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观察
休克的观察与护理

休克的观察与护理刘晓恩休克是由各种强烈致病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较少,使组织和器官血液灌流不足,导致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伤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一)休克的原因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类型:1.失血和失液常见于外伤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肝或脾破裂、产后大出血等。
在短时间内,当出血量超过机体总量的20%以上时,即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失液见于剧烈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原因引起的大量体液丢失。
2.严重创伤严重的外伤、挤压伤、多发性骨折、战伤、大手术等,可因失血和疼痛等因素引起休克。
3.烧伤大面积烧伤时可因疼痛、血浆大量丢失、合并感染等因素引起休克。
4.严重感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感染均可引起感染性休克5.急性心功能障碍急性心肌炎、大面积急性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时,因心排出量急剧较少,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而引起休克。
6.过敏药物、血清制剂或疫苗等引起严重的I型超敏反应时,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的组织胺和缓激肽,可引起小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致使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引起休克。
7.强烈的神经刺激剧烈的疼东刺激、高位脊髓损伤、高位脊髓麻醉。
(二)休克的分类临床上遇到休克时,必须对其病因做出明确诊断,以便针对性地对病因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
休克在临床上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出血性休克鉴于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破裂通常迅速失血超过全身百分之二十约>800ml时即出现休克,如出血速度慢,在数天虽失血1000ml,也不一定发生休克。
2、感染性休克多继发于格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如急性腹膜炎、胆道感染等。
感染性休克分为高排低阻型与低排高阻型两型。
患者皮肤湿冷发绀,又称冷休克。
3、心源性休克由于心泵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血压降低;微循环变化的发展过程。
基本上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相同,但常在早期因缺血缺氧死亡;多数病人由于应激反应和动脉充盈不足,使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小动脉、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致使心脏后负荷加重;但有少数病人外周阻力是降低的(可能是由于心室容量增加,剌激心室壁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心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而心脏不能把血液充分输入动脉,因而中心静脉压和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和压力升高;常比较早地出现较为严重的肺淤血和肺水肿,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和缺氧,促使心泵衰竭。
休克病人的观察要点

休克病人的观察要点
休克是一种急性疾病,严重影响病人和家属的生活。
由于其特殊性,休克病人的护理需要十分细心,而观察要点可以帮助护士高效护理休克病人。
第一,要关注患者的血液气体,包括血氧、血糖和血钾的水平。
血氧水平低于95%可能需要氧疗;血糖水平低于60 mg/dl,需要补充葡萄糖;血钾水平低于3.3 mmol/L,就需要给予钾替代治疗。
第二,要注意休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水分损失状况。
此外,要关注病人的意识状态、对药物的反应以及对外界的敏感程度。
第三,确保营养均衡,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可以给予病人适当的热量和蛋白质,以及钙、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帮助病人迅速恢复健康。
第四,要注意休克病人的情绪,为了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可以对病人进行心理支持。
第五,休克病人如果需要补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液体,并给予适宜的剂量。
第六,休克病人容易发生感染,需要特别注意护理卫生,确保手部卫生,以及和病人接触时要佩戴口罩。
第七,休克病人很容易出现肌肉和关节活动受限,所以应定期对病人进行护理活动。
上述就是休克病人护理要注意的观察要点,只有认真遵守,才能
有效地护理休克病人。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休克病人,应根据其临床用药、营养和护理情况,量身定制护理方案,以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休克观察内容

休克观察内容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理状态,通常由大量失血、感染、过敏反应、心脏问题等原因引起。
在休克发生时,身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组织器官氧供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
因此,对休克患者的观察至关重要,以下是休克观察的主要内容:生命体征监测:休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需要密切监测。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休克的发展趋势。
神志和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醒,意识状态是否正常。
休克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患者的神志和意识。
皮肤颜色和温度:休克患者的皮肤可能变得苍白、湿冷,这是因为血液循环不足导致的。
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休克的发展情况。
尿量:休克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尿量。
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可以评估肾脏功能和休克的严重程度。
呼吸情况: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是否正常。
休克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心电图监测:对于心脏问题引起的休克,心电图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帮助医生判断心脏功能和休克的原因。
综上所述,休克观察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休克病人观察要点

休克病人观察要点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是由于血液循环不足导致身体各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休克发生时,病人的生命体征会出现明显的改变。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休克病人,我们需要对病人进行仔细观察和监测。
以下是休克病人观察的要点。
1. 血压观察:休克病人血压通常会下降。
我们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为90/60 mmHg 到120/80 mmHg。
如果病人的血压持续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是休克的表现。
2. 心率观察:休克病人的心率通常会加快。
我们应该检查病人的脉搏,并记录心率。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为60次/分钟到100次/分钟。
如果病人的心率持续高于这个范围,可能是休克的症状。
3. 呼吸观察:休克病人的呼吸通常会变得浅而快。
我们应该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并记录下来。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范围为12次/分钟到20次/分钟。
如果病人的呼吸频率持续高于这个范围,可能是休克的迹象。
4. 皮肤观察:休克病人的皮肤通常会出现苍白、湿冷和出汗的情况。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病人的皮肤颜色和湿度,并记录下来。
如果病人的皮肤苍白且湿冷,可能是休克的症状。
5. 意识观察:休克病人的意识状态通常会发生改变。
我们应该观察病人的意识和反应,并记录下来。
如果病人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等症状,可能是休克的表现。
6. 尿量观察:休克病人的尿量通常会减少。
我们应该观察病人的尿量,并记录下来。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尿量应在1000毫升以上。
如果病人的尿量持续减少,可能是休克的迹象。
7. 血氧饱和度观察:休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通常会降低。
我们可以使用血氧饱和度仪来监测病人的血氧水平。
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应在95%以上。
如果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是休克的症状。
8. 静脉压观察:休克病人的静脉压通常会下降。
我们可以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来评估病人的血容量和循环状态。
正常情况下,中心静脉压应在4-12 mmHg之间。
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观察

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观察
临床表现:
一、休克早期
病人神志清楚、但烦躁不安,可焦虑或冲动、面色、皮肤苍白。
口唇和甲床可有青紫。
出冷汗,四肢湿冷,可有恶心,呕吐、心跳加快。
二、休克中期
随着休克的加重,病人意识模糊,表情冷漠,反响迟钝,脉搏细速,口渴,尿量减少至每小时二十毫升以下。
三、休克晚期
可发生DIC和广泛的内脏器质性损害,前者引起出血,可有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
观察要点
一、意识和表情
观察病人有无表情冷淡,意识模糊、反响迟钝甚至昏迷,对刺激有无反响。
二、皮肤黏膜
皮肤黏膜色泽,温度和湿度,皮肤和口唇黏膜是否发绀,四肢是否湿冷。
三、尿量
尿量反响肾脏血液灌注情况,尿量小于25ml/h说明血容量缺乏,尿量大于30ml/h时,说明休克有改善。
四、脉搏
休克早期脉搏增快,加重时脉搏细弱。
五、呼吸
呼吸增速变浅、不规那么
六、体温
感染性休克病人有高热、多数病人体温偏低。
2021-5-11 讲课人:成建霞。
休克病人观察的要点

休克病人观察的要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休克病人观察要点的内容:
1. 意识状态得时刻留意呀!就像你走路得看清路一样,时刻观察病人是清醒还是迷糊。
比如病人突然变得很烦躁,那不就得高度重视了嘛!
2. 生命体征那可是重中之重啊!血压、脉搏、呼吸,这些难道不是像汽车的仪表盘一样重要吗?就说脉搏突然变得好弱,这可不得了啊!
3. 皮肤颜色和温度也别忽视呀!这就好像天气能反映很多情况一样。
病人的皮肤要是变得惨白惨白还冷冰冰的,那可危险啦!比如看到病人脸色完全不对劲,能不紧张吗?
4. 尿量也得盯着呀!这不就跟水库的水量一样重要嘛。
尿量要是突然变得很少很少,能不担心吗?
5. 病人的疼痛反应也很关键呐!就像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信号。
要是病人一直喊疼或者疼得更厉害了,那得赶紧看看是怎么回事呀!比如他一直皱着眉头喊难受,肯定得重视起来呀!
6. 周围循环情况也不能掉以轻心!就如同管道的通畅与否。
要是病人的四肢末梢都发青发紫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比如说看到病人手脚颜色不太对,那不就说明有问题嘛!
总之,对于休克病人,这些观察要点每一个都超级重要,都要细心再细心呀!。
对休克病人的预诊和观察

2 对休 克病 人 的分科 鉴别
通过预诊 , 可对休克病人进行较堆 确及时 的分科鉴 别 , 为各
科及 时进行抢救 创造 条件 , 对于有 外伤 史 、 出血 症侯群 , 有 内 或
限制 , 可使肺活量减少 1%左右 。所 以最好 的体位 是头 和腿均 5
抬高 3 。 0 的卧位 和平卧位交替使用 。腿抬高有利于静脉 回流 , 头 抬高使 呼吸动作 接近于生理状态 , 故对病人有利 。 3 4 迅速 建立两 条静脉 通道 , . 一条 为扩容 治疗使 用 , 医嘱 给 按
观察及 查询 到的材料 进行综 合分 析 , 出分科 鉴别 ; 及时 : 做 五 及
3 3 保 持休 克病人的适宜体位 .
过 去多采用 头低 足高位 , 目前
时做好休克 的抢 救 准备 , 时作 出简单 处 理 : 吸 氧、 液 、 及 如 输 止
痛、 止血等 , 及时通知有关科 医生。
认为这种体位 对病人 不利 。因处 于这种 体位 时 , 部脏器 压迫 腹 膈肌 , 响膈肌 的运动 , 影 使胸 腔容量 减少 , 气体交 换受到 一定 的
维普资讯
■ 学导刊 新医
2年月7 3 eeln 0 3 卷 期NMcce 0 第 第 wd c 8 i i ae S
●护理 园 和 观 察
艾 丽 华
哈尔 滨市 第八 医院 ( 龙 江 黑
中 图分 类 号 : 4 1 9 R 4 . 文献标识 码 : A
救 效果 。
1 2 预诊的 内容 .
①询 问病史 , 力求简 单扼要 , 重点 突出 , 着重
了解 能产 生休克的各种原发病 ; 检查各项 生命体征 ; 观察神 ② ③ 志状 态 , 否精神 恍惚 、 有 烦躁 不安甚 至 昏迷 ; 检查皮 肤有 否苍 ④ 白、 湿冷 、 紫绀 ; ⑤观察颈 、 手背 、 足背 等浅表静 脉的充盈 度 ; ⑥观
休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PPT

体格检查
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 ,发现阳性体征,如 低血压、心率增快等
。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 血常规、生化、凝血 功能等相关实验室检
查。
诊断性穿刺
对于疑有胸腹腔出血 或心包填塞的患者, 可进行诊断性穿刺以
明确诊断。
危重程度判断标准
01
轻度休克
患者神志清楚,但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干,出冷汗,四肢厥冷,脉
营养支持方案制定
1 2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情况和营养需求 。
制定个性化营养计划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疾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 营养支持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营养补充等。
3
监测营养支持效果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和体重变化,评估营养 支持效果,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方案。
活动锻炼计划安排
临床表现
休克患者通常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 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典型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 器官功能衰竭。
休克原因与发病机制
01
原因
休克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失血、失液、感染、 创伤、过敏等。
02
发病机制
休克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有效循环血量减 少、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和细胞代谢紊乱等环
休克患者的观察及护 理要点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休克基本概念与分类 • 休克患者观察方法 • 护理评估与诊断流程 • 急救护理措施实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期护理指导建议
01
休克基本概念与分类
休克定义及临床表现
休克定义
休克是一种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而引 起的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性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观察
临床表现:
一、休克早期
病人神志清楚、但烦躁不安,可焦虑或激动、面色、皮肤苍白。
口唇和甲床可有青紫。
出冷汗,四肢湿冷,可有恶心,呕吐、心跳加快。
二、休克中期
随着休克的加重,病人意识模糊,表情冷漠,反应迟钝,脉搏细速,口渴,尿量减少至每小时二十毫升以下。
三、休克晚期
可发生DIC和广泛的内脏器质性损害,前者引起出血,可有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
观察要点
一、意识和表情
观察病人有无表情淡漠,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对刺激有无反应。
二、皮肤黏膜
皮肤黏膜色泽,温度和湿度,皮肤和口唇黏膜是否发绀,四肢是否湿冷。
三、尿量
尿量反应肾脏血液灌注情况,尿量小于25ml/h表明血容量不足,尿量大于30ml/h时,表明休克有改善。
四、脉搏
休克早期脉搏增快,加重时脉搏细弱。
五、呼吸
呼吸增速变浅、不规则
六、体温
感染性休克病人有高热、多数病人体温偏低。
2017-5-11 讲课人:成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