第一次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二次使用时蒜苔已装袋,且蒜苔已进入正常气体管理状态,所以A:普通袋必须随放风周期分批进行,不要打乱放风周期,尽量做到苔梢不结冰、受冻;B:硅窗袋不可整库一次喷完,应分4~5批进行。注意:喷药时将库温回升到温度上限,喷后保持此温度吹风7~8小时再扎口,即使库温回升到0.2~0.3℃,对蒜苔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中期用药,要求药液浓度高,一般兑水减半。结合放风将袋口挽到苔苞以上,使苔梢祼露出来。用手提式微型喷雾器对苔梢进行喷药,喷洒时翻动幅度不宜过大,防止弄乱袋包,逐袋喷匀喷透。 冷库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哪些项要求? 1)保冷,不得跑冷和漏冷。 2)严防库内、外空气因热、湿交换而产生各种破坏作用. 3)严防地下土壤冻结引起地基与地坪冻膨现象。 什么是园艺产品的冰温保藏? 冰温保藏(ControlledIce-temperatureStorage)萌生于人类采掘自然冰贮存食物。在冰温技术界定的0℃~组织冰点这一狭窄区域,食品因其水分不结冰而保持鲜活特征,因此不存在解冻问题。由于这一技术要求

果蔬速冻加工

冷冻食品与冷却食品 冷冻食品又称冻结食品,是冻结后在低于冻结点的温度保藏的食品; 速冻食品:是指将食品原料经预处理后,采用快速冻结的方法使之冻结,并在适宜低温下(-18 ~-20℃)进行贮存; 冷却食品不需要冻结,是将食品的温度降到接近冻结点,并在此温度下保藏的食品。 冷冻食品的特点 易保藏,易运输和贮藏,营养、方便、卫生、经济,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第一节速冻原理 一、冻藏机理 (一)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 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促使部分微生物死亡的作用。但在低温下,其死亡速度比在高温下要缓慢得多。低温只是阻止微生物繁殖,不能彻底杀死微生物,一旦温度升高,微生物的繁殖也逐渐恢复。 原因: 微生物代谢失调 细胞内原生质稠度增加:蛋白质变性 冰晶体引起的机械伤害 降温速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冻结前:降温越迅速,微生物的死亡率越高 冻结点以下:缓冻将导致剩余微生物的大量死亡 速冻对微生物的致死效果较差 (二)低温抑制了酶活性 导致褐变、变味、软化等。 未冻结的水分在-18℃以上时仍有不少数量存在,这就为酶提供了活动条件;而且有些酶在温度低至73.3℃时仍有一定程度的活性。 解冻时,酶活性会骤然增强——冻结前:烫漂或添加护色剂 要抑制酶的活性及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需要低于18℃。 (三)低温抑制了非酶引起的氧化变质 各种非酶促化学反应的速度,都会因温度下降而降低。 二、食品的冻结 (一)冷冻时水的物理特性 1、水的冻结包括两个过程:降温与结晶 2、物质的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释放的热量)] 水的比热是4.18 kJ/kg.℃,冰的比热是2.09 kJ/kg.℃ 3、含水量多的果蔬冻品,体积在冻结后会膨大 冻结膨胀压 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比水增大约9%,冰在温度每下降1℃时,其体积则会收缩0.01~0.005%,二者相比,膨胀比收缩大。 冻结时,表面的水首先结冰,然后冰层逐渐向内伸展。当内部水分因冻结而膨胀时,会受到外部冻结了的冰层的阻碍,因而产生内压,这就是所谓“冻结膨胀压”;如果外层冰体受不了过大的内压时,就会破裂。 (二)冻结点与冻结率 1.冻结点:冰晶开始出现的温度

速冻果蔬企标编制说明1

****味丰食品有限公司 《速冻果蔬》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产品属性的相关说明 ****味丰食品有限公司拟生产的速冻果蔬,按原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将产品分为速冻水果、速冻水果丁(块、条或瓣)、速冻蔬菜。 (一)速冻水果 1、原料:新鲜水果(苹果、梨、桃、杏、橘子、葡萄、草莓、哈密瓜、芒果、菠萝、菠萝蜜、榴莲、樱桃、山楂、蓝莓、杨桃、番木瓜、猕猴桃、黑加仑、树莓、桑葚中的一种)。 2、生产工艺流程: 3、产品用途及食用方法:水果制品原料,非即食。 4、根据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及食用方法,该产品属于GB 2760食品分类系统的“冷冻水果”,产品分类号:04.01.02.01。 (二)速冻水果丁(块、条或瓣) 1、原料:新鲜水果(苹果、梨、桃、杏、草莓、哈密瓜、芒果、菠萝、樱桃、山楂、杨桃、番木瓜、猕猴桃中的一种)。 2、生产工艺流程:

3、产品用途及食用方法:水果制品原料,非即食。 4、根据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及食用方法,该产品属于GB 2760食品分类系统的“冷冻水果”,产品分类号:04.01.02.01。 (三)速冻蔬菜 1、原料:新鲜蔬菜(叶类蔬菜、茎菜类、花菜类、根菜类、豆类蔬菜、瓜类蔬菜)。 2、生产工艺流程: 3、产品用途及食用方法:蔬菜制品原料,非即食。 4、根据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及食用方法,该产品属于GB 2760食品分类系统的“冷冻蔬菜”,产品分类号:04.02.02.01。 二、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工艺必要性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为洗净鲜桃、鲜杏表面的毛,使用了食品加工助剂0.2%氢氧化钠溶液;本标准中使用的柠檬酸和维生素C在速冻水果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起护色作用。 各种食品添加剂在符合GB 2760规定和满足生产工艺的条件下使用了最小量,并在比对表中一一列出,国家标准有变化时,应与国家标准一致。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均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规定,并在标准中一一列出。 三、各项指标制定的规范要求及依据说明 (一)感官要求 本标准中色泽、冷冻状况、滋味和气味、组织状态、杂质、回温参照NY/T 1069-2006《速冻马蹄莲》、NY/T 952-2006《速冻菠菜》,并结合本产品特性制定的。 (二)理化指标 本标准中总砷、铅、镉、总汞、亚硝酸盐指标是参照GB 2762《食品

速冻工艺流程

蔬菜速冻保藏 一、蔬菜速冻原理 1、速冻保藏:将经过处理的蔬菜原料快速进行冷冻,然后在恒定的低温下进行保藏的一种方法。 2、原理:冷冻就是将产品种的热量排除,使产品种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晶体,这样使酶的活动慢慢减弱,由酶所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也变得十分缓慢,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活动,这样产品可以在低温下长期保存,并保存了食品的新鲜色泽、风味、营养成分。常见的速冻产品主要有青豆米、荷兰豆、甜豆、法国刀豆、毛豆、甜玉米等等。 二、速冻蔬菜的前景 北方地区冬春蔬菜品种少,而夏秋两季上市蔬菜品种多、数量大,供过于求,在蔬菜旺季大量加工速冻蔬菜,贮藏备用,可以调剂余缺,缓解冬春供求矛盾。 速冻蔬菜解冻后其色香味质地与新鲜蔬菜差异不大,将新鲜蔬菜如:黄瓜、菠菜、菜花、豆角等先切后洗,测定它们的营养成分,再与速冻后三天的上述蔬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其粗蛋白、脂肪总糖、有机酸、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差异不大,只是水分有所变化。实际上,速冻蔬菜营养价值要比市售蔬菜高,因为

速冻蔬菜原料要求高,必须品质优良、成熟度适宜、大小长短均匀、无病虫害、无污染、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内部各种生化反应收到抑制;贮藏、食用都很方便,前景广阔,市场无限大。

三、蔬菜速冻的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预冷清洗 去皮、切分烫漂冷却 沥干快速冻结包装 1、原料选择:适宜冷冻加工的蔬菜品种,含淀粉、蛋白质多,抗冻性好,达到食用成熟度,色香味充分显现的蔬菜作原料,保证质量,最好当日采收,及时加工,加工前应认真挑选,踢出病虫害枯黄的蔬菜原料。 2、预冷:蔬菜采收时,由于所带田间热及呼吸作用产生呼吸热,使蔬菜温度升高,因此在其暂存期间进行预冷降温。 3、清洗、去皮、切分:蔬菜采收后,表面经常附有灰尘、泥沙及碎叶等杂物,为保证加工产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冷冻前清洗除杂,清洗后蔬菜按色泽、成熟度及大小进行分级。分级有利于后续加工工序的进行,也是产品标准规格的保证。

第六章 果蔬的冷冻工艺

第六章果蔬的冷冻工艺 第一节果蔬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果蔬的特性与贮藏原理(重点) 新鲜水果、蔬菜的贮藏不同于冻结食品的贮藏?水果、蔬菜在收获后仍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继续进行着它的生命活动,我们在贮藏时要保持它的活体性质。但是,采收后的果、蔬不能再从植枝上得到水分和营养的供给,只能利用在生长过程中贮存的营养物质进行生命活功,主要是异化分解作用。随着营养成分的消耗和水分的失去,果、蔬的品质不断变化,最后失去食用价值。另一方面,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贮藏,果、蔬随时都面临着外界微生物如酶菌和细菌等的侵袭。当果、蔬被微生物侵染后就会引起果、蔬的腐烂。 强调:新鲜果蔬是活的有机体,具有生命活动,主要是异化分解作用 一、果藏的呼吸作用 [ 提问本节讲解方法?建议写出两个呼吸方程式,从有氧呼吸方程式、酶促反应、化学平衡分析入手,寻求贮藏方法。降氧引出无氧呼吸,带出酒味。联系酿酒重点实验室,说明食品工程与生物工程的区别点。 C6H12O6+6O2 →6CO2+6H2O+674kcal C6H12O6 →2CO2+2 C2H5OH+28kcal 降O2、增加CO2、降温,但缺O2产生无氧呼吸,产生酒味(乙醇),即腐烂。必须寻找平衡点,即抑制前一个反应,但又不发生第二个反应。] 水果、蔬菜最明显的生命活动就是呼吸作用。果、蔬一方面从环境气体中吸收氧飞另方面又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到环境中去,在果、蔬体内进行着复杂的生化变化,把糖、有机酸等物质进行分解,放出能量、二氧化碳及多种形式的中间产物。呼吸放出的能量,一部分是供果、蔬本身维持生命活动所利用,而大部分是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去,这种热能称为果、蔬的“呼吸热”。 果、蔬的呼吸作用有两种形式:有氧呼吸和缺氧呼吸。当果、蔬的生理功能正常,又处在足够氧的条件下,用于呼吸的糖和有机酸被充分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量,称为有氧呼吸。 一直保留在黑板的另一边:C6H12O6+6O2 →6CO2+6H2O+674kcal(热量) C6H12O6 →2CO2+2 C2H5OH+28kcal(热量)有氧呼吸过程中所放出的大量呼吸热,使果、蔬周围的温度升高,微生物就容易繁殖。另外在高温的刺激下,果、蔬的呼吸作用进一步加强,这样就会缩短果、蔬的贮藏寿命,加速果疏的衰老,所以水果、蔬菜贮藏中的呼吸热必须迅速排除。 有氧呼吸越快养分消耗越快,温度越高,M E O作用越强,果蔬衰老死亡越

果蔬储藏与保鲜原理

果蔬贮藏保鲜原理 水果蔬菜从种子发芽直至开花结果是从两个方面获得养分:一是地下部分,即靠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成分;二是通过绿色部分,即主要是叶片利用光能与吸收的无机成分等一起合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果蔬采收以后,来自根部的养分供给完全中断了,地上残留部分也不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果蔬采收以后,仍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继续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使果蔬特有的风味进一步充分地显现出来,在色香味上更适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称作为后熟或呼吸作用。这个过程再继续进行,果蔬软化、解体,这就是衰老阶段。我们了解和认识果蔬的这些变化规律和它们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以便有效地控制地调节、控制环境条件,达到保鲜保质,延长供应期的目的,才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果蔬采收以后有哪些生理生化变化呢? 1.呼吸作用 采收后的果蔬具有生理活动的重要标志是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果蔬采收后最主要的代谢过程,它制约与影响其他生理生化过程。果蔬进行呼吸作用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把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简单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没有呼吸作用,就没有果蔬的生命,没有果蔬生命,也就谈不到贮藏保鲜了。

我们了解果蔬呼吸作用的目的,就是想办法,采取措施,控制果蔬呼吸作用的进程,减缓贮藏的营养物质的消耗,达到保鲜保质,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影响果蔬的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湿度、环境气体、机械损伤及植物激素。 (1)温度呼吸作用和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地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每升高10℃呼吸强度就增加1倍,如果降低温度,呼吸强度就大大减弱。果蔬呼吸强度越小,物质消耗也就越慢,贮藏寿命便延长。因此,贮藏果蔬的普遍措施,就是尽可能维持较低的温度,将果蔬的呼吸作用抑制到最低限度。 降低果蔬贮藏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但是,不是温度越低越好,都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来说,在热带、亚热带生长的果蔬或原产这些地区的果蔬其最低温度要求高一些,在北方生长的果蔬其最低温度就低一些。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果蔬的正常生命活动,甚至会阻碍正常的后熟过程,造成生理损伤,以致死亡。因此,在贮藏中一定要选择最适宜的贮藏温度。 贮藏温度要恒定,因为温度的起伏变化会促使呼吸作用进行,增加物质消耗。如果使用薄膜包装,则会增加袋内结露水,不利于果蔬的贮藏保鲜。 (2)湿度一般来说,轻微的干燥较湿润更可抑制呼吸作用。果蔬种类不同,反应也不一样。例如,柑桔果实在相对湿度过高的情况下呼吸作用加强,从而使果皮组织的生命活动旺盛,造成水肿病(浮皮果)。所以对这类果实在贮藏前必须稍微进行风干。香蕉则不同,在相对湿度80 %以下时,便不能进行正常的后熟作用。 (3)环境气体成分大气一般含氧气21%、氮气78%、二氧化碳0. 03%,以及其他一些微量气体。在环境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和由果实释放出来的乙烯对果蔬的呼吸作用有重大的影响。 适当降低贮藏环境中的氧浓度和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从而延缓果蔬的后熟、衰老过程。另外,较低温度和低氧、高二氧化碳也会抑制果蔬乙烯的合成并抑制已有乙烯对果蔬的影响。 (4)机械损伤果蔬在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会遇到挤压、碰撞、刺扎等损伤。在这种情况下,果蔬的呼吸强度增强,因而会大大缩短贮藏寿命,加速果蔬的后熟和衰老。受机械损伤的果蔬,还容

果蔬的速冻

xxxxxx 组员 xxxxxxxx 降温纯水在冷冻降温过程中,常出现过冷现象,即温度降到冰点(0℃)以下,而后又上升到冰点时才开始结冰(图3-1)。在过程abc中,水以释放显热的方式降温;当过冷到c点时,由于冰晶开始形成,释放的相变潜热使样品的温度迅速回升到0℃,即过程cd,在过程de中,水在平衡的条件下,继续析出冰晶,不断释放大量的固化潜热。在此阶段中,样品温度保持恒定的冻结温度0℃;当全部的水被冻结后,固化的样品才以较快速率降温(ef段)。 过冷现象在食品的冷冻降温过程中,也会出现过冷现象,但这种过冷现象的出现,随着冷冻条件和产品性质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并且果蔬中的水呈一种溶液状态,其冰点比水低,一般果蔬食品的冰点温度通常在-3.8~0℃之间,所以其冻结曲线与纯水的冻结曲线有较大差异(图3-2)。 (2)结晶食品中的水分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冰晶结构,即食品中的水分温度在下降到过冷点之后,又上升到冰点,然后开始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化,此过程为结晶。结晶包括两个过程: 即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的增长。 ①晶核的形成。在达到过冷温度之后,极少一部分水分子以一定规律结合成颗粒型的微粒,即晶核,它是晶体增长的基础。 ②晶体的增长。指水分子有秩序地结合到晶核上面,使晶体不断增大的过程。 食品的冻结曲线(图3-2)显示了食品在冻结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AS 阶段为降温阶段,食品经过过冷现象,此间温度下降放出显热。BC阶段为结晶阶段,此时食品中大部分水结成冰,整个冰冻过程中大部分热量(潜热)在此阶段放出,降温慢、曲线平坦。CD阶段为成冰到终温,冰继续降温,余下的水继续结冰。

如果水和冰同时存在于0℃下,保持温度不变,它们就会处于平衡状态而共存。如果继续由其排除热量,就会促使水转换成冰而不需要晶核的形成,即在原有的冰晶体上不断增长扩大。如果在开始时只有水而无晶核存在的话,则需要在晶体增长之前先有晶核的形成,温度必须降到冰点以下形成晶核,而后才有结冰和体积增长。晶核是冰晶体形成和增长的基础,结冰必须先有晶核的存在。晶核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外加的,其他的物质也能起到晶核的作用,但是它要具有与晶核表面相同的形态,才能使水分子有序地在其表面排列结合。食品的冻结率与温度、食品的种类有关,温度越低,食品冻结率越高,不同种类的食品即使在相同温度下也有不同的冻结率。如表3-2所示。 通常食品的温度需下降到-55~-65℃左右,全部水分才会凝固,从冻结成本考虑,工艺上一般不采用这样的低温,在-30℃左右,食品中大部分水分能够结晶,结晶水分主要为游离水,在此温度下冻结食品,已经达到冷冻贮藏要求。 在冻结过程中,多数食品在-1~-5℃温度范围内,大部分游离水已形成冰晶,一般把这一温度范围称食品最大冰晶生成区。 按时间划分 之所以选择30分钟是因为在这样的冻速下冰晶对组织影响最小。 速冻: 在速冻条件下,食品降温速度快,食品细胞内外同时达到形成晶核的温度条件,食品降温速度快,食品细胞内外同时达到形成晶核的温度条件,晶核在细胞内外广泛形成,形成的晶核数目多而细小,水分在许多晶核上结合,形成的晶体小而多,冰晶的分布接近于天然食品中液态水的分布情况。由于晶体在细胞内外广泛分布,数量多而小,细胞受到压力均匀,基本不会伤害细胞组织,解冻后产品容易恢复到原来状态,流汁量极少或不流汁,能够较好地保存食品原有的质量。 缓冻: 缓冻是指不符合速冻条件的冷冻。

速冻蔬菜生产工艺标准

速冻蔬菜生产工艺标准 一、速冻胡萝卜丁(丝)生产工艺标准 此标准适用于速冻胡萝卜丁或丝的生产加工。 1 原料的验收和存放 1.1 原料进厂由生产部主管、技术部监督,对原料进行验收。 1.2 生产部做好计量、入库等相关记录。 1.3 化验室对原料进行含农残的专项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2 粗加工 2.1 生产人员按规定履行卫生规程进入工作区域,并对工器具进行杀菌。杀菌液浓度为200ppm,杀菌时间>1分钟。 2.2 将胡萝卜的根部和尾部切掉,用刷子刷掉表面的须根和腐烂部分。 2.3 计量后,进行清洗。把表面的污垢、泥土清洗干净。 2.4 将清后的胡萝卜,浸入500ppm杀菌液中进行杀菌,杀菌时间10分钟。 2.5 将杀菌后的胡萝卜,用清水进行冲洗,除去杀菌液残留。 3 精加工 3.1 用切菜机,将清洗后的胡萝卜,切成规格为6×6×6mm的立方体(丁)。 3.2 可将清洗干净而粗大的胡萝卜用人工切成50~60mm的段,再用切菜机切成丝。 3.3 切割不良的物料,进行单独计量。

3.4 将切割后的胡萝卜丁或丝,浸入350~400ppm杀菌液中进行杀菌,杀菌时间3分钟(丁)或1分钟(丝)。 3.5 将杀菌后的物料,用流水冲洗,直至无杀菌液残留为止。 4 速冻 4.1 将清洗、沥水后的胡萝卜丁或丝,送入单冻机速冻,单冻机内温度-30℃以下,保证冻品中心温度-20℃。 4.2 将清洗、沥水后的胡萝卜丁或丝装盘,盘内的物料均匀平整。 4.3 上盘后迅速送入速冻隧道,隧道内温度-30℃以下,保证冻品中心温度-20℃。时间不少于12小时。 5 将冻结的胡萝卜丁或丝,进行计量、包装,送入冷库中储存,冷库温度-18℃。 6 相关要求 6.1 卫生区必须有专人监控,严格保证操作工人的手部卫生。在工作现场放置消毒液,确保操作工人在工作过程中手部的清洁卫生。 6.2 不同洁净程度区的操作工人要严格分开,接触未杀菌物料的工人,不允许接触杀菌后物料。如若采取交叉作业时,必须反复使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杀菌处理。 6.3 周转箱,要用200ppm的杀菌液杀菌1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6.4 切菜机在使用前必须用消毒液杀菌,并将刀片卸下,浸在400ppm消毒液中浸泡3分钟以上,方可使用。

速冻蔬菜生产工艺标准样本

速冻蔬菜生产工艺标准 一、速冻胡萝卜丁( 丝) 生产工艺标准 此标准适用于速冻胡萝卜丁或丝的生产加工。 1 原料的验收和存放 1.1 原料进厂由生产部主管、技术部监督, 对原料进行验收。1.2 生产部做好计量、入库等相关记录。 1.3 化验室对原料进行含农残的专项检测, 并出具检测报告。 2 粗加工 2.1 生产人员按规定履行卫生规程进入工作区域, 并对工器具进行杀菌。杀菌液浓度为200ppm, 杀菌时间>1分钟。 2.2 将胡萝卜的根部和尾部切掉, 用刷子刷掉表面的须根和腐烂部分。 2.3 计量后, 进行清洗。把表面的污垢、泥土清洗干净。 2.4 将清后的胡萝卜, 浸入500ppm杀菌液中进行杀菌, 杀菌时间10分钟。 2.5 将杀菌后的胡萝卜, 用清水进行冲洗, 除去杀菌液残留。 3 精加工 3.1 用切菜机, 将清洗后的胡萝卜, 切成规格为6×6×6mm的立方体( 丁) 。 3.2 可将清洗干净而粗大的胡萝卜用人工切成50~60mm的段, 再用切菜机切成丝。 3.3 切割不良的物料, 进行单独计量。

3.4 将切割后的胡萝卜丁或丝, 浸入350~400ppm杀菌液中进行杀菌, 杀菌时间3分钟( 丁) 或1分钟( 丝) 。 3.5 将杀菌后的物料, 用流水冲洗, 直至无杀菌液残留为止。 4 速冻 4.1 将清洗、沥水后的胡萝卜丁或丝, 送入单冻机速冻, 单冻机内温度-30℃以下, 保证冻品中心温度-20℃。 4.2 将清洗、沥水后的胡萝卜丁或丝装盘, 盘内的物料均匀平整。 4.3 上盘后迅速送入速冻隧道, 隧道内温度-30℃以下, 保证冻品中心温度-20℃。时间不少于12小时。 5 将冻结的胡萝卜丁或丝, 进行计量、包装, 送入冷库中储存, 冷库温度-18℃。 6 相关要求 6.1 卫生区必须有专人监控, 严格保证操作工人的手部卫生。在工作现场放置消毒液, 确保操作工人在工作过程中手部的清洁卫生。 6.2 不同洁净程度区的操作工人要严格分开, 接触未杀菌物料的工人, 不允许接触杀菌后物料。如若采取交叉作业时, 必须重复使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杀菌处理。 6.3 周转箱, 要用200ppm的杀菌液杀菌1分钟,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6.4 切菜机在使用前必须用消毒液杀菌, 并将刀片卸下, 浸在400ppm消毒液中浸泡3分钟以上, 方可使用。 6.5 生产人员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 质检人员要严格按

速冻蔬菜4(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Q/YZLY0001S—2018 速冻蔬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速冻蔬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苦菜、苋菜、蕨菜、苜蓿为原料,经精选、清洗、漂烫、分选、包装、速冻等工序制成的速冻蔬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0786 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和辅料要求 3.1.1 原料 3.1.1.1苦菜、苋菜、蕨菜和苜蓿:应干净、无腐烂、无干疤、无黑斑和其他病虫害的新鲜蔬菜,应符合GB 2762、GB 2763 的规定。 3.1.1.2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19298 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年产6000 吨速冻蔬菜工厂设计.

年产6000吨速冻蔬菜工厂设计 题目:Plant Design of6000t/a Quick Froz en Vegetables 研究生:钱清专业:食品工程 研究方向:食品加工 导师:张灏教授 摘要 本设计主要是进行年产6000t速冻蔬菜工厂设计。年产6000t速冻蔬菜的项目是对应江苏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本设计从当地资源、地理环境、政策环境等各项条件出发,针对6000t速冻蔬菜项目的需要,进行了车间平面设计、产品方案及工艺论证、设备选型、物料衡算、全厂卫生安全、企业组织等研究与设计。由于速冻蔬菜大部分出口,因此为了使产品质量达到世界水平而对速冻蔬菜的HACCP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统计。最后对本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研究表明: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300万元,年利润达到768万元,经营安全率达到80%,投资回收期为 2.5年。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项目背景 1.2项目实施的区位优势 1.3无公害环保蔬菜基地建设 1.4市场预测 1.5项目实施的意义 第二章车间平面设计 2.1生产车间 2.2总平面布置基本原则 2.3总平面设计说明 第三章产品方案、工艺流程及论证 3.1产品与产量的确定 3.2工艺流程及论证 3.3产品质量标准 3.4管路设计 3.5管路安装

3.6车间布置与结构 第四章物料衡算 4.1十类主要产品生产成本 4.2原辅料衡算 第五章设备选型 5.1设备选型的依据 5.2设备概况 第六章辅助部门设计 6.1冷库 6.2包装材料库 6.3化验室 6.4锅炉房 6.5机修、配电车间 第七章水、电、汽衡算 7.1用水量的估算 7.2用电量的估算 7.3用汽量的估算 7.4冷用量 第八章卫生、安全及生活设施 8.1用水方面要求 8.2个人卫生 8.3车间设备、环境卫生 8.4食品接触表面清洁卫生标准 8.5防止交叉污染卫生标准及操作规程8.6虫害防治卫生标准及操作规程 8.7生产安全及劳动保护 8.8全厂生活设施

果蔬速冻加工教案分解

项目二果蔬速冻加工 任务速冻西兰花制备 任务:掌握果蔬速冻的加工原理、工艺、品质控制方法,能够完成速冻西兰花的制备 作业:实验报告、电子作业(速冻西兰花照片、果蔬速冻过程总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预习:全班预习项目三内容。第二组重点查阅相关内容,准备讲解。 材料准备: 授课内容: 一、认识速冻果蔬制品 提问:大家在市场上常见的速冻果蔬制品有哪些呢? 利用手机查阅淘宝网上售卖的速冻果蔬制品的种类。同时查阅速冻果蔬的保质期、贮存方式、加工方式。 速冻果蔬:玉米、黄桃、草莓、南瓜、青豆、豆角等。 引导大家总结什么是速度食品。 速冻是近代食品工业中发展迅速的一种新技术,在食品保存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速冻比其他方法更能保持食品的新鲜色泽、风味和营养成分。 速冻食品(Quick-frozen foods):是指将食品原料经预处理后,采用快速冻结的方法使之冻结,并在适宜低温下(-18~-20℃)进行贮存。 适宜速冻的果蔬种类有:苹果、桃、李、杏、葡萄、草莓、樱、菠菜、青豌头、豆角、胡萝卜、马铃薯、菜花、辣椒、大葱、芦笋、蘑菇等。 二、冷冻原理 1、冷冻对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分组讨论:为什么在冷冻条件下食品能保存较长时间? 降低温度能减缓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速度和酶活性,这就是冷藏和冻结冷藏的依据。 冷冻对微生物的影响 冷冻温度:低温对微生物有抑止或致死作用。尤其是-1~-5℃(最大冰晶形成带),致死率最高。在-18 ℃几乎能阻止所有的微生物。

(1)微生物生长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微生物生活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条件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如果超越了变化范围,则生长就不能进行。另外,综合的环境条件,即使大致在可能生长的范围内,如果各个环境因素远离微生物生长的最适值,则也会相应地降低微生物生长速度。 环境温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控制微生物生长活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用冷冻、冷藏来防止食品的腐败和变质,应使其环境温度处于不适于大部分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的范围内,从而使得由微生物活动而引起的食品成分的各种反应难以发生和进行,这也就是低温保藏的原理。 通常,微生物可以生长的温度范围很广,从最低的-10℃到最高的80℃之间。然而,这是对含有非常多种类的微生物生物群的整体而言,实际上从各种微生物来看,其可以生长的温度范围比此值狭隘得多。生长最适温度在25~45℃的微生物称为嗜温微生物,也是我们周围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和变质的微生物大部分属于此群。生长最适温度在25℃以下的微生物称为低温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为冷藏时引起食品变质的重要微生物群。最适温度在45℃以上的微生物是土壤中常见的菌群,称为嗜热微生物。 (2)在低温环境中微生物的生长 多数嗜低温细菌在0℃或更低的温度下,有某种程度的生长。但是在这样的温度下,即使某些微生物能生长,也并不是一个好的温度。它们生长最快的温度通常为15℃或20℃。就是在特别低温下能生长的微生物,其最适温度也是在10℃左右。因此,在低温下,生长速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0℃以下则极其缓慢。 研究结果表明,远离生长最适温度时,细胞分裂时间逐渐增长。在0℃左右,嗜低温细菌的分裂速度也极其缓慢。 (3)嗜低温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和进行代谢活动的温度范围,一般与此微生物生活环境的温度有关。大多数在水温低的海洋中生活的鱼类,在自然状态下附带的微生物几乎大部分都是嗜低温性的微生物,它们即使在0℃也能很好地生长。所以把附有这些嗜低温微生物的鱼体等进行冷藏,尤其是在0℃左右或略高一点的温度下贮藏时,经常会发现这类微生物生长的现象。例如;在-2℃下冷藏的鱼肉中,

速冻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速冻蔬菜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有限责任公司

速冻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基本信息 第二章项目背景研究分析 第三章产业分析 第四章建设规划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研究 第六章土建工程研究 第七章工艺技术 第八章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说明第九章安全生产经营 第十章项目风险概况 第十一章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十二章进度说明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计划方案 第十四章项目经营效益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综合结论

第一章基本信息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 公司生产的项目产品系列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产品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多年从事项目产品研制、开发、制造、管理、销售的人才团队,企业管理人员经验丰富,其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具备配合高端制造研发新品的能力,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料供应链及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已经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及主要目标客户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工艺设计和生产布局以及设备选型方面采用了系统优化设计,充分考虑了自动化生产、智能化节电、节水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并部分出口东南亚、欧洲各国,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

未来公司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模, 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机制,制定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优化现有人 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人力资源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等 制度和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鉴于 未来三年公司业务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公司已制定了未来三年期的人才发 展规划,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竞争上岗的多种方式储备了管理、生产、销售等各种领域优秀人才。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各级员工进 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719.92万元,同比增长26.20%(2432.87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速冻蔬菜生产及销售收入为9820.88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3.80%。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128.8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 比增长440.96万元,增长率16.41%;实现净利润2346.6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3.68万元,增长率11.06%。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果蔬贮藏保鲜的四个主要环节

果蔬贮藏保鲜的四个主要环节 2014-11-14yaoli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果蔬贮藏保鲜的四个主要环节 水果蔬菜贮藏保鲜的最终目的是保持果蔬新鲜和具有较好的品质及风味,因此 需要采用综合性措施,这包括提高果蔬采前耐藏性的措施。果蔬贮藏期的长短和 保鲜质量的好坏,主要受四个环节的制约。 一是采前因素,包括品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修剪和疏花疏果等;二是采收到入库贮藏前,包括采收、包装和运输等;三 是贮藏期间的管理,包括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四是出库、销售。这四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如果有一个环节搞不好,就会影响其他环节。 一、 采前因素对果蔬贮藏性能的影响 要求获得良好的贮藏采前因素,我们通常叫做栽培措施,是果蔬保鲜的基础。 效果,必须要求入库的果蔬外观好(大小适宜、果形色泽端正、无病虫害),风味正。 这些与以下因素有关:1.品种:同一类果蔬不同品种,其耐藏性有很大的差异。一般 来说,生长期越长,越耐贮藏,早熟品种不耐贮藏,晚熟品种耐贮藏,山区栽培的比 平原的耐贮藏,而且品质好。 苹果:耐贮藏的为晚熟品种,如红星、元帅、金冠、富士、印度、国光等。近年来以消费者的口味和市场销售及经济效益来看,富士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果体大小、色泽、硬度、甜度都比较好,耐贮藏。应逐步淘汰那些风味差不耐贮藏的品种。 葡萄:有色品种比无色品种耐贮藏,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如龙眼、巨丰、玫瑰 柑、 桔三个种类中,橙、柑较耐贮藏,如甜橙、香、美洲红、红香水等较为耐贮藏。柑桔:橙、 芒柑、广柑等较耐贮藏;桔类不能作长期贮藏。梨:比较脐橙;柑类如焦柑、 血橙、 绵橙、 红肖梨等。猕猴桃:栽培品种耐贮藏的有鸭梨、雪花梨、酥梨、苹果梨、冬果梨、 晋酥梨、 目前较耐贮藏的栽培品种是海瓦特、 秦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 比野生品种耐贮藏。 贮藏6个月以上。 2.施肥:施肥对果蔬的品质、贮藏性能有密切关系,应力求做到合理施肥。氮肥不足, 氮肥过多,则表现枝叶徒长,病虫增多,着色不良,耐藏性 则枝叶生长差,果型变小。

速冻果蔬加工技术

目录 如何保持绿色速冻蔬菜的色香味 怎样速冻青椒 青椒及辣椒叶速冻加工技术 脱水青椒加工 蘑菇的加工 双孢蘑菇的速冻工艺 常见速冻蔬菜生产要点 菠菜加工工艺 美国加工用菠菜等级标准 脱水菠菜加工技术 菠菜原料验收标准 草莓(STRAWBERRY) 草莓的速冻保鲜法 如何保持绿色速冻蔬菜的色香味 由于速冻蔬菜具有食用方便、清洁卫生、保鲜性能好,又可四季供应等特点,在日本市场深受欢迎。我国年出口日本的量达2万吨左右,适销品种达10余种。衡量速冻保鲜蔬菜新鲜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色香味。为保持速冻蔬菜色香味,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原料新鲜度原料新鲜度是决定绿色蔬菜色香味的首要因素。原料愈新鲜,冻品色、香、味及营养物质保存得愈多,冻品品质也愈佳。因此原料从采摘到加工的时间距离愈短愈好。要做到适期采摘,快速加工。要防止原料堆压酸化,叶绿素受到破坏而褪色;防止组织老化,风味变劣,甚至产生异味。 2.热烫温度和时间原料热烫温度和时间的选择是保持蔬菜色、香、味的重

要环节。热烫是将蔬菜原料投入沸开热水中烫几秒钟至几分钟捞起冷却。其主要作用是破坏蔬菜中的氧化酶活性,阻止酯氧化酶对绿色蔬菜叶绿素及维生素a的破坏,避免速冻蔬菜氧化变色和产生异味。热烫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因绿色蔬菜的种类如叶菜类和豆类等而各不相同。如果热烫时间不足,则在蔬菜中残存酶的活性,在冷藏过程中,还会发生酶促褐变反应,而使冻菜失绿变黄,降低冻品的风味。若热烫时间过长,也会使绿色蔬菜变黄。这是由于蔬菜的绿色是由叶绿素及胡萝卜素的混合色素组成,而叶绿素易被酸、碱、酶所分解。在热烫过度的情况下,蔬菜中溶于水中的有机酸与叶绿素发生作用,生成脱镁叶绿素,使蔬菜失去鲜艳的绿色,而变成黄绿色以至黄褐色,蔬菜组织脆性变低,风味变淡,并损失部分可溶性营养物质。因此,热烫用水必须经常更新或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调节,把水质控制在ph7~8范围内,以达到保色的目的。 热烫温度与时间应根据不同蔬菜品种而定。通常热烫温度为95~98℃,热烫时间从几秒钟至几分钟,必须经过试验,方可投产。 3.冷却热烫后蔬菜要及时冷却,冷却介质温度要低,速度要快。热烫后应立即移置于-3℃~-5℃冷却水池中冷却透心,最好采用卫生块冰水冷却,以确保绿色鲜艳和良好的香味。如果不及时冷却或冷却介质温度欠低,热烫后蔬菜仍继续受高温影响,质地软化,颜色变劣,即使进行冻结、冷藏,冻菜也会渐渐黄变并产生异味。 4.快速冻结快速冻结是保持绿色蔬菜原有色、香、味的重要保证。快速冻结有利于蔬菜细胞组织形成体积细小、均匀分布的冰晶,使细胞组织小受破坏,使冻品的变化达到最大可逆性,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蔬菜原有色、香、味。 快速冻结就是在30分钟或更短时间内,物料迅速通过-1℃~-5℃冰晶生成带,将原料中心温度继续降到-18℃以下,使蔬菜细胞组织内外的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同时析出大量的核晶,形成大量分布均匀、颗粒细小的冰晶体,使细胞内外的压力保持均衡。冰晶体小对细胞壁破坏作用也小,解冻后冰晶融化的水份重新被细胞所吸收而不致产生汁液外流,有利于细胞组织恢复原形,达到保全蔬菜原有的色、香、味及其营养物质。如果采用慢速冻结,要使蔬菜中心温度要降到-5℃,所需时间较长,就会使蔬菜细胞内大部分水份冻结于细胞间隙处,形成较大的冰结晶。在水变成冰时,体积增大约9%,使细胞膜、璧和内部结构破坏,细胞组织破裂。即使在-25℃条件下冷藏,冻品也会产生变色和变味。解冻后大量营养汁液外流,风味降低。 目前,流态式冻结机为单体快速冻结的一种较为先进的设备,它具有一个隔热保温箱体,在箱体内安装筛网状输送机、冷风机和蒸发器。冷源从制冷机房供液管进入冻结机箱内的蒸发器,在冷风机鼓动下,使冻结的温度保持在-35℃~

速冻蔬菜产品卫生标准操作规范

速冻蔬菜产品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一、水的安全 1.目的 加工用水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排水系统完全分开,防止虹吸回流污染加工用水。确保加工用水、冰的安全卫生。 2.职能部门 动力科负责实施,质检科负责日常检测。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加工用水的处理、监测。 4.作业要求: 4.1水源:水源为自备深井水,该井深200米,深井周围50米内无污染源。 4.2水处理:加工用水经二氧化氯发生器处理,发生器显示浓度为128.8g/h,未梢水余氯为0.1-0.3PPM,水处理操作见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作业指导书。 4.3水的检测: 4.3.1每年生产前由卫生防疫部门对加工用水进行全项目检测,水质须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以后每半年检测一次。 4.3.2 厂内水的检测 4.3.2.1由质检科负责监控水质的安全,必须专人检测,做好记录 4.3.2.2化验室每日对水的余氯负责检测。如发现测定结果与设定值有偏差,要及时汇报,并建议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 4.3.2.3具体操作见水管末梢水样的采集及检测规程 4.3.2.4检测方法: a.微生物的检测:采用GB5750-85修订版标准进行。 b.余氯的检测:采用GB5750-85修订版标准, 或采用公司和水处理设备配套的LOVIBOND比较仪 4.4水的网络分布 4.4.1将所有的出水口(水龙头)统一编号,并在供水网络图中标明。 4.4.2水工定期对供水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质检科每月对加工用水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有交叉污染现象并正确记录。 4.4.3车间内进水为不锈钢的龙头,排水不直接排放地面,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排水沟(排水口有U型/S型的存水弯)。 4.4.4废水由高清洁作业区流向低清洁作业区。 4.4.5与外界相连的排水出口处有防虫、防鼠装置。 4.4.6污水的处理,所有排放的废水,经过适当处理,符合国家排放要求。 4.5防止水的回流 供水系统总阀以及有可能产生虹吸回流的出水口均装有防止回流的设施。 4.6冷却水 4.6.1采用氟里昂机组与洁区内冷却池相连制造冷却水 4.6.2每次使用前、后按洁区场地、设备、设施、工器具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进行清洗消毒。 4.7加盖密封式水塔每季度进行一次清洗消毒,具体操作见水塔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5.相关记录及保存 5.1相关记录 a.水质的检测报告 b.微生物检测记录 c.余氯检测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