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附答案)(1)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日本和新西兰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图图幅大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B. 两国的实地范围大致相同C. 甲图表示内容比乙图详细D. 日本位于新西兰的西北方向(2)关于两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两国都是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②两国均为地广人稀的太平洋岛国③两国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④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两国都是发达国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1)D(2)B【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图表示的的实际距离更大,比例尺更小;两国的实际范围有较大的差距;甲的比例尺更小,表示的内容也更简略;根据经纬网可知,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日本位于新西兰的西北方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关于图中两国的说法,两国都是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两国均为地狭人稠的太平洋岛国;两国国土面积狭小,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两国都是发达国家,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比例尺是个分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说明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式越大,比例尺越大。

在图幅相同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应越小,内容越详细,坡度越大.2.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最早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年”字的写法见图,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

引申为一年的收成。

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①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年②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为一年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 D【解析】【分析】解: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表现出了四季的变化;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精选及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精选及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日本和新西兰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图图幅大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B. 两国的实地范围大致相同C. 甲图表示内容比乙图详细D. 日本位于新西兰的西北方向(2)关于两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两国都是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②两国均为地广人稀的太平洋岛国③两国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④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两国都是发达国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1)D(2)B【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图表示的的实际距离更大,比例尺更小;两国的实际范围有较大的差距;甲的比例尺更小,表示的内容也更简略;根据经纬网可知,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日本位于新西兰的西北方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关于图中两国的说法,两国都是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两国均为地狭人稠的太平洋岛国;两国国土面积狭小,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两国都是发达国家,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比例尺是个分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说明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式越大,比例尺越大。

在图幅相同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应越小,内容越详细,坡度越大.2.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相关的是( )A. 季节的变化B. 昼夜长短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极昼极夜【答案】 C【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差;C符合题意。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精选及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精选及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约是()A. 900米B. 1000米C. 900~1000米D. 800~900米(2)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白水河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B. 若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约1千米C. 与甲村相比,乙村更容易发展为城镇D. 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丘陵【答案】(1)C(2)B【解析】【分析】(1)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依据等高线变化情况推测可知,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应该在900﹣1000米之间;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读图可得,白水河干流大致是自东向西流,故A错误;甲、乙两村在图上的直线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2×50000=100000厘米=1千米,故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村与乙村相比,自然条件的优越性表现在甲村地形更平坦开阔,水资源更丰富,水路交通更便利,地质灾害较少等,甲更容易形成城镇,故C错误;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山地,故D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

2.关于下图中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的地理坐标是(10°W,10°N)B. B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 C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D. D点每年有一次阳光直射【答案】 B【解析】【分析】解:关于图中点的叙述,A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所以地理坐标是(10°E,10°N));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B点是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点的经度大于160°,赤道以南地区,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D点的纬度是60°S,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B。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选择题1、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A.极昼、极夜B.四季更替C.昼夜更替D.昼夜长短变化2、下面四幅景观图与地形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高原、丘陵、盆地、平原B.山地、丘陵、盆地、平原C.山地、盆地、平原、高原D.山地、盆地、丘陵、平原3、下列各图能正确指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B.C.D.4、地球的表面积约为()A.2 .2万千米B.4万千米C.6371千米D.5 .1亿平方千米5、下列图例代表国界的是()A.B.C.D.6、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先变小后变大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由小变大再变小7、在同一大小的纸张上,要绘制下列区域的地图,采用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政区图B.亚洲政区图C.中国政区图D.北京政区图8、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A.B.C.D.填空题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______向______;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是______。

10、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11、拨动地球仪,地球转动所围绕的轴称为________,该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分别是地球的________和________。

解答题12、如图是甲国、乙国本土的轮廓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如果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M、N两地的时间相差_________小时.N地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M地白昼最长,N地正值_________(季节).(2)甲国北部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3)甲国北部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该河的航运价值比乙国东北部的世界最大淡水湖群______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_.(4)甲国的天然橡胶通过海洋运输到乙国西海岸的最短航线需经过_________运河.乙国农业发达,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农产品需要从甲国进口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13、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日本和新西兰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图图幅大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B. 两国的实地范围大致相同C. 甲图表示内容比乙图详细D. 日本位于新西兰的西北方向(2)关于两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两国都是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②两国均为地广人稀的太平洋岛国③两国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④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两国都是发达国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1)D(2)B【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图表示的的实际距离更大,比例尺更小;两国的实际范围有较大的差距;甲的比例尺更小,表示的内容也更简略;根据经纬网可知,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日本位于新西兰的西北方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关于图中两国的说法,两国都是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两国均为地狭人稠的太平洋岛国;两国国土面积狭小,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两国都是发达国家,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比例尺是个分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说明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式越大,比例尺越大。

在图幅相同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应越小,内容越详细,坡度越大.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河流由南向北流B. 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C.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 村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答案】 B【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河流既有自北向南流,也有自西向东流;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是北高南低,村庄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答案为:B。

【点评】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平原是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附答案)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D【解析】【分析】解:等高线地形图包括了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类型,图中四个地方中,④处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

故答案为:D【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2017 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如你想知道美国、以色列在哪里,应该查找什么地图()A. 世界政区图B. 世界地形图C. 世界人口图D. 世界气候图【答案】 A【解析】【分析】地图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想知道美国、以色列在哪里,应该查找世界政区图,故答案为:A。

【点评】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主题的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也不一样。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3.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

结合“历届G2O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判断,历届G20举办城市()A. 多分布在高纬度地区B. 多分布在温带地区C. 多位于南半球D. 多位于东经度【答案】 B【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历届G20举办城市主要分布在30°N-60°N,多分布在温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多位于北半球;故答案为:B。

【点评】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复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复习题(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A. 自西南向东北B. 自东北向西南(2)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图分析其有利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④水源充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B(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但没有给出经纬网或指向标,只能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

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甲村庄位于河流沿岸和公路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河流由南向北流B. 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C.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 村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答案】 B【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河流既有自北向南流,也有自西向东流;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是北高南低,村庄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答案为:B。

【点评】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平原是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3.地球的形状是()A. 正球体B. 不规则球体C. 圆形D. 椭圆形【答案】 B【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B。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课后练习题答案查字典地理网初中频道提供大量初中生学习资料,在第一时间更新初中资讯。

以下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活动】1、(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能够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2)月球靠反射太阳而发光。

月食的发生是月球转到太阳的对面,月球、地球、太阳几乎在同一直线上,地球的本影部分扫到月球上,使部分或全部月面不能照到太阳光。

在地球上看起来就象月面被食,因而形成月食。

由于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而月食的照片没有被遮挡的部分象蛾眉月,能推测地球的外部轮廓不是方形的,而是弧形的。

P4 略P6l、(1)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2)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排列;以赤道为界,南纬和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排列。

图略.2、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所以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是重要的纬线和经线。

P81、略2、信中提供的地点不确切,因为就纬度40而言,有南纬40和北纬40就经度116而言,有东经116和西经116。

如果按信中所写的地点就有四种选择:北纬40和东经116交会处、北纬40和西经116交会处、南纬40和东经116交会处、南纬40和西经116交会处。

3、117 E 39N 天津上海121E3lW123W490N温哥华伦敦0 52N151E32S悉尼纽约 74W 4l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A. 自西南向东北B. 自东北向西南(2)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图分析其有利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④水源充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B(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但没有给出经纬网或指向标,只能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

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甲村庄位于河流沿岸和公路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楼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为200米,若绘制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为()A. 1:10000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C. 1:1000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答案】 C【解析】【分析】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已知图上距离为20厘米,实际距离为200米,计算该图的比例尺为:20:20000=1:1000;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比例尺大小看分母,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大。

在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需将比例尺单位进行统一,进而根据分母大小进行比较。

3.北京时间2019年1月19日10时47分,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69°59.9’S,94°04.2'W)位置与冰山碰撞,致使船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

经检修后考察船驶向距事发地最近的我国南极科考站。

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雪龙号与冰山碰撞的位置大致在下列那点附近()A.①B.②C.③D.④(2)关于图中四个的科考站的描述正确的是()A.长城站和泰山站的季节相反B.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C.中山站在泰山站的正南方向D.北半球冬至日,长城站的白昼最短(3)科考队到达泰山站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A.环境恶劣,无生命现象B.常遇烈风、酷寒C.看到北极熊在嬉戏玩耍D.此时黄河正值汛期【答案】(1)D(2)D(3)B【解析】【分析】(1)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极点俯视图,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由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①点的经纬度是80°S,85°E;②点的经纬度是80°S,95°E;③点的经纬度是70°S,85°W;④点的经纬度是70°S,95°W;由题意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69°59.9'S,94°04.2'W)位置与冰山碰撞,可以判断D正确。

(2)长城站和泰山站都在南半球,季节相同;极圈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在泰山站的正北方向;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长城站的白昼最短;故答案为:D。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环境恶劣,无常居人口现象;科考队到达泰山站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黄河正值枯水期;故答案为:B。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

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最早建成的是长城站。

(3)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

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4.下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位于( )A.热带B.北寒带C.北温带D.南温带(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20℃B.-5℃C.25℃D.30℃【答案】(1)C(2)D【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该地最冷月是1月,最热月是7月,是在北半球,最冷月小于0℃,是位于北温带;C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该地最冷月是1月-气温是-5℃,最热月是7月-气温25℃,其气温年较差约为25℃-(-5℃)=30℃;D符合题意。

【点评】(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2)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公式是:气温年较差=全年最高气温-全年最低气温。

一般来说,受大陆性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平原大于山区,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区。

5.关于下面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M点位于N点的西北方向B. 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C. 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D. 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答案】 C【解析】【分析】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M点位N点的东北方向,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160°W,40°N.应位于西半球、北温带;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赤道)时,N点昼夜平分。

故答案为:C。

【点评】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

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6.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轴与桌面保持着23.5°的夹角B.地轴穿过了赤道和南、北两极C.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D.地球仪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观察比较地球仪上的0°经线与0°纬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0°纬线和0°经线一样长C.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D.0°纬线又叫做本初子年线【答案】(1)C(2)C【解析】【分析】(1)地轴与桌面保持着66.5°的夹角;地轴穿过了南、北两极,没有穿过赤道;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地球仪是正球体;C符合题意。

(2)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0°纬线和0°经线不一样长;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年线;C符合题意。

【点评】(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并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地轴始终与平面保持66.5°的夹角,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2)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即0°纬线。

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7.中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水:河流)。

因此,以太阳光照产生的明、暗(阳、阴)为地名来命名的城市很多,且沿用至今。

例如江苏省的江阴市位于长江南岸、陕西省的华阴市位于华山北麓。

下图为山、河的南北两侧太阳光照差异与城市名称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三题。

(1)在古代,绵阳因靠近绵山得名,资阳因临近资水(沱江)得名。

甲、乙、丙、丁四城市能代表绵阳、资阳位置的是()A.A——绵阳、丙——资阳B.乙——绵阳、丁——资阳C.乙——绵阳、丙——资阳D.甲——绵阳、丁——资阳(2)“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A.秦岭以北B.赤道以北C.长江以北D.北回归线以北(3)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分析,夏至日正午北坡为阳的是()A.海南五指山(19°N)B.陕西华山(34°N)C.湖南衡山(27°N)D.山东泰山(36°N)【答案】(1)C(2)D(3)A【解析】【分析】(1)由题干信息“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和“绵阳因靠近绵山得名,资阳因临近资水(沱江)得名”可知,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乙位于山南,应为绵阳;丙位于水北,应为资阳。

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始终在太阳直射点以北。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5°N纬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