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发展史讲义

周易发展史讲义
周易发展史讲义

周易发展史讲义

周易发展史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讲八卦到六十四卦,《周易》经和传的形成。

第二部分:讲汉代以来各家学说对《周易》经和传的解释。所谓“易学”即时指研究《周易》经和传流传和演变的学问。是探求宇宙万物变易规律的学术,是理、气、象、数的统一体,是通过对《周易》占筮体例,卦爻象的变化,卦爻辞的解释,以及对这些解释的再解释而展开的。

《周易》被儒家尊为“六经之首”,道家奉为“三玄之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经典。

第一部分:

一、易意,释“易”即“易”的本义,“易”学者对“易”的解释有以下四种:

(1)《说文解字》云:“易”蜥蜴(易)、象形字,易古称“易”,俗称四脚蛇,其身外表可随十二时辰变色,是为“易”变。(2)会意字,日月为“易”,其义为阴阳变化,日月合体义“易“明”二字,说明古人对天文的认识,日月行天,一来一往,一升一落,是为易变。

(3)在甲骨文、金文中“易”的象形字:“”简:“”像是一盛水器倾入另一器中之状,倒、分、亦含易变之义。(4)今人黄振华经过考证,提出“日出为易”,甲骨文(殷

代)有“”日出地平线,光芒下射,象征阴阳变化。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二、“易”在“易学”是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此说由西汉末年学者提出。(现发展变化、亦有四义,五义之说)

(1)“简易”是方法观,讲同一性,规律性。简易也是最高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只要我们了解了它,掌握了它,一切就变的简单了。

(2)“变易”是运动观,讲万物永恒运动而有生化,也是讲宇宙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

(3)“不易”是相对观。讲万物相对稳定(不变)才具定性。另一概念讲永远不变的是一个上帝、神、佛、本体、功能等。

三、“易学”早期经典:《连山》、《归藏》、《周易》等,一般说法,都认为《连山》、《归藏》古易已失,故以研究《周易》为对象。

(1)《连山》以“艮”卦为六十四卦之首,艮为山,故称《连山》,象山之出云,连绵不断。《连山》亦有称“神农易”(现为新的说法此起彼伏)。

(2)《归藏》以“坤”卦为六十四卦之首。坤为地,万物以地致养,言万物莫不归于其中,《归藏》亦有称“黄帝易”。

(3)《周易》以“乾”卦为六十四卦之首,乾为天,“易”又为日月。

四、《易卦》也称八卦,它由简单的符号组成。而在《周易》中,除了八卦符号,还有另一部分是由文字组成。“卦画”(即符号)和文字不同,本身没有确定意义。从卦象到爻辞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1)八卦,是用“—、--”两个基本符号组合,以三个为一组排列组合而成八个符号(八卦),由八卦再生则为六十四卦,至于“—、--”两个符号和八卦的原始意义,古往今来,说法较多:有说“—、--”代表天地、阴阳、蓍草长短、男阳、女阴、奇数、偶数有说:“—、--”表示结绳记事,龟卜兆纹等。

(2)远古时期,占卜十分盛行,各部落生产、建造房屋,作战等,无不占卜,观察鸟类行踪进行占卜,为“鸟占”。根据天象来占,称“星占”随着各部落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最流行的占卜符号,称八卦。

五“卜筮”之说:

(1)“卜”亦称“龟卜”,是较早的占卜方式,它主要是运用龟的腹甲和背甲以及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并对其加工修治成固定的形状,然后进行钻凿,占卜时,卜者用火烧灼已制好的钻,插入凹孔,于是听见轻微的卜卜声,凹孔周围裂现一些“卜”字形细纹,这些细纹称作“兆”

或“卜兆”。根据卜兆,推断吉凶。

(2)“筮”,用蓍草占卜叫作“筮”,“筮”必须记数,这些应用了数学概念,而数字的排列与组和,产生了六十四卦。这时期数字系统的产生领先于世界,然而它并没有向进发展。(筮草占卜方法略)。

(3)卜到筮不仅是占卜方法的演化,而且也是文化的演进。“卜”至“筮”是一个从象到数的伟大过程。因此《周易》的哲学本质,就在筮法之中。

六、《易图》,《河图、洛书》是什么样,千年间没能说清,直到宋初,隐居在华山的道士陈抟忽然拿出了完整的《河图、洛书》、《太极图》等,一出世,马上引起轰动。

(1)《河图》中一到十的数字,两两组成,分别四方及中央,它的构成完全符合《周易系辞》中的数字观念,“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2)《洛书》也称九宫,由一到九数字组成,它的特点是奇数在正位,偶数在斜位,奇妙的是,不论是沿正方位还是沿对角线,每三个数的和都是十五,拿现在的数学语方说,这是一个三阶幻方。

(3)两种图的出现,得到了认可,它被称为无字之易,先天之学。朱熹把《河图、洛书、先天图(太极图)》列到传说的文王八卦图之前,承认它们是《周易》的始祖,此说

至今仍争论不休。但基本肯定:先有易图后有经传,图是易之源头。据考证:《河图》是气候图,《洛书》是判定方位与方向的罗盘。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从古籍记载和历代易学家之说来看,是古代贤哲从《河图、洛书》中得到启发,进而推演出来的实用八卦阵。

七、《易》与《周易》,《易》象是《周易》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的形成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沿革的。

(1)《周易》和《易》在质方面的区别:《周易》用九用六。《周易》的爻有变爻规律。《周易》的爻用数字有下而上注明爻次,“九六”区分阴阳。《周易》的爻和卦全部配上了相应的卦爻辞,这些都是易所不及的。

(2)《周易》和《易》在量方面的区别:《易》每卦只有三爻,三爻的容量小,无法表现丰富的内容。《周易》每卦六爻就有了最佳的表现余地。卦爻不是越多越好,六爻是最佳定位。《周易》每卦六爻,正好构成一个周期,为表现一个重要哲学定律和波粒二象性等科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周易》六爻一卦,共计六十四卦,在量方面这是最佳选择。在内容方面内涵了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易》在这方面是无法同《周易》相比的。

(3)史料证实,《周易》完成于周代。《周易》两字有二义:周代之易,周普、周始、周及之易。《周易》中的内

容,有一部分是文王被囚时完成的。而并非一人完成。

八、《经》和《传》

(1)《经》,《易经》是一部占筮书,以“卦”为单位,共六十四卦,每卦由“卦象、卦名、卦辞、爻象、爻辞”五部分组成。

(2)《传》的形成是经过较长的时期。《传》(又称《大传》“十翼”)是最早解释《经》的著作。《易传》分七种共十篇:即《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其中《彖》是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史料证实,《易大传》并不是产生于一个时代,更非出于一人之手。

从符号到文字的发展,从象到数的哲理变化,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形成,从“经”到“传”的完成,从“易”到“周易”的完善,无不说明《周易》生生不息,无穷变化的哲理。至春秋,一部完整的《周易》诞生了,围绕《周易》而展开的众多解释、论著、揭开了《周易》历史发展新的一页。

第二部分

一、汉代易学

“易学”是研究《周易》经和传的流传和演变的学问,汉代是易学研究发展的第一阶段。

1 .汉代易学有三个特点:

(1)《易经》被定为五经之首,易学成为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周易》学派众多,除了儒家,还有其它学派思想家。

(3)易学成为有明晰师承脉络的专门之学。

从师承看,皆认为汉易开山祖是一个叫田何的人,田何传于周王孙、丁宽、服生等,再后又传给杨何。丁宽又传田王孙,田王孙又传给施仇,孟喜、梁丘贺。史载《易》“有施、孟、梁丘之学”即指这一体系。之后孟喜传给焦延寿,焦氏又影响了京房、于是“《易》有孟京之学”。此外,汉易还有费高易学体系,指费直和高相,属民间之学说。汉易逐渐形成两大派系、即孟、梁、京房今文易学派,费高古文易学派。

2.汉代易学解经的方式有三种

(1)以孟喜,京房为代表的官分易学,以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的物象解《周易》经传文,以卦气说解《周易》原理,卦气说即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讲阴阳灾变。

(2)以民间费高易学为代表,反对阴阳灾变说,重述《周易》中的易理。

(3)以黄老道家的易学为代表,重讲阴阳变易的哲学道理。

三派之中,以孟京易学影响最大,史称“象数之学”。

3.西汉末年,由于神秘主义思潮的影响,易学出现了《易纬》之类的著作,其中代表著作有《乾凿度》《稽览图》《是谋类》。这些著作将卦气说和象数说进一步理论化,神学化,提出了“易一名而含三义”说,即简易、变易、不易。太极元气说等。这些学说对后世易学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4.五行生成说

东汉时期,孟京易学势力衰弱,而民间易学派的费氏易学兴盛,逐渐出现了,费氏与孟京合流趋势,形成了以五行的生数和成数解释《周易》中的象和数的五行生成说。汉代易学重点是“象数易学”。

5.东汉末,道家黄老学派逐渐演变为道教,其易学也逐渐与炼丹学说结合起来,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开始以《周易》原理解说炼丹的理论和方法,是为道教易学的先驱。

二、晋唐易学

魏晋隋唐时期,易学开始了新的转向。由两汉的重象数特点转向了晋唐重易理的特征。玄学派的易学派成为晋唐的主流。

1. 晋代两大家

(1)王弼,玄学易学创始人,著《周易注解》,师承古文经学解易学风,文字简明,义理通畅,师《易经》成为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忘象以求意”说解释易学中的取义学说。

寻求《周易》经和传的抽象原则。

(2)韩康伯,将《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传加以注解,从义理高度概括出新的命题:“八卦备天下之理”,通过《周易》可以把握天下之理和变易之道。易学的玄学化,使《周易》、《老子》、《庄子》相并列而成为“三玄”之一。

2. 唐代两大家

(1)孔颖达,著有《周易正义》一书,提出了“易合万象”,“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的原则,以阴阳二气来解释乾坤二元,以元气说来解释太极,提出以气为核心的世界观。并以“自然无为”来解释“一阴一阳之谓道”,提出“无阴无阳谓之道”的新命题。

(2)李定祚,著有《周易集解》一书,此书没什么新观点,但汇集了汉易以来各系统的注解,对易理派的观点亦不加评析地收集其中,是一部很好的资料汇集。

以上两部易学巨著的出现,表明易学正走向融合的新动向。

三.宋明易学

1. 这一时期,是古代易学哲学高度发展的时期,北宋初期,易学有四大流派。

(1)以陈抟为鼻祖的图书学派,后传至周敦颐,提出太极图说,论述宇宙形成的过程。

(2)是邵雍的数学派,提出先天学。

(3)是由胡瑗倡导的易理派,后传至程颐,著《伊川易传》,创立了理学派的易学体系。

(4)是张载的气学派,他吸收唐代孔颖达的气论学说,著《横渠易说》和《正蒙》。

2. 南宋时期,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易学哲学体系,著有《周易本义》一书,成为后世研究的重点。同时期,有扬万里的太极元气说,之后,扬简的心学易学等,对后来易学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3. 元明两代,宋易向普极和纵深两个方面发展,先后出现了一大批阐述《周易本义》的著作。

(1)元代道教大师雷思齐承刘牧,邵雍易学学脉,推衍出许多图式。他以九宫为核心解释《周易》原理,主先有数而后有象说。而俞琰、张理和箫汉中等人,以亦图式解易,但主先有象而后有数的观点。

(2)明代易学家葵清,著《周易蒙引》,主张理象合一,成为明代易学中“气本论”的倡导者。

(3)明代易学中“心学”较为流行,他们主要以内心道德修养方法和精神境界解释《周易》卦爻象和卦辞,代表人物是湛若水。

(4)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对宋明易学做了一此大总结,他继承宋明气学和象学传统,修正义理易学批判心学易学,著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等著作,完成了“气

本论”之说,结束了宋明易学。

四、清代易学

清代易学是复兴汉易的时代,清人解易著作十分丰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内容和倾向都很复杂。清代易学主要有两派。一派以惠栋和张慧言为代表,倡导汉易,不敢发挥,淡化《周易》的哲学价值。

一派以焦循为代表,力图会通百家,独辟蹊径,建立自己的易学体系。

从总体倾向来看,清代易学缺乏对哲学问题的探讨,理论思维很薄弱,是古代易学哲学的衰落时期。

至此,有一说,汉易象数,魏晋义理,宋儒理气,清代杂说。

五、近人易学

二十世纪初至七十年代,《周易》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1. 注重对《周易》经传的文字文化史的注释,其中经高亨注释的《周易古经今论》,《周易大传今注》水平最高,他将经与传分开,认为经是卜筮之书,传是哲学著作。

2.重视考证,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周易》卦爻辞中的事件,有郭沫若、闻一多、李镜池等人的著作。

3. 注重对易学史上的著作评述而寓己见于其中,使易学研究出现了新面貌。

4. 用现代科学证《易》,但有一个显著特点,都是以科学比附《周易》,还未能以《周易》的思维方式,去推动科学,或在此思维启发下进行科学发明创造。

玄学初学者看什么

?关于初学者学习易学术数的一些基本说明,仅为个人一家之言。 一、初学者选书书目:初学者如果只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去了解,也不想花 太多精力,想轻松一些的话,那么选李居明或者是苏民峰的是最好,他们的商业运作很成功,书可以让你看完后还想再看的冲动,很多人都想买全套来看,但是对有志于专业化研究的同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修习佛学的有些书籍可以看看李居明的,毕竟枯燥的佛经一般人不太愿意看,但是李居明的书一般人都愿意看,虽然他是东密真言宗。如果想专业化一些,就要有坚持的耐心,据统计的经验,在任何行业用功有效时间达到一千小时,你基本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了。学习之前先要有个准备,就是问自己:我要学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不主张人人都去搞预测,毕竟玄学不是科学,不是百分百的东西,做个了解是可以的,玄学毕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易理及梅花六爻类不懂易理,术数水平要想真正提高,绝不可能。学 习易理有助于你搞懂自己学习的目的。张延生是一个易学实力派人物,张延生的作品(易学入门、易学应用、易象延、易与和谐、心易、气易)是研究易理者的首选,相信可惜能真正看懂的并不多。易理方面建议还是看一些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影印本,原汁原味。梅花的古籍可以看《梅花易数》,现代的可以看台湾的梁湘润、王士文,大陆的黄鉴都比较畅销。六爻的精华在古籍中很多,尤其是七大经典《易隐》、《卜筮正宗》、《增删卜易》、《易林补遗》、《易冒》、《火珠林》、《断易天机》。推荐书目:陈圆《周易预测学入门》、邵伟华《周易预测学》或者《周易预测学讲义》、李洪成《六爻预测技术入门》。日本人著的《高岛断易》是海外研究六爻和易理必读的一本好书,无论是作者还是译者水平都很高。需要读现代人的书提高水平的可以看李洪成、王虎应、曲炜、李顺祥、吕文艺等人的,都属于畅销品种。 ?2、四柱类就是八字类,以现代人为主,可以看陈圆《四柱预测学入门》、李洪成《四柱预测技术入门》,李居明的《四柱算命术》是四柱类无错字的好版本,目前只有繁体版的,习惯认简体字的人读得可能有点费劲,李居明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兴趣。中级最好的就是朱祖夏《命理应用精解》上下册,这个是千百人所公认的,超级热销,但是纸张不怎么好。高级的象邵伟中的《四柱高级班理论》、李后启《命理精析》、曲炜的《二十一论》等,新派的可以看李涵辰的著作。古籍有《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穷通宝鉴》、《命理探原》,比较接近现代理论的书是《子平真诠》和《滴天髓》。其他的畅销作者有:李洪成、李顺祥、曲炜、李顺祥、吕文艺等等,可以提高水平。港台名家的书建议多读,如梁湘润、宋英成、光莲、吴怀云等。 3、风水类在风水之前要说一句,因为风水相对比较复杂,没有基础或者 不想钻研的人请看李居明与苏民峰的书,要是连九宫飞星、七星打劫、

周易预测学讲义

周易预测学讲义 周易预测学讲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周易预测是大家比较熟悉而又通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起卦方法比较灵活随意;断卦或依据卦象,或依据地支装上六亲用生克之法操作,比较简单方便,加之其测之人断事准确性又较高,故而倍受大家喜爱。但有不少人说自己学习周易多年了,至今仍不得要领,断起卦来不知从何处下手。从反映的问题看,归纳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卦理不明,知其法而不知其理;二是诸书所讲的方法和理论比较混乱,前后不能保持其完整院鸵恢滦裕蝗嵌浴睹坊ㄒ资泛汀读晨巍?两种方法相列互混淆不清。为了帮助大家理清眉目,尽快学会断卦,本讲义针对以上问题对予以讲解,并着重重对六爻的理论和方法从概念和运用上进行详细论述。第一章关于《梅花易数》与《六爻课》两种预测方法的区别用《梅花易数》和用《六爻课》断卦方法有何区别,同一件事用两种方法分别而断,其结果是否相同,这是不少读者所询问半感迷惑的问题。其原因一是看有关的书多了,杂了;二是现代有些书上举例,把两种方法混淆应用;三是出于《大衍卦》预测方法之因。在此有必要予于澄清和说明,否则,它将有碍于大家对这两种预测方法的学习和应用。用梅花易数断卦和用六爻断卦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因为梅花易数是用体卦和用卦与变卦之间生克关系和万物类象来断的;而所摇的六爻卦则是用五行生克的方法去断的。 用梅花易数预测是看上卦和下卦,体卦与用卦,上互与下互(包括变卦之互间,上卦与变卦,下卦与变卦,上互与下互,下互与下互之间的生克关系。同时返要看各卦之间的形态关系和生克关系。对这些要凭看、想、象,然后把看想象串联在一起构成连锁反映,同时还要把时空、反应、第一感觉结合在一起思维之后方可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若这些环节中有一处出现误差,就会得出相反的结

周易发展史讲义

周易发展史讲义 周易发展史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讲八卦到六十四卦,《周易》经和传的形成。 第二部分:讲汉代以来各家学说对《周易》经和传的解释。所谓“易学”即时指研究《周易》经和传流传和演变的学问。是探求宇宙万物变易规律的学术,是理、气、象、数的统一体,是通过对《周易》占筮体例,卦爻象的变化,卦爻辞的解释,以及对这些解释的再解释而展开的。 《周易》被儒家尊为“六经之首”,道家奉为“三玄之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经典。 第一部分: 一、易意,释“易”即“易”的本义,“易”学者对“易”的解释有以下四种: (1)《说文解字》云:“易”蜥蜴(易)、象形字,易古称“易”,俗称四脚蛇,其身外表可随十二时辰变色,是为“易”变。(2)会意字,日月为“易”,其义为阴阳变化,日月合体义“易“明”二字,说明古人对天文的认识,日月行天,一来一往,一升一落,是为易变。 (3)在甲骨文、金文中“易”的象形字:“”简:“”像是一盛水器倾入另一器中之状,倒、分、亦含易变之义。(4)今人黄振华经过考证,提出“日出为易”,甲骨文(殷

代)有“”日出地平线,光芒下射,象征阴阳变化。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二、“易”在“易学”是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此说由西汉末年学者提出。(现发展变化、亦有四义,五义之说) (1)“简易”是方法观,讲同一性,规律性。简易也是最高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只要我们了解了它,掌握了它,一切就变的简单了。 (2)“变易”是运动观,讲万物永恒运动而有生化,也是讲宇宙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 (3)“不易”是相对观。讲万物相对稳定(不变)才具定性。另一概念讲永远不变的是一个上帝、神、佛、本体、功能等。 三、“易学”早期经典:《连山》、《归藏》、《周易》等,一般说法,都认为《连山》、《归藏》古易已失,故以研究《周易》为对象。 (1)《连山》以“艮”卦为六十四卦之首,艮为山,故称《连山》,象山之出云,连绵不断。《连山》亦有称“神农易”(现为新的说法此起彼伏)。 (2)《归藏》以“坤”卦为六十四卦之首。坤为地,万物以地致养,言万物莫不归于其中,《归藏》亦有称“黄帝易”。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第4讲)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第4讲) ——易经,为什么又称为周易? 前面我们讲过,《易经》一共有三部,包括《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那么,《易经》为什么又称为《周易》呢?这是因为,在《易经》的传承过程中,《连山易》和《归藏易》都已经失传了,我们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所以我们在提到《易经》时,往往就用《周易》来替代《易经》。 那么,作为书名的“周”、“易”二字,又有什么丰富的文化内涵呢?对于“周易”的“周”字,历代易学先辈们至少总结、概括为三种不同含义的解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周表示周朝,是朝代的名称,表明这部《易经》是在周代演绎的,是由周文王所演绎的; 第二种解释是,周表示周遍,是无所不包的意思。由于《易经》所讲的“三才之道”的内容包罗万象,正如《系辞传下》中所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 焉。”既包括了天地自然,也 包括了人类社会,所以说是无 所不包。 第三种解释是,周表示周 转,是周而复始的意思。《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从乾、坤两卦开始,一直到第六十三卦既济卦,表示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从开始(产生)、发展到结束等过程。济,表示渡河。既济,就是说已经渡过河了。既然已经渡过河了,说明事情已经完成了,为什么还有后面第六十四卦?第六十四卦的卦名,叫未济。未济的意思是说,还没有渡过河。换句话说,就是事情还没有完成。前面的第六十三卦,说事情已经完成了;后面的第六十四卦,却说事情没有完成。那么,既济卦与未济卦所表达的意义,是不是相互矛盾?一点儿也不矛盾。第六十三卦既济卦所表达的意义,是说事物的某一发展阶段已经完成了,结束了;第六十四卦未济卦所表达的意义,则是说事物新一轮的发展阶段又开始了。 既济卦与未济卦合起来所表达的,是周而复始意思,是螺旋上升、持续发展的意思,而不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譬如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建设网站,拉队伍,建平台,填内容……经过一番忙碌以后,网站终于建成了,这就是既济。那么,网站建成以后,就没有其他工作要做了吗?显然不是!网站建成,只是这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了,后面还有运营、推广等各项工作要做,网站新一阶段的发展又开始了。这一阶段的发展与前一阶段完全一样吗?肯定不一样,这一阶段是在

周易预测学入门讲义(最新整理)

周易预测学入门 (课前必读2) 友情提示,以下内容为课前必读资料二,未看课前必读资料一的朋友请先看课前必读资料一。 一、八字格局和区分用忌神有什么用呢? A.首先要知道算命的原理: 八字不同组合决定了不同的格局,八字一旦确定,那么格局也就定了,格局定下了,就可以根据组合区分忌神和用神了。大运和流年共同作用八字中的用神和忌神,得出吉凶。 B.所以,算准一个八字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断格局和区分用忌神。 二、第一课讲解身弱格局论断的时候,很多朋友听课感觉特别吃力。针对0基础或者基础差的朋友我们讲解下八字怎么断格局,为听课为良好的课前准备。 三、我们拿到一个八字如何断格局呢? 八字的格局分为四种情况:身弱、身旺、从弱、从旺。以张三的八字举例详细分析。 命例二:张三的八字 辛癸甲庚 卯巳子午(戌亥空) 八字戌、亥空亡。月令为巳,巳不空亡,这样的情况叫月令不空亡。 月令不空亡,正常断旺衰的情况,具体怎么入手? ●分析一个八字以日干为中心来分析。 这个八字的日干就是甲,我们也常常习惯叫做甲木。有的朋友会问“如果日干是庚,又叫庚什么呢?月令巳又叫巳什么?”所以我给大家把所有属性列出来。(很多朋友也不认识下面字我还标注下不常见字的读音) 谐音字五几根鬼 拼音wu ji geng gui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五行属性: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 谐音字赢四 续害 拼音ying mao chen si wu wei shen you xu hai zi chou 十二个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木作用金,简称:木耗金。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木作用水,简称:木泄水。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 火作用火,简称:火帮火。为:促进。作用结果:增力。火作用土,简称:火生土。为:促进。作用结果:增力。火作用金,简称:火克金。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火作用水,简称:火耗水。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火作用木,简称:火泄木。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 土作用土,简称:土扶土。为:促进。作用结果:增力。土作用金,简称:土生金。为:促进。作用结果:增力。土作用水,简称:土克水。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土作用木,简称:土耗木。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土作用火,简称:土泄火。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 金作用金,简称:金扶金。为:促进。作用结果:增力。金作用水,简称:金生水。为:促进。作用结果:增力。金作用木,简称:金克木。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金作用火,简称:金耗火。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金作用土,简称:金泄土。为:制约。作用结果:减力。

易经入门(最全解答)

易经入门(最全解答) 对于周易的迷途者,可能需要找些入门的书籍,建议。但是百度,网站等会经常变动,比如我之前找到一个周易入门的好网站,是从百度里面搜到的,过几天就搜不到了,后悔当时没有收藏网站,所以现在把之前积累的公布出来建议或书籍发布出来,大家收藏一下。 (1)这个比较全面客观的: 数目有很多,建议你你有整体的观念,这样会比较容易学。以下这段介绍,是我保存的,觉得很好,希望对你有用。 选书如选老师,因此选择书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此,向给大家推荐相关书籍,让你少走弯路,成为大师级高手! 重要叮嘱 易学、佛经是迷宫,进门后一定要学会出得了门。正如紫钦天老师在《太极博弈原理》里面“信息对抗:命越算越薄,知命与宿命”提到的,其实现在才最真实的,人要克服的是未来信息对现在的影响!很多人能懂一点点了,以为天下无敌,但是如果未来的信息,没有百分百准确,都是误导人的。最怕三分真,七分假。人依然会迷茫,犹豫,错失。 另外,易曰:知得也要知丧,当你得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诚然,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而在于你的选择。为什么还要特别提醒呢?因在现实中接触不少易友,一学什么易或练什么功,就顾及不到其他方面,给家庭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古曰:平常心是道!不要把自己标榜成与别人不一样,否则你会一事无成。要明白你只是一个凡人,不要以为自己学易了就有什么了不起。法、侣、财、地(简单讲就是方法、同道、财力、环境)是学好功法,其实也是学好易经的最好指导。千万不要指望学易来发大财,否则你将走上不归路。以此为职业的人,是有宿因的。薄迦梵歌曰:要把成与败、得于失等同看待。患得患失不是学易人应有的心态。好好工作,养家糊口,业余修习,平凡一生这是吾师给本人的开示和指导,希望易友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最后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最为紧要! 1、基础书 (1)周易原文注解类: 如果不读周易原文,而想彻底搞懂周易基本是不可能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越牢,对后面的学习帮助越大。 建议采用中国易经协会会长、哲学教授刘大钧著的《周易概论》,其他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较大的出版社出版的《周易》都是比较可靠的。 南怀瑾老师倡导的儿童经典导读中心出版的原文《易经》,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和听懂一些难读的字。 (2)周易精华思想融汇类: 应该说,目前只有紫钦天老师的《太极博弈原理》一书能做到这点,全书中是没有解释卦象的。但是如果对于一个研究周易几十年的学者来说,一看这书,应该明白其实里面是是蕴含

六爻预测终生运气

六爻预测终生运气 预测终生运气〈选自邵伟华先生的《周易预测学讲义》〉预测终生运气,卦成之后,首观卦象,细观卦爻。《断易天机》云“卦旺不如爻 旺”,非也。卦为大象,大象吉,则吉;大象凶,则凶。故卦象吉者,犹如中流砥柱; 卦象凶者,遇克更凶。卦旺又得吉爻旺相更是好上加好。 世为一生之根,应为结发之妻(临财为正妻)。 世爻为一卦这主,人之根基,吉凶祸福之所在。世爻旺相,临日月动爻之生扶, 应爻之生合,如人身体之强壮,能抗外邪之侵犯。又若临天乙贵人、驿马或吉神生助, 无凶杀刑克害,不仅吉而又吉,而且前途远大。倘若世遇旬空、休囚死绝之地,被恶 杀刑冲克害,又无吉神解救,不但凶多吉少,而且一事无成。 应爻为妻,如临贵人、青龙等吉神生世合世,必得贤妻之内助,共偕白头。如应 临咸池、玄武等凶杀刑克世爻,其妻必夺夫权、淫乱而生离。 世财福旺,必富且寿。世为人之身,财为养命之本,子孙为财之源泉、福禄之根。 故世爻、财爻、子孙爻三者,无一损伤,必富而寿。 世爻、财爻两旺,而子孙爻不旺者,必是先富后贫之人。 世爻不旺而有气,财福两旺,逢生旺之期必发,是先贫后富之家。 世爻、子孙爻两旺,而财不旺者,是无财享福之人。该人多得现成事业,不知奋 发,只知享受,或将财托人经营,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喝凉水。 财福两爻旺,而世爻无气者,不吉之象,虽然不缺吃穿,但日子难过,不是痴聋 哑,则疾病不离身,官非不断,或悭吝鄙俗。 世爻休囚死绝,而财福两旺者,则是大凶之兆,虽家有万贯,难买长生之药。 世爻、财爻、子孙爻三者无气,或遇空破墓绝,动而变凶,是无衣无食之人。 世爻得地,而财福失陷者,此人身强力健,有小谋小技,亦可度日。 世爻财爻有气,而福爻无气,此人虽无积蓄,但手上常不缺钱,

00周易全书解读之易学基础知识

易学基础知识 一、《周易》简介 《周易》是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是中华文化之根,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医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周易》作者 相传上古时代,黄河上通天界,河中出现一条龙马,背上布满神奇图案,伏羲氏见状为之惊奇,临摹下来作成“八卦”。商末周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被囚期间,结合自身坎坷遭遇,推究八卦之理,将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并撰卦辞、爻辞附于诸卦、诸爻之下,借以表达对宇宙万物发展变化、吉凶祸福的看法。孔子喜《易》,作《易传》十篇。 (二)《周易》内容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由六四卦组成,每卦里有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它讲占筮、预见吉凶,还涉及古代的历史、战争、生产、婚俗、宗教等。最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种特殊图形符号系统和文学解释系统表达独特的辩证思维方法——阴阳互补方法。《易传》阐发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提示六十四卦的内在根据和联系,包括《彖传》、《象传》、《系辞》、《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我们研究《周易》,应本着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和态度。继承《周易》丰富的文化遗产,把它与现代社会新的东西融合,赋予它原本没有的新的东西。 二、易学基础知识 (一)象与数 1、象:亦称“易象”,含义包括: 1)、指易中的八卦、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的形状,即卦象、爻象; 2)、指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如: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

兑卦象征泽、震卦象征雷等; 3)、指卦辞、爻辞中提到的具体事物,如:乾卦卦辞提到的龙、坤卦卦辞中提到的牝马等。 2、数:含义包括: 1)、一卦中各爻属性的数,共有六、七、八、九四个数,阳爻为奇数,阴爻为偶,大数为老,小数为少,四数分别表示:少阳七、老阳九、少阴六、老阴八; 2)、爻位顺序的数。一卦由六爻组成,数序由下向上,初爻称初,往上依次分别称为二、三、四、五、上,标示爻的变化规律; 3)、占筮求卦的方法。 (二)阴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卦形符号体系中,“阳”用“?”表示,代表“阴”用“?”表示。阴阳代表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方面,如:天与地、君子与小人、刚与柔、明与暗等。阴与阳的重叠组合,代表事物运动变化规律。

周易预测学讲义

周易预测学讲义 基本理论和方法 周易预测是大家比较熟悉而又通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起卦方法比较灵活随意;断卦或依据卦象,或依据地支装上六亲用生克之法操作,比较简单方便,加之其测之人断事准确性又较高,故而倍受大家喜爱。但有不少人说自己学习周易多年了,至今仍不得要领,断起卦来不知从何处下手。从反映的问题看,归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卦理不明,知其法而不知其理;二是诸书所讲的方法和理论比较混乱,前后不能保持其完整性和一致性;三是对《梅花易数》和《六爻课》两种方法相列互混淆不清。为了帮助大家理清眉目,尽快学会断卦,本讲义针对以上问题对予以讲解,并着重重对六爻的理论和方法从概念和运用上进行详细论述。 第一章 关于《梅花易数》与《六爻课》两种预测方法的区别 用《梅花易数》和用《六爻课》断卦方法有何区别?同一件事用两种方法分别而断,其结果是否相同?这是不少读者所询问半感迷惑的问题。其原因一是看有关的书多了,杂了;二是现代有些书上举例,把两种方法混淆应用;三是出于《大衍卦》预测方法之因。在此有必要予于澄清和说明,否则,它将有碍于大家对这两种预测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用梅花易数断卦和用六爻断卦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因为梅花易数是用体卦和用卦与变卦之间生克关系和万物类象来断的;而所摇的六爻卦则是用五行生克的方法去断的。

用梅花易数预测是看上卦和下卦,体卦与用卦,上互与下互(包括变卦之互间,上卦与变卦,下卦与变卦,上互与下互,下互与下互之间的生克关系。同时返要看各卦之间的形态关系和生克关系。对这些要凭看、想、象,然后把看想象串联在一起构成连锁反映,同时还要把时空、反应、第一感觉结合在一起思维之后方可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若这些环节中有一处出现误差,就会得出相反的结果。 学习目的: ★用摇卦方法预测,则完全是根据五行生克的原理进行的。它是看世爻、用爻、应爻、变爻、日、月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它的准确度完全来源于预测者对五行生克制化的熟练程度。当然摇卦的过程中,也要利用看、想、象,也要运用逻辑推理。但是这种看想象以及逻辑推理是围绕五行生克的看想象去推理的。 梅花易数和摇卦方法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者的起卦方法不同,因而用一种方法起卦,若使用两种方法来断,其结果绝不会一样。社会上有不少人用时间起卦而用六爻方法断卦,以前我也曾这样断过,认为结果会一样的,但多不应验。所以,我们应明确这是两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在断卦时绝不可通用。就拿动爻来说,摇卦有静卦、有独发独静(多爻动),而以时间起卦,每一个卦只能有一个动爻。摇卦之动爻主事,它反映一种变化,反映一种信息。而时间起卦,每一个卦只能有一个动爻,只是用来区分体卦用卦,时间起卦是以一个卦为一个五行;而摇卦是一个爻为一个象一个五行。所以,两种不同的起卦方法必须用两种不同的断卦方法。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现以时间卦,《讼》变《否》为例,并分别按装上六

周易入门基础知识:六十四卦及其卦义

周易入门基础知识 1.周易如入先明阴阳 《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中,爻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就是“阴”“阳”,其中这个符号“—”称作阳爻,这个符号“--’称作阴爻。 2.阴阳既明先懂八卦 卦是按照阴爻很阳爻组合而成的。八卦分别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每卦由三爻构成其中记忆其符号的方法如下:(建议背熟)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单卦)不仅有其符号还有其卦象(也是其基本卦义) 其中 乾象天坤象地 震象雷艮象山 离象火坎象水 兑象泽巽象风(背诵) 3.象义既知卦重六四 六十四卦是什么呢?分别叫什么呢?按照易经上下经的顺序有如下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这是六十四卦在周易上下经的顺序。建议理解即可) 那六十四卦的符号卦名如何记住呢? 只要我们记住八卦(单卦)的象(基本卦义)就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六十四卦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乾为天是指上乾下乾两卦相重,这样的卦我们叫易经六十四卦。天风姤是上乾下巽,因为乾为天,巽为风。只要我们很好理解单卦的象(基本)。就能更好的理解六十四卦的六爻符号。其中单卦的象在理解六十四卦爻辞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其的仿此类推。每天记八个六十四卦卦名,一星期左右就能差不多记住很多了,反复练习时间长了就能经久不忘。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2018尔雅《周易的奥秘》2套期末满分答案

尔雅- 《周易的奥秘》期末满分答案(2 套)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出自()。(1.0 分)
1.0 分
?
A、
《诗经》
?
B、
《道德经》
?
C、
《庄子》
?
D、
《周易》
我的答案:B
2
乾卦卦辞中的“元”可比作四季中()的德。(1.0 分)
1.0 分
?
A、

?
B、

?
C、

?
D、


我的答案:A
3
“地中生木”出自()卦的象辞。(1.0 分)
1.0 分
?
A、

?
B、

?
C、

?
D、

我的答案:D
4
下列选项出自节卦的是()。(1.0 分)
1.0 分
?
A、
泽上有水
?
B、
泽上有雷
?
C、
木上有火
?
D、
泽中有火

我的答案:A
5
“亢龙有悔”出自()。(1.0 分)
1.0 分
?
A、
《史记》
?
B、
《周易》
?
C、
《老子》
?
D、
《尚书》
我的答案:B
6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出自()。(1.0 分)
1.0 分
?
A、
《论语》
?
B、
《易传》
?
C、
《礼记》
?
D、
《老子》

学习周易书籍精编WORD版

学习周易书籍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周易入门书籍(强烈推荐) 选书如选老师,因此选择书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此,向给大家推荐相关书籍,让你少走弯路,成为大师级高手! 重要叮嘱 易学、佛经是迷宫,进门后一定要学会出得了门。正如紫钦天老师在《太极博弈原理》里面“信息对抗:命越算越薄,知命与宿命”提到的,其实现在才最真实的,人要克服的是未来信息对现在的影响!很多人能懂一点点了,以为天下无敌,但是如果未来的信息,没有百分百准确,都是误导人的。最怕三分真,七分假。人依然会迷茫,犹豫,错失。另外,易曰:知得也要知丧,当你得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诚然,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而在于你的选择。为什么还要特别提醒呢?因在现实中接触不少易友,一学什么易或练什么功,就顾及不到其他方面,给家庭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古曰:平常心是道!不要把自己标榜成与别人不一样,否则你会一事无成。要明白你只是一个凡人,不要以为自己学易了就有什么了不起。法、侣、财、地(简单讲就是方法、同道、财力、环境)是学好功法,其实也是学好易经的最好指导。千万不要指望学易来发大财,否则你将走上不归路。以此为职业的人,是有宿因的。薄迦梵歌曰:要把成与败、得于失等同看待。患得患失不是学易人应有的心态。好好工作,养家糊口,业余修习,平凡一生这是吾师给本人的开示和指导,希望易友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最后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最为紧要! 1、基础书

邵伟华--周易预测学讲义,很实用

《周易预测学》讲义 基本理论和方法 (摘自预测大师邵伟华、邵伟中预测班讲义) 周易预测是大家比较熟悉而又通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起卦方法比较灵活随意;断卦或依据卦象,或依据地支装上六亲用生克之法操作,比较简单方便,加之其测之人断事准确性又较高,故而倍受大家喜爱。但有不少人说自己学习周易多年了,至今仍不得要领,断起卦来不知从何处下手。从反映的问题看,归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卦理不明,知其法而不知其理;二是诸书所讲的方法和理论比较混乱,前后不能保持其完整性和一致性;三是对《梅花易数》和《六爻课》两种方法相列互混淆不清。为了帮助大家理清眉目,尽快学会断卦,本讲义针对以上问题对予以讲解,并着重重对六爻的理论和方法从概念和运用上进行详细论述。 第一章 关于《梅花易数》与《六爻课》两种预测方法的区别 用《梅花易数》和用《六爻课》断卦方法有何区别?同一件事用两种方法分别而断,其结果是否相同?这是不少读者所询问半感迷惑的问题。其原因一是看有关的书多了,杂了;二是现代有些书上举例,把两种方法混淆应用;三是出于《大衍卦》预测方法之因。在此有必要予于澄清和说明,否则,它将有碍于大家对这两种预测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用梅花易数断卦和用六爻断卦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因为梅花易数是用体卦和用卦与变卦之间生克关系和万物类象来断的;而所摇的六爻卦则是用五行生克的方法去断的。 用梅花易数预测是看上卦和下卦,体卦与用卦,上互与下互(包括变卦之互间,上卦与变卦,下卦与变卦,上互与下互,下互与下互之间的生克关系。同时返要看各卦之间的形态关系和生克关系。对这些要凭看、想、象,然后把看想象串联在一起构成连锁反映,同时还要把时空、反应、第一感觉结合在一起思维之后方可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若这些环节中有一处出现误差,就会得出相反的结果。 学习目的: ★用摇卦方法预测,则完全是根据五行生克的原理进行的。它是看世爻、用爻、应爻、变爻、日、月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它的准确 度完全来源于预测者对五行生克制化的熟练程度。当然摇卦的过程中,也要利用看、想、象,也要运用逻辑推理。但是这种看想象以及逻辑 推理是围绕五行生克的看想象去推理的。 梅花易数和摇卦方法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者的起卦方法不同,因而用一种方法起卦,若使用两种方法来断,其结果绝不会一样。社会上有不少人用时间起卦而用六爻方法断卦,以前我也曾这样断过,认为结果会一样的,但多不应验。所以,我们应明确这是两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在断卦时绝不可通用。就拿动爻来说,摇卦有静卦、有独发独静(多爻动),而以时间起卦,每一个卦只能有一个动爻。摇卦之动爻主事,它反映一种变化,反映一种信息。而时间起卦,每一个卦只能有一个动爻,只是用来区分体卦用卦,时间起卦是以一个卦为一个五行;而摇卦是一个爻为一个象一个五行。所以,两种不同的起卦方法必须用两种不同的断卦方法。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现以时间卦,《讼》变《否》为例,并分别按装上六亲的列出卦象来予以说明: 例1:丙子年乙未月己酉日己已时

资料玄学初学者看什么

资料玄学初学者看什么 , 关于初学者学习易学术数的一些基本说明,仅为个人一家之言。 一、初学者选书书目:初学者如果只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去了解,也不想花太多精力,想轻松一些的话,那么选李居明或者是苏民峰的是最好,他们的商业运作很成功,书可以让你看完后还想再看的冲动,很多人都想买全套来看,但是对有志于专业化研究的同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修习佛学的有些书籍可以看看李居明的,毕竟枯燥的佛经一般人不太愿意看,但是李居明的书一般人都愿意看,虽然他是东密真言宗。如果想专业化一些,就要有坚持的耐心,据统计的经验,在任何行业用功有效时间达到一千小时,你基本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了。学习之前先要有个准备,就是问自己:我要学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不主张人人都去搞预测,毕竟玄学不是科学,不是百分百的东西,做个了解是可以的,玄学毕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易理及梅花六爻类不懂易理,术数水平要想真正提高,绝不可能。学习易理有助于你搞懂自己学习的目的。张延生是一个易学实力派人物,张延生的作品(易学入门、易学应用、易象延、易与和谐、心易、气易)是研究易理者的首选,相信可惜能真正看懂的并不多。易理方面建议还是看一些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影印本,原汁原味。梅花的古籍可以看《梅花易数》,现代的可以看台湾的梁湘润、王士文,大陆的黄鉴都比较畅销。六爻的精华在古籍中很多,尤其是七大经典《易隐》、《卜筮正宗》、《增删卜易》、《易林补遗》、《易冒》、《火珠林》、《断易天机》。推荐书目:陈圆《周易预测学入门》、邵伟华《周易预测学》或者《周易预测学讲义》、李洪成《六爻预测技术入门》。日本人著的《高岛断易》是海外研究六爻和易理必读的一本好书,无论是作者还是译者水平都

叶曼老师讲解的《易经》文字笔记

叶曼老师讲解的《易经》文字笔记 原文地址:叶曼老师讲解的《易经》文字笔记(1)作者:明空无二 本博文内容随学习进度会随时更新,如果内容没有听或没有来得及记录、或没有值得记录的内容,内容就不反映在博文中。 本博所有原创博文均可自由转载,因涉及佛法见地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 01a: 人的细胞横向切开在显微镜下看都是“太极图”模样。 03a: (1)《易经》中有道(形而上)、象、数。从伏羲到孔子经历了3500年。 (2)“错综复杂”四字出之《易经》。 (3)没有孔子的《十翼》,《易经》应用就上升不到“道”的层

面。 (4)《易经》乃《十三经》之首。 (5)《系辞》不是孔子做的。 (6)离了“象”就没有《易经》。 (7)山上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言语伤人比用器械伤人更可怕和让人难受。 03b (1)神无方,易无体,唯在变。 (2)六爻中上两爻表天,下两爻表地,中间两爻表人。俗语“不三不四”,就是骂你“不是人”。 (3)六爻关键是时间、位置,最关键是“情”,通“情”达“变”,不但要通法、还要通“情”。 04a 易之“数” (1)姓,女人生也。母系社会遗风。“夫妻制”由周文王制定。(2)《连山》以艮卦为首,《归藏》以坤卦为首,老子赞叹《归藏》。 (3)刚强的人易死。

(4)叶曼老师大概在2000年前讲的《易经》。 (5)《周易》以乾卦为首。周朝创建了800多个封建国家,即“封建制度”。 (6)卦中,“一阳(爻)为阳卦,两阳(爻)为阴卦”。离卦就为阴,坎卦是阳。阴甚至不能在阳之上,只能“承接”阳,所以阴以“柔顺”为主。 (7)盛世少算命,易经和干支配合起来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年代。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才算命。 (8)十传、河图、洛书都不是孔子做的,后来的考证都有证据。 04b (1)孔子和老子都是从《易经》中出来的。 (2)圣人以“神道”设教。教化也。趋吉避凶也,自己变化也。真正的“神道设教”是有个上帝、大梵天等的。 (3)卦者,挂也。 (4)伏羲、周文王、孔子是三位对《易经》创立和发展的圣人。 (5)商朝还重鬼神,到孔子则是“敬而远之”。 (6)真正的政治家只有孙中山,现在的多为“政客”。“三民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

玄学易学周易入门进阶书籍

玄学易学周易入门进阶书籍玄学易学周易入门进阶书籍——如何成为大师级高手选书如选老师,因此选择书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此,向给大家推荐相关书籍,让你少走弯路,成为大师级高手! 易学、佛经是迷宫,进门后一定要学会出得了门。正如紫钦天老师在《太极博弈原理》里面“信息对抗:命越算越薄,知命与宿命”提到的,其实现在才最真实的,人要克服的是未来信息对现在的影响!很多人能懂一点点了,以为天下无敌,但是如果未来的信息,没有百分百准确,都是误导人的。最怕三分真,七分假。人依然会迷茫,犹豫,错失。 另外,易曰:知得也要知丧,当你得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诚然,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而在于你的选择。为什么还要特别提醒呢?因在现实中接触不少易友,一学什么易或练什么功,就顾及不到其他方面,给家庭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古曰:平常心是道!不要把自己标榜成与别人不一样,否则你会一事无成。要明白你只是一个凡人,不要以为自己学易了就有什么了不起。法、侣、财、地是学好功法,其实也是学好易经的最好指导。千万不要指望学易来发大财,否则你将走上不归路。以此为职业的人,是有宿因的。薄迦梵歌曰:

要把成与败、得于失等同看待。患得患失不是学易人应有的心态。好好工作,养家糊口,业余修习,平凡一生这是吾师给本人的开示和指导,希望易友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最后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最为紧要! 周易原文注解类: 如果不读周易原文,而想彻底搞懂周易基本是不可能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越牢,对后面的学习帮助越大。 建议采用中国易经协会会长、哲学教授刘大钧著的《周易概论》,其他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较大的出版社出版的《周易》都是比较可靠的。 南怀瑾老师倡导的儿童经典导读中心出版的原文《易经》,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和听懂一些难读的字。 周易精华思想融汇类: 应该说,目前只有紫钦天老师的《太极博弈原理》一书能做到这点,全书中是没有解释卦象的。但是如果对于一个研究周易几十年的学者来说,一看这书,应该明白其实里面是是蕴含了周易的推演过程,也就是即是你不懂周易,没有看过周易相关的书籍,也能从中培养到周易的思想,对理解现在所有文化都会个统一的思路,增强第六感判断力。可以

易经基础知识

易经基础知识 一、易经 《易经》博大精深,居我国古代诸经典之首。《易经》之八卦传说为上古太昊伏羲氏所作,伏羲氏上观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万物,以阴阳符号绘制成八卦。现今存世的《易经》为《周易》。《三字经》说:“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就是说,在我国古代,《易经》有三部,《连山易》为炎帝所创,传说炎帝将八卦首次演绎为六十四卦,炎帝又号连山氏,以象征山的艮(音gan)卦为首卦,取义为“山之出云,连绵不绝”,故称《连山易》。《归藏易》为黄帝所作,以坤卦为首卦,取义“地载万物”,黄帝又号归藏氏,故称《归藏易》。《周易》为周文王所作,文王时封周地,仁德待人,倍受各诸侯推崇。崇侯虎便向纣王进谗:西伯(即文王姬昌)以德取人,诸侯多有归顺之心,恐对大王不利。于是纣将文王囚禁于羑(音yǒu)里(在今河南汤阴县北)。闳(音h?ng)夭等人花重金买来有莘氏美女和骊戎及有熊国出产的宝马,通过纣的宠臣费仲献给纣王,纣见了很高兴,就赦免了文王,并赐给他弓箭斧钺,有权讨伐邻近诸侯。文王在囚禁狱中演绎六十四卦,并给每卦作了卦辞,以乾卦为首卦,取万物周而复始之义,故称《周易》。以文字和八卦符号的形式形成《周易》流传至今。因年代久远,《连山易》和《归藏易》早已失传。周公潜心演绎文王的八卦,并对六十四卦的每一爻(音yáo)作了爻辞。孔子五十岁后虔心研习《周易》,撰写了数万言解读《周易》的文字。有解析卦象和爻象的《象辞传》,有解读乾坤二卦的《文言》,有对卦辞、爻辞断语的《彖(音tuàn)辞传》,有阐释易理的《系辞传》,有说明卦象、卦理的《说卦传》,有说明卦序排列的《序卦传》,以及《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统称《易传》。《易传》如《易经》的羽翼,故又称“十翼”。孔子是研究《周易》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现今存世的《易经》,是指文王的六十四卦及卦辞、周公为文王六十四卦所作的爻辞以及孔子为研习《周易》所作的《易传》。 二、太极 太极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基因。它不生不死,无始无终,大到无限,小到无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的形成原始于太虚、无极、太极三个步骤。太者,极大无边也,虚者,空虚无物也。极大极虚、无天无地、黑白不分的太极,是阴阳浑沦未分之元气,是一个无穷大的浑浊之气,具有至尊性。随着气的流行变动,逐渐分化为清浊二气,轻清之气(为阳)上浮谓之天,重浊之气(为阴)下沉谓之地,是为太极生两仪(见“阴阳太极图”)。图中用一条阴鱼(黑色)和一条阳鱼(白色)来表示阴阳的变化,阴阳鱼代表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在阴消阳长、阴长阳消的变化中周而复始,这便是事物的普遍规律。图中两个黑白点的鱼眼代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太极生阴阳,阴阳构成太极,两者相互包含,互为体用。太极图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对天地万物大到宇宙宏观小到基因微观最精辟的概括,它是八卦的主导理论,是易学阐述和表达的对象。有现代易学家根据太极图原理,提出“宇宙全息统一学说”,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

_周易_复卦卦辞_七日来复_新诠_舒大刚

周易研究2014年第2期(总第一二四期)  《周易》复卦卦辞“七日来复”新诠 舒大刚1 钟雅琼2 (1.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64;2.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考察历代易家关于复卦“七日来复”的各种解释,可以发现诸家之说虽然各皆有理,但是都未能切合上古社会的历史实际。本文通过探讨上古“十日并出”、“以火纪时”以及汉儒“十二辟卦”等说法,认为“七日来复”实际蕴含着一段人类认 识自然、模拟自然的历史记忆,其中依稀保留着中国古代历法史上久被遗忘的“十日历”(“十月历”)的事实,所谓“七日”者正 是“七月”的古称,与临卦“八月有凶”正好前后呼应。 关键词:七日来复;八月有凶;复卦;临卦;火历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2014)02-0032-09 A New Interpretation of“Returning after Seven Days”in Hexagram Fu[椃] SHU Da-gang1,ZHONG Ya-qiong2 (1.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Confucianism,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 (2.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 Abstract:Through scrutinizing the variety of interpretations of the“returning after seven days”in the judgment of hexagram Fu[椃,Returning,24]by periods,it can be seen that though each interpretation has its own reason,all of them cannot accord with the realremote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Based on ancient sayings of“ten suns’simultaneous emerging”,“marking time by the position of theAntares”,and the“twelve sovereign hexagrams”mentioned by Han(206BCE-220CE)Confucians,this paper holds that“returningafter seven days”actually conceives a part of historical record of human’s knowing and simulating nature,which seems tohave retained the“ten-month”calendar in ancient China by which the“seven days”just refers to“seven months”and the“in-auspiciousness in the eighth month”mentioned in hexagram Lin[棽,Approaching,19]is just an echo to it. Key words:returning after seven days;inauspiciousness in the eighth month;hexagram Fu;hexagram Lin;Amtares-orien-ted calendar 关于复卦卦辞“七日来复”这四个字,古今不知有多少解家,也不知有多少种说法。或以为这是“十二辟卦”说中的第十一个月,或以为这是“卦气”说中的“六日七分”,或以为这是“卦变”说中所经历的七个阶段,或以为这是阴阳的特殊转换模式,今人更有认为这是自然界“变化周期”的神奇密码,如此等等, 收稿日期:2014-01-3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儒学文献通史》”(SC12E001) 作者简介:舒大刚,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儒学研究中心、古籍所教授。钟雅琼,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所博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