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盘车规定
设备切换及盘车制度

重庆市XXXX有限公司设备定期切换、试验及盘车制度一、目的严格执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做好备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凡配有备用设备的设备要实行定期切换、盘车,严禁频繁切换、超期疲劳使用和不出事故不切换的操作方式,确保备用设备完好,使备用设备随时可以投入正常运行,真正起到备用作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厂各装置、设备。
三、各部门(车间)职责(1)生产技术部检查、监督该制度执行情况。
(2)精制车间组织做好所属备用设备定期试运行、切换及盘车管理工作,安排、协调备用设备定期试运行、切换和盘车中存在的问题。
(3)精制车间各工段班组按照要求做好备用设备定期试运行、切换及盘车工作,并做好记录。
对备用设备定期试运行及切换、盘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联系维修班组检修并向调度及主管人员反映。
四、工作程序(一)设备定期切换、试验程序(1)设备切换每月一次,切换操作安排在工作日的早班完成,规定每月第一个工作日进行;长期不用的设备(如消防水泵、污水泵)每两周进行一次试运行,每次2~3分钟。
(2)同位号中有多台备用设备,按设备序号的升序进行轮流切换。
(3)设备试运行及切换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防止误操作的发生。
遇重大操作,联系有关部门人员到场。
(4)设备试运行及切换情况应在交接班记录本中做好记录,切实执行《交接班制度》。
(5)备用设备在试运行及切换时若发生故障,中控室应及时联系维修班组处理,并汇报相关技术人员及主管领导。
(6)检修完毕的设备,当班必须立即做好试运工作,运行正常后切至检修过的泵运行,原运行设备暂作备用。
(7)备用设备切换投入运行,应达到工艺要求和规定的运行周期,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切换后备用的设备必须关闭出口阀,并防止串料, 对因故障切换下的设备应及时检修,定期切换的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每次切换必须清洗入口滤网,确保备用设备随时能启动和切换。
切换后运行人员必须观察设备的运转状态,在其正常运转半个小时后,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离开,并在《运行记录》中记录切换设备运行情况。
转运设备盘车制度

转运设备盘车制度一、背景和目的转运设备是指用于运输、搬运和存储物品的设备,包括起重机、叉车、输送机等。
在物流和生产过程中,转运设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有效管理转运设备的使用和确保运输过程的顺畅进行,制定一套盘车制度是必要的,本文旨在详细说明转运设备盘车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盘车计划1. 盘车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包括转运设备的使用时间、地点、任务等信息。
2. 盘车计划需要提前制定,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盘车责任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盘车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2. 盘车计划执行人员负责按计划执行转运设备的任务。
四、盘车要求1. 转运设备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盘车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并经过专业培训。
3. 盘车时应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防止因载荷不平衡而导致设备倾倒或损坏。
4. 盘车人员应注意保护设备和货物的完整性,避免碰撞或划伤物品。
5. 盘车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与其他设备或人员发生碰撞。
五、盘车记录1. 盘车计划执行完毕后,设备管理部门需要记录盘车情况,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地点、任务以及是否发生异常情况等。
2. 盘车记录应保存在设备管理部门,供日后查阅和参考。
六、盘车检查1. 设备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对转运设备的盘车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盘车制度的有效执行。
2. 盘车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等。
3. 盘车检查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给盘车计划执行人员和相关部门,以便及时改进和调整。
七、违规处理1. 对于盘车计划执行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或发生安全事故的人员,设备管理部门有权进行相应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等。
2. 对于严重违规的情况,设备管理部门有权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如解除合同或辞退人员。
八、制度宣传设备管理部门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转运设备盘车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大家对制度的理解和遵守。
转运设备盘车制度

转运设备盘车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转运设备盘车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输和正常使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盘车,是指对转运设备进行计量、清点和记录的过程。
第四条转运设备,是指各种移动和运输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叉车、吊车等。
第二章盘车程序
第五条盘车应由专门的监管人员进行,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计量:对转运设备进行准确的计量,包括重量、长度、宽度等指标。
(二)清点:对转运设备进行逐个清点,确保数量准确无误。
(三)记录:将计量和清点结果记录在盘车表中,包括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等。
第六条盘车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在设备转运前进行。
第三章盘车管理
第七条盘车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包括:
(一)制定盘车计划,明确盘车的时间和方式。
(二)指派专门的盘车人员,组织盘车工作。
(三)制定盘车标准,确保盘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对盘车结果进行审核和汇总,形成盘车报告。
第八条盘车结果应及时通知设备使用部门,并作为设备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盘车结果应定期进行比对,与设备台账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违规处理
第十条对于盘车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一)纠正:对违规行为进行书面警告,并要求整改。
(二)奖惩:对盘车工作出色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规行为的人员进行处罚。
(三)终止合作:对严重违规的单位或个人终止与其的合作关系。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2024年转运设备盘车制度(3篇)

2024年转运设备盘车制度一、发电机盘车(轴线测量)并调整1、盘车前准备(1)、上导沿圆周八等分或十二等分(可结合自己电厂上导瓦的个数确认等分数目,由于我厂上、下导均为12块瓦,故在轴上确定____个测点。
),并逆时针编号。
备注:轴点的定位方法:1)上导轴点定位:一般机组上导处理轴领上有一小圆孔做为一个定位点,而我厂没有。
可以选取+y方向的那一点为1#轴点。
然后将上导轴领周长算出,从1#轴点开始,逆时针方向量取上导轴领周长的1/12,确定出2#轴点,依次确定出3#—12#轴点。
2)下导、水导轴点定位:a、垂线法。
以1#点为例,在上导1#轴点所在半径方向有孔洞的地方挂垂线至下导处,沿此垂线所在半径方位在下导轴领上定了1#轴点。
再量取下导轴领周长的1/12沿逆时针方向定出2#轴点,依次类推,定出3#—12#轴点。
水导轴点也按此法定位。
b、方位定位法。
在下导轴领上直接确定出+y方向(与1#瓦中心相对应),定出1#轴点,然后量周长的方法定出其它轴点。
水导轴点也按此法定位,只是+y方向的确定较为麻烦。
总之,不管用何种方法,只要保证三部导轴承及镜板处轴号方位一致即可。
之后可将轴号用钢印打好,以后盘车时可直接使用。
2、+y方向的上、下导瓦定为1#瓦,其它导瓦顺时针排列编号。
将1#上、下导瓦中心所对应的轴点确定为1#点,其它轴点编号(简称轴号)逆时针排列,共等分标出____个轴点。
3、水导瓦共10块,其1#瓦与+____轴夹角101°,与+y方向夹角11º,2#瓦与1#瓦夹角36°,顺时针排列,其它瓦依次编号。
水导轴领上的轴号与上、下导轴领上的编号及方位应一致,也为____点,逆时针排列。
(2)、镜板处于水平自由状态,推力瓦面涂抹润滑剂。
(3)、安装推力头附近导轴瓦(悬式为上导,伞式为下导),瓦面涂抹润滑剂,瓦背固定牢靠,瓦与轴的间隙≦0.05mm。
(4)、分别在上导、下导、法兰处+y、+____处安装百分表。
设备定期盘车和切换管理规定

设备定期盘车和切换管理规定一、目的为了保证设备长周期运行,严格执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做好备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凡配有备用设备的设备要实行定期切换、盘车,严禁频繁切换,超期疲劳使用和不出事故不切换的操作方式,确保备用设备完好,使备用设备随时可以投入正常运行,真正起到备用作用。
二、管理规定(一)定期盘车1、各作业区负责所辖运转设备的日常盘车管理工作。
2、设备在开车前,必须进行盘车。
3、无法盘车的设备,例如屏蔽泵、计量泵等根据机泵操作法,可采用点动的方法来检查设备是否完好,要求设备随时可以开启投用。
4、设备盘车发现异常现象(如泄漏、卡阻、摩擦、响声等)时应即时报告车间设备包机人或车间领导。
5、每次盘车后要填写《设备盘车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设备的名称、盘车标记、盘车时间、盘车人等。
6、对于某些大型设备或特殊设备,如操作规程上对盘车有其他具体规定,按操作规程执行。
7、各分厂应严格执行本规定,公司将设备定期盘车纳入到设备现场管理检查考核内容内。
8、盘车办法:第一种:(1)运转设备一律定期进行盘车,每天盘车一次。
(2)每天上白班的运行班组对停机设备盘车一次,白班9:00前完成,并做好记录,即每次盘车设备的名称、起止点及存在问题。
(3)在运转设备转动外露部位(如轴头、联轴器等)划出明显的盘车标记。
将联轴器或轴头圆周两等分,在圆周两个点上分别用红油漆标上A、B。
(4)每次盘车时从某一盘车标记开始,盘车数圈后(不得少于三圈),如本次般车前A点在最上面位置,则将B点置于最上面位置(即12点位置)为完成一次盘车。
第二种:(1)运转设备一律定期进行盘车,每班盘车一次。
(2)运行班组每班对停机设备盘车一次,白班9:00前、中班21:00前、夜班1:00前完成,并做好记录,即每次盘车设备的名称、起止点及存在问题。
(5)在运转设备转动外露部位(如轴头、联轴器等)划出明显的盘车标记。
将联轴器或轴头圆周四等分,在圆周四个点上分别用红油漆标上A、B、C、D(或1、2、3、4),分别与四个运行班组相对应,即A点→一班、B点→二班、C点→三班、D点→四班(或1点→一班、2点→二班、3点→三班、4点→四班)。
盘车管理规定

盘车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备用设备或使用频率不高的设备随时能够起到备用作用,特制定本制度,各设备相应责任人应严格按照该制度执行,未达到各项要求者按本办法之规定进行考核。
一、盘车目的
1、通过盘车看看设备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涩,内部有无异响,防止启动时设备损坏或电流过大烧毁电机。
2、备用设备定期盘车是为了防止轴弯曲变形、卡滞。
二、基本要求
1、盘车前需确认设备电源是否切断,盘车工具是否合适,必须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盘车。
2、所有备用泵在联轴器的位标(红、蓝、黄)应清晰可见,如有脱落需及时标注。
3、每班(备用设备)必须盘车一次。
4、做好盘车记录,每次盘车后记录盘车设备名称,盘车标示,时间,盘车人。
三、盘车步骤
1、设备启动前的盘车和备用设备定期盘车一样,用手或F型扳手等加力工具,在设备联轴器位置盘车,先确定当前位标,然后将设备转动2-3圈,最后停留在下一个位标上,依次如此。
四、考核要求
1、车间不定期检查,如发现未盘车或盘车后未记录的,按公司规定处罚。
2、设备长期不盘车,导致内部结晶,盘不动车的按公司规定处理。
3、盘车不到位,导致备用设备,投用时发生电机烧毁,设备损坏等事故的,根据情况按公司规定处罚责任人。
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安全管理规定(3篇)

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装卸或维修保养转动部件的操作。
这类作业涉及到较大的安全风险,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
一、总则1.1 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适用范围包括所有进行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的场所和环节。
1.2 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提高工作效率。
二、安全责任和管理机构2.1 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2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指导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
2.3 企业应当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安全教育和培训3.1 企业应当定期组织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的安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3.2 新进人员应当进行入职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3 安全培训应包括安全意识教育、操作技能培训、紧急情况处理和急救知识等内容。
四、作业准备4.1 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前,应当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并向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4.2 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4.3 确保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正确佩戴和使用。
五、作业操作5.1 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时,应当由专业人员操作,并遵循操作规程的要求。
5.2 操作人员应当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操作控制系统,并正确操作设备。
5.3 严禁在运动中的转动轴、车叶周围工作,以免发生危险。
5.4 在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中,应注意设备的震动和噪音异常,及时检查和调整,避免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六、紧急情况处理6.1 盘车或转动轴、车叶作业中,如果发生危险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转运设备盘车制度

转运设备盘车制度
是指对企业或机构的转运设备进行盘点和管理的规定和措施。
盘车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转运设备的数量和状态与记录相符,防止设备的丢失、损坏或滥用。
以下是一套常见的转运设备盘车制度的要点:
1. 盘点周期:制定盘车制度的企业或机构应确定转运设备的盘点周期。
一般而言,盘点周期可以根据设备的用途和频率来确定,例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进行一次盘点。
2. 盘点方式:盘车制度应明确使用何种方式进行盘点,例如手工盘点或通过电脑系统进行盘点。
在盘点过程中,需要逐项核对设备编号、名称、型号和数量等信息。
3. 盘点对象:盘车制度应明确哪些转运设备需要进行盘点。
一般来说,所有归属于企业或机构的转运设备都应进行盘点,包括但不限于车辆、叉车、起重机等。
4. 盘点责任人:制定盘车制度的企业或机构应明确盘点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盘点责任人应负责组织和实施转运设备的盘点工作,并及时上报盘点结果。
5. 盘点记录:盘车制度应规定详细的盘点记录要求,包括盘点日期、盘点人员、盘点结果等。
盘点记录应妥善保存,并可供日后查询和核对。
6. 异常处理:盘车制度应规定如何处理盘点中发现的异常情况,例如设备丢失、损坏或数量不符等。
一般而言,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进行相应的补充或修复工作。
7. 监督检查:制定盘车制度的企业或机构应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以确保盘点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监督检查可以由内部监察部门或外部审核人员进行。
通过建立和执行转运设备盘车制度,可以实现对转运设备的有效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保管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盘车规定
各班组操作人员应定期对停运动设备进行盘车,盘车时间为9:00-12:00。
小机泵每天盘车一次,大机泵每月28日盘车一次,单日(单月)红色标记朝上,双日(双月)黄色标记朝上,每次盘车应不少于3圈半(1260度)。
盘车过程中若出现卡涩或盘车不动,要及时联系设备工程师现场确认处理,不得野蛮操作。
1、热电站小机泵包括
汽机:疏水泵2台、轴加疏水泵2台、高压启动油泵2台、低压交流油泵2台、直流油泵2台、锅炉给水泵润滑油泵4台;
高温水站:凝结水泵2台;
碱站:碱液输送泵2台、热水管道回水泵1台(移交投运后开始盘车);
尿素间:废水泵1台(试车交接后开始盘车);
点火油库:2台卸油泵、3台供油泵、1台污油回收泵。
其他类似机泵均为每天一盘车。
2、热电站大机泵包括
汽机:生产水泵2台、中继水泵4台、锅炉给水泵4台、汽轮机2台;
锅炉:一次风机6台、二次风机3台、引风机6台;
脱硫:工艺水泵6台、消化风机1台、消化水泵1台;
启动锅炉:给水泵2台;送风机1台、引风机1台;
输煤系统:粗碎机2台、细碎机2台;
与以上类似的机泵均为每月28日盘车一次。
各班组应确定每天每台设备的盘车责任人,机动部和中心设备人员将对盘车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考核,若未按要求定期盘车,每次考核班组50元。
热电站设备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